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歌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所罗门之歌 飞翔【试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飞翔”隐喻】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黑人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以“黑人会飞”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和象征核心,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类型的“飞翔”,并赋予它逃离、精神自由、回归等多重隐喻含义,阐述了传统文化对黑人寻求自我和精神解放的重要性。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飞翔 隐喻   一、引 言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杰出黑人女作家,她主要有《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和《天堂》等多部作品,其中《所罗门之歌》于1977年被评为全美最佳小说,并获得1978年全国图书评论学会奖。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环境中,黑人心灵受白人文化的浸染形成错位和混乱,黑人群体存在着文化危机。莫里森是非裔美国人和其文化的代言人。她认为黑人民族要生存,必须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这样才能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美国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拥有心灵的自由与平等,实现心灵上的“飞翔”。为了阐明自己对丧失黑人文化传统的担忧,莫里森在小说中广泛采用了古印第安的神话传说、方言俗语、讲故事、唱民歌等传统的黑人文化形式来提醒读者。《所罗门之歌》就阐述了传统文化对黑人寻求自我、确立身份和精神解放的重要性。小说的扉页题头“让父亲们得以飞升/孩子们得以知道他们的姓名”,清楚地点出了飞翔和姓名在这部作品中的重要性。《所罗门之歌》是充满隐喻的文本,人物的命名、飞翔神话和意象具有深刻的隐喻义。主人公奶娃的成长与“飞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奶娃对真正意义上的“飞翔”的理解是其性格和精神成熟的标志。莫里森说:“我想使用黑人的民间故事,也就是带有魔力和迷信的那部分。黑人相信魔力,那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飞翔”是《所罗门之歌》中主要的暗喻……”①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人类最巧妙的语言来自隐喻。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它非常精炼,短短一个词或短语就能表达一系列深刻的含义,也能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并引起读者对相关事件和语境的联想,赋予文章以深意,所以深受诗人和文学家的青睐。为了在西方文化压抑中寻求生存,美国黑人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隐喻性。隐喻象征手法是莫里森文学作品的突出特征,也是其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所罗门之歌》在叙述上具有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文中充满了黑人民间传说、习俗和隐喻。小说巧妙地运用了“飞翔”这一超现实的象征手法,让读者读后产生种种神奇的、连绵不断的联想。莫里森在谈论“飞翔”这个主题时说道:“它是关于黑人通过对飞翔的向往获取自由的梦想,是我一生中所继承的传统非洲民俗的一部分。通过飞翔获取自由也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天赋之一,我不在乎它看上去有多愚蠢。它到处存在,人们经常谈论它,它存在于黑人的圣歌和福音音乐中。它也许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逃跑、死亡等等。但假设它不是这样的,它会是什么呢?我试图在《所罗门之歌》中弄个明白。”② 莫里森借用了“黑人飞翔”神话并运用了隐喻类比的写作方式,把黑人追求传统文化的愿望和历史上黑人对自由探索联系起来,本文主要探讨“飞翔”隐喻在深化作品主题中的深刻寓意。   二、《所罗门之歌》中“飞翔”的隐喻含义   《所罗门之歌》以奶娃在北方不解的“飞翔”情结开始,到在南方发现家族的“飞翔”神话,最后实现自己的“飞翔”梦想,形象而深刻地展现了这部小说的“飞翔”主题。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类型的“飞翔”,并赋予它多重隐喻含义。莫里森认为“飞翔”既是胜利,又是冒险和悲剧。她在这部小说中赋予“飞翔”以新意,认为自由和爱才是“飞翔”的双翼。莫里森以“黑人飞翔”的泛神论思维方式成功地刻画了黑人的悲惨命运和精神回归的胜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1.逃避,逃离   作为非洲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飞翔已是黑人民族的一种信仰。飞翔其实是黑人民间传说,这个传说是蓄奴制时代南方黑奴反抗种族主义的奴役和压迫,寻求自由的理想寄托。