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类十大战役

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类十大战役从古到今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战争,揭示了发生在世界上的部落战争、城邦战争、宗教战争、民族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等各类战争的内幕,从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世界战爹妈的历史,而且从历次战争的回顾中可以探寻到古今战略战术运用的奥秘。NO.1马拉松之战(前490年)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波斯将军达提斯率约十万军队、六百艘战舰横渡爱琴海,攻克并破坏了优卑亚岛西岸的小城爱勒特里亚,然后接受前雅典僭主希庇亚的建议,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前490年9月12日(或21日),雅典士兵一万人,及布拉的援军一千人,在马拉松与波斯军队展开激战。雅典统帅米太亚德针对波斯习用的中央突破战术,故意将精兵置于两翼,中路弱兵接敌即后撤,两翼迂回包抄以求歼灭敌人,获得成功。此役,波斯战死六千余人,而雅典仅阵亡一百九十二人。NO.1马拉松之战(前490年)详述:马拉松之战是希波战争中双方在马拉松平原进行的一次会战。公元前490年8月,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对希腊发动第二次远征。老将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波斯军2万余人横渡爱琴海,攻占并破坏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9月8日在距雅典城东北40千米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马拉松平原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地势平坦,草势也好,适于骑兵作战和马草补给。达提斯企图在此引诱雅典军出城作战,利用有利地形一举歼之。此战,雅典牺牲192人,波斯军损失6400人、战船7艘。雅典军首战大捷,欣喜若狂。米太亚得急令斐里庇底斯迅速返回雅典报捷。斐里庇底斯自战场一口气跑了42.195千米,来到雅典中心广场,向早已等在那里的人群上气不接下气地喊了声:“我们…胜利啦!”便栽倒在地,气绝身亡。为纪念这位忠于职守的雅典通信员,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设立了马拉松赛跑,其长度恰好是自马拉松战场至雅典广场的全程。NO.2阿克提乌姆海战(前31年)公元前31年9月2日,古罗马屋大维(即奥古斯都,Octavian,CaesarAugustus)和安东尼(MarkAntony)为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海上决战。公元前42年,“后三头”(TheSecondTriumvirate)除掉了刺杀凯撒的共和派势力之后。内部争夺加剧,公元前37年,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结婚。并公然声称将罗马东方行省部分地区赠予她和她的子嗣公元前36年,屋大维剥夺李必达的军权,坐镇意大利而与东方的安东尼对峙。屋大维趁机怂恿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各有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并向埃及女王宣战,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女王率军约10万,战船500余艘进报希腊西海岸,海军停泊在安布拉基亚湾,陆军驻扎在海湾以南地区。屋大维率兵的8万,战船400余艘,由意大利渡海东征,占据克基拉岛(科孚岛)和南面的莱夫卡斯岛,控制安布拉基亚湾出口,并派出半数的战船切断对方海上补给线。安东尼补给困难,军中疾病流行,逃亡日众。NO.3怛罗斯之战(751年)怛罗斯的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曾称江布尔)的地区。史书记载,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深入七百馀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势力范围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战斗经过高仙芝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NO.3怛罗斯之战(751年)尾声慑于对唐军在怛罗斯战役中展现的惊人战斗力,阿拔斯王朝也打消东进扩展领土的打算,只是默许了葛罗禄在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附近的扩张。他们自立了一国家,并一直维持至九世纪末被后来建立Kara-KhanidKhanate的入侵者消灭。此外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穆斯林由于功高震主被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NO.4君士坦丁堡战役(1453年)1453年初,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步骑兵17万舰船320艘,从陆海两面包围君士坦丁堡企图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军民也孤注一掷誓与古城共存亡。他们尽一切可能加固工事,除了在西面筑了两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之外,还在城墙上每隔百米筑一堡垒,墙外挖了很深的护城壕。在城北金角湾的入口处,他们用粗大的铁链,横锁水面,使任何船只都无法驶入。在城东城南面临海湾敌人很难接近的地方,他们也筑起了坚固的城墙。NO.4君士坦丁堡战役(1453年)1453年5月29日拂晓,穆罕默德二世再次发动全面攻击。他甚至把自己精锐的侍卫队亦派上阵去。守城的军队在他们的指挥官犹斯底尼亚的领导下,进行殊死的抵抗,使战况进入胶着状态。但不幸的是,犹斯底尼亚中箭身亡,致使守军顿生恐慌,无心坚守,抵抗力大降。土耳其军队终于突进了对方的阵地。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大势已去,化装夺门而逃,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击毙。当天夜里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全城。土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历代的艺术珍品被洗劫一空,华丽的建筑物被付之一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着延续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随后,土耳其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NO.5英西海战(1588年)1588年(中国明朝的时候),英吉利海峡战云密布,风声紧急。庞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海峡,扬言要水陆并进,毁灭英国。普通老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敌人,不免胆战心惊。这一天,英国海军的侦察官了望到西班牙舰队的威武阵势,也很着慌,赶快跑到总部报信。这一仗打下来,无敌舰队已经不是“无敌”而是“无力”了。西班牙人决定逃跑。但是海峡上一直刮着强劲的南风,而且还有英舰截击,往回逃已经不可能。残存的西班牙舰队就随风北上,准备绕过大不列颠岛,沿爱尔兰岛西岸驶回西班牙。这段路程不仅漫长,还有北海的巨风恶浪的袭击。这就使西班牙舰队受到更严重的损失。据说,仅在爱尔兰北部沿岸,就有8000名西班牙官兵葬身海底。等到“无敌舰队”由爱尔兰驶回西班牙的时候,船只已经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西班牙失掉了100多艘战舰和1.4万多官兵,征服英国的梦想破灭了。NO.6莱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列克星顿。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民兵牺牲了几十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NO.7滑铁卢战役(1815年)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波拿巴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和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14万多人,战局几经反复,厮杀异常激烈,田野一片血红。这场决战持续了大约12个小时,第二天清晨,一只皇家信鸽衔着报捷信飞进了伦敦的白金汉宫,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此时此刻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知道自己的军队战胜了那位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NO.8色当战役(1870年)色当战役(BattleofSedan)是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War)的一个重大战役。普奥战争结束以后,普鲁士日渐强大,但是,紧靠法国南部的四个小国还仍然没有被俾期麦统一,而俾斯麦是下决心要统一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国家。1871年1月28日,普法签订《巴黎停战协定》,宣布法国投降。5月10日,双方在法兰克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偿50亿法郎,宣告战争结束。色当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色当惨败",它使德国最后完成了统一。NO.9 对马海战(1905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28日清晨5时过后,残余俄国舰队缓缓地朝海参崴方向行驶,但在上午9时,再次被日本舰队包围,遭到日舰猛烈的炮击,担任俄国舰队司令的涅鲍加托夫海军少将决定投降。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等4艘战列舰投降,而日本舰队在看到俄方投降信号后,依然进行不人道的炮击,直到俄国军舰挂出日本旗为止。载有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的“鲁莽”号也向日方投降。NO.10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

