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妮卡住了
-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 余辉
-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 阿啵呲嘚
-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六艺。《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 大鱼炖火锅
-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苏州马小云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相关推荐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是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是什么: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07-14 21:29:192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如下: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四书之首《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2023-07-14 21:29:291
四书五经六艺包括哪些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30:014
什么是 六书 四书 五经 六艺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与四书同为儒家经典)六艺:第一种《诗》《书》《礼》《易》《乐》《春秋》(儒学经典) 第二种 礼、乐、射、御、书、数(古代早期教育科目) 第三种 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六艺,也即诗经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前三内容,后三形式)2023-07-14 21:30:346
中国古典文化--三教九流,四书五经六艺
1.三教九流”是人们经常遇到的词语,但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能完整表达出来的却不多。所谓“三教九流”,是指旧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划分的等级。 根据相关资料解释,其具体内容为: 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北史·周高祖记》载: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按传统分法又可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2.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火,只剩下五经。 目录 [隐藏] 1 四书 1.1 《大学》 1.2 《中庸》 1.3 《论语》 1.4 《孟子》 2 五经 2.1 《诗经》 2.2 《尚书》 2.3 《礼记》 2.4 《周易》 2.5 《春秋》 3 参阅 4 外部链接 [编辑] 四书 主条目:四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编辑] 《大学》 主条目:大学 (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编辑] 《中庸》 主条目: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编辑] 《论语》 主条目: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编辑] 《孟子》 主条目:孟子 (书)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编辑] 五经 主条目:五经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编辑] 《诗经》 主条目:诗经 《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编辑] 《尚书》 主条目:尚书 (经)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编辑] 《礼记》 主条目: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编辑] 《周易》 主条目:易经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编辑] 《春秋》 主条目:春秋 (史书) 《左传》 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官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编辑] 参阅 六经中儒家经典 [编辑] 外部链接 “四书五经”漫谈 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五经: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春秋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一系列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四书 主条目:四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 主条目: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主条目: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 主条目: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 主条目:孟子 (书)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五经 主条目:五经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儒家本来有六经,它们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诗经》 主条目:诗经 《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尚书》 主条目:尚书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礼记》 主条目: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周易》 主条目:周易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春秋》 主条目:春秋 《左传》 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官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四书五经另一篇详细介绍: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书。 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 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 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 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 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五经”指《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的这种古文《尚书》。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2023-07-14 21:30:513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下联: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唐伯虎点秋香》是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李力持执导,周星驰、巩俐、郑佩佩等主演。影片讲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对华太师府上的丫环秋香一见钟情,在船夫的帮助下他施展计谋混进了华府。经过一番曲折,唐伯虎终于与秋香拜堂成婚。影片于1993年7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并以4017万港元的票房成为1993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扩展资料剧情简介江南才子唐伯虎天资聪慧,仪表堂堂,琴棋精通,诗画双绝,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身边伴有八个国色天香的表妹,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不能心灵相通。一天,家丁来报,说宁王正在图谋造反,唐伯虎让母亲把来人打发走。谁知,来人居然带来了御医要给唐伯虎治病。切脉时,唐伯虎急忙调动内功改变脉象,御医看后大惊失色让唐家赶快准备后事。唐母见唐伯虎暴露了会武功的秘密勃然大怒,为此,唐伯虎十分不解。唐母告诉他,万一让唐家的两大仇人:夺命书生和唐父当年的恋人华山大侠发现他是霸王枪的传人,将会招致杀身之祸。唐伯虎决定离家几天,邀江南其他三位才子一起出游。路上偶遇华夫人带她的婢女春、夏、秋、冬四香等到庙中进香,唐伯虎对貌若天仙的秋香一见钟情。在船夫的帮助下,他施展计谋混进了华府,以便接近秋香。当唐伯虎向秋香表明心迹时,秋香身上的《唐寅诗集》失落在地。华夫人出手打败四贼,当她发现《唐寅诗集》后大怒。唐伯虎为解秋香之难,谎称把诗集带在身边是不忘跟唐家报仇。华夫人气消,遂同意唐伯虎为华府书童,赐名华安。从此,唐伯虎得以自由出入华府,进一步接近秋香。宁王率师爷和夺命书生带着大队人马来到华府,声称与华太师研究诗画,并带来唐伯虎的真迹,华太师与宁王在朝中政见不和,今日难免忐忑不安。当宁王等借机寻衅的关键时刻,唐伯虎施展技艺转危为安。根据华安的高强武艺及诗画方面的才华,华夫人断定他就是唐伯虎。她答应华安说出真实身份就将秋香许配给他,不料,华夫人当场翻脸无情,还在参茶里放了毒。为救唐伯虎,秋香偷了许多解药。正在这时,夺命书生来府扬言要将华夫人赶走,危难关头,唐伯虎用霸王枪除掉了夺命书生。幸免于难的华夫人为报答唐伯虎,允诺将秋香许配给他。经过一番曲折,唐伯虎终于与心爱的秋香拜堂成婚。2023-07-14 21:30:581
