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窦宪的勒石燕然为什么感觉不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名气大呢?

封狼居胥”与“勒石燕然”并称古代武将最高荣誉,而完成这两项壮举的人物分别是少年英雄冠军侯霍去病与外戚权臣窦宪!对于霍去病我们总是用无尽的辞藻去赞扬,可是对于窦宪我们大多数人却十分不了解。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我看来无非是以下两个!冠军侯霍去病面对的匈奴实力不同霍去病面对的匈奴西汉初年北方匈奴民族在大单于的努力下,整合为一个强大的整体民族。放眼天下,没有国家与民族能够同他们匹敌。当时西汉高祖刘邦,曾经率领大军征伐匈奴。却被匈奴大军团团围住,最后还是贿赂匈奴王妃才得以逃脱。此后惠帝、文帝、景帝深知匈奴强大,都采取和亲的方式麻痹匈奴,换来两个国家的安宁。即至汉武帝时期,大汉立国近百年国富民强。因此汉武帝不拘一格重用卫青与霍去病等人,带领大汉铁骑打击匈奴。经过长达十数年的战斗才将匈奴打的不敢南下而牧马。霍去病也在战争中建立不世功勋~封狼居胥!骠骑将军霍去病窦宪面对的匈奴自西汉时期汉武帝对匈奴连番打击,匈奴不仅实力大减。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东汉年间匈奴内部发生严重不合导致分解。匈奴部落,分解成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这两个部落相互不服气,你来我往也是自相残杀。而其中这北匈奴实力稍微强大一点,于是想着去劫掠东汉边境。可是此时的东汉经过汉光武帝等人励精图治,国力正盛!而窦宪此人正是带着巅峰时期的东汉铁骑,去打已经分解的匈奴部落。并且在战争之前,北匈奴还中了南匈奴的埋伏损兵折将。这窦宪可以说是看准了机会,捡漏的!大将军窦宪两人名声不同传说中的霍去病霍去病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妹妹与平阳县小吏通奸所生,卫青也是霍去病的亲舅舅。可以说他是实打实的外戚,但是他并没有争权夺利!汉武帝将很小的霍去病接入宫中收养,并且亲自教导他兵法谋略。可以说,汉武帝对于霍去病是半个父亲与师父。而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年仅十七岁便随军出征。一路建功立业,第一次打击匈奴就因功封为冠军侯,后累至骠骑大将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英雄、帝国新星,却在二十三岁就生病去世。汉武帝为了祭奠他将他陪葬茂陵,还在去世前将他的弟弟霍光安排为辅政大臣。霍去病的英年早逝,留下的只剩他的传奇故事!霍去病把持朝政的权臣窦宪窦宪此人的姐姐是汉章帝的皇后,因此他与霍去病一样是外戚出生。然而窦宪却仗着姐姐的实力,欺负汉元帝年幼把持朝政!窦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因此封窦宪为大将军,让他独掌军政大权。窦宪由此骄横跋扈,不可一世。而窦宪在朝政中也被描述为“威震朝纲”,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只需知会一声。窦太后便会下旨赐给他。满朝文武大臣见此也是纷纷投靠,窦宪家族由此掌握了东汉政权。然而他的举动早已经引来汉和帝的不满,随着汉和帝长大也想夺回皇权!因此汉和帝重用宦官郑众,与其密谋诛杀窦宪。最终窦宪包括他的都是家族,都被汉和帝所覆灭!可以说,窦宪就是一个权臣!大将军窦宪结语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窦宪诛灭北匈奴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他捡漏,而且他身为外戚独断朝纲也引火自焚。历来的封建统治者,必然会宣扬霍去病这样为国精忠的少年英雄。而不是窦宪这样的,嚣张跋扈的外戚。因此这造成了两人在后世中,名气截然不同!