团结工会的历史进程

约翰·保罗二世于1979年以教皇身份首次造访波兰,获得上百万人欢迎。促成团结工联最初的成功、以及其他类似的反对运动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式社会由于士气低迷而陷入的内部危机,更由于冷战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匮乏情况(被称为短缺经济)而进一步恶化。波兰的经济在第一书记爱德华·吉瑞克(Edward Gierek)的领导下曾于1970年代初期相当繁荣,但从1975年开始便由于外债高涨而陷入萧条。第一场罢工行在1976年6月于拉多姆(Radom)和乌尔斯(Ursus)展开,在他们被政府镇压后,劳工运动受到反对派知识份子的支持,当中许多人来自稍早在1976年成立的劳工保护委员会(Komitet Obrony Robotników, KOR)。1977年KOR重新命名为社会自卫委员会(Komitet Samoobrony Spou0142ecznej, KSS-KOR)。1978年10月16日,波兰出生的大主教卡罗尔·沃伊蒂瓦被选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年后他造访波兰,吸引上百万波兰民众朝圣,教宗呼吁尊重波兰的传统,并强调自由和人权的重要,同时他也反对暴力的行为。 罢工运动并没有在问题浮现后就迅速爆发,而是在政府和经济状况的困境超过了十年才产生的。在1980年7月,爱德华·吉瑞克的政府面临了经济危机,决定在减缓工资的同时也提升物价。马上引起了一波占领工厂的罢工行动。尽管罢工运动并没有协调指挥的中枢,劳工们发展了一种情报网络来散布他们抗争的新闻。原先在1976年由一群反对派成立以替受害劳工提供支援的劳工保护委员会,将主要产业里的激进派劳工组织了起来。在格但斯克的列宁造船厂,一位起重机操作员、同时也是知名劳工运动领袖的安娜·瓦伦第诺维茨(Anna Walentynowicz)被解雇,激怒了其他的劳工,成为引燃罢工运动的火花。在劳工保护委员会成员的组织下,造船厂劳工们于8月16日展开罢工。之前于1976年遭开除的电工技师列赫·瓦文萨在8月14日11:00抵达造船厂,领导罢工行动[7]。罢工委员会要求重新雇用安娜·瓦伦第诺维茨和列赫·瓦文萨,劳工们还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之前1970年抗议中的牺牲者,并要求保障劳工的权利和提出其他社会要求。虽然在政府的检查制度下媒体极少提起在格但斯克发生的劳工骚乱并且切断了所有从海岸连往内陆的电话线[8],但罢工的消息借由自由欧洲电台的传播散布至铁幕国家,并借着地下的出版刊物和小道传闻将团结工联运动的消息迅速的传遍整个波兰。在格但斯克协议后,纪念1970年镇压中遇难造船厂劳工的纪念碑也完工了,在1980年12月16日揭幕。在8月16日其他罢工委员会的代表抵达了造船厂[9],一起组织了以列赫·瓦文萨为领导的企业间罢工委员会(Miu0119dzyzaku0142adowy Komitet Strajkowy, MKS)。8月17日一名神父Henryk Jankowski[10]在造船厂大门前替劳工们做了弥撒。到了21日劳工们提出了21项要求的清单,所有要求都只是简单的针对当地的问题。清单上首先要求创建一个新的而独立的工会,接着要求放宽检查制度、拥有罢工的权利、作宗教礼拜的权利,并要求释放政治囚犯和改进公共医疗服务[11]。隔天劳工保护委员会的知识份子代表抵达造船厂,宣称将协助进行谈判。同时,由雅塞克·卡兹马尔斯基(Jacek Kaczmarski)所写的抗议歌曲“Mury”(墙壁)也在劳工间广为流传。在8月14日什切青造船厂也加入了罢工[12]。罢工运动沿着海岸迅速扩展,关闭港口并造成经济活动停止。在劳工保护委员会的的激进份子和许多知识份子的协助下,劳工开始占领各式各样的工厂,从采矿场至造船厂。在几天之内,200座工厂加入了罢工,到了8月21日整个波兰都受到了罢工的影响,从沿海城市的造船厂到西里西亚工业区的采矿场都陷入停顿。越来越多新的工会成立并且加入罢工联盟。到整场罢工潮结束时,罢工委员会已经组织了超过600座工厂进行罢工,遍及全波兰。由于受到广泛的群众和其他罢工团体的支持,以及国际性的媒体关注和支持,格但斯克的工人们继续罢工直到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为止。在8月21日由Mieczysu0142aw Jagielski为代表的政府委员会(Komisja Rzu0105dowa)抵达格但斯克[13],另一个以Kazimierz Barcikowski为代表的委员会也被派遣至什切青[14]。在8月30日和31日及9月3日代表劳工的工会与政府签下协议,正式接受许多劳工的要求,包括罢工的权利在内,这个协议被称为格但斯克协议(Porozumienia sierpniowe)。协议也包括了工会的议题,允许人民在共产主义的政治架构内进行民主改变,这被视为是打破统一工人党一党专政的第一个阶段。劳工们主要关心的是建立一个不受共产党控制、并拥有合法罢工权利的独立工会组织,建立这种工会将能清楚代表劳工们的意见。格但斯克的另一项影响是使得原本统一工人党的第一书记爱德华·吉瑞克在1980年9月被解除职务,改由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亚(Stanisu0142aw Kania)取代。由于罢工行动的胜利,包括列赫·瓦文萨在内的劳工代表们于9月17日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工会,团结工联(Niezaleu017cny Samorzu0105dny Zwiu0105zek Zawodowy Solidarnou015bu0107)就此诞生。这个名称是由Karol Modzelewski[15]所提议的,而著名的标志则是由Jerzy Janiszewski所设计的[16],这个标志在各种团结工联的海报上出现。在1980年12月由劳工们建立的遇难造船厂劳工纪念碑揭幕。在1981年1月15日,包括列赫·瓦文萨在内的团结工联代表团前往罗马和若望·保禄二世会面。在9月5日至10日之间,展开了第一次团结工联的全国性代表大会,9月26日至10月7日列赫·瓦文萨当选了主席。Wieczór Wrocu0142awia - 波兰弗罗茨瓦夫的日报,1981年3月20-21-21的版本,在检查制度介入首页和最后一页(标题为“Co zdarzyu0142o siu0119 w Bydgoszczy? - Pogotowie strajkowe w cau0142ym kraju”(“在比得哥什镇发生什么事了?-整个国家都陷入罢工了吗?”)。印刷房的劳工们决定自行印制这份报纸,以避开检查制度的更改。在此同时团结工联也由单纯的工会转变为一个社会运动。在接下来500天内,由于格但斯克的协议,九百万至一千万劳工、知识份子和学生加入了团结工联或其附属团体(例如在1980年9月成立的独立学生联盟(Niezaleu017cne Zrzeszenie Studentów)、或是在1981年5月成立的农夫工会农业团结工联(NSZZ Rolników Indywidualnych Solidarnou015bu0107)[17])这是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在一个国家里有四分之一人口自愿地加入了某个组织的历史纪录。一年后团结工联的党纲如此说道:“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自由便没有面包。而我们心里有的不只是面包、奶油和腊肠,还有正义、民主、真理、合法性、人性尊严、信念的自由以及对共和国的改革。”运用罢工和其他抗议行动,团结工联试著逼迫政府改变政策。同时团结工联也谨慎著不使用任何暴力,以避免政府获得任何借口动用保安部队。