③ 遭受身体和精神奴役的黑人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和不堪忍受奴隶主的压迫,幻想自己能长出一双翅膀,像鸟儿一样飞回故乡非洲。飞翔的神话寄托了黑人回归故里的希望。“飞人”意味着自由人,它又表达出黑人逃离奴隶制回到非洲做“自由人”的向往。在早期的黑人奴隶叙事中,就有一群黑人集体飞回非洲的故事。④ 在美国黑人民族传统中,黑人常用“飞翔”来神话出逃或死亡。通过飞翔,黑人可以逃离不堪忍受的现实痛苦。但他们的飞翔是消极的,表现出一种缺乏文化根基的无助状态,是黑人的悲歌。   《所罗门之歌》是以“飞翔”开始的,黑人保险推销员罗伯特·史密斯插上蓝色丝绸翅膀从一家白人慈善医院的顶楼悠然“飞”向空中,医院内外有许多人屏声围观,在这庄严肃穆、充满宗教仪式色彩的氛围中,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黑人没有飞过终生向往的苏必利尔湖,而是“啪嗒一声完蛋了”,愚蠢至极。作为暴力组织“七日”的成员,史密斯幻想飞离现实世界,逃避种族主义跳楼而死,隐喻了借助暴力行为来维持白人和黑人数量上的一定比例不能帮助史密斯找到黑人民族通向自由和平等的出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飞翔”。但另一方面,史密斯的“飞翔”却使奶娃母亲获得了住院分娩的权利,奶娃有幸成为白人医院诞生的第一个黑人婴儿,他的“飞翔”也代表着争取种族平等。   奶娃的祖先所罗门因不堪忍受弗吉尼亚甘蔗种植园主的奴役和压迫,在故乡和妻子儿女之间,所罗门选择了故乡,选择飞回非洲,他的“飞翔”隐喻他成功地逃离了奴隶主的压迫。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飞翔”使所罗门摆脱了奴役生活,逃离了现实的困境,却给未能逃离的人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无望,造成了几代人心灵上的创伤:所罗门的“飞翔”抛弃了妻子莱娜和二十一个儿女,莱娜看见所罗门起飞的那一刹那便瘫倒在地,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她身上,她不仅要独自抚养孩子,要在令人窒息的棉花地里劳作、挣扎,还要无条件地充当白人老板的泄欲对象。莱娜日夜哭咽、尖叫,直至完全丧失理智发了疯。   小说中的“飞翔”还隐喻爱情、亲情,人情的缺失。男性对女性的漠视,父亲对家人爱的淡漠、消逝,是一种精神上的“飞离”。奶娃的父亲林肯·戴德为了家产娶了他母亲露丝,但婚后打骂折磨他母亲,使她二十岁就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甚至厌恶自己的女儿,让她们在毫无生机的制作红绒布玫瑰花中消耗青春,一天到晚破坏她们的体面、才智和尊严;拒不相认自己的贫困的妹妹彼拉多,说她是毒蛇。奶娃也从没有爱过自己的母亲,即便在梦中梦到妈妈处于危险中,也不去伸手相救。奶娃的大姐就质问奶娃什么时候关心过她们母女?从小到大他都在使唤、命令、批评她们。她们为他洗衣、做饭、整理房间、逗他开心,他却没有一点回报。奶娃甚至把女友比作“之所以把它喝下去只是因为渴了,对你没有什么害处的”第三杯啤酒。《所罗门之歌》讲述的就是丈夫(父亲)对妻子和孩子们的抛弃行为,小说中所有的男性都漠视女性的存在,他们不给女性爱情、亲情和尊重,在肉体和精神上虐待她们,在女人们的眼里,爱情和亲情从男人身上“飞走”了。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魔幻现实主义探析:魔幻现实主义名词解释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49年莫里森考入华盛顿霍华德大学英语系;1953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西方现代派文学;1955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同时受聘于得克萨斯南方大学任英文系讲师;1957年重返母校霍华德大学任教;1964年莫里森与丈夫离婚并开始了在兰登书屋编辑工作的生涯;1967年莫里森开始着手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的创作;1970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华盛顿出版。自她的第一部作品问世以来,莫里森共创造了8部长篇小说。1993年她凭借这些构思独特、富有创意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一奖项的第一个黑人女作家。作为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非洲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今天的文学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成就可以说就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丰碑。《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该小说1977 年在纽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当时印刷出版了57万册平装本,莫里森的写作事业迅速崛起。同年该小说被评为全国最佳小说,1978年这部小说获得了美国文学研究院奖和全国图书评论学会奖。在该小说中,莫里森将神奇和现实、事实和梦幻、过去和现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运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拉丁美洲形成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形式——魔幻现实主义。