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美学学的是什么内容啊?

2023-07-13 03:22:58
TAG: 文学
共3条回复
kikcik

美学考核知识点: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美学

  识记:1、美学学科的基本性质。2、美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领会: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1、中国当代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不同观点。2、全面、准确地理解美学研究对象。

  领会:领会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

  识记:1、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2、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领会:领会唯物辩证法与美学研究的关系。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

  识记: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领会: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美论

  第一节 美的问题的性质

  识记:美的问题的性质。

  领会:美和美的东西之间的基本差异。

  第二节 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

  识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领会:1、西方美学家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其各自的核心内涵。

  2、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论断的历史贡献和局限。

  3、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的价值和缺陷。

  4、 马克思主义美论的逻辑起点。

  简单运用: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1、 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综合运用:1、“愉快说”、“移情说”、“距离说”的理论有效性及其局限。

  第三节 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

  识记:1、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的争论中的代表性人物及学说。

  第一节 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

  识记:1、“人是‘世界的美"”。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美是自由的形象”。 4、“美在创造中”。

  领会:1、人的本质属性的主要逻辑层面。2、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下定义的原因。3、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的必要性。4、在美的观念问题上应实现何种变革。5、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关系。

  简单运用:1、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求解方式的基本原因。

  2、举例说明美的形式和创造依赖于哪些基本层次。

  综合运用:1、在美的可定义性问题上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

  2、立足于人生相和创造相求解美的本质。

  第三章 美感论

  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

  识记:1、人的美感与动物快感的本质区别。

  2、美感诞生的前提、基础和历程。

  2、 美感诞生的逻辑因素。

  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

  识记:1、西方一些著名学者对感觉器官的作用的分析。

  领会:1、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基本原因。

  简单运用: 1、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的特征。

  2、人的美感的生理机制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

  第三节 美感的心理功能

  识记:1、感受和直觉的作用、特征。2、情感。

  领会:1、想象和联想。

  简单运用:1、理解在美感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心理功能的关系。

  2、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对客观世界的转化途径。

  1、 通感的性质、作用与形成原因,并能结合具体诗文加以分析。

  第四节 美感欣赏活动表层的心理特征

  识记:1、审美欣赏与日常品味的联系和区别。

  综合运用:1、美感欣赏活动表层的心理特征。

  2、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识记:1、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理解:1、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第一节 崇高

  识记:1、在西方美学史上,朗吉诺斯、博克、康德、黑格尔等人对崇高的看法。

  领会:1、崇高的本质及特征。

  简单运用:1、谈谈崇高范畴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优美

  识记: 1、优美的本质。

  综合运用:1、能结合自然和艺术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优美的表现及其特征。

  第二节 悲剧性

  识记:1、西方悲剧形态及其观念的历史变迁。

  领会:1、悲剧性的本质。

  综合运用:1、能结合具体的悲剧性作品或现象,说明悲剧性的效果

  第四节 喜剧性

  识记:1、霍布斯、康德、斯宾塞、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对喜剧产生原因的看法。

  领会:1、喜剧性的本质。

  简单运用:1、举例说明喜剧性的效果──笑的特征。

  第五节 丑

  识记:1、丑的美学意义。2、丑的历史发展。

  领会:1、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简单运用:1、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第五章 艺术论(一)

  第一节 艺术与艺术品

  识记:1、八种流行的艺术定义。

  领会: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运用:1、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第二节 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领会:1、艺术品四个结构层次的内涵、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简单运用:1、能以一件艺术品为例说明其四个结构层次。

  第三节 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

  识记:1、意象的定义、主要类型。2、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的过程。

  简单运用:1、以艺术品为例,说明意象的结构及生成。

  综合运用:1、对艺术意象的四个基本特征,能举例说明。

  第四节 意境

  识记:1、意境的内涵。2、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领会:1、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

  简单运用: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意境的存在形态。

  第五节 艺术的功能

  识记:1、艺术的多元化功能。2、审美功能在艺术的功能中的核心地位。

  简单运用: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审美功能在艺术作品中的首要地位。

  第六章 艺术论(二)

  第一节 艺术的存在方式

  识记:1、艺术存在的三种方式。

  2、了解作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

  领会:1、理解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

  综合运用: 1、能举例说明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的原因。

  第二节 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领会:1、理解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2、理解意象的孕育、创造、生成过程。

  综合运用:1、能举例说明意象物态化和生产过程。

  第三节 艺术的天才与创造力

  识记:1、了解艺术天才、灵感等范畴及其特征。

  领会:1、理解艺术的敏感及其特征。

  简单运用:1、能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

  第四节 艺术创造的操作与技巧

  识记:1、了解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关系。

  领会:1、理解艺术操作在意象生产中的作用。

  简单运用:1、能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

  第五节 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识记:1、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和过程。2、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领会:1、理解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综合运用:1、能举例说明在鉴赏过程中艺术意象是怎样重建的。

  第七章 美育

  第一节 西方美育思想史述评

  识记:1、了解西方美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线索。

  2、了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席勒、马克思等人的美育观。

  第二节 美育及其特点

  识记:1、美育的基本性质。

  领会:1、理解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2、能结合中西方学者的观点说明美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识记:1、美育的目的。2、美育的作用。

  第四节 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

  识记:1、美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简单运用:1、能结合具体事例说明美育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

  第五节 美育的方式:自然、社会和艺术

  识记:1、自然美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2、社会美对人的感化作用。

  简单运用:1、能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艺术美对人进行审美教育的特点

CarieVinne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的研究方法

古典美学概论及探索研究历史

美的模式和本质

审美关系

美感论

没得形态论

艺术美论

美育论

美学未来

中国的美学发端以及发展

可可科科

美学理论,也就是哲学。 关于 审美主体 与 审美客体 的论述。看宝典 看书 看真题 就能过

相关推荐

《美学概论》课程讲什么内容?

《美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人文学科。通过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审美活动的形态、审美活动的形式和符号表现及艺术创造等主要内容,学生会提高哲学视野和理论素养,学会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和艺术,并因此理解人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艺术创造;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理解日常生活的各种审美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充分悟知人的意义。
2023-07-12 20:12:472

美学概论是什么?

标准答案:美学概论这个词,“美学”是关键,“概论”即概要论述,因此,理解美学概论,只要抓住“美学”这一关键词即可。以下为美学的含义: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一词源于希腊文Aisthetikcs。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在《美学》一书中主张建立“美学”学科,美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1、美,如美的产生、发展;美的本质、特征、功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形态;内容美、形式美等美的组成因素及其规律等;2、审美,如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美感的发生、发展、性质、特征及其规律;3、美的创造,如现实美、艺术美的创造规律、发展规律、鉴赏规律等;4、美学范畴,如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范畴的审美特征、发展规律及其同美的关系等;5、美育;6、美学自身。美学思想和美学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胚胎阶段。在原始时代,原始初民开始在劳动中创造出原始的艺术,表现出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原始审美意识,初具美学思想的萌芽。2、形成阶段。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思维能力以及科学、艺术的发展,美学思想逐步明晰化、自觉化、理论化,并以文字记载于哲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文献中。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王充、刘勰、苏轼、李贽、王夫之等都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美学思想。在外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文艺复兴后的博克、休谟、笛卡尔等哲学家、布瓦洛、莱辛等文艺理论家,狄德罗等启蒙主义者,都为美学学科的诞生作了理论的和实践的准备。1750年鲍姆加登正式提出了建立美学学科。3、系统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德国康德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黑格尔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辩证的美学体系。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旧唯物主义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证了劳动实践创造美,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审美意识和艺术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等美学的根本问题,使美学逐步建立起真正科学的体系,并日趋成熟。4、现代发展阶段。从19世纪中下叶开始。进一步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综合研究与分门研究、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衍生出哲学美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等多种分支学科,出现了现代人本主义、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思潮和实验美学、完形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学美学、实用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表现论美学、语义学美学、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直觉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符号论美学等多种流派,而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有了新的开拓和长足的发展。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展美育,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上有关“美学”的概念摘自《美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2023-07-12 20:12:561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谁?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董学文,美学概论是2003年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介绍了美的本质,美感论,美的形态论等。它几乎与人类的起源一样古老。至于美学这门学科的渊源,至少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奴隶社会。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本书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美的本质,美感论,美的形态论,艺术美论,审美论,美育论等。人类对美的探讨源远流长。自从人类通过劳动摆脱了动物的状态,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原始审美活动的时候,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最初的美学思想就已经产生了。在西方,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探求宇宙本原时最早谈到美的问题,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苏格拉底论述美和善的关系,为了解美的本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2023-07-12 20:13:101

美学概论中审美关系的维度包括什么

我认为任何对象,包括审美对象,最大略的价值分类是感性价值和理性价值。更准确地讲,知觉-直觉层面的快感,反思性层面的快感。感性层面的价值有着直接性特点,是不假思索的。抖音和网络小白文或追求感官刺激的大片,其引起的快感或美感或价值,主要就发生在这一维度。理性层面的价值有着反思性特点,并不完全由当下的快感来决定价值判断,譬如我很爱看爽文或很爱小苹果,从感性价值而言,可能高于卡夫卡的小说和贝多芬的交响曲,可是反思性层面,我还是会觉得后者要高于前者。因为反思的时候,我是有自觉的价值观念的,比如我觉得文学要反应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文学要具有启蒙价值或文学要具有创新精神或音乐要有人文理想或音乐要有技巧上的高超或观念上的开拓创新,诸如此类。
2023-07-12 20:13:243

美学概论 美的标准

美学中美也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我们探讨中只是美学意义上的美的本质是什么?作为认识的客体,一定不是客观的,任何客体总是与一定得主体相联系的。比如一个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但作为我们认识的客体的时候,一定不是完全客观,总是在主体视野范围内,理解能力的,一定角度的客体。我们说美不是客观,主要的角度是下面这个(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说美不是主观的,美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不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这个理由是主观,客观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的,说美得本质是主观客观是美学的认识论模式。但审美活动在现代美学认为不是认识活动,审美不是感性认识或形象思维活动。审美是一定体验活动。这种体验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状态,它不同于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总是要知道事物是什么,但审美仅是体验,不要求知道客体是什么(即真)。比如看到一朵梅花,认识活动是要知道梅花的属性、概念等等。但我们在不知道梅花为何物的情况下,也可以直观到梅花的美。这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人在认识梅花、利用梅花之前就和梅花建立一种联系了。就可以再审美活动中交融一体了。是我们的认识和利用梅花的活动,才产生了主客的分离。所以审美活动是将这主客二分的人和梅花的关系融合在一起。但这种融合,不是指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不是二分的那个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我觉得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是在认识论的框架里说明主观客观统一的根源。所以,正是在体验论的框架下,我们说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
2023-07-12 20:13:392

美学概论试题自然美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分析

什么是美学中的自然美?就自然美的存在领域而言,它存在于自然中,凭借自然而存在,是自然形态。它具有自然的属性。这个自然是与社会对称的自然。花、草、山、水、鱼等。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个领域中的美有何特点?这个领域的美是完全因为对象本身,还是因其与人构成特殊关系才美,观点完全不同。 其一,认为美完全是自然的,自然美美在自然本身。月亮美,是因为有独特的光;杏花美是其独特的色彩形状。在人类之外,与人无关的东西可以是美的。 其二,美是因与人构成了某种关系,即美在自然的人化,这是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人把自身的东西加于自然,自然才成为美的,美不是自然本身原本就有的,是和人构成对象化关系时才有的,是人化的美。 那么,人能否使一切自然对象均成为美的关系呢?自然美的对象条件是不可忽视的。自有人类始,无人不认为月亮是美的,太阳有时被认为是不美的。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均不把太阳作为美的对象。而月亮在各民族神话中没有认为它不美的。如的嫦娥奔月,人在那里得到一个宁静、温馨的处所。只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除猜度那里可能温度略低外,还没有太多的贬词。“嫦娥应悔偷灵药”,是出于寂寞难耐,也只是与人间的欢乐、无烦恼相比较而言。如果在人间已是烦恼不堪,那月亮就是绝好的超脱之所。月亮其光不强不弱,是非常可人的空间,而且它特别能与人亲近,可进入人的心灵的空间。因它总是出现在夜间,是人放下白天的琐事,清心、闲暇、孤寂之时,从而成为人的一个可以倾诉、渴望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象虽有自身美的条件,但与人没有分开,它是人的对象,人在其身上发现许多人的东西,或说人将自己的东西加于其上,才能使自然对象的自身的条件显现为美的条件。既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也不能完全归于自然条件。因而将自然美定义为:它是自然对象所具有的底蕴和人对这个自然对象的人化的统一。完全归结为人化那就和“移情论”没有区别了,以为可以完全无视自然对象,只要将情移入,就产生了美。 所以考察自然美,不能脱离对象自身。它是自然美的底蕴,但只有成为人的对象,对人才产生美与不美的问题。没有人,就无所谓美与不美。如牛、羊在草原上,对草原上盛开的花并不欣赏。牛、羊不存在对花审美的问题。说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产生了美,美就存在在那里了,这美对谁而言呢?只是人类产生后,在自然界中寻找到美的条件。不同、不同民族面对同一对象,其美丑关系也不同。如在西方,将猫头鹰作为审美的对象;在中国,它则是凶讯的象征,不是审美对象。 这里所说的人化,还包括人对自然的改造、加工。自然进入人类生活,人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后的自然与原本的自然是不同的;与艺术中原本的自然未经实际加工改造、尚未发生性质变化的自然人化不同。对自然进行实际的高度人化的东西,不论过程以至结果,人们除了注重其实用价值外,也都按照美的要求进行加工。不论人是否意识到是在创造,其结果都是通向美的。因而在人化过程中,虽不都是艺术创造,但都是美的创造。如博览会,展品都是取自自然的材料做成,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虽然美附于用上,但追求用的同时,也追求着美,使自然空间无不留下美的创造的痕迹。 在艺术创造中,自然成为艺术的审美表现材料,和人的审美情感结合,而创造出审美作品,也是自然人化。自然人化后,在自然美上所体现的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即非单纯的自然美,也非单纯的艺术美。这就是艺术的自然人化。这在美学中,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复杂的艺术实践问题,形成了独有的领域。如风景诗、山水画,这在中国尤其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山水诗、画突出表现出来,同时产生了该领域的美学理论——风景诗、山水画理论。发展到明清时代,理论上达到极致的一个表现,就是石涛所讲的山、水等自然对象中都有它的精神。“山之神”、“水之韵”在哪里?怎么发现?如从物的本质特点说,黄山、华山势态不同,更重要的是人对其势态的把握不同,画山而运势,相当大的程度在于人对势的挖掘和发挥,人将自身 的东西加入其中,这就是自然的人化。这正是自然美创造的核心问题。 在网上找的,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呵呵!
2023-07-12 20:13:461

美学概论学习心得

《美学概论》的学习体会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前只是感性的了解何为美,何为难看。以前认识的美是肤浅的、表面上的,而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于美学的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是比以前提高了一个水平,从感性向理性的一个飞跃。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2)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3)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种类,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性和作为这种创造成品的反映、评价的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问题。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与人类意念正方向指向有关。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是一种关系属性是唯一切合实际的解释。美的现象是很复杂的。我认为,没有人也就没有美。在没有人类之前也就没有美的现象,一种物理现象不与人发生关系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这是其一。其二,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它非人类活动领域,一只蝴蝶虽在花丛中嬉戏,但它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同样,蜜蜂巢穴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来建造。其三,说“美”这个词,意味着它是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关系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地方。可能有人会说,在没有人类之前,璀璨的星空不是照样在天穹上闪耀吗?不是仍有无数的鲜花在盛开吗?黄山、石林不是照样存在吗?我们说,这些只是物理现象或事实,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美或不美,都是不得而知的。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惟一的见证。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美学概论》对审美经验的见证作了描述:美是属于人的现象,没有人便没有美,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刻,即产生于审美经验之中。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惟一见证。其一,如果没有审美经验,我们就不能断定美的现象是否存在,美的现象只能出现在审美经验之中。所以,它是“惟一的见证”。其二,如果一个事物与人没有发生审美经验关系,我们便无法断定它美或者不美。一朵花、一幅画,如果不出现在审美经验中,它仍是一件物理体。你不阅读《红楼梦》,不与它发生审美关系,它只是置于书架上纸制品。至于它的内容是否美,你是不知道的,是无法断定的。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见证。其三,审美经验出于何处?只能出现于人的活动中。只有人才有审美经验,其它任何事物都没有审美经验,这正是美的现象属于人的根据所在。美是有相对性的。美的相对性是美和审美的辩证属性的重要方面,它与美的绝对性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美的相对性具有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审美对象自身对美的表现有程度的区别,这种表现程度的差异性是以对象自身属性为基础的;其二是指不同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即使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感受也有程度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是美感的相对性;其三是随着主客观因素及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审美活动的逐步深化,主体的审美情趣将呈现出多层次、多趋向的状况,因而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美的相对性的三种情况在美学史上的均被注意到,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谓“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的”就意识到美本身的相对性,中国古代关于人体美的标准变迁如“环肥燕瘦”也显示出人们对美的相对性的思考。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 是一种修饰,男人的美是一种气质,孩子的美是天真,老人的美是岁月的烙印;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体现,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2023-07-12 20:13:561

美学概论:结合文学作品论述艺术中的丑及其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丑时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再次,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例如:罗丹《老*》(欧米哀尔),年轻时非常美丽,但罗丹却将之雕刻成一个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老*”。人们看到时,不禁惊呼“丑的如此精美”。欧米哀尔“肉体受着垂死的痛苦”,“发现自己活象一具尸体而感到恐惧”,罗丹在雕刻中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丑,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颤,从而不能不惊叹于他艺术表现的精美绝伦,不能不赞叹他艺术的美,因此,生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而是暴露了它丑的真实面目,让人真实地认识它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
2023-07-12 20:14:052

我国第一个关于美学的教材《美学概论》的作者是谁?

