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佛山的gdp和大连差不多,而佛山远不如大连发达?为什么?

1、佛山,简称“佛”,广东省地级市。佛山地处广东省中部、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合作,打造国际大都市区,是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区中心历史上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粤剧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兴盛地、传承地。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总面积3797.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90.57万人,城镇人口750.73万人,城镇化率94.96%。2、大连市,辽宁省辖市,别称滨城,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基本地貌为中央高,向东西两侧阶梯状降低;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19年,辖7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2573.8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98.7万人,为I型大城市。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黄渤海交界处,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大连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大连地区就得到了开发。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旅大金地区为苏军军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置旅大行政公署。1953年3月,改中央直辖市。1981年2月,改称大连市。1985年起,实行计划单列,同年7月国务院赋予大连省级经济管理权限。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2020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9%。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4-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深圳40年:经济增长1.4万倍,6大科技龙头贡献去年近半GDP

短短四十年,中国南方的这个小渔村跑出了世界瞩目的“深圳速度”,也耸立起“中国硅谷”。 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出了一大批 科技 龙头:华为在这里扎根,腾讯、中兴在这里壮大,大疆从这里蜚声国际,金蝶从这里起飞…统计数据显示,特区成立40年来,深圳人口增长42倍,GDP增长近1.4万倍。深圳的,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重大 科技 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下面这6家深圳龙头企业,2019年总营收达1.26万亿人民币,占到深圳特区2019年GDP的47%。你听说过其中几家呢? 1、腾讯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开展了多元化的互联网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 游戏 旗下QQ 游戏 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并成为全球互联网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比肩Google、Yahoo、Aol等国际互联网巨头。 2、华为 华为1987年成立于深圳,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 3、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音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语音技术实现了人机语音交互,使人与机器之间沟通变得像人与人沟通一样简单。2017年6月,科大讯飞入选《麻省理工 科技 评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 4、金蝶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成立,经过27年积累,从第一个windows版本的财务软件提供商,成长为中国顶尖的企业软件服务龙头。目前,金蝶在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已成功进军大型企业市场,与SAP、Oracle等国际巨头同台较量,逐渐扛起了企业管理服务软件行业的国产化替代大旗。 5、大疆DJI 深圳市大疆创新 科技 DJI成立于2006年11月。大疆DJI是一家专注于飞行器及飞行影像系统的技术公司,主流产品包括:Ace One系列工业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及地面站控制系统、WooKong-M系列、禅思系列、筋斗云系列、Phantom系列一体化多旋翼飞行器等。 6、海能达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创立于深圳,现有员工6200多名,是服务全球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及设备提供商,为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轨道交通和工商业等用户提供专网通信产品、服务及通信解决方案,提高应急通信与指挥调度能力,促进通信与管理的融合,提升组织效能。 2019年,中央先后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两份文件,指明深圳未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可以预见,拥有着创新驱动能力的深圳,在下一个40年中,将在 科技 领域,向世界交出更瞩目的成绩。

消费者增加储蓄而减少消费支出,则 A. GDP下降,但储蓄S不变 B.

选b。都会减少。消费函数c=a+by,投资需求函数s=-a+(1-b)y;当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时,是自发消费a减少,而由y=c+s=c+i,知y=(a+i)/(1-b),故y减少,从而导致s减少。所以,消费和储蓄都会减少。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2、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3、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该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把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把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注: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P=C+I+G+(X-M)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GDP的增长主要靠:国内需求(消费),出口贸易和生产再建设!而当消费者储蓄增多时,表明国内需求不旺(疲软),国内需求出现萎缩,加之,现在正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国家对外出口贸易锐减,出口贸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严重!金融危机下,金融业,特别是银行,面临信贷压力,大中企业贷款出现问题,生产在建设的投资进而缩小,这也和消费者的需求十分密切,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没人消费,那么企业就要面临巨大的银行贷款压力,还有就是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我们国家,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目的在于,贷款利率的降低,直接会减少企业的还贷压力,让企业的生产在建设正常进行!存款利率的下调会刺激国民(消费者)将存入银行的资金取出,去进行投资和消费,进而拉动国内需求!综上所述,选b。

两个打赌吃屎的经济学家,真能创造出一个亿的GDP吗?

