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打游戏的长毛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 u投在线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既经历了安史之乱前那种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也经历了安史之乱“流血川原丹”、生灵涂炭的全过程;还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因此,杜甫的一生,和他所处的唐王朝那个由盛及衰、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大致说来,杜甫的生平,随着社会和个人环境的变动,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游历时期(三十五岁前)
杜甫早慧,其《壮游》诗追忆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岁就已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受到前辈的夸奖:“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诗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他勤奋好学,“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都为他以后的诗歌成就打下了渊博雄厚的基础。二十岁起,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先游吴越,二十四岁返回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举考试不中;第二年又游齐赵,直到开元二十九年(741)才回洛阳。天宝三年(744),他在洛阳结识了李白,相邀同游梁宋,同游的还有高适。后来高适南游楚,杜甫和李白则北上再游齐赵,他们一起登高怀古,寻幽访胜,饮酒论诗,过了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壮游》)的豪放浪漫生活,结下了深厚友谊。这次壮游,使诗人接触到祖国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壮丽山河,结交了不少文学造诣很深的师友,为他诗歌创作的发展成熟作好了准备。作于这一时期的《望岳》诗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画鹰》诗说:“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都表现出青年诗人对自己前途和能力的乐观自信,充满了勇于攀登、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
二、困守长安时期(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
天宝五年(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但迎接他的却是十分冷漠的现实。他参加制举考试,但嫉贤妒能、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却不让一人及第,还向玄宗上表称贺“野无遗贤”。他不断向王公大臣投诗干谒,写下《奉赠鲜于京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赠翰林张四学士蝈》等诗,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但毫无着落。他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封西岳赋》、《鹃赋》等作品,虽博得了一些虚名,但作用也不大。到天宝十四年(755)十月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正八品下的小官时,他在长安已经呆了十年了。这期间,诗人的理想一再碰壁,生活也越来越拮据。他常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的生活,甚至陷入“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的困窘地步。这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辛酸屈辱,与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不凡抱负形成鲜明的对比。贫困的生活体验,使他与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逐渐贴近;当权者的排斥,使他对政治的黑暗有了切身感受。诗人的性格也逐渐由清狂转为深沉。他处在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耳闻目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对潜藏的社会危机也有所预感。这段时间,杜甫写下一百多首诗,其中《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名篇,从多方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冬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既是对自己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也展示了唐代盛世结束、危机四伏的社会图景,表达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拳拳深情,对贫富对立的社会矛盾也进行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形象概括。这些作品都标志着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
三、为官及流亡时期(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
