- kikcik
-
苏州的菜肴会偏甜,是因为南方人的饮食习惯决定的。南方人喜欢吃甜食,所以说菜肴偏甜,这是很正常的。北方人喜欢吃咸,这也是他们的饮食习惯。苏州菜是传统的八大菜系的苏菜,做法,精致考究。
- clc1
-
苏州自古就富裕,于是就有了一些声色犬马之场所,在清代鸦片馆也超多,而刚吸食鸦片之人口中无味泛苦,于是需甜口之食来冲,致使甜食风行于苏城,现今烟馆没有了,但喜食甜味的习惯就留存下来了。
- LuckySXyd
-
苏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处于亚热带向暖带过渡的地区。市平均气温为15~17度,降水在1000mm以上,平均日照为2000小时。由于气候暖湿,光照充足,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也因为如此,苏州主食稻谷淀粉含量较高,转换的葡萄糖比较多吧。 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的苏州人,特别是苏州女人,柔,而不弱,艳,而不妖,可亲,而不媚惑,绝色,而不盛气凌人,一个字形容:甜!这样的甜人儿烧出甜腻的佳肴,做出香甜的点心,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煮菜也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气质的挥洒。含蓄的苏州人,将浓浓的爱恋,深深的祝福全融入甜甜甜的菜肴中了吧。 听过苏州话吗,我是苏州人,我觉得苏州话是世界上最最嗲的语言。糯糯儿的吴侬软语,听起来不疾不徐,甜丝丝儿,就如咀嚼绝品的苏州菜,这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吧!所以拉,如果说苏州话是“甜”的动,那么苏州菜就是“甜”的静! 不过随着各地交流的日益频繁,苏州菜口味也渐趋多元化了。在苏州,你可以吃到全国各地各种风味的美食。无形中,似乎苏州菜,甚至苏州人“甜”的特点不那么明显了,不知是喜是悲啊!!!
苏州人为什么爱吃甜?是因为明清时期苏州富商与女工的口味变迁
老子曰:"五味使人口爽"。甜、酸、苦、辣、咸,这五味的调和,是千变万化。如果过于偏重于一种滋味,就会导致人的味觉爽伤。一个重庆麻辣火锅,会让一个没吃过川菜的苏州人立即味蕾爽伤。吃一个苏州超甜的大馒头,会让一个山东大汉如鲠在喉。
中国四大菜系,川菜偏辣,鲁菜偏咸,粤菜偏鲜,苏菜偏甜。
舌头味觉分布
不同地域的人类味蕾甜味敏感度的历史变迁,总是一个迷人的话题。而糖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甜味剂,糖是什么?糖从哪里来?糖又到哪儿去?
一,苏州饮食偏甜
苏菜中的苏锡菜是甜度最高的,其分布的核心地域包括苏州、无锡,西到常州,东到上海。但苏州附近很少种植甘蔗,也不是蔗糖的主产地,甘蔗主要是一种热带植物。
比如苏州的代表菜之一松鼠鳜鱼。用新鲜太湖鳜鱼,刀工之后先油炸,用白糖、白醋、番茄酱等做的糖醋卤入味上色,咸鲜浓郁,酸甜可口。
松鼠鳜鱼
无锡的代表菜之一酱排骨。用猪肋排骨、精肥方肉,用白糖、酱油、黄酒、番茄酱等做的卤入味上色,甘香醇厚,甜而不腻。
无锡酱排骨
上海本帮菜代表之一红烧肉。用冰糖、酱油炒色,色浓醇甜,酥软即化。
上海红烧肉
苏州的甜食面点,也是闻名全国。此处仅举一例:梅花糕。以面粉为主材、撒上各种馅,看起来真的很像梅花,香、甜、酥、软。
苏州梅花糕
苏州是中国消费食糖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实,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中国人的食糖消费量并不算高。近年来,全球平均年食糖消费量大约是每人24kg,中国人只有11kg。
所以中国人,或者说苏州人,不用为吃糖而有罪恶感。
二,苏州人喜爱甜口味的量化研究
苏州人吃的肉包子都是甜的!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极端事例的笼统感性归纳,认为苏州人口味偏甜。但这是一种极少样本的不完全归纳法,并不可靠,我们需要数据!通过对433种典型苏州菜肴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得到更严格的结论。这433种菜肴,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的苏州菜。
通过对433种典型苏州菜肴所用调味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糖的菜肴占57.27%。
通过对433种典型苏州菜肴味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甜味菜肴占33.72%,酸甜味菜肴占6.93%。两种带甜味的菜肴合计占总数的40.65%。
也就是说苏州人餐桌上,平均有四成以上的菜是带甜口味的。你可以默默回想一下,聚餐时,你用餐的甜度超过苏州人的平均值了吗?