有个十分流行的笑话是这样说的: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的也并不轻松。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的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 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的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嚎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的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的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GDP到底什么意思?一个国家GDP是每年产生的还是以前不断累积下来的?

GDP到底什么意思?一个国家GDP是每年产生的还是以前不断累积下来的?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通常是指: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一般而言,GDP高,则说明经济总量高,老百姓富裕。当然这仅仅是一般而言。跟老百姓的关系与其看GDP总量,不如看人均GDP,前者中国很高,后者一般。 而且GDP高并不意味着,老百姓一定富裕。这跟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有关,乃至GDP的计算方式也有很多水分在里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地区,大量引进外资建厂,那么GDP一定不低,都算在里面了。但是如果这些外资所带来的收益率很低,或者钱主要被老外和当地 *** 赚走了,老百姓照样不富,这个GDP就跟老百姓关系不大了。 dvd是哪一个国家产生的 第一台严格意义上的VCD机的确是中国人制造的. DVD则是许多公司和个人努力的产物.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世界第一台VCD机诞生记 在中国提起VCD,不能不提起曾经辉煌一时的安徽万燕公司,更不能不提起他的创始人姜万勐。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同时也见到了那台至今仍牵动着世人目光的VCD机,它静静地坐在凝聚著主人无数心血的科技成果展览室里,一张用列印纸制成的小纸板上赫然写着它的名字——世界上第一台VCD机。 1992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美国C-CUBE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MPEG(影象解压缩)技术引起了时为安徽现代集团总经理姜万勐的兴趣,他凭直觉立刻想到,用这一技术可以把影象和声音同时储存在一张小光碟上。此后,姜万勐先后出资57万美元,于1993年9月,将MPEG技术成功地应用到音像视听产品上,研制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VCD。同年12月,他又与美籍华人孙燕生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各取了姜万勐、孙燕生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公司名称。 面对记者的采访,姜万勐显得异常平静,对于过去的事情,他仿佛不愿意再提。 在1993年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VCD可行性报告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这是本世纪末消费类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惟一机会。为此,姜万勐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数字:1993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万台,录影机的销售量是170余万台,LD影碟机100万台,CD镭射唱机是160余万台。当时的LD光碟是四五百元一张,而VCD机的光碟价格却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预测,VCD机每年的销售量将会达到200万台左右。 中国的老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渐认识VCD。在这一年,万燕生产了几万台VCD机。不仅如此,姜万勐还要开发碟片,总不能让老百姓买了枪而没子弹。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购买了版权,推出了97种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开创了一个市场,确立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并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术,独霸于VCD天下。 可以说,万燕的初创是成功的,也是辉煌的。但是,万燕也给自己酿下一杯苦酒。令姜万勐感到伤心的是,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都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的物件。 