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隽藻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演到第十八集的时候为什么祁隽藻的饰演者换人了?请不吝赐教!谢谢

成年了嘛。。

曾国藩到底是穆彰柯的学生,还是祁隽藻的学生?

历史上讲穆彰阿是曾国藩的老师,而且也是穆彰阿 才有了现在的曾国藩,穆彰阿在朝事上一直在皇上面前力挺曾国藩!

正史里祁隽藻很不喜欢曾国藩是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厌恶曾国藩?

祁隽藻觉得曾国藩兵权太重,不喜欢曾国藩。据史料记载,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咸丰帝闻捷色喜说,没想到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祁隽藻的妻子是谁

祁隽藻的妻子是曹玉儿!

三代帝师祁隽藻的资料。

祁隽藻史传  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   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   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 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   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 祁隽藻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   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   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肸古遗直,而憗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 祁隽藻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   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祁隽藻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之赞誉。

我听说在正史里祁隽藻很不喜欢曾国藩,是这样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厌恶曾国藩?

ls说的引经据典的,很有意思简单说吧,以下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1.自古文武不容,这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一般来说,文臣武将都不和睦,原因很多,比如说文臣厌恶武将的杀伐之气,武将讨厌文臣的酸气2.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却去领兵打仗,在古代那些文人心中,只怕是有辱斯文。3.曾国藩杀气很重,据说亲自杀的人就有上万,这只怕也是文人厌恶的原因,不过乱世重典,算不上什么错4.曾国藩在政治上属于变法一派,也就是洋务派,祁隽藻属于保守派,两派政治主张不同,彼此不顺眼实在是很正常,你看过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就应该能够理解最后要说的是,大家看不顺眼并不代表谁对谁错,洋务派主张变法有他的道理,可是保守派的老成持重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文臣以和为贵的做法并不能说错,中世纪的意大利从来不是依靠铁蹄征服欧洲的,哪怕是拿破仑这样的一代军神都难免饮恨沙场,武将的杀伐果断也并不是说就是错的,乱世不用重典,很难实现和平

《天地民心》中祁隽藻为什么中途换人

有比他大的腕来了。其他演员就都没有换。 换了演员,我都不喜欢看了,感到很别扭。

祁隽藻故里游记 4百字

  祁隽藻(1793-1866年),字叔颖,又字实甫,号春圃,晚年号观斋,山西寿阳人,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时立朝正直的宰相,也是有一定名气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三世显达的望族家庭,幼年随父亲读书,嘉庆十九年(1814年)考中进士,以后一路做官,不断升迁,曾任国子监祭酒、户部右侍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高官。他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还兼任过道光皇帝的上书房总师傅、咸丰皇帝的太子太保衔、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读。因此有 “四朝重臣”“三代帝师”之称。  祁隽藻是一位政绩卓著的高官,又是一位博学多识造诣精深的学者,能诗善文,精于书法,勤于著述。他撰著的《马首农言》传世闻名,现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史资料,至今对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仍有很大的指导价值。他的文学造诣很深,一生作诗3000余首,著作有《曼九亭集》等20多种,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许多诗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更深,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意到笔随,自成一格,在清代中晚期被誉为“一时之最”,为后世留下许多“人共宝之”的书法作品。  前不久,本人随晋中老年大学一行百十来人赴山西寿阳平舒祁隽藻故里参观访问,这里的人文信息和秀美的风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这里还在继续建设之中,仅仅一上午的参观访问已经引起了对这个“书香门第”深入研究的兴趣。

祁隽藻怎么死的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病卒北京,谥文端。病死的

祁隽藻是什么朝代的人。

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清朝大臣,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祁隽藻的妻子是谁

祁隽藻的妻子是曹玉儿!

