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长度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长度的最小单位是普朗克长度,那么质量的最小单位是什么(不是普朗克质量)

  质量的最小单位是基子  基子的质量是世界上最小的质量单位,没有比基子更小的粒子了一般地大于基子的粒子都是基子的聚集体。比如,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跨克…光子,还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天体。  即使在宇宙中的一切信息也是通过基子来表达、记录和传递的。因此,基子是能量最小的质量单位。

小于普朗克长度是否可以穿越时空

或许可以,宇宙起源是由纯能量转变为物质的阶段,小于普朗克长度或许会照成物质转化为纯能量,有点像时空逆流

芝诺悖论能否用普朗克长度解释

虽然杀鸡焉用宰牛刀,但是用普朗克长度解决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加明了。下面详细展示芝诺悖论及其衍生悖论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这些方法现在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两分法悖论运动是不可能的。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最早应是《庄子天下篇》中,庄子提出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阿奇里斯(Achilles)悖论“ 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首先应该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此时被追者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因此被追者总是在追赶者前面。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VI:9, 239b15如柏拉图描述,芝诺说这样的悖论,是兴之所至的小玩笑。首先,巴门尼德编出这个悖论,用来嘲笑"数学派"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的"1>0.999..., 1-0.999...>0"思想。然后,他又用这个悖论,嘲笑他的学生芝诺的"1=0.999..., 但1-0.999...>0"思想。最后,芝诺用这个悖论,反过来嘲笑巴门尼德的"1-0.999...=0, 或1-0.999...>0"思想。飞矢不动悖论一支飞行的箭是静止的。由于每一时刻这支箭都有其确定的位置因而是静止的,因此箭就不能处于运动状态。游行队伍悖论首先假设在操场上,在一瞬间(一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相对于观众席A,列队B、C将分别各向右和左移动一个距离单位。□□□□ 观众席A■■■■ 队列B……向右移动▲▲▲▲ 队列C……向左移动B、C两个列队开始移动,如下图所示相对于观众席A,B和C分别向右和左各移动了一个距离单位。□□□□ ■■■■▲▲▲▲而此时,对B而言C移动了两个距离单位。也就是,队列既可以在一瞬间(一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移动一个距离单位,也可以在半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移动一个距离单位,这就产生了半个时间单位等于一个时间单位的矛盾。因此队列是移动不了的。 芝诺悖论:稍晚于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ofElea),曾经提出过一些著名的悖论,对以后数学、物理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阿基里斯悖论是其中的一个。阿基里斯悖论:阿基里斯(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芝诺讲:阿基里斯在赛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稍微领先于他的乌龟,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可以无限地缩小,但永远追不上乌龟。有人用物理语言描述这个问题说,在阿基里斯悖论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度量。一般度量方法是:假设阿基里斯与乌龟在开始时的距离为S,速度分别为V1和V2。当时间T=S/(V1-V2)时,阿基里斯就赶上了乌龟。但是芝诺的测量方法不同:阿基里斯将逐次到达乌龟在前一次的出发点,这个时间为T"。对于任何T",可能无限缩短,但阿基里斯永远在乌龟的后面。关键是这个T"无法度量T=S/(V1-V2)以后的时间。二分法悖论:这也是芝诺提出的一个悖论:当一个物体行进一段距离到达D,它必须首先到达距离D的二分之一,然后是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以至可以无穷地划分下去。因此,这个物体永远也到达不了D。这些结论在实践中不存在,但是在逻辑上无可挑剔。芝诺甚至认为:“不可能有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动,因为如果有这样的运动,就会有‘完善的无限",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阿基里斯事实上在T时追上了乌龟,那么,“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现象,因而决不是真理,而仅仅是一种欺骗”。这就是说感官是不可靠的,没有逻辑可靠。他认为:“穷尽无限是绝对不可能的”。根据这个运动理论,芝诺还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运动佯谬:“飞矢不动”。“飞矢不动”悖论:在芝诺看来,由于飞箭在其飞行的每个瞬间都有一个瞬时的位置,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无限个静止位置的总和就等于运动了吗?或者无限重复的静止就是运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是中国名家惠施的命题,与“飞矢不动”同工异曲。这就是不可抗拒的推理和不可回避的实事相冲突。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里有一章《可疑的悖论》,称芝诺的悖论为“否定感官的悖论”。尽管阿基里斯在赛跑中追上起步领先的乌龟完全合乎事实,但为什么“不合逻辑”?因为芝诺运用了“无限”这个概念,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而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无限者存在的,这就出现了假设与现实的矛盾。尼采的结论:尼采说道:在这两个悖论里,“无限”被利用来作为化解现实的硝酸。如果无限是决不可能成为完善的,静止决不可能变为运动,那么,真相是箭完全没有飞动,它完全没有移位,没有脱离静止状态,时间并没有流逝。换句话讲,在这个所谓的、终究只是冒牌的现实中,既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运动。最后,连箭本身也是一个虚象,因为它来自多样性,来自由感官唤起的非一的幻象。下面是尼采的分析:假定箭拥有一种存在,那么,它就是不动的、非时间的、非造而有的、固定的、永恒的。这是一个荒谬的观念!假定运动是真正的实在,那么,就不存在静止。因而,箭没有位置、没有空间。又是一个荒谬的观点!假定时间是实在的,那么,它就不可能被无限地分割。箭飞行所需要的时间必定由一个有限数目的瞬间组成,其中每个瞬间都必定是一个原子。仍然是一个荒谬的观念!尼采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一切观念,只要其经验所与的、汲自这个直观世界的内容被当作“永恒真理”,就会陷入矛盾。如果有绝对运动,就不会有空间;如果有绝对空间,就不会有运动;如果有绝对存在,就不会有多样性;如果有绝对的多样性,就不会有统一性。极限理论的诞生:事实上,这两个悖论中提到的这个“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今天都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这就是极限理论的诞生。牛顿在运动学研究时,初创微积分,但由于没有巩固的理论基础,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数学危机”。十九世纪初,法国科学家以柯西为首建立了极限理论,后来又经过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进一步的严格化,使极限理论成为微积分的坚定基础,运动问题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可以想见,在微积分和极限理论发明或被接受以前,人们很难解释这一运动佯谬。感官不同于思维,当希腊人用概念来判决现实的时候,如果逻辑与现实发生矛盾,芝诺指责感官为“欺骗”。当思维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时候,直观的形式、象征或比喻都无济于事。尼采的分析虽然详细、精辟,但他无法把它们综合起来。