自称万人敌,还说自己能“勒石燕然”

此人名叫孔范,字法言,是会稽山阴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孔范出身官宦之家,他自幼好学,“博涉书史”,在陈宣帝时期担任宣惠江夏王长史。陈后主即位后,孔范得到了重用,官至都官尚书。孔范之所以受到重用,一方面是他相貌堂堂,举止优雅,另一方面是因他“文章赡丽,又善五言诗”。孔范很有心机,他知道陈后主不愿意听到过失,所以每当有坏事发生时,他都能“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后宫中的孔贵人深受陈后主的宠爱,孔范“与孔氏结为兄妹”,因此更加受到陈后主的重用,“宠遇优渥,言听计从”。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对孔范十分敬畏,孔范就“飘了”,“以为文武才能举朝莫及”。588年,隋朝已经调动军队,有渡江的迹象了,陈朝的群臣请求加强防备,遭到了施文庆的反对。陈后主犹豫未决之时,孔范说道:“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自恨位卑,虏若能来,定作太尉公矣。”还有人说隋军的战马死了不少,孔范说道:“那些是我的战马,怎么就死去了呢?”听完孔范的话,陈后主很高兴,没有加强长江的警备。不久,隋军渡过长江,“贺若弼陷南徐州,执城主庄元始,韩擒虎陷南豫州,败水军都督高文泰”。南陈将领任忠、司马消难都提出了坚守建康,派兵切断淮水的策略。但是自诩为“万人敌”的孔范急于立功,他对陈后主说:“司马消难狼子野心,任蛮奴淮南伧士,语并不可信。”隋军逼近建康,形势岌岌可危,任忠提出了持久之计,又遭到了孔范的反对。孔范对陈后主说道:“请作一决,当为官勒石燕然。”意思是说,请求与隋军决一死战,一定为陛下“勒石燕然”。陈后主当即答应。第二天,鲁广达、任忠、樊毅、孔范、摩诃等人率领数万兵马来到了白土岗,与隋军将领贺若弼交战。贺若弼的军队只有8000人,在交战的过程中一度陷入不利的状况。贺若弼发现孔范所部非常薄弱,于是调集军队猛攻孔范的军队。孔范只是个书生,根本不会统率军队,所以他的军队一触即溃,导致陈军全线溃败。陈朝灭亡后,孔范也被送到了长安。隋文帝“以其奸佞谄惑,并暴其过恶,名为四罪人”,将孔范流放到了边远之地。

东汉勒石燕然的耿秉去世为什么匈奴人举国痛哭呢?不应该举国欢庆吗?

是这样的,耿秉打的是北匈奴。汉初时匈奴分裂,南匈奴请求归附,被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内蒙一带。南北匈奴之间是不和平的。公元89年(东汉永元元年),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组队,同北匈奴军队会战,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班固和窦宪、耿秉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班固燕然勒功)。之后北匈奴西逃,南匈奴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对于南匈奴人来说,耿秉就是一个保卫者。而之后耿秉担任度辽将军,驻扎边疆,对南匈奴有相当的好处。所以他死了以后,南匈奴人举国痛哭。

渔家傲秋思和使至塞上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来抒发感情有何异同

不同:王维诗写都护在燕然,就是说已经胜利了,表现出对必胜的信心。范仲淹词说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士们没有成功打败敌人之前不能回家。表现他们的矛盾心理,既想建功立业,又想与家人团圆。感情基调更加沉重。使至塞上: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渔家傲秋思:征夫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祭天刻碑的铭文。

封狼居胥  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三,取食於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只是诏书内容,无碑文。勒石燕然  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既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宪乃班师而还。遣军司马吴汜、梁讽,奉金帛遗北单于,宣明国威,而兵随其后。

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分别有什么典故?为何更喜欢用后者?

