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的工作背景
曾经作为人民空军的一名飞行员驾驶歼击机巡航在祖国东北边疆的上空,后因工作需要调入北京空军指挥学院任职。退役后开始从事新闻评论和研究工作,成为国内知名独立新闻评论员和独立学者。在任职《国企》杂志社研究部主任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国企的人民性问题,认为不能简单依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制定中国国企改革的政策,主张必须建立经济学的“中国学派”,才能有效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并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引起广泛关注。
郭松民的重大事件
2008年6月,郭松民在做客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时,严词痛斥在汶川大地震中丢弃学生逃出教室,事后还认为自己逃跑有理的四川某中学教师范美忠(范跑跑),被一些媒体冠以外号“郭跳跳”,并指责他不应该用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郭松民在事后接受了《记者观察》杂志的采访,他在采访中坦承,出于一个军人对逃兵本能的愤怒,他在节目中表现的不够冷静,但是他并没有用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范美忠。他说:当危险来临时,要求一个老师把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前,这根本不是什么过高的道德标准,而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是道德底线。这个道理和轮船在海上遇险后,船长必须把乘客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前,做最后一个弃船逃生者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做也无须什么法律、规章明确规定,在西方,依据的是“自然法”,在东方,依据的是“天理良心”,做不到这一点,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郭松民说,即便丢弃学生率先逃跑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但仍然不是不能原谅的,因为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巨大的恐惧可能使人们的行为失常。不过,原谅的前提是当事人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范美忠的问题在于,他不仅逃跑了,而且在惊魂已定之后还在自己的博客和电视节目中把逃跑说成是一种珍惜生命、追求自由的“高尚”行为,这等于明知故犯,蓄意要把不道德说成是道德,因此也就完全无法原谅了。郭松民认为,媒体在这样事关社会底线的大是大非问题本来应该有鲜明的立场,担负起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的责任,但事实上许多媒体在报道、评论这一事件时模糊了焦点,反而认为“逃跑有理”,采取了为范美忠曲意开脱的立场,令他深感遗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 感恩老兵 郭松民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
1.答案: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可读性和感染力。(意对即可) 2.答案:(1)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 (2)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 (3)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 (4)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隐隐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等等。 3.答案:(1)新闻主题: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新闻敏感。【或者: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性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忘记了感恩,而且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显然,通过这篇作品的广泛传播,将无疑能起到了“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作用。】 (2)写法: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但本文做到了。【或者:真实记录,生动感人。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纪录了庆典现象,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郭松民 | 评《你好,李焕英》:一个“弑父”故事