有人认为,姜万勐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不懂专利保护,在记者向他问及此事的时候,他的回答相当坦率:“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认为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也许正是这一念之差,使姜万勐失去了一次极好的统领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中国在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失去了本应占有主动权的半壁江山。当事隔多年后的今天,记者问他是否对此感到后悔时,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这笑中带着几分无奈,也带着几分愧疚,更带着他永久的遗憾。 姜万勐创办万燕树起了中国VCD机的旗帜,他也应该为此得到国人的赞许。但从万燕最终的结局上看,万燕的兴衰多少又有些悲怆。如果说,当姜万勐开发出第一台VCD机时就立刻申请了专利;如果说,当时国家投资2.4亿元,将安徽作为中国VCD机的生产开发基地的计划成为现实;如果说……中国,乃至世界的VCD机发展史,也许应该是另外一种写法——一部由中国人唱响主旋律的史诗!? 由此,有人把姜万勐比作中国数字光碟技术开发道路上的“革命先烈”。 gdp是哪年产生的? 1934年由 Simon Kuzs 创造出GDP的概念。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正式将GDP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数。 GDP是一个国家一年赚的钱嘛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 *** 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 *** 支出、X为净出口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巨集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DP与人均GDP哪个能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发达 人均GDP10000美金是衡量是否达到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个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巨集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巨集观经济执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世界银行资料显示,2014年人均GDP7300美元,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为6807美元,2012和2011年则分别为6093美元和5447美元。 销售这个职业是那一年产生的,在哪个国家产生的? 早在人类出现时,销售就出现了。在《圣经·旧约》的第一章,我们看到夏娃说服亚当偷食禁果,不过夏娃不是第一个销售人员,这个称号应该属于那条说服了夏娃把禁果推销给亚当的蛇。 作为一门学科,营销学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那时主要出现在与分销(尤其是批发和零售)相关的课程中。但是当时经济学正陷于追求纯理论的学术冲动之中,人们忽略了这门和经济正常执行关系密切的新兴学科。供求曲线只是表明了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却没能解释从生产商通过批发商一直到零售商的价格链。因此早期的市场营销学者填补了经济学家研究的空白。 穿越火线荣誉点是怎么累积下来的? 你要是往CF里 冲CF点的话10元100荣誉点 你上官网上抽1远的奖 70%-80% 差不多全是 荣誉点 再一个就是 你天天玩了 的CF点 给我分哦 CF↑级高手 一个国家的GDP用去什么途径? GDP是衡量货币的!他不是衡量经济的。一个国家流通的货币,需要用GDP去衡量,GDP的作用就是看经济的增长或倒退,如果增长银行就要投入市场一部分金钱,来使货币的流通不得到缺乏,如果经济倒退,那么金钱就要收回一部分,多了就是一堆废纸。 现在CF体验服的CF点可以累积下来吗?怎么累积? TYF点卷不可累积~隔两天充满一次 每次给你充满1W点~~所以发了就赶快花了吧~~~~当然2天之内你必须上游戏打一场得到经验,否则也不发点卷的··· GDP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一个国家遇到灾难 那么不断生成物资 GDP岂不增长? 没有错,以国家整体来讲,受到严重天灾之后GDP短期之内反而会增长。因为不管是道路、基础设施、建筑物或者生产者受到天灾或战争破坏,并不影响GDP。但是救灾、善后、理赔、人口转移以及重建则会增加GDP。但是长期的影响则要看受到破坏的人或物所处于经济体系里的位置才能决定。 举个例子四川大地震对中国短期及长期GDP成长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因为汶川人口并不密集,而且受损的都是乡下地区。虽然死伤惨重,但对整个大陆经济链没有影响。相反的日本宫城大海啸短期对于日本GDP并没有太多负面影响,长期则影响深远。日本已经宣布今年GDP将会自原先预期的3.0%降低为1.5%甚至更低。主要原因就是海啸破坏了精密电子重镇宫城以及邻近地区,造成电子以及汽车业减产。再加上受损的核电厂减少了日本将近3%的尖端供电量。核污染造成渔业受损,土地弃置。而且在短期的未来这个供电缺口必须靠增加火力发电弥补,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下面有一篇论文专门讨论天然灾害对GDP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对人均GDP以及GDP的影响,详细一点,谢谢。

