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如何看待中国海军郑和舰抵印尼雅加达进行访问

郑和号是一艘训练舰.连武器都没有.是服役30年的老舰.隶属于大连水面舰艇学院.是纯友好性质.

郑和舰的介绍

郑和号训练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舰上设有卫星导航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以及全自动火炮、火箭深弹发射器等武器装备,教学、通信、机电、生活、医疗设施齐全,并设教学指挥中心和教学彩色电视闭路系统。2012年4月16日,“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从大连某军港解缆启航,开始环球航行,并前往11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

郑和舰的环球航行

2012年4月16日,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从大连某军港解缆启航,开始环球航行,并前往11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这次出访是海军时隔十年后第二次组织环球航行行动,上一次是2002年,这一次也是海军首次派单艘以学院为主体执行环球任务。这次环球航行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厄瓜多尔、法属波利尼西亚、汤加、印度尼西亚、文莱等11个国家港口,并停靠吉布提、牙买加、澳大利亚3国的港口,总航程超过3万多海里,历时5个多月。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次出访的310名官兵中有113人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学员,这些学院当中有13名是女学员。他们将这一次出访当中完成他们的远洋训练实习,并通过和外军的交流来学习外军的优长。这一次环球航行期间还将邀请部分国家海军院校学员分阶段随八一舰远航,和海军学员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中外海军学员一起参与海上实习训练活动。2012年5月3日上午圆满结束对马来西亚的友好访问,踏上环球航行出访及远洋实习训练的新航程。访马期间,我出访官兵赴马六甲参观了三保庙、郑和纪念廊等郑和遗迹,并在马六甲海峡纪念碑前进行了现地教学。

郑和舰在哪里开展的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活动?

根据报道,中国海军郑和舰27日上午搭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和潜艇学院的109名学员,顺利停靠江苏太仓润禾码头。这标志着郑和舰与江苏省太仓市的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的军地领导,以及各界群众登上郑和舰参观,并与官兵面对面交流,了解郑和舰耕海育人30年的光辉业绩,以及人民海军近年来的最新成果。随后,随舰实习的海军学员以及郑和舰官兵先后奔赴太仓市郑和公园和郑和纪念馆,开展“弘扬郑和精神,建功万里海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参观太仓市规划展示馆等地,进一步了解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并观看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某训练舰支队原创话剧《花甲舰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政委宣连军表示,江苏太仓是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其所在的中国长三角地区,亦是当前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组织学员到太仓追寻郑和足迹,就是要在学员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航海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员热爱海军、建设海军、献身海军及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郑和舰属于什么级别?

训练舰是一个单独的辅助舰种,和驱逐舰、巡洋舰一样,有很多就是利用现役战斗舰艇改装的,比如法国的“贞德”号,平时做为训练舰给学员提供实习场所,战时则恢复为直升机巡洋舰也有郑和号这种专门建造的专用训练舰,主要职责就是训练学员

郑和舰环球航行任务,总航程多少公里

2012年4月16日,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起航,前往11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这次航行总航程超过3万海里,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郑和舰的性能参数

主要性能数据排水量: 4500吨,满载大于6000吨主尺度:长132.07米,宽15.8 米,吃水4.8米主 机: 2台柴油机 ,2轴,7200马力编 制: 30名教师,200名军校学员航 速: 18节续航力:1万海里/17节自持力:30昼夜最大航程: 900公里舰舰导弹: 无鱼 雷: 无火箭发射器: 2座81式火箭发射器舰 炮: 2座57毫米双联舰炮,2座30毫米双联舰炮直升机: 1架直-8

郑和舰的武器装备

“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于1987年4月27曰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完毕正式下水服役,舰长132.07米、舰宽15.8米、满载时排水量大于6000吨、最大航速是18节、可连续航行10000海里、自持力为30昼夜、可承载170名船员以及30名老师和200名军校学员。其实,从披露的资料看,“郑和”号训练舰上的武器装备并不是很先进,从舰首到舰尾主要武器装备是:在前甲板上作为主炮的两门57毫米双管火炮和围拱其两侧作为副炮的两门30毫米双管火炮。此外,还有5管反潜火箭2座,以及对海/低空警戒雷达1座、圆球炮瞄雷达1座。这些基本上就是“郑和”号训练舰的全部火力装备,都是1987年列装时就开始列装的老装备。

中国郑和舰环球航行完成总航程共多少海里?