请问:三藏四书五经六艺七什么?八股
三藏:经——总数根本教义。律——记述僧规戒律。论——阐发经典教义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 七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2023-07-14 21:31:171
三玄四书五经六艺是哪些
三藏:经——总数根本教义。律——记述僧规戒律。论——阐发经典教义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 七彩——赤,橙,黄,绿,青,蓝,紫。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2023-07-14 21:31:261
五经 六书 六艺 分别是什么?
应该是题目错了!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 而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u2022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即今文学) 数:算法(即今数学)2023-07-14 21:32:481
四经五书六艺有什么?
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2.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其中《乐》早已失传,甚至其存在与否都众说纷纭)六艺现代多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2023-07-14 21:33:091
古代六艺指什么,四书五经六艺,六艺经传,六艺修行
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1、《易经》《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2、《尚书》《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4、《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5、《乐经》《乐经》,书名,《六经》之一。六经,即《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先秦有《乐经》存世。此说不仅见于传世文献《庄子·天下》篇,从郭店楚简中也得到了证实。6、《春秋》《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六艺2023-07-14 21:33:193
六艺是哪六艺
大家肯定知道“四书、五经、六艺”,“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那么,大家知道“六艺”指的是什么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此外,还有一种汉朝的说法是儒以六经为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1、礼。“君子六艺”中的礼指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礼”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概念。2、乐:音乐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_、大武等古乐。3、射: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4、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5、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数:算法(计数)数艺九科: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_、方程、勾股。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2023-07-14 21:33:361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书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33:462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指哪些?求大神帮助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经》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即今文学) 数:算法(即今数学) 另外,《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雅、颂与赋、比、兴被统称为《诗经》的“六义”,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六个特点。“风雅”和“比兴”更成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还有三圣、七技、八仙. 三圣:就是我们经常所看到的,佛像里面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叫西方三圣。我们看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在中间,东边是观音菩萨,西边是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在我们中国从来就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说法。大势至是代表佛界里的喜舍法,基督教是信仰基督,行善,布施,还有忏悔,这是大势至菩萨的法。 七技:即马术,游泳,投矛术,剑术,狩猎,吟诗,弈棋合为“骑士七技”。 八仙: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2023-07-14 21:33:541
四书五经是哪几本书。五谷又是哪五谷。六艺又是哪六艺
1. 四书 1.1 《大学》 1.2 《中庸》 1.3 《论语》 1.4 《孟子》 2. 五经 2.1 《诗经》 2.2 《尚书》 2.3 《礼记》 2.4 《周易》 2.5 《春秋》①指稻、黍、稷(粟)、麦、菽(大豆)。②指麻(大麻)、黍、稷、麦、菽。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也说是诗.书.礼.易.乐.春秋2023-07-14 21:34:041
四书五经是哪几本书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士礼》《周易》《春秋》五部。1、四书五经简介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士礼》《周易》《春秋》五部。《士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此外,《周礼》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已经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曾子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四书》不仅是儒学经典,还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在近代,《四书》还被编入小学教科书。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扩展资料1、考证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2500枚。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此前,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古代的另一种学术造假行为叫伪托。这类伪托之作和今日之学术造假不同,这类作者只求作品传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而且虽然是伪托之作,往往不乏学术价值,有些甚至是极其重要的文献。《禹贡》是我国现存最古史书《尚书》中的一篇。以前的学者都以为《禹贡》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现在早已为学界所否定。上世纪30年代,顾颉刚提出了《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观点。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证据是:《禹贡》中提到一条河“菏”,菏指菏水,是公元前483年吴王夫差为与晋争霸而开凿的一条运河。即此一点就可以断定《禹贡》作于公元前483年之后。此外,《周礼》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论语》的版本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伪之辩。2、价值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六艺2023-07-14 21:34:121
古代人常说四书五经六艺,那么六艺指的是什么呢?
