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是什么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夸克.亚夸克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由默里·盖尔曼改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Finnegan"s Wake)中的诗句。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近代物理学研究认为,原子的构造单元是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而亚原子粒子又由夸克等更微观的基本粒子构成。夸克间通过强力作用组合成质子和中子,而这种强作用力主要通过另一种名为胶子的基本粒子来传递。

夸克是什么东西?

夸克 quark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J·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他喜欢鸟类的原因.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我修正一下:有人说什么发现某某夸克,完全是不懂科学乱杜撰,现在人类只是大胆假设,科学求证,夸克是为了解释一些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提出的可能存在的假设,但人类一直没找到夸克存在的直接证据.1996年12月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崔君达教授反驳何祚麻院士的文章《复合时空论并非病态科学》。崔在文中进一步指出:"物理学界并非全都公认夸克的存在。不同意见早在70年代就有了。我国物理学家朱洪元,诺贝尔奖得主、量子力学奠基人海德堡都认为:全世界许许多多物理学家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寻找夸克,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这位科学家如此否认夸克当然也不对,像那句"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显然是谬论,就等于说"如果癌症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治好了一样"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情绪化,夸克不能直接证明它存在,也不能证明(哪怕间接)它不存在,它目前只是种假设.

原子核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夸克是什么东西,还可以再分吗?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直径一般在10-15米~10-14米左右, 核内质子相互排斥,由于核子间存在强大的核力, 核子才能紧密结合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正是由于核子间存在强大的核力,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能,简称核能( nuclear energy)。 例如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成氦核时要放出28.37兆电子伏( MeV)的能量。 夸克 quark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 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 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 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 2.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J·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 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 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他认为, 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 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 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他喜欢鸟类的原因.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 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 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 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 。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 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 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 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 中子(udd)。 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 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 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 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 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 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 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 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 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 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 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 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 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 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 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 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 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 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 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 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 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 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 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 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 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 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 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 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 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 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 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 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 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夸克是目前物理学中公认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了,不能再分了, 可是夸克是否存在至今科学家还在争论呢 人们一般都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 而基本粒子则是由比基本粒子更基本的亚粒子组成的。 亚粒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夸克”或 “层子”。

夸克是什么

夸克的作用是形成原子核的单位,较重的夸克会通过一个叫做粒子衰变的过程迅速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粒子衰变可以把高质量态变成低质量态,所以夸克非常稳定。夸克有许多不同的内禀特性,包括电荷、色电荷、自旋和质量。在标准模型中,夸克是唯一能承受所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时被称为“基本力”。“夸克”这个词是盖尔曼从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之夜》“三个夸克换一个集合标记”中取的短语。这意味着一个质子中有三个夸克。另外,夸克在本书中有很多含义,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质子中有一个是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当初“基本粒子不是基本的,基本电荷不是整数”的奇怪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是对自命不凡的科学语言的反叛。另外,可能是因为他对鸟类的热爱。

原子核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夸克是什么东西,还可以在分吗?电子又是什么?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直径一般在10-15米~10-14米左右,核内质子相互排斥,由于核子间存在强大的核力,核子才能紧密结合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正是由于核子间存在强大的核力,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能,简称核能(nuclear energy)。例如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成氦核时要放出28.37兆电子伏(MeV)的能量。夸克 quark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J·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他喜欢鸟类的原因.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夸克是目前物理学中公认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了,不能再分了,可是夸克是否存在至今科学家还在争论呢 人们一般都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而基本粒子则是由比基本粒子更基本的亚粒子组成的。亚粒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夸克”或 “层子”。