一个普朗克长度是宇宙的一个像素?

普朗克单位源于同时考虑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要求——量力指出极小时空中对应的动量能量的涨落是极大的,广相接着指出这极大的能量密度将对应着极强烈的时空弯曲,于是,当达到大约普朗克时空那种极小区域时,时空已扭曲得失去了时空的本来意义(即分不出时间的先后、空间的上下左右及前后),于是,再小的时空也就没有意义了。视频没空去看,再则,我的英语也很烂。 以我的理解,电子云是指原子核周围电子出现的位置的概率分布。 电子云与真空量子涨落有些关系,如兰姆位移、自发辐射。【每个射出的电子都表现波的性质,都会穿过狭缝,没有一个被挡板反弹回来的吗?】 ——我认为也会有被反弹回来的电子。 【……电子自身干涉,出现概率范围就远远大于其德布罗意波波长出现概率范围?】 ——电子自身干涉这个说法欠妥,无论是一群电子的干涉还是单个电子的干涉,都是它们各自的物质波(或称德布罗意波)即电子波的干涉。 一方面,电子不一定非要出现在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条纹左右总宽度理论上其实是无穷宽的,那是由波的衍射角度决定的,与波长无关。 【波粒二象性的波跟德布罗意波有什么关系吗?】 ——波粒二象性中的说的波就是德布罗意波(又称物质波)。

什么显微镜能看到普朗克长度

奥林巴斯显微镜能看到普朗克长度。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宇宙最小的尺度是普朗克长度,是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可以看到。

普朗克长度÷普朗克时间=光速 吗?

是的,等于光速。

普朗克长度如果是最小单位 那么时空就不是连续的 那么不存在时空的虚无又代表什么?

