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阳沈向洋1980年(13岁)从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后相继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成为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拉吉·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学生,1996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沈向洋曾在DEC公司剑桥实验室及苹果公司交互媒体实验室工作。1994年,当沈向洋公布第一个三维全真模型时,几乎还没有人在这一领域从事这样的工作。1996年加入微软,成为微软美国研究院视觉技术组研究员。1999年1月,沈向洋博士跟随李开复博士回到北京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组主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同年发明了一种称为同心拼图的方法,将四维全光函数简化为三维函数,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需采集的数据量。1999年8月在全球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最富盛名的会议之一的国际图形学年会Siggraph"99上宣读的论文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2000年8月,升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和统计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1月7日沈向洋晋升为第三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07年10月30日卸任并升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全面负责微软全球的live搜索及在线广告研发工作。孙晓东85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89年7月提前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8月进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在研究生第三年的开始就与导师和计算计系另一教授获得了该校跨学科课题的研究基金。研究应用统计方法提高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发声系统原理构造的语音模型来解决对话式语音中存在的连音现象对语音识别带来的难题。1995年6月,他正式担任贝尔实验室统计研究室研究员。孙晓东的突出成就之一是“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elephone Network Fraud Detection”研究项目。他和三位同事一起研究开发出一个高统计方法来实时跟踪和发现非法使用电话者。他的另一主要成就是在“Internet Traffic”方面的研究成果。他随同其他三位研究员于1998年底开始进行因特网交通的数据采集和研究。在2001年,他们宣布了一个震撼整个因特网交通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Traffic on heavily loaded and high-capacity network links loses its burstiness and becomes more random, regular, smooth and manageable.”当这个结果在2001年6月SuperComm的新闻发布会上公诸于众后,受到学术领域和整个通讯领域的巨大关注。1997年,他与C.F.J.Wu教授和Dr.Y.Y.Chen的合作论文荣获“the Jack Youden Prize for the best expository paper in Technometrics for the year 1997”。这篇论文第一次用最优理论研究调度问题的系统的概述。2000年,他和Dr.C.H.Liu合作的论文荣获“the Frank Wilcoxon Prize fo the best ractical application paper published in Technometrics for the year 2000”。在2001年他被选为泛华统计协会理事。2002年他还作为统计界权威人士受美国国家科学院邀请与几十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参加对一些国家重大项目和科研部门的评审工作。朱 荣1985年从扬州中学考入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高频技术研究所学习,联合培养博士。 1995年获得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9年在深圳飞通光电子技术公司工作。1999年至2001年在德国卡塞尔大学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基因系从事核酸分子的力学测量研究。在2000年留德华人物理学者年会上演讲的论文《分子力测量系统的校准》获得大会的最佳论文奖。2001年至今在奥地利的林次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上奥地利研究公司从事生物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张红宁1986年考入吴健雄学院,后转入生物医学专业,并在韦钰(前校长)指导下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师从中科院资深院士唐有祺教授攻读结构计算生物学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旋即又到美国著名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学探索。在全世界最为有名的生物基因研究公司CeleraGenomics任职基因研究科学家。研究工作已有十篇左右论文发表在中外著名的科学期刊(包括Science)上,并拥有若干美国专利。读书期间,曾获得东南大学的胡梦华-关淑贞奖学金和北京大学的光华奖及东港奖学金等多项奖励。王长林1986年考入吴健雄学院,1988年转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3年4月硕士毕业。毕业后到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并承担相关工程项目。1997年-1999年,作为主要的设计人和项目规划者,参加RCS-9000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制和开发项目,其中独立完成的“IEC-870-5-103规约模块”是国内第一次在监控后台上实现IEC国际标准的保护规约。1999年-200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RCS-9011保护信息系统子站”的项目规划、主要设计和主要开发工作。2000年起,作为分项目组长,正在进行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50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研制开发工作。现为南瑞继保公司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IEEE会员,江苏省微电脑协会理事。李俨87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1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进入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沈连丰教授的指导下开发的简易无线寻呼台获东南大学学生发明大赛一等奖,1995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接着开始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程时昕教授,期间参加尤肖虎教授领导的863项目“IS-95 CDMA微蜂窝系统的开发”,设计开发IS-95反向基带接收机,1998年5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6年8月,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998年6月,加入诺基亚中国研发中心,从事W-CDMA的标准工作。1999年1月,进入大唐电信集团,工作至今,负责IS-95/CDMA2000-1X基站系统的开发。现为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1999年6月至2001年底承担863 C3G项目中的“CDMA2000-1X基站控制器的开发”项目,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由于在863计划工作中做出的贡献,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至2002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信息产业部的产业基金项目“IS-95基站系统的开发”和“CDMA2000-1X基站系统的开发”,成功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S-95和CDMA2000-1X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完成上述课题的同时,先后在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邹求真89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2年,他提前一年完成本科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入该校研究生院学习,只用一年时间于1993年获硕士学位,时年19岁。