《美学概论》讲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耕总编辑和饶涛编辑建议我根据目前美学原理研究的进展编一本美学概论。美学原理本来就体系很多,如何形成一个较好的美学原理教材,严格地讲,美学界还处在探索之中。我自己虽然也编写过两本教材,仍然有不少的困惑。这一次也还是一种探索。与我以前编写的两本原理不同的是,加进了艺术美和生活美两个部分,特别是在生活美中,对西方美学正在形成热潮的自然美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并对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始注意的城市美进行了新的尝试。
2023-07-12 20:14:264

读书笔记《设计美学概论》01

设计美学是每一位设计师的必修课,设计师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提升,离不开自身人文价值观的确立和对审美规律的了解。 花是圆的,是对一种自然存在的事物作出对事实判断,这个实时是不被个人情感,价值观等影响的。每个人对这个判断都会认可。 而花是美的则是一种审美判断,这个判断与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相关。美并不是一种事实存在,而是一种主观产物。 并不完全相同。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体现了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相关联的审美价值。而美酒等中的“美”这是对主体能带来一定的美的感受和体验,与美学中的美存在共性,但具体内涵有些许不同。 1,和谐之美,古代西方学院派认为美在和谐,而和谐来自秩序,秩序出于比例,比例则出于度量。 2,美善合一,古代中西方一致认为美都东西具有一定的功能目的,苏格拉底认为美不是事物的一种绝对属性,它依存于事物的用途。 3,技艺相通,技术与艺术这两个范畴都具有历史性,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作是制作的智慧;庄子认为艺术制作需要技能和技术。 1,阐释功能,设计美学有助于设计史从设计美学的视野里,加深对设计历史和设计原理的理解。人的感觉能力作为人的整个心理功能的一部分,是思维和理性相互交融,只有理解设计美学,才能提升自己的审美。 2,价值导向,设计美学的理论涉及了真善美的统一,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同时品牌文化也需要真善美的价值观来引导,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3,对实践的启示作用,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设计美学可以为相关实践提供实践目标,效果和方法途径的知识,为实践的探索打开思想之门。包豪斯倡导形式依随功能的产品设计逻辑,重视机械技术,工业的标准化,并适当考虑商业因素,这使它在现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产生了举世瞩目的影响。 4,反思和批判功能,设计美学可以对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和设计效果加以分析和自省,总结经验并且期望达到对现实的超越。 以上四个问题和回答总结了设计美学的学科性质,古代中西美学思想的共同之处,以及为什么要学设计美学,第一章完。
2023-07-12 20:15:151

美学概论为什么说丑是一种社会现象

不懂美学啥的?丑,是依托美而存在的。没有美,无从谈起丑。辩证法说美丑是一对矛盾,共存,可相互转化。美和丑是实际存在的。比如,男女在床帷里的事儿,美。如果被人看到了,看到的人认为丑。美丑就在不同的环境里转化了。我们洗澡,可以接触或观察隐私部位,但是不洗澡时这样,就有不同评价了。丑,从肉体到心灵,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掩盖了丑,美就显现了。看到别人丢的钱,我们都想占有(相信有一点私念没有的),克制住了本性就是美,本性使你占有了就是丑。在社会群体中,不管虚伪还是真实,人们符合了公众的要求(公众要求不一定符合人的本性),言行举止就是美的,否则是丑的。美丑也和审美观相关联,比如女人化妆改变了本色,有人就以自然美和修饰美来诠释。公众评价和个人视角
2023-07-12 20:15:221

关于美学概论的简答题

对比有形式对比和内容对比。形式对比,如体积大小,线条曲直,刚柔,色彩的浓淡,冷暖,光线的明暗,强弱,空间的虚实,形态的动静,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内容对比,善与恶,忠诚与虚伪,豪放与怯懦,大方与小气,刚强与柔弱,开朗与阴郁,爱与恨,喜与悲,痛苦与欢乐等等。作为形式美规律的对比是指物象的形式,形式因素组合的对对比,但形式的对比又与内容的对比相联系的。内容的对比实际上是艺术的一种手法。京剧中红脸与白脸,音乐中高音与低音,男声与女生,在绘画中色彩的冷暖线的粗线,刚柔。齐白石画牡丹,花是鲜红的,叶是浓黑突出地表现植物的生命力。给观众的视觉以强烈的震撼。对比能给人以活跃,明朗之感。但对比也要适宜,对比太强,有伤于调和,活跃就会变成“各自为政”,明朗可能就会变成生硬或滑稽了。 调和属于和谐。和谐指审美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多样统一而以统一为主的状态。平衡,呼应,有宾主都可说包含有和谐,调和的性质。对比是动的,调和是静的。对比属阳刚之美,调和属阴柔之美,即优美。调和能使人在柔和予静中得到美的享受。调和在艺术中必须与其它形式美规律相配合,过分调和会造成软弱无力。
2023-07-12 20:15:321

美学概论论文的范文

我对美的文化模式的理解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把世界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和艺术作品的世界。”其实,波普尔的“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可以合并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第二”世界是由知、情、意构成的心理结构及其思维活动,表明主体的文化创造机制。“第三”世界则是文化创造的产品。主体孕育了文化的个性、民族性、地域性;产品的客体化又使文化有了普遍意义。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甚至相互移植挪用。探讨美的本质要从文化本身去寻找, 各民族的文化模式都是人类实践所创造的珍物,这里没有贵贱之分,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由于各个地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风俗等各方面的原因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由此便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思想家便像春笋一般而生。在美的研究上,由于地域性,文化之美便表现的各具特色。在美和条件审美欣赏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是由参与美的创造的主体所属的人种,民族特色以及所处地域的自然社会所决定的,以及由处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一定民族所进行的实践造成的。因此美在形式上也表现了不同的模式。世界上主要有四大美的模式,即西方模式、中国模式、印度模式和伊斯兰模式。其中,中国模式、印度模式和伊斯兰模式可以统称为东方模式。东西方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和谐为核心。然而,它们通向和谐的途径却不尽相同。西方美学模式中的和谐是通过矛盾的斗争而达到的,东方模式中的和谐则是经由矛盾的互补、调和而实现的。西方对和谐美的理解源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延伸。和谐说在毕达哥拉斯派的理论中具有核心意义,认为和谐不但无处不在,而且还是绝对的,是“宇宙秩序”。毕达哥拉括最美的和谐在内的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之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理念,使西方人认为,所有的事物、现象,乃至艺术、历史和社会等,都可分为内容和形式,诸如此类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和谐观又起了强化作用,因而形成了西方式的和谐:形式和美的比例,以及经由对立面的斗争而达到和谐。而东方的和谐则是通过个人与自我、他者以及自然界彼此的融合而达到的。和谐没有绝对的比例和斗争形式,而是建立在事物的同一性基础上的。由此,美在在东西方文化中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美,都突显了人类最精华的文明成果。尽管的地域和民族的划分,让美具有不同的地域民族风情,但是美的本质的和谐确是统一的。
2023-07-12 20:15:412

美学概论的图书目录

导论第一章 美论一、美的探索二、美的本质三、审判关系第二章 美感论一、美感的社会历史生成二、美感的心理结构三、美感的特征四、美感的重量昨心理要素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一、美的存在形态二、美的表现形态(上)三、美的表现形态(下)第四章 艺术美论一、何谓艺术二、艺术类型的划分三、艺术的基本种类第五章 审美论一、作为接受活动的审美二、审美过程与特征三、审美批评第六章 美育论一、何谓美育二、美育的任务和功能三、美育的实施余论:美学的未来参考书目重启后记
2023-07-12 20:15:481

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美学概论

首先,“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认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17]。对于动物活动的性质是众所周知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此有过精确的描述,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因而动物的活动归根结底只能是一种本能的结果。它不懂得其他种的天度,并且也没有意识到其他种的非我存在,也就是说,动物没有自觉其活动,当然也不能自觉其活动的限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动物活动的性质是自由的,但不是自觉的。自由的正是因为不是自觉的。这正如文化在某种意义对于人与其说意味着自由倒不如说意味着更多的限制。人的活动的性质与动物不同,从根本上说是自觉的,因而人的活动的自由是一种自觉的自由,人自觉到了非我的存在与自我存在的不同种性及不同种性之间的对立。这就使人不单是能够“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而且“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人的活动的性质是自觉的,也是自由的。在这里自由的正是因为是自觉的。人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从自觉的自由和不是自觉的自由的区别开始的,由此便导致了最终对动物的进化的研究必须从环境的变化开始,而对人的发展的研究却离不开人本身。其次,“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与以往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区别开来。在关于人的理论史上,对人的本质的追寻始终是人的理论的基点,故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最为纷纭。但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根据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的抽象性阶段,近代的实体性阶段和现代的文化性阶段。在古代,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认知,尽管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其特别突出人的重要性而颇有影响,但由于其确证的是人的价值和地位而不能归之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这就为以后西方知识理性的发展开启了先河。而知识理性在西方当代发展的境遇则最好说明了亚氏的人的本质理论的片面性和对人的本质的背离。马克思关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理论就可以轻易地否定亚氏对人的本质的这一概括,这样古代对人的本质虽着意于本体的追求,但由于无法真正理解人的活动本身,得到的却只是抽象片面的本体。近代,随着人类思想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换和经验科学的兴起,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奴役和解释者”,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透过这些五花八门的对人的本质的概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们共同的特性:或者“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或者只是从主观的方面去理解,而不知道“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18],结果,导致的仍然是对人的本体的片面追求,只不过在更多时候把人的本体实体化为可以在经验中认识而已。与古代和近代对人的本体的片面追求不同,现代西方哲学则企图从总体性上来把握人的本质,卡西尔基于符号、文化在人的存在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认为符号的使用和文化的存在使人根本上与动物区别开来,并获得自身的发展,斯宾格勒则从人是唯一性的历史存在出发,提出“人是历史的动物”,认为正是因为人拥有历史才使人不同于动物,也正是因为人拥有历史才使人能够不断地发展。实际上,无论是卡西尔还是斯宾格勒都是在文化中来理解人的,甚至包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显性解读,因为任何社会关系本质亦不过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这样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文化的存在显然就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人的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告诉我们这种对人的理解缺乏深入的基础,因为它不能解决“人决定文化与文化决定人”这一二律背反,背后的问题是它没有能够理解人的现实活动,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却只能存在于马克思的研究发现“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本身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而它必然超越以往或从主观方面或从客观方面对人的本质的二元理解,同时,它又超越以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论理解,即以往对人的本质的概括仅只是提供了一种认识人的视角,包括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的本质的理论,而无法上升到本体论视界,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人的本质则是从本体论的高度所进行的概括,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人的问题的本体根据。即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19]。这里的实践无疑是人的本质即“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第三,“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继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建立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人的本质的基础之上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20],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重大贡献,然而这一理论贡献却是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以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其内在的逻辑,人的发展本质上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实现,因而马克思主义正是根据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实现状况和质的飞跃来确立人的发展阶段与未来形态的。所谓“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实际上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人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活动着,“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人类所自觉到的限制,土地的限制、自然的限制、血缘情感的限制等都最后集中为人对人的限制,即任何人都必须生活在他人之中,此时的自由基本上是以自觉的限制为其表现的。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则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进一步迈向自由的阶段,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开始不断摆脱来自于土地的限制、自然的限制、血缘情感的限制,并突出表现在对人的限制的摆脱,从而使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显露出自由的本性,但这种自由仍然非真正的自由,因为这种自由是以物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对自由的占有源于对物的占有,任何人如果不充分占有物,那么他就不能充分占有自由,如果没有占有任何物,那么他就不能占有任何自由,“物=自由”最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阶段“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真相,也揭示了人的物化的根源。“自由个性”阶段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真正实现的阶段,即人真正占有自己本质的阶段,“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21]在这里,人不需要占有其他什么,就可以占有自己的本质,而只要你是劳动的,那么你就是自由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与以往更多的自觉不同而体现出更多的自由,这时,人才抛弃了异化的存在和非解放的状态,而真正实现了人的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相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其思维的前提亦然是其“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人的本质的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来决定的。”众所周知,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矛盾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是更为基本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所谓生产力其实就是人们“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能力,因而,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活动不断地向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发展,它标识着人们活动的自由水平,即标识着人在何种程度上占有了人自身的本质,“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生产也正是各种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表现形式,自觉规定了人类生产的现实性维度,而自由则突现了人类生产的理想性维度,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的活动不断超越自觉的现实性维度,而不断导向自由的理想性维度的过程,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自身的发展源于生产力自身的矛盾,即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源于人的活动本质即理想的自由对现实的自觉的超越,因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即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2023-07-12 20:16:031

美学概论怎样理解悲剧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悲剧严肃地探求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表现对人的价值和人类命运的关切。它的美学意义首先在于它代表了一种人们反抗命运的方式,它用否定现实给定性对历史必然要求的阻碍来表达历史必然要求的终将实现。悲剧通过悲剧英雄、悲剧人格还展示出:人类存在的秘密不单纯是活着,而是为什么活;并使我们获得摆脱庸庸碌碌、百无聊赖的生活勇气和力量,从而超越自然和人生的限制,这种超越既体现为悲剧中的超越,又体现为悲剧超越。悲剧的美学意义还表现为它使人们得到一种高峰体验,能够由情感的亢奋进而与悲剧英雄认同,最后实现人格的升华。
2023-07-12 20:16:131

关于美学的问题!!急急急!!!

(一)古典阶段 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王国维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学还处在一种“前美学”的形态。 这一阶段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初步和比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作了一些尚不彻底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同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哲学、伦理把握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混为一谈。 这就是说,人们在思考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本质、艺术的社会作用等的时候,既没有完全摆脱直观经验的形态,也还没有同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理论的思考严格区分开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象范围并对问题作出独立、系统的解答。 具体而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贤哲主要是在关注人的情感立场上,从哲学、伦理层面探讨人类审美诸问题的。当时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许多迄今很有价值的美学思想,例如《左传》、《国语》、《尚书》等典籍里,便记载有诸如“五味”、“五色”、“五声”之美的主张,以及有关“无害为美”、“以和为美”的重要见解。 其中,儒家着重强调了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与“尽善尽美”的观念,孟子“充实之谓美”的主张等等,就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鲜明的社会伦理化倾向。 道家则从“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出发,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超越性、自然纯朴性;老子有关美善相依、大音希声的看法,庄子“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的审美境界论,都曾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至近代王国维之前,中国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工艺领域,提出了诸如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所独有的审美范畴,使美学的思考不断趋于精细化。 特别是,当时的美学思想家大多同时是诗人、画家或书法家,因而其美学思考往往同实际的艺术经验直接联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深化了直觉感悟形式与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结合。 西方美学的发源,主要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和对各门艺术的统一定义的努力。 古希腊学者曾经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测,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数量的和谐关系视为艺术(音乐)美的根基,主张美是“和谐与比例”。 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对美的本质问题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 例如,柏拉图在他的一系列“对话”中,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即美的范围十分广泛,形体、心灵、行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讨美的本质却不应追究什么是“美的”问题,而应该探究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美本身”)。 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等著作里,深刻分析了悲剧艺术特征、艺术起源等,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和“净化说”,并将“美是和谐”思想同当时人们对生物有机体的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理论体系的美学家。 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引导下,美学以压抑人性的丰富性为代价,把审美的光辉完全归于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爱和最高的美,就是位于造物主静观阶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诸事物的源泉”①。 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美学理想,在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受到猛烈冲击。 此后,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以及狄德罗(D.Diderot)“美在关系说”、莱辛(G.E.Lessing)“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渐丰富,为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强调真、善、美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 *** 正因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③ 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体论、“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论等,其中所强调的,就是美与善的一致与和谐。 这说明,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既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也是组成早期人类思想整体的重要内容。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这个阶段,美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美学”得以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构建。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诗的哲学默想录》里,第一次提出了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并以希腊语中“埃斯特惕克”一词称这种诗的哲学为“感性学”(德文为sthetik,英文为Aesthetics),认为诗作为“完善的感性谈论”(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认知和表达),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诗的哲学或诗的艺术的对象,“诗的哲学考察是指导感性谈论趋向完善的科学”,诗的艺术是“一种有关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现的科学”⑤。 不过,鲍姆嘉通此时虽然把诗的哲学叫作“感性学”,却还没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学。 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为书名,出版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拉丁文专著(即《美学》第一卷),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而鲍姆嘉通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美学之父”。 从鲍姆嘉通那里,我们发现,第一,美学原本是作为一种与逻辑学相对立的认识论被提出来的。 ⑥ 鲍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逻辑学研究知或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惟独人类情感(“混乱的”感性认识)一直没有相应科学来研究,因此有必要设立一门新的科学来弥补这一漏洞。 这就是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美学(Aesthetics)“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学的对象和范围。 在这个基础上,鲍姆嘉通构造了一个包括理论美学和实践美学两部分的美学框架:前者包括启迪学(关于事物与思维的一般规则)、方法学(关于条理分明的安排的一般规则)、语义学(关于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东西的表达手段的一般规则),涉及诗或艺术的题材、思想、结构及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则问题,中心目标是实现美——感性认识的完善;实践美学则研究个别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规则的问题。 尽管这个体系框架基本上还是艺术学的,但它对后来的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 第二,美学研究人类认识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 鲍姆嘉通认为,感性认识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以及相应禀赋(感受力、幻想力、记忆力、审视力、趣味、创作天赋、预见与预感、表达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级认识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赋的审美气质(如情感能力);二是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三是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 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美的实现,就是以低级认识能力为主干,交织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技能的综合活动过程。 这样,作为认识论提出来的美学(感性学),同时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 “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⑦。 美作为感性认识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总和”的完善,是诗、“美的艺术”、“自由的艺术”。 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鲍姆嘉通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上,为美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称,使得人类的美学思考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明确的对象。 而他在遵循传统哲学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低划分之时,给予感性认识以应有的重视,强调美学研究的独立的认识价值,则启示他的同乡康德(Kant)、谢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尔(Hegel)等人,在更高层次上最终建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和黑格尔便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思考起点,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并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对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独 *** 献。 康德美学的重点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心理机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不仅给予审美判断(即审美心理机制)以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点分析审美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艺术,建构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 这样,在康德那里,美学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成为有着充实的内容、明确的对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谨体系。 黑格尔则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物——诗(艺术)以及艺术的历史。 在他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现,则是美的最高形态。 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为起点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逻辑和历史的感性呈现(即艺术类型和艺术体裁)为基本对象与内容,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艺术哲学(美学)体系——它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美学以逻辑与历史,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三)现代美学之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崛起,标志着美学在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恩的美学贡献,不在于对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具体分析,而是从哲学人类学高度,深刻阐述了人类审美的普遍规律。 特别是,他们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的论述,为从社会历史角度解答美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马克思本人曾经有心撰写一本美学专著,据说《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条目⑧ 就是他撰写的。 不过,马、恩美学思想主要散见于他们的许多其它著作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一些有关文艺问题的书信中,都包含了精彩的美学论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关“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美感性质等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华。 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⑨,肯定美源自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则为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提供了一定理论根据。 至于马、恩在评论 *** 尔剧作《弗兰茨·冯·济金根》,以及马克思论述古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时,从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分析作品和艺术现象的方法,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 同马克思主义美学并存的现代西方美学,在总体上集中体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美学的反叛,其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流变更迭,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主线。 它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 第一,现代西方美学内部, *** 了诸多思想学说和理论流派。 其中,以叔本华(A.Schopenhauer)、尼采(F.W.Nietzsche)的唯意志论为前驱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思潮,集中了克罗齐(B.Croce)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H.Bergson)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美学、英伽登(R.Ingarden)和杜夫海纳(M.Dufrenne)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M.Heldegger)和萨特(J.P.Sartr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苏珊·朗格(S.K.Langer)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以及像“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和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等。 以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现代科学主义美学,则包括了桑塔亚那(G.Santayana)和托马斯· 门罗(T.Munro)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美学、克莱夫· 贝尔(C.Bell)为代表的 *** 美学、杜威(J.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瑞恰兹(I.A.Richards)等人为代表的语义学美学、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等人为代表的分析美学、阿恩海姆(R.Arnheim)为代表的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美学和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和罗兰·巴特(L.Barthe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美学;等等。 第二,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张扬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以非理性因素解释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的本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 表现主义、直觉主义都把主体直觉当作美学的中心概念来展开理论阐述;“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及各种“审美态度”理论,把主体超功利的审美观照理解为审美活动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存在主义强调对主体想象功能的研究;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则把人的无意识活动看作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源泉。 这样,自古希腊而来的西方美学研究重点,便从审美客体转向了审美主体,体现了对“自我”进行更深入的发现、追寻和探索的现代意识。 第三,1876年,德国实验心理美学创始人费希纳(G.T.Fechner)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美学应从感性经验事实出发,走归纳和实验的道路。 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正是在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展开了对具体审美经验或艺术事实的经验描述、理论推演和一般概括。 例如,语义学美学就主张,有关审美判断问题的讨论,应在科学分析作品语词、句子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 而阿恩海姆则运用格式塔原理分析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揭示了客观事物与主体心理结构形式之间的相同或相似性,即“异质同构”规律。 第四,现代西方美学基本背离了传统思辨形式,悬搁了美的本质一类思辨性问题,转向经验性的艺术哲学、特别是审美心理学方向,寻求解决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经验性问题。 这一点,在科学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语义学、分析哲学、符号学等美学流派,都角度不同地在经验描述基础上建立起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或一般艺术科学。 第五,现代西方美学以审美——艺术为中心,重视研究艺术本质、特征、规律、构成等问题。 除了分析美学对艺术本体问题尚持怀疑态度外,大多数美学流派都力图按自己的立场来解释艺术本体问题。 诸如艺术本体与创作主体心理功能及活动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艺术作品“本文”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等一系列课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多元的方法论景观,大大开拓了美学的现代视野。 在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一,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美学成果。 王国维在20世纪初率先从日本引入西方的“美学”⑩术语,并用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学科。 蔡元培在康德、席勒思想影响下,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通过美育在教育中的机构化而扩散了美学的社会影响。 二三十年代,朱光潜的《谈美》、《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吕澄的《美学概论》等许多美学文献,更是充分利用了当时西方的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进行了分析。 直至20世纪末,中国美学研究仍然持续着这种“拿来主义”的理论进程。 正是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美学,中国美学思想由原来偏于感性经验形态,走向了比较自觉的理论思辨,走向了美学学科的现代建构。 其二,通过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相互参证比较,现代中国美学家为传统美学的现代重建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 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钱钟书的《谈艺录》等,在把握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境界、高扬中国美学精神方面,有着重大贡献。 其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得到传播和研究。 40年代,周扬、蔡仪等人的著述,体现了现代中国学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认识论),建设中国新美学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更对中国美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美学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旧美学的解体过程中,各种现代美学流派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自己寻找重建美学体系的新的理论支点。 这一点,正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建构意图。 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维转向了反深度性、反中心性和反体系性。 恰如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M.Rorty)所揭示的,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本体论)或认知(认识论)问题的仲裁者的哲学,在后现代进程中已经终结,固守人类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所谓“第一原理”、“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已是荒诞。 ⑾在美学领域,这种后现代思维逻辑主要就体现在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指导的后分析美学、德里达(J.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美学、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解释学美学和马尔库塞(H.Marcuse)和阿多诺(T.Adorno)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 它们在不同角度地批判现代主义文化的深度模式之际,深刻质疑了现代主义美学从某一个绝对的理论原点去逻辑地建构美学体系的做法及其结果(体系)。 尽管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发展主线仍然延续在后现代美学进程上,但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剧烈扭变:在人本主义这条线上,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向,充分体现了美学的“后现代”特点——结构主义曾强调作品本文背后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的存在,解构主义却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结构主义强调作品本文的内部研究,解释学美学、接受理论等却把重点转移到读者和接受过程,强调本文意义的不确定、相对和多义,呈现了“非中心化”的特点。 在科学主义这条线上,分析美学曾经由语言分析入手,反对固定的美的本质探讨,走向了美学的取消主义;后分析美学则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以折衷主义取代取消主义,走向了美学的建设性方向。 此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法兰克福学派高举社会批判旗帜,提出“反艺术”的理论;他们对卢卡契(G.Lukacs)美学“整体性”概念的批判,体现了一种反对将本质和必然作宿命理解的倾向。 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批判地吸收各种理论基础上,同样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后现代”阶段,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思想活力。 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美学成了没有美的本质的碎片。 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美学形态的美学(反美学),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它在克服美学的贵族态度和被动性之际,有助于美学在更为开放的文化空间里,把审美问题与人对合理生活的追求进一步结合起来。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第一,在研究方法、研究主旨上,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凭借科学理性来发掘客观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以便为人类获得更大的生活幸福提供充分的物质性条件。 美学则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 而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心灵的内省体验,有着非理性、非逻辑、非确定的一面,是科学理性所无法准确达到的,因而,美学研究不仅始终不能脱离感性形态,而且还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社会科学通过对社会秩序、经济规律、法律典章、政治体制等的研究,关注人类行为价值的分析、预见和控制,探讨文明对人类限制的一面。 美学则研究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以及在人际间起沟通交际作用的各种情感符号等,所探讨的是文明与人的精神实践的关系以及人在精神上寻求自由的可能性。 比如,在中国古代,儿媳被婆母休弃之所以不为社会舆论反对,是因为它符合所谓“七出”条律,探讨这种宗法制度的产生根源、内容和形式,便是社会科学的任务。 而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的赞颂,以及作品创构的审美境界,其中所张扬的追求自由的特定情感,则是美学所要研究的。 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主旨的特殊性,便决定了美学归属于人文领域的的必然性。 第二,人类审美活动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决定了美学的归属。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形、色、声、味等,以及审美主体对对象形式所反映、象征的生活特征的把握,固然有其自然规律可寻,但这些都只是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区别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审美活动的关键,在于由人文(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传统)因素所造就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在审美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消极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在体悟对象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对象。 比如,一定时期的审美活动现象及其水平,就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又如,一个感怀伤世的人与一个春风得意的人,对天涯沧海的感受会截然不同,对象与“我”在他们各自脑海里所创构的审美意象迥然有别。 而日常生活中,用红玫瑰表达爱情的热烈,用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用钻石象征爱情的永恒,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因素在人的心灵中所起的作用。 就像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得由自然界本身的存在来说明,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现象得由社会存在来说明,人文领域的一切现象应由人的存在和活动来具体说明。 离开人的存在和活动,对“美”的讨论就会得出荒谬结论:或以为“美”先于人类而存在,或是被预先给定——这个给定者就是所谓“理念”、“上帝”、“神”或独立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自在的自然界”。 而实际上,无论具体的审美对象,还是事物的审美属性或美的本质,既不是某种实体性的东西,也不是在人类活动之外预成的,而是通过活动向人生成的,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价值。 因此,把美学定位于人文学科,符合审美活动作为人文现象的本性。 第三,追求与建构人类价值体系,是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一致的本性。 人类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旨在超越有限人生,以求获得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活动。 在审美活动中,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出现,不仅超越了有限的经验世界,而且超越了有限人生;审美使片面的、不完整的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人。 这,恰恰是人文活动的指归。 人文学科关心人类价值体系的建构。 而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就是要通过审美这一人文活动的特殊领域,追踪、建构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 只是在美学中,这种审美价值既不是对象本身的现实价值,也不取决于对象的自然物质特性,而是在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一方面,审美对象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精神价值,并在其感性形态上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积极的心灵活动能够在对对象精神价值的领悟中得到提升,主体的精神创造能力得以自由发挥,心灵进入自由的境界。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价值就是经由审美活动而形成的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方式及其成果,不仅包括对象价值,同时体现了主体活动及其相关价值;不仅是对象价值潜能的实现,也是主体心灵能力和愿望的证明。 我们比较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和一匹真马的价值,不是要比较它们各自质地的经济价值(物质存在形态),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奔马的感性形象及其情感表现力,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创造精神,来确认人自身的情感和生命精神,获得一种感动心灵的审美价值。 既然是价值,就要求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 这个尺度又是什么?中西方都有奉行“人是万物的尺度”、“惟人为万物之灵”的文化传统,而审美的价值尺度,必然在心理和社会历史层面上体现出人的心灵的合目的性要求,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以及人对它们的自觉意识所造就的。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正是于一刹那间自觉运用了审美尺度来衡量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而产生某种确定的判断。 对人类价值的深切关注,表明美学有着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的学理本性。 总起来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来追踪、建构人类审美价值体系的人文学科。
2023-07-12 20:16:221

