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在中的女科学家确有其人吗?

是却有其人,她现在还生活在美国。因为有些原因,她虽然爱国,但却不能回到祖国。答案补充《第二次握手》也有它的故事原型。苏冠兰是作者张扬的舅舅,中国医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的一位化学家。丁洁琼的一个原型是吴健雄,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第二次握手》也是纪实故事,只不过它被加工的程度深一些罢了。

女科学家丁洁琼简历是什么?

女科学家丁洁琼原型: 吴健雄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苏苏州太仓人,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东方居里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国立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曼哈顿计划",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 吴健雄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女科学家丁洁琼简历

女科学家丁洁琼原型: 吴健雄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苏苏州太仓人,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东方居里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国立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曼哈顿计划",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 吴健雄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女科学家丁洁琼简历是什么?

女科学家丁洁琼原型:吴健雄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苏苏州太仓人,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东方居里夫人",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国立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曼哈顿计划",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作用是什么?

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作用: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971年10月4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研究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前面的190次实验都失败了,紧张与期待交织在每个人心中。终于,结果出来了,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实验室沸腾了,课题组组长屠呦呦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一天,注定被历史铭记。44年后的瑞典颁奖典礼上,屠呦呦凭借对疟疾治疗作出的突出贡献,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捧回了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项,也让中药在世界的舞台绽放光芒。对此,她总是说,“研究成功是当年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人物轶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说,在中医所这些年,虽然屠呦呦已是学术前辈,但每每发言或讨论问题,却总是坚持站起来,“说问题,一是一,二是二,言简意赅,容不得半点含糊,激动时还会拍桌子”。同事李连达院士也曾形容屠呦呦,“不会虚言,更不会说场面话”。

材料作文。。。500字左右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出生于爱尔兰的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因在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 疟疾的...

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叫什么名字

  屠呦呦。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付一鸣 和苗)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一个怪物把女科学家给那个了 这是什么电影

抱歉,我无法提供此类信息。这种类型的信息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社交伤害。如果需要其他合适的建议或帮助,请告诉我,我将尽力提供帮助。

中国最伟大的女科学家是?

1:袁钧瑛,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终生教授,美国艺术及科学学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外藉顾问,美中生物医学专家协会理事。 2:庄小威,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授。 3:俞君英,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汤姆森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1992-199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取得学士学位。1997年留学美国,在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生物博士学位,从事胚胎克隆领域的研究。2003年毕业后加盟汤姆森实验室,并转向以人体皮肤细胞改组为干细胞的研究。 4:吴瑛,博士。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中国还没有出现过可以和居里夫人并称的女科学家,男科学家倒是有一个,就是钱学森。 如果要说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应该是元朝时期的黄道婆,他发明了机械纺织技术。

领导中国激光武器研制的女科学家是谁

侯静。提到激光电子就不得不提及侯静博士,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她第一次听到“超连续谱光源”,就下定决心要开展“超连续谱光源”研究。回国之后便马上着手研究,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工作中。短短的几年中,侯静博士与她的工作小组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多项关键的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领先于其他国家提出并研制了2种新型金属光子晶体光纤,独立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的研制技术,没想到这一技术竟会领先于美国,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激光武器与侯静进入不惑之年的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静已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863计划等10多个项目研究。作为我国“超连续谱光源”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侯静的一切已经与“光”紧密相连。2002年,侯静博士毕业回校任教。在一次学术交流中,著名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院士提到“超连续谱光源”能覆盖光电传感设备的整个工作波段,无法进行防护,堪称未来光电对抗的“完美光源”。第一次听到“超连续谱光源”的侯静瞬间下定决心:开展“超连续谱光源”研究。在“超连续谱光源”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时,侯静着力推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侯静说,军队科技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让科研成果转化为能打胜仗的“利器”,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信念点亮“强军之光”――记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侯静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4位中国科学家被美称为“十分可怕” 其中有1名解放军女博士

WiFi之母海蒂拉玛:美艳的女科学家,为何称她成也美丽、败也美丽呢?