后受雇于美国高通公司。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至2000年2月未满26岁的邹求真就被任命为高通公司副总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领导骨干。邹求真是高通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的任务是设计码分多址(CDMA)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芯片。邹求真刚加入这个组时只有几个人,现已发展成为几千雇员、产值十几亿美元的部门。邹求真积极投入芯片的研究、发展和制造,并从一群极有天赋的工程师中脱颖而出。他领导设计的芯片,仅2001年一年就为公司创造了13亿美元的产值,成为高通公司产值的主要来源。薛建军90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3年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完成大学本科学习,免试进入东南大学无线电系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1995年3月提前一年进入博士研究生的学习,1998年4月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并于同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亚仿”、“陈章”等奖学金。毕业后先后在摩托罗拉中国软件中心和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央研究院任软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职。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CDMA手机协议测试软件和CDMA基站系统样机的开发,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863”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项目开发总体组的“通用CDMA基站系统平台”项目的开发。现任职于国内最大的独立手机设计公司,中电东方通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从事GPRS手机的开发。章勇90级吴健雄学院学生,1993年毕业后保送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信息与信号处理专业读研究生。1996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并考入浙江大学信电系,攻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受聘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器与电子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为期两年,主要从事数字图像的国际编码标准MPEG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研究工作。2001年赴美国硅谷工作,现为美国Lattice半导体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通信与数字信号处理的芯片开发任务。汤凯1991年高考中以南京市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吴健雄学院。1994年以三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习,并且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获全系第一。1994年至1997年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师从尤小虎教授。期间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国家863计划CDMA/PCN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参与开发了工作站平台上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信号链路仿真软件,该项目于1996年通过了验收,并且获得好评。1997年起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汤凯的研究课题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CDMA干扰抑制与信道编码技术,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并且于2001年顺利通过博士学位答辩。毕业后进入高通公司(Qualcomm)从事无线电通信系统芯片开发工作。季皓1991年被保送入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一年后转入吴健雄学院。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活动积极分子。1994年被评为学校三好生标兵。提前一年修完所有本科课程,在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3月在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y研发部经理。2001年在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设计自动化会议上发表KSim:A Stable and Efficient RKC Simulator for Capturing On-Chip Inductance Effect的论文。孙静92级吴健雄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曾获得全国数模竞赛金奖。1995年提前一年获学士学位,保送到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1998年9月进入俄亥俄州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系统实验室研究信息理论、编码理论及无线电通讯。陆绥华93级吴健雄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在美国大学联盟协定数学与应用组举办的国际数模竞赛中获奖,1996毕业并获东南大学毕业奖学金。随后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数学系并于2001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集中跟踪系统:开发了多种跟踪算法,测定了不同的跟踪滤波器,实现了大规模跟踪系统(C++),在C++代码与Matlab软件中间实现了互相通信。网络分布式跟踪系统:设计和实现了三种网络分布跟踪系统结构:网络多重任务集成化(Multiple Frame Assignment),基于本地数据和网络跟踪的MFA,以及基于任何数据和网络跟踪的MFA。对于不同结构可以选取和比较不同的方案。特征半自动跟踪:贝叶斯定理的论证,提供论据的论证和信息融合。美国首都国际机场Milpitas大规模集成电路公司任高级软件工程师。陆建华94级吴健雄学院学生。曾任吴健雄学院94级班长,浦口校区学生会主席,无线电系学生会主席。两次蝉联校运会5项全能冠军。1998年9月保送至无线电系读研究生。2002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高速光纤收发机集成电路设计。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在国内核心期刊、国内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其6.1GHz 1:4 0.35um CMOS静态分频器、8.5GHz 1:8 0.35um CMOS动态分频器和4.8Gb/s 0.35um CMOS光纤通信用4:1复接器三块芯片通过863专家参加的省级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甘露94级吴健雄学院学生。大一时不幸腿部患疾,以至无法到学校上课。但甘露仍然靠着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家中自学各科课程,成绩优异,始终名列前茅。大一时,她的《数学分析》得了全校唯一的一个满分。凭借良好的数学功底,她在硕士阶段就在国内权威杂志《电子学报》上发表关于小波理论的论文,并提前一年获得硕士学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方芳95级吴健雄学院学生。曾担任东南大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1999年保送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以全优成绩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并被美国卡纳基-梅隆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仍以全优成绩获得该校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