清朝道光年的祁隽藻是怎么样的人?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政治生涯 [编辑本段]政治生涯 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 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 文端 。 “四朝文臣”、“三代帝师” 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 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 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 [编辑本段]轶事 曾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师”的祁隽藻,山西寿阳人,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就聪明过人,父亲祁韵士爱他如掌上明珠,常和友人叙谈说:“莫谓松柏小,已具栋梁才。” 一年端午节,五岁的祁隽藻奉母命给三哥三嫂送去五只粽子。三嫂乃大家闺秀,又素闻小弟诗才敏捷,见隽藻送来粽子便想测试一番,即命题曰:“五月五日五弟相送五粽,好香!好香!”只见隽藻略加思索脱口诵道:“三更三点三嫂伴读三哥,好亲!好亲!”三嫂闻言顿时晕生两颊,顺手抄去掸棍追打隽藻,唬得小隽藻拔腿就跑。 这年中秋佳节,祁隽藻一家共坐庭院饮茶赏月。大圆桌上各式月饼与糖果酒具摆得满满的。一时兴起,隽藻的父亲祁韵士指物出联,让儿子们逐一来对。当轮到小隽藻答对时,韵士看他年幼,指着一旁那只果篓子说:“果果篓篓果果,”小隽藻眼珠一转,将眼光移到桌上的沙茶壶上,便脱口对道:“壶壶盖盖壶壶。”“对得好!对得好!”全家人无不夸奖小隽藻的才智机敏。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咸丰帝闻捷色喜说,没想到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正史里祁隽藻很不喜欢曾国藩是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厌恶曾国藩?

祁隽藻觉得曾国藩兵权太重,不喜欢曾国藩。据史料记载,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咸丰帝闻捷色喜说,没想到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道光年间是否有祁隽藻这个人?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道光七年至十三年,祁寯藻先后任文渊阁校理、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字士兼礼部侍郎等职。  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 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文端。“四朝文臣”、“三代帝师” 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   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   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 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1820年~1850年道光慕陵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0—1861)1850年~1861年咸丰定陵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1861年~1875年祺祥 同治惠陵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1875年~1908年光绪崇陵无无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1908年~1912年宣统华龙陵园(1)

祁隽藻与曾国藩谁名气大

曾国藩。祁藻和曾国藩同朝为官,为清朝的皇帝效力,但曾国藩作为朝中最有实力的一个官员,一直深受皇帝的喜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祁隽藻与曾国藩谁名气大

曾国藩。相比之下肯定曾国藩更有名一点。在当代史学界不太出名的祁隽藻却和叱诧风云的曾国藩有着一段微妙曲折的关系。祁隽藻在仕途上比曾国藩出道早。

曾国藩和祁隽藻是什么关系?

同僚1.自古文武不容,这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一般来说,文臣武将都不和睦,原因很多,比如说文臣厌恶武将的杀伐之气,武将讨厌文臣的酸气2.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却去领兵打仗,在古代那些文人心中,只怕是有辱斯文。3.曾国藩杀气很重,据说亲自杀的人就有上万,这只怕也是文人厌恶的原因,不过乱世重典,算不上什么错4.曾国藩在政治上属于变法一派,也就是洋务派,祁隽藻属于保守派,两派政治主张不同,彼此不顺眼实在是很正常,你看过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就应该能够理解最后要说的是,大家看不顺眼并不代表谁对谁错,洋务派主张变法有他的道理,可是保守派的老成持重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文臣以和为贵的做法并不能说错,中世纪的意大利从来不是依靠铁蹄征服欧洲的,哪怕是拿破仑这样的一代军神都难免饮恨沙场,武将的杀伐果断也并不是说就是错的,乱世不用重典,很难实现和平

祁成藻是祁隽藻的弟弟吗

是。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电视剧《天地民心》中祁宿藻是祁隽藻的弟弟,和哥哥同样是一身正气。《天地民心》是朱秀海编剧,杨梓鹤导演。由成泰燊、袁弘、王洛勇、宋佳、赵鸿飞及杨烁领衔主演的40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

祁隽藻兄弟几人

两人。祁宿藻(1805~1853),字幼章、子孺,清寿阳人,祁隽藻之弟。道光五年(1825),中举人。十八年,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职编修。