中国加入WTO到底有何好处?---何清涟我当时的回答颇有几分外交辞令色彩:这并不是中国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各国共同的要求,因为大家各有各的需求,所谓“双赢”并不完全是虚言。   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要求加入WTO更多地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不是经济上的考虑。世界经济的格局,以及各发达国家主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与中国是否加入WTO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如果将世界经济比作一个金字塔结构,占据顶端的是信息产业,这一市场美国雄据霸主地位;第二层级是金融产业,这方面英国占有强势地位,仅此一项,即为英国的人均GDP贡献了1万英镑;第三层级则是制造资本品(生产机器的机器)的行业,这方面以德国为主,瑞典等国也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第四层级是高品质的技术密型的终端消费品,这一市场以日本产品为主。这四个层级的市场被发达国家瓜分完毕,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第五层级则是劳动密集型的终端消费品,这是一个高风险市场,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拥挤在这条路上,竞争相当激烈。中国加入WTO,舆论一致认为是开放了将近13亿人的市场,但如果考虑中国人的实际购买力,便明白这个市场实际上不能按人头计算。以美国纺织业的过激反应为例,笔者认为他们只是被想象出来的前景吓怕,因为中国的棉纺织品在国外市场上,其实只不过是中下层——尤其是下层人士的消费选择,在技术层面上根本无法进入与美国、日本等国同类产品的竞争行列。至于中国的“三资”企业生产的服装、玩具与电子三大类劳动含量较高的产品,在世界各国的市场占有率本来就已不低。   反观中国,就会发现,高科技领域中国本身是弱项,但外国资本早已长驱直入。以电讯市场为例,外国资本如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品牌早已占去了绝大部份市场份额。这一市场中,公款消费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除掉市场扩张的因素之外,还必须考虑消费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同一公款消费群体不断对电话更新换代而实现的。至于汽车市场,现在正在以各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同类厂家合作生产的形式在进行瓜分。总之,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世界经济格局从总体上来说,只会引起微调,不会引起非常大的变动。如果仅仅从投资利润来说,从经验上看,外国资本在中国这种新生市场上获得的利润远较成熟市场上为多,这一点属于各跨国公司的机密,但相信各国公司自有一本帐。所以与其说是中国需要加入WTO,还不如说是世界各国需要中国这一新生的庞大市场。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将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凡了解中国国情的专家都明白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与农民)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仅从农业投入的成本与效率来说,中国以小农户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根本无法与美国的现代化大农业竞争。如果缺乏有力的保护政策,中国小农会陷入20世纪20~30年代江浙一带小农经济破产的境地,更何况中国农村正陷入一种基层干部“劣绅驱逐良绅”以及农民“痞子化”的过程,根本没有任何有组织的力量来思考如何应付这种危机。   有人说加入WTO会带来1000万个就业机会,但却避免谈另一个问题,即将会有更多的人失去就业机会。中国现在过剩的劳动力不仅仅只是素质低下的劳动力,还有知识型劳力过剩的问题。可以断言,人才准备足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其它开放城市由于积累了经验,能够较好地利用加入WTO带来的机会,而另外一些落后地区,则无法利用这种机会,这种情况无疑会加大地区差距。而知识差距则会导致人知识层次不同的人群发生更大的贫富分化。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中国近些年来的问题充分表明,中国已在各方面出现“拉美化”的症状,除了高压之外,政府管理能力的严重衰退表明这是一个失败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加入WTO所带来的好处与其说是经济上的,还不如说是政治上的。只是政府期望的是藉此消除社会矛盾,而我则认为只会加剧各种一直力图掩盖的矛盾。中国的改革从来是“危机推进型”的,只有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时,政府才会被迫背水一战,进行改革。以近20年经济体制改革为例,只要还有那上报时层层加码的经济增长率的幻象存在,中国政府就会一直错误地以为可以无限期地拖延政治体制改革。而一旦加入WTO,国际经济交往就不再会按照中国的“鸟笼游戏规则”进行,必须遵循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会因为置身于“软政权化”状态下的各种尖锐矛盾中,在政治上或迟或早会被迫进入“背水一战”的境地——这就是我主张加入WTO的主要理由。