在某种程度上, 《你好,李焕英》 可以看作是一部站在孤独的、缺乏安全感的、因过劳而亚 健康 的21世纪,带着温情和伤感回望美好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 导演贾玲用暖色调来表现80年代,这是一种令人从心底油然生出感动的色调,也是一种令人下意识地想融入其中的色调。 在贾玲的镜头中,80年代的生活充满阳光。人们的衣着并不 时尚 华丽,但干净整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和谐(虽然也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相互嫉妒和竞争),工厂的工人,并无996和欠薪之忧,他们用大量的时间从事文化活动,打排球、合唱、组织文艺演出、看电影和划船…… 这种感觉基本是真实的,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在共和国的 历史 上,80年代最初的几年,的确非常美好,但这种美好,是由相当复杂的 历史 条件共同造就的—— 一方面,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终于被画上了休止符,由此给个人造成的压力和紧张感也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了。 另一方面,政治运动抑制了利益集团的发育、生长,整个 社会 空前平等,干部队伍也相当廉洁(和九十年代之后相比); 一方面,市场竞争开始出现,有了“万元户”; 另一方面,国企工人仍然享有类似“中产阶级”的地位,贫富差距很小,远没有成为一个窒息 社会 发展活力的问题。 80年代,由于垄断性利益集团的缺位,大部分人都拥有相对均等的机会,这让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也是80年代非常重要的气质。 当然,不平等和腐败也是存在的,不过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影片中,厂长的儿子沈光林,算是有一点特权的人,但他的父亲也无非是在厂里给他安排一个“广播员”位置,他看上了漂亮女工李焕英,还要自己带一盒发霉的毛豆各种讨好和追求,并没有太多“衙内”的存在感。 和今天的“国民老公”、“破格公主”、以及带着1500万存款体验工地辛苦 的 “集团大小姐”等等相比,沈光林只能说是弱爆了,给这几个人提鞋都不配。 80年代唯一的问题在于,使80年代之为80年代的条件都在迅速消失,“80年代”也像流沙一样渐渐流失。贾玲用穿越和梦境来表现80年代,事实上也暗喻了80年代(准确地说是80年代前期)是一个如梦如幻,稍纵即逝的年代。 不过,总结80年代之所以出现并消失的经验教训,并不是《你好,李焕英》主要想表现的。 《你好,李焕英》主要表现的是母女之爱。 影片中,贾晓铃和李焕英之间的“爱”感动了很多观众,而她们两人之所以“爱”的难解难分,以至于在最后时刻还要一起穿越回到1981年相互抚慰,共诉衷肠,原因就在于这对母女分享了共同的价值观,她们高度的志同道合。 这种价值观是一种世俗的、物质主义的、相当功利、势利的价值观,概括来说,就是要 “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更高档的奢侈品、能够被更多的人(最好是老对手王琴)羡慕嫉妒恨。 这种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即“幸福就是有钱”。 有人说,李焕英并不介意贾晓铃的成功,“母亲眼中的幸福,从来就不是有钱,更不会认为女儿学习成绩不好,考不到一本大学就是没出息,相反,只要女儿 健康 快乐就好”。 这是不对的。 如果李焕英真的不介意贾晓铃是否成功,那么她为什么会大摆宴席,遍邀工厂老同事来庆祝贾晓铃被名牌大学“录取”呢? 不错,当贾晓铃用假录取通知书被当众识破,以至于完全无法收场时,画面一转,是李焕英用自行车驮着贾晓铃,并含笑安慰她“我只要你快快乐乐,健 健康 康”。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焕英认为“成功”不重要,而是因为她意识到,她对女儿“你啥时候能让我长回脸”的过度期待,已经把女儿逼到了用假证件欺骗她的程度,如果继续施加压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正是因为意识到母亲对自己的期待绝不是“快快乐乐,健 健康 康”这么简单,所以贾晓铃在穿越成功后,就竭尽全力改变母亲的命运,以便让李焕英能够像王琴一样“长脸”。 实际上,贾晓铃的全部痛苦、遗憾,都是她和李焕英所共享的势利、功利的价值观造成的(尽管这也是时代的问题),但问题是,贾晓铃对此没有任何觉醒和反思,当她终于获得了改变母亲命运的机会后, 她想到的居然是“弑父”——直接取消自己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贾文田成为丈夫和父亲的资格。 贾晓铃在全力撮合母亲李焕英和沈光林时,似乎没有遇到任何心理障碍,她完全没有考虑过父亲的感受。