美学的美学定义

美是什么?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一本《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四篇对美学范式具有开启作用的文章 柏拉图开启美的哲学的《大希庇阿斯篇》 夏夫兹伯里开启审美心理学的《论特征》 巴托开启艺术哲学的《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 维特根斯坦对美学语分析具有影响的《美学讲演录》 》七本对美学体系具有影响的专著 康德《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结构美学上有两大特点:一,从以审美判断力为中心,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去探讨审美的本质的。得出一种主体的普遍性(类似于美的本质)是审美的基础。二,划分两类审美判断力,美与崇高,即两类最普遍的审美类型。 黑格尔《美学》黑格尔《美学》在结构上有三大特点:一,从美的本质定义出发,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用理念确立了美的核心,用感性区别于理念的其它表现形式,从而解释一切美的现象。二,理念显现在感性上是有等级的,这个等级是与宇宙进化历史相一致的,无机物是感性的最低级,艺术是感性的最高级,美有统一的定义,艺术是美的最高和最典型的形态,美学只须研究艺术就足够了,艺术门类有七,但具有典型的是五,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诗包括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美学只研究这五门艺术就可以获得关于美的普遍法则。三,五门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象征型(建筑)、古典型(雕刻)、浪漫型(绘画、音乐、诗歌),三大审美类型囊括了一切美的对象。你只要掌握了美的本质、五大艺术、三大类型,就掌握了宇宙间的美。 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坚持美学各部分统一性的美学原理著作。德索的本意不是要用此本书建立一个美学体系,而是要想通过这本书建立两个理论体系,一个美学体系,一个艺术体系。首先,他要把艺术科学从美学里独立出去,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两个学科的明晰;然后,在把艺术独立出去之后,又要看到,美学与艺术学在很多方面是联系在一起,二者经常都在“联合行动”。因此,最后,通过一本书把这两个体系放到一起来讲。这样一来,从实际的效果看,又变成了一个包含审美对象、审美经验、艺术为一体的美学体系。此书又代表了西方美学原理的一个转折,在第一部分不是讲美的本质,而是讲审美对象。 朗费德《审美态度》朗费德《审美态度》是美的本质消失后单从审美心理学来结构一个美学原理的典型。朗菲德以三大部分组成了自己的体系:第一,把欧洲的心理美学理论综合起来予以体系化,具体来说,就是把闵斯特堡、普芙,布洛和心理距离理论,浮龙·李,谷鲁斯的内模仿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这三大学说综合起来,构成心理学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用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实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欧洲的心理美学。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泛化的美感论,这样会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整一,因此,朗菲德在用美国理论质询欧洲理论的不实之处和空泛之处的同时,把审美心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艺术方面,用艺术史的实例去证明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二是形式美方面,对欧洲审美心理作了形式美方面的引申,同时,一方面用形式美来完善了欧洲审美心理体系,另方面,形式美即在艺术之中,把美学的艺术方面结合了起来,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把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进来。因此,朗菲德的理论,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审美主体,这是基础;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证和艺术外化,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朗费德的《审美态度》还与朱光潜《谈美》形成一种对照,显示了中西美学在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同与异。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重建艺术哲学型美学原理的典型。此书以卡西尔的象征符号学为主导,承接着罗杰·福莱(Roger Fry)和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克罗齐到朗菲德的审美主体美学,桑塔耶纳和杜威的自然主义美学中的思想,把八门艺术——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组成了一个艺术哲学体现。朗格把艺术基本分为四类:时间(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空间(音乐)、力(舞蹈)、生活(文学、戏剧、电影)。在朗格对艺术门类的论述中,第一,以幻象作为总的基础,再在各门艺术中显出幻象上的二级乃至三级差异。从这里可知,艺术的自主性和审美的独立性,构成她的艺术哲学的一大主旨。第二,在对每门艺术的不同幻象的论述中,始终把基本幻象、艺术形式、艺术形式中内蕴的情感形式连在一起。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把审美心理与艺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美学原理的典型。它在结构上有四大特点:一,从何为审美对象开始,区分了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在说明了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把审美对象集中于艺术。二,讲解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向主体呈现的基本结构。三,讲解审美主体对人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知觉时的基本结构。从而不离开审美对象来讲审美主体,也不离开审美主体来讲审美对象。较好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四,从哲学上探讨审美是如何可能的,人为什么需要审美。 迪基《美学导论》迪基《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之后,把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结合起来的典型,同时也是把美学史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的典型。此书是一个层套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性的灵活结构,这一结构还是两个层套,只是这两个层套没有主次之分,从古代看过来,凝结为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平向推开,为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六个方面构成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这一结构,有历史,有今天,有在时间上的演化,有在理论上的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理的类型。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思想家就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虽在表述和论证上显得不够系统,但在根本上贯穿着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哲学观念。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中国美学研究 “美学是伴随世界史的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学研究有一个引进、传播、发展及创新的过程。》美学在中国的引进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学科体系引入中国。以王国维先生修订的教学大纲将《美学》列入教学计划,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确立。后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特别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美学研究在形成最初的原理著作时,基本上是移植西方的美学原理著作,从1917年到1930年,中国共出版了标准的美学原理著作6部(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浅说》、陈望道编著的《美学概论》、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徐庆誉的《美德哲学》),另有美育原理著作3种(李石岑的《美育之原理》、蔡元培等的《美育实施的方法》、大玄、余尚同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如果说,朱光潜和蔡仪的美学代表了中国美学在学科上对西方美学和苏联美学的移植,那么,王国维的方向,即用美学的观念来重讲中国材料,特别是重讲中国艺术,表现在宗白华和邓以蛰的著述中,特别是宗白华在西方斯宾格勒思想和国内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从一种世界文化比较的背景中去探讨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美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展开了一次关于美的本质的学术大讨论。在以美的本质为基础的美学类型里,讨论美的本质,成了共和国前期重建中国美学体系的基础工程。该讨论得出了四种观点:1、客观派: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2、主观派:美是主观的,以高尔泰和吕萤为代表;3、主客观统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4、社会派: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这四种观点互相争鸣,从20世纪50年代争论到20世纪80年代,80年代的美学热是这四派争论的继续及各派的体系化的完成。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美学在中国的创新21世纪初年,美学在中国进入了本土化的创新时期,有三个突出亮点:1、曾繁仁生态美学流派的创立。曾繁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中西交流对话的产物,曾繁仁看到的正是生态美学所包含的深厚的世界性和中国性理由,生态美学是要把一种新型的美感注入人们的心灵中去,让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其特点为:第一,它不但与世界主流思想相应和,也与中国发展带来的生态形势相关联;第二,中国美学的主潮一直把美学提升到一个世界观的哲学高度,生态美学代表的是一种美学整体观点的转变;第三,这一流派为中国美学的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张法美学原理理论的创立。张法《美学导论》(1999年12月第一版,2004年10月第二版,2011年7月第三版),在十多年里连出三版,标志着张法先生十年磨一剑,致力于美学原理理论的创新。其特点为,第一,它使美学原理成为真正的“美学原理”:具有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特别是指导性,成为指导部门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第二,它创新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美学难题——如美的起源与美的本质、审美体验与美的指认、部门美学与美学原理、美感客观化、符号化,美的审美类型,美的文化性质等;第三,其基本理论为部门美学奠定了学理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美学原理的创立。3、陈昌茂旅游美领域的新发现。陈昌茂先生在长期的旅游研究、旅游教学和旅游工作实践中,提出并论证了“旅游美”的范畴,从而从学理上继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其特点为,第一,它指出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第二,旅游美体现为:五种美感经验: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五类审美对象:拟态景观、风景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旅游纪念品景观;五种审美境界:象境、实境、艺境、场境、幻境;第三,该体系开创了中国旅游美学研究的新范式。
2023-07-12 20:16:411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学著作是什么

中国美学研究在形成最初的原理著作时,基本上是移植西方的美学原理著作,从1917年到1930年,中国共出版了标准的美学原理著作6部(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浅说》、陈望道编著的《美学概论》、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徐庆誉的《美德哲学》),另有美育原理著作3种(李石岑的《美育之原理》、蔡元培等的《美育实施的方法》大玄、余尚同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常识艺术篇。
2023-07-12 20:16:553

美学概论:如何理解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中艺术审美与社会功用的关系?

“兴”、“观”、“群”、“怨”这四者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其中“兴”是前提,它包含了孔子对诗的整体作用的概括,所以“观”、“群”、“怨”离不开“兴”。这一思想表明,孔子已认识到艺术的社会作用只能通过美感的心理活动来实现。 “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孔子的美学一方面十分注意审美对陶冶个体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审美对协和人群的社会效果。他的审美的心理学—论理学特征,在这里表现的非常清楚。
2023-07-12 20:17:051

推荐一下《美学概论》的那个版本好?

我只看过王朝闻的,不推荐,太早了,意识形态较多,有点没放开的感觉。我建议你看看北大出的《美学十五讲》凌继尧编著的。我没看过,不过那套书还不错。书后应该会有相关介绍,你顺着大师的指点去读书应该就没问题了。选书时,还是要注意出版社的,尤其是文科的书籍。
2023-07-12 20:17:132

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美学原理的教材《美学概论》是由谁主编的()

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美学原理的教材《美学概论》是由谁主编的() A.朱光潜 B.周扬 C.李泽厚 D.王朝闻 正确答案:D
2023-07-12 20:17:191

汉语言文学中美学的主要内容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方法;古典美学概论及探索研究历史;美的模式和本质;审美关系;美感论;艺术美论;美育论;美学未来;中国的美学发端以及发展。第一节、什么是美学:识记:1、美学学科的基本性质。2、美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领会: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美学的研究对象:识记:1、中国当代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不同观点。2、全面、准确地理解美学研究对象。领会:领会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识记:1、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2、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领会:领会唯物辩证法与美学研究的关系。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识记: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领会: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美论第一节、美的问题的性质:识记:美的问题的性质。领会:美和美的东西之间的基本差异。第二节、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识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领会:1、西方美学家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其各自的核心内涵。2、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论断的历史贡献和局限。3、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的价值和缺陷。4、 马克思主义美论的逻辑起点。简单运用: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2023-07-12 20:17:281

美学概论观众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1、表现在艺术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2、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2023-07-12 20:17:341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

王朝闻。“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出自于《美学原理》测验试题,该题目的选项有:冯友兰、张岱年、王朝闻、王夫之,根据所学美学原理知识得知,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王朝闻。
2023-07-12 20:17:411

有什么关于美学的书籍吗?

《美学导论》课程相关材料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1eWDS5eQnYeSE2gLu7bwA提取码:hwr6《美学导论》课程相关材料|《影视艺术审美表达》专题|《戏剧鉴赏》专题|《舞蹈审美与鉴赏》专题|《美学导论绪论》专题|《公安影视作品赏析》专题|《队列歌唱的训练和合唱指挥》专题|
2023-07-12 20:17:506

发现校园美的美学概论考试论文

漫步校园,感悟自然之美伴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 校园里春风暖暖,柳絮随风摇曳。樱花、迎春花、芍药等次第开放,处处弥漫着花的芳香,闻到春的气息。这正是春游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节。我漫步在未然湖畔的石栈道,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看着水面波光粼粼,嗅着花的芬芳,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我的思绪也随着飞到大自然之中,体验鸟语花香、奇石险峻、峰峦叠嶂。体验着这自然之美,忘记了尘世中的种种污秽,思考着自然造化的神工赋予这生命形式千姿百态,自然美呈现给人类,变幻多姿的奇丽风景。自然美是自然本真的存在。与艺术相比,它是非虚构的对象;与人类改造过的对象相比,它是非人力的创造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常常被用来比喻文章的清新自然之气,被认为是中国审美文化中自然美的最高境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也是因为他描写的真实自然。自然之美随处可感。自然美离不开自然物,离不开自然物的物质属性,自然美总是按客观的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离开自然物本身的物理特性,也不可能有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本真的存在,首先是因为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生性,即色彩、气味、形状等自身的自然属性以及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比如樱花的美。伴随着春天的临近,樱花树接受自然的雨露阳光,含苞待放。利用其自身的光合作用散发出芳香。而樱花的各种形态也展示这自然的美感,不饰雕琢。在我们的身边,只有自然,在千百年、乃至千万年的时光打磨下,留下了已逝岁月的痕迹,用原生之美态向人间展示出它的天然和纯粹,向人间诉说着它无以复制的传奇。自然美是天然的作品,来自于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美是自然本真的存在,还因为它是自然界万物相互作用变化的结果,是自然万物相映成趣的佳作,是天地造化之功。大到天体宇宙,小到一草一沙,天地自然是万物千姿百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自然的美是由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地质和地貌、水文和水域、植物和动物、岩石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形成的。这些因素在地球的各个区域分布,组合各不相同,因而自然风光也千差万别,多姿多彩。自然美的形式也是千姿百态、变换多姿的。大可到一望无涯,小可到微乎其微。正所谓“一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自然万物或波澜壮观,或精致纤细,或幽暗深邃,或清浅透明。自然造化的神功赋予其生命形式的千姿百态,日月星辰、风云雨露有自然美,峰崖峭谷、江海湖溪有自然美,春夏秋冬和朝日暮晚的四季轮回也有自然美。自然以其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各种元素向人们展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在空间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静态形象,而在时间中更是变化无穷。四季交替、昼夜变化都使得自然呈现变化无穷的美。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因所处时空条件的不同,对同一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审美情趣。恰如这美丽的海大校园。正值春天,春意浓浓,花儿开放,柳条飘舞,春风暖人,在感受这自然赐予的美好境界之时,也能体验到其生机。春去夏来,樱花凋谢,蝉声鸣鸣,也能体悟到夏的热烈。同时春华秋实,秋风的凛冽,万物的沉寂,且看泛黄秋叶,恰如人生的中年,收获的季节。一场大雪,覆盖整个崂山校区,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盛装,给人以纯净的美感。这就是四季之海大,四季之不同,却处处表现着自然的美。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悟,便有不同德美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一篇谈美文章中,谈及这么一种美学现象:漫步河边看杨柳,往往会觉得河这岸的杨柳不及河对岸的美。因为近看看得太真切、太实在,而隔河远看,看得朦朦胧胧,会觉得更有诗情画意。这种美学现象,颇为普遍。俗话说:“马上观君子,月下看美人。”月下看美人,定会觉得月下的美人较之阳光下的美人更美。何故? 同样因为阳光下看得真切实在乃致美人脸上的微疵都是看得清清楚楚,而朦胧的月光却可以把它抹去。如此美学现象,无疑是因为时空的距离所造成。同一主体在不同时刻欣赏同一对象时产生的感受之间的微妙区别,足以使我们想象到不同人的感觉经验之间的巨大差异。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许自其出现伊始便和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祖先敬畏自然的神力,感叹自然的神奇。也曾用无数的神话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在我国古代便萌发了朦胧的自然美意识。诸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并寄予特定的情感。这也表明我国古人对自然美已有一定的感受与体验。每一种自然对象,总是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各种各种各样的联系。于是人们就可以从自然和人们社会生活类似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形象。比如柳树,是春天的象征。“留”与“柳”谐音,古人也有“折柳”表达友谊的说法。再如柳树的婀娜多姿,可以是美女的象征,柳絮随风飘舞,便含有讽刺的意味。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们从自然那里得到的不仅是必需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自然还是人类心灵畅游的海洋。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在自然身上寻找自己生活的影子,也在自然身上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当我们凝神自然物之时,便有共鸣的境界。与自然合一,和自然对象融为一体。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俯察万物,万事万物也仿佛显现着我们的光辉。整个世界也充满着美的情趣。我们能够从自然对象中捕捉那一丝的情思或者美感,获得一种充盈的感受。此时的我们没有尘世的烦扰,在这自然中体验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人格的魅力,回归最本真的自我,达到“诗意的栖居”之境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需要我们用一颗真实、自由的心灵去感悟,在自然中找寻心灵的意义,体悟天人合一的真谛!恰如漫步海大这一缩小话的自然,同样可以去寻求生命的本真,感悟自然之美!
2023-07-12 20:20:202

美学概论 人类为什么会有共同美感

美感在最初可能是一种社会标准,这种标准来源于生存的要求。比如现在人们崇尚胸部丰满臀部圆润的女性,最初在原始社会就是因为生育能力较强,由此而演变成人类的共同美感美感是随着人类的进化, 发展逐渐出现的独立意识形态. 发展逐渐出现的独立意识形态... 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阶级倾向
2023-07-12 20:20:391

美学概论:文艺复兴时期把艺术看成是放在自然面前的镜子的艺术家是谁?

