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丝节的演出话题讨论逐渐凉了下来,德云社稍微带些热点的新闻反而是一段闹剧,刘九思在演出时上演白水淋头行为艺术,为了走红也是煞费苦心,毕竟同台不同命的滋味确实不好受。说回纲丝节,本届纲丝节有三个特点,笔者之前文章也提过,一个是优秀相声太少,凑合过的也就郭麒麟阎鹤翔等人的寥寥几段,其他人包括老郭的相声表演水平下降到不忍细看。第二个则是整场演出终于抛弃了三俗桥段,至少让大多数观众听起来不那么牙碜。第三个就是粉丝相声大行其道,德云社的受众群体从当年的中老年曲艺迷过度到中年相声迷,再到城市白领精英,现在终于落脚到年轻女孩了。笔者这次谈的则是纲丝节反映出来的问题,用郭德纲的话说,纲丝节是德云社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两次演出之一,不仅经过了紧密的排练,而且票价还相当不菲。所以那些说纲丝节只是一次相声演员和粉丝的互动,不用在乎演出水平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笔者看来,纲丝节反映出了德云社目前经营发展上的一个软肋,那就是青黄不接。所谓青黄不接,并不仅仅指的是人才梯队建设,还包括了相声作品水平。一、 人才梯队建设上的青黄不接可以说这次德云社的演出队伍安排是极其合理的,郭德纲于谦是镇山之宝,高峰栾云平是骨干,岳云鹏孙越是前几年走红的,张云雷是前两年走红的,孟鹤堂是前一年走红的,郭麒麟是一直挺红的,烧饼是怎么捧也难大红的,张鹤伦是目前的主力,张九龄王九龙则是今年力捧的。另一方面看,则是从郭德纲、高峰、云字科、鹤字科、九字科一直到宵字科(秦霄贤),每个阶段的主力都在。但是,云集德云社最强班底的一次演出却亮点匮乏,九对演员出问题的更是一大堆。郭德纲于谦的相声一如既往的稀碎,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相声了,感觉像两个高配的宋启瑜站在了台上。岳云鹏孙越的相声比起其他人来说还可以,但比起他们之前的水平下降也很多,不仅段子不新,在演出节奏和语言能力上退步明显,似乎小岳岳真的想转型。烧饼曹鹤阳的相声怎么说呢,感觉这几年啥也没干光健身了,没有长进。张云雷杨九郎倒是水平没下降,因为他们一直就是这个样儿。孟鹤堂周九良在《相声有新人》夺冠虽然名不符实,但确实在演出上还是有亮点的,红了一年了,水平却倒退了,忘词不说,连个贯口都不行了。张九龄和王九龙的演出太尴尬了,笔者一位朋友听了他们的相声给予的评价是,这俩人得亏是在德云社,在其他地方能饿死,挺好的段子就是干说不可乐,简单说就是没开窍。纲丝节唯二值得表扬的演出组合就是郭麒麟阎鹤翔以及张鹤伦郎鹤焱,至于高峰栾云平,他们无需表扬也无需指责,这就是骨干的价值所在。张鹤伦郎鹤焱的演出诚意和水平都没问题,他们的问题是段子掐得不够瓷实,还可以再掐掐弄得更好一些。郭麒麟貌似长时间没怎么说相声了,但这次和阎鹤翔的段子还是相当不错的,两人的配合颇有当年郭麒麟乃父和乃师的风采,他们完全是大有可为的组合,可惜郭麒麟志不在此。从纲丝节的演出可以看出来,德云社目前的人员组合有青黄不接之嫌,不算郭德纲,以岳云鹏为代表的老红一代似乎已经摸到了天花板,上升空间已经封死。以张云雷孟鹤堂为代表的新红一代,水平停滞不前有时波动太大,似乎缺乏升级必要的培训和沉淀。而以张九龄王九龙为代表的最新力捧一代,其水平比起师兄来相差太多,几乎处于没开窍的阶段。虽然德云社号称有几百人的团队,但真正拿得出手的组合并不算多,以高峰刘鹤春为代表的传统范儿艺人们基本风格固化,水平上佳奈何不是主推方向,只能继续坚持小剧场。其他大部分艺人为了能像张云雷一样迅速走红也是各显其能,于是各种奇葩招数不断,像王耀宗那样的骂街和刘九思这样的行为艺术以后还会陆续出现。好在郭德纲已经提前行动,杨进明、刘春山、王善勇高玉凯,包括张番刘铨淼,这些能拿来即插即用的相声艺人纷纷加盟,这些人进一步夯实了德云社的人才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德云社还会继续大力招募有真正本事的艺人加盟。二、 相声创作上的青黄不接德云社最初的招牌是传统相声,而真正让郭德纲走红的则是改编自传统相声的新段子,之后德云社的新相声创作也进入繁荣期。到最后德云社就形成了传统相声、传统相声改编和新段子三位一体的相声作品组合。但从本次纲丝节演出来看,德云社传统相声虽然依然坚持,但其亮点越来越少,高峰虽然依然出色,但其他人的基本面却有坍塌的趋势。改编的相声,包括从小品改编过来的相声则显然缺乏精雕细琢,活儿有些糙。而新编的相声段子则立意不高,缺乏亮点。简言之就是,现在德云社亟待大量新的、优秀的相声段子,原来的段子不光是毫无新鲜感,粉丝刨活严重之外演员说着也没动力,而且从这次演出可以看出来,年轻相声演员普遍缺乏老一辈相声艺人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就算自己拿手的段子也说得毫无亮点,这就不一定光是水平问题了。创作上的青黄不接比人才的青黄不接更让人恼火,因为人才可以引进,但相声段子的创作则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郭德纲早期的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那是因为他的相声贴近群众,容易让观众引起共鸣。但现在他已经无法深入群众了,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每天只能上上网看一看,靠网络段子支撑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德云社其他相声演员大部分则不是以创作见长,就算是自己写的段子也是素材来自网络而不是生活,再加上浮躁的迫切想红的氛围,别说出好作品了,就算是安心的排练对活恐怕都成问题。郭德纲之前引进的人才中刘春山就是一个创作见长的艺人,这也是一个信号,老郭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未雨绸缪引进创作型人才。综上,德云社已经足够红火,但在红火的基础上仍需要沉淀底蕴,2005年为何德云社和郭德纲能迅速爆红,那是之前十年沉淀下来的作品和人才的厚积薄发。从2010年以后,德云社红了十年,同期却没有多少作品和人才的积累,走到现在难免会有吃力的感觉,这是符合艺术规律的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分贬低也不需要过分粉饰,问题就在那里,看不看得见还是装作看不见或者还是正视问题,决定了德云社以后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