夸克是什么单位

问题一:夸克是什么单位 夸克是科学上提出的一种组成物质的很小的物质单位,如同分子原子一样 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或-1/2。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夸克[1](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顶、底、奇、魅夸克由于质量太大(参见下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世代 自旋 特色 中英文名称 符号 带电量 / e 质量 / MeV.c-2 1 + 1/2 Iz=+1/2 上夸克(Up quark) u + 2/3 1.5 to 4.0 1 ? 1/2 Iz=?1/2 下夸克(Down quark) d ? 1/3 4 to 8 2 ? 1/2 S=?1 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 s ? 1/3 80 to 130 2 + 1/2 C=1 魅夸克(Charm quark) c + 2/3 1150 to 1350 3 ? 1/2 B′=?1 底(美)夸克(Bottom quark) b ?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顶(真)夸克(Top quark) t + 2/3 171400 ± 2100 亲,采纳哟 么么哒(づ ̄3 ̄)づq?~ 问题二: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是夸克么 是夸克 问题三:比夸克更小的单位是什么? 我国有人提出过层子的概念 这是我上高中的时候 听一位老师说过的 现在没人提了 通过对宇宙射线的观察分析和高能加速器的实验,又发现了比上述微粒更小、更基本的大批新粒子,如介子、中微子、反粒子以及组成质子、中子的夸克等,达到几百种之多.其中,大部分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在高能束流的轰击下才产生出来的 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是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提出的 质子、中子都属强子一类 夸克(quark)一词原指一种德国奶酪或海鸥的叫声 夸克也是一种费米子,即有自旋1/2 两个正反夸克可以组成自旋为整数的粒子――介子 现代粒子物理学认为,夸克共有6种,分别称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它们组成了所有的强子,如一个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一个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则上夸克带+2/3e电荷,下夸克带-1/3e电荷.上、下夸克的质量略微不同.中子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略大一点点,过去认为可能是由于中子、质子的带电量不同造成的,现在看来,这应归于下夸克质量比上夸克质量略大一点点.好像还没发现 问题四:夸克是质量单位还是长度单位 夸克(英语:quark,又译“层子”)是一种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夸克互相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粒子,叫强子,强子中最稳定的是质子和中子,它们是构成原子核的单元。

夸克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由默里·盖尔曼改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Finnegan"s Wake)中的诗句。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夸克是什么单位

夸克是科学上提出的一种组成物质的很小的物质单位,如同分子原子一样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或-1/2。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夸克[1](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顶、底、奇、魅夸克由于质量太大(参见下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世代 自旋 特色 中英文名称 符号 带电量 / e 质量 / MeV.c-2  1 + 1/2 Iz=+1/2 上夸克(Up quark) u + 2/3 1.5 to 4.0  1 u2212 1/2 Iz=u22121/2 下夸克(Down quark) d u2212 1/3 4 to 8  2 u2212 1/2 S=u22121 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 s u2212 1/3 80 to 130  2 + 1/2 C=1 魅夸克(Charm quark) c + 2/3 1150 to 1350  3 u2212 1/2 B′=u22121 底(美)夸克(Bottom quark) b u2212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顶(真)夸克(Top quark) t + 2/3 171400 ± 2100亲,采纳哟 么么哒(づ ̄3 ̄)づ╭u2764~