再来一个对比,苏州和广州。它们都靠近海,苏州靠近东海,广州靠近南海,苏州在长江三角洲,广州在珠江三角洲。
广州也有甜点,也有蜜汁叉烧、烧腊等甜口味的菜肴。但粤菜大部分是原汁本味菜,清淡鲜为主,注重新鲜、爽滑、脆嫩等风味,口味香松软肥浓,喜欢用蚝油、鱼露调味。
2009年,首届中国粤菜峰会评选出的十大粤菜,只有明炉烤乳猪和挂炉烧鹅这两道菜是用了糖调味的。
广州甜口味的菜在二成左右,比北方口味要甜,但比不上苏州的口味甜。
[1]张宇,苏州菜肴量化分析,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熊科,夏延斌,菜肴风味与调味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年02期
三,东晋衣冠南渡使苏州口味从咸转甜
网上有人说,苏州人口味之所以偏甜,是因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当时大量北方人逃到江南,而北方开封地区的口味是偏甜的,所以导致苏州的口味变成了偏甜
- 一自萧关起战尘
-
苏州自古就富裕,于是就有了一些声色犬马之场所,在清代鸦片馆也超多,而刚吸食鸦片之人口中无味泛苦,于是需甜口之食来冲,致使甜食风行于苏州,现今烟馆没有了,但喜食甜味的习惯就留存下来了。
但说到甜,苏州又怎能与无锡相比,苏州人不算爱甜食,无锡人才喜欢甜食。无锡的菜,小笼包子,酱排骨,豆腐干,那叫一个甜!苏州人爱新鲜和清淡的,比如竹笋鲫鱼汤。
- 天线宝宝说害怕
-
苏州的菜一般指的都是杭菜帮。杭菜帮大多数菜都微甜一些。这是当地的饮食口味决定的。
自己不喜欢吃甜的,可以选择一些香辣的,或者是咸鲜口的。当地饭店有很多这种口味的菜。主要是想吃哪一口的?
- 奇石珠宝真君
-
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生活比较贫穷,肉类和食用油类特别缺乏。苏州一带盛产甘蔗,糖的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吃糖比较方便。糖会使菜增加鲜味,有代替食用油的作用。所以,就形成了菜肴偏甜的习惯和风味。
- tt白
-
苏州的菜肴会偏甜,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食堂能够增加食物的鲜味,同时也能够保证食材的储存时间更长。所以苏州的菜有会比较偏甜。
- 北营
-
地方性口味,一: 对畏寒,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 麻木等症,以热饮为好; 二: 对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加鸡蛋同煮饮 汤效果较佳; 三: 酒酿能够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 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四: 产妇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 跌打损伤,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心跳过快,体质虚衰,元 气降损,遗精下溺,月经不调,产妇缺奶和贫血等病症大有 补益和疗效。 五:酒酿可以直接作开瓶生饮,也可以加热后饮用。 六: 酒酿作为调味佳品的原理在于,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 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质,受热后这些物质可随酒中的多种挥 发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异味。 七: 酒酿还能同肉中的脂肪起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使 菜肴增味。酒酿的这些去腥,去膻及增味功能,在菜肴烹制 中广为人们采用。西方人喜欢吃中国菜,这与酒酿的调味功能独特有莫大的关系。 芡实,又名鸡头米: 水鸡头、鸡头苞等,古药书中说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 这道甜品是在在我老婆生大宝后,因为奶水不足,我妈妈几乎每天都做给我老婆当点心吃,酒酿是我妈妈自己酿造,鸡头米是我们家自己种植,都是绿色食品,吃着非常放心,还真有点效果的,吃后奶水充足