迄今为止,魔幻现实主义已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属于这种流派的作品主要以小说为基础,这些作品大多是用神奇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现实。作家在作品中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现象、反映现实的各种描写交织在一起,使拉丁美洲现实政治社会成为一个现代的神话。在这种流派的作品中,作家将离奇的幻想和现实主义的情节并置,人鬼交融,幻想与现实的混合,从而创造一个幻想和现实交融在一起的世界,“神奇”而又不失去其真正的独特风格。在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表现的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充满离奇的虚幻恍惚“魔幻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与现实共存。无论运用哪一种“神奇”的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反映和揭露黑暗如磐的拉丁美洲。善于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揭露现实的作家,通常都把现实放在虚幻的环境当中,给现实披上魔幻的外衣。同时又运用拉美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真假难辨的魔幻与现实相交融的风格。从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内容上说,作品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在艺术上,魔幻现实主义颇具特色,它采用多种方法将残酷的现实与奇异的幻景结合起来,有时神话变成了现实,有时会成为现实的幻想,有时会成为荒谬的现实;在语言上,它广泛吸收古印度神话和传说,因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   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魔幻与现实的交融   莫里森在作品中将魔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打破了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超自然现象的魔幻世界,并赋予小说人物以神奇、魔幻般的特点,获得一种神奇与现实相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派拉特是小说中很重要的人物,莫里森赋予了她神奇与魔幻的特性。首先,派拉特生来没有肚脐,被其他人疏远,但派拉特不仅充满了无私的爱,还充满神奇的力量。当一个强壮的年轻人欺负她的女儿时,尽管她已60多岁,在交战中她仍然胜了。莫里森在这里暗示派拉特那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和无限的爱来自美国黑人的文化传统。小说中,派拉特通过唱关于售糖人飞走了的民歌再现了过去,同时也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奶娃在派拉特的歌声中,开始了弗吉尼亚的追寻之旅。在这里,莫里森赋予派拉特的歌声以神奇的力量。此外,莫里森在小说当中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使具有魔幻色彩的事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发生。例如,奶娃生下来就是一条腿比较短,奶娃吃奶竟然吃到8岁,因此得名奶娃,但奶娃可以仅靠意念的力量使哈格尔的刀从自己的颈部移开,而且还可以用意志的力量使哈格尔最终死亡,而使他自己幸存下来。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神秘莫测的事件,使整篇小说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同时,小说处处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这些奇幻的情节环环相扣,吸引着读者仔细品味。莫里森以魔幻的手段让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很自然地发生。正如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所体现的那样,魔幻只是手段,表现现实才是真正的目的。   (二)浓郁的神话色彩   在《所罗门之歌》中,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就是黑人民间故事——黑人会飞行。莫里森不仅巧借这个故事表达了黑人对自由的渴望,而且还从现代意义上赋予这个神话新的含义。她把黑人民族探索民族出路的愿望和历史上黑人民族对自由的渴望联系起来。《所罗门之歌》的卷首引言——“父亲们可以翱翔,而孩子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是小说中第一次提到小说的主题之一——飞行。虽然飞行可以逃离压迫的环境,但是也给留下的人带来了创伤。虽然奶娃从密歇根州出发的飞行使他摆脱了“非医生街”那沉闷的环境,但他的飞行也是自私的,因为这使哈格尔极度悲伤而死去。在小说结尾处,奶娃发现自己竟然是会飞的所罗门的后代,他在曾祖父飞走的地方纵身一跳,飞向不可知的未来。