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判断力批判》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是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一部著作,它与康德另两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被统称为三大《批判》,共同构成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康德的三大《批判》,重在主体的先验心理功能的研究。他认为先验的心理功能是人的理论认识,实践活动、审美鉴赏的先决条件件,没有先验的心理功能提供的先验原理,就无法获得知识,但是也不否定感性经验,如果没有感性经验,也不可能获得知识。德康认为一切知识须凭感性提供经验材料,又须经过先验的形式赋予经验材料,构成先天的综合判断。一切知识都是来自先天的综合判断,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康德借先天的综合判断来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他的三大《批判》就是为实现他的哲学体系的构想而写的。《纯粹理性批判》专门研究人的认识功能,把先验的悟性概念赋予自然界,以达到对现象的认识,讲的是认识论。 《实践理性批判》专门研究人的意志功能,按先验的理性概念去规定人的道德活动,讲的是伦理学。 《判断力批判》专门研究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按先验的判断力去进行审美的和目的论的判断,讲的是美学和目的论。在这三大《批判》中, 《判断力批判》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纯粹理性批判》只涉及人的悟性和自然界的必然, 《实践理性批判》只涉及人的理性和精神界的自由,各自成一系统,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是分离对峙的。但是康德认为自然界的必然虽不能达到精神界的自由,理论悟性虽不能达到实践理性,而精神界的自由却要作用于自然界的必然,实践理性却要作用于理论悟性,因此康德想寻找沟通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悟性和理性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判断力。 《判断力批判》就填补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鸿沟,完成了康德的哲学体系。 《判断力批判》其含义就是判断力分析之意,它讲的“判断力”作为一种心理功能是想象力和悟性(理解力)的综合能力。判断力是从既定的特殊事实出发去寻求普遍规律,这叫做“反思的判断力”。“反思的判断力”包括“审美的判断力”和“目的论的判断力”,前者为美学,后者为目的论,二者都以自然合目性为先验原理。自然合目的性,就是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系统,看作是有目的的,并不是肯定自然必有目的。康德把这个主观设定的先验原理作为认识自然的主观条件。但是“审美的判断力”与“目的论的判断力”不同,前者只涉及对象的某种形式,这些形式与人的主体心理功能(想象力和悟性)相符合,使人产生某种合目的性的愉快情绪,它也是一种“形式的合目的性”或“主观的合目的性”;后者却涉及自然所表现的合目的性,即自然界的事物形式符合自己的内在本质,似乎符合某种“目的”,它也是一种“客观的合目的性”。 对象的形式符合主体的“反思的判断力”,这就是“审美判断”,进行“审美判断”的机能叫做“鉴赏”。由“审美判断”而生的愉快,就是“美”。在康德那里,美实际是审美愉快,它来自对象形式与主体想象力和悟性协调活动的符合,它对每个主体来说,都具有普遍有效性。 “反思的判断力”作为“审美的判断力”,既带有悟性(认识)的性质,又带有理性(伦理)的性质,既涉及自然的必然,又涉及精神的自由。所以《判断力批判》就成了联接《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
判断力批判分为哪两种
康德的三大批判内容如下:1、纯粹理性批判: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科学知识应该让位给宗教信仰。2、实践理性批判: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人们的幸福。3、判断力批判: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扩展资料:1、《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之作。它对费希特、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人,乃至整个欧洲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2、《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为近代哲学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哲学思路,对洪堡特的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3、《纯粹理性批判》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是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这部书常被称作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的“三大批判”。4、伊曼努尔·康德(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是怎么讲的?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三大批判的英文名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从德文翻译成英文作什么啊?
《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判断力批判》的哪个译本好,请赐教
当然是商务印书馆的《判断力批判》在国内已有两个中译本,一个是196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卷宗白华译本和下卷韦卓民译本,二是1992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牟宗三全译本。 http://www.dearbook.com.cn/book/14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