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后现代文学思潮是什么意思?

2023-07-13 04:22:13
TAG: 文学
共1条回复
一自萧关起战尘

后现代是针对现代而言的。就西方的后现代文学思潮来说,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至于二者具体的分别,可参照哈桑关于现代与后现代不同对比的列表:

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宇宙万物无差异说”/达达主义

形式(联接的,封闭的) 反形式(相互脱节的,开放的)

目的 游戏

预谋性 偶然性

等级序列 无序

控制/逻格斯 枯竭/静寂

艺术客体/完成的作品 过程/演示/发生着

距离 参与

创作/整体化 阻遏创作/结构解体

综合 对比

此在 缺失

围绕中心的 扩散的

体裁/疆界分明 修辞

语义 符号

附属结构 转喻

选择 组合

独根/深度 散须根/表面

阐释/阅读 反阐释/误读

所指 能指

Lisible(供阅读的) Scritible(供写作的)

叙述/宏观历史 反叙述/微观历史

总体代码 独特用语

征兆 欲望

类型 变体

生殖器/阳物 同质异形/雌雄同体

偏执狂 精神分裂

本源/原因 差异-延宕/痕迹

上帝、圣父 圣灵

形而上学 反讽

确定性 不确定性

超验性 内在性

后现代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解构,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最符合后现代文本特征的是以马原(元叙事)、余华(死亡狂欢)、格非(本源缺失)等为代表的“先锋文学”,元叙事、死亡狂欢与本源的缺失都是解构性的文本策略,最终走向一切意义乃至文本自身的消解。

残雪的作品应当属于现代主义范畴,因为其本身并不带有解构性。而王朔的文学在表现手法上略带后现代色彩,而其实质上并没有后现代精神。

相关推荐

什么是元叙事

元叙事通常被叫做“大叙事”,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惯性和统一性。这一术语在批判理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论中,指的是完整解释,即对历史的意义、经历和知识的叙述。它通过预期实现,对一个主导思想赋予社会合法性。元叙事是由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在1979年首次提出的。根据利奥塔的解释,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扩展资料:意义元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由于这种设想无法证实,反而常常会遭到现实的打击而破灭,因此,不免带有神话的色彩。另一方面,元叙事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历史求证,它的产生动机源于对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所抱有的某种希望或恐惧,总要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结局,总要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种政治理想的构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叙事
2023-07-12 23:42:453

怎样是元叙事,怎么解释这个词?

元叙事:1 元虚构也叫元叙事、元小说。2 它通过作家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过程,产生间离效果,进而让接受者明白,小说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这样,虚构在小说中也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
2023-07-12 23:43:244

元叙事的内容简介

元叙事 英文:meta-narrative metanarrative元叙事与后现代主义李欧塔提出大叙事应该让位于“小叙事”,”李欧塔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借用了“话语模式”理论,构建了他自己的进步政治观。这种进步政治观基于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合理语言游戏的集合体。后现代主义者企图以具体的事件和人类的多样化经历来代替大叙事。他们说“多样性的理论观点要比宏大的,包罗万象的理论好得多。 利奥塔称:“我将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那么,何谓元叙事?利奥塔说:“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
2023-07-12 23:43:321

元叙事的基本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把“元叙事”看作是“现代性的标志”,把后现代定义为“不相信元叙事”,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对现代性进行“清算”。利奥塔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借用了“话语模式”理论,构建了这一进步政治观。这种进步政治观基于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合理语言游戏的集合体,而后现代主义者企图以具体的事件和人类的多样化经历来代替大叙事。利奥塔认为,社会现代性的最主要部分是大叙事构成的,但后现代主却是以怀疑大叙事(进步、启蒙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为特征的。利奥塔提出大叙事应该让位于“小叙事”,或者说是更谦虚的、“地方化”的叙事。“小叙事”可以“把目光聚焦于单个的事件上,从而把大叙事抛弃。”
2023-07-12 23:43:451

meta-narratives是什么意思

meta-narratives 元叙事网络释义 专业释义 元叙事 元叙述 叙事 后设叙事双语例句1.The meta-narratives begin to decline, thus the narrative knowledge is undercrisis, too. 而叙事知识因其所依赖的“元叙事”开始衰落,也处在了危机的状态。2.The Utopia of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dern "meta-narratives" thatcharacterized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现代性的话语以“元叙事”为其特征,技术乌托邦主义即是现代性的“元叙事”之一。
2023-07-12 23:43:591

以苏童和余华作品为例,谈谈新历史小说的如何颠覆正史的“宏大叙事”的?

1. 正史与“宏在叙事”从经验的层面上说,正史是“官修”的历史,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历史,是根据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编撰的历史,因此也是该时代中最具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叙述。在任何稳定而统一的文化语境中,关于历史的讲述都有一套基本成规,这些使历史讲述具备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基本成规,就是“元叙事”或“元话语”。所谓“元叙事”(metanarrative)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利奥塔德说的“证明知识合法性”的叙事,元叙事的“运转部件,包括它伟岸的英雄主角,巨大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其远大目标”。所谓“元话语”(matediscourse)即一门学科知识证明自身地位合法化的话语。正史之所以为“正”,正是因为它体现着一种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标准,它具有“以正视听”亦即裁定所有差异进行而统一所有话语的功能,具备这类功能的叙事和话语就是所谓“元叙事”或“元话语”。它们规定了正史的基本面貌(讲什么和如何讲)。换言之,大凡根据它们来讲述的历史都具有正史的性质,不论它们是以历史教科书的方式还是以文学作品的方式来讲述。作为中国小说四大源头(史传、传奇、笔记、话本)之一的史传传统,主要就来自正史,正史观念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尤为深厚:a.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b.暗念褒贬的春秋笔法c.全知的叙事方式d.比附于史的评价标准宏大叙事(grand narravite)又译“堂皇叙事”、“伟大叙事”,这是由“诸如精神辩证法、意义解释学、理性或劳动主体解放、或财富创造的理论”等主题构成的叙事。如启蒙叙事就是宏大叙事,知识精英总是朝着理想的伦理政治终端和宇宙的和谐迈进。2. 话语的谋逆:苏童《红粉》对元话语的改写话语(discourse),“是一个代替不出现的所指系列的能指系列”。我们分析话语不仅是分析话语的结构方式,更主要的是要了解某种话语形态要做什么和它在实际上所能做的,即它的内在动机、价值和作用于社会的方式。历史与话语的关系:历史是以话语的形态对我们呈现的,由于任何事件都只有被组织进某个话语系统中才能被赋予意义和价值,所以任何历史的构成都有话语参与其间,并以话语的方式存在和流传。这样话语对于历史表述便有了极大的宰制权,它说什么、不说什么、谁在说、如何说,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历史面貌的理解和把握,这即是话语权和话语解释权。新历史小说话语的两重性:既要用叙述者的话语去覆盖表现“真实的历史场景”的话语,同时也拒绝对叙述者的话语是否更真实作出确切的承诺。小说家改写历史的目的是想说:社会的历史进程与个人遭遇间可能存在的悖反性。 同学 我写的是这个 看看吧~~
2023-07-12 23:44:061

阿甘正传是元叙事小说吗

阿甘正传是元叙事小说吗,是的。是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的小说。小说以叙事方式,描写了一个像“憨豆先生”一样憨的人,像傻人有傻福,不怕困难,乐观积极向上,勇敢。并且另外过人的天赋让他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就。
2023-07-12 23:44:122

马原的冈底斯诱惑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事实上,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      《冈底斯的诱惑》第一个值得重视的特点是“元叙事”手法的运用。在小说的第4节中,第一级的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向读者声明这里的故事不是爱情故事;在第十五节,他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他未婚妻尼姆写信?这个叙述者以讨巧的态度粗暴地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等。      他显然不回避这样设置结局出于小说技术上的考虑。这种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当然会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整体性与真实性,他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正是这一点,才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这在小说的结构上也表现出来。这部小说是几个故事的拼合与组装,但与一般的看法不同,马原似乎并非出于纯技术的考虑。在组织、叙述全部故事的第一级叙述者之下,还有几个“二级叙述者”,一个是老作家,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神秘经历,又以第二人称“你”讲述了猎人穷布打猎时的神秘经验;另一个是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了陆高、姚亮等人去看“天葬”的故事,并转述了听来的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      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未知的神秘因素:在老作家的故事中,他在一次神秘的远游中看到一个“巨大的羊头”,这个羊头是神秘的宗教偶像,还是史前生物的化石,抑或是老作家的妄想症产生的幻觉?在穷布的故事里,他似乎碰到了“喜马拉雅山雪人”,但叙述者马上告诉我们,关于这种雪人的存在并没有科学的证据,那么穷布碰到的究竟是什么?在顿珠、顿月的故事中,不识字的顿珠在失踪一个月(他自己只觉得出去了一天)后突然能唱全部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这件事有遗传的、神话的、唯物的种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能说服其他解释的持有者……等等。这些有头无尾,抽去了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拼合起来就构成小说的大体。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一些神秘的、未知的因素,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甚至更要紧的,他们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都是没有结果的。尽管这些故事的叙述方法,都是以很精确的、现实主义式的、甚至是“客观的”态度讲述出来的。
2023-07-12 23:44:191

法默尔认为,所谓公共行政理论的局限性是什么?

法默尔认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 特殊主义的局限性:公共行政理论过于关注美国的特殊主义,忽视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2. 科学主义的局限性:公共行政理论过于依赖客观理性社会科学的逻辑和认识论,缺乏对其他知识体系的包容。3. 技术主义的局限性:公共行政理论过于依赖功能管理和组织技术,忽视了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4. 企业逻辑的局限性:公共行政理论过于受资本主义企业逻辑的影响,忽视了公共部门的特殊性质。5. 解释学的局限性:公共行政理论过于追求基于“宏大叙事”的所谓“真理性”解释,缺乏对多元观点的包容。总之,公共行政理论需要摆脱过于依赖单一逻辑和认识论的局面,包容其他知识体系和观点,以实现更好的公共管理和服务。
2023-07-12 23:44:283

马原的叙述圈套是什么

“叙述圈套”是当代小说评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专门用来阐释当代先锋小说的叙述方式。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评价马原时说:“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述圈套"。”[1]现在人们一般都认定这个概念的最初使用者是吴亮,1987年吴亮发表《马原的叙述圈套》,[2]首次用“叙述圈套”一词评论马原小说的叙述艺术。之后,这个术语开始在先锋小说论述中频繁出场,人们似乎因此找到了一个能概括描述先锋小说叙事游戏的语词。 80年代的先锋小说叙事革命肇始于马原。他在1984至1986年间发表了《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错误》等小说,第一次把小说的叙事本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马原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换,而且把“怎么写”推到极端,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心理小说的意识流程都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吴亮说:“写小说的马原似乎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讲故事方式。他实在是一个玩弄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偏执的方法论者。”
2023-07-12 23:44:361

利奥塔的历史起源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让—弗郎索瓦·利奥塔(1924—1998)。少年时代经历过二战和德国纳粹对法国的占领。纳粹的暴行,尤其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成了利奥塔不断反思的对象,也令他对黑格尔思辩叙事的前提“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产生怀疑,这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来源。利奥塔的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一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一。利奥塔是以“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为人所熟知的,何谓后现代主义?利奥塔称:“我将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那么,何谓元叙事?利奥塔说:“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利奥塔后来对“后现代”这一提法不满,因为它容易使人误以为“后现代”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时代,而其实,后现代乃“现代的一部分”,后现代只是对“现代”的预先规定及假设提出疑问,“后现代总是隐含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_,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的状态的冲动”。由于在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大家的思想家中,只有利奥塔坦承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所以他对“后现代”的解释具有特别的权威性,并基于其立场,利奥塔反复强调“后现代”乃“对宏大叙事的怀疑”,因而应对宏大叙事的霸权予以批判。 利奥塔说:“如果哲学家们帮助了这样一种观点:在不存在权威的地方存在权威,并予这种权威以合法性,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在真正的思考。”利奥塔还认为,在普遍适用的宏大叙事失去效用后,具有有限性的“小叙事”将会繁荣,赋予人类新的意义价值。利奥塔不像德里达直接以本体论为批判对象,也不像罗蒂以哲学和文化的关系为基本点,来建构一个后现代理论,而是把对本体论的批判转化为对知识的合法性和知识分子的地位的考察,以此来实现他“去中心”、消解同一性和整体性、放逐元话语的目的。他宣告:元话语已经过时,元叙述的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拯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的杂乱的星空中,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的世界。
2023-07-12 23:44:551

韩剧制作人金多静哪一集出场?

在第5集《制作人》玩得挺高明的,玩出了元叙事的味道。简言之,元叙事就是创作者把自己的创作过程当做主要素材,加以利用,造成一种虚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或者是从现实中生发而出的假象,获得逼真的生活质感。《制作人》是韩国KBS电视台于2015年5月15日播出的金土剧,是三大台首部周五、六综艺档播出的电视剧。由综艺节目制作人徐秀敏携手朴智恩编剧、表民洙导演和尹成豪导演共同打造,金秀贤、车太贤、孔晓振、李知恩(IU)联袂主演。该剧以电视人聚集地的首尔汝矣岛为背景,围绕KBS综艺部门为舞台而展开,讲述发生在综艺节目制作人之间的故事。全剧韩国最高收视率为17.7%,是继2014年《来自星星的你》之后首部收视率突破15%的迷你剧。剧集评价《制作人》玩得挺高明的,玩出了元叙事的味道。简言之,元叙事就是创作者把自己的创作过程当做主要素材,加以利用,造成一种虚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或者是从现实中生发而出的假象,获得逼真的生活质感。《制作人》是一部难得的、富有元叙事意味的电视剧,达到了相当高的仿真程度,该剧也揭示了网络时代里娱乐电视台的转型,从以前的单纯内容播出平台,变成一种既是制作单位。又承揽大型演出、直接面向市场,全能或者说职能模糊型企业。看惯了荧屏上很用力的爱情,这个夏天不妨换换口味,感受一下轻逸的情愫,挺清爽减龄的。
2023-07-12 23:45:105

上班了才发现社会太黑暗

上班了才发现社会太黑暗 上班了才发现社会太黑暗,虽然并不能理解他们说的社会的残酷是什么,但是从各种职场剧、偶像剧,我们仿佛找到了答案,社会让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自己很普通,社会是真的黑暗。 上班了才发现社会太黑暗1 我们在还未真正踏入社会之前,一定都听过“前辈”们这样的警告,“你踏入社会,才知道现实很残酷的,所以你们要好好享受学生时光”...... 虽然并不能理解他们说的社会的残酷是什么,但是从各种职场剧、偶像剧,我们仿佛找到了答案。职场斗争堪称宫斗,社会有很多潜规则......天啦,一想到自己以后要经历这么复杂、险恶的社会,就觉得一阵惶恐。 但是当自己真的参加工作,发现大家都是安静认真的工作,至少没有心思陪你上演电视剧里的狗血情节,当然也并不是说职场上没有这种现象。只是很庆幸,自己身边的同事都是比较纯粹的一群人。 慢慢的才发现,之所以说社会残酷,不是因为外在环境如何,因为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就能规避很多外在的伤害的烦恼。而真正让我难过的是,脱离了学校较为轻松的环境、父母的保护,社会让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自己很普通,这远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慢慢长大,我们会定更贴切实际的梦想,或者说目标,即使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心地善良的老师也会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带着一丝丝的骄傲,我们雄赳赳气昂昂从学校进入社会,才发现相差甚远。 社会不会对你撒谎。 初入职场,想象中在各方运筹帷幄的自己并没有出现,反而是不断出错、变得怯懦、甚至怀疑自己,这或许是很多职场小白的真实状况。很多人会开始疑惑,为什么以前我稍稍努力就能得到赞扬的成绩,在这里行不通了。谁会甘愿承认自己平庸,于是我们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结果当然会好一些,只是离我们心中的那个自己,相差甚远。 于是,我们开始审视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很普通。以前我们或许还可以不去努力、然后欺骗自己不想要,现在我们不得不拼命努力、却要接受失败的结果,这种逼迫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庸与无能,远比这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本身更加残酷。 上班了才发现社会太黑暗2 很多人觉得社会很黑暗,我就在一直在想,之前的或者国外的社会就不黑暗么,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也许文化什么的不一样,但是人性都是一样的,其实到处都很黑暗。为什么现在你觉得特别黑暗呢?因为以前你不上网,不看报,所以不知道这么黑暗。现在网络发达了,让你知道了,其实就这么简单。 记得《黑衣人1》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桥段,安卡略战舰包围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威尔史密斯很焦虑,要通知地球人,汤米李琼斯愤怒的对他说,“外星战舰、黑死病入侵,这样的事情多了,人们生活的还是很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事情不是你这个层次该操心的,再换一个角度,你操心也没用。 很多人喜欢讨论体制问题,这里其实是两个宏大的元叙事之间的战争,第一个元叙事是,社会的发展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之前,我们要不懈的和资本主义做斗争。这个故事大家很熟悉,并一度认为是真理。另一个宏大的元叙事则是,人类社会必定向着民主的方向演变,最终都将会成为民主的社会。在实现之前,我们都必须不懈的和专制做斗争。这两个故事其实都是故事,有些人以前信第一个,现在信第二个,信第一个的时候他信的死心塌地,信第二个的时候也信的死去活来。这种人被我称之为磁带人,只有两面,洗完一面,又成了另一面。意识不到,其实二者都是一样的。 我研究了很多激进人士,他们的最高诉求是给我钱房子女人和社会地位,最低诉求是我什么都不干,也给我钱,或者我干了一些坏事,法律也要保护我。我认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信念可言,用钱就可以瓦解,所以我不认为他们会有什么战斗力,也不认为社会会因此有什么解构,所以,如果你跟着混,可能会荒废一生。高福利国家确实好,不过原因大部分是历史造成的,不是制度造成的,制度只是分配资源的手段,作为底层,怎么分配都不会占到便宜。所以无论生活在哪个体制,你需要的都是爬向顶层,底层在哪里都是露宿街头的。 很多时候我还是过于理性,因为我知道,人都是一样的贪婪,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可以坚信某一个主义去做什么事情,中国人也没有什么畏惧。所以存在黑暗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如何看待黑暗,会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当你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然后又能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和一个聪明的头脑去适应和改变,那你就是一个有潜质成功的人。
2023-07-12 23:45:421

试论述后现代主义思想是什么,它对当下主流艺术及艺术多元化趋势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流行的20世纪西方社会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趋势。现在,后现代意义上,西方60年代激进的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二战到现代社会为背景后,西方发达国家以反映最近的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与思维的基本特征的基本方法的批评话语和世界的解释的一种新形式特征的文化潮流。加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整个哲学,美学,艺术,宗教和世界影响力的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复杂的场景,但也有思想,反映现代,多元思维和消极思维的共同特点,理论倾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反思与现代反思与现代(现代)的批判,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其批判的现代主义,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中心主义等等的基础。廖他在其“后现代知识的状态,”说:“我已经叫现代化,指的是文字,使自己的元合法化科学”,与后现代主义:“我将其定义为后现代怀疑论的元叙事”。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这直接聚焦于现代性,它的反思和批判,元叙事,他们靠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而事实上,双方的关系支配机制本身的合法性的社会约束之间需要证明合法化。所有的后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对事物提出批评和质疑的真理,倡导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元话语信任的破坏。同时,现代科学技术这个“双刃剑”,为人类的物质财富的后现代主义的反思,而人类,人类的生活空间和自己一个巨大的威胁,对于合理的过分张扬现代主义的做法,太痴迷与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确定性批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恰恰是形成现代主义的批评和质疑的基础上,是思维挑战传统模式并丢弃。 2,反对中派增强非理性主义主要问题已经占据了中心位置在西方哲学认识论。由于工业文明,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导致各种危机的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后现代批判,他们认为人是从对方所有的人类实践的误差的天然来源分离,要超越现代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必须消化,消化的主观性。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谁不是独立的谁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实体。因此,他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平衡。后现代主义反对“自我为中心”的理论,批判现代世界观的是个人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解构主义的研究工作动摇理性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的合法性,摧毁现代主义的基础和信仰的理论框架,消除了从根本上打破了人民的团结,诚信,信仰中心和绝对真理的终极价值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同时加强非理性主义,强调了非理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合理的殒落”,“非理性应该升级。”非理性主义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人的选择,它从根本上抛弃理性,权威的规则指出,人的存在是一个开放的倡导者构造不合理的问题。作为主要倡导者艾伦涂擂镎了性,情感,政治和精神学科有积极表现。在理性主义的框架思想本身,自然和科学的方法来移动哲学,视为唯一正确途径。斯宾诺莎说:“我将研究人类行为和欲望,为我检查的相同的面积和体积。”尊敬的实证理性的逻辑框架,只适用于无生命的物质,由在场的人强调应该冷静的观察者的非理性主义的关键原因,分析师成为参与者的存在,那些谁照顾。 3,提倡多角度,多元化的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拒绝社会一致性的前现代观念的理论,强调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多元化性,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角度,多角度。 一个视角是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具体角度来看,方法的角度,现象的有利位置,具体分析。的角度和你的每个人的角度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受到观察者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利益。与此同时,没有人能完全解释的任何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角度。正如韦伯所说的那样:现实中的一切知识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得出,所有的事实都是由人组成的构造解释,所有的单视角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无限的文字和解释的模糊性,克服了?开始看到世界由一个单一的做法,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促进“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谓的“如何将这个想法做(怎么都行)“,允许使用任何方法来容纳所有的想法,得到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方式社区摆脱僵化的形式合理性的,人的解放的奴隶摆脱了传统方法的。 4,尊重的对话,强调不确定性和差异,吸收了分析哲学,当代解释学和后结构主义在法国,研究方法,以取代从语言学讨论的学习语言的范式转变与主题内容知识知晓率,小组讨论活动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权力给予不同的语篇意识。后现代主义强调上下文的经验,人们更多的是交流,文化和生物交融的身体语言的一种形式,倡导一种公开,公平的对话。他们认为,对话是发生关系的过程解释器和解释器,目的是要推翻的理解不同理解的关系之间的平等交流的主要倡导者的中心位置。对话的对立面是不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个性和情况的任何确切的结论,它是不可缺少的。打开真理需要的是一个无知的态度 - 学无知,它要求对话者在开拓真理的过程中,始终审视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后现代主义认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对话者不断推动我们反思我们真正的谈话,思考什么样的人,我们把探索的各种情况和条件,以反映人不断提醒。 总之,后现代主义对总体性,同一性和确定性,解除事物的变化和事物本身的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随着思想的多样性的知识,超越差异和反对统一的现代理论。关于这一点,后现代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混沌的,非连续的,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也没有永远,整个世界正处于混乱和不确定的状态。 另外,后现代主义还主张价值判断的取消,给出不同的单词与平等的权利。后现代主义提倡文化多元,尊重文化的非自我,不同的文化赋予平等的地位,我相信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有自己的文化的权利。他们认为,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理性实际价值体系,所有的值?是完全平等的,“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后现代主义所关注,“如果现实是该公约的语言,那么意义和知识,只能是相对的。”
2023-07-12 23:45:502

韩剧制片人大结局是什么!谁和谁在一起了

卓艺珍和罗俊模在一起了,雨伞cp是开放结局。第12集:对着俊模和承灿的隐形摄像机流下眼泪的Cindy,俊模不顾局长反对依然对Cindy照常进行拍摄。但是Cindy因为卞代表制造出来的虚假身世论而受到争议,连日来被大众媒体不断讨论,面临出道10年以来放送活动的最大危机。另一方面艺珍因为偶然听到一些话,连夜认真寻找着什么,深夜接到艺珍的紧急电话后跑出来的俊模看到的了什么。扩展资料:《制作人》走“综艺戏剧”路线,形式比较新颖,就像真人秀拍法,经常有摄录机对准主角,他们独自向着镜头说话。不过,虽然幕前阵容强劲,但拍摄手法及形式似乎还没被观众消化。可幸的是,金秀贤及一众主角的演技获不少观众赞赏。在第一集时,主演们同时登场,且每位主演的个性十分鲜明,快速地将观众带入剧情中,“直切主题”成为该剧的点睛之笔。金秀贤于剧中饰演电视台新制作人,经常做事乌龙百出,还经常露出天然呆表情,但面对“情敌”车太贤,暗地起了妒嫉心,他的演出获观众赞赏既搞笑又可爱。
2023-07-12 23:46:079

《元叙事穿越》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谁有?

《元叙事穿越》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iygT4P1H33D32aaz4cVwg?pwd=cn89 提取码:cn89简介:在不远的未来,政府依靠穿越技术审查文字出版物。这种所谓的穿越,目的地不是历史,而是文字世界。这种技术被称为元叙事穿越。2030年,当苏致婉重读《君怀袖》之时,她便会想起和胤祥邂逅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2023-07-12 23:46:481

促使人们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原因有那些?