海蒂拉玛是时代的佼佼者,是兼才华与美貌一身的女子,在那个时代受到无数爱戴。她自小沉迷于化学实验,常常被化学药物之间引起的火花所吸引。他的父亲也发现了她的天赋,而且自己对科学也是非常的痴迷,于是每每面对女儿的问题,都会详细的讲解,比如有轨电车的运行原理,怎样通过电线引电流的原理,发电厂发电的原理等。海蒂拉玛在五岁时就可以将音乐盒拆开重装,“理科学霸”的天赋逐渐在他身上表现出来。在学院学习时,海蒂拉玛就与其他女孩不同,在她们沉迷于“流水桃花”的文学时,海蒂拉玛就坐在实验室,看着化学药剂冒出粉色的泡沫,化学粉末之间的火花。海蒂拉玛在演艺圈时的“科学之旅”海蒂拉玛18时就进入了演艺圈,凭着亭亭玉立的外貌和精致的五官,很快在好莱坞有了一席之地。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每天都会有一片废墟产生,每小时都会有同胞死去,海蒂拉玛的父亲就是犹太人,是被纳粹压榨而去世的,自己的母亲也逃到了英国,海蒂拉玛和纳粹简直如同水火之势。当听闻英军和德军在海交战时,英军鱼雷总是攻击不到德国军舰时,海蒂拉玛总想着做点什么,来报效自己的国家。海蒂拉玛研发出的调频技术海蒂拉玛当时是名声显著的明星,但很少人知道她从小热爱理学,所以她的思维总是带着科学基础的。随着海蒂拉玛的名气不断提升,她无疑不接触到一些上流社会的人事,其中也包括前美国总统肯尼迪。海蒂拉玛针对鱼雷的问题,和乔治安泰尔一起琢磨了调频技术,并且申请拿到了专利,但却被英国海军拒绝使用,原因简单但又很荒唐,怕海蒂拉玛是间谍。海蒂拉玛的聪明才智不仅在研究鱼雷时体现了出来,在参观霍华德的飞机时也是“一针见血”的提出了机翼的问题。他认为霍华德休斯的方形机翼不可取,于是查找了鸟类和鱼类的翼和飞行,游动原理,提出改良机翼结构。休斯震惊道:“你简直是个天才!”。海蒂拉玛一心想着打击纳粹党,在科研的道路上行不通的时候,想出了靠自己的颜值挣钱。她将自己的吻“拍卖”,最终卖出了25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海蒂拉玛事业上的“滑铁卢”或许打垮海蒂拉玛的不是演艺事业上的“滑铁卢”,还是容颜的逝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肌肤不再那么华润,五官不是那么的精致了,连自己的电影都没有赞助商播出了。但是她依然在电影制作行业努力着,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孩子,参加着各种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最终还是逃不过容颜逝去,青春难再的事实。时间一天天过去,海蒂拉玛模仿维也纳制造了一个名叫“阿斯彭”的地方,那是一个滑雪胜地,她常常面对洁白的雪面,想着自己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想着和父亲牵手,有父亲的日子。不知从何时起,“阿斯彭”的小木屋成为了海蒂拉玛经常去的地方,她去怀念过去,逃避现实。海蒂拉玛的晚年生活然而真正压垮她的是离婚官司,她在离婚官司上,让替身出席,这触怒了法官,使得自己的很多权益被剥夺。但当时的她也是无能为力,当时他的儿子出了车祸,他在照顾自己的儿子。海蒂拉玛的晚年并没有和子女同居,甚至子女提出和她一起生活也被她拒绝了。或许是经历了名誉和苦难之后的她,在晚年更喜欢安静。拮据的她甚至一度从演员工会领取300美金的救助金。小结直到2000年的某一天,这位绝世美人,才华出众的名人睡去,再也没有醒来。海蒂拉玛成也美丽,败也美丽。当时人们的理念里,美貌很难和科学并存。她给人视觉上太多的惊艳,使得她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忽视。最终花开花落,云舒云卷,她在人世间留下了自己的一笔传奇色彩后,便离去了。

美女科学家仅有一项发明却造福人类,她是谁?