祁隽藻的夫人是谁

曹玉儿、陈夫人。祁隽藻一生先后有过两任夫人,他的第一位妻子是曹玉儿,曹玉儿死后,祁隽藻又续弦娶了第二位妻子陈夫人。

祁隽藻杀了保胜吗

祁隽藻杀了保胜。道光质问穆彰阿保胜之事,穆彰阿为保自己,不为保胜求情,支持道光诛杀保胜。保胜在狱中不平,求见隽藻,将穆彰阿当年陷害冯叔阳和祁韵士的隐情告诉隽藻,揭发穆彰阿丑陋嘴脸。

历史上祁隽藻和穆彰阿真的不合吗

真的,1851年文宗即位,祁寯藻被拜为体仁阁大学士,调户部服事。道光年间,祁寯藻在洋务问题上,曾与穆彰有过争论,双方意见不合。文宗登基后,祁俊藻受到重用,穆彰阿被罢免,一切枢务大事,都由祁俊藻统领。祁俊藻上任后,广开言路,起用了被穆彰阿排挤出的有才能的大臣,为文宗辅政,成为左右手。

祁隽藻与库伦真结果如何

祁隽藻与库伦真结果是库伦真与祁隽藻再次相遇,两人激动的拥抱一起。为了国家大事,祁隽藻甘愿做一个无情无义之人,库仑真彻底死心。最后两人相遇又重新在一起了。

天地民心里最后库伦真还爱祁隽藻嘛?

爱。在电视剧天地民心剧情中,祁隽藻和库仑两个人真心相爱,但是没有在一起,最后他们都是相互爱着对方,把爱放在心里。《天地民心》是朱秀海编剧,杨梓鹤导演的40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由成泰燊、袁弘、王洛勇、宋佳、赵鸿飞及杨烁领衔主演。

为什么祁隽藻不出名了

因为祁隽藻任职军机处,保密性强。祁隽藻是一名汉人却做到首席军机大臣,当过三个皇帝老师。却因任职军机处,保密性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祁寯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省平定州寿阳县(今山西省寿阳县)人。清朝大臣,户部郎中祁韵士第五子,三代帝师。