人们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厌倦、日益增长的怀旧情绪和对于传统的回归影响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60年代西方社会的剧烈动荡,“反文化”、“反设计”运动,年轻人的反叛、挑战和革命,“嬉皮士”、“朋克”和颓废文化、“波普”和“后波普”……都是促使人们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原因。
2023-07-12 23:47:032

《为钱钟书先生正“名”》一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回答得好有奖励

如果说狄德罗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浪漫派确立了现代艺术批评的美学基础(主体性),1那么波德莱尔则为现代艺术批评奠定了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对自足的艺术原则的充分意识,要等到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与现代主义美学诞生之后。正如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与美学家莫拉夫斯基(Morawski)所说:“艺术与美学的概念恰恰是在现代性的成长时期诞生并得到巩固的。学院与画廓的诞生、批评的专业化、艺术生产不断从既定的宫廷或教会赞助中独立出来——所有这一切及其它相似的现象是相互交织的,并为一个相对自主的审美文化的出现辅平了道路。但是对自足的艺术与美学的充分意识,却只有随着与众不同的现代主义感性的出现而出现。”2 可以明确地说,由于波德莱尔在现代艺术批评与美学中的至高地位,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是由他奠定的。这一原则就是将艺术真正置于与真理与道德的关系之中。这可以一劳永逸地反驳那些认为现代主义就是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等于没有内容(真理内容与道德倾向性)的指控。当然,人们可以援引许多段落来证明波德莱尔宣称艺术自主,谴责道德说教、哲理诗、艺术与文学中的政治倾向性等等。例如,韦勒克就认为,波德莱尔只是在早期表示轻蔑地提到“为艺术而艺术这个流派的幼稚的乌托邦,排除道德、往往甚至还有激情,它必然是没有孕育力的”。但是后来波德莱尔一贯申明反对“说教的异端”,拾起爱伦?坡的术语并且发挥了“诗歌除了自身之外别无目的”和“艺术愈是从说教中摆脱出来就愈能上升到纯洁而无关利欲的美”的论旨。3 波德莱尔如韦勒克所说是自相矛盾的吗?不是。波德莱尔所信奉的艺术自主并不是无所指的艺术自主。强调艺术自主或“为艺术而艺术”的背后,波德莱尔并没有忘记现代艺术的关怀:即它对作为不断敞开的地平线的现代性的诉求。他切实地领悟了创造性想象力、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运用艺术去变形的艺术语言,后者植根于关于普遍相似物、应和、象征的一套理论。4这样一来,韦勒克就无法解释似乎内含于波德莱尔文本中的矛盾。一方面,韦勒克指出,对超自然主义和创造性想象抱着这种总的看法,波德莱尔谅必会强调艺术家驾驭题材的能力、形式和风格乃至常规的作用、主题化为神话的转换功能。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地强调,由于把自然视为五彩缤纷的象征画面,他至少在绘画方面无法完全摆脱现实主义的预想,即题材内容的重要性。举例来说,他说,“知道一幅画是否有旋律的正确方式就是保持较远的距离去看它,这样就无法理解它的主题或辨别它的线条。如果它有旋律,它就已经具有一种意义。”因为此处的“旋律”是指“色彩的统一”,看来值得推荐的便是某种类似抽象的设色构思的东西——一幅无主题、或至少是没有辨认得出的抑或有形的主题的画作。在别处波德莱尔曾直截了当地谈到线条和色彩“绝对不依托画的主题”。但是,波德莱尔又说:“主题之于艺术家来说构成了他天才的一部分”,而且批评某个具体的艺术家的主题并不“值得”。5可以想见,波德莱尔并没有放弃主题批评,不然他就不会说某个艺术家的主题值不值得这样的话。在韦勒克看来,这是波德莱尔思想中的矛盾。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波德莱尔思想中最令人激动的地方。 因为,它再次证实了我们的看法:波德莱尔绝不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他之所以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乃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人,最终才能最有效地做到“为人生而艺术”。换言之,“为艺术而艺术”只是手段,而“为人生而艺术”才是目的。形式与主题之间的辩证法正可以说明这一点。没有关怀,没有主题内容(真理断言与道德诉求),就不可能产生激情,从而产生形式。形式是艺术家面临各种压力下的产物。形式不是单纯的艺术史的既定语言逻辑发展的结果,形式来自艺术家所遭遇到的、来自社会-历史的主题内容的压力与艺术史既定语言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此,形式(艺术的构形)必须被理解为主题内容与艺术史既定语言之辩证运动。6 波德莱尔的艺术批评观既建立在浪漫派美学的遗产上面,也批判了这一遗产,并开创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批评。波德莱尔首先强调了审美的时间性与历史性——显而易见,这得自浪漫派。他反对美的绝对的、非时间的概念,认可浪漫派的美学观念,认为美的标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美的本质也随历史的变迁而变迁。他断言“浪漫主义就是美的最晚近和最当下的表现”。7也就是说,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表现,而浪漫主义则是美的最新近和最现时的表现。随着浪漫主义的诞生,美走到了当下的形态。 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波德莱尔提出了古代论者与现代论者之间那个著名的论战。这一论战在席勒的名作《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得到过新的概念化表述,其后在施莱格尔以及浪漫派对古典派的论战中又作为一个恒常的主题出现。不过波德莱尔以一种独到的方式在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绝对美与浪漫派宣扬的相对美之间转移了重心。他说:“构成美的一种成份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份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它像是神糕有趣的、引人开胃的表皮,没有它,第一种成份将是不能消化和不能品评的,将不为人性所接受和吸收。”8 因此,艺术创作的关键就是抓住相对的、暂时的瞬间,并从中挖掘出它的永恒的和不变的一面,否则艺术美将因为无所依傍而两头落空,其结果只能是跌入抽象的、不可确定的虚无之中。“一句话,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为此,波德莱尔号召画家们勇于观察和描绘现代生活,而不要躺在古人的现成模式上睡大觉。他说:“谁要是在古代作品中研究纯艺术、逻辑和一般方法以外的东西,谁就要倒霉!因为陷入太深,他就忘了现时,放弃了时势所提供的价值和特权,因为几乎我们全部的独创性都来自时间打在我们感觉上的印记。”9 “时间打在我们感觉上的印记”可以说是波德莱尔对美的历史性本质的最好的概括。与此相应,波德莱尔大力倡导发掘现代社会的新的美质,从易逝的、过渡性的和琐碎的普通现象中提炼出美来。他赞美画家居伊就是这样一位从现代生活中挖掘美点的艺术家。“他到处寻找现时生活的短暂的、瞬间的美,寻找读者允许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特点。”10 正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中,波德莱尔率先在艺术批评中,而且可能也是在所有哲学与美学探讨中使用了“现代性”一词。波德莱尔所关注的、确立绘画的现代模式的特征的术语,经常被简化为对浪荡子的现代性城市空间的体验。11但是,波德莱尔的《现代生活的画家》也可以得到更宽广的读解,因为它通过“现代性”这一术语暗示了,现代性的图像(the image of modernity)可以在绘画中,并通过绘画得到建构。这篇论文还确立了一个概念前提,即在现代性与再现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必然联系,以至于现代生活成了视觉建构的结果,正如现代性也是这些绘画的来源。再现不是照相式的描摹,波德莱尔之所以选择雕刻家与插图画家居伊(Constatin Guys)作为现代艺术家的典范,并且通过描述居伊的作品,乃是因为他要提出一种现代生活的模式,这一模式既从空间上也从主题上与作为一种再现角色的艺术手腕(artifice)与改造、变形(transformation)有关。12 波德莱尔围绕时尚与易逝性的主题建构起他的现代性的模式。他的讨论集中在某些人物身上,但是,他并不是从街头直接观察这些人物,而是从时装画与印刷插图当中推断这些人物及其描写的。而且,波德莱尔所选的人物——浪荡子、纨绔子弟、*女、军人等等——都是以精心建构的术语(将他们建构为“图像”)加以描绘的,因此他是通过对他们的自我再现的策略的阐述,来分析他们的身份的。13换言之,现代绘画与现代性本身是一个相互建构的过程。现代绘画是“现代性的图像”,而现代性则通过这些图像被把握。 从一开始,波德莱尔还阐述了他的断言,即时尚需要特殊与一般、过去与现在、过渡性与永恒之间的区分。通过使用这些结构性对立的术语,波德莱尔坚持这些两两对立中的每一方都依赖于对方以获得其身份。因此,任何试图陈述一种有特征的品质都内在地位于现代性的一个特殊特征中(例如永恒的或易逝的),都与波德莱尔的意图相反。波德莱尔强调易逝性是现代性的一个永恒条件。那些凝固了这种易逝性的图像的特点因此不得不在对变化的持久过程的认知中发挥功能,而波德莱尔将这种变化置于现代生活的中心。要点不单单是视觉图像所传达的信息,而是那种传达注意到并参与在现代性的过渡性与漂浮性特征中的方式。14 在一个今天的观众眼里,居伊的作品是乏味的,也缺少特点。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其爽快、缺乏细节,特别是缺乏那种特殊的信息。现代生活不能被直接加以描绘,而是要从被当作艺术家头脑中的印象、记忆加以制作的图像中加以描绘。这些图像的主题、人物、场景,以及时尚的空间,都要在一种速记中得到传达,而这恰好与信息密集的描摹手法相反。在这儿,波德莱尔再次强调了现代艺术家对现代性的建构,而不是被动地反映。收集的机制(暗示着生活早已成了一种图像,现代性则是一种景观)与一种传达的概念性策略的结合,依赖于对那些正在被记录下来的漂浮的图像的熟悉。这些图像是草草勾勒的,以至只有在其他漂浮的、同样易逝的图像的持续之流中才会有意义。 在《现代公众与摄影》(1859)一文中,波德莱尔蔑视并谴责了摄影那种不加区分的现实主义。15 他嘲笑了他的同代人当中那些认为“如果一种工业性的处理〔指摄影〕可以给我们一种等同于自然的结果,那就是一种绝对的艺术了”的人。他们对他们自己说, “由于摄影为我们提供了精确性的每一种我们想要的保证(他们相信这一点,可怜的疯子!),那么,艺术就是摄影了。”16 这些立场 ——强调视觉的特殊性与反对摄影——尽管看上去矛盾,事实上却是互补的。对摄影的谴责呼吁一种记忆的肖像,一种来自经验的收集而不是直接的观察的图像制作。波德莱尔的再现模式强调了沉思与主体性,而不是机械的客观性。照相机,带着它对世界的自动记录,机械、中立并被认为带有文献性,对波德莱尔来说却并不能再现现代性的图像。相反,他的现代景观的观念是非常直接地与重要地通过社会领域,以及主观的过滤(作为一种记忆中的体验的建构性图像)相中和的。居伊在工作室里回忆起来的东西,他从在大街上体验的大量信息中回忆起来的有意义的东西,是对一种被分享的体验的可交流与可辨认的符号的速写。这是把握居伊作品表面上空洞的特征的关键。 因此,对波德莱尔来说,精确的图像恰恰不是那种机械的、巨细无遗的视觉信息的文献。相反,他强调了简化了的、示意性的和索引性的符号,其充分性存在于被分享的知识的领域,它自身却是转瞬即逝的,短暂的与变化无穷的。到该文最后,有一点已经变得很清楚,即波德莱尔观念中的现代性的唯一普遍性特征,乃是成像(imaging)活动,是再现的技巧,和人为的建构。17 至此,我们来到了波德莱尔的现代性美学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从审美角度探讨现代性的自我奠基、自我确证,以及现代性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的主题。 现代性的自我奠基与自我确证问题已在笛卡尔哲学中萌芽,在康德哲学中得到明确的主题,而在黑格尔那里得到进一步提炼和深化。在波德莱尔看来,现代性意味着某种瞬间性和流动性,但这种瞬间性和流动性中包含着永恒性和不变性。一直到今天,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这个定义仍然有着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它把发端于浪漫主义的对当下的关注概念化为一种原理,即只有现代的,才有可能成为经典的(或古典的)。在《现代生活的画家》著名的“现代性”一节中,波德莱尔说:“他(按指画家居伊)寻找我们可以称为现代性的那种东西,因为再没有更好的词来表达我们现在谈的这种观念了。对他来说,问题在于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着的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从过渡中抽出永恒。”接着,他给出了“现代性”的一个著名的,也许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定义:“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18 这一点极其重要: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观念成为几乎所有现代性定义的基础。当然,关于现代这个“新的时代”本身是一个向未来开放的、正在形成的、有待于被未来否定的过程的观念,从而认为现代只是一个过渡,在这种过渡中,唯有瞬间的在场(当下)才是确实的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已经得到了孕育。在黑格尔的现代性概念中,现代作为流动、作为过渡的敞开性,是以划时代的新开端被设想为永远在每一个诞生新事物的时刻重新开始,即新时代不断地在每一个当下环节中获得再生的意义上加以定义的。哈贝马斯曾将这个出现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关键术语译解为关于现代性的自我奠基与自我确证原理:现代性能够而且不必再从过去时代中借用标准;它得自行创立自己的规范。19然而,使现代性概念自始就沾上审美蕴含,并且是如此强有力地影响了现代主义以及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一般态度的,仍得归功于(或归罪于)波德莱尔。由于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刻画带有太强烈的审美内涵,迄今人们对现代性的批判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审美批判的特征。所以,如何评价波德莱尔的现代性审美意识及其现代性的一般观念,成了现代性的捍卫者如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的否定者如福柯的争论的核心。20 此处不是处理这一争论的适当地方。不过,最简明地作一个勾勒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性问题的认识。福柯认为现代性没有什么规范内容(即可以成为一般准则的内容),现代性纯粹是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态度,因为现代性无本质可言,现代性处于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显然,福柯的这一识读继承了波德莱尔现代性概念中的否定性一面。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福柯在此的策略是将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揉合到康德的启蒙定义的读解中。21而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性有其规范内容,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自始就处于既自我奠基与自我确证,又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的双重性之中。如果说笛卡尔与康德开创了现代性的自我奠基与自我确证的一面,那么,卢梭与休谟则开创了现代性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的一面。现代性的这种双重性在黑格尔的辩证体系中得到最高程度的表达。因此,在哈贝马斯看来,那种认为现代性除了不断的自我否证之外一无所有的观点,是秉承了波德莱尔的过分强烈的审美批判的倾向,不仅与现代性历史的事实不符(比如,哈贝马斯指出了现代性的某些正面价值:个人自由与个人政治参与空间的扩大,法律平等与司法制度的人道化,物质生活、教育与健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等等),而且也与欧洲现代性的现实,即欧洲的统一的事实或前景不符(哈贝马斯将欧洲的统一视为康德的永久和平理想的实现)。因此,如果说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奠基与解基、自我确证与自我怀疑、自我合法化与自我批判的动态结构,那么后现代论者的现代性终结论就显得颇为可疑了。后现代论者认为现代性由以确证自己的基础与合法性已彻底丧失,于是,他们不得不或是诉诸狄奥尼索斯的迷狂的力量(尼采),或是诉诸前苏格拉底的诗-思(海德格尔),或是坚持一种不带任何元立场的解构的游戏(德里达),或是求助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反抗(福柯)。我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自我批评机制的正确认识之上,因而都无助于现代性问题的真正解决。22 姚斯在《文学传统与现代性的当代意识》这一长文中也探讨了波德莱尔所“现代性”意识,以及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误读。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姚斯的论文旨在通过术语史与概念史的探讨,来捕捉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姚斯追溯了“现代”一词的不断变化的意义,描绘了与之对立的概念,诸如“古代”与“古典”,以便弄清楚“一个时代的新意识是如何离开其先前的传统的。”姚斯在这个结论中指出了本雅明在处理一对对立概念古典性/现代性(或古代/现代)时所存在的一种深刻的含混。一方面,本雅明在对梅龙(Meryon)的评论中追随波德莱尔,认为古代是现代性的出发点。另一方面,与波德莱尔的本意相反,本雅明“把现代性与古典性之间的功能的关系倒退到一种内容的对立。 姚斯认为,波德莱尔的现代性理论居然被这位本雅明误解,这真是一个悖论;因为正是这位批评家的著作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这位诗人的新理解。由于本雅明,人们才不再把《恶之花》视为诗歌退进它自身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门槛;通过他我们才得以意识到它是一种历史经验的产物,一种将19世纪的社会进程转换为艺术的历史经验的产物。23 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解释是单向的:他把《恶之花》仅仅解释为城市大众的远离自然的经验的证据。接下来,他忽视了异化的辩证的“另一面”,即通过对自然的征服而释放出来的新的生产能量;对此,波德莱尔的大都会抒情诗和现代性理论的意义也非同小可。本雅明似乎忽略了波德莱尔现代艺术理论的奠基石:1859年论居伊这位“现代生活的画家”。姚斯指出,波德莱尔对“美的双重性”的洞见不仅质疑了作为古典艺术的本质以及作为学院艺术的准则的“美的普遍性”观念,而且恢复了古典艺术一直加以压制的“历史的”,亦即暂时的美的观念的正确地位。在波德莱尔的理论中,现代艺术可以将古典艺术作为一种有权威性的过去加以打发,因为隐含在现代性概念中的暂时的或过渡的美带来了它自身的古典性。在波德莱尔看来,从现代生活中提炼出来自暂时性的神秘的美乃是艺术家的任务,因为只有这样,现代性才有可能成为“古典性”。 如果人们不再将波德莱尔作品中的“自然与素朴的丧失”视为来自第二帝国时代的商品生产社会的异化的结果,那么本雅明在解释波德莱尔时面临的矛盾就会得到另一种观照。为了欣赏波德莱尔对自然的批判的辩证意义,人们就不应否定那种生产能量的标志——在他的美学理论与诗歌实践中——人类的新的生产热情——既是经济上的还是艺术上的生产——*了这种热情,他想要克服他的自然状态,以便开创通往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的道路。本雅明极力加以描述的大都市危险,荒凉,孤独的一面,在波德莱尔的诗歌发现中却有其相互关联、相互建构的一面。24而本雅明的误读,常常是后人的普遍误读的先兆:这种误读,就是将波德莱尔刻画为一位对现代性的纯粹否定的诗人,而不是一位对现代性的辩证批判的诗人。 波德莱尔始终是一个关键。弄清楚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性质——是对现代性的纯粹否定,还是对现代性的辩证否定——决定了人们对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的性质及其原则的理解。我们通过对波德莱尔的不厌其烦的讨论,已经来到了基本结论的时刻:即波德莱尔不是一个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人,而是一个在“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下拥有深沉的“为人生而艺术”关怀的人;波德莱尔不是一个对现代性持纯粹的审美否定的人,而是一个对现代性持辩证的审美否定的人;波德莱尔不是一个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纯粹的否定性(即其过渡性、易逝性与偶然性)的人,而是一个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有其正面性和相关性(即其永恒性、不变性与必然性)的人。相应地,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波德莱尔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若干原则:现代主义艺术的真理内容和道德倾向性与其形式的辩证关系原则;现代主义艺术的否定性(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否定)与其建构性(现代主义又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图像建构”)的双重性原则;以及,现代主义艺术对传统的否定冲动(“新”、“现代性”)与其本身追求不朽渴望(“在场”、“经典”)的张力原则。 这样,我们也就来到了波德莱尔为现代主义艺术批评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党派原则与形式限定原则。 自从浪漫派以来,艺术批评在摆脱了新古典主义的客观法则以后,事实上已经成为意见市场上的讨价还价。那么,艺术批评还有原则可言吗?它不是已经沦落为任意的党派性了吗?波德莱尔的批评理论,部分地可以被理解为对这一困境所作的回应。对此,波德莱尔提出了批评的党派性原则(却不是任意的党派性)。他说: “最佳批评就是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的那一类:而非冷漠的、数学一般的批评,假借一切有所交代,既无爱又无憎,甘于把性情一扫而空。〔为了〕讲求公正,换言之,证明其合理的存在,批评就应该有所侧重、充满激情、表明政治态度,即从某个单一的视角落墨,而不是从一个展示无比开阔的地平线的视角。”25 可见,波德莱尔正是从新古典主义的客观性法则或全知全能式的上帝视角来看待艺术已经成为一个问题的时候,出来论证他的关于艺术批评的党派性原则或有限视角原则的。波德莱尔清楚地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趣味这一事实,而批评本质上也只能是视角性的。但是,令波德莱尔感到不安的并不是这一事实本身或存在着不同的批评观这一事实,而是:在批评不可避免地已经成为党派性的事业之后,批评是否还能保证它的合理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批评是否还有合理性基础?显然,波德莱尔并没有给出一种批评的合理性基础的一般理论,或后现代主义者所谓的“元叙事”。但是,波德莱尔确实相信批评有其“合理的存在”(“为了讲求公正……证明其合理的存在……”)。没有一种关于批评的合理性基础的一般性理论或元叙事,与相信批评有一种“合理的存在”之间的矛盾,似乎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解释来加以调和:在波德莱尔看来,批评虽然不再拥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客观法则,也不可能从一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视角落墨,换句话说,批评已经不再有一种永远的合理性基础,却可以有一种临时的合理基础。也就是说,在某个时刻,人们仍然可以就各种流派的艺术现象中哪一个流派要好过另一个流派,或同一流派当中的哪一位艺术家要好过另一位艺术家,以及同一个艺术家中的哪一件作品要好过另一些作品,达成共识。这可以从波德莱尔的批评实践中得到佐证。他之所以赞扬德拉克罗瓦、莫奈与居伊,乃是因为他认为他们最能代表某个既定时刻的艺术创作中那些最优秀的品质(比方说:浪漫精神、对当下的关注、现代性,等等)。这样,波德莱尔就论证了,即使在没有一种客观的艺术法则的情况下,艺术批评仍然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就是建立在批评的临时合理性之上。为了这种合理性,批评就要有所侧重,有所限定。没有侧重、没有限定的批评恰恰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侧重、没有限定,正如后现代论者所说的那样,“一切皆可”、“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艺术品会掉出艺术史范围之外”、亦此亦彼、无可无不可……恰恰毁灭了一切艺术赖以生存的前提:艺术是对真理的揭示与对道德倾向性的提示,最终陷于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的苍白琐碎与萎靡不振之中。换言之,如果一切皆可,人人都是艺术家,批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这也就是波德莱尔既要坚持批评的限定性与党派性,还要主张艺术创作中的形式限定性与既定时刻艺术游戏的高度严肃性的原因。波德莱尔特别强调了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这种游戏规则尤其体现在艺术形式的限定方面。他说:“因为形式起着束缚作用,思想才益发强有力地喷涌而出。……你注意到吗:透过天窗,或从两管烟囱、两块岩石之间,或透过老虎窗所看到的一线天要比山顶望去一览无遗的全景能产生更深刻的深邃无垠的想法?”26后现代主义者经常指责现代主义是形式主义,好像现代主义为了形式而形式,殊不知,从波德莱尔开始,现代主义早已明确地意识到了,形式的限定对于艺术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形式的束缚,“思想才益发强有力地喷涌而出”!对形式本身的重要性的认识,事实上并不始于现代主义,但是确实只有到现代主义那里,“形式的限定”才成为最突出的标识。形式作为一种限定,构成了一切艺术的先决条件;取消形式就是取消艺术本身。人们不止一次地谈论杜桑(贝格尔所说的“历史前卫艺术的代表)27,并大谈特谈那只臭名昭著的小便池,似乎只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丑行之所以成了一种荣耀,乃是因为没有一个成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指出皇帝的所谓新装其实不过是赤身露体而已。······································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最给力.
2023-07-12 23:47:112