主料2人份
江米酒30克
芡实米30克
枸杞10克
步骤1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的做法大全
酒酿是自己妈妈酿造的(亲们可以在超市或生面店里买现成的)
步骤2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的做法图解
枸杞提前浸泡5分钟
步骤3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的家常做法
锅中倒入水,把枸杞一起放入烧开水
步骤4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的简单做法
水烧开,倒入鸡头米,开盖煮1分钟即可
步骤5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怎么吃
最后把酒酿倒入,在煮1分钟足够
步骤6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怎么做
记住煮的时间不宜过长
步骤7苏州鸡头米酒酿甜品怎么炒
出锅加入蜂蜜或者白糖即可
成品图
烹饪技巧
酒酿本身就是熟食,不宜煮太久
鸡头米基本上水烧开,入水即可,时间长了容易硬
- 安徽路人假
-
很多人在苏州待了十几年了,对苏州的很多习惯还是没明白
为什么苏州的菜口味偏甜,
苏州本地人为什么都不在夏天办婚礼,
昆曲评弹真的有很多人听吗?
古城区的粉墙黛瓦是如何维持的,
苏州真有那么多外地人吗?
为什么苏州菜口味偏甜?
在苏州吃过饭的都知道,苏州菜偏甜,连面都是甜的。有种解释说古代苏州盛产赶着,盛产的糖比较多,所以慢慢形成了菜里放糖的习惯。还有一种解释说这是源于大烟馆,刚吸完大烟的人喜欢吃一口甜食。虽然如今大烟馆早已消失不见,但苏州菜偏甜的印象却流传了下来。推荐几道小编爱吃的苏州菜:
松鼠桂鱼,炸的香酥的鱼浇上酸甜的汁水,味道很特别,十分爽口,来苏州绝对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
苏式汤面,面和汤底基本都一样,关键是浇头,小编曾经吃过一碗奇甜无比的苏式酱鸭面,苏州人的确是嗜甜。
各种糕团,“舌尖上的中国”曾经介绍过“苏式糕点”,苏州知名的糕点店有:黄天源,采芝斋等等,这些美食都是苏州人几百年传承下来的精华。
苏州本地人不在夏季办婚宴
很多外地人都到苏州买婚纱
据说是跟“热昏”的发音有关。所以,各大酒店基本上都会在夏季推出婚宴优惠,价格会便宜一些,但是随着苏州外来人口的增多,并不随苏州的风俗,所以现在夏天结婚的也不少。
到苏州买婚纱很划算,很多周边其它城市的人都跑来买婚纱顺便拍婚纱照。你可以五百块买婚纱+晚礼+旗袍,也可以几千几万买一件婚纱,什么档次的都有。除了各大婚纱城,私人定制也很多,而且可以砍价。
主要是因为苏州有个专门的婚纱城,加上苏州风景很美,买婚纱、拍婚纱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物廉价美
- Mugen-Hive
-
不少外地人对苏州菜的评价就一个“甜”字,有不少人问苏州菜为啥是“甜”的、何时开始变“甜”的,似乎“甜”把其他的味道都挡了回去。在我看来,苏州菜的“甜”是指该甜的菜必须甜,不该甜的绝不能甜,这“甜”是苏州菜肴的特色,来源于生活环境,来源于城市文化。
人生下来第一口吸入的母乳是甜的,那是生命本源之味,是味蕾的开启。在随后成长过程中,甜味亦与我们常相伴随。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糖是甜的,甜味怡人心田。
