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特琳娜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

  叶卡特琳娜二世,彼得三世的妻子,原名叫索菲亚,是德国一个亲王的女儿。因为彼得大帝的姐姐也叫索菲亚,所以就给她取了一个俄国名字——叶卡特琳娜。  1761年底,女沙皇死了,彼得三世即位。彼得三世采取了许多改善下层人民生活的措施,遭到了大地主和大贵族的反对,野心勃勃的叶卡特琳娜就趁机与1762年6月28日发动了宫廷政变,秘密处死了彼得三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杰琳娜是个非常反动的皇帝。她一上台就企图加强封建农奴制的专制制度。她扩大贵族特权,把许多土地,连同居住在上面的农民都赏赐给贵族。在她统治时期,贵族所有的农奴数占全国农民数的一半以上。  她还赐给贵族可以任意放逐农奴去服苦役的权力,而农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控告贵族地主。农奴常常像牲口一样在市场被买卖。出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的一起登在官方的报纸上。  叶卡杰琳娜非常虚伪、荒淫、残忍。她一面嘲笑启蒙学派的演说,一面又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信,说她准备把他们的主张作为对政策的箴言。她总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开明君主”,她居然写信告诉伏尔泰,俄国农民生活富裕,每天都能吃鸡。而实际上,俄国农民只能吃粗黑面包。  1775年,叶卡杰琳娜二世残酷地镇压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把他戴上脚镣手铐装在木笼里运到莫斯科,然后把普加乔夫砍头、肢解、焚尸。  叶卡杰琳娜二世还频频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疯狂地扩张俄国的领土。她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攫取了波兰62%的领土,灭亡了波兰共和国,在那里建立了血腥的殖民统治。她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俄国船队能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实现了彼得大帝都没能实现的梦想。  在亚洲,叶卡杰琳娜通过修筑军事堡垒,蚕食高加索,侵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到18世纪八80年代,俄国完全占领了西伯利亚北部,获得了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俄国还从亚洲东北部越过太平洋,占领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块俄国殖民地。  叶卡杰琳娜二世还是革命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她咒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法兰西瘟疫”,发誓要予以“剿灭”。她派俄国海军到北海去封锁法国,“制止革命。”叶卡杰琳娜又出资支持普鲁士、奥地利干涉法国革命。  1796年8月,叶卡杰琳娜二世病入膏盲。垂死之际,她还在狂叫:“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把我的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望他像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俄国小母亲叶卡特琳娜二世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贵族高层中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宫廷政变成了圣彼得堡的主旋律。在历次政变中,由贵族组成的宫廷禁卫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彼得一世的妻子叶卡特琳娜一世被推上王位,接着是她的孙子彼得二世登基。然而,1730年彼得二世在结婚前夕就病逝了。于是,部分掌权贵族决定邀请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61伊凡诺芙娜执政。1740年,安娜伊凡诺芙娜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她的侄女安娜61列奥波利多芙娜之子伊凡六世。然而宫廷禁卫军想看到自己的俄罗斯族女皇登基,于是在安娜列奥波利多芙娜去世后发动政变。1741年11月,他们将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推上王位。  对于那些得到新的优惠和特权的贵族阶层来说,伊丽莎白的执政时间长而平静。但是过于热爱娱乐生活使她终身未嫁,所以不得不把她德国的外甥召回来继承她的衣钵。