“镜子说”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它的明确提出者是达芬奇。这一本自画论的著名说法,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甚是风行并占主流,后来普泛化为所有艺术理论(包括文论)的基本原理,即“再现论”。它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是文艺描写的对象,而文艺家的任务就是用不同的媒介(语言、画布、色彩、线条、音符等)把它再现(复制)出来。代表人物有巴尔扎克、车尔尼雪夫斯基。   通常意义上的“镜子说”指:文学(艺术)有如一面镜子,作者(艺术家)用这面镜子照射世界(自然),让文学(艺术)如实的反映世界。其实质是“真理符合论”。   然而达·芬奇所提倡的“镜子说”并不是简单的镜子般的映射,他也强调:自然是第一位的摹本,而艺术是模仿自然的“第二自然”,它是通过斟酌自然并从中“提取精华”而塑造出来的。这也就是“第二自然”学说。
2023-07-12 20:20:503

学习医学美学概论的现实意义

医学美学是由医学与美学交叉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美容原理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医学离不开美容和审美问题。医学美的存在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医学审美观点,随着医学的诞生而出现,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医学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美学,是由中国学者于本世纪80年代提出的,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得到长足的发展。医学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医学美和医学审美的一般规律。
2023-07-12 20:20:591

美学学科的发展有那个几个阶段

  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美学可概括为浪漫主义文化时期的艺术和美学,并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上升时期,或者说经典艺术时期。十六七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首先摆脱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羁绊与束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中世纪对科学绝对没有兴趣,巴伯在他著名的《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中,还为读者开列了一个从公元9世纪到15世纪的科学发明的“值得注意的清单”[5](P55),以表明在科学的进化中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断裂。但的确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产生与发展开始,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表现得越来越充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初步繁荣。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美学和艺术的发展在欧洲进入了浪漫主义阶段。从16世纪至19世纪,文学艺术上,从拉伯雷到塞万提斯,从莎士比亚到巴尔扎克,从弥尔顿到歌德,从雨果到狄更斯,从托尔斯泰到高尔基,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都得到充分展现;美学上,则以英国经验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这是一个大家辈出、经典迭现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西方传统的文学创作和美学观念达于极致的辉煌时期。  这里值得提出的问题是:在人们审视西方艺术和美学时,通常是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上升时期或者说经典艺术时期归于西方近代美学阶段的,对这一阶段的一般划分是从文艺启蒙直至德国古典理性美学的终结。从时间和特性上看,这样的划分是可以成立的。而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产生与发展相伴随的,是包括艺术和美学在内的西方文化对现代性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现代性是一个使用频繁、内涵丰富且又莫衷一是的问题。在人们眼中,现代性的产生与现代发达社会的形成是相伴而行的。只要提到现代性,人们总是将之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现代科学的兴起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等公元1500年之后的社会现实与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联系起来。统而言之,现代性的集中体现是主体性的凸现和理性化的真正形成。主体性的凸现与启蒙运动以来尤其是黑格尔以来对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有关,而理性化的真正形成则与韦伯所强调的合理性有关。前者使得西方文化从神学的超验性、宗教的神秘性走向了世俗性和人自身,人成为了意义的惟一来源;而后者则直接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现代化,即人按照自身的理性来建造自己的世界,并建立社会的运行原则。与现代性问题紧密联系的审美现代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现象。从其在美学与艺术领域对人的本能与情感需求的强调来看,审美现代性是从感性生命的角度对人的主体性的捍卫,它是作为现代性自身认同的力量;而从审美现代性以审美的原则来代替一切其他的精神与社会原则,以审美感性的原则来对抗理性化社会所带来的弊端这个意义上来看,它又是对现代科技文明与理性进步观念的怀疑与否定,是现代性的异己力量。在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康德、鲍姆嘉通、叔本华、尼采,还是弗洛伊德、柏格森、马尔库塞、阿多尔诺,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感性的觉醒、对审美之维的力量进行了思考。如何面对现代发达社会中包括主体情感与欲求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是西方现代美学家努力去回答的中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思考便构成了西方现代美学复杂多样的思想面貌和价值取向。因此,从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来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分期和思考,从学理上说是比单一的时间分期更为深层的一种理性的把握。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或者说经典艺术时期也划归为考察西方现代美学发展的研究视阈之内。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它的上层建筑逐渐由一致转化为尖锐对立的时期,或者说艺术上的现代主义时期。这是我们的思考与分析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浪漫主义文化,其特点是分离与异化,分离与异化的结果就是激情与想象。属于经典艺术时期的文学家雪莱在强调诗之于民族觉醒以及思想、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最为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6](P56)的同时,更把诗推崇为“神圣之物”[6](P56),因为诗能为个体在日趋分裂和对立的历史条件下提供一种情感依托。应该说,在雪莱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还处于发展的上升时期,分裂和对立的状况远不及后工业化社会严重,但雪莱以思想家的远见洞察和预见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分裂、对立的发展结果——“为了减少劳动和组合劳动而所作的一切发明,会被人错用来加剧人类的不平等”[6](P55)。如果说,在康德等经典作家努力建构的自律性美学的理论框架内,美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把经过时间过滤和净化的回忆与想象作为最基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以此来抑制现实的丑恶和不合理现象的话。或者如杰姆逊所概括的那样——“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7](P147),那么,到了艺术的现代主义时期,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时期,资本和资产阶级的意识极度膨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工具理性的依赖有增无减,整个社会对自然的掠夺、肢解和对人的普遍压抑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与社会出现了深刻难解的悖谬:任何发展都同时意味着走向人和社会的否定方面。人有了物质上的巨大充裕与满足,却越来越丧失了自身的精神和自然的家园。随着社会现实的巨变,尤其是异化状况的严重加剧,整个西方社会的哲学观念、审美理想、艺术准则和艺术风格与经典时期相比,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性质与特点。学界对西方艺术与美学的这种深刻变化的把握是较为一致的——概而言之,与社会和人走向自身的否定方面相对应,整个西方哲学与文化也走上了否定的道路。如果说,艺术与美学的经典时期倡导的是理性,那么,现代主义时期张扬的则是非理性,是非理性意志力和流涌着的生命力或者以性欲为中心的潜意识,总之,是理性的否定面。正如德国重要的社会理论思想家西美尔所分析的那样。现代生命哲学把传统意义上由既定的神性、上帝、自然、自我和社会等决定的“存在—行动”的标准,赋予了生命和感性本身,“生命的概念被提高到了中心地位,其中关于实在的观念已经同形而上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价值联系起来了”。[8](P224~225)我们的思考就是要努力解释西方美学和艺术的这种否定性特征,以及社会和人之走向其否定面之间深刻复杂的辩证关系。  (三)社会的后工业化时代以及艺术和美学理论上的后现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或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它涉及的是劳务生产而不是货物生产,它的大多数劳动力是从事白领工作而不是体力劳动的职业,这些人中的许多人都是从事专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雇员,原来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正在逐渐消失,以地位和消费为基础的新的组合代替了以工作和生产为基础的旧的组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渗透着商品流通的逻辑,无处不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在这一时期,人被置于一种高科技合理化统治之中,其结果是人全面丧失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变成了马尔库塞所概括的“单面的人”。正如海德格尔在批判后工业社会的这种技术统治时指出的,“技术统治的对象化特性越来越快,越来越无所顾忌,越来越充满遍及大地,取代了昔日所见和习惯所为的物的世界的内容。它不仅把一切物设定为在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它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送发出来。在自我决断的制造中,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这个市场不仅作为世界市场而遍及整个大地,而且也作为意志的意志在存在的本性中进行交易,并因此将所有的存在物带入一种计算的交易中”[9](P104)。而从文化的角度看,“在后现代主义中,由于广告,由于形象文化、无意识以及美学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和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等领域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含义”[7](P147)。杰姆逊的上述分析告诉人们:过去真正属于人的精神家园的文化如今也被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规律所控制和支配,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工业,即文化工业。文化的精神价值也同样被市场价值、消费价值所取代。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神圣光环被剥掉了。如果说,在艺术和美学的现代主义时期,对非理性主体的过分张扬恰恰包含着对理性主体的否定的话,那么,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这种否定更是走向了极端:否定了非理性主体的主体,而只留下了非理性。后现代主义不仅宣布主体已经死亡,作者已经死亡,而且人也已经死亡,只留下了“去中心”、主体丧失、历史意识丧失、进行无限的消解与重构。人处于一种消除深度的平面社会中,人已丧失了关于自身是主体的任何感觉。这样的否定最终只能是对拯救的绝望。  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究竟有无区别?是后者涵盖前者,还是二者均指向同一时期或同一对象?对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我们把握对象的角度。如果从思考的问题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讨论的都是现代性问题,在讨论的基本问题上,它们是一致的。或者说,后现代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深化。从此出发,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利奥塔对“什么是后现代”的回答——“一部作品只有首先是后现代的才能是现代的。这样理解之后,后现代主义就不是穷途末路的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主义的新生状态,而这一状态是一再出现的。”[10](P138)但倘若从发展的阶段性来考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还是有显著区别的。首先,现代主义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第二阶段即垄断时期,而与后现代主义相连的则是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关于这个阶段有多种称谓:晚期资本主义、媒介资本主义、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等。其次,由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所对应的社会现实、哲学基础与文化土壤不同,其艺术和美学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与特点。哈桑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对比。[11](P27)当然,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正如德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克劳斯·霍内夫所描述的——“历史不会像玻璃棒那样整齐断裂,而是像绳子一样磨损、拉长,最后毁坏。文艺复兴并不是在具体哪一年结束的,然而它的确结束了,尽管文化中还充满文艺复兴思想遗留的成分。现代主义也是如此,而且更是如此,因为我们离它更近。它间或还具有反射作用,被分离的肢体还在抽动,各个部件仍然存在;但它们不再联系在一起,不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发挥作用。”[12](P16~17)因此,我们倾向于在考察具体的艺术或美学对象时,既要看到历史的连续性,更应把握其历史的间断性,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中来深刻地认识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与现代艺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与艺术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论内容:一是美学对艺术思潮中提出的问题在理论上的回应;二是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与现代艺术思潮在文化结构中的一般关系。从关系方面来看,艺术与美学理论的关系在前文所述的西方现代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上升时期或者说经典艺术时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基本平衡、对应的。在第二个阶段即艺术的现代派时期,艺术更多地是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而在第三阶段即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后现代时期,理论则更多地走在了艺术前面。从理论上分析,美学思潮与现代艺术思潮的关系,既可以视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共同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分别用形象(艺术)和概念(美学)两种方式作出思考和反应。两者相比较,美学方面的思考要深刻一些,困难一些,也因此更重要一些。因为它不仅思考了美学与艺术实践的互动关系,而且也思考了美学与艺术实践的共同基础——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关系。透过美学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思考,我们可以更清晰、准确、深刻地理解现实跳动和变化的脉搏,倾听社会和时代的呼吸。  中国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国20世纪美学基本上是沿着中西冲突、选择、发展、对话、交融的发展轨迹进行的。中国美学百年有一个由分到合再到新的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就是:50年代以前是"分",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未真正取得主导地位,还处于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内的各种美学思想纷争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合"的阶段,经过两次美学大讨论,真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实践论美学。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由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内在矛盾.引发了人们重新审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实践震等基本理论问题。这就开始了新的分化.这个分化与前一个"分"是有质的区别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的"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更高阶段。因此,我认为这个"分-合-分"的发展趋势,兆示着一种更高意义上合。  第一个分的阶段也就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形成的阶段,这是由各种文化因素作基础相互冲突、相互交融、时代选择的结果。从时间上看大体在50年代以前,经历近半个世纪,是三个阶段中最长的一个。这个大的阶段又可分为几个小的时期。(1)1917年前是旧的传统美学逐渐退位,西方思潮大量被引入的时期。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他们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与西方理论的某些对号人座即贴标签的方式。(2)1918-1937年间,更是大量译介西方理论,按各自所理解的进行美学建构。这种建构实际上为移植,如吕荧的{美学概论}(我国最早一本美学原理教材)就是以西方的移情理论来建构的,还有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中表现出的。直觉主义美学。等。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随政治思潮而大量译介,如陈望道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美学思想,形成了鲁迅的美学观。这个时期可谓中国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开始出现了像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等美学大家。(3)1938-1949年,各种思潮和观点继续论争,但马克思主义明显出现了强大势力,这可以毛泽东的美学观、蔡仪的美学观,周扬的美学思想、胡风的美学思想为代表。同时也有中国美学民族化的呼声。其中,蔡仪的《新美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探讨美学问题的专著。在书中较完整地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美是典型。。这是中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立学派的开端。这一学派为后来中国美学两次大讨论及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科学主义在美学上的大胆运用,很有特色、有待拓展。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多元并存,但有了合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50-80年代中期,这是"合"的阶段。也就是通过论争逐渐"合"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上是实践美学,因此.主要是"合"到实践美学上。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50年代至1964年的"美学大讨论"。这次大讨论是中国20世纪乃至整个中国美学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这次大讨论普及丁美学.使美学在中国成了一门显学,已深人人心,为推动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极大贡献。在这一大讨论中,出现了一些美学巨子,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王朝闻、高尔泰等,产生了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绝对客观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四大学派,以及王朝闻为代表的主客统一论的审美学。这次大讨论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美的本质"即"美的根源"展开的,论争的焦点是从哲学观点出发来思考美学问题。出现了或认为美是主观的.或认为美是客观的.或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这一讨论过分圃于哲学命题,而忽视了美学自身的品格,过多地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了真正学术性的发挥。不过,参加这次大讨论的人数之多,发表美学论文的数量之大,讨论的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第二个时期"美学热"即在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到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可谓中国美学重见天日之时,大开国门,饱览新事物和呼吸新鲜空气的时期,是再次大规模地洗礼于"欧风美雨"的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国际性学术交流、外国美学名著的系统译介,加上对"人"的问题的论争,使美学再次成为街头巷尾文化人议论的中心。这一时期,50年代的"四大派"继续论争。同时美学的各种问题也已全方位展开。尤其是从美的本源开始转向美的本体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开始怀疑起已经认定的"实践美学",并出现了积淀与突破的矛盾冲突。再者"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理论问题,随着学术研究的深人,话语权的转移,日益暴露出其致命的矛盾即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的对抗。于是,这个"合"也预示着走向新的分化。  第三阶段是从80年代末至世纪末,即"新的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至今还在延续。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学自身的研究的矛盾,"实践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何解决现实中人的生存问题,美学必须重新思考。再加上美学由80年代的意识形态功能而走向90年代的非意识形态的边缘,使美学更有必要重新定位。为此大规模出现反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的浪潮,"实践美学"再度成为焦点。由此,整个美学的转型开始了。由原来的过多地关注美的根源而转向更为根本的涉及到美学存在的合理化的美的本体问题,导引出了生命美学、生存美学、虚无美学、否定美学、体验美学、和合美学等。另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体现出了科学主义美学的复兴。这一阶段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二大现象:一是以潘知常为代表的生命美学。他们从美学形上结构出发,为推动美学的整体建构,积极干预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对当下以大众文化(市场文化)为代表的具有反美学性质的现象进行大量的批判,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反美学)等一系列著作中见出。再一个就是从审美文化人手对美学进行重新定位,以期寻找到美学干预生活的话语权。这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极为关注的,也可能是未来美学的一个基本趋向,即从纯理性思索走向美学的理性与感性的谐和。不过这一阶段总的特色是平等对话,多元并存,为更高意义上的整合作准备。
2023-07-12 20:21:182

中国美学史的现代美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美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从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初,以批判旧美学、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新美学为课题开展的学术讨论,中心是从哲学上探讨美的本质、自然美以及美学对象问题。1978年以来,则在继续这些研究讨论的同时,已注意把近代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理论引进美学领域,并开始撰写中国美学史方面的著作。美育的研究和实施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美学问题的讨论,从1956年《人民日报》相继发表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的文章开始,至60年代初参加讨论的有近百人,论文约300篇。《文艺报》和《新建设》杂志陆续编辑了 6集《美学问题讨论集》。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次空前的百家争鸣。从基本倾向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派别。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即美的根源存在于与人无关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中。蔡仪认为“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决定于观赏者的看法”。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还认为美是在个别性中充分显示种类的一般性,充分地表现这类事物的本质,即典型。朱光潜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朱光潜用生产劳动实践解释美学问题,认为艺术就是一种生产实践,从而将主观理解为实践中的主体,也即主观能动的方面。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李泽厚依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化的自然”的观点来解释美的本质问题,认为“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生产斗争,到今天就整个社会生活来说,自然已经不再是危害我们的仇敌,而日益成为我们的朋友,自然由‘自在的"日益成为‘为我的"了”。他由此阐明,自然美是人类社会生活客观地赋予它的。此外,还有人主张美是主观的,认为美是一种观念或认为美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这次学术讨论中还结合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讨论了形象思维、艺术典型和创作方法等理论问题。由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于1964年编写完成。它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美学原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学研究的成果。王朝闻的《新艺术创作论》和《以一当十》等,通过探讨艺术创作和鉴赏问题,丰富了审美心理的研究。70年代后期以来,美学讨论又趋活跃,有关文章、书籍空前繁多,参加讨论的规模较前更为扩大,出版了多种美学刊物,上述各派美学观点各自在坚持中有所深化或发展。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和《审美与形式感》等论著中,以实践论哲学为基础,提出历史“积淀”说,进一步阐释了“人化的自然”。他认为以人类历史发展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主题,人类一切认识的主体心理结构,从感觉、知觉到概念、思维等等,都建立在这个极为漫长的人类劳动实践基础之上而积淀地形成的。多种多样的自然合规律性的结构、形式,首先是保存、积累在这实践活动之中,然后才能化为语言、符号和文化的信息系统,最终积淀为人的心理结构,这才产生了和动物根本不同的人的主体性或人性。它是感性(自然性)与理性(社会性)的交溶统一,或理性已经积淀在感性中。他在对审美和形式感的阐述中认为,对象的形式和人的形式感都远非纯自然的东西。自然与人、对象与感情在自然素质和形式感上的映对呼应、同形同构,也是经过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实践这个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的。审美时身心的形式感中仍然有着社会历史的因素和成果。审美形式感的生理-心理的普遍性、共同性与特定的社会、时代,民族的习惯、传统、想象、观念,是相互关连、交织、渗透在一起的。从而,在所谓形式感中,实际有着超形式、超感性的东西。所以,美在形式并不等于形式,审美是感性的却并不等于感性。他认为仅从形式感这个角度便可以看到,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说是正确阐述上述这些统一的基本哲学的理论。朱光潜在《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中,进一步阐明他的关于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基本观点。他认为,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把精神的生产活动和物质的生产活动看做是统一的,都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从而体现自己和改造自己的实践过程。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自意识,即自觉性。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人类的一个成员,而且根据这种认识来生产;动物只在受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片面地生产,人却是根据人类的深远需要全面地自由地生产。这就肯定了文艺的广阔题材和社会功用。他指出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文艺创造活动正如物质生产一样,涉及整个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各种力量。涉及自我意识、形象思维,也涉及由目的约制的理性考虑;涉及意志和情感,也涉及运动器官以及高度紧张中的聚精会神。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物质生产都可以产生美感,即从劳动中感到自己运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各种力量的乐趣。实践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凭着他的“本质力量”或功能,对改造自然和社会所采取的行动,主要见于运动生产和社会革命斗争。应用到美学里,文艺也是一种精神劳动,并不脱离体力劳动,既能动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也对自然和社会起改造和推进作用。人与自然(包括社会)决不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对立面,而是不断互相推进的。因此,人之中有自然影响。自然也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由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提纲》,进一步阐明美的客观性质,认为美的本质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事物本身,因此,必须在客观现实中去探求美的本质。该书依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这个论点,认为任何事物凡是符合美的规律的就是美的。美的本质就是美的规律。而规律则是指事物间、事物现象间、或事物的属性条件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因此,美的规律如同一切规律一样就必然是客观的,无论是自然界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还是人所创造的美,都具有美的规律的客观属性。他进而指出,美的规律是指以非常突出的现象充分地表现事物的本质。以非常鲜明、生动的个别性有力地表现事物的普遍性。这实际上指的就是典型的规律,因此,美的规律即典型的规律。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历来相当薄弱,从1980年以来,陆续有专著、论文和资料选编出版。其中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探讨了从艺术起源的远古到清代为止的中国审美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部分)已于1984年出版,它提出了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任务、特征、分期等等问题,和以儒、道、骚、禅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四大主干等等观点,是第一部有关中国美学史的系统著作。此外,还有不少论文对孔孟、老庄、刘勰、司空图、苏轼、严羽、石涛、李渔、叶燮、曹雪芹、王国维、蔡元培和鲁迅等人的美学思想作了阐述。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和研究有所加强,出版了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汝信的《西方美学史论丛》。还有一些学者在这方面的论著和译作正在陆续刊行中
2023-07-12 20:21:261

文学里的美学原则有哪些?