《送你一朵小红花》太扎心,这些催泪“套路你了解几个

103010太担心了。这些撕“套路”你知道几个?103010太揪心了。这些催人泪下的“套路”如下:《送你一朵小红花》抗癌群主是一位抗癌患者的家属,他特别照顾杰克森易饰演的魏一航。因为魏宜航有特殊的负能量,吴小妹经常启发他。但是,抗癌真的是一件坚持不下去的事情。这很困难,而且吴小妹的爱人已经去世了。最终,吴小妹没有理由留在当地,所以她选择了回家。大家一起喝酒吃饭的时候,他的钱包掉了。从照片中,你可以看到他穿着一件彩虹t恤,所以吴小妹其实喜欢男人。抗击癌症相当困难,吴小妹不得不承受来自世俗世界的压力。这个彩蛋是很多人之前没有想到的。我以为吴小妹的情人是一个普通人,但事实上吴小妹也是一个悲伤的人物。《送你一朵小红花》电影中,魏一航一开始就是一个很负面的形象,甚至有点玩世不恭。很多人都在“期待”魏一航癌症复发的那一天。就在魏一航特别消极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一道曙光,那就是马小源,他也是有病却积极乐观。可能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阳光、积极、正常的马竟然是这部戏里的悲剧人物。最终,人们没有等到魏一航的病复发。可是,马的病复发了,他还在和魏宜航一起旅行的路上。这样的“套路”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最终,马没能坚持下去。魏一航的病没有复发。他继续着与马一起上学的梦想,并最终独自完成了这次旅行。这样的情节真的是相当的催人泪下。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值得观众深思的细节你都已经明白了。魏宜航在病人活动中顶撞张师傅,后来马到他家接受采访。两人发生了不愉快的一幕,但马小源却意外发现魏一航在看她的直播,于是一步步压着她,把魏一航逼到桌边。魏一航还拿着一个玻璃,然后画面里传来几声玻璃的敲击声。我认为是一个梗。有一个抱着孩子的乞讨妇女敲着窗户乞讨。魏一航的妈妈只是为一航的病难过。然后她打开窗户,告诉那个乞讨的女人:“你的孩子生病了吗?为什么不挣钱养活自己?”她拿出一张100美元的钞票给了那个女人。影片中,一航的妈妈连去菜市场买菜都讨价还价,要省五块钱停车费。这时,她给了乞讨女子100元。最后,JacksonYee走出了湖,看到了成群的羊。暗示你从一个人的孤岛上走出来,与世界相处。这部电影中有许多形象符号,如羊群、小红花和80美元的手表。更何况,为什么手表都是自己设计手工编织的,就说明时间是自己创造的?吴小妹是同性恋。剧本里开假发店是吴昕更想做女生的比喻。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有同性恋情节,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一群人和同性恋一样,被迫离开人群。电影里说羊是群居动物,人不是吗?羊用不同的标记来区分彼此,人也通过自我定义把个体从集体中分离出来,寻找所谓的舒适区。这是放在癌症患者这个群体里,就是要把自己和正常人这个群体割裂开来。只有把他们局限在患者群体中,他们才能找到支持和依靠,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影片还是积极的,鼓励每一个患者积极融入正常群体,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不同;也鼓励每一个正常人积极接纳每一个病人,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就像上一个场景一样,羊群没有标记,没有相互融合,人也可以。毕竟我们是一个集体。走这一步的患者都是主动接受的普通人,每个人都值得一朵小红花。家庭聚会的部分还是挺吓人的,尤其是奶奶说要卖房子去养老院住,甚至还跟家里最小的孩子说我们是一家人。现实中,即使有如此深厚的亲情,也有可能反目成仇,或者无动于衷。这种一味宣扬社会的家庭观,还是挺吓人的。如果我是一个癌症患者,我可能真的会像杰克森易说的那样,“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因为你为我做的事。”敏感的观众不会忽视贯穿电影始终的画外音。没错,就是男主角魏一航的声音,典型的成熟男声,雷厉风行,不动声色。这就隐含了电影叙事的基本设定:整个故事是由男主角魏一航讲述的。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赤裸裸的歧视和攻击,而是已经渗透到潜意识和元叙事中的性别霸权,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如果你试着交换一下电影中魏一航和马的动作:魏一航死后,马来到了与现实重叠的平常时空,遇到了一个白马王子。你会意识到这在商业片里根本不可能发生。根本不存在。这是一个不可能的图形,只能出现在画布上。魏一航和马小源一起坐火车去了青海。魏一航在草原上看到一群群的羊,但是羊身上印着不同的颜色。问藏民“为什么要在羊身上印不同的颜色”。藏民说:“羊是非常群居的动物。如果不按颜色区分,就分不清自己拥有的是哪一个。”这是一个码字,这也是电影中魏一航和马小源早前一直争论的问题。为什么癌症一定要假装和正常人一样?癌症患者真的能像普通人一样吗?他们能在人群中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吗?电影中的很多点都证明了癌症患者手术后会掉头发,掉脑袋,但他们都尽力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导致吴小妹的假发店,戴着假发,一起互相鼓励。我不想被区别对待。电影的最后,所有的羊都印上了小红花,一起在草原上奔跑。我分不清谁属于哪个家庭。前后呼应,隐晦观点,癌症患者也可以阳光,对未来充满期待,融入普通人,和我们一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间不是真实的。实例和永恒,苦难和幸福都是幻觉。这个世界不是不完美的,也不是在走向完美的路上。世界每一瞬间,都是圆满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与全部人生之间,不过是彼此经过的关系,它们只是像水一样从你身上流过。向前走吧,就这样走,不论会得到、失去,或者错过什么。用一颗开放的心,向存在敞开。每一个在每一天都努力生活的你,都会被所爱之人,送上一朵小红花。电影是没有彩蛋的,只有结尾和字幕一起出现的抗疫记录片。结尾易烊千玺一个人前往记忆力的湖边,他面对着身上画着小红花的群羊流泪。画外音如下:韦一航:“你等着吧,今后呢,我要带你走遍全世界。”韦一航:“走散了呢,你就在人群里举起这个胳膊,我一看到这个小红花呢,我就马上跑过来找你。”《送你一朵小红花》以“年轻患者”为视角的方式讲述抗病家庭的经历和病人自我的成长,虽然题材有些沉重,但传递出来的是温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影片里触动心弦的画面有很多,因此收获了很多观众的眼泪。导演韩延用平静、简洁、流畅同时还有趣的故事、细节、场景、对话,将这个悲喜交集的故事传达得细腻、准确,将人心人性的柔软一点一点剥开,为无情世界带来感情,又将有情人推向命运的无情。
2023-07-12 23:47:181

看过《低速小说》的帮帮忙,感觉这部片子不太好懂哦!

  《低俗小说》由“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三个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  盗贼“小南瓜”和“小兔子”是一对情侣,他们在早餐时突发奇想决定打劫正在就餐的餐馆和里面的众多顾客,并立即拔枪开始行动。  马沙·华莱士是在洛杉矶只手遮天的黑社会大哥,最近以布莱特为首的几个年轻人侵吞了他一只装满黄金的皮箱,于是派手下朱尔斯和文森特去夺回这只箱子。清晨,朱尔斯和文森特到达目的地并闯进了那几个人的房间,正在吃早饭的三个年轻人都十分惊恐。文森特找到箱子后,朱尔斯就杀死了除内线马文以外的两个青年,象往常一样,在杀人之前,他背诵了一段钟爱的《圣经》。  一、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  在一间僻静的酒吧里,马沙正在和拳击手布奇谈话,要求他在下一场拳赛里故意输给对手,这样他就能得到一笔不薄的收入。在布奇拿钱离去的同时,完成任务的朱尔斯和文森特带着皮箱回来向马沙交差。由于有事要外出,马沙又给了文森特一个新的任务,让他陪自己的妻子蜜娅一个晚上。  离开马沙后,有毒瘾的文森特到毒贩兰斯那里买了一包海洛因。晚上,他从马沙家里接走蜜娅,两人去共进晚餐。晚餐后,蜜娅和文森特通过默契的配合,夺得了一次跳舞比赛的冠军,从而满意而归。  在文森特去厕所的时候,蜜娅无意中在文森特的外衣里找到那包海洛因,便吸食起来。从厕所出来后,文森特发现吸毒过量的蜜娅已经昏死过去。惊恐万分的文森特驾车把垂死的蜜娅带到毒贩兰斯的家里,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抢救后,蜜娅终于苏醒过来。  把蜜娅安全送回家后,文森特才松了口气。  二、金表  拳击手布奇有一块祖传的金表,也是他死于越战的父亲留给他的遗物,所以他对这块金表格外珍惜。  为了从博彩中得到更大的一笔收入,布奇违背了他对马沙许下的诺言。在拳赛中他将对手活活打死后,迅速地逃离了现场。马沙闻讯后大怒,发誓一定要将布奇干掉。此时,布奇顺利地回到事先定好的汽车旅馆里,第二天一早他就可以和女友菲比一起远走高飞了。  但第二天早上布奇发现菲比竟然在慌乱中忘记带上那块金表,于是他只好冒险去回家取表。在自己家里,布奇杀死了蹲守的文森特,取回了金表。在回来的路上,文森特竟然遇到了马沙。追杀中,他们都跌跌撞撞地闯进一家杂货店内。而该店的老板梅纳德将两人击昏并捆绑起来。梅纳德叫来一个同伙撒德,两人都是同性恋变态狂,他们把马沙带到一间暗室内强暴。布奇乘机挣开绳索逃走,但又决定回去搭救马沙。于是他用刀劈死了梅纳德,挣脱了的马沙则开枪把撒德打成重伤。最后在布奇为他保密的前提下,马沙冰释前嫌放过了布奇。  三、邦妮的处境  在朱尔斯和文森特开枪打死布莱特时,厕所里还躲着一个他的同党。这个人突然冲出来向朱尔斯和文森特开枪,但十分不幸的是,他一枪都没能打中目标。在结果这个倒霉的小子之后,朱尔斯认为此次的幸免于难不但是上帝的“神迹”,对他更是一道神谕,所以他决定从此退出黑帮洗手不干。文森特却对此不以为然。随后,他们俩带上马文一起离开去向马沙交差。  在路上,文森特不慎走火打死了坐在后排的马文,弄得车内血肉横飞,一塌糊涂。  为了避免被警察发现,他们只好到住在附近的朋友吉米家寻求帮助。可“惧内”的吉米告诉他们这样一个事实,他妻子邦妮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要下班回家,如果她看到这个情景,一定会愤怒地向他提出离婚的。朱尔斯只好向马沙求助。不一会儿,由马沙派来的“狼”先生就赶到吉米家中。在精明干练的“狼”先生的指挥下,朱尔斯和文森特迅速清洗了汽车,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在邦妮回家前妥善地处理了问题。  告别“狼”先生后,朱尔斯和文森特到一家小餐馆里吃早饭。在谈起早上的“神迹”时,朱尔斯打算放弃杀手的生活,准备象苦行僧一样去追求真理而四处流浪。在文森特上厕所的时候,独自一人的朱尔斯在餐馆里赶上了影片开头展现的那场抢劫。朱尔斯把钱包交给了“小南瓜”,但“小南瓜”更关心朱尔斯身边的皮箱。在打开皮箱的一瞬,朱尔斯制服了“小南瓜”,并稳定住了大惊失色的“小兔子”和刚从厕所出来的文森特。朱尔斯又背诵了一遍那段熟悉的《圣经》,不过这次并没有杀人,而是向众人讲述了自己从中悟出的哲理,最后放走了这对盗贼,自己也和文森特一起离开。  不懂,可能是因为导演采用了散点拍摄的方法。
2023-07-12 23:47:385

《OPUS作品》是谁的书?说了什么?

谁的书是OPUS?作品告诉我们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它是喜剧大师今敏的杰作之一。相信喜欢漫画和动画的朋友不会错过今敏的任何一部作品。将主角定义为漫画家。漫画家可以用自己的笔创造任何世界,但这次他的世界被盗了。为了找到这至关重要的一页,他决定在现实和虚构之间来回穿梭,但最终却被困在了一个无法逃脱的迷宫中。OPUS也是一部伟大的今敏风格的作品。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让我们看一看。作品简评;“我在做漫画书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别人。对我来说,人生不过是太阳和月亮轮流从窗外经过。我甚至不知道一周中的哪一天我认为我的胡子作为一种生物幸存了下来。”-今敏是我的梦想之路。2010年8月24日,日本动画大师今敏留下了一封4000字的遗书,遗书中列举了178部正在制作中的热门电影和动画长片《OPUS作品》,写道已经离世。顿时,全世界的粉丝都感到深深的悲哀。如今,在导演今敏去世近10年后,《梦想机器》的最后一部作品可能只能“梦中相见”了。幸运的是,作为一名创作者,今敏不仅是一名著名的动画导演,还是一名漫画家。今敏导演喜剧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梦想机器》,经过各方努力终于被重新发现。这是第一本以小册子形式出版的书,它包括了他去世前被拒绝的《遗言》的结尾。今天,这个夏天,《OPUS》终于第一次被介绍到了中国的世界,让它认识了热爱今敏的读者和粉丝们!更令人兴奋的是,据证实,OPUS将很快被改编成动画电影,今敏一生最喜欢的音乐人和黄金搭档平泽进已经提前为电影原声带写好了主题曲。“遗产计划在风中起舞,死亡只是一个虚假的生命。来吧,呼吸。快点,醒醒。来吧,创世纪上帝啊,作品你的,霍普斯。"音乐人平泽进,作品,2018回顾今敏的创作生涯,《OPU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1963年,今敏出生在北海道的札幌。随着父亲换工作,经常搬家,他渐渐喜欢上了漫画和动画。1982年至2003年,今敏如愿考入博物馆新野美术学院,并担任著名动画导演、漫画家Oto莫吉的助手。今敏的喜剧处女作是《克虏伯-托里科》,他获得了“千叶楚米奖,杰出新人奖”。那是1984年,他21岁。这个故事有1984年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气质,有斯坦利库布里克的《OPUS》,有特瑞吉列姆的《发条橙》,有虚实夹杂的风格。1990年,今敏开始发行序号为1的部长漫画《幻想》。在这个过程中,他因为肝炎住院一个月,他开始意识到漫画不适合自己,因为他不喜欢一个人创作的工作状态。虽然自诩“落魄”,但在泡沫经济时代,今敏开始依靠自己的艺术才华谋生,并站稳了脚跟,包括租大量的DVD,有钱的时候晚上做笔记,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1995年,今敏32岁。最后,靠着漫画的收入,他在没有任何舒适和升级的情况下,搬进了六层楼的新家。在这里,在超过极限的200天200夜之后,今敏画出了最后一幅长篇连环画——Opus——,一幅“关于漫画的漫画”。然而,在系列19之后,杂志突然关闭,OPUS被切成两半。然而,今敏没有轻易放弃。在刊物停刊前预留的有限空间里,他巧妙地设计了神圣的结局,既能“证明自己”,又能“呼应原著背景”。他以天才的创意收笔,将半成品线稿连接起来。没想到,杂志以“运气不好”为由拒绝出版,最终未能出版。从那以后,今敏彻底转型,开始了他的动画导演生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处女作《海归线》的制作中。1997-2006年,从《马之家》,《无名小屋》到《千年女演员》,《东京教父》,平均每两三年就有一部电影上映。今敏成功打造了一部影响世界电影的重量级动画巨作。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并获得安妮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他成为继宫崎骏其人、奥托莫吉和押井守之后又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师。他说,“过去十几年,我的生活密度是别人的好几倍。”“谁创造了上帝的世界?”OPUS是一个容纳导演今敏虚拟灵魂的实体容器。完成作品的创作背景后阅读有什么优势,在今敏创作生涯中的地位?首先,对于今敏来说,这部漫画是他漫画生涯的总结。而且人物和场景的设定都是自传性的,不同的人物都有今敏的影子。在他的作品中,今敏直接使用和描绘了漫画家的生活场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职业焦虑,编辑的骚扰,读者的评论等。甚至是在最后“真实地展示出来”。参见《红辣椒》中今敏的报道:“主角漫画家的工作场所完全是根据他当时居住的房间画出来的。在自己身边画点东西真的很好玩。”从剧情上看,OPUS充满了悬疑和刺激的气氛。叙事巧妙地设置了舞台,一步步向前推进。这个角色很聪明,充满张力。密集的动作场面,中国元素的“插入”,港片的动作技巧。这就像一部电影的完美分裂和过渡。充分调动拟声词的表现力,用“音效”讲故事。阅读体验就像看一部视听电影!一个概念很高的跨空间烧脑魔术!OPUS也是漫画领域对“元叙事”和“超虚构”主题的开拓性探索,打破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空间墙,留下了一个个紧绷的脑洞。戏里有戏,梦里有梦。文本的布局借鉴了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心理学理论、存在主义哲学、后现代异化美学和叙事实验。从主题到形式,都体现了今敏驾驭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高超技巧。标题“opus”——双关,层次结构,空时打开“漫画世界”、“现实世界”、“创造的现实世界”。上下卷的封面、红蓝CP和镜子对齐。上册封面是下册封底,上册封底是下册封面。原物全抄,设计精美,优质修复细节,适合收藏。虽然是单色漫画,但由于墨水量大,印刷要求高,所以特别采用了市场上少见的进口海德堡双色印刷机。为了便于阅读,采用锁线装订。作品一经出版,获奖无数,好评不断。2013年获得ACBD亚洲评论奖,入围2014年安哥拉国际漫画节主竞赛单元,2016年被评为美国青年图书馆协会优秀摄影小说。范多姆波斯特这样总结他的作品:“今敏的元小说叙事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存在主义和宿命论的怀疑。”美国杂志《我的梦想之路》《漫画》更是难能可贵:“这是你能想象到的最有今敏风格的作品!”评论员保罗格雷威特将OPUS列为2014年十大最佳漫画之一,认为这部漫画充满了精彩的创意,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元漫画”,并表示这部作品与今敏的动画作品风格相似,应该非常适合改编成动画。OPUS是一个关于漫画家的主人公在作品中意外闯入世界的故事。超快的打开速度立刻把我拉进了这个故事。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想法,比如描绘“世界”的方式,这是我从未想象过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突然意识到,在我读这部作品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作者所控制的卡通人物的感受。这部作品向我展示了一个远远超出我想象的世界。我真的很喜欢。当日文版OPUS推出新的合订本时,中文版OPUS正式出版。随着今敏逝世周年纪念日的临近,书籍将取代葡萄酒,从远处向他致敬。借用“明星所在的科幻书店”的一句话:这部漫画叫做OPUS,是一部很棒的元漫画。作者的名字叫今敏,一个不可替代的梦神。《华尔街日报》、《无名小屋》、《千年女演员》、《东京教父》、《红辣椒》.他们是OPUS的影子。他们是OPUS的未来。
2023-07-12 23:47:531

李世默到底是什么派

李世默是投机派。吹捧zf对他的事业有利,仅此而已。他本人属于右派,讲的话和内心想法不是一回事
2023-07-12 23:48:013

晚熟的人讲的什么

《晚熟的人》讲述了获奖后八年的里里外外。在该书中,莫言改变了他一贯的讲故事的方式,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又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从油画般的浓烈转向线条般的简洁。莫言把自己作为人物写进小说,以特殊的视角打量着这个复杂、令人迷惘的世界。莫言自获诺贝尔文学奖八年来,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2017年,莫言发表散文《马的眼镜》,他在文中披露了他文学领地的缘起与师承,随后陆续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花城》等文学刊物发表了多篇小说、诗歌和剧本。而《晚熟的人》收录的便是莫言在他获奖的八年前后创作的十二部中短篇小说,都是莫言说给大家的“新故事”,依然取材自“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聚焦当下,融入对于时代新生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晚熟的人》的叙事特色:《晚熟的人》既有沿袭,也有创新,但整体上并未脱离莫言独特的创作机制。一是对魔幻现实主义中西合璧的延续。在沿袭先锋文学元叙事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多重视角,对文本历时性进行解构,也完成了另类的真实性还原。最为重要的是,既有西方印象派痕迹,又有中国白描元素,是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中西合璧中实现共通。二是对人性思考的母题坚守。莫言始终强调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晚熟的人》无疑传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在故事书写与人物塑造中时刻伴随着人性的思考。在《晚熟的人》每篇小说的故事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有着“逻辑自洽”的荒唐言语,但小说中的“莫言”在与他们的交际中,所表现的态度也十分模糊,而这也是现实中莫言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思考与回应。《晚熟的人》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开放性的,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层提问,远比故事本身更为深刻。莫言敏锐地审视着这个时代,通过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文本呈现,引发读者共鸣、共情,这也是其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
2023-07-12 23:48:141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时代

  一、欧洲文化一元化到全球文化多元化  在20世纪下半叶乃至世纪之交的世界文化语境中,传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遭遇到强有力的挑战。根本的问题是: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乃至到中国比较文学界 “以西释中”的比较阐释法,它们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逻辑根据乃是出于一种整体主义一元化的理论预设,而这种理论预设在知识论上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  以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为例。  “平行研究”(Parallel study)之区别于法国学派“国际文学关系史”的历史考索,在于它力图对不同国别、民族之间的文学现象进行毫无影响关系的客观论述和对比 (Contrast)。然而我们知道,在逻辑上任何对比(Contrastive)或比较(Comparative)之所以能够展开,是因为被“比较”的双方或多方属于同一逻辑论域。在同一逻辑论域中,被“比较”的双方无论是相异还是相同,都共同从属于一个更普遍的逻辑范畴。换言之,涵盖相异现象的普遍性、共性意识是“平行研究”能够建立的前提。而这样的普遍性、共性在“平行研究”的理论预设中是事先被确定了的,这就是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文学性。  “文学性”在“平行研究”中的地位一如它在西方结构主义文论和新批评文论中的地位:它既是整个文学理论得以展开的分类学基石,又是文学理论批评(含比较研究)的最终的学科目标。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言以蔽之,就是对文学性展开探索。在“平行研究”中,“文学性”的地域化扩张被诠释为“世界文学”或“总体文学”,在文论比较中,“文学性”的跨族际、跨文化扩张被诠释为“总体文论”(General literary theory)或所谓“世界诗学”。于是,融构世界性文学理论的信念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成为继法国学派之后中西比较文学界普遍的学科信念。  问题是:“文学”、“文学性”、“文学理论”、“诗学”等等,是欧洲文化的传统分类学概念,它的分类、逻辑内涵以及理论意向背靠着自古希腊以来欧洲文化的全部传统并与该文化传统中整个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相适应。由此,它可以有效地阐释西方文学。但是,它能否有效地阐释非欧洲传统的异质文化及文学?从欧洲文化传统演化而确立的文学研究目标能否合法地跳跃、上升为跨文化、跨中西的世界文学研究的目标?我们看到,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以来,西学知识谱系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全面替换已产生了大量的以西方文学观念为标准对中国文学现象的切割、整形,对中国传统文论的分解、扭曲和过度诠释。中国现代文论的失语症已成为西方中心主义消解文化异质性的铁证。  20世纪后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首先从西方文化内部异军突起。60年代,西方掀起旨在摧毁“元叙事”、普遍主义的“解构”思潮。德里达从语言、意义、知识三者的内在关系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元知识论设。按德里达的描述,知识是由语言的意义来承担的,而意义并非先验绝对的给予物,它在变动不居的语言符号之相互指涉的关系之中,因此,意义是流动的、不稳定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所确认的那个不变的“客观世界”以及由逻辑理念所构成的“真理世界”不过是语言建构的产物。由于意义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所有知识的相对性和历史性,没有一个“终极所指”或永恒稳固的“中心”可以保证任何知识可以成为元知识或真理之声。德里达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功绩在于:他内在地论证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不可靠和元知识论设在逻辑上的不可能。福科进一步将对知识历史性的关注推进到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考察。他的知识谱系学(genealogy)着力考察各种知识话语的历史形成:知识是经过一套什么样的机制运作而认定为“知识”的。通过对一些 “局部知识”的历史发掘,而非对所谓“人类知识进化”的整体主义的考察,福科发现所谓人类的知识积累实际是由无数的“知识断层”或一套套各自独立的“话语”垒积而成,它并不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有机进化物。而在这个垒积的过程中,确定知识的等级、中心、规则、标准和程序的真正力量是“权力”,今天西方文明的知识大厦是由各种历史力量穿行较量的结果。由此,现代西学所确立的“科学”和普遍理性霸权不过是某种历史力量的普遍化表征,与其它知识样式相比较,它并不具有先天的优位性和对所谓“普遍真理”的独家垄断。福科的功绩在于,他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入手论证了知识的历史性。由于含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话语都是历史的并受历史力量的内在支配和制约,因而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超逸历史、独霸普遍性而成为元知识。  后殖民主义将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元叙事的批判推进到东西文化即异质文化之间。赛伊德、霍米u2022巴巴、斯皮瓦克等人对“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论述深刻揭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元知识论的欧洲中心主义实质。在赛伊德等人看来,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尚不彻底,它只是实现了在知识的自在领域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而未能揭示逻各斯中心主义元叙事所隐含的欧洲中心主义文化扩张的帝国主义逻辑。这种逻辑经由如下步骤实现对异质文化的“殖民化”:首先,它将发源于欧洲的地域性知识形态视为元知识、普遍知识、标准知识,从而以自身为标准实现对东方知识或非西方知识的合法性的剥夺。通过这种元叙事,西方知识与非西方知识的等级秩序被确定下来:相对于西方的“科学知识”,东方的知识总是“原始的”、“前科学的”、“神秘的”、“野蛮的”。进而,知识的等级意味着文化的等级。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关系被改变为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在这种文明等级论的视野之下,西方文化以自身为标准虚构了一个神秘、愚昧、他者化的东方。再进一步,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系被改写为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西方的方向被视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东方的进步被改写为西方论。于是,向西方学习就是东方自身的文明化和合法化。我们看到,在殖民时代,欧洲中心主义的普遍主义预设实际上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政策和文化扩张充当了合法性基础,而在后殖民时代,它又为跨国资本主义的全球性垄断承担着辩护人角色。全球化,即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欧洲中心主义在当代世界总体资本主义进程中的文化结果,它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总暴露。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努力是要揭露欧洲中心主义的元叙事与现代资本主义强大一体化力量之间的共谋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地域性冲突与文化冲突上升为世界性冲突。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是代表西方学界内部对该冲突所作出的警示与回应。根本的问题是:文化冲突和地域性冲突蕴含着欧洲中心主义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呼声。站在不同文化平等对话的立场上考量文化冲突,当然不是要论证冲突的合法性,而是要提请人们注意:文化冲突上升为世界性冲突,表明文化多元化的呼声已成为不可遏止的世界性潮流。在当代的世界性背景中,所谓“文化多元化”,实质是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而在知识论上,解构欧洲中心主义,就是要解构以西学为背景的元叙事预设。在现实力量的对比中,解构欧洲中心主义,实质是对当代世界垄断性的一体化、中心化力量的分解和抗拒。在整个世界业已西化的状态中,唯有通过这样的解构,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性病毒才有可能被遏止或减少。传统的第三世界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少数民族文化批评乃至女权主义批评、大众文化批评等等,在总体上都可以看作是“文化多元化”潮流的不同的声音。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异质性的诉求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涉及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即全球化的普遍化趋势与多元化的地域化、本土化趋势。我们看到,以西化为实质的全球化是以牺牲弱势文化的民族性与本土性特征为代价的。以20世纪中国文论为例。20世纪中国文论的发展进程基本上是一个追求西化,即追求所谓“科学的文学理论”、普遍化文论的进程。这一进程的不断强化,即是用西方文论对中国传统文论的全面替换,它不但造成了中国传统文论言说方式在当代文论中的退场,更造成了中国现代文论民族特征和本土性的全面丧失。到今天,不仅中国现代文论的基本言述空间是西学的,而且在几乎整个社会文化的知识言述中,均已形成了西学言述对传统言述方式的全面取代。由于西学言述的知识针对性是背靠西方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因此,造成了现代中国文论与本土生活世界的疏离。联系到政治、文化、经济和知识生产西化的方方面面,文论之由追求全球化、普遍性而丧失民族性和本土性显然不是孤立的,并且还不能算是“重灾区”。但在冷战时代,全球化与本土化或民族性之间的冲突被意识形态冲突所掩盖。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冲突不过是西方文明内部的冲突。无论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想,还是共产主义的社会蓝图,都共出于西方文明内部对历史发展逻辑的预测与领会。换言之,文化普遍化与民族性诉求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历程,它困挠人类已有数世纪之久,对世界文化而言,它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只是由于冷战时代的结束,它才以空前紧迫的方式凸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另一方面是各种寻求自主性的社会运动的兴起。诸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运动,前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种族战争,前苏联的解体以及被分裂为若干民族国家而进行的争取民族自决权的运动,诸如民族国家内部的女权主义、少数民族对性别特性、民族特性的强调和同性恋群体对权利的争取等等,所有这些冲突的性质都可以看作是文化性的。诚如阿帕杜拉(Arjun Appadurai)所说:“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Arjun Appadurai:“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e Economy”,Public Culture, Vol.2, Spring 1990,p.5.  “同质化”,即全球化与普遍化、“异质化”,即追求民族性、本土性和维护文化特性的权利。如前所述,关键是,“同质化”的实质是以牺牲“异质性”为代价的,因此,对抗全球化的统治力量必须站在文化平等的立场上诉求异质文化的特殊权利。就此而言,诸如女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民族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作为当代世界文化争论的重要领域,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些“解放运动”(哈贝马斯语),这些文化讨论的基本努力是要把处于弱势的文化和社会边缘群体从不平等的现状中解放出来。从学理上看,文化异质性的诉求包含如下理据:首先在文化立场上,它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异质文化之所以需要维护自身的自主性,是因为不管是弱势文化还是强势文化,在权利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一种文化有高于其它文化的优位性。因此,也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为其它文化立法,并以自身为评判其它文化优劣的标准。由此衍生出的对强势文化的反抗意味着它不是为强调自身高于其它文化而申诉自己的特殊性,只是在欧洲中心主义或男权中心已成一种普遍性统治力量的背景下对文化间平等地位的追求。本土化、民族性或弱势文化的异质性之所以是“特殊的”,只是因为欧洲中心主义已成为“全球化”或“普遍性”的同义语,而作为全球化普遍性力量的欧洲文化原本只不过是文化之一种。在此我们看到,要将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即“权利平等”的自然法原则贯穿到底,实质上意味着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一元论的解构。其次,文化“异质性”的诉求包含着对民族文化“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先验理解或观念建构。“平等”作为主体之间权利关系的基本表达是定位在个体和个体之间的,这一关系的逻辑确认基于对个体人格独特性的逻辑确认: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自足的,它即是自身的目的,它以自我的统一性、独一无二性而先天地具有行使自由意志的权利。民族之所以具有自主权(这是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法理根据),是因为民族已经被理解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文化被理解为这个独特整体的独特性之所在:尊重一个民族的自主权,就是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民族文化特性的诉求基于民族权利的要求,而民族权利的要求基于“平等”的人权原则。但是,民族并不等于个体的人,民族只是由众多个体而组成的群体。这里,对“民族”对个体的要求是:它要像个人忠实于自己那样,忠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特性在此是对相异于其它民族文化的群体共通性和其有机统一性的抽绎和建构。文化异质性的诉求经由这样的建构和学理转换而要求自身的生存权和发言权。  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说:“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割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21世纪》1993年10月号,第9页。亨廷顿的预测未必会成为现实,但文化异质性及其权利的诉求的确已上升为当代世界的主要冲突。
2023-07-12 23:48:411