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是: 李焕英的全部痛苦,实际上都是工人丈夫贾文田造成的,贾文田不能让李焕英过上奢侈的生活,不能让贾晓铃到美国大学深造并在好莱坞获得月薪8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这就是他不可饶恕的“原罪”。 因此,他也就失去了成为父亲的资格,在贾晓铃看来, “换爹”是改变命运的决定性步骤,为此她宁可冒自己也一同消失的风险。 其实,这一主题在2011年张猛执导的《钢的琴》中已经出现过了: 下岗工人陈桂林,因为无力为女儿买一架钢琴而失去做父亲的资格。女儿陈小元宣布,谁能给我买一架钢琴我就跟谁。 陈桂林被逼得只好重返车间,召集已经失散的工友一起造一架“钢的琴”,但还是没有留住女儿。 父亲-工人阶级-国企-传统 社会 主义体制……,把这一逻辑链条联系起来,80年代的时代主题就日渐清晰。 80年代,由此成为一个“弑父”和“换爹”的年代。 社会 和 历史 意义上的“新爹”无疑是能够让李焕英和贾晓铃都充分“长脸”的资本。 影片的最后,母女俩在已经是成功人士的贾晓铃的敞篷车上最终和解了,她们春风得意地兜风,甜甜蜜蜜地说着悄悄话,工人父亲贾文田因为对这一切毫无贡献而根本没有出现,贾晓铃的车上没有为他预留座位。 由此,《你好,李焕英》不仅重述了导演贾玲对母亲李焕英的思念,也再生产了资本的逻辑与价值观。
郭松民的的影评文章关于电影东风雨的。
《东风雨》中的死:决绝、静美、高贵郭松民几年前看《暗算》时,我就感到在柳云龙的思想深处,有一种对死亡的崇拜。《暗算》三部曲的主角,无一例外地都以突然死亡告终。似乎在柳云龙看来,决绝、静美、高贵地赴死,远比不清不白,不尴不尬地活着要好得多。坦率地说,这并不太像是中国人的生死观,而有点像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人特别推崇樱花,就是因为樱花在开放时格外绚烂,但花期却很短,而且往往一夕落尽,象征着短暂却美丽的生命。日本学者山本常朝在《叶隐闻书》中曾这样概括:“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
追寻郭松民(郭跳跳)在生活中有违反道德的行为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一 郭跳跳、郭疯狗、郭道德、郭不群(岳不群)俗名郭松民。大家也许都看到了郭不群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中的近似疯狗般的表演。它大言不惭的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的“卫士”。面对全世界的观众,跳起来辱骂它的辩论对手――一个已经受到千夫责难的地震灾民,一个在与死神赛跑中刚刚赢得自己生命的“懦夫”(在天灾前面,每一个弱小的生命体都是懦夫),一个面对灾难时能剖析自己内心灵魂的“勇士”(能面对全世界民众,剖析自己灵魂中最“阴暗”最真实一面的人都是勇士)。并不断地打断卿老先生的话头和其它参与节目的嘉宾的话头。连它跟范老师事先约好的一个道德底线――让对方把话说完,都不能遵守并屡屡突破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试想郭疯狗这种连它跟范老师事先约好的一个道德底线都不能遵守并屡屡突破的人,它能成为道德卫士吗?鬼才知道! 试想郭不群面对全世界观众辱骂它的辩论对手,连一个最基本礼仪都不遵守的人,而岳不群这种公认的天下第二号伪君子都能在大众面前前遵守礼仪(天下第一号伪君子已赐于郭松民),而礼仪也是道德的一部份。郭不群,它能成为道德卫士吗?鬼才知道!! 试想郭跳跳在没有任务灾难发生时,在没有事先“喊”一声“大家快跑”或打一声招呼时,就抛下演播厅里的观众、嘉宾和主持,跳起来就跑了,留给现场的是一片惊鄂。刚刚在攻击对手在天灾面前没有喊一声就跑,而自己在一片安详中也没有喊一声就跳起来跑这种充满自相矛盾行为的人,它能成为道德卫士吗?鬼才相信!!! 试想一个自称是道德卫士的人,却高举道德的大棒,而不顾最基本的道德去肆意攻击辱骂一个地震灾民的人,它能成为道德卫士吗?鬼才相信!!!! 所以郭跳跳、郭疯狗、郭道德、郭不群(岳不群)俗名郭松民才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道德败类!当道德成为攻击武器时,它已经不是道德的本意了。
郭松民是个甚人?
·郭松民 原军人。有新闻专业的大专学历和法学硕士学位。曾在空军航空兵部队当过飞行员,在政治机关做过宣传工作,并曾在《解放军报》担任过实习编辑。1998年退出现役后,先后在《北京青年报》、《中华英才》和《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工作。自2002年开始,开始以时评及杂文写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方式。**********************郭松民为什么不能骂人?面对一个道貌岸然的人,面对一个见死不救(准确点说是‘见危不叫")、弃掉自己的学生,只顾自己先逃命(逃就逃吧,事后却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大家都在装孙子?惟有郭松民一人,“粗野、粗俗、粗暴、粗鲁”地张嘴就骂人。文明不文明的标准,立刻有了一个不公正的评判。不在于骂不骂人吗?郭松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明明知道脚下是一堆臭屎,却非要往上踩。你不恶心谁恶心?郭松民明明知道这台节目里的观点根本就没有可辩性,却还要参加这种八卦辩论节目,就是他自己的错了。
郭松民是什么人?