夸克是什么,到底存不存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由默里·盖尔曼改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Finnegan"s Wake)中的诗句。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夸克这个概念,是由于最近25年来发现了7百多种不 同的亚原子粒子才产生出来的。确实,其中只有很少几种粒 子能够维持到十亿分之一秒才发生衰变,但是,仅仅存在着 这些粒子的事实本身,就够物理学家伤脑筋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许多粒子,而且每一种粒子都与别种粒 子不相同呢? 事情会不会是这样:这些不同的粒子可能组成几个大家 族,并且每个家族内的许多粒子可能按照非常有规律的方式 彼此有些差异?要是这样的话,就只需要考虑到少数几个粒 子家族的存在,而无需把每一种粒子一一分别考虑了。这时, 在看来似乎杂乱无章的亚原子丛林里,就会建之起某种秩序 来了。 1961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和以色列物理学家尼 门分别研究出一种把粒子归入这样一些家族的办法。盖尔曼 甚至还提出,有一个粒子族应该包括一种他称之为负ω粒子 的东西——这是一种具有非常奇特的、极不寻常的性质的粒 子,但人们从来没有碰到过它。不过,物理学家只要知道它 按照假设应该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他们就知道该怎样去寻找 它了。结果,他们在1964年发现了这种粒子,并且发现 它的性质正好与盖尔曼对它的描绘一模一样。 盖尔曼在研究他那些粒子家族时想到,说不定所有各种 不同的亚原子粒子会是由很少几种更为简单的粒子结合而成 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会把我们对宇宙的看法大大简化。 在他看来,只要假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具有特定性质的亚 原子粒子,就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得出已知 的所有各种亚原子粒子。 由于要用三个这种假设的粒子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 已知的粒子,盖尔曼就想起了作家乔伊斯的《芬尼根斯·韦 克》中的一句话(作者为耍弄文学技巧,故意在这本书中玩 文字游戏):“三个夸克才顶得上一个马克。”因此,盖尔 曼就把这些假设中的粒子命名为“夸克”。 夸克的二个令人惊奇之处,就是它们应该带有非整数电 荷。所有已知的电荷不外以下几种情况:或者等于电子的电 荷(-1),或者等于质子的电荷(十1),再不然,就是 正好等于这两种电荷的若干倍。但是,p夸克的电荷只有 +2/3,n夸克和λ夸克的电荷只有-1/3。这样,一 个质子将由一个n夸克和两个p夸克构成,一个中子则由两 个n夸克和一个p夸克构成,余者依此类推。 但是,夸克是真的存在呢,还是仅仅是一种数学上的臆 想? 为了让你明白我的意思,请你考虑一张五角的钞票。一 张五角的钞票可以看作等于10个五分的硬币。但是,这仅 仅是一道算式呢,还是你真的有可能把这张五角的钞票撕成 十份,并且发现每一份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五分硬币? 自从盖尔曼第一次提出存在夸克粒子以来,物理学家就 一直千方百计想找到夸克存在的迹象,但却没有成功。 1969年,澳大利亚有人报道说,已经在宇宙线碰撞所产 生的粒子簇射中,找到了带非整数电荷的粒子的径迹。不过, 它的证据看起来非常玄,所以,大多数物理学家对这个报道 都持怀疑态度。 碧声注:2000年2月,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科 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地在实验室中模拟微型的“宇宙大爆炸”, 从中获得证据表明,存在一种新的物质形态 ——“夸克胶 子浆”。

夸克是什么~~给详细说一下

什么是夸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由默里·盖尔曼改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Finnegan"s Wake)中的诗句。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夸克是什么?