GDP平减数是什么意思啊?

GDP平减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数 GDP Deflator定义: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时用以平衡通胀的因素,指根据当时价值计算的生产额转换成固定美元的GDP。GDP平减数能显示出基准年的GDP受到价格变动影响而变动的程度。

GDP平减指数高好不好?

要分别看待GDP平减指数也是反映物价上涨的一个指数CPI是统计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物品的价格指数,有八大类,很多东西并不统计在内,比如军工等GDP平减指数则是统计所有物品,反映的是整体的物价水平,但很多东西消费者并不会买,所以这个指数和消费者感觉到的物价的关系不很明显,比如军工产品飞机大炮价格上涨厉害,但消费者并不购买,平减指数很高,但CPI却没动静。GDP平减指数太高了不好,太低了也不好太高了,通胀厉害,太低了容易通缩,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最好

请说明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区别.这两种价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 它们之间有三点关键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 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

GDP平减指数怎样反应通货膨胀的程度

GDP 平减指数,就是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比值来表示的一个指数, 所谓名义GDP 就是用当年的价格计算的,而实际GDP是用所选定的一个基期的价格来计算的。不如基期是1999年,那么算出的2009的实际GDP就是用1999年的价格乘2009年相应的物品算出的,名义GDP就是用2009年的价格算出的,那么这个比值就能放映出1999年和2009年的价格差别,因为GDP中的物品都是一样的。 而通货膨胀的程度也正是社会所有或有代表性的一类商品的价格来衡量的,这样GDP平减指数就反应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指数越大,表示通货膨胀越厉害

基期的gdp平减指数是1吗

是1.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的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

GDP平减指数可以在统计年鉴里面查到吗

GDP可以分为现价GDP与不变价GDP,真实GDP等于现价GDP除以GDP平减指数,然而在统计年鉴中,并没有直接给出GDP平减指数以及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对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方法作以简要介绍:GDP平减指数等于现价GDP除以不变价GDP,若1978年的指数为100,1979年的GDP指数为107.6,是指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GDP增加了7.6%,1978年的GDP为3624.1,则按不变价计算,1979年的GDP等于3624.1乘以107.6等于3899.53,则1979年的平减指数为现价(1979)4038.2/3899.53=103.56,

请教: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

首先要清楚,GDP是一个总值,单位用货币计算(比如美元),不管名义GDP还是真实GDP都是如此!而名义GDP和真实GDP之间的关系,就用GDP平减指数来表示,是两个值的除法后得到的,没有单位。GDP平减指数并不是一个总值。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真实GDP是1万亿美元(总值概念),可以说名义GDP是1.5万亿美元(总值概念),但是不能说GDP平减指数是1.5万亿美元。可以这么理解,GDP平减指数是用来消除名义GDP中通货膨胀因素的工具。其计算方法是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上例中GDP平减指数=1.5/1=1.5,我们说GDP平减指数是1.5,不能说是1.5万亿美元我们在平时的应用中,一般实际GDP能够做出与以前某一年的对比,找出实际增加爱的总量,而GDP平减指数只能表示出增长关系,并不能表示出总量的概念,这个只是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批发品物价指数)等的含义与表达内容相似。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将现价GDP换算为不变价GDP

1.如何将现价GDP换算为不变价GDPGDP现价相当于名义GDP,GDP指数是指GDP折算指数吧,GDP不变价就是实际GDP。 所以,GDP的不变价=GDP现价/GDP指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名义GDP和实际GDP的问题,要把现在的GDP转变为2000年的GDP就是要把现在的生产物品和劳务以当年的价格计算出来。所以只要知道现在的生产物品和劳务数量和2000年的价格就可以得出现在以2000年为基础的实际GDP。2.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是将各生产部门现价增加值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生产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缩减法和外推法.如 以200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的1978年到2008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怎么算呢?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100),将1978=100的GDP指数除以2000年的指数值,然后乘以2000年的名义GDP值就是GDP的不变价。拓展资料:1.弄清环比的定义。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10年12月份与2009年12月份相比,叫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10年12月份与2010年11月份相比较,叫环比。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所以可以先根据环比数与名义GDP求出想要年份的名义GDP数值。实际gdp=名义gdp/以1995年价格计算的本年度gdp。这样就能求出你想要的数据。2.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由CPI和GDP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有什么不同吗