美的思想是最实用的思想美作者:孙达钧美是对己有益,美是看着顺眼,美是吃着有味,美是觉得舒适,美的也是好的。-人因美而追求,人追求的不一定美,人追求的自有美在。-美是一种好的感觉,美是一种愉悦的体验。美是人的美,对人有用人才觉得美。-好的是美的,凡是好的都可说成是美的,人追求好也是追求美。人有追求,人因美而追求,人图穿好吃好住好用好都是在美,想穿的美吃的美住的美玩的美。-好的不一定是美的,比如吃苦受累人就觉得不美,尽管吃苦受累对财有利,人想时有美,可感觉不美,感觉上有不好在,有多亏了自己,美中有不美,不美中有美。-美最直观,人事事处处都觉着美丑,眼看到美丑,耳听到美丑,鼻闻到美丑,嘴可品美丑,身体可感触美丑,它们是好看动听好闻味美舒适,它们是漂亮动听香的好吃自在。-人好追求美胜过追求好,美有心情带感情。美的情过于好的情,好的是判断,美是经验体验,美之于人更直接,美的反应更迅速,美比好动作大。-男的理性倾向好,女的感性倾向美。女的对美更敏感,女的更看重美。-美比好范围大,美比好更直观,美比好感觉多,美比好反应大,美比好更需要。-有人将完美当做作神,神是完美,人上美就是在近神。宇宙有规律美有序美和谐美,美美相通,美的世界很广,美的世界广阔无边。美是信息,美是讯息,人的心灵向往美,美的世界会滋养抚慰他的心。
2023-07-12 20:21:415

《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

在绝对演绎游戏中很多玩家还不清楚,艺术与美学概论考试的答案是什么。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带来《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 1、第一题: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帮助秋香恢复容貌时使用的武功是? 答案:还我漂漂拳 2、第二题:利用光学原理与人眼的视差配合产生的立体效果,制作出的电影被称为? 答案:立体/3D电影 3、第三题:台湾电影最高奖是什么奖? 答案:金马奖 4、第四题: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 答案:印度
2023-07-12 20:21:541

评李咏吟《文艺美学》中的几个观点(之二)

接上一篇: 评李咏吟《文艺美学》中的几个观点(之一) 哲学与美学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古今中外贡献巨大的美学家,无不是具有相当完整的哲学思想的。这里结合《美学概论》和《文学原理》(王元骧著广西第二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二版)等书中的相关论述,以自己最为崇拜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著述为主线,浅谈一下自己对朱光潜、黑格尔、康德等几位在中外美学研究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及其哲学和美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先从朱光潜说起。由我对于朱光潜有限的了解中,我感到这是一位很有哲学头脑的美学家。在朱光潜的美学研究方法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他的美学摒弃了从哲学体系推演出美学结论的形而上学方法,而采取了19世纪晚期“自下而上的经验论方法,主要从审美经验、艺术欣赏中概括出美学观点。虽然他多次说过美学即文艺理论,但他对哲学确实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研究。 虽然我试图先谈论一下我对朱光潜的认识,但是这里不得不讲到康德。据资料显示,现代中国美学的先驱者王国维和蔡元培,都是康德的信徒,直到49年以前,康德影响都远远超过黑格尔。这种选择性的接受,除他们个人兴趣外,更是与康德、黑格尔美学的不同性格相关。黑格尔美学主要是艺术哲学,以其特有的辩证法与历史感,他把几乎是全人类的艺术都逻辑地叙述成一个运动着的整体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康德美学则是纯粹的审美哲学,他以“审美无利害关系”为基点,划定了审美和艺术在理性结构和人类生活中的自律性位置,描述了审美经验所特有的一种知觉方式,规范了现代美学的方向。但是,决不能由此说明朱光潜轻视黑格尔美学。虽然《文艺心理学》和《谈美》都没有讲到黑格尔,两篇介绍黑格尔哲学的文章也没有讲美学,但是《悲剧心理学》中明确地承认“黑格尔对于近代美学思想影响极大。”康德从哲学彻底论证了这一理论,成为现代美学的正宗。而后来克罗齐的“直觉论”、布洛的“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论”等等基本都是是康德理论的继续和变种。从朱光潜的一些译述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美学有两种类型。一是从美感经验入手阐释美学问题,比如《文艺心理学》的开篇就说道:这样,他就把自己的理论基于康德的美学观念之上了。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又以“ 康德曾强调审美经验的非实用性 ”开头,并指出了克罗齐等哲学家强调的审美感觉的非概念性也是由康德指出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朱光潜认定从康德到克罗齐是“ 欧洲美学思想的主流。 ”所以他也是根据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来得规定美和艺术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朱光潜有保留、有舍弃地吸收了发挥康德美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许多美学学说。朱光潜的的第二类著作是大量评析中外文艺,这一类著述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朱没有这样做。这首先是因为他对黑格尔过分的唯理主义不是很有兴趣或者说不是很赞同,比如其悲剧论:朱光潜指出其主要弱点在于“ 它是先验地推演出来的,并不符合我们的情感经验。 ”而据相关评论显示,整个黑格美学都有这个弱点,而朱本人总是以对具体作品的欣赏经验为基础,他的文艺批评与其美学是一致的。其次,朱认为“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最后起,他可以说是唯崐心派或形式派美学的集大成者。在现代一般美学家中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重要,无论是就影响还是就实际贡献说。 ”这就说明朱没有引用黑格尔的理论的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对唯心主义的认识。因此,有了克罗齐,黑格尔就不那么重要了。然而,他介绍黑格尔的文章却以“ 黑格尔怎样比柏拉图和康德进一步? ”把黑格尔置于康德之上。柏拉图以共相和殊相解释世界,把客观的共相视为独立自主的,否认感官所接触的殊相为真实。康德又把共相分为“感官的”和“非感官的”,前者是经验的,后者是先验的。鉴于“ 柏拉图和康德不能把共相和殊相凑合起来成这现成的宇宙,因为一个假定共相附丽于‘物质",一个假定现象背后有‘不可知的事物本身"。 ”黑格尔采用柏拉图“客观的共相”和康德“非感官的共相”之说,根据其辩证法“相反者之同一”的原则,提出 “心与物相反,因为一是意识者,一为所意识者;心与物同一,因为可知者以外别无‘事物本身",一切物都是意识的内容” 的观点。针对柏拉图和康德的理式和范畴都是没有内在联系的一盘散沙,黑格尔认为范畴全体是互相生演、互相因依的有机体,“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黑格尔哲学的大关键。从柏拉图到康德,哲学家都以为共相是‘抽象的",都以为类性不含种差在内。……黑格尔首倡‘具体的共相"之说,所谓‘具体的共相"就是含种差在内的类性。 ”类性而含种差,就是共相含殊相,同中有异。那么一切范畴都是一气贯注的。发现这一规律,知识才能成立、才能扩展,否则只能有“人为人”和“人不为非人”。(此处引用“文学概论”课件中的说法)朱对此充满赞叹:“ 这本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然而柏拉图没有看出,康德没有看出。无数其他的哲学家都没有看出,从此可见真理之难发见,可见黑格尔的功劳之伟大。 ”不过,在《克罗齐哲学述评》中,与美学上肯定克罗齐一致,朱又接受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批评。他在书中讲到:“ 克罗齐是新唯心论的代表。就欧洲近代哲学说,主要的成就是康德、黑格尔那一线相承的唯心派哲学。克罗齐是这一派的集大成者。 ” “ 克罗齐的哲学系统大部分就是从发挥和纠正康德与黑格尔的学说得来。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唯心论的传统即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后来者不断克服前者的缺点。比如黑格尔混淆了“相反者”和“相异者”,而克罗齐的方法是区分“相反者”和“相异者”,“相反者”相互冲突,在合中调和,合之前是抽象的、不真实的;“相异者”有高低等差,却都是具体的、真实的,它自身就是具体的共相,是相反者的同一。朱肯定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批评:有一点值得关注:朱光潜把黑格尔作为马克思实践观点美学的先驱。在《山水诗和自然美》中,朱已经引用黑格尔的话:“ 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例如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穿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 ”这说明人所欣赏的是自己劳动所征服和改造过的自然,自然美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产品。此后他多次引过这段话,从黑格尔─—马克思的思想中引出实践观点的美学。人按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来改变外在事物,使它们变成为自己服务的,这样就使环境人化了,在客观世界上打上了人的印记了。同时人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再现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特别重视黑格尔,也表明朱将更看重青年马克思。因为在马克思身后发表的青年时期的著作,显示了马克思思想的黑格尔起源,黑格尔为马克思提供了他解释社会的方法所需的逻辑工具。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崛起,正是根据黑格尔─青年马克思的思路来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把马克思主义与整个西方人道传统联系起来的取向。正如西方有人说的:“ 告诉我你是怎样确定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的关系的,我就能告诉你选择了哪一种马克思主义。 ”因此,朱后期的著述之所以具有当时背景下较高的学术性,就在于他尽可能把马克思解释为西方学术思想的系统之中,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政治信仰。同时,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也规定了朱把实践和辩证法置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无论是对黑格尔来说还是对马克思来说,人都是一种实现他自己潜力、用他自己的活动把自己变为人的存在物。这种自我实现在黑格尔那里也就是‘精神化",它在这两位思想家看来都是通过劳动达到的。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达到意识和人性的自我意识。只有在他把自己对象化于劳动产品之后,他才能通过考察这一产品达到对他人的特性(马克思所说的他的特殊的自然忧越性和自由)或他的精神性(在黑格尔的意义上)的认识。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马克思),即在能够成为自己、完全认识到自己以前必须先使自己对象化。 ”朱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主客体通过实践达到辩证统一的思想。他认为是马克思打破了黑格尔的的局限,即把人的自我实现看成是“理念”的自生发展或“外化”,这样,实践观点才得以全面发展。正是因为他把先进的哲学思想用于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作出这样的贡献,在美学研究的历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文艺美学》一书的后记同样引发了我的关注。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作者写明了写这本书的原初意图: 谦虚谨慎的作者也道出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我个人,是不可能通过这一个短学期的学习就达到作者那样的思想高度,但是通过对这本书的反复阅读——先看了一遍,然后仔细看了后记,又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又细读了几遍——我确实感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洗礼。这不是我为了奉承而夸张的说法,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让我重新认识了许多东西。 或许现实生活还是太冷漠,还是有太多的尘埃将天空笼罩,巷弄还是太阴霾,就像“日复一日的冷酷生活,每个人都必须板起面孔,仿佛带上了面具,这是生存之道,揭开假面之后,一切不过是虚有其表.我们都有隐藏不为人知的一面,直到黑夜降临,隐藏在恐惧之后的才是真实的自己。”而在理解了什么是作者所说的生活的“大艺术”后,我想我已经能够对自己更加诚实能够更坦然地面对生活——因为我们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痕迹、自己的影子——或纯洁或善良或孤独或丑恶,我们的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内心最柔软的一面。生活让我快乐,就如看到孩子一脸灿烂的笑容,我知道原来生活可以有这样多阳光这样多美好;生活让我感伤,当动人的音乐响起时,我想起席慕荣的那句诗:“余生将成陌路,一去千里。”让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生活,更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纵使知道会失败,纵使受了挫折,我知道,自己已享有了过程——这才是最美的——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正如书中所述:艺术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探索自由,重建自由的生命美学理想。 作者从几次出国游学的经历中又总结出“美学思考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的结论。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使大家更容易理解而采取的通俗的说法——作者在书中多处都是站在历史、世界、生命的高度,却用同学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将我们引向理论的思辨过程。这样,我们便不会像阅读另一些美学著作的时候一样摸不着头脑,自然也不能感受到其中所说的美给人的感动。而在细细思考这本书中提出的问题之后,我深刻理解了文艺美学的精神信念是“拯救心灵的甘露”。真正美的事物,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美得叫人无所适从。真正的美,让一切文字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就如我描绘不出一朵花能开得如何绚烂,一片花海能溢出怎样一个斑斓无比的世界一样。所以真正的美是我心中彼岸的那片繁花,承载着一片色彩、一分姿态、一种香黁、一份心情。 我想,那便是我们的乌托邦,即使它所描绘的世界仍有许多黑暗,它让我们诚实让我们勇敢面对,它在精神上给我们慰藉,它让我们在不断奔走不断前进时,能停下来驻足瞭望,让我们知道彼岸有这样一片繁花有这样一个世界这样真实这样美。 作者在最后说“要衷心感谢浙江大学的学生们,他们对文艺美学的热情以及在听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评价式反馈,在不同程度上激活了我的进一步思考。”这更表明了作者谦逊的治学态度。实在说,我所写的这些能对读者有什么帮助,因为只不过是在学习和思考之后写我所想。很可能由于个人兴趣原因有部分论述有片面之处(比如我喜欢书法,就在相关方面多写了一些;又对于朱光潜比较了解,阅读的资料也比较多,所以一些观点也只是由一个狭小的面来展开)。只是觉得,这部著作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懂得什么叫做珍惜什么叫做感动,让我学会不再浮躁让我学会聆听。当一切华美褪去,让人只想默默地倾听,倾听每一寸月光的诗意,每一分花开的声音。它让我眺望彼岸时,知道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繁花之上如何再开繁花。
2023-07-12 20:22:271

美学概论:结合文学作品论述艺术中的丑及其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丑时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再次,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例如:罗丹《老*》(欧米哀尔),年轻时非常美丽,但罗丹却将之雕刻成一个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老*”。人们看到时,不禁惊呼“丑的如此精美”。欧米哀尔“肉体受着垂死的痛苦”,“发现自己活象一具尸体而感到恐惧”,罗丹在雕刻中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丑,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颤,从而不能不惊叹于他艺术表现的精美绝伦,不能不赞叹他艺术的美,因此,生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而是暴露了它丑的真实面目,让人真实地认识它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
2023-07-12 20:22:481

美学概论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美的本质,美感论,美的形态论,艺术美论,审美论,美育论等。
2023-07-12 20:22:551

美学中的自然美

美学中的自然美是从自然万物的美态中萃取灵感,将自然之美化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自然美是自然界中原来就有的、不是人工创造的或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物体的美。自然美是相对人而言的。在人类之前,自然无所谓美。有了人类之后,自然处于人类的社会关系中,与人产生了联系,在人类社会劳动实践中被利用、改造、控制之后,人类才有对自然的审美意识,才对自然进行审美活动。自然美的特征自然美首先具有物象,但美总要与人发生联系,因此自然美也具有意象,而这两者不是孤立的存在,是在审美过程中组成的复合体。这样,自然美就出现了自然美的意象与物象及其组合的方式的问题。在自然美中,主体向客体进行交流时,自然美的意象更多地是由主体决定的。即使是自然美的较高形态人体美的意象,也是如此。在自然美中,人的社会行为能力表现得特别突出,人的心灵的书卷展现得十分明显,人的生命力显现得更是特别。自然养育了人,人却丰富或改变了自然。自然美的意象,是社会实践基础上审美主体赋予客体的知、意、情的复合体。
2023-07-12 20:23:174

美学概论:结合文学作品论述艺术中的丑及其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 丑时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 其次, 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再次, 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最后, 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 例如:罗丹《老*》(欧米哀尔),年轻时非常美丽,但罗丹却将之雕刻成一个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老*”。人们看到时,不禁惊呼“丑的如此精美”。欧米哀尔“肉体受着垂死的痛苦”,“发现自己活象一具尸体而感到恐惧”,罗丹在雕刻中深刻地揭示了这种丑,引起了人们心灵的震颤,从而不能不惊叹于他艺术表现的精美绝伦,不能不赞叹他艺术的美,因此,生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而是暴露了它丑的真实面目,让人真实地认识它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
2023-07-12 20:23:392