在吃食五味中,甜味的宽容度最高,可与其他味道组合、融合,提升味道、丰富味道。甜味与苦味看似是相对立的,但也是相融的,如“苦尽甘来”这个成语,其实也来源于生活:蔬果有不少品种都是先苦后甜。甜与酸是一种组合,合成酸甜味,为大众所喜爱。咕咾肉、松鼠鳜鱼等酸甜味菜肴深受人们欢迎,而那些酸甜饮料、食品一直为消费者所热捧。甜与咸是对立的,亦是互补的,甜过头了适量加些咸味就能中和,反之咸过头,加些甜味也略能减少咸味。辣味与甜味看似势不两立,但用得恰当也能相互作用,辣味菜肴中放入些糖后就增味不少,使味道更有层次感,尤其是当代厨师尝试的一些创新菜肴,使得一些微辣、微甜的口味成为一种时尚口味。说到底,甜味是味道中的基础,甜味也是独立的,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在苏州的菜肴中,一切红烧的菜品都是要放糖的,目的是增味、提鲜,却因菜品不同、用糖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苏式菜肴中有的是“死甜”的,如冰糖甲鱼、冰糖河鳗、蜜汁酱方等,这些菜如果不甜,味道就出不来。甜的菜是一种平和的冲击,甜味之下那种鲜香让人回味无穷。拿冰糖甲鱼来说,甲鱼胶原蛋白丰富,在烹调过程中注重火功,可使甲鱼肉更酥烂;以咸味做底味,外包重甜味,使其味丰厚重口。此菜卤汁稠浓,吃时先感甜糯,收口咸鲜。
苏州老字号里的菜点以甜为主的佳品甚多,如“陆稿荐”的酱汁肉、“采芝斋”的酒酿饼、“黄天源”的糖年糕、“得月楼”的油爆虾、“朱鸿兴”的细沙包、“稻香村”的透味熏鱼,就连“松鹤楼的”卤鸭面,其中的浇头卤鸭也是甜咸味的。此类菜在苏州业内被称为“甜出头,咸收口”。
苏州人炒菜大多是不放糖的,有的菜放少许糖调味,用苏州话来说叫“闪几粒糖”,点到为止。甜味不出头,让你感到甜但吃不出甜味,这是苏州人用糖的功夫——取决于投放调料的先后。有些菜让你吃后感觉有丝丝甜味,会丰富你的情感,而白烧菜、汤菜是绝对不能放糖的。如果有菜点比赛要求以糖作为调味,那么苏州的厨师、擅厨之人都能进入决赛。
除菜肴外,苏州众多点心如糖果、糕点、蜜饯等都是以甜味为主的,如糖粥、八宝饭、糖年糕、金钱方糕、百果月饼等,最让外地人不能接受的是包子的馅心也是甜的——豆沙、玫瑰当然是甜的,可苏州的肉包子、生煎馒头的馅儿也是甜的,这就比较少见了。或许有人会说,不加糖不行吗?在苏州人品来,少了这口甜味就少了韵味,就不是本地的味道了。有时外地人品吃苏式面条也感觉汤中有甜味,那是浇头卤汁浸润面汤所致,吃起来别有风味。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苏州的菜肴为什么会偏甜呢?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些事情本来就是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口味,所以苏州的菜要偏甜的话,也和他们当地的特饮食特色文化有关系,有些人喜欢吃,有些人不喜欢吃,这个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他们苏州那边的口味就是偏甜的,所以这也是人文文化色彩所付给他们的一种文化底蕴。
- meira
-
苏州的菜肴会偏甜,其原因主要是与当地的水土气候有关。
苏州属于南方,亚热带向暖带过渡的地区,过去油容易变质,加甜一个是可以防腐可去掉油的腐败味道。其次气候暖湿,光照充足,稻谷中含淀粉多,渐养成甜食习惯。
- Chen
-
在吃食五味中,甜味的宽容度最高,可与其他味道组合、融合,提升味道、丰富味道。甜味与苦味看似是相对立的,但也是相融的,如“苦尽甘来”这个成语,其实也来源于生活:蔬果有不少品种都是先苦后甜。甜与酸是一种组合,合成酸甜味,为大众所喜爱。咕咾肉、松鼠鳜鱼等酸甜味菜肴深受人们欢迎,而那些酸甜饮料、食品一直为消费者所热捧。甜与咸是对立的,亦是互补的,甜过头了适量加些咸味就能中和,反之咸过头,加些甜味也略能减少咸味。辣味与甜味看似势不两立,但用得恰当也能相互作用,辣味菜肴中放入些糖后就增味不少,使味道更有层次感,尤其是当代厨师尝试的一些创新菜肴,使得一些微辣、微甜的口味成为一种时尚口味。说到底,甜味是味道中的基础,甜味也是独立的,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苏州人嗜甜,苏州菜肴如同吴语、昆曲一样温软甜糯。