先锋派文学

又称新潮小说,它主要是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所创作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格非、北村、孙甘露、余华等。关于先锋派小说一 、关于“先锋小说”的概念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小说叙述方法的意义和变化,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又称“实验小说”。“先锋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先锋小说”是指具有先锋精神的小说创作,即“先锋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里的探索,即“白洋淀诗派”的诗歌和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等。在这之后,具有先锋精神的创作还有以北岛、舒婷为代表朦胧诗,以王蒙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和以宗璞、刘索拉为代表的荒诞小说,以及以高行健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等。狭义的“先锋小说”则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最初的马原、莫言、残雪、苏童、洪峰,和稍后出现的格非、孙甘露、余华、叶兆言、扎西达娃、北村、吕新,也可以包括再晚一些出现的更年轻的邱华栋、朱文、韩东、东西、刁斗、何顿等被称作“晚生代”的作家。但“晚生代”与“先锋小说”的关系,有些类似于“新生代”与“朦胧诗”的关系,其反叛的先锋精神又促使他们的许多创作特征偏离于“先锋小说”,是否应归于“先锋小说”还有待于对具体创作发展情况的观察。“先锋小说”的创作大致可能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马原、莫言、残雪的创作为代表,并同时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进行。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著名的“元叙事”手法和“马原的叙事圈套”是其标志。莫言是语言实验的先锋,以个人化的感觉方式有意地对现代汉语进行了“扭曲”,“我爷爷”、“我奶奶”成了打有莫言印记的专利产品;残雪则是率先在生存探索方面有所突破的前驱,“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是她个性化的独特创造。第二阶段以格非、孙甘露、余华的创作为代表,他们也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展开,并都有新的突破,甚至把这种艺术探索的力度推到了极致。格非在马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叙事迷宫”,孙甘露则在莫言的基础上把小说语言变成了“梦与诗”的结晶体,余华则在残雪的基础上大开杀戒,充分展示了人性中原有的暴力和血腥。我们所说的“先锋小说”,特指狭义的“先锋小说”。二 、 关于“先锋小说”的创作注意80年代现代派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影响随着1978年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较大规模的介绍、评价和研究,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现代派文学的论争。进而,讨论进入到中国是否需要现代派文学的阶段,一批作家如王蒙、刘心武、李陀、冯骥才等人,从自身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对传统文学观念的质疑与引进现代派文学技巧和手法的倡导。随着高行健《现代派小说技巧初探》一书的出版,以及冯骥才、王蒙等人关于中国需要现代派的通信,构成了这场讨论的高潮。而围绕“朦胧诗”“三个崛起”的讨论,则把讨论引向对新时期文学中现代主义倾向的评价阶段。之后,理论界的介入和创作的探索同步进行,构成了新时期文坛上的繁荣景观。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首先,“十年动乱”所导致的普遍精神危机,人们在抚摸伤痕、反思痛苦的同时作出了“我不相信”的结论。正是在主体确立的寻找与情感抒发需求的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的迷惘与对世界的不信任感,对非理性世界的否定态度,在思想上表现出了现代主义倾向。同时,由于精神危机而导致的信仰丧失、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态度,使人们面对变化万端的大千世界而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再加上现代文明快速演进过程中价值体系转换的不完善、不彻底,又使自我的确立成为难以实现的虚妄举动,因而自我往往处于“边缘人”、“零余者”的角色位置上,在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现代主义特点。其二,新时期的文化背景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空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给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文学作品自然庄严地接受了从现代主义视角来表现生活的使命,所以“社会要‘现代化",文学何妨出现‘现代派"”口号的提出,也成为时代某种需要的回声。另一方面,“创作自由”口号的提出,在思想界、理论界和文艺界创造和建构了平等、自由和宽松的思考、创作环境。对更加丰富、复杂地了解生活、在心理要求直至审美倾向不断向认识的深处、广度挺进的需要变化,都使敏感的作家们在创作的同时,感觉到了仅用传统现实主义一副笔墨的局限与束缚,便自然而然地把思维重心移向了创新与突破。其三,改革与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打开了封闭多样的国门,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奇葩一下子展现在中国人的面前,西方文化思想和艺术作品在哲学思想和艺术创作上,给中国人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这既成为中国当代作家借以观照自己所处环境与反思中国社会以及表现矛盾心灵的参照体系,也成为直接用以表现自己内心世界与生命过程的重要艺术模本。既在心理上产生与现代主义所表现的某些主题的认同;也通过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来表现立体的、多层面、超时空、快节奏的心灵世界,以弥补或反叛传统现实主义,并保持与世界文学同步,因而在形式上表现出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追求。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二个时期。第一阶段大致在1979年前后,它以“朦胧诗”的崛起、王蒙、宗璞等人的小说以及高行健等人的话剧作品的出现为标志。这一阶段的主要创作特征表现为反抗既有的意识形态规范,在主题上与伤痕、反思文学同步,表现出启蒙主义理性和忧患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对传统文艺观念、文艺模式进行反拨,创作手法上主要以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技法为主,通过移植、模仿来开拓新的文学创作途径与新美学范畴。这是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萌动期与初创期。第二个阶段是在1985年前后,这时出现的新生代部分诗人、“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刘索拉、残雪甚至部分寻根小说,以及《魔方》、《野人》等戏剧作品,都表明8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进入到了形成和繁荣期。无论在创作姿态或手法技巧上都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化风格。现代派文学在以后便不断发展而成为80年代先锋派文学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的崛起,开拓了中国先锋派小说走向新生的广阔道路。当然,就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先锋精神而言,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所谓先锋精神,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即表现为思想上的异质性,对既成的权力叙事和主题话语的某种叛逆;表现为艺术上的前卫性,对已有文体规范和表达模式的破坏性和变异性。作为朦胧诗前身的白洋淀诗派,不但标志着中国当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想的诞生,同时也可以视为是整个先锋文学思潮的真正发端。在这之后的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都显现了先锋文学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明显地呈现出从启蒙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发展。具体的说,在先锋小说真正引起文坛关注前,大致有这样一些铺垫为它的出现做了文学的准备:(一) 朦胧诗和王蒙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有了第一次较为自觉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始作俑者就是朦胧诗的崛起;但对先锋小说直接产生影响的哈王蒙、宗璞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很大程度上给了先锋小说作家以艺术上的自信和借鉴的勇气。(二) 文化寻根小说如果说王蒙等人的小说所呈现的新的美学因素还没有在中国文学中造成革命性的影响的话,那么,文化寻根小说在文坛上的崛起则实实在在在中国文学一个根本性的触动。于是,在世界文化和世界文学参照下进行民族文化和历史反思的文学寻根运动诞生了,它结束了文学单一的写实时代,扬弃了小说创作上所谓主题性、情节性、典型性的规范,在小说的叙事方式和语言形式上取得了可贵的突破。它不仅为先锋小说扫清了部分艺术障碍,先期完成了一部分艺术实验,同时也以文本的生涩培养了一部分读者的阅读心理,使他们不至于在以后面对先锋小说的晦涩时而显得惊慌失措。(三) 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这是比寻根小说稍晚露面的新小说,以刘索拉、徐星、王朔等为代表。他们表现出对现实生活和生活观念的背叛,没有寻根作家的文化批判的神圣感和庄严感,也没有寻根作家文化建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相反,他们有的是对神圣、信仰、崇高的亵渎热情,是冲决既有生活的准则和规范,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人生,他们是一帮生活的玩主,粉碎了我们曾经建立的完整的生活形象。实际上他们在寻根小说的文化批判之后又完成了对生存观念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先锋小说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浪潮。先锋小说,则是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产生的文学现象,它的创作者主要是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群具有较高学历和文学修养的年轻作家,他们受到西方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众多不同作家的作品的影响,不满于中国文学长期以来的固定模式和陈旧技巧,试图通过小说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来革命中国小说的面貌,从而实现他们走向世界的文学抱负。80年代中期,文学对文体的重视和强调,是从文学主题、题材、主流话语表达的内容范畴限定中逐渐解脱出来的。先锋小说家们的出现,使小说写作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美学状态,文学话语大大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叙述和描写功能,并创造了新的情感表现和隐喻象征功能,给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以冲击。当代小说真正地具有现代品格,——那种真正与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进行彻底决裂的小说,是被成为先锋派作家的马原、洪峰、格非等人的创作。在“文化寻根”和“现代派”小说的基点上,先锋派小说获取了自身发展的支柱,在这个框架下获得了自己的主体性、自主性,从而使中国当代小说最终从政治、社会学、历史学以及文化学的种种制约中独立出来。以马原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所进行的形式革命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们向传统的审美经验和文学观念进行了强有力的挑战,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历史性转折的最后完成。1985年,以马原的出现为标志,新潮小说(先锋小说)掀起了第一个高潮。1985年前后,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是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先锋派小说常常被人称为“形式主义”小说、“结构主义小说”,这说明他们的小说对表现技巧和形式的注重和追求。他们所强调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尽一切可能去颠覆人们已经习惯和熟悉的阅读经验和欣赏观念,尽可能破坏传统的艺术秩序,从而使读者和作品之间呈现出疏离化、陌生化,造成了人们普遍“看不懂”的现象。而在“看不懂”的表象背后,现代主义文学恰恰是在揭示它自己的意识形态,它刻意创造的形式外观是在对读者宣布或传递某种世界观,当读者在这些作品面前感到艰涩、冰冷和无从理解时,恰恰表达了对现实的态度——拒绝和超越。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变形使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世界感到陌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感到茫然失措。而先锋派对传统的反叛,表面上似乎是指向技巧、形式、规范、秩序的层面,但它最终的结果和真实的目标却归于哲学、情感和历史。形式和技巧只是一个中介,被用来充当一道感觉的藩篱,把人与现实疏离开来,造成人们对人生、世界的陌生化。所以文体上的晦涩、隔膜、冷漠、实际上也就是对生活、对周围人的类似的感觉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在他的创作的顶峰期,他写了许多被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作品。这些小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作者及其朋友的名字直接出现在小说中,并让多部小说互相指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果;设置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并对之进行片段连缀式的情节结构方式似乎暗示了经验的片段性与现实的不可知性,产生了似真似幻的叙述效果……马原的这些叙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并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真实幻觉,成为以后的作家的模仿对象和小说实验的起点。与马原相比,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以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系列等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他的贡献就在于使先锋小说带有了奇异的感觉,他擅长把儿童性感觉镶嵌在小说中,尤其在叙述进入惊心动魄的时刻,这种感觉越为引人注目。他的感觉方式的独特性,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和感觉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这在他的《筑路》、《白狗秋千架》、《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残雪引人关注的是她的的心理小说,同样是以感觉取胜,残雪的感觉则充满了对女性的歇斯底里的尖刻,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梦幻般的结构,叙事混乱而毫无逻辑可言。无论是人物、故事,还是场景、对话,都变化无常、闪烁不定。残雪小说文本构成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噩梦的自然主义的呈现。她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向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莫言和残雪是在寻找表达自己的感觉方式的时候显示出其在形式方面的先锋性的,这一点与马原不同,但他们确实基本涵概了以后的先锋小说的基本方面的萌芽。1987—1990年,是先锋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主要代表作家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他们是比马原更年轻的一批作家,又被称为“马原后”作家、“后新潮”作家。第二代作家仍然具有各自的艺术个性,但或许更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小说的观念上,他们在马原的“新潮”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本体性,进一步否定了功利主义文学的传统。他们凭借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几乎对小说理论的一切层面都进行了全面彻底坚决而极端的清算、消解和颠覆。与此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创作彼此从不同的层面互补性地丰富、充实和建构了先锋小说的美学准则。他们的最大成就还是体现在小说形式层面上的小说语言、小说故事叙述和小说文本结构等几个方面。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马原是用一些并置的故事块搭成一些近于“八阵图”的小说,在每个路口上他又加上一些让人误入歧途的指标;格非则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在《褐色鸟群》中,“我”与女人“棋”的三次相遇,表现得如梦似真,似乎有几个不同的“棋”存在于一个共时的世界中,但在小说进行的历时层面,每一个“棋”都对前面一个“棋”起着解构的作用。这标志着格非对现实的怀疑。所以他着重写人与物的背离,在一个错位式的的情景中,人物仿佛已变成了若有若无的鬼魂,身历的事件比传闻还要飘渺,人就是处在这样的从未证实而又永远也走不出“相似”的陷阱的一种假设的状态中。先锋作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小说的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孙甘露的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但这些幻象与幻境又都知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屑线索,无法构成一个条理贯通的虚构世界。他着力使小说语言诗化的诗性探索,词语被斩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搭配起来。如《信使之函》中,“信是焦虑时钟的一根指针”、“信是耳语城低垂的眼帘”、“信是锚地不明的孤独航行”等等几十个诗意的梦呓式的对“信”的述说,在每一句述说下载录一段信使所送的信中的段落,这些段落同样华美、富于诗意而又没有任何现实或者象征的寓意。孙甘露的小说语言实验,其实最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和绘画,他的小说是这些语言的与视觉的幻象集合而成的恍惚暧昧的梦与诗。这比莫言着力于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语言探索更进了一步:在莫言那里的语言仍然是有着主体的、现实的、与人文的意义,孙甘露则抽空了这些意义而只剩下纯净的言辞。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存在的探索,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需要指出的是,这代作家的创作有从形式向历史转化的趋势。他们之间形式探索的程度不同,蜕变和退化也难以避免。特别是到八十年代末期,这种分化就更加明显,除了孙甘露等少数作家坚持新潮阵地之外,大部分都已经收敛了他们的实验锋芒。1989年前后与“新写实小说”的联合就是这种撤退的突出表现。苏童、余华、北村等作家都已经开始热衷故事性文本的创作。随着新潮小说第二代的蜕化,人们纷纷预言了新潮小说的灭亡。确实各种小说的可能性都被实验过了,各种实验都到达了极限,当然根本的原因是新潮小说自身失去了继续探索的动力和目标。九十年代,新潮小说得到复兴。《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1985年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的中篇小说。这里是指他以这篇小说命名的一部作品集。目前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已经确定要将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到九十年代以后,新潮小说又一次复兴。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在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于九十年代夹带着他们的长篇创作重新杀入文坛。可以说这是九十年代长篇小说风起云涌,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上个世纪最动人的文学景观。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等几乎每一位新潮作家都在短短的几年内出版了他们的长篇,这些作品无论从思想蕴涵还是从艺术形式来看,确实代表了这批作家创作的最高水平。这是八十年代先锋作家走向真正成熟的标志;另一方面是九十年代一批晚生代新潮作家(也称九十年代先锋派)的崛起。鲁羊、韩东、陈染、朱文、林白、东西、海南等是他们的代表。他们在继续进行形式的实验的同时更注重了生活的体验性,像林白、陈染的作品甚至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同时他们已经从历史的迷雾从走了出来,表明他们已经不再对现实失语了,他们开始脱离西方话语模式而尝试建构和寻找文学的个人话语。
2023-07-12 23:48:481

什么是存在主义课程论

问题一: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奈勒。 存在主义课程论是以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的课程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产生于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憨个西方世界流行,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法国的萨特和奥地利的布伯。50 年代,美国教育家奈勒、莫里斯等将存在主义运用于教育理论,于是形成一种教育思想流派。 存在主义者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服务。教育应该指导人意识到自己的环境条件,促进其顺利地投入到有重要意义的生存中去。学校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因而人文学科是最重要的。要使所有的儿童,除圣经以外还要熟悉古代历史和古典著作。各种教材本身没有价值,它是个人借以发展自我认识和自我责任感的工具。主张理想的课程应承认个人在经验上的差异,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学习计划与活动的根据。提倡活动性课程,以即时的需要为出发点,学生在分组和个人单独活动中有完全自由。这种课程观念直接影响到后来人本主义课程观的产生。 问题二:如何理解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存在主义认为,在确定课程的似乎,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成人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也就是说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如果我的答案对你还有用,请给我个采纳答案,谢谢 问题三: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奈勒 问题四: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包括() A.社会改造主义学说 B.实用主义学说 C.要素主义学说 D.存在主义学说 C.要素主义学说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包括要素主义学说。 问题五:精锐:结构课程论是什么? 做管理的刚刚开始工资低点,等业务多了,学生多了提成也就多了!然后还可以向领导层次发展!也许几年后你就是校区总监了! 问题六:存在主义思想代表人物? 最早法国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创立存在主义思想流派,将其发扬光大 索伦u30fb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思想的先驱 雅斯贝尔斯、让u30fb保罗u30fb萨特、弗里德里希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问题七:存在主义后,世界流行什么哲学 在英美,是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一家独大。 在法国,八十年代之后现象学回潮。 在德国,好像很多元,英美的和传统欧陆的东西都有一点。 想起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存在主义的问题与其被解决了,不如说是被我们的时代拒绝了。”现在全世界总体上歌舞升平,不复是二十世纪的苦难形象。大家都从时尚潮流、大众文化中寻求廉价麻痹,存在主义和它所关注的问题已经被认为只是战争与失败的产物而被多数人抛弃了。 问题八:知识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有谁分别主张什么 课程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上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城的总和。 课程理论:课程理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课程设置者的教育理念不同,就会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简历不同的课程理论。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课程设置的历史传统也会对课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课程理论流派:(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四)存在主义课程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课程的类型:1、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 5、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6、根据课程的显示方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课程的组织:课程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问题九:什么是后现代课程理论?麻烦告诉我 当我们翻开派纳的巨著《理解课程》时,新颖的课程理解的理论扑面而来,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感到心灵的震撼。自从派纳的概念重建提出以后,种种后现代课程理论纷至沓来,我们撷取其中几点,思考它们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尽管这样的选择无异于管窥蠡测,但也总可见其一斑。派纳(William F.Pinar )的巨著《理解课程》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成为课程论发展史上只可超越不可跨越的经典之作。20世纪70年代自派纳的“概念重构”提出以后,“课程开发范式”被“课程理解范式”所取代,将课程视为“文本”或“对话”。提出运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等哲学社会思潮为基础,从政治的、种族的、性别的、现象学的、后现代的、自我传记的、美学的、宗教神学的、环境生态的、全球国际化的等等不同方面理解课程,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对话。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历史、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理解课程的意义。 多尔讨论控制是怎样自现代一开始就发挥作用的隐喻是魔鬼――出没于课程的魔鬼。“控制实际上从它一开始用于教育就体现在课程概念之中”,“控制不仅是课程中的魔鬼――运用现代主义流行的机械的隐喻――而且实际上是课程钟表运转的魔鬼,是该让这一魔鬼休息的时候了,让它平静地退隐到‘没有归途的地方",是解放课程、让课程过上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了”。为了驱逐这一魔鬼,多尔提出了课程中解释学的影响,用共同体(munity)的概念提供了多角度强调的方法( multi-focused ),这些新的复杂的理论为在后现代时代开发课程奠定了积极的基础。 从后结构主义看后现代课程理论, 包括车里霍尔姆斯(C?H?Cherryholmes )的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奥利佛(D?W?Oliver)的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都认为后现代课程迥然不同于现代课程,它应当更为开放、复杂、丰富和多元;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与对话;教学语言、教学情境兼具支持性与批评性。课程设计应当摆脱学科取向的支配,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当然后现代课程论的许多观念与概念仍然有待建构。 斯拉特瑞( Partrick Slattery)把否定“元叙事”(rejectingmeta-narratives )看成是后现代课程的一项基本原则。否定二元论(rejectingbifurcation ),这应体现在沟通各课程理论之间的联系上,成功地建立起各学说之间的联系。主张后现代课程的“概念重建”须采用各种观点。 弗莱雷(Paulo Freire )基于解放教育思想,他的课程建构论重视全体成员参与、注重学生生活经验、提倡培养批判意识、强调原生主题来进行课程的建构。弗莱雷的解放教育课程建构论为我们向素质教育的转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现象――诠释学课程是“现象学运动”在课程领域的延伸。派纳提出了“概念重建主义”( reconceptuali *** ),认为“课程是一种特别复杂的对话,课程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更是一个过程。它已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个人意义、以及一个公众希望”。寻求课程理论化,并把理论化的工作看作是创造性的智力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发展和批判概念图式,以期不久能形成谈论课程的新方法,它们将比现有的方法更富有成效。”范梅南(M?Van Manen)更关注现象学的“反思”、“体验”和“生活世界”,开创了“现象学课程研......>> 问题十:自学法语发音容易吗 自学法语发音~~啊,不难啊,不过要买法国人读的叮带或光盘就行了。有那种专教法语发音的书附磁带,还不错。法语单词读音规则也要找书自己学,如果你不是只想会读26个法语字母的话。
2023-07-12 23:48:54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

因为,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举世瞩目,但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和繁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继续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挖掘居民收入增长潜力,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扩展资料: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带动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07-12 23:49:0214

80年代中期崛起的先锋小说在艺术上有怎样的探索?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1)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在他创作的顶峰期,他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作品。这些小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打破了小说的“似真幻觉”。马原的这些叙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并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成为以后的作家的模仿对象和小说实验的起点。与马原相比,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言世界,并由于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2)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孙甘露的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他着力于使小说语言诗化的诗性探索,词语被斩断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搭配起来,使能指自我指涉与相互指涉。孙甘露的小说是这些语言与视觉的幻象集合而成的恍惚暖昧的梦与诗,这比莫言着力于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语言探索更进了一步:在莫言那里语言仍然有着主体的、现实的与人文的意义,孙甘露则抽空了这些意义而只剩下纯净的言辞。(3)与以上两位相比,余华发展了残雪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在《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等作品中,他细致地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残杀。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中,叙述者在表现这种冷漠与残酷时,由于刻意追求的冷峻风格而使得作者的态度显得暖昧,事实上余华的这种貌似超然而冷静的叙述风格来源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一种紧张关系,他要与他笔下的人物及其代表的人性的残暴与残酷的一面保持距离。不论善恶,他都要保持一种理解之后的超然,并产生一种悲悯之心。
2023-07-12 23:49:361

meta-narratives是什么意思

meta-narratives元叙事;后设叙事;元叙述例句1. The term " meta directory " came into industry parlance two years ago. 两年前,商业界开始用 “ 元目录 ” 这个术语.2. Super - lens made of Meta - material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medical application. 用Meta材料制成的超棱镜及其工作原理更是为医学应用开辟了新的阵地.
2023-07-12 23:49:561

党史三个阶段是什么?