3月19日发生了27名团结工联成员于比得哥什(Bydgoszcz)被殴打的事件后,团结工联在3月27日发动了一次4小时的全国性罢工,是历史上东欧国家里最大的一次罢工,瘫痪了整个波兰并迫使政府答应展开针对这次殴打事件的调查[18]。波兰的共产党—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了它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同时团结工联已经准备好与政府进行谈判,但波兰共产党却没有把握要怎么进行谈判,只能颁布一些无意义的声明并拖延时间。在逐渐恶化的共产主义短缺经济以及不愿与团结工联谈判的背景下,越来越明显的是共产政权的唯一选择是展开对这次行动的镇压,否则只能面临失去政权或是革命爆发的结局。在越来越紧绷的气氛下,团结工联在12月3日发表声明,警告若是政府批准对异议人士进行镇压的命令,将会发动一次24小时的罢工,而若是这些镇压真的展开,团结工联将会发动一次全国总罢工。 ZOMO镇暴部队执行戒严令,1982年。在格但斯克协议后,波兰政府受到越来越多来自莫斯科的压力,要求波兰政府采取行动并巩固其立场。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亚被莫斯科视为太过于独立自主,因此波兰统一工人党在1981年10月18日的中央委员会上将他排除为少数。卡尼亚失去了他第一书记的职位,由主张暴力政策的总理(也是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Wojciech Jaruzelski)将军所取代。在1981年12月13日,政府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开始取缔团结工联,颁布戒严令并建立救国军事会议(Wojskowa Rada Ocalenia Narodowego, WRON)来取代正常政府机能。在格但斯克的团结工联领导人被拘禁隔离并被严密看守著,数千名团结工联的支持者在午夜被逮捕[19]。在过程中也爆发了数百起罢工和占领工厂的行动,主要在一些最大的工厂和西里西亚的采矿场,但他们很快被准军事的镇暴警察ZOMO部队给平息。其中一次最大的抗议活动在1981年12月16日于Wujek采矿场展开,政府部队对抗议人群开火,杀害9人并造成21人受伤。隔天在格但斯克的抗议活动也导致政府部队开火杀害1人并造成2人受伤。到12月28日罢工已经平息,而团结工联表面上也似乎停止了活动。政府在1982年10月8日彻底非法化并禁止团结工联。[20]在铁幕以外的国际社会谴责雅鲁泽尔斯基的行动并声援团结工联。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并且由中央情报局提供资金给团结工联的地下组织。波兰民众也依然支持着团结工联。戒严法在1983年7月正式解除,不过对于公民自由和政治生活的控制都更为严密了,食物的定量配给也更为严格了,直到1980年代后期为止。 在1982年4月日比格涅夫·布扎克(Zbigniew Bujak)、鲍格丹·里斯(Bogdan Lis)、弗拉迪斯沃夫·弗拉泽尼乌克(Wu0142adysu0142aw Frasyniuk)和Wu0142adysu0142aw Hardek组织了暂时协调委员会(Tymczasowa Komisja Koordynacyjna),以作为地下的团结工联暂时的领导组织。在5月6日另一个地下的团结工联组织(地区协调委员会NSSZ“S”-Regionalna Komisja Koordynacyjna NSZZ S)由伯格坦·鲍鲁西维茨(Bogdan Borusewicz)、Aleksander Hall[21]、Stanisu0142aw Jarosz、鲍格丹·里斯和Marian u015awitek所创建。在6月另一个战斗团结工联(Solidarnou015bu0107 Walczu0105ca)也建立了。在整个1980年代中旬,团结工联一直是波兰唯一的地下组织,由天主教教会和中央情报局所支援[23]。所有的行动都为波兰的秘密警察所追捕,但他们仍然得以做出反击:在1982年5月1日的一系列抗议活动中聚集了好几千人(在格但斯克有几千人)。示威运动在5月3日再度展开,以庆祝已被非法化的五三宪法纪念日。更多罢工在10月11日至13日展开,并在隔年5月再次展开。列赫·瓦文萨于1982年11月14日被释放,但在12月9日波兰秘密警察再次展开大规模的反团结工联行为,逮捕超过10,000名团结工联的激进份子。在12月27日所有团结工联的财产都被政府转移至由政府所创建的工会—全波兰协议工会(Ogólnopolskie Porozumienie Zwiu0105zków Zawodowych, OPZZ)。戒严法在1983年7月解除,政府也对许多遭监禁的工会成员颁布了一次特赦令。更多团结工联份子在1984年7月22日被释放。在10月5日列赫·瓦文萨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波兰政府拒绝给他护照使他无法出国受奖;只能由他的妻子代为领奖。后来还证实了当时波兰秘密警察准备了许多伪造的档案,以作为瓦文萨不道德和进行非法行动的证据,准备交给诺贝尔委员会以试图取消瓦文萨的候选人身份。在1984年10月19日波兰秘密警察的干员谋杀了一名相当知名的团结工联支持者,Jerzy Popieu0142uszko神父[24],在谋杀的真相暴露后,数千名团结工联支持者参与了1984年11月3日他的葬礼。地下组织“S”的几个成员Frasyniuk、鲍格丹·里斯和亚当·米奇尼克(Adam Michnik)在1985年2月13日被逮捕,在审判中他们希望与辩护律师商议的要求都被法官拒绝,并被宣判监禁好几年。苏联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间的会面,标志了东西方关系改善的开始。在1985年3月11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他代表了苏联国内新的一批希望改革的世代。包含苏联在内的东欧共产国家经济情况越加恶化,迫使戈尔巴乔夫展开一些改革,不只是在经济上(新思维perestroika),也是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开放性glasnost)。他的政策很快造成苏联卫星国家的政治转变,例如波兰人民共和国,在1986年9月11日,225名波兰的政治犯被释放。在9月30日列赫·瓦文萨创建了第一个公开的也是合法的团结工联组织(自从戒严令颁布以来)—NSZZ团结工联暂时会议(Tymczasowa Rada NSZZ Solidarnou015bu0107),与他一起的还有伯格坦·鲍鲁西维茨、日比格涅夫·布扎克、弗拉迪斯沃夫·弗拉泽尼乌克、Tadeusz Jedynak[25]、鲍格丹·里斯、Janusz Pau0142ubicki[26]和Józef Pinior,遍布波兰的许多团结工联分会也陆续公开。到了1987年10月25日成立了NSZZ团结工联国家执行委员会(Krajowa Komisja Wykonawcza NSZZ Solidarnou015bu0107)。不过团结工联的成员和行动份子仍时常遭到迫害和差别待遇(虽然比起前几年较为轻微),而且工联内部分裂为两个派系,一派为以瓦文萨为首希望与政府进行谈判,另一派较为激进的派系则计划进行反共产主义的革命。 到了1988年经济状况已经比8年前还要恶劣,国际间的制裁加上政府缺乏改革的意愿使得既有的问题更加剧烈。无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上浪费劳力和资源,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而又缺乏需求。由于国际的制裁和其产品的低劣品质,波兰产品的出口量极低。也缺乏足够的资本以对老旧工厂实行现代化,而短缺经济也造成商店门前大排长龙、和空荡荡的商品货架。