勒石燕然比不上封狼居胥?同样的功绩,只因为主帅不一样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会用"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来表达自己对于建功立业的理想,但是在这两个词语当中,人们往往又会更加的偏爱"封狼居胥",这其实与这两位词语的创造者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封狼居胥",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与匈奴人开战,冠军侯霍去病采用了千里奔袭的战术,直接打到了匈奴人的王庭圣山,大败匈奴人,于是在匈奴人的圣山狼居胥山举行了大规模的祭天仪式,于是后人便将这样的功绩称为"封狼居胥"。然后是"勒石燕然",在东汉时期,匈奴已经分裂称为南北两匈奴,南匈奴对汉朝臣服,北匈奴对汉朝仇视,于是当时的外戚窦宪便率领汉军和南匈奴的军队讨伐北匈奴,结果北匈奴大败,于是窦宪来到了但是的燕然山,在那里刻字,记录了自己和汉朝的功绩,于是就被称为"勒石燕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两位都给匈奴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且战功卓著,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不相上下才对,可是怎么就更加喜欢封狼居胥呢?主要还是霍去病和窦宪的区别。首先霍去病是年少成名,都说出名要趁早,所以人们对于这样的青年英雄,往往是充满着崇拜和敬意的,可是窦宪呢?那可不是上面年少成名,窦宪的年纪应该挺大的。第二个就是两人出征的性质不一样,霍去病的出征是因为国家的需要,当时汉朝和匈奴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所以非常的需要向霍去病这样的人站出来,展示国家威望,但是窦宪却是不一样,他是因为犯了罪,而在两汉时期,去攻打匈奴又是最为正确的政治倾向,于是窦宪便去攻打了匈奴,他是为了去逃脱自己所犯下的罪过。第三个就是虽然霍去病和窦宪都是外戚,但是这个外戚的水平却不是一样的,霍去病这个外戚当得是公私分明,低调不已,可是相比于霍去病,我们的窦宪同学那就高调的太多了,在朝廷之上,不断打击异己,私底下还不断结党营私,私生活更是贪污腐败,飞扬跋扈。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建功立业以后,霍去病依旧低调不已,而且对于汉武帝忠心耿耿,可是窦宪呢?在建功立业以后,回到朝廷当中,不仅一起的罪过被免除,还得到了很大的封赏,可是他的野心却是越来越膨胀,最后竟然想要除掉汉和帝,自己去做皇帝,当然最终窦宪被汉和帝联合宦官一举铲除了。其实吧,"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都是表达了我国古代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但是因为两位创造者截然不同的追求和性格,也就造成了现在这两个词语的差别,毕竟在古代那个讲究儒家礼仪的时代,像窦宪这样的人,就是大逆不道的!

勒石燕然用了什么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扩展资料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塞下秋来风景异”,劈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异”在哪里呢。且听下文:“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下面三句,写的就是“雁去”后的情景。“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李陵《答苏武书》中的“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可作注释。然而,范仲淹在这里却更有一层深意,那就是“连角起”。角,是古代军队里吹的乐器。“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千嶂”,是写山势,层峦叠嶂,犹如巨大的屏风。“长烟”,是炊烟和暮霭所形成的一片雾气。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然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接下来的“燕烟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燕然”,指燕然山,就是今天的杭爱山。“勒”,刻的意思。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这个“计”字很重要,它是计议、打算的意思,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若是把它理解为计策的“计”,那边防军人的不能回家就成为被动的、无奈的了。这样理解,对边防军人的形象,对全词的意境就都有损害。“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启下,进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从《渔家傲》全词来看,应当说,情调是悲壮的,感情是强烈的,它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勒石燕然用的什么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扩展资料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塞下秋来风景异”,劈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异”在哪里呢。且听下文:“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下面三句,写的就是“雁去”后的情景。“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李陵《答苏武书》中的“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可作注释。然而,范仲淹在这里却更有一层深意,那就是“连角起”。角,是古代军队里吹的乐器。“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千嶂”,是写山势,层峦叠嶂,犹如巨大的屏风。“长烟”,是炊烟和暮霭所形成的一片雾气。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然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接下来的“燕烟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燕然”,指燕然山,就是今天的杭爱山。“勒”,刻的意思。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这个“计”字很重要,它是计议、打算的意思,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若是把它理解为计策的“计”,那边防军人的不能回家就成为被动的、无奈的了。这样理解,对边防军人的形象,对全词的意境就都有损害。“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启下,进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从《渔家傲》全词来看,应当说,情调是悲壮的,感情是强烈的,它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勒石燕然”用的是什么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扩展资料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塞下秋来风景异”,劈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异”在哪里呢。且听下文:“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下面三句,写的就是“雁去”后的情景。“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李陵《答苏武书》中的“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可作注释。然而,范仲淹在这里却更有一层深意,那就是“连角起”。角,是古代军队里吹的乐器。“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千嶂”,是写山势,层峦叠嶂,犹如巨大的屏风。“长烟”,是炊烟和暮霭所形成的一片雾气。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然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接下来的“燕烟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燕然”,指燕然山,就是今天的杭爱山。“勒”,刻的意思。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这个“计”字很重要,它是计议、打算的意思,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若是把它理解为计策的“计”,那边防军人的不能回家就成为被动的、无奈的了。这样理解,对边防军人的形象,对全词的意境就都有损害。“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启下,进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从《渔家傲》全词来看,应当说,情调是悲壮的,感情是强烈的,它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勒石》,又名《勒石燕然》,是南宋范野经典,《后汉书》第23卷<窦荣传·窦贤>》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名。《燕然勒功》和《燕然勒石》作为重要典故,已成为后世大英雄们向往的成就顶峰。扩展资料:卫青卫青是西汉的将军、配偶和军事家。他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的第一次远征是对龙城的突袭,拉开了汉匈战争胜利的序幕。他打了七场胜仗,收复了河朔和河套地区,打败了单禹,为北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韦青善于挑起战争,勇于深入,以下严令,关心将士,宽厚礼让同事,是一位非常有权势的大臣而不是私人权力。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魏庆逝世,葬在茂陵东北1000米的庐山,谥号“烈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然勒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青