这个女科学家就是海蒂拉玛。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影视明星。他是《齐格菲女郎》《霸王妖姬》的女主角。请看美照。拥有绝色美貌的海蒂拉玛在娱乐圈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她在影视圈40年里获奖无数。而她的智慧更是造福了全人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今天我们每天离不开的WIFI就是这位美女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她被誉为“WIFI之母”。她在演奏钢琴中突发灵感,并发明了“跳频技术”,后来成为了“WiFi”出现的必备条件之一,不仅如此,海蒂拉玛的发明之后还广泛用于手机、无线网、军事等各大领域,是一位称得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家。海蒂拉玛是出生在奥地利的犹太人,父亲的银行家,母亲是钢琴家。所以她有很好的教育条件,自小学习芭蕾钢琴,还在瑞典的女子学校上学,成绩科科A,尤其是数学。她个性独立,不顾父母反对放弃攻读通信专业,转到美国进入演艺圈。海蒂的第一任丈夫是做军事无线电信方面技术的,她从丈夫身上接触到这个行业,后来她与钢琴作曲家乔治安太设计出一个飞机导航系统,当中的“频率跳变”装置设计申请了专利,这种装置就是现在的“扩频通迅技术”,即3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海蒂拉玛最终还将专利无偿捐赠给美国政府。纵贯海蒂拉玛的一生,她最高光的时间不是在影视圈中的各部影视作品,也不是她那无与伦比的美貌和身体,她最让世人惊艳的是她选择躲进地下室,发明了“跳频”技术,也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发明界奥斯卡奖”的女科学家,她着彪悍的人生,而她竟然没有用这个科学成果赚取过一分一毫。甚至有一段时间人们都忘记她了。直至1997年,当时CDMA为基础的通信技术开始走入大众生活,83岁的海蒂拉玛被 颁发“电子国际基金——先锋奖”,人们重新认识这位为人类计算机通信作出巨大贡献的大明星,最美科学家。

WiFi之母海蒂拉玛:美艳的女科学家,成也美丽、败也美丽,后来怎样?

海蒂拉玛是时代的佼佼者,是兼才华与美貌一身的女子,在那个时代受到无数爱戴。她自小沉迷于化学实验,常常被化学药物之间引起的火花所吸引。他的父亲也发现了她的天赋,而且自己对科学也是非常的痴迷,于是每每面对女儿的问题,都会详细的讲解,比如有轨电车的运行原理,怎样通过电线引电流的原理,发电厂发电的原理等。海蒂拉玛在五岁时就可以将音乐盒拆开重装,“理科学霸”的天赋逐渐在他身上表现出来。在学院学习时,海蒂拉玛就与其他女孩不同,在她们沉迷于“流水桃花”的文学时,海蒂拉玛就坐在实验室,看着化学药剂冒出粉色的泡沫,化学粉末之间的火花。海蒂拉玛在演艺圈时的“科学之旅”海蒂拉玛18时就进入了演艺圈,凭着亭亭玉立的外貌和精致的五官,很快在好莱坞有了一席之地。