曾国藩和祁隽藻是什么关系?祁俊造有没有贬低过曾国藩?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进士这是第18年。作为咸通之际地方汉势力崛起的代表人物,他与祁君造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把两人交恶,戚君造贬低曾国藩,为汉儒所诟病。结果祁俊造感到不安,苦苦哀求。那么,这种观点准确吗?咸丰朝军队的兴盛很快凸显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绿营士兵的腐朽。面对太平天国凶猛的军事压力,进入咸丰的诸侯将领美国的政局感到相当不堪重负,屡遭挫败。咸丰帝趁乱频繁换帅,围剿起义军。在起义军的实力逐渐壮大后,咸丰帝先后派两江总督李兴元、塞尚军务尚书a、两广总督许、广西知府向荣为钦差大臣,监管广西军务。这些将军接连的军事失利只花了他们老师的钱,这让咸丰帝极为恼火,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在这种形势下,博学的满族大臣主张重用汉族大臣。咸丰帝最器重的满族大臣文清就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文清认为,韩重用官员,是因为彼得出身于田间地头,深知民间疾苦,熟悉人情冷暖。如果我们不不要出国,我们不知道大计划吗?还有常密,请去掉满汉观点,用人不分资历。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咸丰帝为了缓解统治危机,被迫效仿嘉庆帝镇压白莲教起义,允许南方汉族大臣自行组织兵马,组织团练帮助官兵。咸丰二年,刑部侍郎曾国藩审江西。中间,丁牧离任回国。咸丰军兴盛后,受命办理团练,户部尚书文清力劝咸丰帝曾国藩可用,使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湘军有了崛起的可能,从而在混乱的局面中担负起挽救满清统治的重任。然而,事实的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的期望。清廷在湘军连战告捷后,从未给予曾国藩名义上的地方最高权力。很多清史研究者认为,清朝的这一举措遭到了祁俊造的阻挠,两者矛盾加深,导致了祁俊造他被任命为官员。大多数研究者用薛福成的文章书宰相有学无识作为论据来说明这个问题。文雪说,曾在侍郎丁友的带领下,发动乡村军队,把盗贼赶出了湖南,进入了武汉的黄澍县,消灭了湖北。书到了,文宗显皇帝喜气洋洋,说军部尚书说,我没有我没想到曾国藩会成为一名学者,但我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位公职人员说,曾国藩在老家是个侍郎,还是个普通人的耳朵。一个普通人在小区里打电话,就有一万多人跟过他。我恐怕不行这不是国家的福气。文宗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中变了颜色,所以曾巩没有薛福成,卷庸庵文续编,书宰相有学无识,95辑沈编,第550页)。在这篇文章之前,他写了书长白文文端公相业,说:曾立寨军打贼,到寿阳祁文端府,称赞重用汉人的政策,以便互相比较。在民国的黄浚,也有一种说法,说曾文正见过祁文端,并被略这些资料都认为,祁俊造曾经排斥曾国藩。从外表来看,薛福成最早的说法应该是,他的地位不亚于曾国藩这位骄傲的学生也让他的材料看起来可信。后一种说法的出处应该是薛福成材料。然而,薛福成信息有以下三个疑点。一、从花随人圣_摭忆等史料记载来看,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于咸丰四年七月底攻克武昌。八月,曾国藩被封为兵部侍郎。11月,湘军取得消灭湖北的战绩,11月底受到咸丰帝的嘉奖。虽然奖励项目丰富,但始终没有授予官职。据近代名人小传介绍,从咸丰四年六月开始,祁俊造就经常因病请假,很少挣工资。7月13日,祁俊造终于打折休假了,在家请了病假后,他没有直到11月25日我才回到军部。因此,在这期间,祁俊造并没有我没有机会见到咸丰帝。而且在国家图书馆的所有戚君造任职前后的奏折中,都没有看到相关的言论。其次,薛福成的观点没有得到其他直接数据的证实。无论他自己的文章还是曾国藩收集的作品,除了以上不确定的传闻,没有其他具体的例子。再说,薛福成的历史价值笔记在罗尔刚老师近代名人小传,所以我赢了这里不再赘述。第三,黎庶昌曾国藩的另一位学生官吏祁_藻也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和戚君造的事迹。关键是曾国藩被任命为侍郎的时候,当年祁俊造想帮曾国藩,得罪了咸丰帝。没有提到薛福成说了什么。如果这是真的,他们互相作序的散文。为什么黎庶昌避而不谈,甚至不同意?既然有证据否认谣言,那么谣言附带的信息当然是不可靠的。那么,事实应该是怎样的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湘军确实是对抗太平军的唯一有生力量。但随之而来的严重问题是这种军事力量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湘军的组织形式导致湘军官兵服从其直接领导,无视其他权威,这本身就违背了专制统治的政治特征。咸丰第二年,曾国藩当时湘军还没有正式开战,他要求清廷建立自己的军粮供应,并把地方开支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清廷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遏制。首先,名义上拒绝了曾国藩的地方长官之职。虽然中央政府有满族亲戚朋友要求重用汉族武装,如文清和肃顺,但他们本质上害怕这种力量。所以曾国藩直到咸丰十年前才被授予地方长官的官职。曾国藩本人显然对他的待遇不满意。曾国藩与祁俊造他的弟弟齐素藻也在同一年中了进士。他在北京的时候,和祁氏兄弟关系很好。在曾国藩在他看来,他的所作所为理应得到当时的军事统帅祁俊藻的支持,并以奖励和教导后辈、领导学术界为己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我不明白。曾国藩在日记中透露了这种怨恨。持此观点的不止曾国藩一人。胡林翼,他也是中兴的一员三河镇兵败后,戚君造在给戚君造的信中写道,贼兵屡失大将,并暗示:我是一个天人学究,我深致力于学问,我渴望从侧面了解隐忧,暗示不要拘泥于满清宗法制,要起用实用人才。事实上,即使是在祁俊藻做官之后,得到咸丰帝信任,名义上要求重用汉军的文清和肃顺,也没有给予曾国藩与他实力相当的地位。直到咸丰十年,王庆蔡超才勉强授予他巡抚的头衔。(即使当年6月曾国藩被授予两江总督,也是当时形势所迫。首先,B许多学者认为,祁俊藻和曾国藩代表了晚清两个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政治斗争。虽然事实在薛福成的文章都不可信,他对祁俊造的露骨攻击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可以肯定的是,咸丰初年的清朝已经不能和嘉庆的清朝相比,中央政府中国对当地汉族官僚的控制相对较弱。事实上,咸丰初年,祁俊造作为户部的首席枢机主教和长期管理者,对满清中央权力的丧失应该是足够敏感的。即使齐军藻镇压了汉族的应永,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中央集权,齐增夫妇日后成为仇人也是必然的。但从现存的所有奏折和祁俊造文集来看,并没有明显反对曾国藩的的言论。出自曾国藩的文集,没有证据表明祁俊造曾经排斥过他。二、咸丰四年祁俊造做官时,曾国藩当时的湘军还没有发展成后来的湘军。咸丰末年,湘淮宗族形成了尾巴不能掉的趋势,对清朝中央专制统治构成了非常现实的威胁。因此,它与军事部长如彭的利益相冲突。包括其追随者和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祁俊造,也必然与曾国藩产生矛盾美国的新兴力量,是从军事成就开始的。例如,同治初清朝末年,齐白石和何桂清发生了严重的分歧。s监狱。综合以上分析,在咸丰四年祁俊藻为官时,祁与曾的矛盾并不明显,只是到了咸丰后期,他们的矛盾才得以凸显。因此,把齐增关系恶化作为咸丰四年祁俊藻为官的原因是不充分的。