那是你已经习惯了连续性,可是我们的世界其实是不连续的。时间也好、空间也好就像一个楼梯,1阶就是1阶,第一阶和第二阶中间并没有任何一个阶啊,也没有什么“没有”。 楼上的真是奇怪。时空已经是量子化了,为什么非要引入一个连续的“微时空”?这是世界不是连续的,不是!量子化就意味着从A到B是不需要经过A与B之间的任一过程的。如果非要用连续化的思维来理解,那就是一本书,压在一起的时候每一张纸之间都没有空间(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没有”),书本里的图画要么在这张纸上要么在那张纸上,不会存在两张纸的中间的任意过程,如果纸上面的图画从书本的第一页要到第二页,它是不会经过第一页和第二页中间的任意过程的,而是直接从第一页到第二页。必须说明的是,这个比喻是不太恰当的,只是让你形象的理解非连续性而已,纸片就是那个普朗克空间,那本书就是一个宇宙,图画就是宇宙中的物质。

普朗克时间与普朗克长度的矛盾

时空量子化只是一个冷门的 不被看好的分支 它目前只能算数学 别被他们带进沟里。所谓的普朗克长度,只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观测长度,根本不是宇宙空间的最小单位,请你细细体会每一个字。而且,根据相对论的钟慢尺短可以知道,不同参考系下的普朗克长度,其包含的时空信息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黑洞附近的人看见的普朗克长度是这样,而地球上的人觉得那是好几倍的普朗克长度。

空间长度和时间间隔下限,即普朗克长度10的负35次冥、普朗克时间10的负43次冥是怎样测出来的?

普朗克长度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它大致等于10的-35次方米,是一个质子大小的10的20次方分之一。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普朗克长度为10的-35次方米。普朗克时间为10的-43次方秒。

1尧米等于多少普朗克长度

尧米(YM),罕见的一个长度单位,1尧米等于1×10^24米=1亿亿亿米=100亿亿亿厘米普朗克长度,即:1.6x10的-35次方米,其差距约是10^59。

幺米比普朗克长度大吗

幺米比普朗克长。1幺米约等于1.62乘10普朗克长度,所以幺米是比普朗克长的。普朗克是世界上最短的距离单位。幺米,英文全称yoctometer,简称ym,也称为攸米。是公认的米的最小长度单位。

如果说普朗克长度是世界上最小的长度,再小的长度没有意义。那么请解释这个问题:一个长度为普朗克长度的

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奇性不可避免,所以标准大爆炸模型中时空存在着零点,给了上帝一个容身之地。但是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作为时间量子的最小间隔,即普朗克时间,为10e-43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这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把黑洞缩减为数学上的一个点,同样也不能追溯到大爆炸的真正开始时刻。普朗克长度l=gh/c3~10-35m=10e-33厘米(是约等于。。。)

普朗克长度与光

定义:经典的引力和时空开始失效、量子效应起支配作用的长度标度。它是“长度的量子”,即仍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狭义相对论里的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与惯性系无关的常数。 按这样理解波长为普朗克长度的光频率a是光的最大频率了。你的假设不成立。

1尧米等于多少普朗克长度

尧米(YM),罕见的一个长度单位,1尧米等于1×10^24米=1亿亿亿米=100亿亿亿厘米普朗克长度,即:1.6x10的-35次方米,其差距约是10^59。

最小的长度单位 是幺米还是普朗克长度?

是普朗克长度回答者:张嘉年E-mail:chia_nien@163.com

普朗克长度以下什么都没有了吗?