  以GDP平减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是比较国内现期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不同。用以计算GDP平减指数的商品与服务的组合自动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各类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动比例是否相同对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没有影响。以CPI计算通货膨胀率则不同,CPI是指不同时期内,一篮子样本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和这些商品与服务基年的价格之比,因此,CPI反映的是其篮子中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并因其CPI篮子中各类商品的权重不同,不同类型商品价格变化的大小对CPI的影响很大。由于这种计算方法的差别,以GDP平减指数和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根据各自概念,即使计算的无比精确,二者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1965年至2005年期间,分别以GDP平减指数和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和以GDP平减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在大多数年份都存在一些差异。  (二)存在差异的原因  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这样一来“国内生产”而未被(国内)“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如出口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在了GDP平减指数中,而未在消费价格指数中得到反映。同样,“非国内生产”而“被(国内)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如进口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在了消费价格指数中,而未在GDP平减指数中得到反映。因此以GDP平减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和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即使计算过程相当精确,也会存在差异。虽然这种差异既有可能是因以GDP平减指数偏离了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偏差导致的,但足以说明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时,由于未能全面反映全部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注定存在着偏差。  (三)以CPI计算通胀的弊端  以消费价格指数CPI计算通货膨胀率,通常还会从以下三个方面高估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水平。  第一,CPI的统计没有考虑因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当存在可替代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理性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选择价格便宜的替代消费品,这将使得CPI篮子中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水平高于消费者实际选择消费组合的价格变化水平。  第二,CPI的统计没有考虑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提升。生活中很多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是不断提高的,如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这种类别的商品价格水平的上涨,反映的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因物价水平上升而造成的价格上涨,而通常还包括其自身品质提高而造成的价格上升,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商品的品质大幅提升而价格却下降的现象。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了这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在CPI中只能简单体现为物价水平上升。这样一来,CPI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物价上涨幅度,而没有考虑商品与服务品质的提升。  第三,忽略了技术进步。与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提升相同,CPI往往不能反映体现在商品与服务中的技术进步,造成了对生活成本的错误高估。  据经济学家估计,利用CPI计算通货膨胀率大约高估实际通货膨胀率1%,亦即当CPI上涨2%时,真正的通货膨胀率大约只有1%,这样的误差幅度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如20%)影响不大,但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时(如3%),就难以忽略不计。

real GDP 和 nominal GDP 的区别?

1、计算方法不同。名义GDP是以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计算的,而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2、衡量变化不同。实际GDP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举例如下:以2019年为基准年,热狗价格定为8元,产量为6个,则名义GDP=8*6=48,实际GDP=8*6=48(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到了2020年的时候,热狗价格涨到10元,产量为7个,则名义GDP=10*7=70,实际GDP=8*7=56(按照选定的基年——2019年价格计算)。扩展资料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GDP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义GDP

CPI指标和GDP指标有什么区别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GDP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什么是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100*某年的GDP平减指数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扩展资料: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局限性:(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GDP

分析gdp消费投资与出口的关系为什么要除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含义 GDP平减指数是反映GDP价格水平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通过GDP平减指数将名义GDP转化为实际GDP。由于名义GD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现期产量,而实际GDP是按基年价格评价的现期产量,所以GDP平减指数反映了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 GDP平减指数的作用 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和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价格的上涨不仅会给生产者传达错误的信号,导致国民经济非正常发展,经济结构失衡,资源配置和利用率较低。而当政府采取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时,又会导致投资和生产下降,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值,它的存在是为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得到真实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而得到实际GDP增长率,客观反映经济形势。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全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变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物价水平真实波动的重要指标。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有名义GDP和实际GDP之分,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就等于GDP平减指数。 计算方法一: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平减指数统计,而是用CPI与PPI指数来合成。比如1978-2013年间的CPI增长年率是2.5%,PPI增长年率是1.9%,同期的GDP平减指数基本是CPI与PPI之和,即4.4%。 计算方法二: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见下表所示,已知历年GDP数据以及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则1978年GDP指数为100。1979年的GDP指数为107.6,表示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1979年的GDP增加了7.6%,即可得到以1978年为基期的1979年不变价GDP为3645.2·107.6%=3922.24(亿元)。这样,得到1979年的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不变价)GDP=4062.6/3922.24=103.58(%)。