美学方面的知识

美学(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在中国,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道”、“气”、“象”、”无“、”虚“、”实“、”虚静“、”玄鉴“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当中地位日益凸显,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被认为在应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美学在中国近现代历次启蒙运动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美学定义:美是什么?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一本《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经典著作》四篇对美学范式具有开启作用的文章柏拉图开启美的哲学的《大希庇阿斯篇》夏夫兹伯里开启审美心理学的《论特征》巴托开启艺术哲学的《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维特根斯坦对美学语分析具有影响的《美学讲演录》》七本对美学体系具有影响的专著康德《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结构美学上有两大特点:一,从以审美判断力为中心,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去探讨审美的本质的。得出一种主体的普遍性(类似于美的本质)是审美的基础。二,划分两类审美判断力,美与崇高,即两类最普遍的审美类型。黑格尔《美学》黑格尔《美学》在结构上有三大特点:一,从美的本质定义出发,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用理念确立了美的核心,用感性区别于理念的其它表现形式,从而解释一切美的现象。二,理念显现在感性上是有等级的,这个等级是与宇宙进化历史相一致的,无机物是感性的最低级,艺术是感性的最高级,美有统一的定义,艺术是美的最高和最典型的形态,美学只须研究艺术就足够了,艺术门类有七,但具有典型的是五,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诗包括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美学只研究这五门艺术就可以获得关于美的普遍法则。三,五门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象征型(建筑)、古典型(雕刻)、浪漫型(绘画、音乐、诗歌),三大审美类型囊括了一切美的对象。你只要掌握了美的本质、五大艺术、三大类型,就掌握了宇宙间的美。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坚持美学各部分统一性的美学原理著作。德索的本意不是要用此本书建立一个美学体系,而是要想通过这本书建立两个理论体系,一个美学体系,一个艺术体系。首先,他要把艺术科学从美学里独立出去,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两个学科的明晰;然后,在把艺术独立出去之后,又要看到,美学与艺术学在很多方面是联系在一起,二者经常都在“联合行动”。因此,最后,通过一本书把这两个体系放到一起来讲。这样一来,从实际的效果看,又变成了一个包含审美对象、审美经验、艺术为一体的美学体系。此书又代表了西方美学原理的一个转折,在第一部分不是讲美的本质,而是讲审美对象。朗费德《审美态度》朗费德《审美态度》是美的本质消失后单从审美心理学来结构一个美学原理的典型。朗菲德以三大部分组成了自己的体系:第一,把欧洲的心理美学理论综合起来予以体系化,具体来说,就是把闵斯特堡、普芙,布洛和心理距离理论,浮龙·李,谷鲁斯的内模仿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这三大学说综合起来,构成心理学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用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实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欧洲的心理美学。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泛化的美感论,这样会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整一,因此,朗菲德在用美国理论质询欧洲理论的不实之处和空泛之处的同时,把审美心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艺术方面,用艺术史的实例去证明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二是形式美方面,对欧洲审美心理作了形式美方面的引申,同时,一方面用形式美来完善了欧洲审美心理体系,另方面,形式美即在艺术之中,把美学的艺术方面结合了起来,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把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进来。因此,朗菲德的理论,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审美主体,这是基础;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证和艺术外化,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朗费德的《审美态度》还与朱光潜《谈美》形成一种对照,显示了中西美学在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同与异。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重建艺术哲学型美学原理的典型。此书以卡西尔的象征符号学为主导,承接着罗杰·福莱(Roger Fry)和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克罗齐到朗菲德的审美主体美学,桑塔耶纳和杜威的自然主义美学中的思想,把八门艺术——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组成了一个艺术哲学体现。朗格把艺术基本分为四类:时间(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空间(音乐)、力(舞蹈)、生活(文学、戏剧、电影)。在朗格对艺术门类的论述中,第一,以幻象作为总的基础,再在各门艺术中显出幻象上的二级乃至三级差异。从这里可知,艺术的自主性和审美的独立性,构成她的艺术哲学的一大主旨。第二,在对每门艺术的不同幻象的论述中,始终把基本幻象、艺术形式、艺术形式中内蕴的情感形式连在一起。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把审美心理与艺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美学原理的典型。它在结构上有四大特点:一,从何为审美对象开始,区分了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在说明了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把审美对象集中于艺术。二,讲解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向主体呈现的基本结构。三,讲解审美主体对人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知觉时的基本结构。从而不离开审美对象来讲审美主体,也不离开审美主体来讲审美对象。较好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四,从哲学上探讨审美是如何可能的,人为什么需要审美。迪基《美学导论》迪基《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之后,把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结合起来的典型,同时也是把美学史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的典型。此书是一个层套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性的灵活结构,这一结构还是两个层套,只是这两个层套没有主次之分,从古代看过来,凝结为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平向推开,为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六个方面构成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这一结构,有历史,有今天,有在时间上的演化,有在理论上的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理的类型。大致内容美学的范围与宇宙同在,与人类同在,作为一本美学原理,应该讲哪些内容呢?这不但涉及到美学作为一种学术按自身的逻辑关联的内容,还要涉及到教育体系的学科分类对美学的具体呈现的制约,在中国,一是放在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的美学,二是艺术学下面的四个一级学科里:艺术理论、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三是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面关于文学的诸学科和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面的各国文学,四是一级学科建筑学下面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学科和林学下面的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这里最为重要是因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离而产生出来的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与美学的关系。可以说,美的艺术类型与艺术概论所讲的内容甚多重合。因此,还要对学科分工的内容加以考虑。在综合这两个方面方面之后,一本美学原理,一是要列出所应讲的问题,二是在这些问题讲清之后,要让人对整个美学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领悟。基于此,一本美学原理,最需要讲的问题如下:1,审美现象学,讲清楚当人面对美,做审美欣赏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审美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行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2审美类型学,讲清楚美分为几个大的基本类与型,如美、悲、喜等大类,类下有小型,如美之下有优、壮美、典雅,这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3,审美文化学,讲清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和形式。4,形式美法则,讲清楚超越文化和时空的美的基本法则,如形、色、对称、均衡等。5,美的起源。从人类文化学来看,美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样认识到美的。6,美学的学科历史,讲清楚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规律是什么。在这六大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审美文化学、形式美法则,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美学原理,知道了这四大方面,就基本上把握住了美学。世界美学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大阶段:一是从4万年前仪式和艺术出现到公元前4千年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之前出现的原始时代,这一时期人类关于美的观念在原始艺术中体现出来;二是从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始的五大文明(埃及、两河、印度河、中国夏商周、美洲奥尔梅克文明)到公元前700年轴心时代之前的神庙文化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关于美的观念用一种国家型的宗教艺术来表现;三是从2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到17世纪现代性开始的时期,这时各大文化,包括希腊、希伯来、波斯在内的地中海、中国、印度,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等,实现了哲学突破,用一种理性的思想来看待人和世界,开始了用理论形式来讲述美学,其中,西方文化从柏拉图追求美的本质始,建立了一种谈论美的学科形式。而中国和印度,用的一种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方式来谈论审美现象。四是从现代性以来至今的400多年历史,这时,一方面西方文化的美学以自身的逻辑不断地演化,另方面,非西方文化在西方这一世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按照西方的学科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学,构成了西方美学与非西方美学之间的互动。在这四大阶段中,第一和第二阶段是潜美学,从学科的角度,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第三和第四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美学演进,构成了世界美学的历史大线和整体风貌。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是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思想发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近现代中国美学也受到它的影响。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思想家就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虽在表述和论证上显得不够系统,但在根本上贯穿着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哲学观念。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中国美学研究 “美学是伴随世界史的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学研究有一个引进、传播、发展及创新的过程。》美学在中国的引进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学科体系引入中国。以王国维先生修订的教学大纲将《美学》列入教学计划,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确立。后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特别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美学研究在形成最初的原理著作时,基本上是移植西方的美学原理著作,从1917年到1930年,中国共出版了标准的美学原理著作6部(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浅说》、陈望道编著的《美学概论》、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徐庆誉的《美德哲学》),另有美育原理著作3种(李石岑的《美育之原理》、蔡元培等的《美育实施的方法》、大玄、余尚同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如果说,朱光潜和蔡仪的美学代表了中国美学在学科上对西方美学和苏联美学的移植,那么,王国维的方向,即用美学的观念来重讲中国材料,特别是重讲中国艺术,表现在宗白华和邓以蛰的著述中,特别是宗白华在西方斯宾格勒思想和国内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从一种世界文化比较的背景中去探讨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美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展开了一次关于美的本质的学术大讨论。在以美的本质为基础的美学类型里,讨论美的本质,成了共和国前期重建中国美学体系的基础工程。该讨论得出了四种观点:1、客观派: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2、主观派:美是主观的,以高尔泰和吕萤为代表;3、主客观统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4、社会派: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这四种观点互相争鸣,从20世纪50年代争论到20世纪80年代,80年代的美学热是这四派争论的继续及各派的体系化的完成。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美学在中国的创新21世纪初年,美学在中国进入了本土化的创新时期,有三个突出亮点:1、曾繁仁生态美学流派的创立。曾繁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中西交流对话的产物,曾繁仁看到的正是生态美学所包含的深厚的世界性和中国性理由,生态美学是要把一种新型的美感注入人们的心灵中去,让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其特点为:第一,它不但与世界主流思想相应和,也与中国发展带来的生态形势相关联;第二,中国美学的主潮一直把美学提升到一个世界观的哲学高度,生态美学代表的是一种美学整体观点的转变;第三,这一流派为中国美学的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张法美学原理理论的创立。张法《美学导论》(1999年12月第一版,2004年10月第二版,2011年7月第三版),在十多年里连出三版,标志着张法先生十年磨一剑,致力于美学原理理论的创新。其特点为,第一,它使美学原理成为真正的“美学原理”:具有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特别是指导性,成为指导部门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第二,它创新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美学难题——如美的起源与美的本质、审美体验与美的指认、部门美学与美学原理、美感客观化、符号化,美的审美类型,美的文化性质等;第三,其基本理论为部门美学奠定了学理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美学原理的创立。3、陈昌茂旅游美领域的新发现。陈昌茂先生在长期的旅游研究、旅游教学和旅游工作实践中,提出并论证了“旅游美”的范畴,从而从学理上继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其特点为,第一,它指出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第二,旅游美体现为:五种美感经验: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五类审美对象:拟态景观、风景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旅游纪念品景观;五种审美境界:象境、实境、艺境、场境、幻境;第三,该体系开创了中国旅游美学研究的新范式。
2023-07-12 20:23:492

1.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美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

一)古典阶段  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王国维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学还处在一种“前美学”的形态。这一阶段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初步和比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作了一些尚不彻底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同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哲学、伦理把握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混为一谈。这就是说,人们在思考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本质、艺术的社会作用等的时候,既没有完全摆脱直观经验的形态,也还没有同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理论的思考严格区分开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象范围并对问题作出独立、系统的解答。  具体而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贤哲主要是在关注人的情感立场上,从哲学、伦理层面探讨人类审美诸问题的。当时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许多迄今很有价值的美学思想,例如《左传》、《国语》、《尚书》等典籍里,便记载有诸如“五味”、“五色”、“五声”之美的主张,以及有关“无害为美”、“以和为美”的重要见解。其中,儒家着重强调了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与“尽善尽美”的观念,孟子“充实之谓美”的主张等等,就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鲜明的社会伦理化倾向。道家则从“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出发,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超越性、自然纯朴性;老子有关美善相依、大音希声的看法,庄子“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的审美境界论,都曾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至近代王国维之前,中国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工艺领域,提出了诸如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所独有的审美范畴,使美学的思考不断趋于精细化。特别是,当时的美学思想家大多同时是诗人、画家或书法家,因而其美学思考往往同实际的艺术经验直接联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深化了直觉感悟形式与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结合。  西方美学的发源,主要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和对各门艺术的统一定义的努力。古希腊学者曾经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测,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数量的和谐关系视为艺术(音乐)美的根基,主张美是“和谐与比例”。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对美的本质问题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例如,柏拉图在他的一系列“对话”中,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即美的范围十分广泛,形体、心灵、行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讨美的本质却不应追究什么是“美的”问题,而应该探究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美本身”)。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等著作里,深刻分析了悲剧艺术特征、艺术起源等,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和“净化说”,并将“美是和谐”思想同当时人们对生物有机体的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理论体系的美学家。  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引导下,美学以压抑人性的丰富性为代价,把审美的光辉完全归于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爱和最高的美,就是位于造物主静观阶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诸事物的源泉”①。 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美学理想,在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受到猛烈冲击。此后,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以及狄德罗(D.Diderot)“美在关系说”、莱辛(G.E.Lessing)“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渐丰富,为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强调真、善、美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③ 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体论、“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论等,其中所强调的,就是美与善的一致与和谐。这说明,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既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也是组成早期人类思想整体的重要内容。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这个阶段,美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美学”得以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构建。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诗的哲学默想录》里,第一次提出了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并以希腊语中“埃斯特惕克”一词称这种诗的哲学为“感性学”(德文为sthetik,英文为Aesthetics),认为诗作为“完善的感性谈论”(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认知和表达),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诗的哲学或诗的艺术的对象,“诗的哲学考察是指导感性谈论趋向完善的科学”,诗的艺术是“一种有关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现的科学”⑤。  不过,鲍姆嘉通此时虽然把诗的哲学叫作“感性学”,却还没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学。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为书名,出版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拉丁文专著(即《美学》第一卷),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而鲍姆嘉通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美学之父”。  从鲍姆嘉通那里,我们发现,第一,美学原本是作为一种与逻辑学相对立的认识论被提出来的。⑥ 鲍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逻辑学研究知或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惟独人类情感(“混乱的”感性认识)一直没有相应科学来研究,因此有必要设立一门新的科学来弥补这一漏洞。这就是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美学(Aesthetics)“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鲍姆嘉通构造了一个包括理论美学和实践美学两部分的美学框架:前者包括启迪学(关于事物与思维的一般规则)、方法学(关于条理分明的安排的一般规则)、语义学(关于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东西的表达手段的一般规则),涉及诗或艺术的题材、思想、结构及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则问题,中心目标是实现美——感性认识的完善;实践美学则研究个别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规则的问题。尽管这个体系框架基本上还是艺术学的,但它对后来的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第二,美学研究人类认识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鲍姆嘉通认为,感性认识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以及相应禀赋(感受力、幻想力、记忆力、审视力、趣味、创作天赋、预见与预感、表达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级认识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赋的审美气质(如情感能力);二是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三是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美的实现,就是以低级认识能力为主干,交织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技能的综合活动过程。这样,作为认识论提出来的美学(感性学),同时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⑦。美作为感性认识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总和”的完善,是诗、“美的艺术”、“自由的艺术”。  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鲍姆嘉通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上,为美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称,使得人类的美学思考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明确的对象。而他在遵循传统哲学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低划分之时,给予感性认识以应有的重视,强调美学研究的独立的认识价值,则启示他的同乡康德(Kant)、谢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尔(Hegel)等人,在更高层次上最终建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和黑格尔便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思考起点,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并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对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康德美学的重点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心理机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不仅给予审美判断(即审美心理机制)以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点分析审美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艺术,建构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这样,在康德那里,美学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成为有着充实的内容、明确的对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谨体系。  黑格尔则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物——诗(艺术)以及艺术的历史。在他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现,则是美的最高形态。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为起点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逻辑和历史的感性呈现(即艺术类型和艺术体裁)为基本对象与内容,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艺术哲学(美学)体系——它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美学以逻辑与历史,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三)现代美学之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崛起,标志着美学在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恩的美学贡献,不在于对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具体分析,而是从哲学人类学高度,深刻阐述了人类审美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他们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的论述,为从社会历史角度解答美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马克思本人曾经有心撰写一本美学专著,据说《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条目⑧ 就是他撰写的。不过,马、恩美学思想主要散见于他们的许多其它著作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一些有关文艺问题的书信中,都包含了精彩的美学论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关“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美感性质等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华。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⑨,肯定美源自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则为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提供了一定理论根据。至于马、恩在评论拉萨尔剧作《弗兰茨·冯·济金根》,以及马克思论述古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时,从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分析作品和艺术现象的方法,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  同马克思主义美学并存的现代西方美学,在总体上集中体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美学的反叛,其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流变更迭,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主线。它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  第一,现代西方美学内部,集合了诸多思想学说和理论流派。其中,以叔本华(A.Schopenhauer)、尼采(F.W.Nietzsche)的唯意志论为前驱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思潮,集中了克罗齐(B.Croce)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H.Bergson)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美学、英伽登(R.Ingarden)和杜夫海纳(M.Dufrenne)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M.Heldegger)和萨特(J.P.Sartr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苏珊·朗格(S.K.Langer)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以及像“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和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等。以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现代科学主义美学,则包括了桑塔亚那(G.Santayana)和托马斯· 门罗(T.Munro)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美学、克莱夫· 贝尔(C.Bell)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杜威(J.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瑞恰兹(I.A.Richards)等人为代表的语义学美学、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等人为代表的分析美学、阿恩海姆(R.Arnheim)为代表的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美学和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和罗兰·巴特(L.Barthe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美学;等等。  第二,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张扬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以非理性因素解释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的本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表现主义、直觉主义都把主体直觉当作美学的中心概念来展开理论阐述;“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及各种“审美态度”理论,把主体超功利的审美观照理解为审美活动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存在主义强调对主体想象功能的研究;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则把人的无意识活动看作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源泉。这样,自古希腊而来的西方美学研究重点,便从审美客体转向了审美主体,体现了对“自我”进行更深入的发现、追寻和探索的现代意识。  第三,1876年,德国实验心理美学创始人费希纳(G.T.Fechner)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美学应从感性经验事实出发,走归纳和实验的道路。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正是在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展开了对具体审美经验或艺术事实的经验描述、理论推演和一般概括。例如,语义学美学就主张,有关审美判断问题的讨论,应在科学分析作品语词、句子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而阿恩海姆则运用格式塔原理分析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揭示了客观事物与主体心理结构形式之间的相同或相似性,即“异质同构”规律。  第四,现代西方美学基本背离了传统思辨形式,悬搁了美的本质一类思辨性问题,转向经验性的艺术哲学、特别是审美心理学方向,寻求解决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经验性问题。这一点,在科学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语义学、分析哲学、符号学等美学流派,都角度不同地在经验描述基础上建立起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或一般艺术科学。  第五,现代西方美学以审美——艺术为中心,重视研究艺术本质、特征、规律、构成等问题。除了分析美学对艺术本体问题尚持怀疑态度外,大多数美学流派都力图按自己的立场来解释艺术本体问题。诸如艺术本体与创作主体心理功能及活动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艺术作品“本文”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等一系列课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多元的方法论景观,大大开拓了美学的现代视野。  在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一,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美学成果。王国维在20世纪初率先从日本引入西方的“美学”⑩术语,并用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学科。蔡元培在康德、席勒思想影响下,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通过美育在教育中的机构化而扩散了美学的社会影响。二三十年代,朱光潜的《谈美》、《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吕澄的《美学概论》等许多美学文献,更是充分利用了当时西方的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进行了分析。直至20世纪末,中国美学研究仍然持续着这种“拿来主义”的理论进程。正是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美学,中国美学思想由原来偏于感性经验形态,走向了比较自觉的理论思辨,走向了美学学科的现代建构。其二,通过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相互参证比较,现代中国美学家为传统美学的现代重建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钱钟书的《谈艺录》等,在把握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境界、高扬中国美学精神方面,有着重大贡献。其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得到传播和研究。40年代,周扬、蔡仪等人的著述,体现了现代中国学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认识论),建设中国新美学的努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更对中国美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美学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旧美学的解体过程中,各种现代美学流派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自己寻找重建美学体系的新的理论支点。这一点,正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建构意图。  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维转向了反深度性、反中心性和反体系性。恰如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M.Rorty)所揭示的,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本体论)或认知(认识论)问题的仲裁者的哲学,在后现代进程中已经终结,固守人类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所谓“第一原理”、“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已是荒诞。⑾在美学领域,这种后现代思维逻辑主要就体现在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指导的后分析美学、德里达(J.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美学、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解释学美学和马尔库塞(H.Marcuse)和阿多诺(T.Adorno)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它们在不同角度地批判现代主义文化的深度模式之际,深刻质疑了现代主义美学从某一个绝对的理论原点去逻辑地建构美学体系的做法及其结果(体系)。  尽管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发展主线仍然延续在后现代美学进程上,但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剧烈扭变:在人本主义这条线上,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向,充分体现了美学的“后现代”特点——结构主义曾强调作品本文背后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的存在,解构主义却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结构主义强调作品本文的内部研究,解释学美学、接受理论等却把重点转移到读者和接受过程,强调本文意义的不确定、相对和多义,呈现了“非中心化”的特点。在科学主义这条线上,分析美学曾经由语言分析入手,反对固定的美的本质探讨,走向了美学的取消主义;后分析美学则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以折衷主义取代取消主义,走向了美学的建设性方向。  此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法兰克福学派高举社会批判旗帜,提出“反艺术”的理论;他们对卢卡契(G.Lukacs)美学“整体性”概念的批判,体现了一种反对将本质和必然作宿命理解的倾向。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批判地吸收各种理论基础上,同样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后现代”阶段,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思想活力。  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美学成了没有美的本质的碎片。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美学形态的美学(反美学),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它在克服美学的贵族态度和被动性之际,有助于美学在更为开放的文化空间里,把审美问题与人对合理生活的追求进一步结合起来。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第一,在研究方法、研究主旨上,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凭借科学理性来发掘客观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以便为人类获得更大的生活幸福提供充分的物质性条件。美学则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而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心灵的内省体验,有着非理性、非逻辑、非确定的一面,是科学理性所无法准确达到的,因而,美学研究不仅始终不能脱离感性形态,而且还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社会科学通过对社会秩序、经济规律、法律典章、政治体制等的研究,关注人类行为价值的分析、预见和控制,探讨文明对人类限制的一面。美学则研究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以及在人际间起沟通交际作用的各种情感符号等,所探讨的是文明与人的精神实践的关系以及人在精神上寻求自由的可能性。比如,在中国古代,儿媳被婆母休弃之所以不为社会舆论反对,是因为它符合所谓“七出”条律,探讨这种宗法制度的产生根源、内容和形式,便是社会科学的任务。而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的赞颂,以及作品创构的审美境界,其中所张扬的追求自由的特定情感,则是美学所要研究的。  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主旨的特殊性,便决定了美学归属于人文领域的的必然性。  第二,人类审美活动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决定了美学的归属。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形、色、声、味等,以及审美主体对对象形式所反映、象征的生活特征的把握,固然有其自然规律可寻,但这些都只是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区别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审美活动的关键,在于由人文(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传统)因素所造就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在审美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消极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在体悟对象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对象。比如,一定时期的审美活动现象及其水平,就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又如,一个感怀伤世的人与一个春风得意的人,对天涯沧海的感受会截然不同,对象与“我”在他们各自脑海里所创构的审美意象迥然有别。而日常生活中,用红玫瑰表达爱情的热烈,用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用钻石象征爱情的永恒,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因素在人的心灵中所起的作用。  就像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得由自然界本身的存在来说明,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现象得由社会存在来说明,人文领域的一切现象应由人的存在和活动来具体说明。离开人的存在和活动,对“美”的讨论就会得出荒谬结论:或以为“美”先于人类而存在,或是被预先给定——这个给定者就是所谓“理念”、“上帝”、“神”或独立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自在的自然界”。而实际上,无论具体的审美对象,还是事物的审美属性或美的本质,既不是某种实体性的东西,也不是在人类活动之外预成的,而是通过活动向人生成的,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价值。  因此,把美学定位于人文学科,符合审美活动作为人文现象的本性。  第三,追求与建构人类价值体系,是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一致的本性。  人类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旨在超越有限人生,以求获得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出现,不仅超越了有限的经验世界,而且超越了有限人生;审美使片面的、不完整的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人。这,恰恰是人文活动的指归。  人文学科关心人类价值体系的建构。而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就是要通过审美这一人文活动的特殊领域,追踪、建构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只是在美学中,这种审美价值既不是对象本身的现实价值,也不取决于对象的自然物质特性,而是在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一方面,审美对象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精神价值,并在其感性形态上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积极的心灵活动能够在对对象精神价值的领悟中得到提升,主体的精神创造能力得以自由发挥,心灵进入自由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价值就是经由审美活动而形成的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方式及其成果,不仅包括对象价值,同时体现了主体活动及其相关价值;不仅是对象价值潜能的实现,也是主体心灵能力和愿望的证明。我们比较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和一匹真马的价值,不是要比较它们各自质地的经济价值(物质存在形态),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奔马的感性形象及其情感表现力,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创造精神,来确认人自身的情感和生命精神,获得一种感动心灵的审美价值。  既然是价值,就要求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这个尺度又是什么?中西方都有奉行“人是万物的尺度”、“惟人为万物之灵”的文化传统,而审美的价值尺度,必然在心理和社会历史层面上体现出人的心灵的合目的性要求,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以及人对它们的自觉意识所造就的。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正是于一刹那间自觉运用了审美尺度来衡量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而产生某种确定的判断。  对人类价值的深切关注,表明美学有着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的学理本性。  总起来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来追踪、建构人类审美价值体系的人文学科。
2023-07-12 20:23:591

美学包括哪些方面呀?