2002年5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了首次环球航行。“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历时132个昼夜,航行33000多海里,访问了新加坡、埃及、土耳其、秘鲁、法国等五大洲10个国家及港口,创造了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的记录。这次航行是从青岛启航的。“郑和”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海军远洋航海训练舰。它以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命名,舷号“81”,1987年4月正式服役,至今已航行28万海里。主要承担我海军院校学员海上实习训练任务,可同时完成航海、舰炮、观通、雷达声纳、舰艇操纵等15个专业30多个课目的教学训练任务。作为中国海军对外交流的窗口,“郑和”舰服役25年来,曾多次结合学员远航实习出国访问,航迹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的40多个海区和港口。这次环球航行也是“郑和”舰服役以来第10次出访。

海军郑和舰环球航行总航程约为多少海里

郑和舰环球航行总里程约为32000海里。2012年,4月16日,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郑和”舰从大连某军港起航,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友好使者前往11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来自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110名学员随舰出访并将进行远洋实习训练。中国海军郑和舰12月6日结束对新西兰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从奥克兰港王子码头解缆起航回国。至此,郑和舰圆满完成了对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的访问任务。

郑和舰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的

  1、郑和舰的命名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事件。  2、郑和下西洋事件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3、郑和舰  郑和号训练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舰上设有卫星导航仪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以及全自动火炮、火箭深弹发射器等武器装备,教学、通信、机电、生活、医疗设施齐全,并设教学指挥中心和教学彩色电视闭路系统。2012年4月16日,“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从大连某军港解缆启航,开始环球航行,并前往11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

中国郑和舰完成环球总航程多少海里?

26万海里。“郑和”舰累计总航程达26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10余圈,开创了人民海军单舰航程最远、在航率最高、所经航区港口和出国次数最多4项纪录;累计有近3万名军校学员在“郑和”舰上完成海上实习任务。在海军舰艇部队现役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中,每3人当中就有1人曾在“郑和”舰或“世昌”舰上实习过,“郑和”舰已成为人民海军名副其实的“海上流动大学”。郑和号训练舰自1987年服役到2007年4月27曰的20年来,“郑和”舰圆满完成了学员实习、 军事训练、出国访问等各项重大任务200余次,在大洋深处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先后4次代表人民海军出访美国、俄罗斯、印度、泰国等7个国家,赴柬埔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航迹遍布世界30多个海区和港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友好之师”的良好形象。

郑和舰是什么样的人?

郑和健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训练舰是郑和训练舰的简称。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训练舰。它于1987年4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郑和舰的到来结束了中国海军舰艇学院对商船和渔船的租借,完成了该学院的航海实习。郑和健图片郑和舰隶属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管辖,也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以来,专门为海军学院建造的远洋训练舰。也被称为中国军校第一舰。郑和舰自1987年服役以来,圆满完成海军学员实习、军事演练等重要任务200余项。到2012年,郑和舰累计航程26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十多圈。还创下了人民海军单舰最长航程、航区停靠港口数、途经国家数等多项纪录。而且,郑和舰不仅是行进在海上的军校搜索,更是中国友谊的使者,为海军学员带来汗水和便利。服役以来,郑和舰完成了多次海外任务,出访了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还远赴柬埔寨参与国际维和运动,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港口留下足迹,在中国外交上留下许多美好印记。郑和舰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和中国倡导的和谐海洋理念。郑和舰的武器装备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对外透露的信息来看,郑和舰的武器装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先进。都是1987年造的老设备。不过郑和舰的作用不是打仗,所以不需要太先进的武器。郑和属于哪个朝代?郑和生于公元1371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也就是说,郑和确实是阿明王朝的人。他出生在明朝开国之后,生活在明朝最繁荣的永乐皇帝统治时期。《郑和1405:魔海寻踪》漫画剧照元初,郑和的祖先迁居云南,是云南王的贵人。郑和原名马,号马。郑和的冒险精神很大一部分是受家庭影响。郑和的祖父和父亲不远万里去麦加朝圣。朝觐是穆斯林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制度,每个有能力的成年穆斯林都有去麦加朝觐的义务。因此,郑和的祖先也被当地人称为“哈知”,意思是朝圣者或旅游服务员。但郑和命运的转折点是在1381年,当时郑和十岁。这一年,明朝刚刚建立十几年,政权尚未稳固。一些元朝势力盘踞在云南。于是他们集结三十万兵马,赶赴云南,清剿元朝旧部。在这场战争中,十一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当时他是明军副总司令。蓝玉在军队里抓住了郑和,阉割了他,留在军队里当了一个杂役。离开云南后,蓝玉把郑和带到了南京,并把郑和交给了燕王王宓,他将成为明朝未来的皇帝。所以郑和是一个正经的明朝人,但是郑和被海蓝玉害了,一生没有子嗣,应该是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最大的遗憾。郑和下西洋最远的一次航行在哪里?很多人好奇郑和下西洋最远在哪里,这也是历史学家争论的一大问题。有人说郑和可能到达了澳大利亚甚至美洲。就这样,发现新大陆的人从欧洲人变成了亚洲人。但这多是推测,没有真实依据。郑和的黑线画但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非洲东海岸。根据公元《明实录》年的记载,郑和到过一些非洲国家。太仓港天妃宫石刻《范统事迹碑》和长乐南山三峰塔石刻《天妃祭奠英灵》都记载了相应的内容。据考古发现,在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发现过中国瓷器,这些瓷器都是14、15世纪的。这些发现可以证明中国瓷器曾经流传到这里,而最有可能把这些瓷器带到这么远的地方的人就是郑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