夸克下面是什么? 胶子.每个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而夸克由胶子连接在一起!!! 夸克论大小,只比原子核小不很多。比如一个质子或中子中由三个夸克和胶子连接而成。可见夸克不比原子核小多少。 而电子的质量是质子或中子的1/1836,应该够小。 还有一种最近几年物理热点问题,即中微子,它每秒穿过身体多达几万亿个我们却全然不知,因为它太小了,小到可能没质量(也有科学家说是电子质量的几百万分之一),夸克跟它比小,也只能甘拜下风。 胶子 Gluon. 理论上预言传递夸克(Quark)之间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共8种 ,静质量为0,自旋为1,具有色荷(Color Charge)。带电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光子而实现的;与此类比,具有色荷的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而实现的,所不同的是光子不带电荷,光子本身不能放出或吸收光子;胶子具有色荷 ,胶子之间也有强相互作用,胶子本身可放出或吸收胶子。实验上还未发现自由状态的胶子,但1968年电子对质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中,显示质子中有着点状结构,质子的能量只有一半由带电的点状物质所携带,另一半则由中性的无电磁作用的组分所携带。按照夸克模型,这带电的点状结构是夸克,中性的组分就是胶子,实验结果提供了可能存在胶子的迹象。1979年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实验中发现三喷注现象,进一步显示了胶子的存在。 夸克里面是什么? 夸克的中心里面还有个最细微最核心的能量聚焦点,用巨大的能量去撑开那个点可以打开一个虫洞的入口,穿越虫洞可以通往宇宙数亿光年外的另一端,在穿越的时候,由于虫洞的质量巨大,所有有物质将会被湮灭,只有通过一种质量为负极的特殊中微子进行穿越,科学家1921曾今发射了一束进行探测,但很遗憾的消失了,但2009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射电望远镜突然检测在102亿光年外的JKCS041星系发现了一束特殊的粒子,通过检测分析科学家们惊喜的发现这这种特殊的粒子就是1921发射的特殊中微子,所以科学家们正在全力研究夸克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如果成功找到其中关键的媒介,也许我们就能打开了通向神秘宇宙的大门。 夸克.亚夸克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由默里·盖尔曼改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Finnegan"s Wake)中的诗句。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 夸克是什么单位 夸克是科学上提出的一种组成物质的很小的物质单位,如同分子原子一样 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或-1/2。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夸克[1](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顶、底、奇、魅夸克由于质量太大(参见下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世代 自旋 特色 中英文名称 符号 带电量 / e 质量 / MeV.c-2 1 + 1/2 Iz=+1/2 上夸克(Up quark) u + 2/3 1.5 to 4.0 1 u2212 1/2 Iz=u22121/2 下夸克(Down quark) d u2212 1/3 4 to 8 2 u2212 1/2 S=u22121 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 s u2212 1/3 80 to 130 2 + 1/2 C=1 魅夸克(Charm quark) c + 2/3 1150 to 1350 3 u2212 1/2 B′=u22121 底(美)夸克(Bottom quark) b u2212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顶(真)夸克(Top quark) t + 2/3 171400 ± 2100 亲,采纳哟 麽麽哒(づ ̄3 ̄)づ╭~ 夸克是什么,有多大,夸克可以做什么? 夸克(Quark),基本粒子理论中的组成粒子。它是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的理论。夸克有着多种不同的内在特性,包括电荷、色荷、自旋及质量等。在标准模型中,夸克是唯一一种能经受全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时会被称为“基本力”(电磁、引力、强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夸克同时是现时已知唯一一种基本电荷非整数的粒子。夸克每一种味都有一种对应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它跟夸克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它的一些特性跟夸克大小一样但正负不同。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夸克(中子和质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夸克是什么?

夸克(quark)简介 (一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在高能下碰撞,产生了一对几乎自由的夸克。)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Quark组成的。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基本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詹姆斯·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出于他对鸟类的喜爱。夸克是什么? 1、没有三个以上夸克组成的粒子。 2、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中子。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性质 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顶、底、奇、魅夸克由于质量太大(参见下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世代 自旋 特色 中英文名称 符号 带电量 / e 质量 / MeV.c-2 1 + 1/2 Iz=+1/2 上夸克(Up quark) u + 2/3 1.5 to 4.0 1 u2212 1/2 Iz=u22121/2 下夸克(Down quark) d u2212 1/3 4 to 8 2 u2212 1/2 S=u22121 奇异夸克(Strange quark) s u2212 1/3 80 to 130 2 + 1/2 C=1 魅夸克(Charm quark) c + 2/3 1150 to 1350 3 u2212 1/2 B′=u22121 底(美)夸克(Bottom quark) b u2212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顶(真)夸克(Top quark) t + 2/3 171400 ± 2100 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中国的部分物理学家称夸克为层子,因为他们认为:即使层子也不是物质的始元,也只不过是物质结构无穷层次中的一个层次而已。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魅夸克(又叫J粒子)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陆陆续续地,共有九个实验群组宣称发现了penta-quark的证据。但是在其它较高能的实验组及其数据中,包括使用轻子对撞器如德国 DESY 的 ZEUS 实验,以及日本 KEK 的 Belle 与美国 SLAC 的 BaBar 两大 B介子工厂实验、以及使用强子对撞器的美国 费米实验室中的 CDF 与 Du2205 实验,都没有观测到应该存在的证据。因此,所谓的五夸克粒子(penta-quark)存在与否,还是一个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同时,春天八号也计划将会再提升其效能,以比目前强10倍的辐射光,获取更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进行统计上的确认。 现在人类只是大胆假设、科学求证,夸克是为了解释一些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提出的可能存在的假设,但人类一直没找到夸克存在的直接证据。 1996年12月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崔君达教授反驳何祚麻院士的文章《复合时空论并非病态科学》。崔在文中进一步指出:"物理学界并非全都公认夸克的存在。不同意见早在70年代就有了。我国物理学家朱洪元,诺贝尔奖得主量子力学奠基人海德堡都认为:全世界许许多多物理学家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寻找夸克,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 这位科学家如此否认夸克当然也不对,像那句“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显然是谬论,就等于说“如果癌症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治好了”一样。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情绪化。夸克不能直接证明它存在,也不能证明(哪怕间接)它不存在,它目前只是种假设。