夜魔山第三代皇帝祁隽藻“忠、明、亮、直”一生清廉

“三代帝王,寿阳郭襄名。官是品,光明磊落,意气风发。世人赞美启功,诗歌胜于文字。今共工,儒倡国风。”这是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为祁隽藻写的诗《祁公歌》中的一段。全诗概括和歌颂了齐隽藻的高尚人生。他说,祁隽藻去世后,慈禧太后赋予了“忠、明、直”二字,“忠即忠孝,忠报国,孝长辈;它干净如水,清正廉洁;光明豁达懂事;是直来直去,正气凛然。”初春时节,我们来到寿阳县平舒村齐故居旅游区,踏上平坦笔直的翰林大道,穿越最能代表中国建筑景观的四大古迹,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当年,出身书香门第的齐隽藻,就是从这条大道走出去的。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他成为兵部尚书、提仁阁大学士,在民间享有“三代皇帝”的美誉。其书法集“颜、刘、二王”于一体,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传世作品《马首农言》《蓝公教织歌》等。其造诣之深,令众多中外研究者顶礼膜拜。做官,“清正廉明。”祁隽藻是山西寿阳人。他从小就聪明、勤奋、好学。进入仕途后,他更加平易近人,不骄不躁。他的一生处于清朝动荡腐朽的阶段,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为官清廉,忠厚谏,礼贤下士,嫉恶如仇。鸦片严禁,抗英,非法奸淫,保持忠诚,在民间享有清官的美誉。据寿阳县旅游局白新礼介绍,齐故居旅游区于2006年开发,总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2.54亿元。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现一期工程已完工,其余园林工程和展厅工程正在建设中。整个景区以“中华第一书香世家”为理念,每一处建筑和景观都充满文化气息,包括何桥、碑廊、碑拓、慈孝堂、清芷堂、砚池等。“青芝堂是展示祁隽藻廉洁从政的地方。还有皇室给的三块牌匾,一块是“赞伦信仰”,称赞他经济富裕,才华横溢;第二篇是‘忠、明、直",歌颂他的高尚品格;第三首是"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在这里,后人对他的对联、臂章赞不绝口。这些都显示了海藻在任期间的高风亮节和高尚品格。”主任白长生在一旁解释道。那么,“熬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读作《尚书舜典》,意思是“不就是熬夜的问题,不过就是老实的问题。”后人为了做到言行恭敬清廉,常以“阴晴”作为对官员的训诫,即为官之道,意思是官员要时时心存敬畏,清正廉明。到了儒雅广场,就是景区的核心建筑——戚居造纪念馆。该馆主要展示祁隽藻父子的生平传记、学术成就、文物、字画、实物等,分为七个展厅、十个展室。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古朴典雅。该博物馆建于2007年,占地2006平方米。后面是平舒村,祁隽藻的祖籍,是陕西历史文化名村“道光年间,他虽然是显赫的朝廷命官,但管仲正两袖清风。有时候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回老家探亲,走的时候连路费都拿不到。我经常去附近的上虞村向我的富家借钱。”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传道说,一天早上,道光看见站在面前的齐隽藻胸前没戴佛珠,就问他。他回答:“早上房东来交了几个月的房租。因为缺钱,我就央求延期付款,可是说了那么多好话,人家总是逼我现在结算。眼看天色不早,恐怕耽误了朝中大事,无奈只好暂时典当了朱超,支付房租。”没想到朝廷官员如此卑微。因为祁隽藻学识渊博,忠心耿耿,从小就为道光到咸丰、同治三皇教书。他教书的时候,不仅从书本上给他知识,还经常告诉他什么是道理上的重要。有一次,教小咸丰背书,咸丰因为贪玩背不起来,就让他跪着,正巧被道光抓住,以为皇室没有理由向大臣跪拜。然后拍了拍咸丰的头。“背是皇帝,背也是皇帝。我刚起床。”祁隽藻是理性的:“学则尧舜,不学则叛。”相传清代蔚县生长着一种荷叶茶,以清香浓郁、提神补气著称。咸丰帝得知后,将其列入自己专饮的高级茶品,限时进贡。但是茶叶长在悬崖上,采摘的时候很多人摔死摔死。