总理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Mieczysu0142aw Rakowski)推行的改革开始的太晚、而且规模也太小,苏联国内的改革也得苏联无意继续支撑他们的傀儡国家。在1988年4月21日开始了一次新的罢工,从Stalowa Wola的炼钢厂展开。来自格但斯克造船厂的劳工于5月2日加入了罢工。这次罢工被政府于5月5日至5月10日镇压,但没有完全停止:新的罢工于8月15日在亚斯琴别-兹德鲁伊(Jastrzu0119bie Zdrój)的一座采矿场再度展开。到8月20日罢工已经蔓延至其他采矿场,在8月22日格但斯克造船厂也加入了罢工。波兰政府这次决定与劳工展开谈判。8月26日,内务部长切斯瓦夫·基斯查克(Czesu0142aw Kiszczak)在电视上宣布政府有意愿进行谈判,5天后他与列赫·瓦文萨会面,罢工并在隔天结束。在10月30日举行的一场瓦文萨与Alfred Miodowicz(亲政府的工会—全波兰协议工会的领导人)的电视辩论中[27],瓦文萨借由辩论赢得公共关系的胜利。在12月18日一个有100名成员的公民委员会(Komitet Obywatelski)在团结工联内成立。它是团结工联内部因对政府的反对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之一,每个派系在反对政府的看法上都有所不同。以瓦文萨和大多数团结工联领导人为首的派系支持进行谈判,不过仍有一些少数派系主张进行反共产的革命。无论如何,团结工联在瓦文萨的领导下,决定追求以和平方式进行。而主张暴力革命的派系从来没有获得太大权力,也没有采取过任何行动。波兰圆桌会议。在1989年1月27日,以瓦文萨为首的反对团体代表团与基斯查克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进行了圆桌会议,总共56人参加:20人来自“S”团结工联、6人来自OPZZ团结工联、14人来自PZPR(波兰统一工人党)、14人“独立权威人士”以及2名神父。圆桌会议在华沙举行,从1989年2月6日直到4月4日。以雅鲁泽尔斯基将军为首的波兰共产党希望能吸收突出的反对派领袖加入统治阶层,而无需变更现有的政治结构。在实际上,这场会议彻底改变了波兰政府和社会的型态。经过会议讨论后,团结工联被正式合法化,而新成立的团结工联公民委员会(Komitet Obywatelski Solidarnou015bu0107)也被允许参加即将到来的选举。选举法规定团结工联可以推派35%议席的众议院候选人,但并没有限制参议院参选人的数量。宣传活动得以在投票日之前合法进行。在5月8日第一份支持团结工联的报纸选举日报(Gazeta Wyborcza)开始发行,瓦文萨与其他候选人的宣传海报传遍全国。在一次选举前的民意测验指出波兰共产政府将会获胜,但第一回选举结果显然是团结工联大获全盛,取得众议院161个议席中的160个,以及参议院99个议席中的92个。而第二回选举团结工联则赢得几乎每一个议席—161个众议院席次、99个参议院席次。这场选举彻底击败了统一工人党和其傀儡政党,团结工联不可思议的压倒性胜利也震惊了每个人。新的众议院被团结工联牢牢掌控。在6月23日一个新的“团结工联”公民国会俱乐部(Obywatelski Klub Parlamentarny Solidarnou015bu0107)成立,由布罗尼斯瓦夫·葛莱米克(Bronisu0142aw Geremek)所领导,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傀儡政党:ZSL和SD也反叛了统一工人党、加入这个新政党,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极少数了。在8月24日众议院选出团结工联的代表泰狄士·马佐维耶茨基(Tadeusz Mazowiecki)为波兰总理。他是1945年以来第一个非共产党的波兰总理。到8月底以团结工联为首的联合政府形成了。 共产主义政权的垮台标志了波兰历史和团结工联新的一章。在击败共产政权后团结工联的角色变的较不重要了,也不太能适应作为一个政党的角色,很快的团结工联的支持度开始降低。在团结工联内部各派系的冲突越演越烈。列赫·瓦文萨被选为团结工联的主席,但他的支持度显然将会逐渐下降。瓦文萨在工联内的主要对手弗拉迪斯沃夫·弗拉泽尼乌克离开了团结工联。在9月瓦文萨宣布选举日报没有权力继续使用团结工联的标志。接着瓦文萨表示了参加1990年波兰总统选举的意愿。在12月瓦文萨当选了总统,辞去了团结工联主席的职位,也成为了第一个经由普选选出的波兰总统。隔年的2月,马利安·克萨克莱夫斯(Marian Krzaklewski)当选了团结工联的领导人。尽管瓦文萨担任波兰的总统,他的政见和团结工联新的领导阶层产生了分歧。因此团结工联不再支持他,反而越来越批评政府的表现,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政党以参与1991年波兰国会选举。这次选举有非常多政党参与角逐,许多都自称为反共产主义的代表,而NSZZ“团结工联”党只获得了5%的选票。在1992年1月13日团结工联宣布发起第一次针对民主政府的罢工:为期1个小时,以反对提升能源价格的政策。另一次为期2小时的罢工在12月14日展开。在1993年5月19日团结工联的代表对政府总理发起了不信任动议,动议通过了,但总统瓦文萨没有接受总理的辞职,并解散了国会。由于解散国会而在接下来1993年再度举行的国会选举中,显现了团结工联的支持度在经过3年后下降至何种地步。尽管许多团结工联的成员试图与右翼的政府划清界线并采取较为左翼的姿态,但团结工联仍然被视为是与政府同一路线的团体,并且支持度持续下跌。由于国家从共产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阵痛期中无法立刻提升财富和生活水平,对经济的电击疗法也遭遇越来越多反对。在选举中团结工联只获得4.9%的选票,距离进入国会所需的5%门槛还相差0.1%(团结工联还有9个参议院议席,比之前减少2席),而胜利的政党则是民主左派联盟(Sojusz Lewicy Demokratycznej)—一个后共产主义的左翼政党。相当讽刺的转变是,团结工联加入了之前的敌人—全波兰协议工会(OPZZ),而许多抗议者也是由两个工会所共同组织的。在接下来一年里,团结工联组织了几次罢工以抗议波兰采矿产业的劳工处境。1995年一次在波兰国会门口发动的抗议遭到警方驱离,只不过使用的是警棍和强力水柱、而不是真枪实弹了。团结工联决定在1995年波兰总统选举中支持瓦文萨,但这场选举成为民主左派联盟第二次胜利,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以51.72%的选票当选总统。团结工联呼吁进行第二次选举的,但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不过众议院仍然得以通过一项谴责1981年戒严法的动议(尽管民主左派联盟反对之)。同时,左翼的全波兰协议工会OPZZ拥有250万名成员,超过了现在团结工联成员的2倍(130万名成员)[28]。在1996年6月团结工联选举行动(Akcja Wyborcza Solidarnou015bu0107, AWS)成立,由超过30个右翼政党组成,联合了自由派、保守派和基督教民主主义的力量。在1997年的波兰国会选举中获胜,耶日·布泽克(Jerzy Buzek)成为总理。不过,在许多有关改革的国内争议,以及是否在1999年加入北约、和是否加入欧盟等争议,加上许多党内的内斗以及贪污的丑闻,使得AWS失去了大量民意支持。AWS的领导人马利安·克萨克莱夫斯输掉了2000年的总统选举,而在2001年的国会选举AWS甚至连1席议席都没有拿下。目前,团结工联有着150万成员,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极小。在团结工联的战略计划上宣称道:“(团结工联)...以基督徒伦理和天主教社会训导来作为行动基础,领导保护劳工利益的行动,并满足劳工在物质、社会和文化上的抱负。”