历史上“勒石燕然”的是哪一位名将

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勒石燕然的典故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窦宪自知忤怒太后,恐难保全,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当时匈奴分南北两部,南匈奴亲汉,北匈奴反汉。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第二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南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今内蒙占固阳县)出兵;度辽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干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占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燕然勒功的解析【词语】:燕然勒功【拼音】:yān rán lègōng【释义】:古诗有云“燕然未勒归无计”,意即未平定边疆的战乱,“燕然”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字(还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望高手指正)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什么意思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意思是霍去病深入漠北,成功击退匈奴,在燕然山举行祭天地的典礼,以昭告退敌成功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及窦宪在燕然山记下破敌成功告示天下的事。   在古代人们都说封狼居胥是中华武将的最高荣耀,后世许多人都以燕然勒功为毕生追求。

窦宪“勒石燕然”,拥有不世战功,为什么历史上对他评价不高?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窦宪征讨匈奴的含金量没有霍去病的高。霍去病所处的汉武帝时期,匈奴正来势汹汹,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歼敌七万多,而且见面的都是主力和精英,相当于打破了西汉前几位皇帝的历史记录,是具有划时代性质的。但东汉窦宪征讨匈奴时,南匈奴已经归顺朝廷,北匈奴也大势已去,当时窦县歼敌也只有一万三千余人而已。相当于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收尾工作。在西汉武帝之前,中原的武装一直打不过,匈奴骑兵,所以汉武帝之前,都是我们屈辱地求和纳贡,以保边疆安宁,但经过卫青和霍去病的一番努力,一举扭转了屈辱的局面,正面打败了匈奴,争取回了我们泱泱大国的尊严。再从个人品质上来看,霍去病忠君爱国,窦宪却是害群之马。霍去病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被誉为大丈夫和好男儿,但窦宪的过去劣迹斑斑,出征讨伐匈奴,也算是将功赎过,但后来他却居功自傲,不知收敛,自是军功,无人能匹敌,还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正是因为他这样嚣张跋扈,所以说被汉和帝诛灭。又因为窦宪品格低劣,后世就更不会去称颂他的功绩了,反而可能会弱化他的功劳。所以虽然历史上并不否窦宪燕然勒石的光辉事迹,但由于他的种种行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有悖,所以说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且他的功劳并不能与霍去病相提并论。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祭天刻碑的铭文。

封狼居胥  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三,取食於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只是诏书内容,无碑文。勒石燕然  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惟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既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埽,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单,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宪乃班师而还。遣军司马吴汜、梁讽,奉金帛遗北单于,宣明国威,而兵随其后。

