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染色质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多选 下列哪些不属于结构异染色质 (1分) A 着丝粒 B 巴氏小体 C X染色质 D 次?

结构异染色质包括以下几个部位:着丝粒区、端粒区、次溢痕区、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巴氏小体的染色体属于功能异染色质所以应该选BC

巴氏小体的染色体属于功能异染色质吗

巴氏小体的染色体属于功能异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功能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区,含有大量高度重复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称为卫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含一对X染色体,其中一条始终是常染色质,但另一条在胚胎发育的第16~18天变为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该条凝集的X染色体在间期形成染色深的颗粒,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以上来自百度百科。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着丝粒通常为异染色质区

着丝粒位于异染色质区内。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细胞间期异染色质的稳定可以保证基因组结构的稳定。丝粒是指真核生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的一种装置,是姐妹染色单体在分开前相互联结的位置,在染色体的形态上表现为一个缢痕。

次缢痕处是常染色质还是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次缢痕是针对染色体而言的,它主要是含rDNA,形成核仁组织中心,而rRNA是细胞所需要的大量表达;在细胞学上,次缢痕处染色体松散,因此它更不可能是异染色质。

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的关系是怎样的?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关系是什么?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区别有哪些?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区别???可以相互转换吗???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合不同??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不同:1、结构上:常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2、功能上:常染色质转录比较活跃;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相关知识:1、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2、常染色质,外文名euchromatin,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在常染色质中,DNA包装比约为1/2000-1/1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000-2000倍。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合不同??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不同:1、结构上:常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2、功能上:常染色质转录比较活跃;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相关知识:1、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2、常染色质,外文名euchromatin,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在常染色质中,DNA包装比约为1/2000-1/1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000-2000倍。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 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合不同??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不同:1、结构上:常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异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2、功能上:常染色质转录比较活跃;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相关知识:1、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2、常染色质,外文名euchromatin,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在常染色质中,DNA包装比约为1/2000-1/1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000-2000倍。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 是遗传学的内容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结构上连续,化学性质上没有差异,只是核酸螺旋化程度(密度)不同. (2)异染色质在间期的复制晚于常染色质. (3)异染色质间期仍然高度螺旋化状态,紧密卷缩(异固缩),而常染色质区处于松散状态,染色质密度较低. (4)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常染色质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

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的原因

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的原因以下几点:一般常染色质颜色较浅,转录翻译活跃;异染色质由于高度凝聚,颜色较深,转录翻译不活跃。肝细胞中染色质转录翻译活跃,常染色质数目多于异染色质,所以着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