西甲历史进球排行榜在哪里?

西甲历史射手榜:(小括号里是点球数)1.萨拉【50年代毕尔巴鄂】 277场251球(8),进球率0.91 ,6次西甲金靴2.乌戈桑切斯 347场234球(55),进球率0.67,5次西甲金靴3.劳尔冈萨雷斯 533场228球(9), 进球率0.42,2次西甲金靴4.迪斯蒂法诺 329场227球(15),进球率0.69,5次西甲金靴5.塞萨尔【50年代巴萨】 353场226球(18),进球率 0.64 ,1次西甲金靴6.恩里克【70年代希洪竞技,巴萨】 448场219球(30),进球率0.49,5次西甲金靴7.帕西诺【50年代初期皇马】 278场210球(7),进球率0.76 ,2次西甲金靴8.蒙多 【40年代瓦伦西亚】 231场195球(2),进球率0.84,2次西甲金靴9.桑迪拉纳 【70年代皇马】 461场186球(2),进球率0.40,0次西甲金靴10.胡安阿尔萨 【50年代塞维利亚】 349场182球(9),进球率0.52,1次西甲金靴

欧冠历史进球榜射手榜

欧冠历史进球榜射手榜C罗、梅西、莱万、本泽马、劳尔等。1、C罗:140球。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Ronaldo、C罗),男,1985年2月5日出生于葡萄牙马德拉岛丰沙尔,葡萄牙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边锋、中锋,现效力于曼彻斯特联足球俱乐部。他在2比1战胜里昂的比赛中打进一个点球和一个世界波完成梅开二度,他的欧冠进球数达到了130个,他和梅西是唯一的两个进球数突破100的球员,目前以14个进球的优势力压梅西排在榜首。2、梅西:126球。梅西,全名利昂内尔·安德烈斯·梅西·库西蒂尼(LionelAndrésMessiCuccitini),昵称里奥·梅西(LeoMessi),男,1987年6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圣菲省罗萨里奥,阿根廷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于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3、莱万:89球。罗伯特·莱万多夫斯基,男,1988年8月21日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波兰籍足球运动员亦是波兰国家队队长,场上司职前锋。2017年8月入围2017世界足球先生候选名单。9月20日入选2017世界最佳阵容候选名单。10月9日入选2017年金球奖候选名单。2018年10月12日入选2018年金足奖候选人名单。2019年10月《法国足球》杂志公布了2019年男足金球奖30人候选名单,莱万多夫斯基入候选名单。4、本泽马:86球。卡里姆·本泽马,男,1987年12月19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中锋),效力于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2022年5月29日,欧足联公布了欧冠2021-22赛季最佳阵容,本泽马入选。8月,当选2021-2022赛季欧足联最佳男足运动员。5、劳尔:71球。冈萨雷斯,全名劳尔·冈萨雷斯·布兰科(RaúlGonzálezBlanco),男,1977年6月27日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前西班牙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曾效力于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是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和西班牙国家队的双料队长。在欧冠赛场上要想打进很多球是相当困难的,除了梅西和C罗这两个之外,其他的球员也只能去争一个第三,而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啊!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欧冠历史进球榜射手榜top5。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开启了怎样的历史进程?

