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前投资方和创业者发生冲突的案例相比,雷士照明事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战级”: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大股东利益之争,演变为全体员工参与的公众性事件。围观者如刘强东、陈年等的讨论,更是点燃了创始人和投资方曾经的“宿仇”之争。 但围绕“雷士事件”展开的种种激烈的对抗,本质上还是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围绕控制权、决策权的非合作博弈,是公司治理上委托与代理的问题。 业内风险投资人曾表示说:“按照惯例,投资者不应该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样过多干预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投资者更多的应该是财务投资,在企业决策上,更多地让创业者自己发展,投资者仅仅是建议和陪练。” 业内人士表示,要在充分评估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情况下引入合适的外部投资者,双方的价值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否相同是决定投资与否的前提。如果投资人和企业家闹僵,甚至诉诸法律,输的则是双方,不存在真正的赢家。 中国市场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总会出现偏差,这时候要做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双方在投资过程中不断地交流,并做出调整。只有双方的利益和战略眼光一致才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好。 以下我们就将几个案例完整的呈现出来,希望对创投与企业有一些帮助。 尊酷网“走眼” 奢侈品网站尊酷网前C E O侯煜疆2011年5月进行A轮融资时,共有四家机构——一家知名外资投资机构、一家香港VC,一家美国VC以及好望角启航电商基金——向他抛来橄榄枝。 尽管好望角基金在互联网公司的经验并不多,但因为给的估值更高,承诺到款时间更快,急需资金扩张的侯煜疆未及更多考虑便选择了这只基金。“从事后种种波折看来,当初选择这家公司本身就是个错误。”侯煜疆说。 2012年2月,侯煜疆因在战略发展上与资本方产生分歧,侯煜疆被董事会夺权,最终黯然离去。 俏江南鼎晖反目 2011年8月26日,俏江南餐饮集团(以下简称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进投资方鼎晖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误,毫无意义”,“民营企业家交学费”。她还表示,鼎晖什么也没给俏江南带来,却用很少的钱稀释了“那么大股份”。一时间,风险投资商和被投资企业的矛盾再次公开暴露在公众面前。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俏江南在多家P E的竞争中选择鼎晖创投,后者注入约两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占有前者10.526%的股份。 2011年,俏江南一直在冲刺A股,但上市未果。由于与鼎晖签了对赌协定,俏江南上市受挫后,鼎晖要求张兰高价回购股份。对于张兰来说,听鼎晖创投建议,向高管低价出让了部分股权,却还是不能在境内上市,她觉得她自己也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不满,矛盾浮出水面。 做实业的和做金融的思路不一样。如果理念不同,又出现利益上的冲突,双方很容易谈崩。 后谷咖啡纠纷 2012年6月,国内最大咖啡生产企业后谷咖啡爆出与PE投资方决裂。后谷咖啡称PE机构在入股后心生鲸吞之意,意欲抢夺公司的控制权,PE方则表示后谷董事长熊相入有卷款潜逃的可能,2012年内上市无望。 2011年初,北京一基金公司与后谷咖啡达成投资协议。在引入这家股权投资公司之后,后谷咖啡母公司宏天集团仍为大股东,其持股59.74%。但双方早前签署的合同曾注明,贷款必须经新投资人两个(或以上)的董事同意才有效,而基金方面的董事正好是两位。这直接导致银行新的贷款授信审批已经完成,但基金方面拒绝签字,使企业陷入“只还不贷”的局面,后谷咖啡资金链告急。 据报道称,基金方迟迟不签字的原因在于,投资方并未看到资金真正用于公司正常的运营和发展上。而后谷指责投资方的目的在于获得后谷咖啡的控制权。 原本志在打造“中国咖啡第一股”的后谷咖啡,在引入投资方后不仅没有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反而新一轮的银行贷款迟迟不能到账,资产负债率高达70%的后谷几乎破产。 可见,民营企业只有厘清早期粗放式管理遗留下来的问题,才不至于在引进资本的过程处于被动。对于风投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更是战略投资者,希望赚快钱、赚大钱的浮躁心态也得改一改,否则,一旦企业自身无以为继时,PE也将难逃投资打水漂的厄运。 相宜本草事件 2012年7月,正冲刺IPO的本土化妆品企业相宜本草传出与投资方今日资本关系恶化的消息。报道称,相宜本草董事长封帅曾在内部大骂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是骗子,头顶真功夫、网易等项目风险投资人的光环让他们吃了亏。 据悉,在成功引进今日资本风险投资的第一年,相宜本草的创始人封帅签下对赌协议,把相宜本草的增长预期从50%调高到70%至80%,从不投放广告的相宜本草开始在电视上露面。这一年,相宜本草销售增长幅度最终达到150%;之后的三年间,相宜本草保持着年均150%以上的增长率。 今日资本这边尝到了甜头,希望做得更大。报道称,从2008年到现在,今日资本“应该是把全国化妆品企业业绩超过五亿的都接触过一遍了”。相宜本草对此意见很大,声讨其不应投同业竞争企业,有意造成左手打右手的态势。 目前, 双方仍在僵持阶段。但与此同时,今日资本这边分管消费品人员已经分成若干个小组,四处疯狂寻找投资的项目。这是今日资本徐新下的死命令,今年一定要投一家日化零售企业。 红孩子创始人出走 2008年10月6日,红孩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阳在国庆节假期后回到公司上班,投资方之一凯鹏华盈(KPCB)派驻红孩子的代表金鹏到他的办公室里开门见山地告诉他,董事会决定,让他立即离开这家由他创立的公司。 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李阳感到非常意外,红孩子2007年的销售收入已达4亿元,并于2008年3月跃过盈亏平衡线,成为当年风头最劲的电子商务公司。他向另一位创业伙伴——公司董事长兼CEO徐沛欣问询,得到的答复亦是:“这是董事会的决定。”接下来,李阳没能联系上任何一个大股东,因为“有人不接电话,有人说出国了”。 与李阳一起离开的,还有和他一起创业的妻子王爽。徐沛欣给出解释是董事会认为夫妻二人不能同时在公司内任职,而他们又不愿分开,所以双双离去。但在当事人看来,这不啻是一场政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红孩子主要是由于投资人的过多干预,才导致红孩子现在混乱的局面。有消息称红孩子另外一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沛欣已经退居二线,由VC们推选的高管负责红孩子的日常运营。 2012年7月传出消息,传红孩子将被苏宁易购收购。虽然消息双方均予以否认,但是这难掩红孩子所遭遇的困局,也再次印证了投资人与创业人之间博弈最终伤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