天宝十四年(755)十月,杜甫官定后即离开长安往奉先县探家,迎接他的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的惨状。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长安沦陷,杜甫也携带一家老小加入了流亡的难民队伍。他先是由奉先逃到白水,后又由白水再逃到鄜州。他在《彭衙行》中记述了当时的逃难情况:“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身愈嗔。“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七月,太子李亨在甘肃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羌村,只身投奔灵武见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诗人得以目睹叛军烧杀掳抢的惨景,写下《月夜》、《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表达了自己的悲哀、愤恨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当他听到宰相房瑁在陈陶斜和青坂遭到惨败的消息时,又写了《悲陈陶》、《悲青坂》等作,以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并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心情。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终于从长安逃出,到达肃宗的行在陕西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述怀》)这就是他历尽艰险困苦来到朝廷的真实写照。肃宗褒奖他的忠心,授予他左拾遗这一品位虽低但责任重大的谏官职务。但不久他却因上疏救房璃触怒肃宗,几乎定罪。这一年闰八月,他离开凤翔去郝州看望妻子,写下《羌村三首》和长诗《北征》,记述了沿途及归家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这年秋冬,唐军收复两京,肃宗回到长安,杜甫也自鄢州入京。第二年六月,他因房瑁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往河南旧居探亲,途中目睹社会的残破和人民的苦难,写下《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两组名垂千古的诗篇。同年秋天,杜甫因朝中李辅国专权,对政治感到失望,加上关辅大饥,毅然弃官携家前往秦州。十月迁同谷。一路上,诗人拖儿带女遭受颠沛流离之苦,写下《秦州杂诗二十首》、《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等备述其状。由于在同谷无衣无食,一家数口几濒绝境,同年十二月,诗人只得往成都投靠高适等故交旧友。这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作官、陷贼、流亡、遭贬,生活体验异常丰富,创作也较多,今存诗二百四十九首。由于他和人民一起感受到战争的痛苦,从满目疮痍的村落间观察了肃宗的“中兴”,因而在作品中能更客观地记述时代的真实,许多诗篇对战火和灾荒中人民的苦难有深刻的反映,有着“诗史”的伟大意义。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感情,是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许多叙事性优秀诗作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代表了杜甫诗歌写实艺术的独特成就。
四、飘泊西南时期(从四十九岁到去世)
乾元二年(759)底.杜甫终于来到成都。次年春天,在一些地方官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筑了一座草堂,诗人飘泊多年,至此才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因而写了不少诗描述村居生活的乐趣。代宗宝应元年(762).诗人在成都尹兼御史中丞严武的资助下扩建了草堂.开辟了田地,他带着两个孩子种菜种药、养鸡养鹅,俨然是个老农。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徐知道趁机叛乱,杜甫逃到梓州等地避难。直到叛乱平息才回到草堂。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回成都任职,他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入严幕六个月,因不惯幕府生活,又回到草堂。杜甫在成都的这段时间,生活虽较前安定,但仍未忘记穷苦人民,他写了《枯棕》、《病橘》等诗,对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更由推己及人到“宁苦身以利人”(黄彻《碧溪诗话》),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不得不于五月率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九月到云安,第二年暮春抵达夔州。在这里,他受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暂时住了下来。他感到自己越来越老,就更加抓紧时间多写诗,说:“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归》)这一期间他创作上大为丰收,不到两年时间竞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几乎占今存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三十多。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国家大事、朋友往来到个人身世都有所涉及,如《昔游》、《壮游》、《_遣怀》等五古名篇和《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七律名篇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诸将五首》和《有感五首》是针对时局写的政论律诗,《咏怀古迹五首》和《八阵图》、《古柏行》则对后世怀古咏史诗很有影响。在夔州期间,杜甫对诗歌的格律、形式等写作技巧也有更深入的探讨,他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对于七言律诗尤其用力精深。他创作的大量七言律诗,如《白帝》、《登高》以及《秋兴八首》等在艺术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世奉为圭臬。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就想回河南老家。他先到江陵,因河南兵乱受阻,半年后改道抵达公安,年底飘泊到湖南岳阳。这时诗人的健康状况更加糟糕,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地折磨着他。为了投靠亲友,他不得不更向南行。大历四年(769)正月,诗人来到潭州,后又到衡州。不管飘泊到哪里,诗人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人民的创伤,他写了《遣遇》、《宿花石戍》、《岁晏行》、《登岳阳搂》等作品,诗中不仅对人民遭受战乱的痛苦充满深切的同情,而且对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的行为表示了极大愤慨。大历五年(770)四月,军阀臧玢在潭州作乱,兵荒马乱之中,已经折回潭州的杜甫只好又往南逃难。他在《逃难》诗中说:“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船行至耒阳,由于江水陡涨,交通不便,杜甫一家人饿了五天五夜,幸亏县今聂某送来牛酒,才免于饿死。船无法再前进,诗人只得又折回潭州,就在这年冬天,五十九岁的诗人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临终前,他支撑着写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呈湖南亲友》这首长达七十二句三百六十字的五言排律。诗中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可见这位忧患一生的诗人直到临死也没有忘记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瑞瑞爱吃桃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既经历了安史之乱前那种繁荣昌盛的“开元全盛日”,也经历了安史之乱“流血川原丹”、生灵涂炭的全过程;还看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败落景象。因此,杜甫的一生,和他所处的唐王朝那个由盛及衰、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大致说来,杜甫的生平,随着社会和个人环境的变动,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游历时期(三十五岁前)