截止到2021年5月20日,党史三个阶段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至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仅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共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终结了西方文明模式“元叙事”的论调。同时向世界提供了应对发展困局、破解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尤其在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方案。
2023-07-12 23:50:032

笔墨纸砚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笔墨纸砚是什么意思?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湖笔,徽墨,宣纸,歙砚,文房四宝中三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歙砚(安徽省歙州)。 问题二:笔墨纸砚是什么意思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也就是写字的东西,笔就是写字的笔,墨也就是毛笔沾的墨,纸就是把字写上去用的纸,砚就是砚台,古时用于磨墨的,把固态的墨磨成水然后写字。 欢迎追问 问题三:笔墨纸砚分别是什么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湖笔,徽墨,宣纸,歙砚,文房四宝中三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歙砚(安徽省歙州)。 问题四:笔墨纸砚分别代表什么深意 1.笔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传说,我们现在所用的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蒙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用上面说的那种笔写战况报告,常使他感到影响思绪。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源源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 古笔的品种较多,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从笔管的质地来分,又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 2.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 问题五:文房四宝。是什么意思 简介: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和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问题六:笔墨纸砚的总称是什么 笔墨纸砚: 1、合称:文房四宝 2、代表:湖笔、徽墨、宣纸、歙砚 3、产地:吴兴、徽州、宣州、歙州 问题七:笔墨纸砚的"墨"是指墨水吗 楼主新年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 其中,“笔”是指毛笔,“墨”是指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古代没有现成的墨汁,需要将墨块研磨出墨汁来);“纸”是指书写用的纸(古代多用宣纸);“砚”是指盛墨的砚台(中国有很多名砚,如“端砚”等)。 楼主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继续追问。希望能帮助到您! 问题八:笔墨纸砚现代社会是什么意思嘛! 后现代是针对现代而言的。后现代,英文为Postmoderni *** 。由此可以看出,“后”这一语词是由英文中“post-”这一前缀翻译得来。“post-”,即“后”首先代表时间上“在……之后”,其次是对前者的反叛与颠覆。就西方的后现代文学思潮来说,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 *** 。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至于二者具体的分别,可参照哈桑关于现代与后现代不同对比的列表: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宇宙万物无差异说”/达达主义形式(联接的,封闭的)反形式(相互脱节的,开放的)目的游戏预谋性偶然性等级序列无序控制/逻格斯枯竭/静寂艺术客体/完成的作品过程/演示/发生着距离参与创作/整体化阻遏创作/结构解体综合对比此在缺失围绕中心的扩散的体裁/疆界分明修辞语义符号附属结构转喻选择组合独根/深度散须根/表面阐释/阅读反阐释/误读所指能指Lisible(供阅读的)Scritible(供写作的)叙述/宏观历史反叙述/微观历史总体代码独特用语征兆欲望类型变体生殖器/阳物同质异形/雌雄同体偏执狂精神分裂本源/原因差异-延宕/痕迹上帝、圣父圣灵形而上学反讽确定性不确定性超验性内在性(说实话,我对该表格这一版的翻译很不满意,看不懂的话麻烦自己再找找别的翻译吧)后现代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解构,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最符合后现代文本特征的是以马原(元叙事)、余华(死亡狂欢)、格非(本源缺失)等为代表的“先锋文学”,元叙事、死亡狂欢与本源的缺失都是解构性的文本策略,最终走向一切意义乃至文本自身的消解。(以上内容是从很久以前我给别人回答的同样问题那复制过来的) 问题九:笔墨纸砚具体都是用来干啥的 毛笔书画的一套工具,4件套。 笔 就是毛笔了 墨 就是研磨好了的墨水 纸 书画用的纸 砚 全名砚台,加水后研磨出墨水。
2023-07-12 23:50:171

先锋小说的因素与方式

先锋小说这样的变化造成了一个因素。我们讲小说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一个事情有开头有结尾,更本质上说,小说是用语言写出来的,你在读小说或者他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只能是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句话一句话地看,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时间的流动。其实时间比空间在小说里的作用更大,这个观念本身也是一个西方化的观念。在中国传统小说里面,很可能就是时间变得不重要,或者有意使时间变得不重要。比如说《红楼梦》,它一个场景写完了换到另外一个场景,然后再换一个,它的场景不断地变化,而同时,你觉得时间是静止的,重要的是它给你的空间。在《红楼梦》这样一部长篇小说里,重要的其实是一个空间展示的问题。马原的小说也是这样,一个视角讲一个故事,那肯定是一个时空里,而突然又换另外一个视角,肯定带来另外一个时空。视角的变化必然带来时间的切断,空间的因素变得更加重要。可能在日常世界里面,我们自己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一个空间不断变换的生活,尽管时间在同时不断地流逝。时间的流逝是一个人的生命的感觉,但是,你在经历事情本身的时候,其实是不怎么有感觉的,你知道我今天干了什么事,明天又要干什么事,主要就是一个空间场景的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空间因素可能更重要,至少在当时。 马原小说表面上非常突出的一个叙事方式,已经用滥了,叫作“元叙事”或者叫“元小说”。“meta”的前缀,比如说物理学加上这样一个前缀,就是形而上学,小说加上这样一个前缀,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就是说在小说当中讨论小说创作的小说。也有一种翻译的方法,叫“后设叙事”。马原在写小说的时候,他突然会跳出来说,我怎么写到这里了,我写不下去了,我下面应该怎么写呢?本来在我们看到的创作里面,创作过程是被排除在作品外面的,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作品,你不知道作家怎么来创作这个作品。但是,马原是把他的创作本身和他的作品混到了一块儿。他把他的写作过程写到了作品里面,他会跟读者讨论我下面怎么写更好。它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传统上我们读一个作品,作者要把你带入他创造的这个世界,让你以为这个世界是真的,让你陷入作品里面越深越好。而马原不时地告诉你这是假的,这是我虚构出来的,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虚构。他把作品给人的真实的幻觉打破了。第二,作家跟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家不再是一个很神秘的创造者,比如我们很多作家愿意强调作家就是用语言来创造一个世界,我们读作品的时候,很想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这个感觉其实是他有意造成的,他有意不让你知道创作是怎么一回事,反倒勾起你对创作的神秘感。马原这样做,作家的神秘感、创作过程的神秘感被打破了,而且作家不再是高于作品了,作家本身就是和他创作的东西一样。马原叙事的内容包括他自己,使自己的创作过程、自己的状态也被叙述。这样一来,自己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处在一个同等层次上。他不再是上帝。我就是那个写小说的马原,我就是那个汉人马原。这是典型的马原小说。因为这个方式太显眼了,后来模仿的很多,一直到今天也还很多,有时候显得很不必要,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而在马原那里,他是有意思的。马原的写作方式,影响了一批人,带来了对小说的重新的认识。另外应该讲一讲的,是苏童。我们的文学史会讲到《妻妾成群》。大部分的人知道苏童是因为《妻妾成群》以及《妻妾成群》改编成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般的文学圈子里的人知道苏童,是因为之前写的以“枫杨树”这个名字为系列的乡村历史传奇,他把他写的那个乡村地方叫枫杨树。比这部分人更少的人知道苏童,是因为苏童在“枫杨树”之前,写了一组少年的故事。这组少年的故事发生的地方都是一个南方的小城,其实就是苏州。在这个南方小城,有一条街,后来,他把它叫作“香椿树街”。苏童的成名作应该是这样一系列的南方少年的故事。这是他刚刚写作的时候写的东西,而且,他一直对这一类东西比较迷恋。后来,他写乡村传奇,完全靠文学的想像力,《妻妾成群》更是这样的东西。而“香椿树街”的南方少年的故事,其实是有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在里面的。少年经验对于20岁的人和对于50岁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一个二十几岁开始创作的人来说,少年经验是他生命当中唯一的经验,几乎可以这样说,唯一的经过一点点时间沉淀的经验。所以,少年经验有时候对跟它没有关系的人来说是毫无意思的事情,但是,在自己经历过那段经历的人看来,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他永远也摆脱不掉的、有的时候像阴影、有的时候像阳光一样的东西,是他生命当中最真切的疼痛、苦恼或者欢乐。苏童把这样一些东西写出来,非常好。苏童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苏州人,不会把自己的个性非常张扬,他就写那种很阴郁的带着个人伤痛的一些东西。这样一些东西可能不是非常了不起,杰作说不上,但是,永远会是一些很优秀的东西。苏童出文集的时候,特意编了一本《少年血》,这一集可能是苏童的小说里面在艺术上写得最讲究的一些东西。他这个少年经验的系列里面较早的一篇是《桑园留念》,是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写的。苏童的写作很早,但他初期的写作一直不成功,在大学里面老是投稿,老是退稿。不好意思了,他就用他朋友家里的地址,很羞涩的一个人。大学毕业以后分到南京工作,就写了《桑园留念》。南京这个地方很出作家,有一帮的人在写诗、写小说,苏童也在这个圈子里面混,写了《桑园留念》以后,自己感觉写得还不错,要拿给朋友们看,又不好意思,他就趁人家不在,塞到人家家里。其实,大家都是一些没发表作品的人。他们看了之后,觉得苏童会写东西。但《桑园留念》也是不断地投稿,不断地退稿,这个稿子在全国的各个编辑部流转了三年多,后来在《北京文学》发出来,是1987年的时候。他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经常谈及桑园留念,并非因为它令人满意,只是由于他在我的创作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重读这篇旧作似有美好的怀旧之感,想起在单身宿舍里挑灯夜战,激情澎湃、蚊虫叮咬、饥肠辘辘。更重要的是我后来的短篇创作的脉络从中初见端倪。……从《桑园留念》开始,我记录了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摇晃不定的生存状态,如此创作使我津津有味并且心满意足。我从小生活在类似“香椿树街”的一条街道上,我知道少年血是粘稠而富有文学意味的,我知道少年血在混乱无序的年月里如何流淌,凡是流淌的事物必有它的轨迹。先锋小说其实,对苏童的这一组小说用不着什么评论。他自己说得就很好,“一条狭窄的南方老街”,“一群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南方少年,不安定的情感因素,突然降临于黑暗街头的血腥气味”,在这种少年故事里面经常会写到一些血腥,但他这个血腥写得不像余华那样血淋淋的,而总是带着忧伤,莫名所以,写“一些在潮湿的空气中发芽溃烂的年轻生命”。按照我们通常的说法,这应该是一群最富有活力的生命,他却写出了这群最富有活力生命当中的那种阴暗的非常容易溃烂的性质。刚刚发芽的年轻生命,当然可能会预示着发了芽它会长起来,长大,但是,也非常可能这个芽在还是芽的时候就死掉了,就被折断了。他写出了后面这一种令人不能释然的发芽溃烂的年轻生命,“一些徘徊在青石板路上的扭曲的灵魂”。这样的生命在这样一个阶段本身就可能是非常混乱无序的。苏童在写这一系列的时候,通常用第一人称,“我”常常是小说里面的一个人物。这个“我”,是一个少年,他在看世界的时候,就是一个少年的眼光、少年的视角,来写少年经历的事情。就是说,苏童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以一个已经经历过这些事情已经长大的人回过头去再重新看待这些事情。因为你在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以后,你已经长大了,你至少对这些事情有了一个看法,对过去的经验可能还不十分不明晰但已经有了一个判断、一个总结。但是,苏童写的这一个“我”,正在经历着这些事情,他对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判断。他以这样的眼光来写,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对生命不明白,但是生命在要求你明白,生命在冲撞着你,不管是从生理上、从与社会的接触上。苏童把这样一种状态写了出来,他以他当时那个年龄的视角来写。所以这样一批小说,说它是少年小说,不仅是因为它的题材、它的内容是写少年的,更重要是它的眼光、它对事物的感受是少年的。还要讲的是孙甘露小说的语言实验。本来我们通常以为的语言,是用来表达一个意思的东西,不管它是载道的,还是言志的,在一个范畴里,载道和言志是对立的,可是,从另外一个更大的范畴来看,它们是一回事,都认为语言是表达某个意思的工具,不管意思是什么,不可能设想语言是什么都不表达的。可是,在孙甘露的小说里面,在这种语言实验里,语言不表达什么明确的意思,既不载道也不言志,也不传达我们日常语言里所有的确定的意义。这样一来,语言解放了,也就是说语言不再是语言之外的一个东西,语言的组合,词汇和词汇组合在一块儿,句子和句子组合在一块儿,这样的组合也不一定是要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为了传达,为了输送某种意义来组合在一块儿,也就是说把语言从语言的意义中解放出来,语言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它本身,它本身的自由。我们文学史里说孙甘露的小说的语言就像超现实主义的诗,把他小说的语言分行排,就像诗一样。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这里不是用一个严格的超现实主义的流派的概念,而是说语言在这里的运用,不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常规下的语言运用,它变得不指涉语言之外的现实。那么,它变成了什么?在这样的语言运用当中,所指的功能越来越减弱,而能指的功能越来越大,它这句话可能指涉任何的意义。如果所指的功能很大,那么这句话、这个词所指的意义是非常确定的,而把这样的功能减弱之后,一方面可能是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一方面是它也可能指任何意义。所以,我们读孙甘露的小说,多少会有这样的感觉,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你好像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你不能确切地说他在说什么,他的语言像梦境里的语言一样,词汇本身获得了很大的自由,但是,词汇连缀在一块儿的意义就不知道了。这样的语言体验有点类似于人在迷幻状态当中的体验。意大利的电影导演费里尼写了一段话可以用来解释。费里尼讲他喝了一点迷幻剂后的体验:前几天,当我有濒死的感觉时,物体便不再拟人化了。原来一直像一只奇怪的大蜘蛛或拳击手套的电话,如今只是电话而已。也不是,连电话也不是,它什么都不是,很难形容。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因为体积、颜色和透视的概念,是了解事物的一种方法,是界定事物的一组符号,是一张地图,一本可供大众使用的公认的初级教科书,而对我来说,这种与物体的理性关系突然中断了。你判断一个东西,比如他举的例子,电话,凭什么你看到那个东西,你的意识里马上反映是电话?这里有很多综合的信息,比如它的形状、颜色,放的位置,等等。因为构成电话的每一个因素都是有意义的,它的颜色、形状、体积,这些联系起来指向某个意义,综合起来,使你判断它是电话。可是,如果把这些因素都割裂开来,颜色是颜色,形状是形状,你就没办法判断这是电话。本来你和那个东西形成的关系是我和电话之间形成的关系,而不是单独和颜色、形状之间的关系。有一次,为了满足正在研究迷幻药效应的医生朋友们,我答应做他们的实验品,喝下了掺有微量仅一毫克迷幻药的水。那一次,客观的物体、颜色、光线,也都不再有任何可辨识的意义。那些物体是它们自己本身,浸浴在明亮而骇人的辽阔寂静中。那一刻,你对物体不再关心,无需像阿米巴变形虫那样用你的身体笼罩一切。物体变得纯洁无邪,因为你把自己从中抽离了;一次崭新的经验,就像人第一次看到大峡谷、草原、海洋。一个充满了随着你呼吸的韵律而跳动的光线和鲜活色彩的洁净无瑕的世界,你变成一切物体,与它们不再有所区别,你就是那朵令人晕眩地高挂在空中的白云,蓝天也是你,还有那窗台上天竺葵的红、叶子和窗帘布纤细的双股纬线。那个在你前方的小板凳是什么?你再也无法给那些在空气中如波浪般起伏振动的线条、实体和图样一个名字,但没有关系,你这样也很快乐。赫胥黎在《知觉之门》书中,耸人听闻地描写了这种由迷幻药引发的意识状态:符旨的符号体系失去了意义,物体因为没有根据,没有存不存在的问题而令人放心。这是至福极乐。在迷幻药的作用下,你和世界的日常的理性的联系都没有了,这个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东西都变成了它们本身,你想到的一个东西不再是它的功能、它的用处、它和你之间的关系、它的意义,因为失去了这些东西,它们本身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就像费里尼描述的,物体变成了物体本身,物体不再是日常人为的加给它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你的感觉是非常放松的,甚至到了“至福极乐”的状态。这个就有点儿类似于极端的语言实验,语言的所指被减少到极点,只剩下能指,只是一堆漂亮的词语,念出来是一堆漂亮的声音的组合。当时类似于孙甘露这样的小说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就是这样一个效果,不恰当的比喻,类似于吸毒的效果。虽然以前看到过草原峡谷或者河流,但是,你从来没有这样看到过草原峡谷或者河流。好像你是第一次看到,语言原来是这样的,语言原来可以不指涉任何东西,它本身就可以个构成一个很美的流动的语言过程。但是,这个只是在迷幻药作用下的第一个阶段,接下来,费里尼说:但是突然被排除在概念的记忆之外,让你掉入无法承受的焦虑之深渊里;那前一刻的狂喜转瞬变成地狱。怪异的形体既无意义也没有目的。那讨人厌的云,那教人难以忍受的蓝天,那活生生的令人作呕的双股纬线,那你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小板凳,把你掐死在无尽的恐惧中。(《我是说谎者:费里尼的笔记》)他突然看到空气中的云彩、线条不再是日常在清醒的状态下看到的,那些东西特别好、特别纯洁、特别是它们自身,他们没有意义,没有作用,就是那么自在地呆在那儿,可是时间一长,就觉得没有意义、没有目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你也没有联系的这些东西,其实是很让人焦虑的,你没法适应这样一个世界。你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除了只是一些纯粹的线条、声响。他描述说,这样一个“至福极乐”的状态会在某一个瞬间转变成一个你难以忍受的状态,唤起你无尽的焦虑,天堂一下子会变成地狱。可能吸毒到最后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语言没有所指了,它只变成了能指,看起来语言是变成了语言本身了,它不再一定要表达什么东西,它好像获得了它自己的自由、解放、幸福。但是,这样时间一长,你会产生怀疑,什么是语言本身?语言本身难道就是它没有所指?以往,我们把语言完全工具化,不承认它本身的特性;那么,把它所有的所指的成分去掉,这就变成语言本身了?一个人说话、写文章,正常的意义是既有语言的能指的部分,它也同时具有语言的所指的功能。否则的话就是梦话,就是一串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东西。这个严格说起来,就不是语言。语言本来就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任何人为地去掉一部分,或者减弱一部分功能,加大另一部分功能,它所能带来的幸福、自由的感觉也是短暂的。过了最初的兴奋期之后,你会觉得这个东西无法认识。先锋小说在时间的概念上,大致上应该是1985年或再稍前一点时间到1989年。很多人谈90年代的先锋小说,其实不对的。90年代没什么先锋小说;如果说还用先锋小说的概念的话,一定跟80年代所指的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在80年代中后期写先锋小说的这些人在90年代还在写,但是性质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像余华、苏童等,是90年代非常重要的作家,但是,他们的写作已经很难被称为先锋写作。先锋这个词是借用的,这是一个军事术语。先锋的命运是不知道它下一步是什么,它是要为后面的大部队来开辟道路或者来探明情况、获得信息。我们把它用在写作当中或者用在文化上,其实是说这一部分的人的写作、文学实验是和大部队、和社会的主导潮流的工作是不一样的,他们是要去探索一种不仅是没有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作用,而且可能是这个社会、这个写作的规范还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或者说是去摸索一种可能要对的主导潮流、写作规范、写作体制形成某种反叛力量、某种挑战的写作行为。这样一种写作行为我们叫作先锋行为。那么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样的写作行为因为它是向未知的领域探索的,它会对已经形成的社会的主导规范会形成挑战、反叛的力量,所以反过来讲,它必然也会遇到一个比它更大的社会主导力量的阻碍。把词语的色彩降低到最低点用“阻碍”,比如还可以用色彩更强的“压抑”、“压迫”、“排斥”、“反对”等。这个阻碍包括很多方面,不仅仅是来自正统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阻碍,还来自于已经习惯化了的我们的审美习惯、我们的日常感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的文学教育对这一类东西的本能的反抗。先锋的发展和先锋的产生的过程,一定是伴随着挑战和对挑战的克服,处在这样一个对立的关系中,然后在这样对立的关系中获得它自身的意义。先锋的意义就是原来你不习惯的东西慢慢有一部分人接受,有更多的人接受了,最后被整个社会的大众所接受。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先锋的意义了。它从原来向主导的文化潮流、审美习惯挑战的写作行为变成构成社会主导潮流、构成文学的审美习惯当中的一部分力量,或者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像苏童、像余华这样的作家,在80年代人们是根据那个时代主导的社会潮流所形成的文化标准、文学标准来判断他们,而今天人在判断文学的时候,是根据他们、根据莫言、张炜、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王安忆,这样一部分人形成的文学标准、习惯、审美经验来判断其他人。这个时候,再讲他们是先锋的话,就没有先锋本来应该有的含义。如果说90年代还有先锋的话,那一定是另外一批人,另外一种写作。青春常常和先锋联系在一起,那是因为,青春本来就是为即将充分展开的生命进行探险的先锋。
2023-07-12 23:50:241

