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头版的报头正上方有一行小字:“影响力至上”!中国报业市场经历了急速扩张的时期。然而,与数量的膨胀相应的,是以“软”性内容为主的报纸剧增,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晚报潮、90年代中期出现的都市报潮等。 严肃的风格首先反映在版式上。东方早报在整体设计上不以亮丽的色彩和突出的标题等夸张的手段来吸引受众注意,而是刻意以偏暗的色调和简洁的版式显示出沉稳、厚重的气质;以统一的标题字体和适中的大小显示严肃、中正、不事张扬的风格;意图以形式上的低调突出其内容的价值和庄重理性的风格。这与一些世界大报的风格有共通之处。例如在注重版面设计的美国报界,《纽约时报》却显得“四平八稳”,它的标题喜用细体字,头版一直保持小字号标题,头条稿件的标题一般也只用一栏,照片也不大。对他们来说,内容是最重要的,报纸无需华丽的外表,也不需要靠大字标题去吆喝。也有一些人认为东方早报这一版式虽显得大气,但沉稳有余,气势不足,缺乏灵气。尤其需要考虑到的是,《纽约时报》之类的报纸创办于百年前,那时候的风格即如此,而今天《东方早报》创刊的环境已经是现代报纸时期,受众已经接受了多彩和活泼的风格,再启用如此“刻板”的版式恐怕难以被接受;其次这些报纸都有百年的历史,读者已经习惯,尤其是其内容的价值使读者忽略形式,而《东方早报》才刚刚面世,缺乏受众基础,在读者心中还没有树立起内容的权威性时,这样做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得不到受众的认同,便会成为遭到排斥的理由。不过,经过10年的发展,《东方早报》经历了从对开大版改为四开小版的转变,严肃大气的气质始终如一,已经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有了相当影响力。 首先,早报在选题上进行控制,偏重一些时政事件、城市发展话题,以及关乎国计民生的财经新闻,文化类的严肃选题。例如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等。其次,对一些栏目的“特殊处理”,突出了其严肃的风格。加大评论比重:周一至周五每天两个版评论版,包括“早报短评”、“早报自由谈”、 “东方评论”、“报刊观点”四个栏目。对一些社会现象、新闻事件以及政府政策甚至深入体制的一些问题发表评论,提出意见或建议。 东方早报国际版每日都设置“国际时评”专栏,对一些国际事件和国际关系发表评论。例如庞中英的《澳大利亚:在东西方之间》。这在一般都市类报纸甚至是党报中都极为少见。东方早报C16版文化版还设置了专门的“文化时评”,对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批评或见解。 严肃风格还贯穿于东方早报的文化、娱乐和专栏版面。例如除了对娱乐圈名人名事的动态信息报道外,娱乐新闻中还加大了对国际娱乐界的报道,例如介绍一系列国际知名的电影大师;文化版面中出现了艺术和人文专版,介绍国内外的雕塑、绘画、歌剧等等在其它报纸中极少出现的“冷门”内容;在专栏中,东方早报采用了很多连载的随感、评论等,而不是通常都市类报纸的浓情小说。由此可见,东方早报重视开设评论专版、专栏,引导受众观念,影响社会舆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加重国际政治新闻的比重,提高娱乐文化新闻的品味,显示严肃大报的视角和风范。尤其是评论方面,由于强调报纸的服务性、亲民性而弱化“较硬”的甚至被认为是有“灌输”色彩的言论,许多报纸都不设专门的评论版面,而东方早报则重新将这一文体提到重要地位。在提供信息快餐的同时通过评论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和见解,引导受众观念和社会舆论。可以看出她期望不仅仅信息层面开展竞争,同时也在抢占“观点”上的制高点,而最终要实现的是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从国际上看,《纽约时报》等名报纸都十分重视自己的社论版,评论虽不是一张严肃报纸的标志,但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报纸的意见和态度,是大报必不可少的一杆大旗。像《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在上海的销量并不是很高,也是一例证。而像《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等娱乐类报纸却在上海一直卖得很火,成为这个城市的时尚精神的一种体现。有人认为,对于这样的城市现状,只能是先迎合,再引导。而《东方早报》却试图一下子改变这样的阅读习惯,严肃的面孔、严肃的行文,甚至把与人们生活最远的国际时事作为头条,加大有强烈政治或引导色彩的评论。而一些当地市民所关心的市政房产、本地经济等内容却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