夸克是什么东东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夸克 quark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盖尔曼取自J·乔埃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的词句“为马克检阅者王,三声夸克”.夸克在该书中具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一种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最初认为“基本粒子不基本、基本电荷非整数”的奇特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这是对矫饰的科学语言的反抗.另外,也可能是他喜欢鸟类的原因.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 我修正一下:有人说什么发现某某夸克,完全是不懂科学乱杜撰,现在人类只是大胆假设,科学求证,夸克是为了解释一些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提出的可能存在的假设,但人类一直没找到夸克存在的直接证据. 1996年12月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崔君达教授反驳何祚麻院士的文章《复合时空论并非病态科学》。崔在文中进一步指出:"物理学界并非全都公认夸克的存在。不同意见早在70年代就有了。我国物理学家朱洪元,诺贝尔奖得主、量子力学奠基人海德堡都认为:全世界许许多多物理学家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寻找夸克,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 这位科学家如此否认夸克当然也不对,像那句"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显然是谬论,就等于说"如果癌症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治好了一样"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情绪化,夸克不能直接证明它存在,也不能证明(哪怕间接)它不存在,它目前只是种假设.

夸克是什么?

夸克的作用是形成原子核的单位,较重的夸克会通过一个叫做粒子衰变的过程迅速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粒子衰变可以把高质量态变成低质量态,所以夸克非常稳定。夸克有许多不同的内禀特性,包括电荷、色电荷、自旋和质量。在标准模型中,夸克是唯一能承受所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时被称为“基本力”。“夸克”这个词是盖尔曼从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之夜》“三个夸克换一个集合标记”中取的短语。这意味着一个质子中有三个夸克。另外,夸克在本书中有很多含义,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质子中有一个是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当初“基本粒子不是基本的,基本电荷不是整数”的奇怪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是对自命不凡的科学语言的反叛。另外,可能是因为他对鸟类的热爱。

夸克是什么?