按常理来说,考点涉及面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等,需要朋友们长期积累,不中断。今天带给你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中国古代的“六艺”。古代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1.礼仪主要指礼仪,是古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包括:吉祥仪式(祭祀仪式)、凶礼(丧葬仪式)、军事仪式(军事礼仪)、宾客仪式(王子在皇帝面前出现的礼仪)、礼遇(日常生活的礼仪)。二、音乐就是音乐,当然也包括诗歌和舞蹈,古诗是一首可以唱的曲子。古代乐器主要由“八音”组成,即金、石、土、皮、丝、木、鲍、竹。我们常见的编钟、编钟、铃铛、鼓、钢琴、锣、笛子等。第三,射击是射箭。古代主要使用弓箭。后期弩增加了射程,是古代考试的主要项目之一。4.皇家克制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古代的马车分为不同的等级,即皇帝六匹马,皇帝四匹马,医生四匹马,医生两匹马,上士两匹马。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驾考,也是很实用的技术。5.书与书法是指识字、书法、绘画,也可以引申为写文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是蒙古学的古代经典。书画也是古人必备的技能。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科举制度中的谋略和八股文,都是古人应该学习的内容。第六,数是指数,“数”是数,包括《周易》中的“数、理、象”;“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通常指计算和数学的技术。相当于现在的数学和物理。所以似乎古人学到的技能远比我们现代人多。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都能被彻底研究,那么他们就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即使没有很深入的研究,如果每个方面都了解了,也可以称之为“贤者”。作为现代人,有这么多学习渠道和工具,一定要合理利用,充实自己。当然,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2023-07-14 21:34:2111
分别指什么
明朝后的科举的命题范围。 简单的说法,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虽然这些经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是作为经典来遵奉的,但其实也有时代的不同,我们今天把儒家学派的经书统称为十三经是源于南宋时代,而在之前又分几个时期,不同的时期对经书有不一样的说法, 这是要加以注意的。 其中,礼经在汉朝是指仪礼,主要讲士大夫阶层的礼仪,在汉朝时叫<士礼>,晋朝时始称<仪礼>,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周礼>和<礼记>。至东汉时,学者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唐以后都列入经书。 另外我们最容易错误的是春秋一书,<春秋>本是鲁国史书,我们称春秋一般是指它的注解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东汉以后左传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通常情况下我们说春秋就是指左传。 四书在先秦前就存在的,当时尚无四书之说,其中<论语>孔子死后汇编的孔子言行录,<<孟子>是记述旧中国时代孟轲的政治思想的书,而<大学>与<中庸>本来是礼记里的两篇文章,讲作学问和修身之道的,到南宋时,学者朱熹把它们分别独立出来加以注解,并且和<论语>、<孟子>合编为一套丛书,作为学习儒家经典的初级入门教材,叫做<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也叫四子书,此外还有个别称叫“学庸论孟”。 另外,我要给大家讲的是这四书五经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道德、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 儒学最初的课程有四门功课,是儒生的必修课,它们是诗、书、礼、乐,时称为四术,约相当于今天的文学课、古代史课、政治课及音乐课。后来增设了易和春秋,相当于当时的哲学课和近代史课,这已经是孔子晚年的时期了,后人称之为“六艺”,也叫六经。其中因为古代没发明乐谱而致使乐经在战争中失传,到汉朝时只剩下了其他五经,汉文帝时开始设立各经学博士至武帝时代完成系统学府,五经之说至此流传至今。 而所谓国学中儒学的十三经一说,则是在唐朝的科举发明以后,前面提到的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分开计算则是九经,唐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由前九经再加<孝经>、<论语>、<尔雅>,最后到宋朝时崇文抑武又把孟子列入经书,共十三种,以后再没增加,但十三经名字的由来更晚,大致在明朝汇刻<十三经注疏>和<十三经古注>才正式有了现在通用的十三经之说。 最后提提尔雅,该书实际上是汉朝人在战国时代学者们积累的训诂资料的基础上编定的一部按意义分类解释的古典字典,因为对读古经(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人一直在读古书)很有帮助,所以被尊为经书。 古代有个对子: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其中风指国风,诗经的一种,雅是大雅小雅的统称,颂也诗书中的一种载体。关于此节,将在以后论及对联的艺术一节谈及。2023-07-14 21:35:0711