杜甫早慧,其《壮游》诗追忆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岁就已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受到前辈的夸奖:“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诗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他勤奋好学,“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都为他以后的诗歌成就打下了渊博雄厚的基础。二十岁起,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先游吴越,二十四岁返回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举考试不中;第二年又游齐赵,直到开元二十九年(741)才回洛阳。天宝三年(744),他在洛阳结识了李白,相邀同游梁宋,同游的还有高适。后来高适南游楚,杜甫和李白则北上再游齐赵,他们一起登高怀古,寻幽访胜,饮酒论诗,过了一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壮游》)的豪放浪漫生活,结下了深厚友谊。这次壮游,使诗人接触到祖国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壮丽山河,结交了不少文学造诣很深的师友,为他诗歌创作的发展成熟作好了准备。作于这一时期的《望岳》诗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画鹰》诗说:“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都表现出青年诗人对自己前途和能力的乐观自信,充满了勇于攀登、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
二、困守长安时期(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
天宝五年(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但迎接他的却是十分冷漠的现实。他参加制举考试,但嫉贤妒能、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却不让一人及第,还向玄宗上表称贺“野无遗贤”。他不断向王公大臣投诗干谒,写下《奉赠鲜于京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赠翰林张四学士蝈》等诗,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但毫无着落。他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封西岳赋》、《鹃赋》等作品,虽博得了一些虚名,但作用也不大。到天宝十四年(755)十月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正八品下的小官时,他在长安已经呆了十年了。这期间,诗人的理想一再碰壁,生活也越来越拮据。他常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的生活,甚至陷入“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的困窘地步。这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辛酸屈辱,与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不凡抱负形成鲜明的对比。贫困的生活体验,使他与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逐渐贴近;当权者的排斥,使他对政治的黑暗有了切身感受。诗人的性格也逐渐由清狂转为深沉。他处在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耳闻目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对潜藏的社会危机也有所预感。这段时间,杜甫写下一百多首诗,其中《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名篇,从多方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冬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既是对自己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也展示了唐代盛世结束、危机四伏的社会图景,表达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拳拳深情,对贫富对立的社会矛盾也进行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形象概括。这些作品都标志着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成熟,奠定了他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苍凉的诗歌风格。
三、为官及流亡时期(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