分类: 理工学科 解析: 夸克 quark 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很多中国物理学家称其为“层子”。它们具有分数电荷,是电子电量的2/3或-1/3倍,自旋为1/2。“夸克”一词是由默里·盖尔曼改编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彻夜祭》(Finnegan"s Wake)中的诗句。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需要三种夸克,叫做夸克的三种味,它们分别是上夸克(up,u)、下夸克(down,d)和奇异夸克(strange,s)。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要求引入第四种夸克粲夸克(魅夸克)(charm,c)。1977年发现了Υ粒子,要求引入第五种夸克底夸克(bottom,b)。1994年发现第六种夸克顶夸克(top,t),人们相信这是最后一种夸克。 夸克理论认为,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重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uud),中子(udd)。夸克理论还预言了存在一种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粒子(sss),这种粒子于1964年在氢气泡室中观测到,叫做负ω粒子。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符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电荷(e) 质量(GeV/c^2) u 上夸克 up +2/3 0.004 d 下夸克 down -1/3 0.008 c 粲(魅)夸克 charm +2/3 1.5 s 奇夸克 strange -1/3 0.15 t 顶夸克 top +2/3 176 b 底夸克 bottom -1/3 4.7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夸克理论还认为,介子是由同色的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例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预言的[[π+介子]]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一个反下夸克组成的,π-介子则是由一个反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它们都是无色的。 除顶夸克外的五种夸克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存在,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便因发现粲夸克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十年来高能粒子物理学家的主攻方向之一是顶夸克 (t)。 至于1994年最新发现的第六种“顶夸克”,相信是最后一种,它的发现令科学家得出有关夸克子的完整图像,有助研究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少于一秒之内宇宙如何演化,因为大爆炸最初产生的高热,会产生顶夸粒子。 研究显示,有些恒星在演化末期可能会变成“夸克星”。当星体抵受不住自身的万有引力不断收缩时,密度大增会把夸克挤出来,最终一个太阳大小的星体可能会萎缩到只有七、八公里那么大,但仍会发光。 夸克理论认为,夸克都是被囚禁在粒子内部的,不存在单独的夸克。一些人据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夸克不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与实验测量符合的很好,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相信夸克理论是正确的。 1997年,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预测,存在一种由五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日本物理学家在SP环-8加速器上用伽马射线轰击一片塑料时,发现了五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了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证实。这种五夸克粒子是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异夸克组成的,它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粒子可能仅是“五夸克”粒子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 我修正一下:有人说什么发现某某夸克,完全是不懂科学乱杜撰,现在人类只是大胆假设,科学求证,夸克是为了解释一些目前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提出的可能存在的假设,但人类一直没找到夸克存在的直接证据. 1996年12月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崔君达教授反驳何祚麻院士的文章《复合时空论并非病态科学》。崔在文中进一步指出:"物理学界并非全都公认夸克的存在。不同意见早在70年代就有了。我国物理学家朱洪元,诺贝尔奖得主、量子力学奠基人海德堡都认为:全世界许许多多物理学家花了那么大的力量寻找夸克,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 这位科学家如此否认夸克当然也不对,像那句"如果夸克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找到了。"显然是谬论,就等于说"如果癌症真的存在,早就应该治好了一样"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情绪化,夸克不能直接证明它存在,也不能证明(哪怕间接)它不存在,它目前只是种假设.

拥抱夸克时代,夸克是什么,人类进入夸克时代了吗?