郭松民 开放分类: 人物、记者原空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有新闻专业的大专学历和法学硕士学位。曾在空军航空兵部队当过飞行员,在政治机关做过宣传工作,并曾在《解放军报》担任过实习编辑。1998年退出现役后,先后在《北京青年报》、《中华英才》和《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工作。自2002年开始,开始以时评及杂文写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方式。退出现役后曾在多家媒体工作。2003年获《南方周末》和搜狐网站联合举办的“2003全国首届时评比赛一等奖”,2005年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郭松民在电视辩论上居然开口辱骂对手范跑跑,影像极坏:“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像你这么无耻的!-你无耻!人无脸,树无皮!你是一只猴子!你是一个类人猿!你是一个DOG!你是杂种!”开创电视骂人第一人。 因为其在电视上的不当言论,网民因此冠以郭跳跳,郭吼吼,郭道德等昵称。郭松民 开放分类: 人物、记者原空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有新闻专业的大专学历和法学硕士学位。曾在空军航空兵部队当过飞行员,在政治机关做过宣传工作,并曾在《解放军报》担任过实习编辑。1998年退出现役后,先后在《北京青年报》、《中华英才》和《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工作。自2002年开始,开始以时评及杂文写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方式。退出现役后曾在多家媒体工作。2003年获《南方周末》和搜狐网站联合举办的“2003全国首届时评比赛一等奖”,2005年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郭松民在电视辩论上居然开口辱骂对手范跑跑,影像极坏:“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像你这么无耻的!-你无耻!人无脸,树无皮!你是一只猴子!你是一个类人猿!你是一个DOG!你是杂种!”开创电视骂人第一人。 因为其在电视上的不当言论,网民因此冠以郭跳跳,郭吼吼,郭道德等昵称。郭松民 开放分类: 人物、记者原空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有新闻专业的大专学历和法学硕士学位。曾在空军航空兵部队当过飞行员,在政治机关做过宣传工作,并曾在《解放军报》担任过实习编辑。1998年退出现役后,先后在《北京青年报》、《中华英才》和《中国消费者报》等媒体工作。自2002年开始,开始以时评及杂文写作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方式。退出现役后曾在多家媒体工作。2003年获《南方周末》和搜狐网站联合举办的“2003全国首届时评比赛一等奖”,2005年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郭松民在电视辩论上居然开口辱骂对手范跑跑,影像极坏:“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像你这么无耻的!-你无耻!人无脸,树无皮!你是一只猴子!你是一个类人猿!你是一个DOG!你是杂种!”开创电视骂人第一人。 因为其在电视上的不当言论,网民因此冠以郭跳跳,郭吼吼,郭道德等昵称。汶川地震发生不久,都江堰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网上发文,自述地震发生时,自己抛下学生,第一时间跑出教室,他辩解称———“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的言论引发网友强烈声讨,并被称为“落跑老师”、“范跑跑”。 6月7日,“范跑跑事件”发生戏剧性转折。在凤凰卫视,范美忠与嘉宾郭松民展开辩论,郭用“无耻”、“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辱骂,情绪异常激动,中途一度愤怒离场,事后被网友冠以“郭跳跳”、“郭道德”之类的绰号。
郭松民人物简介
郭松民郭松民,独立新闻评论员、独立学者、独立影评人。法学硕士,空军中校。原空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先后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空军政治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中文名:郭松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新闻评论员主要成就: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代表作品:《老兵安在》主要著作:《电影的战术》工作背景曾经作为人民空军的一名飞行员驾驶歼击机巡航在祖国东北边疆的上空,后因工作需要调入北京空军指挥学院任职。退役后开始从事新闻评论和研究工作,成为国内知名独立新闻评论员和独立学者。在任职《国企》杂志社研究部主任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国企的人民性问题,认为不能简单依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制定中国国企改革的政策,主张必须建立经济学的“中国学派”,才能有效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并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引起广泛关注。学校任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社会任职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学者会员媒体任职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特约评论员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华商论见栏目评论员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评论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新闻评论员第一视屏网站军事评论员获得荣誉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重大事件2008年6月,郭松民在做客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时,严词痛斥在汶川大地震中丢弃学生逃出教室,事后还认为自己逃跑有理的四川某中学教师范美忠(范跑跑),被一些媒体冠以外号“郭跳跳”,并指责他不应该用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郭松民在事后接受了《记者观察》杂志的采访,他在采访中坦承,出于一个军人对逃兵本能的愤怒,他在节目中表现的不够冷静,但是他并没有用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范美忠。他说:当危险来临时,要求一个老师把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前,这根本不是什么过高的道德标准,而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是道德底线。这个道理和轮船在海上遇险后,船长必须把乘客的安全放在自己的安全之前,做最后一个弃船逃生者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做也无须什么法律、规章明确规定,在西方,依据的是“自然法”,在东方,依据的是“天理良心”,做不到这一点,也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郭松民说,即便丢弃学生率先逃跑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但仍然不是不能原谅的,因为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巨大的恐惧可能使人们的行为失常。不过,原谅的前提是当事人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范美忠的问题在于,他不仅逃跑了,而且在惊魂已定之后还在自己的博客和电视节目中把逃跑说成是一种珍惜生命、追求自由的“高尚”行为,这等于明知故犯,蓄意要把不道德说成是道德,因此也就完全无法原谅了。郭松民认为,媒体在这样事关社会底线的大是大非问题本来应该有鲜明的立场,担负起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的责任,但事实上许多媒体在报道、评论这一事件时模糊了焦点,反而认为“逃跑有理”,采取了为范美忠曲意开脱的立场,令他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