天宝十四年(755)十月,杜甫官定后即离开长安往奉先县探家,迎接他的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的惨状。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长安沦陷,杜甫也携带一家老小加入了流亡的难民队伍。他先是由奉先逃到白水,后又由白水再逃到鄜州。他在《彭衙行》中记述了当时的逃难情况:“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身愈嗔。“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七月,太子李亨在甘肃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羌村,只身投奔灵武见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诗人得以目睹叛军烧杀掳抢的惨景,写下《月夜》、《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表达了自己的悲哀、愤恨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当他听到宰相房瑁在陈陶斜和青坂遭到惨败的消息时,又写了《悲陈陶》、《悲青坂》等作,以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并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心情。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终于从长安逃出,到达肃宗的行在陕西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述怀》)这就是他历尽艰险困苦来到朝廷的真实写照。肃宗褒奖他的忠心,授予他左拾遗这一品位虽低但责任重大的谏官职务。但不久他却因上疏救房璃触怒肃宗,几乎定罪。这一年闰八月,他离开凤翔去郝州看望妻子,写下《羌村三首》和长诗《北征》,记述了沿途及归家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这年秋冬,唐军收复两京,肃宗回到长安,杜甫也自鄢州入京。第二年六月,他因房瑁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往河南旧居探亲,途中目睹社会的残破和人民的苦难,写下《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两组名垂千古的诗篇。同年秋天,杜甫因朝中李辅国专权,对政治感到失望,加上关辅大饥,毅然弃官携家前往秦州。十月迁同谷。一路上,诗人拖儿带女遭受颠沛流离之苦,写下《秦州杂诗二十首》、《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等备述其状。由于在同谷无衣无食,一家数口几濒绝境,同年十二月,诗人只得往成都投靠高适等故交旧友。这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作官、陷贼、流亡、遭贬,生活体验异常丰富,创作也较多,今存诗二百四十九首。由于他和人民一起感受到战争的痛苦,从满目疮痍的村落间观察了肃宗的“中兴”,因而在作品中能更客观地记述时代的真实,许多诗篇对战火和灾荒中人民的苦难有深刻的反映,有着“诗史”的伟大意义。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感情,是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许多叙事性优秀诗作更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代表了杜甫诗歌写实艺术的独特成就。
四、飘泊西南时期(从四十九岁到去世)
乾元二年(759)底.杜甫终于来到成都。次年春天,在一些地方官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筑了一座草堂,诗人飘泊多年,至此才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因而写了不少诗描述村居生活的乐趣。代宗宝应元年(762).诗人在成都尹兼御史中丞严武的资助下扩建了草堂.开辟了田地,他带着两个孩子种菜种药、养鸡养鹅,俨然是个老农。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徐知道趁机叛乱,杜甫逃到梓州等地避难。直到叛乱平息才回到草堂。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回成都任职,他向朝廷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入严幕六个月,因不惯幕府生活,又回到草堂。杜甫在成都的这段时间,生活虽较前安定,但仍未忘记穷苦人民,他写了《枯棕》、《病橘》等诗,对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更由推己及人到“宁苦身以利人”(黄彻《碧溪诗话》),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不得不于五月率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九月到云安,第二年暮春抵达夔州。在这里,他受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暂时住了下来。他感到自己越来越老,就更加抓紧时间多写诗,说:“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归》)这一期间他创作上大为丰收,不到两年时间竞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几乎占今存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三十多。内容也十分丰富,从国家大事、朋友往来到个人身世都有所涉及,如《昔游》、《壮游》、《_遣怀》等五古名篇和《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七律名篇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诸将五首》和《有感五首》是针对时局写的政论律诗,《咏怀古迹五首》和《八阵图》、《古柏行》则对后世怀古咏史诗很有影响。在夔州期间,杜甫对诗歌的格律、形式等写作技巧也有更深入的探讨,他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对于七言律诗尤其用力精深。他创作的大量七言律诗,如《白帝》、《登高》以及《秋兴八首》等在艺术上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世奉为圭臬。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就想回河南老家。他先到江陵,因河南兵乱受阻,半年后改道抵达公安,年底飘泊到湖南岳阳。这时诗人的健康状况更加糟糕,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不断地折磨着他。为了投靠亲友,他不得不更向南行。大历四年(769)正月,诗人来到潭州,后又到衡州。不管飘泊到哪里,诗人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人民的创伤,他写了《遣遇》、《宿花石戍》、《岁晏行》、《登岳阳搂》等作品,诗中不仅对人民遭受战乱的痛苦充满深切的同情,而且对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的行为表示了极大愤慨。大历五年(770)四月,军阀臧玢在潭州作乱,兵荒马乱之中,已经折回潭州的杜甫只好又往南逃难。他在《逃难》诗中说:“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船行至耒阳,由于江水陡涨,交通不便,杜甫一家人饿了五天五夜,幸亏县今聂某送来牛酒,才免于饿死。船无法再前进,诗人只得又折回潭州,就在这年冬天,五十九岁的诗人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临终前,他支撑着写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呈湖南亲友》这首长达七十二句三百六十字的五言排律。诗中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可见这位忧患一生的诗人直到临死也没有忘记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康康map