奶娃的最后一跃是整篇小说的高潮,它和开头相呼应,和“飞行”神话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奶娃的成功“飞行”象征了黑人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必须立足于黑人的传统文化。莫里森在小说中广泛地应用飞翔作为写实而不是作为比喻性的事件,这就使《所罗门之歌》更加具有魔幻神话色彩。而且小说中的人物认为,人类飞行是很自然的事情,例如,保险公司代理人史密斯说要飞走。果然他带着那蓝色丝质的宽大翅膀出现在屋顶,并义无反顾地跃入空中,最终摔死。然而,围观的人并不是跑过去劝阻而是鼓励他要勇敢地跳下来。莫里森用这个事件表明,他们并没有把他的飞行看做是自杀性行为,相反,旁观人群的行为就好像史密斯的飞行可能会成功似的。此外,弗吉尼亚州沙利玛的居民并不认为所罗门的飞行是个神话,他们相信飞行确实发生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奶娃不相信人可能会飞,但在自己族群人的眼里,奶娃是不正常的,只有他开始相信人真的能飞行的时候,他才没有感到被自己的族群疏离。在这里,托妮·莫里森以娴熟的写作技巧,运用神话原型的方式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所罗门之歌 [《所罗门之歌》中飞人意象的喻指分析]

  摘 要:托妮·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使用了大量的喻指修辞,本人将从盖茨的喻指理论入手,具体分析小说中对非洲传统中飞人意象的喻指,探讨作者是如何对这一传统进行继承和现代性的改写,并指出回归非洲传统对当代非裔美国人寻找精神出路的重要性。   关键词:飞人意象 喻指 所罗门之歌   按照亨利·路易斯·盖茨专门针对非裔美国文学提出的喻指理论,意象的喻指是指非裔美国作家针对需要表现的描写对象,对本族裔文学传统中的一些基本意象的修订或者改写,从而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态度。[1]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是一个对本民族有相当文化自觉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讲述了一个非裔美国后代奶娃寻找自我和祖先传统的故事。小说继承并改写了非洲传统文化中的飞人传说,以有关的飞行试验和梦想构成了故事的发展主线,实现了对非洲传统文化中飞人意象的喻指,不仅很好地再现了非洲神话,还委婉的指出了当代非裔美国人怎样才能从矛盾的双重意识中找到独立的自我意识以及民族的崛起之路。   一、飞人传说的由来   飞人传说是非洲传统中的独特文化,可以追溯到奴隶制度时期,黑人奴隶不堪忍受白人奴隶主的折磨,但他们又不能改变现状。在身体和心里的双重压力下,他们便幻想自己可以拥有平地起飞的能力,逃离痛苦,回到自由非洲。有关飞人传说的版本很多,其中一个传说讲述的是一位女黑奴在田间劳作时突然转起圈来,嘴里默念咒语,然后伸开双臂展翅飞回了非洲。飞人神话诉说的都是黑人相同的夙愿,他们希望能逃离白人的奴役控制,找回最初的自由和独立的自我。   飞人传说表达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深深的烙在非裔美国后代的心中,托妮·莫里森曾经说,“会飞翔的黑人,那永远是我生活中的民间传说的一部分;飞翔是我们的一种天赋,它到处存在——人们曾经谈论它,它存在于黑人的圣歌和福音音乐中。或许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逃离,死亡,诸如此类。但假定它不是这样的呢,这又会意味着什么?我力图在《所罗门之歌》中弄个明白”[2]。的确,在莫里森的精心创作中,飞翔已不仅仅是一种逃离,而是对自由和自我的憧憬。飞翔也不只是残酷现实中的一丝幻想,它是非裔美国人心中珍贵的集体回忆,那是只属于他们自己族裔的文化传统。   二、文本对飞人传说的继承和现代性改写   在《所罗门之歌》中,飞翔是贯穿始终的意象,它表达了对自由天空的向往,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作者在题献写到:父亲们可以翱翔,而孩子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姓名,表达了她对飞人传说的认同和祝愿。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童谣“焦糖人飞走啦”也暗示了飞人传说的流传。奶娃在寻金过程中,获得了祖先留下的大量飞人传说:吉是所罗门的独子来卜巴耶勒,来卜巴嘡哔扶摇直上,飞抵太阳来坎喀耶勒,来坎喀嘡哔,所罗门飞走了,所罗门走了所罗门穿越天空,所罗门飞回了老家。这些歌谣和传说的再现,体现了作者对民族神话的认同。   莫里森以飞翔神话为底本,在小说中续写了两个现实中的飞行试验,对飞翔神话进行了现代性和创造性的解读。故事开篇罗伯特·史密斯的飞行试验和故事结尾奶娃的飞行试验,一前一后,前者失败,后者成功,代表了当代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困境和出路所在。罗伯特·史密斯是黑人暴力组织“七日”一名成员,他想退出却不能,因此便想到了通过模仿传说的黑人祖先飞行来逃离现实。不言而喻,这是只是一次有所寄托的自杀而已,可是众多黑人却聚集起来,为他唱民歌祈祷,期待着某种结果的出现,没有人认为他是自杀并去阻止他。他们盼望着史密斯能够成功飞翔,因为他们也相信和向往飞人神话,期待能获得某种力量自由飞翔。飞行最终失败,意味着作者并不肯定史密斯追求解脱和自由的方式。非裔美国人要从双重自我中解放出来寻求真正独立的自我,并不是一味的害怕现实,退缩回避可以达成的。   奶娃的降生寄托了作者的希望。他出生的医院就是史密斯飞行试验的地点所在,“既暗示了这个神话原型人物的救赎价值,也昭示了他将要肩负的探索当代非裔美国人崛起之路的历史重任。”[3]奶娃对飞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向往蓝天,往往在现实中感到困惑的时候就会幻想飞翔,并从中得到安慰和释放。