在当时的战争年代,每天都会有一片废墟产生,每小时都会有同胞死去,海蒂拉玛的父亲就是犹太人,是被纳粹压榨而去世的,自己的母亲也逃到了英国,海蒂拉玛和纳粹简直如同水火之势。当听闻英军和德军在海交战时,英军鱼雷总是攻击不到德国军舰时,海蒂拉玛总想着做点什么,来报效自己的国家。海蒂拉玛研发出的调频技术海蒂拉玛当时是名声显著的明星,但很少人知道她从小热爱理学,所以她的思维总是带着科学基础的。随着海蒂拉玛的名气不断提升,她无疑不接触到一些上流社会的人事,其中也包括前美国总统肯尼迪。海蒂拉玛针对鱼雷的问题,和乔治安泰尔一起琢磨了调频技术,并且申请拿到了专利,但却被英国海军拒绝使用,原因简单但又很荒唐,怕海蒂拉玛是间谍。海蒂拉玛的聪明才智不仅在研究鱼雷时体现了出来,在参观霍华德的飞机时也是“一针见血”的提出了机翼的问题。他认为霍华德休斯的方形机翼不可取,于是查找了鸟类和鱼类的翼和飞行,游动原理,提出改良机翼结构。休斯震惊道:“你简直是个天才!”。海蒂拉玛一心想着打击纳粹党,在科研的道路上行不通的时候,想出了靠自己的颜值挣钱。她将自己的吻“拍卖”,最终卖出了25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海蒂拉玛事业上的“滑铁卢”或许打垮海蒂拉玛的不是演艺事业上的“滑铁卢”,还是容颜的逝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肌肤不再那么华润,五官不是那么的精致了,连自己的电影都没有赞助商播出了。但是她依然在电影制作行业努力着,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孩子,参加着各种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最终还是逃不过容颜逝去,青春难再的事实。时间一天天过去,海蒂拉玛模仿维也纳制造了一个名叫“阿斯彭”的地方,那是一个滑雪胜地,她常常面对洁白的雪面,想着自己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想着和父亲牵手,有父亲的日子。不知从何时起,“阿斯彭”的小木屋成为了海蒂拉玛经常去的地方,她去怀念过去,逃避现实。海蒂拉玛的晚年生活然而真正压垮她的是离婚官司,她在离婚官司上,让替身出席,这触怒了法官,使得自己的很多权益被剥夺。但当时的她也是无能为力,当时他的儿子出了车祸,他在照顾自己的儿子。海蒂拉玛的晚年并没有和子女同居,甚至子女提出和她一起生活也被她拒绝了。或许是经历了名誉和苦难之后的她,在晚年更喜欢安静。拮据的她甚至一度从演员工会领取300美金的救助金。小结直到2000年的某一天,这位绝世美人,才华出众的名人睡去,再也没有醒来。海蒂拉玛成也美丽,败也美丽。当时人们的理念里,美貌很难和科学并存。她给人视觉上太多的惊艳,使得她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忽视。最终花开花落,云舒云卷,她在人世间留下了自己的一笔传奇色彩后,便离去了。