四书五经六艺,六艺指什么呢,在古代教育中?
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2023-07-14 21:35:3310
古代的四书、五经、六艺、二十四史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六艺,含义有二: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2、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2023-07-14 21:36:302
远古有“四书五经六艺”的说法,六艺中的“乐”指的是什么?
乐”指的是音乐、诗歌、舞蹈等。音乐分为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云门》用于祭祀天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乐流传到汉代,只有《大韶》、《大武》二乐。“舞”属于乐的教育,学生十三岁舞勺,十五岁舞象,二十岁舞大夏,勺、象、大夏都是舞的名称。勺是文舞,是徒手或持羽等轻物的舞蹈。象、大厦、大武等都是个武舞,指手持盾、剑等武器,作击刺等动作、象征作战情节的舞蹈。古代的音乐以及跳舞表演跟现在都是不同的,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明的,正如同芭蕾舞是曾经的宫廷舞蹈一样。扩展资料:其他五艺礼:礼节(即今德育)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 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算法(计数)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艺2023-07-14 21:37:006
何谓 三从 四德 四书 五经 六艺 ?
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六艺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1、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2、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3、六艺,含义有二: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2.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2023-07-14 21:37:2512
四书五经六艺四库全书内容分别是什么?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总计10254种,172860卷。不仅囊括了从先秦至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而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因此,历来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的美誉。2023-07-14 21:37:512
英语翻译四书五经六艺书名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五经的英文译名为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注意,不管是“四书”的译文Four Books,还是“五经”的译文Five Classics,由于是专有名词,它们都是每个词的词首大写。四书 Four Books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The Words of Mencius五经 Five Classics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The Book of Songs《尚书》:The Book of History《礼记》:The Book of Rites《周易》:The Book of Changes《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2023-07-14 21:37:591
哪个朝代考试内容从六艺转为了四书五经?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驶马车的技术。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六书: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数: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国家层面的考试由六艺转为四书五经有一个过渡阶段。南宋以后,各朝都开始将《四书》列为科举用书,因而造就了《四书》的独特地位。2023-07-14 21:38:073
古代中国人上学学什么?六艺?四书五经?