根据量子理论,科学家可得出物理学上最小的距离单位 即普朗克长度。普朗克长度为 1.62×10^-35 米,是长度量子的最小单元。没有比它更短小的长度了。同样,普朗克时间 作为时间量子的最小单元,即 10^-43 秒。没有比它更短暂的时间了。

普朗克长度与光

定义:经典的引力和时空开始失效、量子效应起支配作用的长度标度。它是“长度的量子”,即仍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狭义相对论里的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与惯性系无关的常数。按这样理解波长为普朗克长度的光频率a是光的最大频率了。你的假设不成立。

普朗克长度与光

定义:经典的引力和时空开始失效、量子效应起支配作用的长度标度。它是“长度的量子”,即仍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狭义相对论里的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与惯性系无关的常数。按这样理解波长为普朗克长度的光频率a是光的最大频率了。你的假设不成立。

普朗克长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最小长度?-

19世纪末期,马克思·普朗克通过思考热辐射迎来了量子时代。他发现了对黑体辐射的数学描述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以量子的形式出现。普朗克的发现取决于他的方程式中出现的一个数字——普朗克常数,将光的频率乘以这个常数就可以得到单个光子的能量。我们现在在量子力学中随处可见到它,它是定义量子尺度的自然基本常数。 从普朗克常数得出普朗克长度,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结合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如您所见,普朗克长度的数值非常小,大约为10^-35米。为什么这种看似随机的常数组成如此重要?因为它代表了空间本身被认为“变成量子”的规模。这里所说的“认为”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能够进行如此小规模的实验。所以要理解为什么物理学家认为这个长度如此重要,我们必须在大脑中做一些思想实验。 假设我们要测量到某个物体的距离,我们会用一束激光照射它,然后它会把这束激光反射回来。通过此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推算得到距离了。但是该距离测量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只能将光返回的时刻记录在电磁波的一个周期内。对于我们使用的任何波长的光,都会产生大约一个波长的距离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只需要使用非常短的波长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 但是,光携带能量和动量。如果我们用强大的短波长X射线激光轰击该物体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距离测量结果,但这会转移很多动量。我们可以尝试降低光束的功率,直到它降到只有一个光子。因为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动量转移是如何发生,所以总是会对粒子的最终动量有一个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大致等于单个光子的动量。 光子的动量是普朗克常数除以其波长,因此我们可以将光子的动量替换为被测物体的动量不确定性,并将波长替换为被测物体的位置不确定性,再将其重新排列,我们就可以接近海森堡不确定性公式了。再经过适当的推导,我们就能得到1/4π的因子。这是海森堡自己经历过的推导路线,我们将这种思想实验称为海森堡显微镜。 我们继续这个思想实验,现在添加爱因斯坦的两个关键思想。首先,是质量和能量等价的思想;其次,质量和能量弯曲了时空结构。 假设我们正试图以完美的精度测量我们的距离,而不在乎动量。我们不断减少测量光子的波长,这也提高了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当我们进一步提高能量时,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事情,光子开始产生可观测的引力场。根据著名的爱因斯坦方程,即使光子是无静止质量的,但如果将光子封闭在一个系统中,就会产生我们所谓的有效质量。由此产生的引力场改变了到物体的距离,给距离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 让我们深入数学,看看这种不确定性有多大。空间被拉伸的因子等于质量乘以引力常数除以光速的平方。而光子的有效质量是光子的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光子的能量是普朗克常数乘以光速除以波长。整理上面这三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位置的不确定性刚好等于普朗克长度的平方除以波长。 我们可以结合常规海森堡的位置不确定性和空间弯曲的位置不确定性,得到总的位置不确定性。当减少光子的波长时,我们会降低常规海森堡的位置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会提高空间弯曲的位置不确定性。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总的位置不确定性还是在减少。当光的波长减少到普朗克长度时,这两个不确定性变得相同,并且总的位置不确定性达到最小,这可以从数学上推导出来。 这也就意味着,普朗克长度代表可以测量任何距离的最佳分辨率。它还表示,我们可以有意义地归因于任何事物的最小尺寸。想象一下,我们试图测量一个小于普朗克长度的物体的距离,那么弯曲的时空会改变该尺寸以提供100%的不确定性,因此普朗克长度代表了可测量性的基本极限。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意味着不存在更小的尺寸?答案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

普朗克长度是多少

支持这个答案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奇性不可避免,所以标准大爆炸模型中时空存在着零点,给了上帝一个容身之地。但是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作为时间量子的最小间隔,即普朗克时间,为10E-43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这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把黑洞缩减为数学上的一个点,同样也不能追溯到大爆炸的真正开始时刻。 回答者:wswss11986 - 大魔法师 九级 2-16 22:08