-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参考资料:杜甫生平简介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杜甫回到家中,他心爱的小儿子不幸饿死了。
- Chen
-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
初露头角
杜甫六岁时,曾经随家人在郾(yǎn)城观看过当时最负盛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公孙大娘那神奇、优美、雄浑的舞姿,给了幼小的杜甫极为强烈的震撼。七岁时杜甫开始写诗,公孙大娘美妙的舞姿幻化成一只彩凤在他脑际翩翩飞翔,他一起笔便作了一首歌咏凤凰的诗。从此,他才思泉涌,不断诵诗、写诗,不断学习,十四、五岁时他的诗文就在洛阳显露头角了。
南下漫游
大凡诗人、文学家都必须游览名山胜水,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激发灵感。杜甫在20岁那年,沿运河南下,经扬州、渡长江,开始了第一次漫游生活。他在苏州游览了虎丘的剑池,看过了吴王阖闾的坟墓,又到钱塘、绍兴等地寻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游的踪迹,在江宁考察了王、谢等高门贵族的旧居。在这长达三、四年的南游中,杜甫的阅历和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
进士落第
公元735年,24岁的杜甫从江南赶回洛阳,参加全国最高级别的进士考试。这次投考的考生有三千多人,进士只录取27名,杜甫落第了。这时的杜甫物质生活还比较优裕,又正值年轻气盛、恃才而傲阶段,进士落第对他没有形成多少打击。他在洛阳住不多久,又开始北游齐赵,进行第二次漫游,写下了《房兵曹胡马》
登临泰山
在北游齐赵期间,杜甫登上了东岳泰山,这年他大约二十八、九岁。面对绵延数百里、巍峨雄峙在齐鲁大地上的这座五岳独尊的名山,杜甫激情澎湃。他站在泰山日观峰上,翘首云天,俯视山川河流,抒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望岳》
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李、杜二人志同道合,亲如兄弟,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过的是“卖药都市、寄食朋友”的辛酸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朝廷因穷兵黩武,用暴力征兵,兵士和亲人在咸阳桥上生离死别的惨景,他抑制不住满腔的悲愤,写下了第一首替人民呐喊的不朽诗篇《兵车行》,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这时的长安经叛军的洗劫,到处是断壁残垣,荒烟野草。杜甫困居长安,家书断绝,忧心如焚,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春望》,内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传颂千古。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
来到杜甫草堂,就见一条波光闪烁的河流从门前流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姑娘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的人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船,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后一年的多时间,杜甫的生活是闲适的,心情是平静的。在风和日丽的季节,他常常捧着一卷书,在楠阴下,吟一会,写一会,然后倾听燕子的絮语,翠竹的和鸣。他也经常拄着一个藤杖,走到溪边江畔,看出水的红莲,逐浪的白鸥,渔人的网罟,客商的大船。他热爱大自然,不管是飞鸟的轻盈,蝴蝶的翩跹,野花的幽香,他都喜欢。他的朋友也慢慢多了起来,诗人、文人、画家、隐士、僧侣,但是最多的还是那些田父、野老、花农,以及左邻右舍。
第二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狂风暴雨骤然而来,将老楠树连根拔起。诗人悲歌:“我有新诗无处呤,草堂自此无颜色。”秋天的一个下午,大风怒号,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杜甫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后来在邻居和朋友的帮助下才重新修好。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年12月老友严武上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此前老友高适代理一段节度使)。大地回春,草堂同它的主人一样,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遗憾的是次年四月,玄宗和肃宗先后死去,代宗即位,召严武入朝,接着四川又发生了叛乱,杜甫只好赶到梓州,结束了在草堂的第一阶段的生活。
杜甫早年漫游时,曾与李白、高适两位大诗人相遇。他们一道畅游梁宋,饮酒论诗,情同,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高适也恰巧在蜀州刺史任上,便常资助杜甫。上元二年(761),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寄赠杜甫,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大历五年(770),漂泊湖湘的杜甫一日偶翻书帙,重新读到这首诗时,高适已亡故。睹物伤情,感事怀人,杜甫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以寄哀思,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这和着血泪唱出的心声,读来感人肺腑。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一叶扁舟,载着这位创作了1400多首惊风雨,泣鬼神诗篇的诗人,在寂寞的湘江上凄凉北行。歌声渐渐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消失在廖廓无际的天空之中,诗人终于停止了他那感人至深的歌喉,只有青蒙蒙的群山,永远伴随着他。杜甫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护修葺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