六艺在唐代以前还是一直有学习的,但是唐以后,尤其理学兴起以后,基本就废了,读书人从此只读书,其他五艺基本不通。四书五经也是朱熹才给定的,是南宋以后的主要教材。在此之前《春秋》以及其他儒家经典基本都要学习。2023-07-14 21:38:173
四书五经六艺中的名言
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 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 谦。(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第十二章)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 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第十六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第十七章)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原来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诲表面的重要论著。 中庸便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个性。从人性来讲,便是人性的来源根基,人的基础智慧个性。实质上用当代笔墨表述便是"临界点",这便是难以控制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个性,从临界点向上便是道;向下便是非道。向上便是善;向下便是恶。名言名句: 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博学之,讯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高足及其再传高足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实了孔子及其高足言行,召集显露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维、德行见解及教诲原则等。风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便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高足,有孔子的再传高足,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高足为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年龄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阴历仲春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本日孔林地址地)。 名言名句: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贫而无谄,高贵无骄。(学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君子务本。(学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定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君子周而不比(串通),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不患无位,患因而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怙恃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不迁怒,不二过。《雍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僻巷,人不胜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温柔敦厚,然后君子。(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君子开阔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尔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子罕》 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今朝也?(子罕)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行人之恶。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行言而与之言,走嘴。知者不失人,亦不走嘴。(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道差别,不相为谋。(卫灵公)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爱,友便佞,损矣。(季氏) 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盛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进出可也。(子张) 君子不伤脾胃,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望采纳,谢谢!2023-07-14 21:38:253
三礼 五礼 六书 六艺 三百千千 四书五经名词解释
一、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论语》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的内容,是目前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2、《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原为十一篇,现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3、《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两千余字,一说孟子作,但据考不实,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条目,成为了后期理学家们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4、《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四千余字,相传是战国时子思的作品,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是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乐经》消亡于秦末战火,最后只剩下了五经。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编成于春秋时代,产生于今陕、晋、豫、鲁、鄂等地。2、《尚书》即《书经》,又简称《书》,是对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3、《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乐、射4、《周易》即《易经》,又简称《易》。萌芽于殷周之际,完成于战国或秦汉之际,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富有朴素辩证法观点。5、《春秋》是编年体春秋史,该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多年间的大事,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三、六艺的说法有两种1、第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项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御、书、数2、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四书五经六艺对社会规范、人际交流和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们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是国学入门的必读之书,也是加强个人文化修养的不二之选,同时也是研究古史的宝贵材料。2023-07-14 21:38:341
简述六艺,七艺,七技,四书,五经的区别?
“六艺”与“七艺”是古代中国和西方的两种课程形态。“六艺”含义有二:一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二是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大学的文科包括七门课程 : 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世称“七艺”"六艺"与"七艺": 是中西历史上重要的教育思想,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长亥拜酵之寂瓣檄抱漏是二者作为不同文明体系内的不同教育思想,其诞生的过程和其内容又各具有特点,从培养人才的着力点上说显现出东西方对人才的培养的目的和对人才思维塑造方面的区别。七技 : 也称为骑士教育。分别为马术、游泳、投矛术、剑术、狩猎、吟诗、弈棋。骑士七技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流行的骑士教育的内5容。教育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四书: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的合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五经: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中医学指指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经脉。至于区别,不同点太多了,不好回答,只能告诉你笼统的,要是想知道的话只能自己去深入了解了。2023-07-14 21:38:431