一普朗克长度有多长

1.62×10^-35m。普朗克长度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其长度等于1.62×10^-35m,这个单位首先由马克斯·普朗克所开发,他希望建构出一套测量系统是依照这些自然单位来施行的。

普朗克长度

普朗克长度,是长度的自然单位,以作为标记。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普朗克长度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它大致等于1.6x10地-35次方米,即1.6x10^-33厘米。普朗克尺度,即,c,G都取为一时得到的时间,长度,质量尺度。这项单位首先由马克斯·普朗克所提出,他希望建构出一套测量系统是依照这些自然单位来施行的。其中的基础是建在普朗克质量上。虽然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提出这些单位的当时尚未出现。随后得知:在普朗克长度的距离范围,重力预期开始会展现量子效应,进而要求一套量子引力理论来预测所会发生的物理事件。相关信息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奇性不可避免,所以标准大爆炸模型中时空存在着零点。但是考虑到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6×10-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作为时间量子的最小间隔,即普朗克时间,为10-43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这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把黑洞缩减为数学上的一个点,同样也不能追溯到大爆炸的真正开始时刻。

如果说普朗克长度是世界上最小的长度,再小的长度没有意义。那么请解释这个问题:一个长度为普朗克长度的

你完全理解错这个长度存在的意义。首先,你要理解普朗克长度怎么来的。想要测量一个粒子,我们得用光子进行照射然后研究他反射回来的光子。对某个粒子的测量精度要求越高,就要用波长更短的光子,因为波长越短的光子蕴含能量越高,如果能量高到一个程度,原则上光子撞到这个粒子时会产生黑洞。这个黑洞由于引力可以吞噬掉照射的光子,导致光子无法反射回来,实验失败,测不出长度。通过简单的量纲分析计算可发现当测量粒子的精准度达到普朗克长度以下,使用光子测量长度就会发生上面所讲的问题。因此,对于普朗克长度,要这样描述,普朗克长度是可测量范围内有意义的,最小的长度,小于这个长度,不仅测不出来,而且也没有意义。而不是说,世间万物最小长度是普朗克长度。你没搞清楚定义。

最大的夸克和普朗克长度比起来,大概是怎么样的?比如多少个什么样的夸克的直径就是一个普朗克程度。

夸克尺度在1乘10的-18次方,而普朗克长度是1.6乘10的-35次方,应该说一个夸克的直径等于多少个普朗克长度。普朗克长度是目前物理学中的长度极限,不可达到。

普朗克长度是如何得来的?普朗克时间是如何得来的?他们和普朗克常数有什么关系?

通俗地说,普朗克常数是一个与光子能量有关的系数,hv便是这个宇宙中最基本的能量单位——任何能量都是它的整数倍。基于此,在量子尺度下考虑到量子效应(不确定性等),可将一份能量需要占据的空间大小计算出来,根据质能转化,这也即为一份质量的基本单位——任何质量都是它的整数倍。这个空间长度便是普朗克长度,它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一个光子通过普朗克长度需要经历的时间称为普朗克时间。因为万物的长度都是普朗克长度的整数倍,所以普朗克时间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任何时间都是它的整数倍。

普朗克长度里10E-33=1.6*10的-33次方 这个E是什么东西

E能量符号 E=hv 或者E=mc方(就是m乘以光速c的平方) 我记得普朗克常量就是1.6*10的-33次方啊

普朗克长度的历史

这项单位首先由马克斯·普朗克所开发,他希望建构出一套测量系统是依照这些自然单位来施行的。其中的基础是建在普朗克质量上。虽然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提出这些单位的当时尚未出现,随后得知:在普朗克长度的距离范围,重力预期开始会展现量子效应,进而要求一套量子引力理论来预测所会发生的物理事件。

普朗克长度的度量使用

忽略掉一些因子,例如及其他,普朗克质量是一项质量值,依其大小来计算对应的长度物理量,可以得到“其史瓦西半径与其康普顿波长相当”的结论,而这样的长度则称为普朗克长度,即:1.6x10的-35次方米,依照普朗克长度这项单位,目前可观测的宇宙大小估计值(7.4 × 10^26米)即为1.2 × 10^62倍普朗克长度。