人们向往甜美的生活,把菜肴也烧成这味,形成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另有许多甜味是食材的自然本味——苏州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因而四季应时而出的食材不少都带有甜味,如水中菱藕,以及吴地其他瓜果蔬菜等。菱藕瓜果自不必说,新鲜蔬菜如河边茭白天然有丝丝甜味,吴地菠菜、冬季小青菜煸炒后亦带甜,即便水中河虾,在生吃时也有津津甜味,大闸蟹清水蒸熟后不蘸调料食用,其洁白的肉质也有点甜……很多食材的味道不被外地人所认识,因而有时会错怪苏州人烧菜一味用糖来调味。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一,苏州饮食偏甜
苏菜中的苏锡菜是甜度最高的,其分布的核心地域包括苏州、无锡,西到常州,东到上海。但苏州附近很少种植甘蔗,也不是蔗糖的主产地,甘蔗主要是一种热带植物。
比如苏州的代表菜之一松鼠鳜鱼。用新鲜太湖鳜鱼,刀工之后先油炸,用白糖、白醋、番茄酱等做的糖醋卤入味上色,咸鲜浓郁,酸甜可口。
松鼠鳜鱼
无锡的代表菜之一酱排骨。用猪肋排骨、精肥方肉,用白糖、酱油、黄酒、番茄酱等做的卤入味上色,甘香醇厚,甜而不腻。
无锡酱排骨
上海本帮菜代表之一红烧肉。用冰糖、酱油炒色,色浓醇甜,酥软即化。
上海红烧肉
苏州的甜食面点,也是闻名全国。此处仅举一例:梅花糕。以面粉为主材、撒上各种馅,看起来真的很像梅花,香、甜、酥、软。
苏州梅花糕
苏州是中国消费食糖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其实,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中国人的食糖消费量并不算高。近年来,全球平均年食糖消费量大约是每人24kg,中国人只有11kg。
所以中国人,或者说苏州人,不用为吃糖而有罪恶感。
二,苏州人喜爱甜口味的量化研究
苏州人吃的肉包子都是甜的!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极端事例的笼统感性归纳,认为苏州人口味偏甜。但这是一种极少样本的不完全归纳法,并不可靠,我们需要数据!通过对433种典型苏州菜肴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得到更严格的结论。这433种菜肴,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的苏州菜。
通过对433种典型苏州菜肴所用调味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糖的菜肴占57.27%。
通过对433种典型苏州菜肴味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甜味菜肴占33.72%,酸甜味菜肴占6.93%。两种带甜味的菜肴合计占总数的40.65%。
也就是说苏州人餐桌上,平均有四成以上的菜是带甜口味的。你可以默默回想一下,聚餐时,你用餐的甜度超过苏州人的平均值了吗?
再来一个对比,苏州和广州。它们都靠近海,苏州靠近东海,广州靠近南海,苏州在长江三角洲,广州在珠江三角洲。
广州也有甜点,也有蜜汁叉烧、烧腊等甜口味的菜肴。但粤菜大部分是原汁本味菜,清淡鲜为主,注重新鲜、爽滑、脆嫩等风味,口味香松软肥浓,喜欢用蚝油、鱼露调味。
2009年,首届中国粤菜峰会评选出的十大粤菜,只有明炉烤乳猪和挂炉烧鹅这两道菜是用了糖调味的。
广州甜口味的菜在二成左右,比北方口味要甜,但比不上苏
- 出投笔记
-
因为苏州最早是春秋吴国的首都,苏州及周围地区,经过南迁汉人在东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开发,成为扬州乃至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苏州的口味,也受到南渡士族的影响,从偏咸开始向偏甜转变,所以苏州的菜肴会偏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