后来村民推选两个人去京城齐国的皇宫,说明采茶的困难,请求皇帝豁免这种茶。第二天早上,齐桓公早早来到庙里,问咸丰帝:“你知道莲花茶长在哪里吗?当地人对采莲茶有什么苦难和抱怨?”于是请求免除蔚县采莲茶,让百姓安居乐业。皇帝立刻戒掉喝莲子茶,再也不喝了。最后,白长生讲了一个“崇塔尊贤”的小故事。祁隽藻陪道光回到寿阳房山避暑。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闲逛,来到城东的朝凤塔。道光帝问他:“我听说齐的孙子屡试不爽,现在还在乡下为人民服务。我看你侍奉国君多年,想给你孙子一官半职,这是你做爷爷的爱。”他马上说:“我家祖孙都没见识。做官的话,不会怀念国家大事吗?”但是皇帝坚持要给一个官,他不愿意答应,也不善于找借口。我瞥见朝凤塔,灵机一动,就从它的由来说起。“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当官。如果都是不合格的提拔,就像这种‘塔笔砚"不合格的景观,国家的光脉就要被那个不合格的官给毁了?”然后他推荐了学习成绩优异的福建人何。后来道光帝告诉大臣们,齐卷藻立功了,他们都很佩服他。“像这样念及“天地与人心”还记得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天地民心》吗?该剧描绘了“三皇”、“四臣子”齐隽藻的传奇一生。“历史上有很多有志报国的文人。虽然他们学会了富五车,却不得不败在政权的屠刀下。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白长生曾评价说,清代寿阳秀才祁隽藻,不仅出生在皇权斗争极其复杂尖锐的环境中,而且把自己的政治观点投入到了做官的生涯中,长期侍奉道光、咸丰、同治皇帝,更不要说帘内致命的慈禧太后了!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朝廷无辜的贬谪官员,所以从小就厌倦官场,逃离险恶。但戚居造毕竟不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教师张观藜波迪的启发下,他意识到作为一名学者,改造社会是他的社会责任。所有的逃避和隔离都是徒劳的。与其被动沉沦于权位,不如奋起迎敌,于是在考场上苦干,在官场上搏杀,在皇帝的杆顶上用他的斡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祁隽藻“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赤子之心,拓展了他博大精深的文人胸怀,使他拯救了天地人心!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宫寝宫。他的儿子载淳继承了王位,他的头衔是同治。为了给同治上学,两宫太后下诏召回正在寿阳县平舒村老家养病的老臣祁隽藻,让他做弘德殿同治皇帝的工头老师。为了让新皇帝有一个好的开始,他把《崇节俭以培元气疏》献给了皇太后和两位皇后的皇帝,教给皇帝“耕者有其田,不耕则已,不耕则已”的道理。他还建议皇帝让百姓休息休养,把皇家园林都慢慢修,提倡节俭,绝不华而不实。这样,崇俭去奢的风气就不会有秩序,生命力就培养起来了。祁隽藻带领他的老师们一心向同治皇帝说好话,深得两宫太后的赏识。他送给祁隽藻“长夜清新”、“长乐长存”的匾额。同样是四年,祁隽藻辞职后,于次年九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临终之际,他在服药时写了一首诗:“天帝选轩异才,四方太平。上元十年后,必有贵人等他。”写完这首诗,我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清廷的兴衰出谋划策。他的心是世界和人民。它真的很有价值!他死后,皇帝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告诉大学士齐娟,他忠厚、清正、直爽。金成给太保送了礼物,给他写了一封信,照着一个大学生的榜样去了经脉殿。”该部主将王选为其题挽联:“何山庄三晋,崔汉儒名事,宋儒名理,惟一名臣,中外咸识似圣喻,故云名扬天下,国与司马;尊四朝,统侨古情,直守古遗,关爱老。亲贤者不避适主,只叹家之遗,随黄平。”40多年来,齐隽藻遵儒道,辅佐帝王,重视治官,赞助贤才,勤政爱民,崇尚清廉,严于律己,致力于做了许多爱国爱民的好事。他是当时官员的楷模,受到世人的广泛支持。他的治官爱民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祁隽藻与曾国藩谁名气大