解读后现代主义读后感

  《解读后现代主义》读后感      前言:      在上本学期张教授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前,对于后现代主义没有丝毫接触,对于传统的哲学思维,也仅停留在大学课堂上的浅尝而止。法学院的四年没有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此类课程,而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也没有机会可以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就打小就是文科生的我来说,对于涉及思想类的学科来说,都有种情有独钟的情怀。      必须承认,全部课程听下来,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仍属于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般得呆板,对于期末论文亦感无从下笔,斟酌再三,决定对于后现代主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后再写出属于自己的认识,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读后感。      《解读后现代主义》是由Christopher Butler所著,Christopher Butler现为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著述颇丰,其中包括《早期现代主义》、《阐释、解构和意识形态》等。 在本书中,Christopher Butler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他认为艺术家、知识分子、批评家以及社会科学家们“就像是一个组织松散、喜好争辩的政治党派的成员”,我认为该书搭建起一个极为有趣的框架,以揭开“后现代状况”的种种奥秘,所涉内容从博物馆文化的政治化,一直谈到崇尚政治正确的方方面面。      本书分别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看待世界的新方式”、“政治与身份”、“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状况”五个章节描述了作者眼中的后现代主义的世界,对此本篇读后感也会一一对应,就每个章节谈论个人体会。      第一章“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在作者看来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起源于文化上的变化,从1976年卡尔。安德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展出的《对应物之八》开始,就有一种的艺术理念涌现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种艺术理念有别于1945年以后盛行的先锋派艺术的观念,艺术家们有意让自己的作品有别于传统的艺术作品,而展现出一种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的特征。      于是,从艺术领域开始,于是从艺术界的后现代主义开始,从知识界与学术界也逐渐兴起了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一群人,这群人产生了极具批判性的自我意识,这群人为追求共识和支持,慢慢这种批判性的自我意识就成为了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不属于科学哲学中的理论,科学哲学中的理论可以通过检验识别正误,也不是欧美宽泛的经验哲学中提到的理论。这是一种更加关注自身、持怀疑态度的话语,将传统哲学中产生普遍概念运用到文学、社会学及其他材料中,并由此使得这些材料具备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而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观点看起来确实与以往传统的现代主义观念有很大的区别,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许多重要文化时期最基本、最主要的观念都会收到类似的批判。一旦人们意识到这点,就会对于很多认定的意识形态重新组码,一些重新解释、一些予以摒弃,历史上所有的激进思潮都有这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只是其中之一。      修正和改进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但不管怎么样,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犹如在PM2.5污染严重的空气里,注入了一股带有海盐味的湿气。      第二章“看待世界的新方式”      为了进一步强调很多后现代主义理论依靠的是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在第二章的一开始,作者就搬出了后现代主义的重量级教父人物——让。利奥塔,在其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中,他强调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曾被接受和认可的“权威叙事”已经陷入危及,并在逐步衰败。”,他所认为的权威叙事主要是当时欧洲主流的哲学流派,如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等,认为历史是进步的,知识可以解放人类,所有的知识之间存在着隐含的统一性。而他所具体批判的主要是二种主要叙事,一种是人类进步解放论——从基督教救赎到乌托邦;另一种是科学胜利论。他认为这二种叙述自二战以来已经失去了可信性。如果让我用一种极端简化的方式给他对于后现代下个定义,那就是元叙事的怀疑。      因此上述的怀疑论称为后现代主义者最基本的态度,之后雅克。德里达在前述怀疑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构主义”,他的核心观点在于相对论——即所说的相对论意思是真理本身总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批判主体的不同立场及带有的倾向性的思维框架。      作为德里达的支持者们进一步提出了解释任何单词都必须考虑这些单词与它们所参与的各种体系之间的关系。由此他们认为,所有定义者只不过充其量限于概念体系之中的相对论者而已。即人们只能在“它们”所允许二点范围内了解它们希望你所了解的“真相”      于是乎,这些追随者们延续了上述理论,对于大部分文本只是一种游戏,语言和文字只是一种隐喻,在读者或听众、观众在读、听、看某一文本时,不过是作者刻意所左右。因此,有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宣称应该以“作者已死”的观点去查看文本,后者有巴尔特及福柯等人。      最后在后现代主义者的眼中,所有的任何现实主义的形式,如果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来撰写历史,注定会失败。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者和其他哲学、理论、历史等领域的学者之间的这场论战,其根本矛盾在于统一的论调与矛盾主义的言论间的对立、合作建构与个人主义解构之间的对立。后现代主义者采用自由主义的立场,反对所有整理论解释,在很多方面都能够极大地解放思想,至少对女性和少数族裔等领域的确如此。但不能这样看待科学家及历史学家的观点,更别说在法律领域了,律师很难将后现代主义怀疑论运用到法律证据中,也不会怀疑,设立法庭的目的就是以某种方式对所有发生事情的二种不同陈述进行检查,以确定二种陈述各自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第三章“政治与身份”      在这个章节里,作者并没有直接亮出核心“政治与身份”的观点,而是从话语着手,突出语言的力量,这里的“语言”指得是一套长期演变而来的互相关联、相互支持的陈述,用来定义和描述某一主题。大致来说话语是主要知识科学的语言,如法律、医学、审美判断等领域中的“话语实践”。当律师、医生以及其他人使用这些话语并不仅仅是默认某种占支配地位的理论,还涉及引起政治争议的活动,比如谁罪犯,谁是精神病人,又如谁是恐怖分子,谁又是寻求政治庇护的避难者。这种先让他们自己“正常化”的话语占了上风,并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分化出“异己者”,也是就是许多后现代主义的他者,异教徒、同性恋、女性等。      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话语并不属于拥有话语控制权的个体,而是超越了这些个体,它也不仅仅存在于像法庭这样的正式语境中,而是遍布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法官的判决书到科学刊物、电视广告、流行歌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幅广告。但如果一种话语权越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就越想以看起来非常自然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于是就会出有些人群认为另一些人群比自己更缺乏理性和文明。      用福柯的观点来说,所有社会权力的话语就是在运用自己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使得下层群体边缘化,而更加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怀疑的一切(现代主义代表的各个领域),直至背后的政治因素更大于怀疑这些领域的本身,或许后现代主义会把自己标榜称为自由主义的一员,但其实社会的任何阶层都有其政治属性,后现代主义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他们仅仅不断地提出怀疑,坚持所谓的多元论,没有解决之道,所以无论他们的观点多么激进,还是缺乏稳固的观点,看上去更像一群被动的保守主义。      第四章“后现代主义文化”      在本章里面,作者又做出了进一步领域的发散,把后现代主义延伸到了艺术文化领域。其中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和批评家尝尝想笼络先锋派艺术,将其作为典范来证明自己的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现代主义元叙事被用来使某些东西合法化,而利奥塔则认为当代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质疑现代主义元叙事所起到的这种作用。      但是作者认为:“我们必须记住一点,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不见得需要从哲学或学术角度深入了解这些东西。他们从谈话和报刊中同样可以获得新的思想,因为谈话和报刊尝尝传播这些新思想,但他们有时会搞错,有时只是一知半解,有时又夸大其词。但也正是通过这种途径,重要的思想会像病毒一样被传播。      “后现代小说”,在后现代小说中,历史人物或其他小说人物都会信步走入文本中,这种后现代主义手法更加强化了文本的不确定,通过展现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对立,后现代主义令人不安地摧毁了我们的现实感以及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叙事,使我们对之产生怀疑。后现代主义小说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作为叙事这一观念以及与之相伴的回顾性讽喻,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音乐方面,作者倒认为在许多年前,许多作曲家就已经舍弃了后现代主义所抨击的传统背景——比如,他们拒绝接收传统的音调叙事规律,他们也普遍倾向于拒绝以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家的影响,这思想家以作品整体结构为目标。      虽然早年的许多作曲家会依据界定好的作品的理论标准来支配他们的音乐创作,但到了20年世纪70、80年代,大多数作曲家都不按照上述严格标准来排列音乐,而是采用一整套的策略,即便这些策略并不一定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多元论的启发,至少二者也是一致的。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作者看来或许后现代主义建筑和之前的英雄现代主义的关系中,人们可以将所有杂乱无章的变化看得最为清楚。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物的一个典型特点便是引据典时所表现出来的杂糅性。建筑物多为怪诞、夸张、叠加化,近乎超现实的外观、巨大的各类不规则的圆形、椭圆形外立面构建出建筑物的整体。      其实无论在艺术的何种领域,的确现代主义时期很多政治倾向明显的艺术以及极权政权下产生的艺术都千篇一律地遵从现实主义传统,过于明显地屈从于统一的意识形态。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则不然,尽管它热衷延异、质疑等诸如此类的观念,但倒是确确实实的先锋派,象征着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强求群体的一致,所以后现主义承认我上面曾所述的“他者”自主地位这一道德,呼吁改头换面,成了边缘与差异所发表的支离破碎的宣言,对于占统治地位的态度进行解构,对陈式化论断进行批判。      第五章“后现代主义状况”      作者认为人们可以用“现实主义的丧失”来概括前面所讨论的整本书讨论的中心主题,随之丧失还有对以往的历史的信任感。作者引用了弗雷德里。詹明信的话:界定后现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文化中“历史感的消失”,普遍缺乏深度,只有永恒的现在,传统记忆将消失殆尽。很多后现代主义分析是对权威和可靠性的批判,体现在哲学领域、叙事、历史、艺术等和真实相关之中。所有的一切怀疑行为不仅与学术研究者以及艺术家们的态度有关,更和西方民主社会中更普遍的信心失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对于很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图像的社会,它最关心的只是产生和消费。现在,信息不过是我们出钱购买的东西而已。或许在一个由知识支配的技术驱动社会中,这也是我们所购买的最主要的东西。我们都试图掌握一种最新的信息(我个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如此逼真得反应后现代主义者描绘的社会,大数据时代与云技术)。对于政治实现以及电视、报纸这类共同的社会生活机构的怀疑和失望(个人认为比如在辛普森一案中,电视里展现的是政治当局希望人们从电视中看到的,所谓正义、所谓的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这更多像一种图像或幻想,只是服从于电视或媒体背后的阶层),强化了我们对于艺术促进和调解作用的怀疑和失望。根据尼采的理论,无论是白宫的正是声明,还是日常肥皂剧的插科打诨,所有这些现象多多少少都在秘密地维护某些人的经济权力和其他权力,而不是服务于任何真理,而这种尼采式的假设无所不在。      个人觉得后现代主义者在描述上述的信息、叙述冲突及其解决方法的时候尝尝带有误导性的悲观主义色彩。在某种事实上,他们的很多人遵循的都是由来已久的后尼采传统,对于理性丧失信心,的确他们是准确地认识到所有的话语都与权力体系有内在联系,但他们也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文化不过是是些对立力量的错综复杂地互相影响罢了。      总结:从我本人上课所获取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了解,以及通过本书的阅读进一步的观察,后现代主义更像是出色的批评解构者,但却是不是出色的建构者。他们没有具体开展建构工作,只是不停地在各个领域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判,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阶级冲突和心理冲突不可避免,并在这种悲观论断的卷裹下模糊了真实和幻想的界限。      当然后现代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真正获取一种后启蒙式的自由主义,信奉多元化的社会,给人们对于社会政体的建设开辟了一个建设性的方向,但这条路上也同时充满不确定和不断的困惑。
2023-07-12 23:50:401

求徐坤的《重重帘幕遮灯——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写作》这篇文章

20世纪90年代文坛嘈嘈杂杂的声音中,“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无疑是其中比较嘹亮的“尖叫”。“个人化”、“私人化”写作前面,因为时常被冠以“女性”做前缀,景观变得热闹而意义变得暧昧起来。随着阅读和批评兴奋点的迁徙,围绕它而产生的争执也渐渐硝烟散失。然而,其中泛溢出来的“迷思”并未水落石出。一番“众声喧哗”之后,弥漫着浮躁气息的批评界,来不及或不屑整理、反思,便仓促掉头制造和寻找新的热点去了。一片狼藉的战场上,掩藏在废墟下的“战利品”也无意拾掇。尘埃落定时,回看这一时期的创作和批评,理清“个人化”写作和“私人化”写作之间错综的关系、勘察将“女性写作”等同于、或命名为“私人化”写作后面包藏的心理机制、揭示这几个词互换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批评者对其产生背景、历史沉淀语焉不详的思维混乱,并以此为契机,思考它们对于中国文学以及9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的意义,并非多余之举。一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文学创作上相对繁荣的局面,批评话语也比较活跃、丰富。一个显著的表现是,不断有人为文学创作命名:“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主义”等等,不一而足。但截止现在,人们仍然没有像面对前面那些概念时,在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层面上使用“个人化”、“私人化”写作这几个批评术语。考察它们出现的背景和使用语境,对于厘清“个人化”、“私人化”写作及其在什么情况下和“女性写作”发生关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社会以群体为本位,价值观念上以国家、民族、阶级、集体为重,附着其上的个体生命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五四”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人的解放和个性解放,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命题,将文学的表现重点从社会、时代、国家、民族、阶级等宏大领域,转入到表现人的生命、人性。20世纪30年代始,救亡压倒了启蒙,国家、民族再度取代人与生命,成为文学的首选主题。随后,民族独立、国内革命战争、国家建设、阶级斗争等,一再成为主流话语,遮蔽了其它声音。直到80年代,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人、人性的解放再次呼声叠起。80年代“文学主体性”、“向内转”等口号的提出,正是这种呼唤在文学上的回应。陈思和先生用“共名”一词,概括时代含有重大而统一的主题时,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材料来自时代的主题,个人的独立性被掩盖在时代主题之下这种状况。[1]80年代的文学创作,即是他所谓的“共名”。这个思想暗合了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Lyotard)关于“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的论述。利奥塔认为任何时代都存在占有主导地位的“叙事”(narrative),这种主流叙事就是“宏大叙事”或“元叙事”(metanarrative)。“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都是一段时间里有关时代、国家、民族等重大命题,它们顺理成章地成为当时的主旋律,这是80年代文学的“宏大叙事”。这种情况下,“一致的表现主题、相似的表现方式,使其时的文学创作看起来更像是集体行为,作家个性在文本中并不显豁”。[2]9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将一体化的社会组织结构打破,意识形态松动后其整合功能也趋于弱化,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秩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0年代即开始大量涌入的西方思潮,从另一个方向质疑着长久以来“大一统”的思想、文化格局,价值多元化的局面由此出现。“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往往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无论哪一种声音,都只是“反映了时代的一部分主题”。陈思和以“无名”命名了这种多样主题并存的文化现象,利奥塔所谓的“微小叙事”也基本是这个意思。利奥塔认为在“宏大叙事”旁边还有许多“微小叙事”,这些“微小叙事”彼此分离。通常情况下,“宏大叙事”把自己视为“正统”,把“微小叙事”视为“异端”加以排斥和贬低。当“宏大叙事”受到公众普遍怀疑的时候,“微小叙事”便取代了原先的“宏大叙事”。利奥塔主张:社会和人性是多种多样的,没有普遍性。现代思想家的最大失误是抹杀差别性、异质性,利奥塔则认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是生动活泼的“微小叙事”,没有它的自由发展,就不会有科学文化的繁荣。[3]“个人化”写作正是出现在“宏大叙事”受到怀疑、“共名”时代结束之际。王朔的出现和他在读者中产生的“共鸣”,对“个人化”写作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他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对经典意识形态的颠覆”,[4]最重要的是,他解构了曹丕建立的以文学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念,及其加予写作的神圣性,将文学从“解放政治”和“思辨哲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社会政治的话语体系中挣脱出来的作家,开始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主体开口。“以共同想象力为前提的历史叙事构成的审美霸权”[5]风光不再,退居边缘的文学不再抱守“启蒙”精神,王朔标举的“躲避崇高”的口号是这一变化的典型反映。文学作品关注的题材内容,由以往社会历史政治的“宏大”视野,转向个人日常生活,“新写实主义”应景而生。作为“新写实主义”后续的“个人化”写作,实质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它要求文学更贴近它自己而不是攀附政治、意识形态,更贴近形而下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形而上的国家、民族、时代等。弄清楚“个人化”写作的背景,再来谈其他就比较容易。由于“个人化”写作涵纳了多个义项,当使用者只在自己的话题范围就便提取其中一脉时,混乱局面的出现便不足为怪。戴锦华女士在和王干就“女性文学”和“个人化”写作对话时,从三个层面界定了“个人化”:其一是:个性风格,其二是个人视点和角度。其三是专就“女性写作”而言。这是对“个人化”比较全面、也比较中肯的梳理。戴锦华窥见了“个人化”写作的功能在于:“从颇为个人的视点、角度切入的叙事,可能构成对权威话语和主流叙事的消解、颠覆,至少可能成为一道完整的想象图景上的裂隙。”[6]这正是“个人化”写作最有突破的方面。它对个体价值的重视,使长期被摈弃于“宏大叙事”之外的个体生命及其日常生活经验得以登堂入室,它对“群体化和公共化”[7]写作的颠覆性所开辟的话语裂缝,使处于边缘的女性写作蓬勃为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立特行的景观。美国女性主义者芭芭拉"琼森(Barbara Johnson)曾经揭示过女性和“个人化”之间似乎是天然的联系。长久以来,女性的个人经验不只被排斥于知识范畴之外,还有任何属于个人范畴的都在加上一个“女性”的编码后而被贬低。在她看来,个人或至少是个人立场是一种播散权威及分解错误的父权制意义的普遍方法。女性主义重新强调个人对女性的文学创作影响犹深。因为女性从沉默到觉醒的过程必定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这很自然成为文学的题材,并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便是把个人的、特别是女性的体验提到正宗的位置。[8]女作家在这股“个人化”写作浪潮中,以主体身份书写个人生活,表现“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事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9]她们创作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成为女性的精神自传。女作家对女性个人生活体验的直接书写,不仅改变了以往男性叙事对女性的“空洞”表现,也颠覆了现实中男性预设的女性形象,构成了对男性中心社会及其道德话语的解构。她们的写作,裂解了“宏大叙事”,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效果,[10]成为“个人化”写作的极致。在这个意义上,原本没有特殊性别意义的“个人化”写作,被混同为女性写作。带着强烈反叛姿态的女性写作,像一束强光,照亮了女性生活的“黑暗大陆”,使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浮出历史地表”,“妖女们”和她们笔下“妖女”的“私人生活”极大地震动了文坛,挑战了男性中心社会形成的阅读经验和批评话语。对她们“所呈现的女性生存方式细节的无法把握,”[11]使因循守旧的批评界仓皇失措。在谈及她们的作品时,“个人化”写作已然被置换为“私人化”写作。从“个人化”写作到“私人化”写作,一字之差,以它作为“女性写作”的专有和代名词,波诡云谲中泄露了许多文化符码。如对“私人化”写作代表人物陈染,众多评论以现实道德观念聚焦“她作品之中的‘私",女性之‘性私",拐向‘窥阴",而对她的思考故意视而不见,让她在哲学层面上的生存自我梳理的‘自视"转而成为‘他窥",一切理性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这样他们就轻巧的将女性置于自己的视点之下,显得跟他们不在一个层次上,非但构不成敌对抗衡的力量,就连简单平等的对话、对象化关系也构不上。这就是一个男权社会将有智慧的女性屏除在外的最好伎俩。”[12]本文标题所谓的“私人化”叙事,即指当时评论界仅在女性写作范围内使用的“私人化”写作/“个人化”写作。二总括“私人化”写作出现的语境,里面包含了这样的识别意义:回避主流话语,专注于自我私人生活的体验,以细腻的笔致创作(带有女性生活或精神)自传性质的作品。20世纪20年代,受日本“私小说”(I-Novel)影响的郁达夫,其作品被目为“私小说”或“自我小说”。在以“群体性”、“公共性”、“大我”、“开放性”为尚的中国文化里,携带着“个体性”、“私人性”、“小我”、“隐密性”等内容的“私”字多有否定意义。一开始,他小说中的“自我暴露”受到猛烈的攻击,但人们很快从小说里找到了为他开脱的理由。认为他的“性苦闷”等描写并非仅仅作为个人的生活经验,它还与主人公的爱国主义与反帝情绪联系在一起,不能因为描写性而否定作品的社会意义。作品表达的是人的自省,是灵魂的博斗和抗争,男主人公从难以解脱的苦闷中,感受到生的痛苦,并企图从这种苦痛中,探索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郁达夫在表达“性”苦闷时,牵强地扯上“国家”,使叙事出现了裂痕。批评者却借助“国家”、“民族”这些字眼,使郁达夫顺利地摆脱了“私”字招徕的贬抑,思维之怪诞匪夷所思。不过,这也正好泄露了个人之“性”在文化中的卑弱位置。从郁达夫描写“性”时扯上宏大话题“遮羞”,到“私人化”写作对“性”的坦然表达,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异。但同样的内容出现在女作家笔下时,将对它的批评拘于道德谴责,显示了“这个文化的先天缺失。”[13]陈染、林白、海男等被目为“私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其作品内容偏向于对女性个体生命和内心体验的描述,着力于对“小我”身份进行寻找、定位。与以往女作家在强大的社会理想或社会问题背景下表达女性感觉不同,她们并不从社会、民族、国家、时代等“宏大”、“广阔”角度去写女性,而是从男女两性关系这个微观场域,表达女性的心理感受、身体经验,把文学度向微观世界。所以,同是“私”,她们与郁达夫“私小说”有不同的地方。有论者从叙事空间评价郁达夫和目前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不同,认为郁达夫的一己情怀并不是独立自足的封闭空间,而是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联系在一起,他的“私人性”因而还与外部世界保持着联系。[14]在陈染们那里,叙事空间是封闭的。这从她们笔下经常出现的“房间”、“浴室”、“窗帘”(隔开与外界的联系)等空间意象可以看出。在陈染的《与往事干杯》里,“尼克松访华”、“斗私批修”等历史性的标记,不过是记忆碎片的虚浮背景,或者说只是陈染用来搭建自己心灵宫殿的脚手架。作品呈现的是女主人公个人化的生存经验和心理驿动。[15]
2023-07-12 23:50:483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什么?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扩展资料:党章规定的五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五,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的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章
2023-07-12 23:50:566