哲学的分支,哲学中最感性最诗意的学科,研究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变迁,美感的发生和扩展,形式美的规律,崇高、悲壮、荒诞等一系列审美范畴,艺术的功用,跟文艺学比较接近,是姊妹学科。
2023-07-12 20:24:092

美学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

  (一)古典阶段  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王国维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学还处在一种“前美学”的形态。这一阶段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初步和比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作了一些尚不彻底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同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哲学、伦理把握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混为一谈。这就是说,人们在思考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本质、艺术的社会作用等的时候,既没有完全摆脱直观经验的形态,也还没有同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理论的思考严格区分开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象范围并对问题作出独立、系统的解答。  具体而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贤哲主要是在关注人的情感立场上,从哲学、伦理层面探讨人类审美诸问题的。当时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许多迄今很有价值的美学思想,例如《左传》、《国语》、《尚书》等典籍里,便记载有诸如“五味”、“五色”、“五声”之美的主张,以及有关“无害为美”、“以和为美”的重要见解。其中,儒家着重强调了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与“尽善尽美”的观念,孟子“充实之谓美”的主张等等,就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鲜明的社会伦理化倾向。道家则从“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出发,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超越性、自然纯朴性;老子有关美善相依、大音希声的看法,庄子“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的审美境界论,都曾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至近代王国维之前,中国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工艺领域,提出了诸如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所独有的审美范畴,使美学的思考不断趋于精细化。特别是,当时的美学思想家大多同时是诗人、画家或书法家,因而其美学思考往往同实际的艺术经验直接联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深化了直觉感悟形式与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结合。  西方美学的发源,主要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和对各门艺术的统一定义的努力。古希腊学者曾经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测,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数量的和谐关系视为艺术(音乐)美的根基,主张美是“和谐与比例”。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对美的本质问题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例如,柏拉图在他的一系列“对话”中,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即美的范围十分广泛,形体、心灵、行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讨美的本质却不应追究什么是“美的”问题,而应该探究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美本身”)。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等著作里,深刻分析了悲剧艺术特征、艺术起源等,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和“净化说”,并将“美是和谐”思想同当时人们对生物有机体的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理论体系的美学家。  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引导下,美学以压抑人性的丰富性为代价,把审美的光辉完全归于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爱和最高的美,就是位于造物主静观阶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诸事物的源泉”①。 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美学理想,在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受到猛烈冲击。此后,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以及狄德罗(D.Diderot)“美在关系说”、莱辛(G.E.Lessing)“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渐丰富,为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强调真、善、美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③ 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体论、“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论等,其中所强调的,就是美与善的一致与和谐。这说明,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既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也是组成早期人类思想整体的重要内容。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这个阶段,美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美学”得以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构建。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诗的哲学默想录》里,第一次提出了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并以希腊语中“埃斯特惕克”一词称这种诗的哲学为“感性学”(德文为sthetik,英文为Aesthetics),认为诗作为“完善的感性谈论”(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认知和表达),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诗的哲学或诗的艺术的对象,“诗的哲学考察是指导感性谈论趋向完善的科学”,诗的艺术是“一种有关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现的科学”⑤。  不过,鲍姆嘉通此时虽然把诗的哲学叫作“感性学”,却还没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学。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为书名,出版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拉丁文专著(即《美学》第一卷),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而鲍姆嘉通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美学之父”。  从鲍姆嘉通那里,我们发现,第一,美学原本是作为一种与逻辑学相对立的认识论被提出来的。⑥ 鲍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逻辑学研究知或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惟独人类情感(“混乱的”感性认识)一直没有相应科学来研究,因此有必要设立一门新的科学来弥补这一漏洞。这就是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美学(Aesthetics)“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鲍姆嘉通构造了一个包括理论美学和实践美学两部分的美学框架:前者包括启迪学(关于事物与思维的一般规则)、方法学(关于条理分明的安排的一般规则)、语义学(关于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东西的表达手段的一般规则),涉及诗或艺术的题材、思想、结构及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则问题,中心目标是实现美——感性认识的完善;实践美学则研究个别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规则的问题。尽管这个体系框架基本上还是艺术学的,但它对后来的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第二,美学研究人类认识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鲍姆嘉通认为,感性认识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以及相应禀赋(感受力、幻想力、记忆力、审视力、趣味、创作天赋、预见与预感、表达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级认识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赋的审美气质(如情感能力);二是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三是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美的实现,就是以低级认识能力为主干,交织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技能的综合活动过程。这样,作为认识论提出来的美学(感性学),同时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⑦。美作为感性认识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总和”的完善,是诗、“美的艺术”、“自由的艺术”。  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鲍姆嘉通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上,为美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称,使得人类的美学思考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明确的对象。而他在遵循传统哲学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低划分之时,给予感性认识以应有的重视,强调美学研究的独立的认识价值,则启示他的同乡康德(Kant)、谢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尔(Hegel)等人,在更高层次上最终建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和黑格尔便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思考起点,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并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对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康德美学的重点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心理机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不仅给予审美判断(即审美心理机制)以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点分析审美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艺术,建构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这样,在康德那里,美学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成为有着充实的内容、明确的对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谨体系。  黑格尔则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物——诗(艺术)以及艺术的历史。在他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现,则是美的最高形态。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为起点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逻辑和历史的感性呈现(即艺术类型和艺术体裁)为基本对象与内容,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艺术哲学(美学)体系——它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美学以逻辑与历史,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三)现代美学之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崛起,标志着美学在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恩的美学贡献,不在于对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具体分析,而是从哲学人类学高度,深刻阐述了人类审美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他们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的论述,为从社会历史角度解答美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马克思本人曾经有心撰写一本美学专著,据说《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条目⑧ 就是他撰写的。不过,马、恩美学思想主要散见于他们的许多其它著作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一些有关文艺问题的书信中,都包含了精彩的美学论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关“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美感性质等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华。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⑨,肯定美源自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则为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提供了一定理论根据。至于马、恩在评论拉萨尔剧作《弗兰茨·冯·济金根》,以及马克思论述古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时,从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分析作品和艺术现象的方法,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  同马克思主义美学并存的现代西方美学,在总体上集中体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美学的反叛,其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流变更迭,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主线。它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  第一,现代西方美学内部,集合了诸多思想学说和理论流派。其中,以叔本华(A.Schopenhauer)、尼采(F.W.Nietzsche)的唯意志论为前驱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思潮,集中了克罗齐(B.Croce)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H.Bergson)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美学、英伽登(R.Ingarden)和杜夫海纳(M.Dufrenne)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M.Heldegger)和萨特(J.P.Sartr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苏珊·朗格(S.K.Langer)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以及像“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和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等。以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现代科学主义美学,则包括了桑塔亚那(G.Santayana)和托马斯· 门罗(T.Munro)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美学、克莱夫· 贝尔(C.Bell)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杜威(J.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瑞恰兹(I.A.Richards)等人为代表的语义学美学、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等人为代表的分析美学、阿恩海姆(R.Arnheim)为代表的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美学和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和罗兰·巴特(L.Barthe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美学;等等。  第二,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张扬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以非理性因素解释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的本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表现主义、直觉主义都把主体直觉当作美学的中心概念来展开理论阐述;“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及各种“审美态度”理论,把主体超功利的审美观照理解为审美活动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存在主义强调对主体想象功能的研究;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则把人的无意识活动看作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源泉。这样,自古希腊而来的西方美学研究重点,便从审美客体转向了审美主体,体现了对“自我”进行更深入的发现、追寻和探索的现代意识。  第三,1876年,德国实验心理美学创始人费希纳(G.T.Fechner)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美学应从感性经验事实出发,走归纳和实验的道路。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正是在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展开了对具体审美经验或艺术事实的经验描述、理论推演和一般概括。例如,语义学美学就主张,有关审美判断问题的讨论,应在科学分析作品语词、句子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而阿恩海姆则运用格式塔原理分析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揭示了客观事物与主体心理结构形式之间的相同或相似性,即“异质同构”规律。  第四,现代西方美学基本背离了传统思辨形式,悬搁了美的本质一类思辨性问题,转向经验性的艺术哲学、特别是审美心理学方向,寻求解决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经验性问题。这一点,在科学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语义学、分析哲学、符号学等美学流派,都角度不同地在经验描述基础上建立起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或一般艺术科学。  第五,现代西方美学以审美——艺术为中心,重视研究艺术本质、特征、规律、构成等问题。除了分析美学对艺术本体问题尚持怀疑态度外,大多数美学流派都力图按自己的立场来解释艺术本体问题。诸如艺术本体与创作主体心理功能及活动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艺术作品“本文”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等一系列课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多元的方法论景观,大大开拓了美学的现代视野。  在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一,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美学成果。王国维在20世纪初率先从日本引入西方的“美学”⑩术语,并用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学科。蔡元培在康德、席勒思想影响下,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通过美育在教育中的机构化而扩散了美学的社会影响。二三十年代,朱光潜的《谈美》、《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吕澄的《美学概论》等许多美学文献,更是充分利用了当时西方的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进行了分析。直至20世纪末,中国美学研究仍然持续着这种“拿来主义”的理论进程。正是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美学,中国美学思想由原来偏于感性经验形态,走向了比较自觉的理论思辨,走向了美学学科的现代建构。其二,通过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相互参证比较,现代中国美学家为传统美学的现代重建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钱钟书的《谈艺录》等,在把握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境界、高扬中国美学精神方面,有着重大贡献。其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得到传播和研究。40年代,周扬、蔡仪等人的著述,体现了现代中国学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认识论),建设中国新美学的努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更对中国美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美学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旧美学的解体过程中,各种现代美学流派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自己寻找重建美学体系的新的理论支点。这一点,正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建构意图。  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维转向了反深度性、反中心性和反体系性。恰如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M.Rorty)所揭示的,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本体论)或认知(认识论)问题的仲裁者的哲学,在后现代进程中已经终结,固守人类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所谓“第一原理”、“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已是荒诞。⑾在美学领域,这种后现代思维逻辑主要就体现在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指导的后分析美学、德里达(J.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美学、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解释学美学和马尔库塞(H.Marcuse)和阿多诺(T.Adorno)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它们在不同角度地批判现代主义文化的深度模式之际,深刻质疑了现代主义美学从某一个绝对的理论原点去逻辑地建构美学体系的做法及其结果(体系)。  尽管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发展主线仍然延续在后现代美学进程上,但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剧烈扭变:在人本主义这条线上,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向,充分体现了美学的“后现代”特点——结构主义曾强调作品本文背后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的存在,解构主义却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结构主义强调作品本文的内部研究,解释学美学、接受理论等却把重点转移到读者和接受过程,强调本文意义的不确定、相对和多义,呈现了“非中心化”的特点。在科学主义这条线上,分析美学曾经由语言分析入手,反对固定的美的本质探讨,走向了美学的取消主义;后分析美学则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以折衷主义取代取消主义,走向了美学的建设性方向。  此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法兰克福学派高举社会批判旗帜,提出“反艺术”的理论;他们对卢卡契(G.Lukacs)美学“整体性”概念的批判,体现了一种反对将本质和必然作宿命理解的倾向。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批判地吸收各种理论基础上,同样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后现代”阶段,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思想活力。  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美学成了没有美的本质的碎片。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美学形态的美学(反美学),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它在克服美学的贵族态度和被动性之际,有助于美学在更为开放的文化空间里,把审美问题与人对合理生活的追求进一步结合起来。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第一,在研究方法、研究主旨上,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凭借科学理性来发掘客观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以便为人类获得更大的生活幸福提供充分的物质性条件。美学则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而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心灵的内省体验,有着非理性、非逻辑、非确定的一面,是科学理性所无法准确达到的,因而,美学研究不仅始终不能脱离感性形态,而且还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社会科学通过对社会秩序、经济规律、法律典章、政治体制等的研究,关注人类行为价值的分析、预见和控制,探讨文明对人类限制的一面。美学则研究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以及在人际间起沟通交际作用的各种情感符号等,所探讨的是文明与人的精神实践的关系以及人在精神上寻求自由的可能性。比如,在中国古代,儿媳被婆母休弃之所以不为社会舆论反对,是因为它符合所谓“七出”条律,探讨这种宗法制度的产生根源、内容和形式,便是社会科学的任务。而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的赞颂,以及作品创构的审美境界,其中所张扬的追求自由的特定情感,则是美学所要研究的。  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主旨的特殊性,便决定了美学归属于人文领域的的必然性。  第二,人类审美活动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决定了美学的归属。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形、色、声、味等,以及审美主体对对象形式所反映、象征的生活特征的把握,固然有其自然规律可寻,但这些都只是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区别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审美活动的关键,在于由人文(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传统)因素所造就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在审美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消极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在体悟对象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对象。比如,一定时期的审美活动现象及其水平,就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又如,一个感怀伤世的人与一个春风得意的人,对天涯沧海的感受会截然不同,对象与“我”在他们各自脑海里所创构的审美意象迥然有别。而日常生活中,用红玫瑰表达爱情的热烈,用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用钻石象征爱情的永恒,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因素在人的心灵中所起的作用。  就像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得由自然界本身的存在来说明,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现象得由社会存在来说明,人文领域的一切现象应由人的存在和活动来具体说明。离开人的存在和活动,对“美”的讨论就会得出荒谬结论:或以为“美”先于人类而存在,或是被预先给定——这个给定者就是所谓“理念”、“上帝”、“神”或独立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自在的自然界”。而实际上,无论具体的审美对象,还是事物的审美属性或美的本质,既不是某种实体性的东西,也不是在人类活动之外预成的,而是通过活动向人生成的,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价值。  因此,把美学定位于人文学科,符合审美活动作为人文现象的本性。  第三,追求与建构人类价值体系,是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一致的本性。  人类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旨在超越有限人生,以求获得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出现,不仅超越了有限的经验世界,而且超越了有限人生;审美使片面的、不完整的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人。这,恰恰是人文活动的指归。  人文学科关心人类价值体系的建构。而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就是要通过审美这一人文活动的特殊领域,追踪、建构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只是在美学中,这种审美价值既不是对象本身的现实价值,也不取决于对象的自然物质特性,而是在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一方面,审美对象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精神价值,并在其感性形态上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积极的心灵活动能够在对对象精神价值的领悟中得到提升,主体的精神创造能力得以自由发挥,心灵进入自由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价值就是经由审美活动而形成的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方式及其成果,不仅包括对象价值,同时体现了主体活动及其相关价值;不仅是对象价值潜能的实现,也是主体心灵能力和愿望的证明。我们比较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和一匹真马的价值,不是要比较它们各自质地的经济价值(物质存在形态),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奔马的感性形象及其情感表现力,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创造精神,来确认人自身的情感和生命精神,获得一种感动心灵的审美价值。  既然是价值,就要求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这个尺度又是什么?中西方都有奉行“人是万物的尺度”、“惟人为万物之灵”的文化传统,而审美的价值尺度,必然在心理和社会历史层面上体现出人的心灵的合目的性要求,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以及人对它们的自觉意识所造就的。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正是于一刹那间自觉运用了审美尺度来衡量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而产生某种确定的判断。  对人类价值的深切关注,表明美学有着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的学理本性。  总起来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来追踪、建构人类审美价值体系的人文学科。
2023-07-12 20:24:351

什么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1、设计美学的定义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2、设计美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形式美、功能美、技术美和材料美。
2023-07-12 20:25:321

关于美学的问题!!急急急!!!