普朗克长度为什么无法超越

因为普朗克长度对距离的限制,等价于光速对速度的限制,因此,普朗克长度作为距离的最小单元,不存在比它更“短”的距离。普朗克长度计算出来的数值约为10^-35米,比原子的尺寸还要小20多个数量级。所以不存在超越一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脱离了经典物理观念的束缚,推导出了黑体辐射经验公式,即在假定物质辐射的能量不连续的情况下,它的能量只能是某一个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这一理论的得出,开辟了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量子学。根据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学理论,科学家们得出了物理学上最小的距离单位普朗克长度。它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是物理学意义上最小的距离单位,在这一距离单位下,重力和时空不复存在,量子效应占据支配地位。因为普朗克长度对距离的限制,等价于光速对速度的限制,因此,普朗克长度作为距离的最小单元,不存在比它更“短”的距离。普朗克长度计算出来的数值约为10^-35米,比原子的尺寸还要小20多个数量级。所以不存在超越一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脱离了经典物理观念的束缚,推导出了黑体辐射经验公式,即在假定物质辐射的能量不连续的情况下,它的能量只能是某一个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这一理论的得出,开辟了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量子学。根据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学理论,科学家们得出了物理学上最小的距离单位普朗克长度。它由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相对数值决定,是物理学意义上最小的距离单位,在这一距离单位下,重力和时空不复存在,量子效应占据支配地位。

“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指的是什么?

当物质与时间被分割为极微小的部分时,同样也会出现测不准现象。科学家将普朗克常数和光速、引力常数结合在一起,得出无法再继续分割的最短长度极限和时间极限,即10-35m和10-43s,分别称为“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任何小于这个极限的长度和时间单位在物理学上都没有意义,因为你不可能准确测量到它,也就无法判定它是否真的存在。

普朗克长度

普朗克长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量子力学、引力学、宇宙学等多个领域。在量子力学中,普朗克长度是粒子能量尺度的下限,也是粒子大小尺度的上限。在引力学中,普朗克长度是引力波传播的尺度。在宇宙学中,普朗克长度是宇宙尺度的一个重要量度。普朗克长度也是物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常数,它影响着物理学中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例如,引力波的探测和普朗克长度的关系,制约着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解。此外,普朗克长度还是量子纠缠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重要量度。

宇宙有多少普朗克长度

1.3乘10乘26米。普朗克长度是衡量宇宙广度的标准,科学家们估计,宇宙的普朗克长度约为1.3乘10乘26米。这就是说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大约有1.3乘10乘26米,而这一数字可能会因为宇宙的扩张而继续增加。

微积分普朗克长度

10^-35米。普朗克长度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长度,长度是10^-35米,而普朗克时间则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是10^-43秒。微积分,数学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

普朗克长度

普朗克长度等于普朗克时间乘以光速,其值约为10cm19世纪末期,马克思·普朗克通过思考热辐射迎来了量子时代。他发现了对黑体辐射的数学描述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以量子的形式出现。普朗克的发现取决于他的方程式中出现的一个数字——普朗克常数,将光的频率乘以这个常数就可以得到单个光子的能量。我们现在在量子力学中随处可见到它,它是定义量子尺度的自然基本常数。从普朗克常数得出普朗克长度,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结合引力常数、光速和普朗克常数。如您所见,普朗克长度的数值非常小,大约为10^-35米。

普朗克长度是多少

普朗克长度l=gh/c3~10-35m=10e-33厘米。 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奇性不可避免,所以标准大爆炸模型中时空存在着零点,给了上帝一个容身之地。但是考虑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长度和时间具有测不准性。测不准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数确定,从该常数可以定出最小的长度量子,即普朗克长度,为10E-33厘米,这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尺度。测量任何长度不可能比这个更精确,而且比普朗克长度更短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作为时间量子的最小间隔,即普朗克时间,为10E-43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这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把黑洞缩减为数学上的一个点,同样也不能追溯到大爆炸的真正开始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