冥冥之中,也许是黑人祖先的传统才是民族后代精神回归的家园。小说第二部分,奶娃意外获得了大量有关祖先的传说和歌谣,所以他“做了许多梦,都是关于飞行的,关于在地球上空的飞翔。” “他单独在天上飞,但有人在喝彩,在看着他喝彩。” “从飞行中获得飘飘然之感”。围绕飞行主题展现的梦境暗示了奶娃在拥有黑人飞翔能力后获得的自由感觉和满足。在空中飞行,远离了现实生活,他感到自由自在,可是在地面上,别人的一切梦魇的巨翼在他脸上扑闪,完全攫住了他。[4]最后,故事的结局奶娃放弃寻找金子,纵身一跃,扑向吉他,在现实中实现飞翔。他像传说中的祖父一样完成了平地起飞。他完成了寻找自我的历程,民族传统文化在他心中复苏。奶娃的选择也象征着他摒弃了父亲麦肯·戴德的选择,放弃了物质化的美国梦,回归非洲传统。   当代非裔美国人渴望飞翔,渴望解脱,双重意识的矛盾使他们并不能完全美国化,也回不去真正的非洲化。小说里美国黑人的命名都透露着一种无奈,非医生街、麦肯·戴德、林肯天堂,这些名字看去滑稽有趣,实则体现了美国黑人活在白人文化下的空虚和无根状态。其次,任何谋杀案的发生,嫌犯都首先指向黑人也表现了美国黑人在各方面所承受的偏见和不公平。史密斯和麦肯·戴德是两个极端,一种是完全排斥美国,一种是被完全同化,两者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唯有像奶娃一样从精神上回归非洲传统才能获得安宁与解脱。   三、派拉特名字的喻指   莫里森是一个非裔美国作家,她的小说同样诞生于美国文化和非洲文化共同的交织影响下。西方文学传统的熏陶,英语表达方式几乎决定了小说的表达方式,可是丰富的非洲传统,黑人的历史却占据了她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可以说,英语和西方的表达方式是她小说的能指,而非洲黑人的内在传统和精神家园才是她小说的所指。用西方化的语言和方式实现对非洲传统意象的喻指在莫里森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在奶娃的飞行梦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便是他的姑母派拉特。派拉特的名字极具意味。在文本中,派拉特的名字是他的父亲翻阅《圣经》得来的。由于他不识字,就挑了一组看着挺有劲和挺神气的字母,觉得像是一排小书中高贵、挺拔、有压倒一切气势的一株大树。这串字母便是Pilate。而这个Pilate在《圣经》里面是杀害耶稣的罗马总督的名字。可是莫里森却言此意彼,另有暗示,派拉特并不是具有毁灭意义的象征,莫里森巧妙的运用语言的技巧,映射了“pilot”一词。英语里面,Pilate 与 pilot同音双关,而pilot在英语里是领水员或飞机领航员的意思。派拉特在奶娃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也正像是一名领航员,对他的探索之路起着指引的作用,是奶娃的精神导师。她在奶娃出生之前就保护了他,后来她用自己的故事使得奶娃翻然醒悟,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走出来,明白了自己未竟的责任和将行之路。奶娃是在她的指引下才寻找到民族文化之根。   作为一种修辞策略,语言游戏才是意指的主旨所在[5]。派拉特的命名则体现了莫里森创作的独特喻指技巧。派拉特的名字是《圣经》里面得来的,也可以说是西方文化传统给予非裔美国后代的名字。可是她的内心却以非裔美国传统文化为本的生活。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对主宰美国的白人文化意识的质疑和抵制。她对飞人奶娃的领航员的作用也则体现了她对非裔美国民间传统的救赎价值。她引领的不仅仅是奶娃的飞行梦,也是所有非裔美国后代的飞行梦。她的经历是一部活生生的美国黑人历史,她的名字对白人文化的挑战也昭示美国黑人族裔文化精神的抗争力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莫里森运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技巧,以及对非洲传说的现代性改写,赋予了飞人更深刻的含义。飞人不仅仅代表生活的自由,更象征着精神的解放和自由。莫里森通过对飞人意象的喻指,委婉的表现了非裔美国人对独立自我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非裔美国人在寻求和发展的道路上,发扬非洲传统文化、回归非洲传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朱小琳.回归与超越: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喻指性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第30页。   [2]勒·克莱尔。语言不能流汗——托妮·莫里森访谈录,[J]少况译.外国文学.1994. 1.   [3]吴康茹·回归还是超越——解读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主题,[M]首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4](美)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M]胡允恒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23页。   [5](美).小亨利?路易斯?盖茨.意指的猴子:一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M]王元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5页.   作者简介:胡英(1989.7-),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