  (一)古典阶段  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王国维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学还处在一种“前美学”的形态。这一阶段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初步和比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作了一些尚不彻底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同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哲学、伦理把握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混为一谈。这就是说,人们在思考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本质、艺术的社会作用等的时候,既没有完全摆脱直观经验的形态,也还没有同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理论的思考严格区分开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象范围并对问题作出独立、系统的解答。  具体而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贤哲主要是在关注人的情感立场上,从哲学、伦理层面探讨人类审美诸问题的。当时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思想中,都包含了许多迄今很有价值的美学思想,例如《左传》、《国语》、《尚书》等典籍里,便记载有诸如“五味”、“五色”、“五声”之美的主张,以及有关“无害为美”、“以和为美”的重要见解。其中,儒家着重强调了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与“尽善尽美”的观念,孟子“充实之谓美”的主张等等,就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鲜明的社会伦理化倾向。道家则从“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出发,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超越性、自然纯朴性;老子有关美善相依、大音希声的看法,庄子“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的审美境界论,都曾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至近代王国维之前,中国美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工艺领域,提出了诸如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所独有的审美范畴,使美学的思考不断趋于精细化。特别是,当时的美学思想家大多同时是诗人、画家或书法家,因而其美学思考往往同实际的艺术经验直接联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深化了直觉感悟形式与古典理性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结合。  西方美学的发源,主要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和对各门艺术的统一定义的努力。古希腊学者曾经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等作了大量推测,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就把数量的和谐关系视为艺术(音乐)美的根基,主张美是“和谐与比例”。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对美的本质问题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例如,柏拉图在他的一系列“对话”中,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即美的范围十分广泛,形体、心灵、行为、制度等都是美,但探讨美的本质却不应追究什么是“美的”问题,而应该探究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美本身”)。亚里士多德则在《诗学》等著作里,深刻分析了悲剧艺术特征、艺术起源等,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和“净化说”,并将“美是和谐”思想同当时人们对生物有机体的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理论体系的美学家。  中世纪,在基督教神学引导下,美学以压抑人性的丰富性为代价,把审美的光辉完全归于神(上帝),“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爱和最高的美,就是位于造物主静观阶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诸事物的源泉”①。 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美学理想,在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浪潮中受到猛烈冲击。此后,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以及狄德罗(D.Diderot)“美在关系说”、莱辛(G.E.Lessing)“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渐丰富,为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强调真、善、美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②。 而孔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③ 孟子所谓“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④, 以及荀子“全粹全美”的美本体论、“水玉比德”的自然美论等,其中所强调的,就是美与善的一致与和谐。这说明,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既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也是组成早期人类思想整体的重要内容。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这个阶段,美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美学”得以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构建。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诗的哲学默想录》里,第一次提出了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并以希腊语中“埃斯特惕克”一词称这种诗的哲学为“感性学”(德文为sthetik,英文为Aesthetics),认为诗作为“完善的感性谈论”(即“完善的”感性表象的认知和表达),是“可感知的事物”,也是诗的哲学或诗的艺术的对象,“诗的哲学考察是指导感性谈论趋向完善的科学”,诗的艺术是“一种有关感性表象的完善表现的科学”⑤。  不过,鲍姆嘉通此时虽然把诗的哲学叫作“感性学”,却还没有正式以之命名美学。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为书名,出版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拉丁文专著(即《美学》第一卷),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而鲍姆嘉通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美学之父”。  从鲍姆嘉通那里,我们发现,第一,美学原本是作为一种与逻辑学相对立的认识论被提出来的。⑥ 鲍姆嘉通指出,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逻辑学研究知或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惟独人类情感(“混乱的”感性认识)一直没有相应科学来研究,因此有必要设立一门新的科学来弥补这一漏洞。这就是他在书中开宗明义地说美学(Aesthetics)“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的意味所在,由此也初步界定了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鲍姆嘉通构造了一个包括理论美学和实践美学两部分的美学框架:前者包括启迪学(关于事物与思维的一般规则)、方法学(关于条理分明的安排的一般规则)、语义学(关于用美的方式想到的和加以安排的东西的表达手段的一般规则),涉及诗或艺术的题材、思想、结构及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则问题,中心目标是实现美——感性认识的完善;实践美学则研究个别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规则的问题。尽管这个体系框架基本上还是艺术学的,但它对后来的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第二,美学研究人类认识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鲍姆嘉通认为,感性认识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以及相应禀赋(感受力、幻想力、记忆力、审视力、趣味、创作天赋、预见与预感、表达表象的能力等)和高级认识能力(如知性、理性)、天赋的审美气质(如情感能力);二是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三是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美的实现,就是以低级认识能力为主干,交织各种心理因素以及审美观念、审美技能的综合活动过程。这样,作为认识论提出来的美学(感性学),同时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⑦。美作为感性认识的成果,也就是“表象的总和”的完善,是诗、“美的艺术”、“自由的艺术”。  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鲍姆嘉通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上,为美学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称,使得人类的美学思考在经历长期发展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明确的对象。而他在遵循传统哲学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高、低划分之时,给予感性认识以应有的重视,强调美学研究的独立的认识价值,则启示他的同乡康德(Kant)、谢林(Schelling)、席勒(Schiller)、黑格尔(Hegel)等人,在更高层次上最终建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和黑格尔便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思考起点,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并各自推演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对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康德美学的重点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心理机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不仅给予审美判断(即审美心理机制)以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点分析审美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艺术,建构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这样,在康德那里,美学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成为有着充实的内容、明确的对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谨体系。  黑格尔则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物——诗(艺术)以及艺术的历史。在他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现,则是美的最高形态。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为起点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逻辑和历史的感性呈现(即艺术类型和艺术体裁)为基本对象与内容,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艺术哲学(美学)体系——它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美学以逻辑与历史,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三)现代美学之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崛起,标志着美学在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恩的美学贡献,不在于对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具体分析,而是从哲学人类学高度,深刻阐述了人类审美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他们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等的论述,为从社会历史角度解答美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马克思本人曾经有心撰写一本美学专著,据说《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条目⑧ 就是他撰写的。不过,马、恩美学思想主要散见于他们的许多其它著作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一些有关文艺问题的书信中,都包含了精彩的美学论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关“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美感性质等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华。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⑨,肯定美源自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则为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提供了一定理论根据。至于马、恩在评论拉萨尔剧作《弗兰茨·冯·济金根》,以及马克思论述古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时,从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分析作品和艺术现象的方法,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  同马克思主义美学并存的现代西方美学,在总体上集中体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美学的反叛,其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流变更迭,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主线。它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  第一,现代西方美学内部,集合了诸多思想学说和理论流派。其中,以叔本华(A.Schopenhauer)、尼采(F.W.Nietzsche)的唯意志论为前驱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思潮,集中了克罗齐(B.Croce)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H.Bergson)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美学、英伽登(R.Ingarden)和杜夫海纳(M.Dufrenne)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M.Heldegger)和萨特(J.P.Sartre)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苏珊·朗格(S.K.Langer)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以及像“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和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等。以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现代科学主义美学,则包括了桑塔亚那(G.Santayana)和托马斯· 门罗(T.Munro)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美学、克莱夫· 贝尔(C.Bell)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杜威(J.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瑞恰兹(I.A.Richards)等人为代表的语义学美学、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等人为代表的分析美学、阿恩海姆(R.Arnheim)为代表的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美学和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和罗兰·巴特(L.Barthe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美学;等等。  第二,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张扬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以非理性因素解释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的本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表现主义、直觉主义都把主体直觉当作美学的中心概念来展开理论阐述;“移情说”、“心理距离说”及各种“审美态度”理论,把主体超功利的审美观照理解为审美活动的本质和决定因素;存在主义强调对主体想象功能的研究;精神(心理)分析学美学则把人的无意识活动看作艺术创造与审美的源泉。这样,自古希腊而来的西方美学研究重点,便从审美客体转向了审美主体,体现了对“自我”进行更深入的发现、追寻和探索的现代意识。  第三,1876年,德国实验心理美学创始人费希纳(G.T.Fechner)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美学应从感性经验事实出发,走归纳和实验的道路。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正是在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展开了对具体审美经验或艺术事实的经验描述、理论推演和一般概括。例如,语义学美学就主张,有关审美判断问题的讨论,应在科学分析作品语词、句子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而阿恩海姆则运用格式塔原理分析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揭示了客观事物与主体心理结构形式之间的相同或相似性,即“异质同构”规律。  第四,现代西方美学基本背离了传统思辨形式,悬搁了美的本质一类思辨性问题,转向经验性的艺术哲学、特别是审美心理学方向,寻求解决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经验性问题。这一点,在科学主义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语义学、分析哲学、符号学等美学流派,都角度不同地在经验描述基础上建立起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或一般艺术科学。  第五,现代西方美学以审美——艺术为中心,重视研究艺术本质、特征、规律、构成等问题。除了分析美学对艺术本体问题尚持怀疑态度外,大多数美学流派都力图按自己的立场来解释艺术本体问题。诸如艺术本体与创作主体心理功能及活动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艺术作品“本文”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关系等一系列课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多元的方法论景观,大大开拓了美学的现代视野。  在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一,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美学成果。王国维在20世纪初率先从日本引入西方的“美学”⑩术语,并用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理论来阐释中国艺术,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学科。蔡元培在康德、席勒思想影响下,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通过美育在教育中的机构化而扩散了美学的社会影响。二三十年代,朱光潜的《谈美》、《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吕澄的《美学概论》等许多美学文献,更是充分利用了当时西方的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进行了分析。直至20世纪末,中国美学研究仍然持续着这种“拿来主义”的理论进程。正是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美学,中国美学思想由原来偏于感性经验形态,走向了比较自觉的理论思辨,走向了美学学科的现代建构。其二,通过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相互参证比较,现代中国美学家为传统美学的现代重建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钱钟书的《谈艺录》等,在把握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境界、高扬中国美学精神方面,有着重大贡献。其三,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得到传播和研究。40年代,周扬、蔡仪等人的著述,体现了现代中国学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认识论),建设中国新美学的努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更对中国美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美学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旧美学的解体过程中,各种现代美学流派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自己寻找重建美学体系的新的理论支点。这一点,正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建构意图。  然而,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维转向了反深度性、反中心性和反体系性。恰如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M.Rorty)所揭示的,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本体论)或认知(认识论)问题的仲裁者的哲学,在后现代进程中已经终结,固守人类思想和艺术实践中所谓“第一原理”、“永恒不变的哲学问题”已是荒诞。⑾在美学领域,这种后现代思维逻辑主要就体现在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指导的后分析美学、德里达(J.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美学、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解释学美学和马尔库塞(H.Marcuse)和阿多诺(T.Adorno)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它们在不同角度地批判现代主义文化的深度模式之际,深刻质疑了现代主义美学从某一个绝对的理论原点去逻辑地建构美学体系的做法及其结果(体系)。  尽管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发展主线仍然延续在后现代美学进程上,但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剧烈扭变:在人本主义这条线上,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向,充分体现了美学的“后现代”特点——结构主义曾强调作品本文背后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的存在,解构主义却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结构主义强调作品本文的内部研究,解释学美学、接受理论等却把重点转移到读者和接受过程,强调本文意义的不确定、相对和多义,呈现了“非中心化”的特点。在科学主义这条线上,分析美学曾经由语言分析入手,反对固定的美的本质探讨,走向了美学的取消主义;后分析美学则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以折衷主义取代取消主义,走向了美学的建设性方向。  此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法兰克福学派高举社会批判旗帜,提出“反艺术”的理论;他们对卢卡契(G.Lukacs)美学“整体性”概念的批判,体现了一种反对将本质和必然作宿命理解的倾向。而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批判地吸收各种理论基础上,同样把马克思主义美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后现代”阶段,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思想活力。  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美学成了没有美的本质的碎片。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美学形态的美学(反美学),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它在克服美学的贵族态度和被动性之际,有助于美学在更为开放的文化空间里,把审美问题与人对合理生活的追求进一步结合起来。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第一,在研究方法、研究主旨上,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凭借科学理性来发掘客观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以便为人类获得更大的生活幸福提供充分的物质性条件。美学则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而人的精神活动尤其是心灵的内省体验,有着非理性、非逻辑、非确定的一面,是科学理性所无法准确达到的,因而,美学研究不仅始终不能脱离感性形态,而且还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社会科学通过对社会秩序、经济规律、法律典章、政治体制等的研究,关注人类行为价值的分析、预见和控制,探讨文明对人类限制的一面。美学则研究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以及在人际间起沟通交际作用的各种情感符号等,所探讨的是文明与人的精神实践的关系以及人在精神上寻求自由的可能性。比如,在中国古代,儿媳被婆母休弃之所以不为社会舆论反对,是因为它符合所谓“七出”条律,探讨这种宗法制度的产生根源、内容和形式,便是社会科学的任务。而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的赞颂,以及作品创构的审美境界,其中所张扬的追求自由的特定情感,则是美学所要研究的。  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和研究主旨的特殊性,便决定了美学归属于人文领域的的必然性。  第二,人类审美活动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决定了美学的归属。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的形、色、声、味等,以及审美主体对对象形式所反映、象征的生活特征的把握,固然有其自然规律可寻,但这些都只是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区别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审美活动的关键,在于由人文(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传统)因素所造就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在审美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消极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在体悟对象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对象。比如,一定时期的审美活动现象及其水平,就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又如,一个感怀伤世的人与一个春风得意的人,对天涯沧海的感受会截然不同,对象与“我”在他们各自脑海里所创构的审美意象迥然有别。而日常生活中,用红玫瑰表达爱情的热烈,用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用钻石象征爱情的永恒,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因素在人的心灵中所起的作用。  就像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得由自然界本身的存在来说明,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现象得由社会存在来说明,人文领域的一切现象应由人的存在和活动来具体说明。离开人的存在和活动,对“美”的讨论就会得出荒谬结论:或以为“美”先于人类而存在,或是被预先给定——这个给定者就是所谓“理念”、“上帝”、“神”或独立于人和人的活动的“自在的自然界”。而实际上,无论具体的审美对象,还是事物的审美属性或美的本质,既不是某种实体性的东西,也不是在人类活动之外预成的,而是通过活动向人生成的,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价值。  因此,把美学定位于人文学科,符合审美活动作为人文现象的本性。  第三,追求与建构人类价值体系,是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一致的本性。  人类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旨在超越有限人生,以求获得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出现,不仅超越了有限的经验世界,而且超越了有限人生;审美使片面的、不完整的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人。这,恰恰是人文活动的指归。  人文学科关心人类价值体系的建构。而美学以审美活动为对象,就是要通过审美这一人文活动的特殊领域,追踪、建构人类审美的价值体系。只是在美学中,这种审美价值既不是对象本身的现实价值,也不取决于对象的自然物质特性,而是在审美主体和对象之间精神互动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一方面,审美对象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精神价值,并在其感性形态上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积极的心灵活动能够在对对象精神价值的领悟中得到提升,主体的精神创造能力得以自由发挥,心灵进入自由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价值就是经由审美活动而形成的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方式及其成果,不仅包括对象价值,同时体现了主体活动及其相关价值;不仅是对象价值潜能的实现,也是主体心灵能力和愿望的证明。我们比较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和一匹真马的价值,不是要比较它们各自质地的经济价值(物质存在形态),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奔马的感性形象及其情感表现力,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创造精神,来确认人自身的情感和生命精神,获得一种感动心灵的审美价值。  既然是价值,就要求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这个尺度又是什么?中西方都有奉行“人是万物的尺度”、“惟人为万物之灵”的文化传统,而审美的价值尺度,必然在心理和社会历史层面上体现出人的心灵的合目的性要求,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以及人对它们的自觉意识所造就的。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正是于一刹那间自觉运用了审美尺度来衡量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而产生某种确定的判断。  对人类价值的深切关注,表明美学有着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的学理本性。  总起来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来追踪、建构人类审美价值体系的人文学科。
2023-07-12 20:25:491

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怎么选

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怎么选,相信很多小伙伴对这一块不太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怎么选,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了解一下哦。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答案分享1、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帮助秋香恢复容貌时使用的武功是?答案:还我漂漂拳2、利用光学原理与人眼的视差配合产生的立体效果,制作出的电影被称为?答案:立体/3D电影3、TW电影最高奖是什么奖?答案:金马奖4、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答案:印度5、以上就是绝对演绎艺术与美学概论Ⅰ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2023-07-12 20:25:551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本《美学概论》的作者是() A.冯友兰 B.张岱年 C.王朝闻 D.王夫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23-07-12 20:26:021

学习《中外美学概论》对当代青年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会得到更多的知识,让你离学霸又近了一步
2023-07-12 20:26:105

美学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呃 美学概论这门课我一直很想去上的 具体的概念定义我不知道 百科上是这样写的: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我个人认为 美学的根本意义就是探索在美的形式中的哲学意义 研究艺术中的形式美、内涵美。。。
2023-07-12 20:26:262

宗白华的人物解析

大凡学者穷毕生之力治专门之学,学之累积,情之独钟,往往生出著“史”的宏愿,即写作本学科专门史的想法,可称之为学人的“撰史情结”。这并不奇怪,20世纪中国学人中,撰写专门学科史的不乏其人,如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柳诒徴的《中国文化史》,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等等,这些著作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都已成为经典。但是,另有一些学者,如闻一多、鲁迅等,也曾有想写一部纵横上下几千年的“中国大文学史”的夙愿。然由于诸多变故和外力的干扰,他们的这个愿望未能最终实现,而成为一种“遗愿”。叙史愿望的破灭,于学者本人,于中国学术史,都将是一种永远的遗恨。学者热衷于著史,其本意无非是通过学科专门史的著述来彰显其学术见地和学术实力,通过著史来体现对研究领域的整体把握,从而在这个学科研究上占据一个制高点。 根据宗先生的弟子林同华的回忆文章,可以看出:宗白华在20世60年代编写中国美学史的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都相当成熟。主观条件可以很明显地知道:宗先生从小打下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后留学德国,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和现代艺术思潮的滋养;他本人对各门艺术都感兴趣,尤其重视对中国书法,绘画,诗歌,园林建筑等艺术的鉴赏,在学养上是不容置疑的。宗先生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行云流水似的诗化语言,直觉感悟的智慧思想,在《流云》小诗中,在《美学散步》中,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这些,都说明宗先生足以胜任“中国美学史”的编写工作。客观条件方面,当时国内哲学界和美学界的诸多学者,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都健在,如朱光潜,邓以蛰,冯友兰,汤用彤等大学者,在学术上可以互通有无。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这次整合带来的后弊是相当严重的,比如清华大学的哲学文学传统断绝,清华的人文底蕴被抽空,成为一所理工科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再续清华人文传统,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这次高校院系整合对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来说,却是一桩幸事,当时将全国所有大学的哲学系都合并到北大,北大哲学系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哲学系。经此调整,宗白华先生从南京大学调到北大,清华大学的邓以蛰教授也调来北大,再加上北大西语系的朱光潜先生,北大在美学方面的学术力量达到最高峰。因此,宗白华写作中国美学史的客观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另外,宗先生主张美学研究应旁涉众艺,要注意上古史的研究的进展,古代出土文物、考古的新发现等对于了解和深入认识古代审美意识大有帮助(而考古在20世纪60年代也有许多新发现),他曾说“研究美学史离不开历史资料,尤其不能缺少考古发现”。可以想象,如果宗先生能在当时着手“修史”,到80年代随着中国考古学的新进展,补充一些新材料,定以使这一部“中国美学史”辉耀后世。可惜,这一切都没能实现,这个损失不仅是属于宗白华先生个人的,更属于整个美学界乃至整个中国学术界。那么,宗白华著史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据北大哲学系叶朗教授介绍,1962年国务院指派周扬主持大学文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当时列入编写计划的美学教材有3部,一部是《美学概论》,由王朝闻主编。另一部是《西方美学史》,由朱光潜先生一人独撰。还有一部就是《中国美学史》,宗白华主编。《西方美学史》在60年代顺利出版,《美学概论》也在1981年正式出版,唯独《中国美学史》夭折,最后以于民和叶朗负责编写出上下两册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交差了事。这是当时的基本情况。根据林同华回忆宗白华先生的文章《哲人永恒,“散步”常心》的记载,说到: 60年代,宗先生开始主编《中国美学史》,还同汤先生(汤用彤)谈到研究中国美学的特殊方法和见解。汤、宗两位先生都从 艺术实践所总结的美学思想出发,强调中国美学应该从更广泛的背景上搜集资料。汤先生甚至认为,《大藏经》中有关箜篌的记载,也可能对美学研究有用。宗先生同意汤先生的见解,强调指出,一些文人笔记和艺人的心得,虽然片言只语,也偶然可以发现精深的美学见解。以后,编写《中国美学史》的工作,由于参加者出现了意见分歧,没有按照宗先生的重视艺术实践的精深见解和汤先生关于佛教的美学思想的研究方法去尝试,终于使《中国美学史》的编写,未能如朱先生撰写《西方美学史》那样顺利问世。宗先生留下来的大量中国美学史笔记的整理,就成为非常艰难的工作。(《宗白华全集》第四卷附录,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推测,宗白华与编写组其他成员的分歧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应该是双方学术立场的不同。也就是说,宗先生要坚持学术本位,而以周扬为“主持人”的另一方,在当时的环境下,坚持的可能是教条化的马列主义政治立场,文艺和美学的机械反映论,二者“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的歧见,只会造成一拍即散。大家只要找来当时出炉的《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研读一遍,就会发现它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在学术立场上是多么的不同!其次,在中国美学史资料的收集与采用上,存在重大分歧。从林同华的文章可以看出,宗先生认同汤用彤的看法,强调应从文艺之外更广泛的基础上搜集资料,这符合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哲学等的事实,但这样一来,可能会耗时费力,造成编写任务的繁重艰巨。因此,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也是必然的。再次,宗白华在美学史的具体编写体例方面,可能也遭到了反对和批评。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倘若用马列主义的文艺政策和术语来阐释和“解读”中国古典美学,那将是多么别扭的文化现象。今天我们重读宗先生的美学论文,仍深受启发,启发我们对中国美学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我们也往往醉倒在那行云流水,天光云影的诗意文字当中。在现代学人中间,宗白华对中国美学的精湛独到的见解,无出其右。他的散步式的“美文”,真是达到了“太虚片云,寒塘雁迹;雪涤凡响,棣通太音”的境界,这种境界令人神往。但是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下,学术话语权并不掌握在宗白华先生手里,因此,这个著史计划最终落空了,流产了……真是美学界的一大缺失和憾事。 这个撰史计划,一拖就是20年!直到1985年,曾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宗白华助教的叶朗先生,出版了专著《中国美学史大纲》,这本书填补了中国美学史的空白,同时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这部著作也奠定了作者在美学界的地位。但叶朗先生本人对《史纲》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他曾说,“我准备增补、修改《中国美学史大纲》这本书。其中要增补一章宋明理学家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论。这一点当初我在写《大纲》时忽略了。”(《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不仅宋明理学美学和人生境界美学被忽视了,禅宗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在《史纲》中也只字未提,这是不应当的。我们也期盼着叶朗能将《史纲》修述成一部更为完备的《中国美学史》。只是宗先生无法完成的美学史,带给现代美学研究、发展、甚至学派的建构一个巨大的缺失。笔者在这里无意于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轨迹作全面的回顾,只想就北京大学的美学研究的历史作一回眸,希望能温故而知新,希望可以从对历史的回望中重新发现当代美学的走向,从先贤那里找到我们失落已久的学术勇气。关于中国美学,其学术传统有两个:一个是20世纪之前的古典的传统,这个传统丰富复杂,多元交织,既浑厚又令人却步。第二个是20世纪以来的现代的传统。这个传统虽然历史短暂,却不容忽视。北大美学传统的开创者是蔡元培,他“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深入人心,提倡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起美育的重任,实施终身美育的大美育观,实在用心良苦。但蔡先生对于现代美学的意义更多的是树立一种姿态和社会学的价值。现代美学的奠基人是朱光潜和宗白华。他们的努力下,美学的学术传统得以建立。学术传统,简称“学统”。“学统”一词,古已有之。清初理学家熊赐履就著有《学统》一书,但他还是从道统观点立论的。今天所谓的学统,其要义有四:一是大师级学者的出现;二是奠定本学科研究、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基本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论;三是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形成研究的高峰,并对后来者的研究有巨大的启示作用,有学术生长的空间,正如陈寅恪先生称赞王国维“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四是学者自觉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不容政治和非学术的力量肆意践踏。舍此四大因素,便不能称其为学统。学统得以相承相续,首先依赖于学人的自觉与呵护,依赖学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次要依赖于公正、合理的社会大环境。在社会环境不良或者不利于维护学术尊严和学统的情形下,学人自身的学术自觉就弥足珍贵。我以为,以此返观宗白华放弃著史计划,这正说明宗先生“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的学术精神,表面是退让,实质是维护了学术的自由和尊严,这才是学统的精髓。所以,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宗先生是“撰史未遂成遗恨,但留学统在人间”!深厚的学术传统是形成开放、活跃、自由的学派的基础和前提,继承学统,依靠学者的自觉意识;建立学派,赖于学人的自由争鸣。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至今,仍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派。叶朗先生对美学学派也神往已久,他在《胸中之竹·自序》中说:“中外学术史告诉我们,没有学派,就没有理论的原创性;没有学派,就没有真正的百家争鸣;没有学派,就没有学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在同一学科领域中出现不同的学派,以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学派和学派之间则应该是互相尊重,和而不同。”他还认为:“北京大学从蔡元培先生任校长时开始,就有一种重视美育和重视美学研究的传统。邓以哲、朱光潜、宗白华等前辈学者又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美学财富。在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学者,理应有一种高度的历史自觉性,要为创立一个体现北京大学的学术传统和治学风格的新的美学学派,加倍贡献自己的力量。”叶朗先生看到了建立学派对于美学学术的重要性。从学统出发,走向百家争鸣的美学学派,走出中国现代美学的“失语”困境,摆脱西方美学话语霸权,走向美学的大繁荣,这是每一个美学工作者向往与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寄希望于所有立志美学研究的学者,能在前辈学者开拓的学术区宇之下,“补前修之未逮,示来者以轨则”,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美学学派。宗白华先生在40年代写过一首五律,诗云:飚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云罅漏夕晖,光泻一川冷。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诗中描述的白鹭悠悠、孤霞淡淡,月华初生、万象澄澈的境界,不正是宗先生的治学与为人的境界吗?我们也期盼将来的“宗白华学派”有这样的学术境界。
2023-07-12 20:2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