u200b u200b对物质寻根究底是宇宙学家一直在做的一件事。他们一直想知道,创生大爆炸后出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形态。科学界迄今还不能制造如此高的能量,以创造最初的物质。一些科学家开始放慢脚步,去追踪已知基本粒子的底细。 u200b u200b我们现在知道,基本粒子有很多种。本文要说的,是组成物质(指化学元素,如氢、氮……)的基本粒子。这也是古代哲学家的话题,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约公元前4 50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谋克利特说,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皆由一些极微小的基本粒子组成,他称此为原子,而原子就不能再分下去了。 u200b u200b近代物理学也把原子作为物质的最小单位,并认为它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人们了解到原子核内还年代,人们了解到原子核内还含着质子和中子。彼时,人们把这些粒子称为基本粒子。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一系列实验中感到质子可能有内部结构。在高能电子的轰击下,质子内部的电荷具有一定的分布图,其半径在0.7×10-13厘米的线度上。1964年,盖尔曼和茨威克正式从理论上计算出这种深层次物质的存在,将其取名为夸克,它带有分数电荷。u200b 之后,理论界确认,夸克共有6种,它们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9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参与物质组成的主要是上夸克和下夸克。 u200b u200b地球上有100多种元素,最简单的是氢,氢在大爆炸后不久就生成了,而较重的元素是在恒星核燃烧和超新星爆发时出现的。氢的结构最简单,原子中心是一个原子核,核内有一个质子,围着核有一个电子。而其他元素的原子核内皆有质子和中子,前者呈电正性。后者为电中性,两者统称为核子。 u200b u200b现在,一些科学家对核子抱有很大希望。他们说,抓住它的复杂性,我们就能解释物质宇宙是如何存在和运行的,进而进入高难度技术领域,诸如新型激光和储能材料研究等领域。 u200b u200b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厚实的部分,质子和中子除了电性的不同外,在质量上也略有区别,前者为938.3兆电子伏特,后者略大,为939.6兆电子伏特。二者的质最相差甚小,仅0.14%,而正是这微小的差异,使得宇宙百态繁复。质子配上了电子,形成电中性、带结构的原子,没有让世界变成一个无特性的中子半流体。 u200b u200b粒子物理学家斯克雷奇达说:“若质子重于中子,那么整个宇宙将变得大不一样。质子是稳定的,故原子和我们是稳定的。”而这跟它的质量有关。目前我们认为,质子的半衰期至少是10^32年,而宇宙迄今的年龄也不过10^10年。也就是说,宇宙中没人见过一个质子的衰变。 u200b u200b如果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差稍大一点,就会有更多的中子参与形成更复杂的重元素,就将遇到难以克服的能量屏障,使重元素无法形成,宇宙将只有氢元素。 u200b u200b若两者的质量之差稍小一点,那么在恒星形成之前,氢将自发地变成更无生气的氦,使得宇宙成为一个呆滞的世界。 u200b u200b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福多尔说,所有这些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结论,即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若不是像现在这样,那么人类将不会存在。 u200b u200b我们已知核子并非基本粒子。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带2/3电荷)和一个下夸克(带负1/3电荷)组成,故带一个正电荷;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故呈电中性。下夸克略重于上夸克。但我们无法据此解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这两种夸克的质量都很小,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出差额究竟是多少,因为夸克从未被单独看到过。总的来说,这些夸克加起来,只占质子、中子质量的很小一部分。 u200b u200b像所有的基本粒子那样,夸克也是通过黏性的、漫游于整个空间的希格斯场(由希格斯玻色子产生)的作用而获得质量的。但要解释清楚由多个夸克组成的物质,还得加上别的方法。u200b u200b最终的答案来自量子色动力学(QCD)。就像带电粒子带有电荷。决定了它对电磁力的反应,夸克带有色荷(这个“色”并非我们日常所说的颜色,只不过借用此词表达夸克的一种属性),可以跟强核力相互作用。QCD就是描述强核力的基本理论。u200b u200b带电粒子是通过相互交换无质量的光子而结合的,与之类似,带色荷的夸克是通过相互交换胶子而组成物质(诸如质子、中子)的。胶子没有质量但有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其能量可变成多种夸克泡,通常总是处在质子或中子内。根据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理,这些额外的粒子不断地从真空中蹿出,又立即消失,一直处在这种状态下。 u200b u200b在过去的40年中,物理学家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他们提出了一种理论,称晶格QCO,可以解释核子的全盘运动,不过其数学计算十分复杂、费时。 u200b u200b研究在2008年出现了突破,科学家终于得出了两个核子的质量——936兆电子伏特,并了解了夸克的能量和胶子的相互作用,它们构成了核子质量的大部分。但这一计算还不十分精确,很难找出质子和中子的全部重要差别。 u200b u200b此外,这一计算还忽略了电荷效应。