祁隽藻和曾国藩都是清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们的名气大小比较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祁隽藻是清朝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曾经担任过咸丰皇帝身边的重臣,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行能够影响到政治局势的发展,可以说在政治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曾国藩则是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和保卫清朝统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视为清朝的功臣。他的名气在当时也相当大,被尊称为“曾公”、“曾侯爷”。总的来说,祁隽藻和曾国藩在各自的时代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他们的名气大小比较因人而异,无法做出绝对的判断。

祁隽藻(祁隽藻怎么念)人物简介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祁隽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祁隽藻怎么念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祁隽藻是什么朝代的人。应该是祁_(jùn)藻。祁_藻是清朝的。祁_藻为江宁布政使祁宿藻之兄,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七年至十三年,祁_藻先后任文渊阁校理、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1862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1866年),病卒北京,谥文端。清朝祁隽澡?祁隽藻(1793~1866)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文端。“四朝文臣”、“三代帝师”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祁_藻的人物生平祁_藻大清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籍贯山西省寿阳县族裔汉族字号字叔颖,一字淳甫、改实甫号春圃、息翁谥号文端出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山西省寿阳县逝世同治五年(1866年)京师出身嘉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出身祁_藻(1793年7月11日(癸丑年)—1866年10月22日)字颖叔、淳浦,避讳改实甫,号春圃、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谥号文端。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祁_藻主持清代道咸诗坛、书坛长达几十年,为士林所瞻望,他为学主张通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宋学术之争;为诗主张宗宋,开后代同光宋诗派诗人之先河;尤其他的书法,更是清代书坛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的赞誉。以其在清代山西书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而论,堪称傅山以后第一人。其子祁世长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其孙祁友蒙历任南河同知、湖北知府,玄孙祁式潜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_古遗直,而_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