四书五经六艺和吕刑的关系
《吕刑》出自五经中的《尚书》。根据查询公开信息显示,西周初年即有刑法,分“轻典”、“中典”、“重典”,合称“三典”,用以维护其统治和社会安定。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自周昭王始,“王道微缺”,至穆王时,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地位,周穆王命吕侯(亦称甫侯)制定《吕刑》,有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共三千条。同时废止严酷的旧法,以“明德慎罚”为立法的指导原则。2023-07-14 21:39:021
孔子的六艺是指哪六艺后来为什么变成了五经?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五经,指的是五种经书,《汉书.张衡传》里有“遂通五经贯六艺,即指此。2023-07-14 21:39:102
谁能说说:三言二拍,三吏三别,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指哪几部著作?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艺:《师说》中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张衡传》中指 礼、乐、射、御、书、数 六种技艺。2023-07-14 21:39:281
什么叫“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2023-07-14 21:39:352
四书五经六艺应用文哪一个是不属于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
六艺。六艺为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无论是古六艺还是今六艺都没有作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而孔子六艺已经演化为五经,乐经已经不存于考试范围。2023-07-14 21:39:443
求下联"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
上联: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下联:八横七纵六通五行四达横批:纵横谋略2023-07-14 21:39:547
三教﹨四书﹨五经﹨六艺﹨七雄﹨八卦﹨九族﹨十恶 分别是什么﹖
三教:佛、道、儒三家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是古代学子必读之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常常合起来用,古代学子的启蒙之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现代解释,还有一种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七雄:史称战国七雄,是战国实力最强的七个国家分别是 齐、楚、秦、燕、赵、魏、韩。八卦:八卦起源于人文始祖三皇之一的伏羲,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九族:九族起始于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最常用的株连法,即一人犯法,要连累自己的家人,九族分别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当然说法也有不同。十恶:“十恶”是指直接威胁封建王朝统治或者是严重违反伦理的大罪,人们常说十恶不赦,就是说这十恶,严重到无法赦免。十恶出自北齐《十恶律》,隋朝使用,唐朝沿用。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恶解释:1、谋反,“谓谋危社稷”,即阴谋以各种手段推翻现存的君主制度。2、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即企图毁坏皇帝的宗庙、皇陵和皇宫。3、谋叛,“谓谋背国从伪”,即企图背国投敌的行为。4、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5、不道,“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支解人,造畜蛊毒、厌魅”。这里造畜蛊毒和厌魅是以巫术害人的行为,和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肢解人的行为一样恶劣,后果严重。6、大不敬,包括盗窃御用物品、因失误而致皇帝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不尊重皇帝及钦差大臣等三类犯罪行为。十恶之不孝图7、不孝,即控告、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供养有缺;为父母服丧期间,谈婚论嫁、寻欢作乐、不穿孝服;知祖父母、父母丧,隐瞒不办丧事;以及谎称祖父母父母丧。这些行为在性质上,与恶逆罪一样,都是对尊亲属的侵害,只是侵害的程度更轻。8、不睦,“谓谋杀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夫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缌麻、小功、大功是根据服制确定的亲属范围。缌麻亲是指男性同一高祖父母之下的亲属,小功亲是指同一曾祖父母之下的亲属,大功亲是指同一祖父母之下的亲属。同一亲等的亲属还有尊卑的区别。9、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10、内乱,“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和”,指通奸。(出自百度百科)佛教也有十恶: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为十恶2023-07-14 21:40:136
古代的“四书”、“五经”、“六艺”、“二十四史”指的是什么?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六艺——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2023-07-14 21:40:311
三尺讲台,传授四书五经六艺。求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传授四书五经六艺下联:一片丹心,教承七星八卦九德2023-07-14 21:40:383
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是什么?
礼、乐、射、御、书、数礼:待人接物的本领乐:音乐美术等审美能力培养射、御:要练习武功,手无缚鸡之力的那是废物书:就是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数:数学。总得来说,一个人要文武全才,要均衡发展。孔子就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好例子。他本人文化知识在当时没的说,还有点他在当时也是个武林高手,而且他也精通兵法,因为他的再传弟子如吴起等人干脆就是兵家的代表人物。2023-07-14 21:40:486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书五经》的意义《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2023-07-14 21:41:171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是什么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论语》简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2023-07-14 21:41:321
四书五经六艺是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1:4811
四书五经六艺是指的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2:152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是什么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五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2023-07-14 21:42:241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2:552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3:122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指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3:292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是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是什么
1、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2、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07-14 21:43:371
四书五经六艺分别指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3:462
四书五经六艺指什么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023-07-14 21:4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