彼得三世回来后,伊丽莎白马上把为他寻找未婚妻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这时正在游历的叶卡特琳娜被作为候选人邀请到俄国宫廷之中。  1744年,叶卡特琳娜以丰富的游历和高雅的举止深受贵族喜爱,所以很快被定为皇储的配偶。然而,彼得身体羸弱意志薄弱乖张暴力,宠爱情妇,经常羞辱叶卡特琳娜。在这期间,叶卡特里娜自称是过着“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的生活。  1762年,女皇伊丽莎白去世,正怀孕的叶卡特琳娜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她的丈夫兼死敌彼得登上皇位,成为沙皇彼得三世。由于彼得身上有一半的普鲁士血统,他一上台就下令在“七年战争”中形势大好胜利在望的俄罗斯军队停止战斗,退出所占的普鲁士领地,并与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签订合约。另外他还准备“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这些举动在俄罗斯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真正惹恼民众的是他竟然要俄罗斯民众改信路德教,宣布信仰东正教的人为异教徒,并且没收东正教会财产。于是贵族开始物色新的沙皇人选。  俄历1762年6月26日拂晓,33岁的叶卡特琳娜61阿列克塞耶芙娜在近卫军军官阿列克塞61尔洛夫和格里高利61奥尔洛夫兄弟等人的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并囚禁刚刚登基一年的彼得三世。叶卡特琳娜即位时国内环境混乱,形势严峻,财政出现极大困难,在她日记中记载说,她的军队有八个月没有领到饷银了,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而国家预算有1700万卢布,另有1亿布流通在市面上,但是整个国家无人知道国库收入的情况。另外此时国家的政治也不稳定,不仅皇权受到贵族威胁,而且每年有20万属于厂矿和寺院的农奴起义造反。国家的政治制度监狱司法等居然可以买卖,到处都充斥着行贿,贪污,舞弊和执法不公等现象,民众怨声载道。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叶卡特琳娜二世镇定自若,雷厉风行的着手处理错综复杂的国政,把彼得一世的改革继续向前推进,铸造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 为了解决诸多问题,叶卡特琳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历史上被称为“开明专制”,开明专制主要只针对贵族阶层,一方面,叶卡特琳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贵族阶级的利益以间接巩固自己的皇权;另一方面,当时的俄国无论是在财政上还是军事上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所以叶卡特琳娜积极的调整了对外政策,为争霸欧洲积聚力量。叶卡特琳娜二世取消了彼得三世对丹麦的宣战令和1762年6月19日签订的俄普军事同盟条约,从普鲁士撤回了俄国军队。另外它还召见奥地利和法国大使,表示俄国对其国家的友谊和对欧洲和平的愿望。叶卡特琳娜二世对对外政策的调整,使俄国摆脱了大量的军事负担,并赢得了军队的支持。同时使俄国的外交政策更好的服务于俄国贵族和商人的利益,为将来争夺欧洲霸权做准备。  另一方面,叶卡特琳娜二世专制的开明性鲜明的体现在了她新法典的制定上。她即位时俄国依据的法典还是沙皇阿列克赛61米哈伊洛维奇于1649年制定的《法律全书》,随着俄国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这部法典已经明显不适合当时俄国的发展了。于是叶卡特琳娜为了适应俄国国内形势的发展,迎接时代的挑战,决心效仿西欧,制定一部既能维护俄罗斯专制制度,又能够吸取西欧近代文明,不仅能在俄国推行而且能给其他国家做出示范的新法典。在经过叶卡特琳娜和当时的启蒙学家狄德罗伏尔泰等的亲自交流后,一部带有18世纪启蒙思想的新法典出土了,它就是至今在俄国法律史上享有盛誉的《圣谕》。  《圣谕》中充满了自由,平等,慈善,公正,理智等字眼:提倡“热爱祖国”,认为这是防止犯罪的强有力的手段;要求制定一个禁止富人欺负穷人的法律,指出贫富对抗的危险性等。总之,《圣谕》既想接受进步思想又要维护传统模式;即提倡平等又重视特权;既要维护专制政体,又觉得宽容不无好处,是一个具有自由主义色彩充满矛盾的大杂烩。  作为一代女沙皇,她勇敢向前.一场天花传染病在整个国家肆虐,她深为忧虑不安。当她听说英国有位医生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技术时,立即下令引进牛痘疫苗。但疫苗接种在当时还是件新鲜事,没有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和接受。叶卡特琳娜决定自己先承担对于别人来说过于冒险的考验。她对这种危险早有了解。从青年时起,她最害怕的疾病莫过于天花。既然天赐良机让她来战胜天花,那么,她首先应该为众人做出榜样。无论从事何种事业,她总是想开风气之先,一鸣惊人。她主意既定,决不后退。她乐于为此献身。有人说,她是出于对人民的热爱;也有人认为,她是沽名钓誉。但不管怎么说,在俄国最先倡导接种疫苗预防天花病的是叶卡特琳娜二世。仅此项,这是无论哪位帝王都无法做到的!