勒石燕然的诗句

1. 关于燕然山的诗句 关于燕然山的诗句 1.关于燕然山的诗 1、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李白)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 李白)3、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从军行 李昂)4、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送张相公出征 杨夔)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王维)6、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泾州观元戎出师 戎昱)7、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灵池县见早梅 吴融)8、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姚合)9、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2.燕然山的古代诗句 提到燕然山的古代诗句:1、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⑴ 李白)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⑴ 李白)3、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从军行 李昂)4、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送张相公出征 杨夔)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王维)6、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泾州观元戎出师 戎昱)7、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灵池县见早梅 吴融)8、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姚合)9、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此外,唐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天山”,并不是指如今众所周知的新疆天山,而指的就是外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即燕然山。 3.李贺有一首写马的诗是什么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⑴大漠:原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产良马之地。大漠、燕山,皆马之故乡。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⑵何当:何时才能够。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汉乐府《陌上桑》:“黄金络马头。” ⑶乌江:一作江东。 ⑷君王:一作吾王。 ⑸拳:“拳”下换“毛”。 ⑹锉:用锉磨东西 ⑺金埒:借指豪侈的骑射场。 ⑻掊:音póu。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作品原文 马诗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2]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⑴。 何当金络脑⑵,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liè)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 骏骨折西风。 其十 催榜渡乌江⑶,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⑷,何处逐英雄? 其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三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⑸。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⑹,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⑺。 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⑻,何日蓦青山? 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4.《渔家傲》范仲淹整篇诗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边陲, 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 这是二首评价上有争论的作品, 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揣度大意是说,作为主帅不 抒发雄豪慷慨之情,却去写塞外凄凉穷愁的景象与思归 之心,是不好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一方面用自己的 生活经历证明这首词确实状写了塞外景色,一方面又说:“以总帅出此语,宜乎士气不振而无成功。”这都是从 政治教育角度着眼的评价。另一些评家却称道其,写得 “沉雄”,“有排荡之势”,“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夏承焘先生则盛赞这首词“情感浑厚,气概阔大”。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如此耿耿丹心,怎能视而不见?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蜂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为何思归,是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靖乱之,功未成,又何颜以上觐朝廷,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哩。“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5.急求生日祝福诗词(藏头诗:祝燕玲生日快乐) 祝寿筵开正小春 燕歌赵舞留行云 玲珑云髻生菜样 生来且喜事精神 日暮东风春草绿 快哉天地一闲人 乐事全归万众心 祝公眉寿长康强 燕子来时春雨香 玲珑轩锁秋阳丽 生人情谊贵和光 日斜江上春风晚 快凌紫清登玉堂 乐子飞燕侍昭阳 祝公眉寿三千年 燕子时时度翠帘 玲珑再拜歌初毕 生意重寻白玉盘 日烘春色成和气 快意生平有此观 乐游原上见长安 祝公富贵荐公寿 燕子楼深情独厚 玲珑窗户温青红 生平但看神仙手 日月天开盛宠光 快意长江都是酒 乐事赏心千岁有 祝福频频难尽意 燕子池塘春雨细 玲琅一鼓万象春 生平不得春风力 日日春光斗日光 快读新诗眼如洗 乐声前后震百里 祝公澄淡春山远 燕公奇计须深念 玲珑叶底雪花寒 生无桃李春风面 日观封崇大礼成 快晴信是行人愿 乐颂燕公符玉燕 祝融海若让云烟 燕台同看雪花天 玲珑楼阁江城晚 生得贞心铁石坚 日月须归仁义主 快活人间百十年 乐事良辰古所难 祝公清净眠真足 燕台礼重金为屋 玲珑南雪晴秋树 生成造化夺工夫 日华重重上金榜 快若天开地辟初 乐广青天幸未疏 祝公功名如郭令 燕子初归风不定 玲珑碧树巧临池 生意可撩书眼净 日华风蕙正交光 快乐预报长庚梦 乐天好句追长庆 祝公善保千金躯 燕然山北大单于 玲珑拔地耸层秀 生白当窗室久虚 日奔内景天地静 快风吹马出通衢 乐而不笑是何拘

拥有不世战功勒石燕然的窦宪为什么历史上对他评价不高呢?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就是中蒙两国合作终于找到了班固所记录的《燕然山铭》。你知道班固所作之铭是为了纪念哪件事么?完成这件事的主人公的结局你知晓么?为什么他事迹显赫但名声不显呢?后世为了展现一个人的功绩常常用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来形容,这个勒石燕然就是本文主人公所作的功绩。窦宪因事犯罪触怒了当时临朝听证的窦太后,为了赎回自己的过错,窦宪请求率军出击匈奴,以赎死罪。窦太后答应了他,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会合其他部族一起出塞进攻北匈奴。公元89年,窦宪、耿秉与南匈奴等军在稽落山与北匈奴展开大战,北匈奴不敌,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乘胜追击,俘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在上面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并令班固作铭。而最近中蒙两国合作所找到的《燕然山铭》,便是当时窦宪为了彰显大汉威仪所做,这从侧面证明了当时大破匈奴的真实性,也粉碎了后世之人对窦宪功绩的污蔑。班师回朝之后,窦宪因功被任命为大将军,封侯被他拒绝。公元91年窦宪再次领兵,在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大破北单于,斩首五千余级,北单于逃跑,至此威胁两汉几百年的匈奴彻底灭亡。平定威胁两汉几百年的的匈奴之后,窦宪的名声达到极致,认为自己有功于大汉,愈加的跋扈恣肆起来,并和自己的党羽勾结起来准备谋反,此事被汉和帝知晓。汉和帝先下手为强,逮捕了窦宪的党羽同谋,收回了他的大将军印,并改封他为冠军侯,后来为了以绝后患,汉和帝逼迫窦宪自杀。因为窦宪有谋反的意图,并且窦氏又在东汉外戚专权,所以在后世之人心中窦宪名声很差,自然他的功绩不被人所宣扬。但他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和金微山,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奠定中国北疆格局,还是被向往建功立业之人所敬仰,这才有了和封狼居胥并列的勒石燕然。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勒石》,又名《勒石燕然》,是南宋范野经典,《后汉书》第23卷<窦荣传·窦贤>》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名。《燕然勒功》和《燕然勒石》作为重要典故,已成为后世大英雄们向往的成就顶峰。扩展资料:卫青卫青是西汉的将军、配偶和军事家。他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的第一次远征是对龙城的突袭,拉开了汉匈战争胜利的序幕。他打了七场胜仗,收复了河朔和河套地区,打败了单禹,为北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韦青善于挑起战争,勇于深入,以下严令,关心将士,宽厚礼让同事,是一位非常有权势的大臣而不是私人权力。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魏庆逝世,葬在茂陵东北1000米的庐山,谥号“烈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然勒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青