给新闻拟一个标题,关于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中医拿到了让国民期待已久的诺贝尔科学奖。2、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谁?

编辑词条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20世纪前半期,遗传学界有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姓氏都以一个大写的字母M开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孟德尔(Mendel G.J.)、摩尔根(Morgan T. H.)和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是一位女科学家。她于1902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1923年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20~30年代,麦克林托克主要在康乃尔大学从事玉米遗传学的研究。以埃默森为首的玉米遗传研究小组与摩尔根的果蝇研究小组,可以说是当时蓬勃兴起的遗传研究的两支劲旅。麦克林托克是玉米研究小组的主要骨干成员。她一生未婚,但对玉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有关玉米染色体遗传变异的许多重大发现(如易位、倒位、缺失、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融合-桥周期和核仁组织区功能等)都与她有关,她还成功地阐明了脉孢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可以说,她以玉米遗传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和促进了细胞遗传学这一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建立。但是,真正使她名垂科学史册的却是她在玉米中对可移动基因——转座基因(俗称“跳跃基因”)的研究。  1941年6月,麦克林托克进入美国纽约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她的著名研究。此前,她早已发现,在印度彩色玉米中,籽粒和叶片往往存在着许多色斑。色斑的大小或出现的早晚受到某些不稳定基因或“异变基因”的控制。她发现玉米籽粒(或叶片)颜色的有无是受一些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例如控制色素形成的基因C。有C基因存在,籽粒(或叶片)有色,没有C基因,则表现无色。但是,在C基因附近,有一个Ds基因(称为解离因子)又控制了C基因的表达或表现。当Ds基因存在时,C基因也不能使籽粒表现有色,即色素不能合成,所以仍然表现无色。Ds基因如果离开C基因,即从原来位置上断裂或脱落,C基因又重新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然而,Ds基因能否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能否从染色体上解离,又受到第三个基因Ac(称为激活因子)的支配。Ac基因存在时,Ds基因从染色体上解离,从而解除了它对C基因的抑制,C基因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Ac不存在时,Ds不解离,C基因受到抑制,不能表达,籽粒表现无色。这就是麦克林托克发现的“Ds Ac调控系统”。尽管“转座基因”的概念她在1938年就已提出,但是这一调控系统却是她从1944年至1950年整整花了6年时间才完全弄清楚的。   在这一系统中,Ds基因与C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相邻位置,Ac基因与Ds基因却相距很远,甚至不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是它却对Ds基因起激活作用。Ds基因解离之后,可以移动位置,它可以离开C基因到达别的地方,也可以重新整合在C基因附近,也就是说它可以“跳动”。  由于Ds基因解离的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表现在籽粒上的色斑就有大有小。换句话说,玉米籽粒(或叶片)之所以出现色斑,以及色斑的大小,既决定于色素基因C的表达,也是由于另外一个或多个基因调节和控制的结果。这是麦克托克在细胞学水平上的对基因的追踪,尽管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DNA。  基因在染色体上能移动位置,也就是说能“转座”,能“跳动”,在当时遗传学家们那里简直是闻所未闻。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但是,要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跳”到别的染色体上,那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因此,他们在读了麦克林托克1950年发表的《玉米易突变位点的由来与行为》和1951年发表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两篇论文,了解了她在做些什么工作之后,简直不敢相信,都认为这个女人也许是发疯了。  尽管不被理解,但麦克林托克却不改初衷,坚持她的试验结果。不久她又发现了被称为Spm的另一转座突变调节体系。由于与传统的遗传学观念背道而驰,这使她限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人们用怀疑、惊讶的异样目光看待她。这位原来在美国遗传学界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1944年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5年担任美国遗传学会主席,曾获得多次国家奖励),经受了她一生中相当长时间的孤寂和苦闷,朋友和同事大都和她渐渐疏远,她只好离群索居,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当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学已从微生物遗传学进入了分子遗传学的崭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和莫诺用大肠杆菌作试验,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机制。这对麦克林托克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她认为乳糖操纵子模型与她的DsAc系统实在是太相似了,她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玉米和细菌基因控制体系的比较》发表,以期引起科学界对她的重视。然而,科学界很快接受了雅各布和莫诺的学说,他们两人也因此于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但人们仍然无视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因子,仍然把她和她的理论视为另类和异端。  然而,科学理论毕竟是科学理论。真应了一句俗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在细菌、真菌乃至其他高等动植物中都逐渐发现了许多与麦克林托克转座因子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例如,1963年泰勒发现噬菌体Mu能随机地插入细菌染色体基因组内;1966年,贝克威斯等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可以整合在染色体上、也可游离于染色体外的F因子(性因子);60年代末,科学家们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存在所谓的“插入序列”(IS);后又在沙门氏菌中发现了基因的流动性(转座子)和抗药性基因等。这一系列的发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回过头来审视麦克林托克在玉米中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麦克林托克工作比较清楚的几位科学家的努力,人们逐渐认识了麦克林托克的研究成果,惊讶她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以及她那不屈不挠超越常人的意志和毅力。1976年,在冷泉港召开的“DNA插入因子、质粒和游离基因”专题讨论会上,明确地承认可用麦克林托克的术语“转座因子”来说明所有能够插入基因组的DNA片段。这时,人们才真的对她刮目相看了。现在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麦克林托克才真正是基因调控的“调节-操纵子理论”的先驱。在40年代初期,她完全是通过个人的努力、用传统的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的手段,得出了“转座因子”的概念,解决了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她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她的玉米转座因子已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已经从好多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分离出转座因子,并进行了DNA水平的研究。麦克林托克在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转座因子理论,对于后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转基因研究、癌症研究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无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8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终于把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这位81岁高龄的、不屈不挠的女科学家。她是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位独立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第一位是波兰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第二位是英格兰的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她们两人都是化学家)。虽然这奖金迟到了35年,但麦克林托克终于在她的有生之年看到了科学界对她的承认。  1992年9月2日,麦克林托克在冷泉港去世,终年90岁