就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冲突的根源和实质谈谈你的认识?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易于把握的论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幅的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投资的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迅速兴起。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开通,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是学者们在纸上谈论的话题,而切切实实成为生活中随处可以触摸的存在物。无论是遍布街头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还是诸如“国际接轨”、“全球同步发行”一类的广告用语,以至于奥运会、世杯赛和格莱美、奥斯卡颁奖的直播等等,都在有意无意地昭示或暗示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不过,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外来文化如何进入中国,而是这种进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全球化作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将产生何种影响。应该说,这种作用和影响既取决于外来文化的性质,同时也取决于当今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就前者而言,如果我们将文化全球化理解为是西方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征服,用西方文化的价值尺度去评判其他文化从而作出取舍,那么毫无疑问,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峙、冲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而如果我们将文化全球化理解为一种既体现了整个人类文化的共同追求,同时又包容了不同民族各自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则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便有可能经由交流而走向融合。就后者而言,关键是一个如何正确自我估量的问题。我以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及现实处境来看,以下两点是不应忽略的:首先,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外来文化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历过多次异域文化或异族文化的冲击,而结果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其所以如此,固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当时的大国地位,就是说,经济的强盛和政治的稳固为文化吸纳奠定了基础;而自近代以来,情况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逆转,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屈辱的接受,这同样应归因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其次,这种影响也不同于20世纪初的全盘西化。由于明确意识到中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落后,人们很难再对古老的中华文明保持先前那种自傲的心态,尽管也有人对物质文化和精神加以区分以保留些许自尊,但“师夷之长”亦即学习、接受西方文化,却成为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在今天看来或许不无偏颇,在当时却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再次,反观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处境,可以看出与上述两个时期有明显的不同: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一体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格局。西方并不是铁板一块,欧洲、北美、俄罗斯在政治上利益并非总是一致,在文化上也有各自的价值选择;而亚洲尽管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其在经济上的实力仍不容小觑,何况亚洲素来以文化渊源著称,如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在今日亚洲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国已改变了先前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恢复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事实上,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学习、接受西方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不会再有先前或盲目自大,或自轻自贱的偏颇。概而言之,文化如山,高者俯视,低者仰视;文化亦如水,高者与之,低者受之。而构成山基水源者,则不仅仅是文化自身。同时,山之高低与水之上下又不是亘古不变的,季羡林先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正可看作是东西文化此消彼长关系的形象表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一个特殊的境地,一个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境地。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对讨论对象的界定。庞朴先生曾经提出应该区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汤一介先生对此深表赞成,并作了阐释。他说:“‘文化传统"是指活在现实中的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流向;而‘传统文化"应是指已经过去的文化,是一个静态的凝固体。对后者,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历史上的现象来研究,可以肯定它或者否定它,而对前者,则是如何使之适应时代来选择的问题,因此它总是既有特殊性或民族性而又有当代时代精神的文化流向。不管人们愿意或者不愿意,一个能延续下去的民族的文化总是在其文化传统中,而且不管如何改变它仍然是这一民族的文化传统。”从对问题的辨析来说,作出上述区分确有必要,但从本文的题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一词似乎应该兼顾以上双重含义。这不仅是因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既立足现代也指向传统,而且还因为任何传统其实都不过是当代人眼中的传统,即使是作为一种历史的陈迹,对它的认识、研究仍受制于当代人的视界。考察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显然不能仅仅局限在已经成为历史的部分,还必须关注它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说到当代人的视界,便不能不涉及我们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视角和方法。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所说必须追问的第三个问题:我们以何种文化身份,以什么为参照系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之进行描述如果我们承认,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参照物,必须有一个异于考察对象的文化体系,那么,在我们确立这个参照系的同时,会不会因此而妨碍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特征与价值的正确认识举例说,当我们用蓝色文明和黄色文明来分别概括西方与中国文化特征时,我们是否在凸现某种特征的同时又遮蔽了其他特征如果遮蔽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跳出这样一个两难之境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无论如何审慎,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与价值的认识都是有缺憾的,置身井底固然所见有限,俯瞰庐山也未必就能真切认知对象。在这方面,著名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巴勒斯坦裔美籍学者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可以说提供了一个颇耐人寻味的范例。就其对“东方主义”的剖析和抨击而言,赛义德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但对于是否存在着一个“真实的东方”以及如何予以真实地描述这一问题,赛义德却难以正面回答。异域文化身份学者的研究所得,自然不免因其视角所限而有所偏离;可是,在多种文化交汇并存的今天,又有哪一个本土文化学者真正能够确定纯粹属于自己的坐标呢?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此问题上就束手无策也不尽然。我们的确不能避免一种先入为主的视界,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有预设的标准,而在于从何立场、基于何种动机去预设标准。如果说,20世纪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主要基于一种中西二元对立模式的话,那么在进入21世纪之后,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我们,便应该跳出、应该超越这一模式,应该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察和评估。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放到全球文化格局之中,我们才能真正超越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狭隘或局限,客观、公正并富于建设性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的历史特征及当代价值。当然,指出必须超越中西二元对立模式,并不等于说先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价值的认识全无意义。应该承认,对一种文化之特征及价值的考察评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既受制于对象,也受制于考察者本身。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同时又是其在今天的自然延续,这样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更新的文化形态必然不满足于仅仅作静止的描述;而作为世界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除了以本民族的眼光加以考察之外,还需要站在异域或异质文化的角度进行观照,这样才能更好地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所以,先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价值的认识,不论是基于本土主义立场还是出自对异域文化的好奇,都从一个侧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描述,也都有其特殊的价值。比如说,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宗法文化,以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其人本主义情怀、自然与人的和谐、重人伦道德、以群体为本位等等,固然是切中肯綮之论而值得格外重视;但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无视个体的价值、忍让甚于进取、人治高于法治等,也并非就没有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异域文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这里说的“误读”,主要是指由于文化差异和接触有限所导致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解上的变形。受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现实需求的制约,人们在对异质文化进行解读时往往不免有所偏离,有所修正,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是极为常见的,来自异域文化的学者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误读”,中国学者同样也会对异质文化产生“误读”。从中外文化交流史来看,“误读”并非一无可取,相反,它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传播往往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乐黛云和勒·比松主编的《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一书提供了不少饶有趣味的事例,其中孟华那篇《“移花接木”的奇效———从儒学在17、18世纪欧洲的流传看误读的积极作用》尤具有说服力。该文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论证表明,正是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和对西方天主教义的修正,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实现了首次中西文化的实质性交流:在将西洋宗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他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而由此得出如下结论:误读是文化过滤的一种形式,是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免的现象,这确实道出了文化误读的特殊意义。由此说到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特殊现象,即那些能够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作品几乎全是以表现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不论是张艺谋的“黄土地”系列,还是最近刚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都毫无例外。这应该不是巧合。有论者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所以能够频频在国际上获奖,原因在于他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审美取向,因而这种获奖并不值得特别称誉。同样,以华人的眼光看,对于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在同类题材作品中也难说有特别过人之处。这些批评不能说没有道理,但问题在于,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强求西方观众或各类电影大奖的评委撇开其文化背景,像我们自己一样来选择评判。说到底,游戏规则并不是由我们自己来制定的,除非我们不参加,若要参加游戏,就不能不遵从这个游戏规则,即使它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合理。可是,我们能不参加吗中国文化若要得到世界的承认,若要融入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就应该积极争取一切机会以表示自己的存在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只有经过这一历程,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和真正价值才会在世界面前逐渐显露出来。总之,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处在一个冲突与排斥、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变异共存的阶段,全球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将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与其将全球化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展的一种威胁,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在20世纪下半叶乃至世纪之交的世界文化语境中,传统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遭遇到强有力的挑战。根本的问题是: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乃至到中国比较文学界 “以西释中”的比较阐释法,它们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逻辑根据乃是出于一种整体主义一元化的理论预设,而这种理论预设在知识论上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20世纪后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首先从西方文化内部异军突起。60年代,西方掀起旨在摧毁“元叙事”、普遍主义的“解构”思潮。德里达从语言、意义、知识三者的内在关系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元知识论设。按德里达的描述,知识是由语言的意义来承担的,而意义并非先验绝对的给予物,它在变动不居的语言符号之相互指涉的关系之中,因此,意义是流动的、不稳定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所确认的那个不变的“客观世界”以及由逻辑理念所构成的“真理世界”不过是语言建构的产物。由于意义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所有知识的相对性和历史性,没有一个“终极所指”或永恒稳固的“中心”可以保证任何知识可以成为元知识或真理之声。德里达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功绩在于:他内在地论证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不可靠和元知识论设在逻辑上的不可能。福科进一步将对知识历史性的关注推进到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考察。他的知识谱系学(genealogy)着力考察各种知识话语的历史形成:知识是经过一套什么样的机制运作而认定为“知识”的。通过对一些 “局部知识”的历史发掘,而非对所谓“人类知识进化”的整体主义的考察,福科发现所谓人类的知识积累实际是由无数的“知识断层”或一套套各自独立的“话语”垒积而成,它并不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有机进化物。而在这个垒积的过程中,确定知识的等级、中心、规则、标准和程序的真正力量是“权力”,今天西方文明的知识大厦是由各种历史力量穿行较量的结果。由此,现代西学所确立的“科学”和普遍理性霸权不过是某种历史力量的普遍化表征,与其它知识样式相比较,它并不具有先天的优位性和对所谓“普遍真理”的独家垄断。福科的功绩在于,他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入手论证了知识的历史性。由于含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话语都是历史的并受历史力量的内在支配和制约,因而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超逸历史、独霸普遍性而成为元知识。后殖民主义将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元叙事的批判推进到东西文化即异质文化之间。赛伊德、霍米u2022巴巴、斯皮瓦克等人对“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论述深刻揭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元知识论的欧洲中心主义实质。在赛伊德等人看来,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尚不彻底,它只是实现了在知识的自在领域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而未能揭示逻各斯中心主义元叙事所隐含的欧洲中心主义文化扩张的帝国主义逻辑。这种逻辑经由如下步骤实现对异质文化的“殖民化”:首先,它将发源于欧洲的地域性知识形态视为元知识、普遍知识、标准知识,从而以自身为标准实现对东方知识或非西方知识的合法性的剥夺。通过这种元叙事,西方知识与非西方知识的等级秩序被确定下来:相对于西方的“科学知识”,东方的知识总是“原始的”、“前科学的”、“神秘的”、“野蛮的”。进而,知识的等级意味着文化的等级。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关系被改变为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在这种文明等级论的视野之下,西方文化以自身为标准虚构了一个神秘、愚昧、他者化的东方。再进一步,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系被改写为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西方的方向被视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东方的进步被改写为西方论。于是,向西方学习就是东方自身的文明化和合法化。我们看到,在殖民时代,欧洲中心主义的普遍主义预设实际上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政策和文化扩张充当了合法性基础,而在后殖民时代,它又为跨国资本主义的全球性垄断承担着辩护人角色。全球化,即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欧洲中心主义在当代世界总体资本主义进程中的文化结果,它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总暴露。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努力是要揭露欧洲中心主义的元叙事与现代资本主义强大一体化力量之间的共谋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地域性冲突与文化冲突上升为世界性冲突。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是代表西方学界内部对该冲突所作出的警示与回应。根本的问题是:文化冲突和地域性冲突蕴含着欧洲中心主义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呼声。站在不同文化平等对话的立场上考量文化冲突,当然不是要论证冲突的合法性,而是要提请人们注意:文化冲突上升为世界性冲突,表明文化多元化的呼声已成为不可遏止的世界性潮流。在当代的世界性背景中,所谓“文化多元化”,实质是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而在知识论上,解构欧洲中心主义,就是要解构以西学为背景的元叙事预设。在现实力量的对比中,解构欧洲中心主义,实质是对当代世界垄断性的一体化、中心化力量的分解和抗拒。在整个世界业已西化的状态中,唯有通过这样的解构,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性病毒才有可能被遏止或减少。传统的第三世界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少数民族文化批评乃至女权主义批评、大众文化批评等等,在总体上都可以看作是“文化多元化”潮流的不同的声音。
2023-07-12 23:51:411

通过学习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谈谈你对党的认识

写作点拨:可写一写党的发展史、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光辉,有哪些深的感受,例文如下: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艰辛而光辉的历程,我们举着火把赶路,翻过了世纪的山头,站在这历史的制高点上,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我们发现自己的目光可以投得更远。当更加光明辉煌的景象展现在眼前时,我却把目光首先投向了身后,手中的火把指引我们走过了一路艰辛,现在,让我们的目光穿过时间的隔膜,投向那些黑暗的日子,投向那些盗取了真理火种的英雄们。我们看到的是中国20世纪苦难的开始,八国联军的入侵,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亡国灭种的威胁使得中华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群有志之士开始了“睁开眼睛看世界”,踏上了寻求真理的漫长道路。我们看到义和团,太平天国的勇士们洒下的鲜血,我们看到了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我们看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励精图治的革命党,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革命青年的满腔热血换来的只是失败,失败,理想中“人人相亲,平等”的大同世界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同时看到,伟大的前辈们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努力,为自由而拼搏的“五四”青年,胡适等人的资产阶级的尝试,鲁迅先生悲痛的呐喊……他们在不断的奋斗和痛苦的思索的过程中,探索着中国的出路,当十月革命的炮声传来时,盗火者终于找到了他所需要的火种。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从此,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共产主义之光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90年后的今天,面对着新世纪初升的朝阳,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不是一句口号,它经过了鲜血和时间考验。也可摘选以下内容: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这简单而朴实的话语让我突然意识到,带着神圣光环的吴登云并非从天而降,他也是无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遵旨,把共产主义信念植于心底的共产党人中的一个!伟大的党养育了先进的人物,而先进的党员也处处体现出党的伟大。我的目光被划过天际的神舟飞船所吸引,那是全体中国航天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梦想的腾飞。我看到我们的航天英雄杨立伟在遥远的太空向全世界人们问好,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人类所能到达的最高处。我也看到他在完成任务前所经历的艰辛和面临的危险,看到他为了不辱使命而接受的超人的训练,杨立伟成了英雄,他的事迹在全世界每一个有中华儿女存在的角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但是面对着鲜花和掌声,英雄却说:我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这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使命。是啊,党的期望和召唤赋予了每一个党员和有志青年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党和国家的命运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23-07-12 23:51:565

元叙事的意义

可以这样认为,元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由于这种设想无法证实,反而常常会遭到现实的打击而破灭,因此,不免带有神话的色彩。另一方面,元叙事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历史求证,它的产生动机源于对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所抱有的某种希望或恐惧,总要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结局,总要与社会发展的当前形势联系在一起,往往是一种政治理想的构架。虽然,21世纪初以来,西方史学循着突破政治框架的路子前进,元叙事的主题线索偏重经济和文化。但是无论经济还是文化,从最终的结局来说,仍然摆脱不了与政治结构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干系。大叙事与其说是一种历史叙事,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构想。它因逝去的历史事实而证实,因将来的历史事实而证伪,是史学家的希望和寄托,是史学家的激励和追求。
2023-07-12 23:53:091

马原《冈底斯诱惑》观后感 急急 急!

《冈底斯诱惑》的观后感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事实上,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      《冈底斯的诱惑》第一个值得重视的特点是“元叙事”手法的运用。在小说的第4节中,第一级的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向读者声明这里的故事不是爱情故事;在第十五节,他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他未婚妻尼姆写信?这个叙述者以讨巧的态度粗暴地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等。      他显然不回避这样设置结局出于小说技术上的考虑。这种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当然会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整体性与真实性,他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正是这一点,才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这在小说的结构上也表现出来。这部小说是几个故事的拼合与组装,但与一般的看法不同,马原似乎并非出于纯技术的考虑。在组织、叙述全部故事的第一级叙述者之下,还有几个“二级叙述者”,一个是老作家,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神秘经历,又以第二人称“你”讲述了猎人穷布打猎时的神秘经验;另一个是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了陆高、姚亮等人去看“天葬”的故事,并转述了听来的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      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未知的神秘因素:在老作家的故事中,他在一次神秘的远游中看到一个“巨大的羊头”,这个羊头是神秘的宗教偶像,还是史前生物的化石,抑或是老作家的妄想症产生的幻觉?在穷布的故事里,他似乎碰到了“喜马拉雅山雪人”,但叙述者马上告诉我们,关于这种雪人的存在并没有科学的证据,那么穷布碰到的究竟是什么?在顿珠、顿月的故事中,不识字的顿珠在失踪一个月(他自己只觉得出去了一天)后突然能唱全部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这件事有遗传的、神话的、唯物的种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能说服其他解释的持有者……等等。这些有头无尾,抽去了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拼合起来就构成小说的大体。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一些神秘的、未知的因素,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甚至更要紧的,他们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都是没有结果的。尽管这些故事的叙述方法,都是以很精确的、现实主义式的、甚至是“客观的”态度讲述出来的。
2023-07-12 23:53:241

你认为《制作人》中哪一对更有cp感?

我觉得是金秀贤与孔孝真更有cp感。《制作人》中华丽的故事情节中展现了摄像机外的世界,让人无法辨别真实和虚构的在KBS综艺局发生的故事,令虚构和真实交错更加有趣和紧张,具有人情味的剧会为剧场打来爆笑和趣味。《制作人》走“综艺戏剧”路线,形式比较新颖,就像真人秀拍法,经常有摄录机对准主角,他们独自向着镜头说话。不过,虽然幕前阵容强劲,但拍摄手法及形式似乎还没被观众消化。可幸的是,金秀贤及一众主角的演技获不少观众赞赏。在第一集时,主演们同时登场,且每位主演的个性十分鲜明,快速地将观众带入剧情中,“直切主题”成为该剧的点睛之笔。金秀贤于剧中饰演电视台新制作人,做事乌龙百出,还经常露出天然呆表情,但面对“情敌”车太贤,暗地起了妒嫉心,他的演出获观众赞赏既搞笑又可爱。《制作人》玩得挺高明的,玩出了元叙事的味道。简言之,元叙事就是创作者把自己的创作过程当做主要素材,加以利用,造成一种虚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或者是从现实中生发而出的假象,获得逼真的生活质感。《制作人》是一部难得的、富有元叙事意味的电视剧,达到了相当高的仿真程度。该剧也揭示了网络时代里娱乐电视台的转型,从以前的单纯内容播出平台,变成一种既是制作单位,又承揽大型演出、直接面向市场,全能或者说职能模糊型企业。看惯了荧屏上很用力的爱情,这个夏天不妨换换口味,感受一下轻逸的情愫,挺清爽减龄的。
2023-07-12 23:53:328

王小波《红拂夜奔》想要表现的主题?

可以说,作为一个小说,《红拂夜奔》并没有注重跌宕起伏的故事性。事实上,如果单单只看故事,那么《红拂夜奔》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交代了红拂与李靖私奔的前因后果罢了。很显然,王小波不是一个低俗的艳情小说作者。如果读者具备一定感受力的话,那么他一定注意到小说从一开头,就试图带给读者一种视觉上的“奇观”。就像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一样,尽管荒诞,可却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细节真实:在“泥水”洛阳城,有踩着高跷的李靖像大鸟一样掠过街市;有穷人们图省钱而不得不把拐、水袋、大伞和鼓鼓囊囊的口袋全副武装的带在身上;还有为数众多的黑人像taxi一样驮着乘客在泥水的街道上飞驰而去。我们似乎能由此联想到被称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周星驰,二者都是将现代元素融入古代环境的能手。除了细节之外,在王小波独特逻辑的指挥之下,小说中的情节都诡异非常而又不失合理。比方说,李靖证明了费马定理之后因为政府不让发表而选择把证明写在画春宫图的小人书里。还比方说,剑客虬髯公因为爱慕红拂而给她表演斩蠓虫的绝技结果红拂根本看不见蠓虫。就拿小说的故事来说,红拂原来的身份是隋朝名臣杨素府上的歌妓,她觉得生活很无聊,又道听途说地觉得李靖这个人很有趣,于是就决定跟她私奔。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指红拂)私奔的理由只是追求有趣。”如果我们把小说的细节和情节比成是小说的血和肉的话,那么它内在的“核”毫无疑问就是小说的灵魂。而《红拂夜奔》的灵魂,则显然是“有趣”。无论是小说的细节,情节,还是内容,他们都有一个明确指向:有趣。事实上,正是在阅读王小波的过程中,我才深刻地了解到:现代小说早已发展成一项叙事的艺术,而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了。 他想表达的是:人类最终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那种愁容满面的生活。发现了世界的无理性和绝对的真理的并不存在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作为个体生命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令人绝望的处境?我想,正是在这个向度上,王小波以艺术的形式给出了他的回答:既然上帝跟人类开玩笑,我们也象费马一样跟这世界开开玩笑吧!让满面愁容的真理转为有趣的幽默,从某种程度上说,苦难的人生更需要娱乐。
2023-07-12 23:54:051

《制作人》里的男女主角谁更搭呢?

我觉得是金秀贤与孔孝真更有cp感。《制作人》中华丽的故事情节中展现了摄像机外的世界,让人无法辨别真实和虚构的在KBS综艺局发生的故事,令虚构和真实交错更加有趣和紧张,具有人情味的剧会为剧场打来爆笑和趣味。《制作人》走“综艺戏剧”路线,形式比较新颖,就像真人秀拍法,经常有摄录机对准主角,他们独自向着镜头说话。不过,虽然幕前阵容强劲,但拍摄手法及形式似乎还没被观众消化。可幸的是,金秀贤及一众主角的演技获不少观众赞赏。在第一集时,主演们同时登场,且每位主演的个性十分鲜明,快速地将观众带入剧情中,“直切主题”成为该剧的点睛之笔。金秀贤于剧中饰演电视台新制作人,做事乌龙百出,还经常露出天然呆表情,但面对“情敌”车太贤,暗地起了妒嫉心,他的演出获观众赞赏既搞笑又可爱。《制作人》玩得挺高明的,玩出了元叙事的味道。简言之,元叙事就是创作者把自己的创作过程当做主要素材,加以利用,造成一种虚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或者是从现实中生发而出的假象,获得逼真的生活质感。《制作人》是一部难得的、富有元叙事意味的电视剧,达到了相当高的仿真程度。该剧也揭示了网络时代里娱乐电视台的转型,从以前的单纯内容播出平台,变成一种既是制作单位,又承揽大型演出、直接面向市场,全能或者说职能模糊型企业。看惯了荧屏上很用力的爱情,这个夏天不妨换换口味,感受一下轻逸的情愫,挺清爽减龄的。
2023-07-12 23:54:181

求马原小说冈底斯诱惑,当代文学要读

《冈底斯诱惑》的观后感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事实上,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      《冈底斯的诱惑》第一个值得重视的特点是“元叙事”手法的运用。在小说的第4节中,第一级的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向读者声明这里的故事不是爱情故事;在第十五节,他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他未婚妻尼姆写信?这个叙述者以讨巧的态度粗暴地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等。      他显然不回避这样设置结局出于小说技术上的考虑。这种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当然会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整体性与真实性,他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正是这一点,才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这在小说的结构上也表现出来。这部小说是几个故事的拼合与组装,但与一般的看法不同,马原似乎并非出于纯技术的考虑。在组织、叙述全部故事的第一级叙述者之下,还有几个“二级叙述者”,一个是老作家,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神秘经历,又以第二人称“你”讲述了猎人穷布打猎时的神秘经验;另一个是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了陆高、姚亮等人去看“天葬”的故事,并转述了听来的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      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未知的神秘因素:在老作家的故事中,他在一次神秘的远游中看到一个“巨大的羊头”,这个羊头是神秘的宗教偶像,还是史前生物的化石,抑或是老作家的妄想症产生的幻觉?在穷布的故事里,他似乎碰到了“喜马拉雅山雪人”,但叙述者马上告诉我们,关于这种雪人的存在并没有科学的证据,那么穷布碰到的究竟是什么?在顿珠、顿月的故事中,不识字的顿珠在失踪一个月(他自己只觉得出去了一天)后突然能唱全部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这件事有遗传的、神话的、唯物的种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能说服其他解释的持有者……等等。这些有头无尾,抽去了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拼合起来就构成小说的大体。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一些神秘的、未知的因素,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甚至更要紧的,他们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都是没有结果的。尽管这些故事的叙述方法,都是以很精确的、现实主义式的、甚至是“客观的”态度讲述出来的。
2023-07-12 23:54:432

试论述后现代主义思想是什么,它对当下主流艺术及艺术多元化趋势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流行的20世纪西方社会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趋势。现在,后现代意义上,西方60年代激进的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二战到现代社会为背景后,西方发达国家以反映最近的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与思维的基本特征的基本方法的批评话语和世界的解释的一种新形式特征的文化潮流。加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整个哲学,美学,艺术,宗教和世界影响力的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复杂的场景,但也有思想,反映现代,多元思维和消极思维的共同特点,理论倾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反思与现代反思与现代(现代)的批判,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其批判的现代主义,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中心主义等等的基础。廖他在其“后现代知识的状态,”说:“我已经叫现代化,指的是文字,使自己的元合法化科学”,与后现代主义:“我将其定义为后现代怀疑论的元叙事”。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这直接聚焦于现代性,它的反思和批判,元叙事,他们靠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而事实上,双方的关系支配机制本身的合法性的社会约束之间需要证明合法化。所有的后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对事物提出批评和质疑的真理,倡导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元话语信任的破坏。同时,现代科学技术这个“双刃剑”,为人类的物质财富的后现代主义的反思,而人类,人类的生活空间和自己一个巨大的威胁,对于合理的过分张扬现代主义的做法,太痴迷与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确定性批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恰恰是形成现代主义的批评和质疑的基础上,是思维挑战传统模式并丢弃。 2,反对中派增强非理性主义主要问题已经占据了中心位置在西方哲学认识论。由于工业文明,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导致各种危机的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后现代批判,他们认为人是从对方所有的人类实践的误差的天然来源分离,要超越现代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必须消化,消化的主观性。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谁不是独立的谁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实体。因此,他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平衡。后现代主义反对“自我为中心”的理论,批判现代世界观的是个人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解构主义的研究工作动摇理性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的合法性,摧毁现代主义的基础和信仰的理论框架,消除了从根本上打破了人民的团结,诚信,信仰中心和绝对真理的终极价值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同时加强非理性主义,强调了非理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合理的殒落”,“非理性应该升级。”非理性主义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人的选择,它从根本上抛弃理性,权威的规则指出,人的存在是一个开放的倡导者构造不合理的问题。作为主要倡导者艾伦涂擂镎了性,情感,政治和精神学科有积极表现。在理性主义的框架思想本身,自然和科学的方法来移动哲学,视为唯一正确途径。斯宾诺莎说:“我将研究人类行为和欲望,为我检查的相同的面积和体积。”尊敬的实证理性的逻辑框架,只适用于无生命的物质,由在场的人强调应该冷静的观察者的非理性主义的关键原因,分析师成为参与者的存在,那些谁照顾。 3,提倡多角度,多元化的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拒绝社会一致性的前现代观念的理论,强调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多元化性,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角度,多角度。 一个视角是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具体角度来看,方法的角度,现象的有利位置,具体分析。的角度和你的每个人的角度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受到观察者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利益。与此同时,没有人能完全解释的任何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角度。正如韦伯所说的那样:现实中的一切知识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得出,所有的事实都是由人组成的构造解释,所有的单视角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无限的文字和解释的模糊性,克服了?开始看到世界由一个单一的做法,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促进“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谓的“如何将这个想法做(怎么都行)“,允许使用任何方法来容纳所有的想法,得到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方式社区摆脱僵化的形式合理性的,人的解放的奴隶摆脱了传统方法的。 4,尊重的对话,强调不确定性和差异,吸收了分析哲学,当代解释学和后结构主义在法国,研究方法,以取代从语言学讨论的学习语言的范式转变与主题内容知识知晓率,小组讨论活动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权力给予不同的语篇意识。后现代主义强调上下文的经验,人们更多的是交流,文化和生物交融的身体语言的一种形式,倡导一种公开,公平的对话。他们认为,对话是发生关系的过程解释器和解释器,目的是要推翻的理解不同理解的关系之间的平等交流的主要倡导者的中心位置。对话的对立面是不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个性和情况的任何确切的结论,它是不可缺少的。打开真理需要的是一个无知的态度 - 学无知,它要求对话者在开拓真理的过程中,始终审视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后现代主义认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对话者不断推动我们反思我们真正的谈话,思考什么样的人,我们把探索的各种情况和条件,以反映人不断提醒。
2023-07-12 23:54:501