孙中山先生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者,是二十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为中国民主革命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奉献了伟大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爱国、爱民精神、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和博爱精神。他的三民主义学说和经济建设思想在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显示出孙中山思想的强大生命力。  一、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  孙中山先生把“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作为毕生奋斗的理想。在他光辉的一生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提倡并实行以武力推翻清朝统治,创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在他一生中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认清了“和平手段”不可复施,坚定地转向民主革命,实现了一生中的第一次转变。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统治寿终正寝,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先生推行三民主义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于三民主义自身存在着局限性,由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指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斗争都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些方面,被历次的革命和运动的结局所证实。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加之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既定的目标未能实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和启发,他接受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提出了国共两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建议,被孙中山接受和采纳。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形成了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不仅是国民党改组的基本指针,在国民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是三民主义同共产主义建立统一战线,国共两党进行合作的共同纲领,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具有开拓性和指导性意义。它的提出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中的第二次转变,也是最伟大的转变。毛泽东称之为“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  二、孙中山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孙中山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在1918-1920年间,孙中山先生完成了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在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和方案中,大致包括区域建设、交通、农业、工业、钱币革命、开放主义等六个方面。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00万英里的公路,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大力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力、电力事业等。提出要在上海一带建设东方大港的计划。  但是,孙中山先生完成他的《建国方略》时,提出了一系列气魄宏伟的计划,在当时的旧中国,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积贫积弱的中国人只能将其视为无法实现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孙中山先生倾心规划的宏伟设想正在逐步地变为现实,并在不断地造福于中国人民。  《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在上海一带建设中国东方大港的计划。从2005年开始运行的上海洋山港,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到1500万标准箱,相当于新建一个上海港。  《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出在三峡建坝的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的构想。这座跨世纪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于2006年9月20日,三峡工程开始进行156米水位蓄水,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三峡工程使长江名副其实地变成了“黄金水道”。  《建国方略》中提出了“火车进西藏”的设想。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极力倡办铁路,并进行具体筹划,2006年7月1日,孙中山“火车进西藏”的计划变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率先提出的“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孙中山先生近百年的理想正在变成或逐步变成现实。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2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孙中山历史伟绩,继承其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先进思想,继续完成孙中山未尽的革命事业,致力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

(1)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分)(2)原因:欧洲思想家借用儒家文化为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提供理论基础;儒学不是宗教,伏尔泰借助儒家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借助科举制抨击等级制度。(6分)(3)影响: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启迪国人思想解放。(2分)(4)原因:《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1分)理解:他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分)(5)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任一点即可得3分) 试题分析:(1)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2)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用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借助儒学批判天主教会;借助科举制抨击等级制度。(3)魏源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思想启迪的作用。(4)孙家鼐由“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到“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而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他认为“康有为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 对题干中的观点需要结合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加以理解。(5)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需要从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这一角度进行评述。如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等。点评:本题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考查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道藏》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

《道藏》是道教经典著作的总称。道经的汇集始于六朝,汇辑成“藏”则在唐开元中。当时的皇帝下令要道观搜集道经,编成一部共3700多卷的《三洞琼纲》。后经过70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战争使部分书散佚了,元朝也曾焚毁了一些道经和印版,在重新编辑印行中又加入一些唐宋的书,到明代正统九年(1444年)编印成的《正统道藏》,共5305卷,包括有1436种书,分装成480函。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编出《续道藏》180卷,分装30函。20世纪20年代上海涵芬楼影印了北京白云观所存的明版的《正续全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道藏》就是这套丛书。

世界足坛历史进球数最多的五位球员

国际足联统计得出的全世界有官方统计以来,职业生涯进球最多的球员: 1.盖德.穆勒(德国) 德国轰炸机,他是德国乃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前锋之一,职业生涯获得过无数荣誉和奖杯,在他的年代无论是世界杯,欧洲杯,欧洲冠军杯,联赛和杯赛,他都获得过冠军并且荣膺金靴!他的职业生涯共打入进球达1461粒之多。 2.弗里登雷克(巴西) 巴西人弗里登雷克,1919年美洲杯冠军和最佳射手;1921/1922年美洲杯亚军;有资料称1910-1934年间足球生涯踢进1329个球;不过,在世界联赛射手榜中他仅仅派到第20名,官方资料显示他出场323,进球354个。 3.贝利(巴西)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贝利20多年的足球生涯中,获得无数个冠军,他参加过4次世界杯,曾经3次夺取世界杯冠军,是当之无愧的一代球王。 他也是官方统计出来的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 在其21年(1956-1977)的足球生涯里,曾参加过1366场足球赛,共踢进1281个球。 4.普斯卡什(匈牙利) 上个世纪50年代匈牙利足球是无敌的存在,曾夺得1952年奥运会冠军,连续32场比赛保持不败!普斯卡什正是那个时代匈牙利足球的代表性人物。 普斯卡什生涯出场比赛1200多场,进球总数达1100粒以上。 5.罗马里奥(巴西) 1985年,罗马里奥出道于巴西的瓦斯科达伽马足球俱乐部,之后效力于埃因霍温、巴塞罗那、弗拉门戈、巴伦西亚、弗鲁米嫩塞等多家俱乐部。 1994年,罗马里奥当选为“世界足球先生”。 2009年,罗马里奥正式宣布退役。 扩展资料 国际足联历史与统计委员会唯一认可的进球数超过1000的射手是球王贝利,职业生涯共攻入1286个进球。 不过此前,曾创造单届世界杯攻入13个进球纪录的法国射手方丹认为,贝利的1286个进球包括友谊赛和慈善赛进球,贝利甚至把他代表巴西军队球队踢时取得的进球也算在其内。 如果按照这种算法,16岁时在莫桑比克步入职业足球生涯的尤塞比奥,总进球数1137个,盖德穆勒的总进球将达到1400个,普斯卡什、迪斯蒂法诺、比坎等人的进球数也将超过1000。

印加帝国的有什么样的历史进程?