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有几个儿女?

叶卡捷琳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保罗·彼得罗维奇出生于1754年,后来成为沙皇保罗一世。有谣传说他是叶卡捷琳娜与朝臣格利哥里·奥洛夫的私生子,但传闻站不住脚,因为保罗·彼得罗维奇无论相貌性格简直是其父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的翻版,彼得三世也并非传闻那样不能生育,曾与一情人有私生子。因为保罗太像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十分讨厌他。伊丽莎白女沙皇对保罗是私生子的说法并不介意,并说“如果他真是私生子,那也不是我们家族中的头一个”。次子阿列克谢·格里戈里耶维奇·博布林斯基出生于1762年,生父为格利哥里·奥洛夫,出生后被立即送往侍从瓦西里·施库林家中抚养(施库林曾在孩子出生时把自己的住处付之一炬,以分散彼得三世皇帝的注意)。他的出生成为彼得三世意图废后与叶卡捷琳娜皇后发动政变的导火索,阿列克谢长大后成为俄罗斯帝国少将军官,俄罗斯著名的制糖世家博布林斯基家族的奠基人。施库林也因此被叶卡捷琳娜封为侍从长,儿子后来成为俄军中将,两个女儿成为宫廷女官。女儿安娜·彼得罗夫娜出生于1757年,当时是皇储的彼得·费多罗维奇大公对女儿的出生表现得十分冷淡,表示这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但这个孩子毕竟是夫妇二人名义上的合法子女,因此被封为女大公。宫廷上下都对女大公的生父到底是谁表示怀疑,但还是在伊丽莎白女皇的主导下被认定为皇室血脉。1759年,安娜·彼得罗夫娜女大公因病夭折,年仅1岁4个月。扩展资料叶卡捷琳娜其实并不是纯正的俄罗斯人,她的父亲是日耳曼人演化的德意志人,当时在普鲁士任将军,所以她的名字也并不叫叶卡捷琳娜,而叫索菲亚·奥古斯特。索菲亚和俄罗斯的渊源可能要追溯到她的某一个母系,这个母系出自俄罗斯特维尔大公家族。其实在欧洲,很多家族互相通婚是很普遍的现象,经常会出现这个国家的王子跑到那个国家去做国王的状况,因为他们算来算去,都是一家人,老表、姨哥、外甥、外孙,总之会沾上点儿亲戚。索菲亚本是一个安安静静的贵族小姐,可是她的命运因为她的一个远房表哥而改变。这个表哥名字叫卡尔·彼得·乌尔里希(后来的彼得三世),一看这就是个德意志名字,没错,卡尔·彼得·乌尔里希的父系就是德意志人,他的母亲是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大女儿,他也就是彼得大帝的外孙。后来,彼得大帝的第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即伊丽莎白一世)夺得了沙皇位,为了巩固家族血统,便把这个外甥接到俄罗斯,作为皇储。有了这层关系,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便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和俄罗斯的关系。于是索菲亚被选中为联姻的一颗棋子,这又是一段表哥和表妹的故事。伊丽莎白一世也同意和普鲁士联姻,于是,索菲亚便嫁到了俄罗斯,同时改名叶卡捷琳娜。然而,政治婚姻往往残酷的,叶卡捷琳娜也遇到了不幸的婚姻,她嫁给了一个一点儿也不喜欢她的男人,丈夫公开在外面找情人,而对妻子不理不睬,婚后5年都没有怎么碰过她,两人过着名义上的夫妻生活,实则处于分居状态。叶卡捷琳娜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灰心绝望,她趁这些时光拼命学习俄罗斯文化、语言和礼仪,改信东正教,试图使自己完全融入俄罗斯上层社会,这为她后来掌控俄罗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种日子也是凄苦的,由于圣彼得堡的气候比普鲁士要冷得多,叶卡捷琳娜曾经高烧至昏迷不醒,其家人一度以为她快不行了,为她安排起了后事。不过,顽强的叶卡捷琳娜最终闯过了鬼门关,战胜了病魔,从昏迷中清醒了过来。好不容易,叶卡捷琳娜在婚后第9年,才为彼得三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保罗(即保罗一世)。但叶卡捷琳娜的好日子并没有到来,她只不过是皇家生育的一个机器,只要生下了孩子,她便被抛在九霄云外,一年难得见到自己的孩子。直到后来,伊丽莎白一世逝世,彼得三世登基,叶卡捷琳娜才遭到了机会,发动政变,一举将彼得三世赶下台,自己做了俄国的第4位女沙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和叶卡特琳娜是一个人么?

是的,中文翻译不同,就是指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 Yekaterína II Alekséyevna),有些中文依照英文名称译作凯萨琳二世或凯萨琳大帝,原名索非亚·奥古斯塔·弗雷德里卡(Sophie Augusta Fredericka,1729年4月21日出生於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於普希金),是俄罗斯帝国的女沙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 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伊莉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乌尔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初到俄国之时,她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的支持。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近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君主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农民和农奴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1773—1775年发生普加乔夫起义。 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家之一。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大帝”,即俄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大帝)。 叶卡捷琳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保罗出生于1754年,后来成为保罗一世。由于彼得三世不能生育,有谣传说他是叶卡捷琳娜与朝臣谢尔盖·萨尔蒂科夫的私生子。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对这种说法并不介意,并说“如果他真是私生子,那也不是我们家族中的头一个”。叶卡捷琳娜的情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近卫军军官格利高里·奥洛夫。他帮助叶卡捷琳娜实现了政变企图。他也是叶卡捷琳娜的第二个儿子阿列克谢的生父。叶卡捷琳娜的另一个著名情人是格利高里·波将金,他因“波将金村”(指为了粉饰太平而人工制造的布景式繁华景象)的典故为世人所熟知。

叶卡特琳娜的人物简介

叶卡特琳娜(或译,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 Yekaterína II Alekséyevna),有些中文依照英文名称译作凯萨琳二世或凯萨琳大帝,原名索非亚·奥古斯塔·弗雷德里卡(Sophie Augusta Fredericka,(1729年4月21日出生於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於普希金),是俄罗斯帝国的女沙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伊莉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乌尔里希(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在初到俄国之时,她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的支持。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近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思想家交往密切。1767年夏天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员会会议,宣布女皇的训令,主张君主专制、严厉的法治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虽然想改善农奴制度,但是因贵族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此外她还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贵族势力得到加强,农民和农奴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1773—1775年发生普加乔夫起义。对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并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宠臣和情人波将金去世后,她的以南进重建拜占廷帝国为目标的南进政策受挫。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家之一。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大帝”,即俄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