《送你一朵小红花》太扎心,这些催泪“套路你了解几个

103010太担心了。这些撕“套路”你知道几个?103010太揪心了。这些催人泪下的“套路”如下:《送你一朵小红花》抗癌群主是一位抗癌患者的家属,他特别照顾杰克森易饰演的魏一航。因为魏宜航有特殊的负能量,吴小妹经常启发他。但是,抗癌真的是一件坚持不下去的事情。这很困难,而且吴小妹的爱人已经去世了。最终,吴小妹没有理由留在当地,所以她选择了回家。大家一起喝酒吃饭的时候,他的钱包掉了。从照片中,你可以看到他穿着一件彩虹t恤,所以吴小妹其实喜欢男人。抗击癌症相当困难,吴小妹不得不承受来自世俗世界的压力。这个彩蛋是很多人之前没有想到的。我以为吴小妹的情人是一个普通人,但事实上吴小妹也是一个悲伤的人物。《送你一朵小红花》电影中,魏一航一开始就是一个很负面的形象,甚至有点玩世不恭。很多人都在“期待”魏一航癌症复发的那一天。就在魏一航特别消极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一道曙光,那就是马小源,他也是有病却积极乐观。可能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阳光、积极、正常的马竟然是这部戏里的悲剧人物。最终,人们没有等到魏一航的病复发。可是,马的病复发了,他还在和魏宜航一起旅行的路上。这样的“套路”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最终,马没能坚持下去。魏一航的病没有复发。他继续着与马一起上学的梦想,并最终独自完成了这次旅行。这样的情节真的是相当的催人泪下。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值得观众深思的细节你都已经明白了。魏宜航在病人活动中顶撞张师傅,后来马到他家接受采访。两人发生了不愉快的一幕,但马小源却意外发现魏一航在看她的直播,于是一步步压着她,把魏一航逼到桌边。魏一航还拿着一个玻璃,然后画面里传来几声玻璃的敲击声。我认为是一个梗。有一个抱着孩子的乞讨妇女敲着窗户乞讨。魏一航的妈妈只是为一航的病难过。然后她打开窗户,告诉那个乞讨的女人:“你的孩子生病了吗?为什么不挣钱养活自己?”她拿出一张100美元的钞票给了那个女人。影片中,一航的妈妈连去菜市场买菜都讨价还价,要省五块钱停车费。这时,她给了乞讨女子100元。最后,JacksonYee走出了湖,看到了成群的羊。暗示你从一个人的孤岛上走出来,与世界相处。这部电影中有许多形象符号,如羊群、小红花和80美元的手表。更何况,为什么手表都是自己设计手工编织的,就说明时间是自己创造的?吴小妹是同性恋。剧本里开假发店是吴昕更想做女生的比喻。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有同性恋情节,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一群人和同性恋一样,被迫离开人群。电影里说羊是群居动物,人不是吗?羊用不同的标记来区分彼此,人也通过自我定义把个体从集体中分离出来,寻找所谓的舒适区。这是放在癌症患者这个群体里,就是要把自己和正常人这个群体割裂开来。只有把他们局限在患者群体中,他们才能找到支持和依靠,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影片还是积极的,鼓励每一个患者积极融入正常群体,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不同;也鼓励每一个正常人积极接纳每一个病人,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就像上一个场景一样,羊群没有标记,没有相互融合,人也可以。毕竟我们是一个集体。走这一步的患者都是主动接受的普通人,每个人都值得一朵小红花。家庭聚会的部分还是挺吓人的,尤其是奶奶说要卖房子去养老院住,甚至还跟家里最小的孩子说我们是一家人。现实中,即使有如此深厚的亲情,也有可能反目成仇,或者无动于衷。这种一味宣扬社会的家庭观,还是挺吓人的。如果我是一个癌症患者,我可能真的会像杰克森易说的那样,“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因为你为我做的事。”敏感的观众不会忽视贯穿电影始终的画外音。没错,就是男主角魏一航的声音,典型的成熟男声,雷厉风行,不动声色。这就隐含了电影叙事的基本设定:整个故事是由男主角魏一航讲述的。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赤裸裸的歧视和攻击,而是已经渗透到潜意识和元叙事中的性别霸权,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如果你试着交换一下电影中魏一航和马的动作:魏一航死后,马来到了与现实重叠的平常时空,遇到了一个白马王子。你会意识到这在商业片里根本不可能发生。根本不存在。这是一个不可能的图形,只能出现在画布上。魏一航和马小源一起坐火车去了青海。魏一航在草原上看到一群群的羊,但是羊身上印着不同的颜色。问藏民“为什么要在羊身上印不同的颜色”。藏民说:“羊是非常群居的动物。如果不按颜色区分,就分不清自己拥有的是哪一个。”这是一个码字,这也是电影中魏一航和马小源早前一直争论的问题。为什么癌症一定要假装和正常人一样?癌症患者真的能像普通人一样吗?他们能在人群中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吗?电影中的很多点都证明了癌症患者手术后会掉头发,掉脑袋,但他们都尽力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导致吴小妹的假发店,戴着假发,一起互相鼓励。我不想被区别对待。电影的最后,所有的羊都印上了小红花,一起在草原上奔跑。我分不清谁属于哪个家庭。前后呼应,隐晦观点,癌症患者也可以阳光,对未来充满期待,融入普通人,和我们一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间不是真实的。实例和永恒,苦难和幸福都是幻觉。这个世界不是不完美的,也不是在走向完美的路上。世界每一瞬间,都是圆满的。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与全部人生之间,不过是彼此经过的关系,它们只是像水一样从你身上流过。向前走吧,就这样走,不论会得到、失去,或者错过什么。用一颗开放的心,向存在敞开。每一个在每一天都努力生活的你,都会被所爱之人,送上一朵小红花。电影是没有彩蛋的,只有结尾和字幕一起出现的抗疫记录片。结尾易烊千玺一个人前往记忆力的湖边,他面对着身上画着小红花的群羊流泪。画外音如下:韦一航:“你等着吧,今后呢,我要带你走遍全世界。”韦一航:“走散了呢,你就在人群里举起这个胳膊,我一看到这个小红花呢,我就马上跑过来找你。”《送你一朵小红花》以“年轻患者”为视角的方式讲述抗病家庭的经历和病人自我的成长,虽然题材有些沉重,但传递出来的是温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影片里触动心弦的画面有很多,因此收获了很多观众的眼泪。导演韩延用平静、简洁、流畅同时还有趣的故事、细节、场景、对话,将这个悲喜交集的故事传达得细腻、准确,将人心人性的柔软一点一点剥开,为无情世界带来感情,又将有情人推向命运的无情。
2023-07-12 23:54:571

红拂夜奔的典故讲了什么

  《红拂夜奔》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青铜时代》中。其实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叫红拂夜奔,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红拂夜奔的典故讲了什么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具眼识穷途,尸居馀气杨公墓,岂得羁縻女丈夫   美女识英雄,自古被人们传为佳话,唐初就有美人红拂女独具慧眼,在芸芸众生中,辨识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她的夫君李靖,另一位是她的结拜兄长虬髯客,三人结为莫逆之交,一同在风尘乱世中施展才华,被人们敬传为“风尘三侠”。   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杨素是北朝和隋朝政坛上的一个通天人物,更是一个兴风作浪的高手。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二十四年后又帮助太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以后,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一切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处理,自己则专心致志地躲在东都洛阳的西苑中,醇酒美人,声色犬马,享受人间的奢华快乐;杨素留守西京长安,几乎成了实质的政治领导中心。   杨素权高位尊,必然讲究生活的享受,府中金银堆积如山,仆役侍女如云,每次接见宾客,总是大模大样地坐在躺椅上,由一群侍女抬着出厅,两旁还排列着许多美艳的侍女,负责薰香、打扇、捶腿及驱赶蚊蝇等工作。这种豪奢尊贵的排场,许多人都叹为观止,羡慕不已,但后来看在李靖眼里,却嗤之以鼻。   李靖是三原地方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饱读诗书,通晓天下治乱兴国之道,还练就一身好武艺,精于天文地理与兵法韬略,心怀大志却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隋朝稳定下来,他决定从家乡投身长安,以图施展抱负,为国效命。   奔经长安路途中,在风陵渡口李靖遇到了刘文静,刘文静身为北朝官宦之后,见解不凡却在隋庭无法施展,准备前往太原投奔李渊父子。两人交谈之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于是结为挚友,约定日后一旦谁有发展必定提挈另一方。分手后,一人往太原,一人奔长安。   李靖到了长安,由于国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杨素手中,于是他准备先投到杨素门下。好不容易进入司空府拜见了杨素,杨素却半躺在椅中,眯缝着眼睛,一付根本不把来客放在心上的神态。李靖心想:这样的排场,这样的待客之道,岂不令天下英雄寒心,怎能收贤纳士,振兴国道!于是他不悦地直言道:“当今天下大乱,英雄竟起。明公为朝庭之重臣,而不收罗豪杰,扶济艰危,而专以踞傲示天下士,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杨素一听这话大感吃惊,心想:这等无名之辈,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真是放肆!他想发火,但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若与眼前这位初生牛犊计较,实在是失于大度,于是反而转怒为喜,起身夸赞李靖的胆识,并请他落座,宾主畅谈天下大事。   李靖侃侃而谈,从天下时势谈到治国安邦之道,见解精辟,头头是道;杨素听了频频点头称是,然而最后结论却说:“老夫来日不多,多承指教,然时不我予,奈何?”   这话仿佛给李靖的满腔热情浇上了一瓢冷水,让他失望之极。   这天,红拂女正侍立在杨素身旁,目睹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又谈议风生,见解出众,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慕,不由得闪动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不断地瞟向李靖。待李靖告辞出门时,她不露声色地暗中嘱托侍立廊下的小童代为询问李靖的住址;小童问得结果,回报红拂女,红拂女默默记在心里,望着李靖大踏步出门远去的背影,有一种奇妙的牵挂之感升在心中。   当天夜里,李靖独坐客栈,面对孤灯,想起白天在司空府的情形,暗叹:不可一世的司空杨素毕竟是老了,守业尚嫌精力不足,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了,自己看来还得另谋途径。这时他又想起司空府中那位手持红拂尘的美丽侍女,她那一对写满睿智又充满柔情的大眼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在杨素身后一大群侍女中一眼就发现了她,总觉她有些什么与众不同,引得自己心神荡漾。   夜深了,万籁俱静,李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突然耳旁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李靖披衣起身,点亮了灯。拉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头戴阔边风帽,身披紫色大氅,肩背绣花布囊的年轻人。   李靖不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竟有客人深夜来访。正在狐疑之际,来客自动解释说:“妾乃杨司空家红拂女,今夜特来相投!”烛影摇动中,红拂女卸下了绣花布囊,摘下阔边风帽,脱去紫色大氅,变成一个秀发蓬松,明眸皓齿,如三春水蜜桃似的鲜灵的一个女孩。李靖对红拂女的来意仍有些不解,红拂女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待他询问,就盈盈下拜,并轻声说道:“妾侍杨司空多年,看到的人物不计其数,但从来不曾见过象李公子这样英伟绝伦的人;妾似丝箩不能独生,一心依托于参天大树,以了平生之愿,因而前来投奔,请公子不要推辞!”   李靖既惊又喜,他对红拂女早已有好感,这时又见她如此理解自己,且有这般自作主张的胆识,甚是爱怜。但转念又忧虑道:“杨司空权重京师,你私自逃去,他必定追寻,那怎么逃得他的手心?”红拂女胸有成竹地说:"杨司空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行将就木,不足畏也!他府中姬妾时常有人溜走,他也无心过于追究,何况司空府中侍女多如牛毛,少妾一人不会在意,所以大胆前来,请公子不要担心!”   李靖仔细打量红拂女,见她肌肤细嫩,面带红晕,仪态从容,嘘气如兰,羞怯中不失果敢之气,李靖心中甚喜,但又想到自己孓然一身,飘泊不定,那能给她一个安定的家,深觉愧对红颜,委屈她的一片真情。   红拂女见他欲言又止,似乎明白了他的犹疑,于是坦然陈述自己的心意:“既然来投公子,就已深思熟虑,今后天涯海角,妾愿患难相随,一片诚心,苍天可证!”   话已说得十分明白,李靖也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这夜,一对患难之交同入罗帐,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但有的是相知相慕,便由他们自作主张,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司空府中不见了红拂女,也曾派人出来追寻,但数日之后就不了了之,这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待风声过后,李靖打算前往太原,投奔招揽四方豪杰、待成大业的李渊父子。红拂女理解夫君的志向,她不声不响地从绣花布囊中拿出一些金银,委托店家买来了两匹俊马和一些衣物干粮。一切准备停当,两人装扮成行商模样,趁着天色微明之际,悄悄离开了隋都长安。   红拂夜奔的作品主题   批判知识分子在权力场域中的灵肉异变   李靖作为卫国公在菜地里躲藏,在象征着文化处境的权力场域内,感到了极大的空虚,长时间地做爱还不足以排遣,以至于需要挖河来发泄多余精力,在荒诞的性活动与怪异的行为背后暗指着知识分子在权力场域中从“人”到“非人”的灵肉异变过程。对于李卫公,无论是挖河,还是做爱,都是他压抑和空虚的体现,但过剩的经历仍无法排遣,灵的“非人”表现在肉的“非人化”。以性为载体的情节,象征了王小波以及知识分子们在特定的阶段里的生存状况,没有事情可做,却天天做事,做了事情,就是怕没有事情做。人之为人的本性,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都已经发生了“非人”的转化,王小波的批判意识,就在于此。而作为表现形式与表现载体的荒诞的性,就成为文化精神外在表象。   王小波的小说《红拂夜奔》中,对元叙事的解构,体现了对知识分子文化命运的批判,暗指了知识分子文化价值的转变以及知识分子精英身份的消解。戏谑的运用,体现了对知识分子文化处境的批判,指出了知识分子在价值欲望链条和权力链条下的被动驱策的压抑处境。性荒诞的描写,主要在于批判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从“人”到“非人”从“禁欲”到“纵欲”,批判了知识分子文化精神畸形的流变。 [6]   李靖作为在旧有的生存结构中奔走的具有独立、自由精神的带有某种重叠意义的形象,一方面彰显了在夹缝中生存却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热情的游侠精神,另一方面也因显示出了自由主义在面对中国已经有的生存结构时所面临的困境而显得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2023-07-12 23:55:151

马原常用的叙事圈套有哪些?

“叙述圈套”是当代小说评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专门用来阐释当代先锋小说的叙述方式。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评价马原时说:“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述圈套"。”[1]现在人们一般都认定这个概念的最初使用者是吴亮,1987年吴亮发表《马原的叙述圈套》,[2]首次用“叙述圈套”一词评论马原小说的叙述艺术。之后,这个术语开始在先锋小说论述中频繁出场,人们似乎因此找到了一个能概括描述先锋小说叙事游戏的语词。 80年代的先锋小说叙事革命肇始于马原。他在1984至1986年间发表了《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错误》等小说,第一次把小说的叙事本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马原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换,而且把“怎么写”推到极端,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心理小说的意识流程都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吴亮说:“写小说的马原似乎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讲故事方式。他实在是一个玩弄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偏执的方法论者。”
2023-07-12 23:55:281

作文 黑暗中的选择 800 速度

黑暗中的选择 800字 如何看待社会的黑暗,会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当你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然后又能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和一个聪明的头脑去适应和改变,那你就是一个有潜质成功的人。——题记  严格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做事,不要受到这样那样的偏门的引诱,因为你总会看到别人的辉煌,但是看不到他们倒霉的那一天。而对于我们来说,辉煌是可选项,但不犯事是必选项。   很多人都对社会很绝望,坦白说,我也曾经挺绝望的,可等我长大了,我发现这个心实在是白操了。比如焦虑房价,担心经济危机,总每每担心这个那个的崩盘,结果最后,关我屁事啊。后来想想,别去操心那么多了,还是抓紧赚钱吧,慢慢赚钱多了也就不考虑房子的事情了,而是考虑以后应该去哪生活比较好。  心态一般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趋向平和,如果你很焦虑和暴躁,大概都是钱包不满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社会很不公,尤其是制度不公,大部分情况下,只是自己没有占到便宜。我根据各个年龄段去问,发现没有人觉得体制是公平的,有人抱怨扩招,有人抱怨下岗,有人抱怨买断,有人抱怨改制,有人抱怨下乡,有人抱怨文革,有人抱怨打仗……然后你发现,原来不公是个必然结果。  那你操心不操心就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考虑自己怎么能获得的更多。很多人觉得社会很黑暗,我就在一直在想,之前的或者国外的社会就不黑暗么,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也许文化什么的不一样,但是人性都是一样的,其实到处都很黑暗。为什么现在你觉得特别黑暗呢?因为以前你不上网,不看报,所以不知道这么黑暗。现在网络发达了,让你知道了,其实就这么简单。  记得《黑衣人》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桥段,安卡略战舰包围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威尔史密斯很焦虑,要通知地球人,汤米李琼斯愤怒的对他说,“外星战舰、黑死病入侵,这样的事情多了,人们生活的还是很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事情不是你这个层次该操心的,再换一个角度,你操心也没用。   很多人喜欢讨论体制问题,这里其实是两个宏大的元叙事之间的战争,第一个元叙事是,社会的发展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之前,我们要不懈的和资本主义做斗争。这个故事大家很熟悉,并一度认为是真理。另一个宏大的元叙事则是,人类社会必定向着民主的方向演变,最终都将会成为民主的社会。在实现之前,我们都必须不懈的和专制做斗争。这两个故事其实都是故事,有些人以前信第一个,现在信第二个,信第一个的时候他信的死心塌地,信第二个的时候也信的死去活来。这种人被我称之为磁带人,只有两面,洗完一面,又成了另一面。意识不到,其实二者都是一样的。  很多激进人士,他们的最高诉求是给我钱房子女人和社会地位,最低诉求是我什么都不干,也给我钱,或者我干了一些坏事,法律也要保护我。我认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信念可言,用钱就可以瓦解,所以我不认为他们会有什么战斗力,也不认为社会会因此有什么解构,所以,如果你跟着混,可能会荒废一生。  高福利国家确实好,不过原因大部分是历史造成的,不是制度造成的,制度只是分配资源的手段,作为底层,怎么分配都不会占到便宜。所以无论生活在哪个体制,你需要的都是爬向顶层,底层在哪里都是露宿街头的。  很多时候我还是过于理性,因为我知道,人都是一样的贪婪,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可以坚信某一个主义去做什么事情,中国人也没有什么畏惧。所以存在黑暗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如何看待黑暗,会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当你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然后又能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和一个聪明的头脑去适应和改变,那你就是一个有潜质成功的人。如果你因为这些事情感到很愤怒,那我只能告诉你,以后让你愤怒的事还多着呢,这只是一个开始。
2023-07-12 23:55:342

马原《虚构》读后感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事实上,这使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      《冈底斯的诱惑》第一个值得重视的特点是“元叙事”手法的运用。在小说的第4节中,第一级的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向读者声明这里的故事不是爱情故事;在第十五节,他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他未婚妻尼姆写信?这个叙述者以讨巧的态度粗暴地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等。      他显然不回避这样设置结局出于小说技术上的考虑。这种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当然会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整体性与真实性,他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正是这一点,才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这在小说的结构上也表现出来。这部小说是几个故事的拼合与组装,但与一般的看法不同,马原似乎并非出于纯技术的考虑。在组织、叙述全部故事的第一级叙述者之下,还有几个“二级叙述者”,一个是老作家,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神秘经历,又以第二人称“你”讲述了猎人穷布打猎时的神秘经验;另一个是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了陆高、姚亮等人去看“天葬”的故事,并转述了听来的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      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未知的神秘因素:在老作家的故事中,他在一次神秘的远游中看到一个“巨大的羊头”,这个羊头是神秘的宗教偶像,还是史前生物的化石,抑或是老作家的妄想症产生的幻觉?在穷布的故事里,他似乎碰到了“喜马拉雅山雪人”,但叙述者马上告诉我们,关于这种雪人的存在并没有科学的证据,那么穷布碰到的究竟是什么?在顿珠、顿月的故事中,不识字的顿珠在失踪一个月(他自己只觉得出去了一天)后突然能唱全部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这件事有遗传的、神话的、唯物的种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能说服其他解释的持有者……等等。这些有头无尾,抽去了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拼合起来就构成小说的大体。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一些神秘的、未知的因素,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甚至更要紧的,他们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都是没有结果的。尽管这些故事的叙述方法,都是以很精确的、现实主义式的、甚至是“客观的”态度讲述出来的。
2023-07-12 23:55:421

后现代主义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它对当下的主流艺术及艺术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流行的20世纪西方社会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趋势。现在,后现代意义上,西方60年代激进的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二战到现代社会为背景后,西方发达国家以反映最近的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与思维的基本特征的基本方法的批评话语和世界的解释的一种新形式特征的文化潮流。加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整个哲学,美学,艺术,宗教和世界影响力的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复杂的场景,但也有思想,反映现代,多元思维和消极思维的共同特点,理论倾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反思与现代反思与现代(现代)的批判,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其批判的现代主义,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中心主义等等的基础。廖他在其“后现代知识的状态,”说:“我已经叫现代化,指的是文字,使自己的元合法化科学”,与后现代主义:“我将其定义为后现代怀疑论的元叙事”。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这直接聚焦于现代性,它的反思和批判,元叙事,他们靠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而事实上,双方的关系支配机制本身的合法性的社会约束之间需要证明合法化。所有的后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对事物提出批评和质疑的真理,倡导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元话语信任的破坏。同时,现代科学技术这个“双刃剑”,为人类的物质财富的后现代主义的反思,而人类,人类的生活空间和自己一个巨大的威胁,对于合理的过分张扬现代主义的做法,太痴迷与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确定性批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恰恰是形成现代主义的批评和质疑的基础上,是思维挑战传统模式并丢弃。 2,反对中派增强非理性主义主要问题已经占据了中心位置在西方哲学认识论。由于工业文明,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导致各种危机的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后现代批判,他们认为人是从对方所有的人类实践的误差的天然来源分离,要超越现代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必须消化,消化的主观性。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谁不是独立的谁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实体。因此,他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平衡。后现代主义反对“自我为中心”的理论,批判现代世界观的是个人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解构主义的研究工作动摇理性中心主义的西方哲学的合法性,摧毁现代主义的基础和信仰的理论框架,消除了从根本上打破了人民的团结,诚信,信仰中心和绝对真理的终极价值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同时加强非理性主义,强调了非理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合理的殒落”,“非理性应该升级。”非理性主义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人的选择,它从根本上抛弃理性,权威的规则指出,人的存在是一个开放的倡导者构造不合理的问题。作为主要倡导者艾伦涂擂镎了性,情感,政治和精神学科有积极表现。在理性主义的框架思想本身,自然和科学的方法来移动哲学,视为唯一正确途径。斯宾诺莎说:“我将研究人类行为和欲望,为我检查的相同的面积和体积。”尊敬的实证理性的逻辑框架,只适用于无生命的物质,由在场的人强调应该冷静的观察者的非理性主义的关键原因,分析师成为参与者的存在,那些谁照顾。 3,提倡多角度,多元化的方法论后现代主义拒绝社会一致性的前现代观念的理论,强调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多元化性,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角度,多角度。 一个视角是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具体角度来看,方法的角度,现象的有利位置,具体分析。的角度和你的每个人的角度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受到观察者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利益。与此同时,没有人能完全解释的任何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角度。正如韦伯所说的那样:现实中的一切知识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得出,所有的事实都是由人组成的构造解释,所有的单视角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无限的文字和解释的模糊性,克服了?开始看到世界由一个单一的做法,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促进“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谓的“如何将这个想法做(怎么都行)“,允许使用任何方法来容纳所有的想法,得到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方式社区摆脱僵化的形式合理性的,人的解放的奴隶摆脱了传统方法的。 4,尊重的对话,强调不确定性和差异 ,吸收了分析哲学,当代解释学和后结构主义在法国,研究方法,以取代从语言学讨论的学习语言的范式转变与主题内容知识知晓率,小组讨论活动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权力给予不同的语篇意识。后现代主义强调上下文的经验,人们更多的是交流,文化和生物交融的身体语言的一种形式,倡导一种公开,公平的对话。他们认为,对话是发生关系的过程解释器和解释器,目的是要推翻的理解不同理解的关系之间的平等交流的主要倡导者的中心位置。对话的对立面是不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个性和情况的任何确切的结论,它是不可缺少的。打开真理需要的是一个无知的态度 - 学无知,它要求对话者在开拓真理的过程中,始终审视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后现代主义认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对话者不断推动我们反思我们真正的谈话,思考什么样的人,我们把探索的各种情况和条件,以反映人不断提醒。 总之,后现代主义对总体性,同一性和确定性,解除事物的变化和事物本身的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随着思想的多样性的知识,超越差异和反对统一的现代理论。关于这一点,后现代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混沌的,非连续的,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也没有永远,整个世界正处于混乱和不确定的状态。 另外,后现代主义还主张价值判断的取消,给出不同的单词与平等的权利。后现代主义提倡文化多元,尊重文化的非自我,不同的文化赋予平等的地位,我相信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有自己的文化的权利。他们认为,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理性实际价值体系,所有的值?是完全平等的,“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后现代主义所关注,“如果现实是该公约的语言,那么意义和知识,只能是相对的。”
2023-07-12 23:5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