印加帝国是一个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国家以库斯科为中心,向外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叫作一个苏龙,苏龙以下分若干省,省以下分若干爱利尤(相当于氏族或氏族公社),通过驿道、驿使来管辖地方的官吏和事务。为巩固政权,印加帝国制定了法律,并把部分征服的部落迁移异地,还推行统一的语言,把“奇楚亚语”定为国语。印加王是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他集立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和首都库斯科太阳神的首席祭司长,短发和象牙权杖为其特权和高贵的标志。王后被称作“科利亚”,王室贵族实行一夫多妻金柄石斧,王权的象征。制,国王死去,其妻妾、奴仆要献祭或者殉葬。王位继承人,只能在正妻诸子中选任,还要听取贵族议事会的意见。除了王后妃子和国王的姐妹外,他人不能正视国王。臣民们在参见时,必须赤脚行走,身背着木柴,眼睛只能看着地面。每当国王到全国巡视,都要坐轿,每当掀开轿子的帘幕被臣民们看到的时候,人们便唬得发出震天的呼叫,喊声连空中飞翔的鸟儿都被惊落。印加人必须服从王的意志,没有王和官吏的允许,人们不得拥有私人财物,连穿两件衣服,杀一只羊,或随意地吃东西也不行。如果臣民保护不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王公们便杀死他们的孩子作祭品,也可以夺走他们的妻子,去转送给另外的人。贵族组成的理事院,可以确定王位继承人人选;贵族可以出任廷臣、四大行政区长官和地方官,还可以任祭司。祭司享有各种特权,享受着太阳神土地的收入,却不受地方官的管辖,而直接归属首都库斯科最高祭司统管。被征服者的地位低下,他们除了要交纳赋税外,还要为国家服徭役。男人被征去架桥筑路、修建水利、寺庙、碉堡等,这种人,被称为“米达”。被征服者的女人要交纳纺织品,漂亮的被选去做国王或廷臣的妻妾。有的成为“白面中选者”,被送进寺庙中做“太阳贞女”。他们中的氏族贵族还有一定的特权,他们的份地由社员耕种,有一份额外的牧畜,有女奴为其纺纱织布,还监督着社员为太阳神、印加王和孤寡及服役士兵的土地耕种。但他们仍然属于统治者的奴隶。被征服者中还有一部分“雅纳库纳”,他们是被挑选出来的,有男有女,属于一个确定的主人,他们中大都是杂工、仆役、纺纱工、织布工、刺绣工和手工业者。印加人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农村氏族公社(ayllu)。耕地归公社所有,分三部分,分别属太阳神、国王和公社成员,产品用于供应祭祀和祭司生活需要、政府和军队开支以及维持公社成员生活,所有土地均由公社成员耕种,但耕作时需先种太阳神和国王的土地,然后耕种村社成员的份地和归村社所有之田。每征服一地后,均实行米蒂马耶制度,强迫被征服部落迁移到新地方,并移入忠于印加的居民进行监视。强迫被征服各族使用官方语言奇楚亚语,同时把各地区统治者的子弟召来库斯科作为人质,以巩固帝国的安全。帝国内实行劳役制,25~50岁的男子均需服劳役。公共工程的兴建通过轮流抽调壮劳力的米塔制劳役形式来完成。被征服地区居民中的年轻力壮者则被选出从事某些特殊劳役,处于奴隶或半奴隶地位,因此有人认为尽管印加帝国还保留有许多氏族制残余,但已进入早期奴隶制社会。印加国实行中央集权制。都城库斯科号称“世界中心”。国王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印加国君依靠军队和行政机构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也被纳入国家强化管制之中。国王常到各地巡行,地方长官则每隔一定时期被召到首都报告政务。1531年,瓦伊纳·卡帕克死后,长子瓦斯卡尔与异母弟阿塔瓦尔帕为争夺王位而发生内战,阿塔瓦尔帕与军队领袖结盟,击败瓦斯卡尔,但战乱使双方伤亡极大,加之此时瘟疫流行,国家元气大伤。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F·皮萨罗侵入印加帝国,诱捕并处死国王阿塔瓦尔帕,立曼科·卡帕克二世为印加王。1533年,西班牙殖民军围攻印加首都库斯科。次年11月,占领首都库斯科。1536年,曼科·卡帕克二世发动反对西班牙人的起义,1537年被镇压,曼科·卡帕克二世被迫逃亡,但其他起义者的反侵略斗争一直延续到1572年,才被西班牙殖民军完全镇压下去。

董平,花荣,张清,史进,张顺,燕青谁最帅,谁最厉害呢?

董平人称双枪将,武力应排第一,样貌方面没有特别突出;花容为神箭手人称小李广,近战武力肯定不如董平;张清人称没羽箭,属于擅使暗器之类,不论武力和暗器都应该差董平和花容一些;张顺人称浪里白条,也就是一个潜水员(天天潜水估计是皮肤泛白吧,所以有这样的绰号),说的好听点是水上功夫,直白点就是擅长游泳潜水;史进人称九纹龙,应身上纹了纹身而得名,武力和相貌都还一般;燕青应该算是帅的,但是估计主要成分还在于他会音乐,武力方面不大好。个人总结武力第一双枪将董平,射箭第一小李广花容,帅气第一浪子燕青。

穿甲弹有什么历史进程?

穿甲弹早在十九世纪便已在战场厮杀,当时,它主要对付装甲战船,用得还不普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面世,装甲弹才风风火火冲进战场,其性能也有了很大改进。这期间装甲弹是一种适口径穿甲弹,即穿甲主体的直径与穿甲弹弹体的口径相同。这类穿甲弹又叫普通穿甲弹。根据穿甲弹的弹头不同,通常人们还把普通穿甲弹分为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被帽穿甲弹。前两种穿甲弹主要用来对付均质装甲,而后一种由于在弹头上加有风帽和被帽,因而穿甲能力强,可用来对付表面经硬化处理的非均质装甲。普通穿甲弹一般在弹体内装少量炸药,以提高穿透装甲后的杀伤和燃烧作用。不装炸药的又称实心穿甲弹,装炸药较多的称半穿甲弹或穿甲爆破弹,装有燃烧剂(燃烧合金)的称穿甲燃烧弹。普通穿甲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组成。弹丸有风帽、被帽、弹体、炸药、弹底引信和曳光管。风帽用于减小飞行阻力。被帽用于保护弹体头部穿甲时不受破坏,并可防止跳弹。弹体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热处理使头部硬度略高于尾部,以改善穿甲性能。曳光管用于显示弹道。100毫米普通穿甲弹弹丸全长不超过3.9倍口径,初速900米/秒左右,在1000米距离上可击穿110~160毫米/30°的装甲。1000米处的速度损失是初速的11%~1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重型坦克杀上战场,装甲厚度达到150-200毫米。面对这样的“硬骨头”,钝头和被帽装甲弹都显得无能为力,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次口径超穿甲弹。所谓次口径,是指穿甲主体的直径小于弹径。这种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的弹体内,有一个用硬质合金制成的弹芯。由于穿甲弹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穿透装甲的,因而当弹丸以高速撞击装甲时,强度高而直径细小的弹芯就能把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装甲的很小面积上,从而一举把“乌龟壳”穿透。后来,坦克不肯示弱,又把装甲增厚,于是便出现了威力更强的超速穿甲弹。这种弹按其稳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弹丸自身旋转稳定的,另一种是借助于装在弹体上的尾翼稳定的。