女科学家有谁

玛丽·居里(波兰),居里夫人就不用说了,其他的有: 希帕蒂娅是历史记载最早的著名的古罗马女科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卡罗琳·赫舍尔 (1750年-1848年)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发现了8颗彗星及星云的伟大天文学家 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美国国防部用的她名字命名Ada计算机程序语言,以纪念这位150年前帮助英国发明家查理·巴贝奇研制出后来被认为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女科学家。 埃达·拜伦1815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她首先为计算拟定了“算法”,然后拟定了“程序设计流程图”,这也被后人认定为“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 (1897年-1956年)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发现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双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利斯·迈特纳,奥地利物理学家,发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核裂变。但是,诺贝尔奖却只授给了她的合作者奥托·哈恩。 多萝西·克罗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英国生物化学家。1955年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维生素B12、青霉素和它的化合物的复杂分子结构,获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发现自发移动的遗传基因,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1920年-1958年) 美国植物学家。发现活动遗传基因,即遗传基因可移动性,从而获1983年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 乔斯琳·贝尔-伯内尔 (1943年-)在排除信号来自于天外星球后,猜测可能出自一个巨大而特殊的星体,这个星体被称为脉冲星 格蒂·科里:美国生物化学家。用组织提取液和纯化酶完成了从糖到乳酸的完整代谢过程,在1947年与其丈夫同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和医学奖。 玛丽亚·戈波尔特·梅耶:美国物理学家。在1949年提出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壳后模型理论而获得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沙琳·雅罗: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在研究中把免疫学、同位系学、数学、物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制出具有高灵敏性的放射免疫试验方法,与其合作者同获1977年诺贝尔生物学与医学奖。 丽莎·蓝道尔 出生于1962年,现年45岁美国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 ,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当今全球最权威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 何怡贞(1910~2008)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第一位女物理博士、著名物理学家2005年度获李薰成就奖,是李薰奖中最高荣誉,在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重大影响、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金属所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吴健雄(1912-1997)她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赢得全世界的赞誉 ,“世界物理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以实验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和“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1990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何泽慧女核物理学家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45年在德国皇家学院从云室中首先发现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1946年底,在法国约里奥—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及另外两名法国研究生发现了核裂变的三分裂现象;还首先观察到四分裂现象;1947年初,与钱三强正式发表论文,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当时许多媒体称他们为“中国的居里夫妇”;1948年回国,研制出我国自制的分别对质子或电子灵敏的核乳胶,还在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研究、固体径迹探测技术、空间科学、宇宙射线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是谁