电荷是另一种能量,它同样有质量。那些在核子中瞬息即逝的夸克和反夸克都带有电荷,这对粒子的质量做了额外的贡献。不将这些效应考虑进去,讨论核子的质量问题就成了空谈。韦尔切克说,讨论某种复杂粒子的质量差,实在是无意义的模仿。笔者认为,既然核子是原子结构中最厚实的部分,故精确地说,不仅核子的质量是活的,所有原子的质量皆是活的、变动着的。u200b u200b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差难以捉摸,解决此难题的方法不是QCD方程,而是量子电动力学(QED)的方程,它是处理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最佳的办法当然是把QCD和QED置于同一框架,可是这极困难,电磁场自身的能量无法直接计算出来。这个能量在晶格模拟中会变得无限大,其数学效果就是使方程无解。 u200b u200b福多尔等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获得了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差。他们得出的数字跟其他理论计算值保持一致,虽然可能的误差约有20%,但科学家仍然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 韦尔切克说,令人兴奋的是,现在我们有能力去计算有关宇宙运行的、十分基础的条件,过去我们做不到。 u200b u200b巨大恒星的内部活动(诸如超新星爆发)第一次为宇宙播种了重元素。我们无法把QED和QCD结合起来,就意味着我们无法指出第一批重元素产生的时标。而其产生的条件又十分极端,我们无法在实验室内模拟。韦尔切克说:“如今我们有信心进行计算了。” u200b u200b2012年,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但仍留下不少难题。诸如,创生大爆炸后,为何出现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为何质子和电子的电荷如此完美(一正一负),而前者结构复杂,后者却很单一?福多尔的一位合作者说:“我们需要新的物理学,去寻找标准物理理论以外还隐藏着的东西。” 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再次启动,去 探索 粒子在更高能标上的相互作用。科学界希望它能给出某种新事物的清晰信号,“但是人们不得不去了解这个新理论(指给出的新的信号)的基础”。u200b u200b这听上去有点夸张,但还是值得考虑的。要知道,现代技术就是来自我们对物质深层次的了解。一个世纪前,我们刚好抓住了原子,正是在对它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发明了计算机和激光技术,进而洞悉了原子核,带来了许多新技术,诸如核电站、原子弹等。 u200b u200b我们进入质子和中子的世界,意味着科学研究又深入了一个层面。在跟色荷的相互作用中,胶子更具激发性(与光子跟电磁力的相互作用相比),故它可能操作带色荷粒子在原子尺度上产生更大能量。 u200b u200b胶子不像光子。它们自身可相互作用,彼此束缚在一个扭曲的能量柱之中。若我们能更为直接地驾驭它们,就可能获得一种使用和储藏能量的好方法。因建立QCD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的韦尔切克说:“核子能把一大堆能量存入一个很小的空间。若我们能通过计算精确地模拟核化学实验,而不是做碰巧能成功的实验,就是很大的成功,这将把我们引向密集能量储藏方面的 探索 。” 就今日而言,这些大多还是梦想,但至少物理学家已能顾及这些梦想。科学界认为,我们已经到了夸克时代! u200b u200b2012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超新星SN2009ip,他们倍感惊讶,原因是不久前它已爆发了一次。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天文学家马依得说那是一颗夸克星。 u200b u200b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残存物是中子星,其核心的引力进一步加强,最终使得中子物质变成由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组成的物质。理论上说,这种奇异夸克物质是很稀有的。星球的引力进一步增大,打破了夸克的束缚态,就使得中子星变成了夸克星。有科学家认为,在高密度的低温环境中,它们能自由存在。 若夸克星确实存在,那么它将是得天独厚的天体物理实验室,有助于我们探测物质的特性,这是地球上最好的对撞机也做不到的。 u200b u200b人们从未见过夸克在核子外面单独存在,这也许跟核子内的“夸克海”有关。“夸克海”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海洋,质子和中子的大部分质量皆隐藏在夸克和胶子海洋中相互作用的能量之中。 文章转载自网络

夸克是什么,它是最小的物质吗??

一楼的回答是在百度百科复制来的..夸克现在照研究理论来说的确是最小的.但是也许只是暂时,因为科学一直在不断的进步.

夸克是什么?

夸克的作用是形成原子核的单位,较重的夸克会通过一个叫做粒子衰变的过程迅速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粒子衰变可以把高质量态变成低质量态,所以夸克非常稳定。夸克有许多不同的内禀特性,包括电荷、色电荷、自旋和质量。在标准模型中,夸克是唯一能承受所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时被称为“基本力”。“夸克”这个词是盖尔曼从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之夜》“三个夸克换一个集合标记”中取的短语。这意味着一个质子中有三个夸克。另外,夸克在本书中有很多含义,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的质子中有一个是海鸟的叫声。他认为,这适合他当初“基本粒子不是基本的,基本电荷不是整数”的奇怪想法。同时,他也指出这只是一个笑话,是对自命不凡的科学语言的反叛。另外,可能是因为他对鸟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