勒石燕然的典故

勒石燕然是指东汉的窦宪将军率领军队大破北匈奴之后,并且一直追击到了燕然山,然后在山上刻下了《封燕然山铭》这一典故。勒石燕然也可叫做燕然勒功,出自《后汉书·窦融列传》,意思是建立不朽功业或者成就功勋。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 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是说马飞快如的卢(的卢,良马名),弓弦惊如霹雳。马作的卢飞快:是运用典故,“的卢”是古代著名的快马,相传一跃三丈,这里用来比喻战马都像的卢那样飞速奔驰。其所以如此组合,是为了突出“快”和“惊”,英雄们骑着快马,拉着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典故“勒石燕然”的内容是什么?

”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卫青无关,而是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勒石》,又名《勒石燕然》,是南宋范野经典,《后汉书》第23卷<窦荣传·窦贤>》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名。《燕然勒功》和《燕然勒石》作为重要典故,已成为后世大英雄们向往的成就顶峰。扩展资料:卫青的主要成就:1、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汉军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七百余人,取得胜利。被封关内侯。2、收复河套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3、奇袭高阙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

“勒石燕然”是指历史上哪位名将?出于什么历史典故?

这位将军就是窦宪。历史典故就是,窦宪刺杀太后之后害怕自己被治罪,所以就请求出兵赎罪,而他也成为了一个将军,在出兵打仗之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所以就在燕然山上减刑的记录,写下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就是历史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什么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扩展资料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塞下秋来风景异”,劈头一句,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异”在哪里呢。且听下文:“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下面三句,写的就是“雁去”后的情景。“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李陵《答苏武书》中的“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可作注释。然而,范仲淹在这里却更有一层深意,那就是“连角起”。角,是古代军队里吹的乐器。“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千嶂”,是写山势,层峦叠嶂,犹如巨大的屏风。“长烟”,是炊烟和暮霭所形成的一片雾气。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然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接下来的“燕烟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燕然”,指燕然山,就是今天的杭爱山。“勒”,刻的意思。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所以“勒石燕然”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这个“计”字很重要,它是计议、打算的意思,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若是把它理解为计策的“计”,那边防军人的不能回家就成为被动的、无奈的了。这样理解,对边防军人的形象,对全词的意境就都有损害。“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启下,进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而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从《渔家傲》全词来看,应当说,情调是悲壮的,感情是强烈的,它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勒石燕然的典故

东汉时期,大将军窦宪率领精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然后在山上刻石记功而返。这一成语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勒石燕然》的故事东汉时期,窦宪因为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害怕被治罪,于是请求出击北匈奴来赎罪。此时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每人各领四千精兵,窦宪和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一同出征。窦宪首先率领精骑万余在稽落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在战乱中逃走。窦宪与耿秉乘胜追击,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三军最后在涿邪山会师,最后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胜利之后,他们登上燕然山,命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下自己的丰功伟绩,班固作《封燕然山铭》,上面写道:“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回朝。燕然山的胜利使让窦宪洗脱了罪名,并且获封大将军。永元三年,窦宪再次率领精兵出战,俘虏了北单于的母亲阏氏,斩杀名王以下五千多人。汉军出塞的距离长达五千余里,创下了自汉朝出兵匈奴以来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