宁海县柔石中学的校史进程

宁海县柔石中学位于宁海跃龙街道西大街186号,地势高踞,古木葱茏。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于此开笔,如今,学校大门西侧仍矗立“徐霞客游记始发地”纪念碑,以供后人瞻仰凭吊。自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本县绅士杨鹏栖创建“文昌书院”开始,这里便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横跨三个世纪,至今依然书声朗朗,可谓我县近代和现代教育的发祥之地。该校前身是“宁海县城关民办中学”。1957年,为缓解宁海中学招生压力,由县工商联出面和主管,集资创办宁海城关民办业余初中班。当年9月,招收初中新生2个班,共计112名,教师3名,负责人崔佩华。1958年3月,学校定名“宁海县城关民办中学”,隶属城关镇人民政府。首任校长由城关镇镇长王语平兼,崔佩华继续任学校负责人。同年底,宁象两县合并,学校更名为“象山县城关民办中学”。1960年初,学校迁至冠庄下洋庵,实行半农半读。7月,首届初中学生毕业,有11人考入中专,14人考入宁海中学。1961年10月,宁海县建制恢复,学校迁回城关,校名恢复为“宁海县城关民办中学”。1962年8月,县文教局决定将原城西小学部分旧校舍正式划归民中使用。是年9月,学校招收初中新生1个班44名。全校共计2个班,学生64名,教师5名。从此,学校走上了正规发展道路。1964年8月,学校由县文教局和城关镇双重领导,享受区中待遇。同时,办公费、教师工资、维修设施经费等均由县教育局直拨,停止向社会各界集资。1966年12月,根据“文革”形势,上级决定学校更名“宁海县红卫中学”,性质不变。1969年初,“宁海县红卫中学”被撤销,城关四所小学设戴帽子初中,学校名称为“宁海县城关工农五七学校”,并建立革命领导小组。1973年9月,学校更名“宁海县城关镇城西学校”,工宣队进驻学校,并建立校党支部及领导小组。1975年9月,学校增设高中部,秋季招收高中新生一个班,56名学生,为该校正式办高中之开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当年就有3名首届高中毕业生考入高校。是年9月,学校招收初中6个班,高中6个班,中学部共计17个班,学生973名。1978年2月,县教育局将“宁海县城关镇城西学校”升格为“宁海县城关中学“,属普通完全中学、公办性质,隶属县教育局、城关镇双重领导。7月,第二届高中61名学生毕业,其中有15名学生考入高校,3名学生考入高中中专。9月,招收初中新生4个班,计229人、高中新生2个班,计111人。全校初高中共19个班级,学生总数为1033人。1978—1992年,在这10多年时间里,学校总共向高校输送人才356名,向中等学校输送人才387名。同时,学校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的劳动后备力量,初中毕业生3502名,高中毕业生2322名。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鲍作益、省“十大杰出女性”、全国农村科技致富能手陈冬娥、全国绿化祖国青年突击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陈惠勇等。学校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1989年,被市教委命名为《办学纲委》达标学校(良好级);1990年,被县委、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2年,被县教委授予“文明学校”称号。在此期间,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工作者,有近百人次获得县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其中,楼红斌教师1988年荣获省“报晖”奖励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师。1992年8月,“宁海县城关中学”更名为“宁海县第二中学”,直属县教委主管。1992—1997年,学校累计培养高中毕业生765人,初中毕业生1661人。1993年,宁海县实施高中总体规划改革,宁海中学、知恩中学面向全县招生,该校生源档次下降,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6年,该校高中毕业人数141人,高考上线68人,录取68人,升学率达到48%。中考成绩更为优秀,两位学生以545分的高分并列全县第一,并有6名学生进入全县前20名。同时,该校运动员代表县参加市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篮球队代表县参加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也取得冠军。学校也被评为“全国群众性体育训练先进集体”。1997年9月,该校举办创校四十周年校庆活动。9月30日,县政府批复(宁政发[1997]158号)同意更名为“宁海县柔石中学”。1998年学校被评为市“示范性文明学校”,2000学年被县教委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校工会被评为市“先进工会组织”,校团支部被评为县“优秀团支部”。2002年9月始,童富军担任校长。新的领导班子提出口号:两年抓稳定,三年有起色,五年见成效。2002年9月26日,纪念柔石诞辰100周年暨柔石烈士雕像揭幕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省、市、县有关领导出席,并为雕像揭幕。2002年11月15日,市、县督导评估验收组对该校办学水平上省A级标准进行评估验收,以达标率90.5%的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这样,该校成为全县继宁海中学、知恩中学之后第三所省A级办学标准的普通高中。同年12月5日,县教育局批准该校建造新教学大楼(现正学楼)。该教学楼建筑面积3612平方米,投资500多万元。百年老校开始走向复兴之路。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世纪回眸》栏目对该校作了专题报道。2003年,该校全国首创“校园110”应急援助系统,并着手开展“校园综合治理运行机制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研究。1月14日,市、县总工会验收认定该校工会为“市先进教工之家”和“县先进基层工会”。4月18日,县人大、教育局、卫生局联合检查组对该校食堂进行等级验收,确认为“A级示范性食堂”。12月30日,学校被宁波市教育局授予“现代化达纲学校”。2004年,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县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实验室被评为“县2003学年度先进实验室”,同时,学校还被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评为“市治安安全示范单位”。 5月14日,宁海县中小学法制工作现场会在该校报告厅举行,是年,柔石中学最后一届初中以突出的成绩,为学校结束初中招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2005年,该校被评为宁波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宁波市治安安全示范单位、宁波市先进保卫组织、宁海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这一年,该校上重点线3人,上中国美术学院录取线2人,第二批39人,第三批139人,组档线以上453人。这是该校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2006年,该校获得5项市级荣誉:宁波市高中会考工作先进集体、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治安安全示范学校、市先进保卫组织、档案管理上省二级单位。12月29日,“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该校隆重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07年高考成绩该校取得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上重点线14人,二本线以上68人,三本线以上215人。 2008年,该校取得了三项省级荣誉:浙江省创建治安安全示范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浙江省普高会考工作先进单位。同时,高考成绩再次刷新记录:上重点线11人,本科线204人,上线率97.97%。该校拥有占地面积264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951平方米,体育运动场所面积10465平方米。116名在职教职工、1463名在校生,全校师生秉承百年老校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办学遗风,文明务实,努力开创柔石中学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