编辑词条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20世纪前半期,遗传学界有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姓氏都以一个大写的字母M开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孟德尔(Mendel G.J.)、摩尔根(Morgan T. H.)和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是一位女科学家。她于1902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1923年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20~30年代,麦克林托克主要在康乃尔大学从事玉米遗传学的研究。以埃默森为首的玉米遗传研究小组与摩尔根的果蝇研究小组,可以说是当时蓬勃兴起的遗传研究的两支劲旅。麦克林托克是玉米研究小组的主要骨干成员。她一生未婚,但对玉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有关玉米染色体遗传变异的许多重大发现(如易位、倒位、缺失、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断裂-融合-桥周期和核仁组织区功能等)都与她有关,她还成功地阐明了脉孢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可以说,她以玉米遗传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和促进了细胞遗传学这一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建立。但是,真正使她名垂科学史册的却是她在玉米中对可移动基因——转座基因(俗称“跳跃基因”)的研究。  1941年6月,麦克林托克进入美国纽约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她的著名研究。此前,她早已发现,在印度彩色玉米中,籽粒和叶片往往存在着许多色斑。色斑的大小或出现的早晚受到某些不稳定基因或“异变基因”的控制。她发现玉米籽粒(或叶片)颜色的有无是受一些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例如控制色素形成的基因C。有C基因存在,籽粒(或叶片)有色,没有C基因,则表现无色。但是,在C基因附近,有一个Ds基因(称为解离因子)又控制了C基因的表达或表现。当Ds基因存在时,C基因也不能使籽粒表现有色,即色素不能合成,所以仍然表现无色。Ds基因如果离开C基因,即从原来位置上断裂或脱落,C基因又重新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然而,Ds基因能否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能否从染色体上解离,又受到第三个基因Ac(称为激活因子)的支配。Ac基因存在时,Ds基因从染色体上解离,从而解除了它对C基因的抑制,C基因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Ac不存在时,Ds不解离,C基因受到抑制,不能表达,籽粒表现无色。这就是麦克林托克发现的“Ds Ac调控系统”。尽管“转座基因”的概念她在1938年就已提出,但是这一调控系统却是她从1944年至1950年整整花了6年时间才完全弄清楚的。   在这一系统中,Ds基因与C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相邻位置,Ac基因与Ds基因却相距很远,甚至不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是它却对Ds基因起激活作用。Ds基因解离之后,可以移动位置,它可以离开C基因到达别的地方,也可以重新整合在C基因附近,也就是说它可以“跳动”。  由于Ds基因解离的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表现在籽粒上的色斑就有大有小。换句话说,玉米籽粒(或叶片)之所以出现色斑,以及色斑的大小,既决定于色素基因C的表达,也是由于另外一个或多个基因调节和控制的结果。这是麦克托克在细胞学水平上的对基因的追踪,尽管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DNA。  基因在染色体上能移动位置,也就是说能“转座”,能“跳动”,在当时遗传学家们那里简直是闻所未闻。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但是,要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跳”到别的染色体上,那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因此,他们在读了麦克林托克1950年发表的《玉米易突变位点的由来与行为》和1951年发表的《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两篇论文,了解了她在做些什么工作之后,简直不敢相信,都认为这个女人也许是发疯了。  尽管不被理解,但麦克林托克却不改初衷,坚持她的试验结果。不久她又发现了被称为Spm的另一转座突变调节体系。由于与传统的遗传学观念背道而驰,这使她限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人们用怀疑、惊讶的异样目光看待她。这位原来在美国遗传学界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1944年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5年担任美国遗传学会主席,曾获得多次国家奖励),经受了她一生中相当长时间的孤寂和苦闷,朋友和同事大都和她渐渐疏远,她只好离群索居,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当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学已从微生物遗传学进入了分子遗传学的崭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和莫诺用大肠杆菌作试验,提出了乳糖操纵子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机制。这对麦克林托克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她认为乳糖操纵子模型与她的DsAc系统实在是太相似了,她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论文《玉米和细菌基因控制体系的比较》发表,以期引起科学界对她的重视。然而,科学界很快接受了雅各布和莫诺的学说,他们两人也因此于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但人们仍然无视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因子,仍然把她和她的理论视为另类和异端。  然而,科学理论毕竟是科学理论。真应了一句俗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在细菌、真菌乃至其他高等动植物中都逐渐发现了许多与麦克林托克转座因子相同或相似的现象。例如,1963年泰勒发现噬菌体Mu能随机地插入细菌染色体基因组内;1966年,贝克威斯等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可以整合在染色体上、也可游离于染色体外的F因子(性因子);60年代末,科学家们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存在所谓的“插入序列”(IS);后又在沙门氏菌中发现了基因的流动性(转座子)和抗药性基因等。这一系列的发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回过头来审视麦克林托克在玉米中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麦克林托克工作比较清楚的几位科学家的努力,人们逐渐认识了麦克林托克的研究成果,惊讶她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以及她那不屈不挠超越常人的意志和毅力。1976年,在冷泉港召开的“DNA插入因子、质粒和游离基因”专题讨论会上,明确地承认可用麦克林托克的术语“转座因子”来说明所有能够插入基因组的DNA片段。这时,人们才真的对她刮目相看了。现在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麦克林托克才真正是基因调控的“调节-操纵子理论”的先驱。在40年代初期,她完全是通过个人的努力、用传统的遗传学和细胞学研究的手段,得出了“转座因子”的概念,解决了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她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她的玉米转座因子已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已经从好多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分离出转座因子,并进行了DNA水平的研究。麦克林托克在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转座因子理论,对于后来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转基因研究、癌症研究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无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8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终于把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这位81岁高龄的、不屈不挠的女科学家。她是在遗传学研究领域第一位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位独立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第一位是波兰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第二位是英格兰的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她们两人都是化学家)。虽然这奖金迟到了35年,但麦克林托克终于在她的有生之年看到了科学界对她的承认。  1992年9月2日,麦克林托克在冷泉港去世,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