GDP平减指数,PCE平减指数,CPI平减指数的区别

首先,纠正一下,是CPI不是CPI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它们之间有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PCE: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过去一般国家都以CPI为衡量物价的依据,近十几年来,一些国家编制一种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分析价格水平和总体经济形势的重要指 标。在消费者物价指数中,有些项目的价格波动剧烈,因而遮掩了物价的长期变动趋势,例如食物和能源价格容易受自然气候或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剧烈的、非正常的波动,从而使价格水平出现较大波动,但这种波动并不代表市场的总供需发生实质性变动。扣除这些价格波动剧烈的项目而重新计算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称为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有助於决策者对总体形势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符合实际的政策选择。

GDP平减指数 是不是就是通货膨胀率啊

  是的。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有两种:CPI和GDP平减指数。  前者是用现期的CPI-上期的(上年同期的)CPI然后除以上期的(上年同期的)CPI ,计算结果即为通胀率,文字表达为CPI环比(同比)上涨百分之几。  后者是用现期的GDP-基期的GDP然后除以基期的GDP,计算结果即为通胀率。  二者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别,都反映了物价变动的趋势,唯一的差别在于前者的计算对象是消费品,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后者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计算对象,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总物价水平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指数之间的区别?

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扩展资料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百度百科-CPI指数

gdp平减指数高了好还是低好

gdp平减指数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太高了,通胀厉害,太低了容易通缩,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最好。GDP平减指数最大长处在于其统计范围包括了所有产品和劳务,因而最适于描述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gdp平减指数高了好还是低好其编制的计算方法较复杂,搜集资料较困难,不仅编制间隔较长(多数国家一年才编一次),而且编制时间也较长,时效性差,这些不利于对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其编制的计算方法较复杂,搜集资料较困难,不仅编制间隔较长(多数国家一年才编一次),而且编制时间也较长,时效性差,这些不利于对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不能专门反映通货膨胀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从直观性的操作性来看,比不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几种价格指数都各有特点和局限,如果采用价格指数上涨率来测定通货膨胀,则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资料的可能,综合考虑加以选择,以得出更准确的判断。

GDP平减指数、CPI和PPI都是衡量物价水平的指标,它们有什么不同?

CPI-PPI-GDP平减指数价格指数一、消费物价指数(CPI, Consumer Price Index)1.消费物价指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2.计算消费物价指数的五个步骤:(1)固定篮子一篮子物品与劳务(2)找出当年价格和几年价格。(3)分别用两种价格计算这一篮子的费用。(4)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指数。(5)计算通货膨胀率( Rate ofInflation)。二、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差别GDP平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都是反映综合价格变动的指标。但两者具有以下区别:1、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军用品价格、进口品价格变动的不同影响。2、如何选择对各种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影响GD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的两个衡量指标供参考。

2010的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GDP紧缩指数,和折算系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名义GDP的增长和实际GDP的增长二者之差就是GDP价格(price of GDP)的增长,该价格我们时常称为GDP平减指数。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也有的书上将其表述为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以2000年为基年,假设该年A国共生产一个苹果价值为100元,是年该国的GDP计为100元。第二年其又只生产了一个苹果,但是由于通货膨胀该苹果卖200元,于是当年的GDP计为200元,而当年的GDP平减指数为200/100=2,200也被成为名义GDP,相应的100被成为实际GDP。

影响gdp平减指数的因素

通货膨胀是影响gdp平减指数的因素。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GDP平减指数显示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差异,是由于通货膨胀而对名义GDP结果进行调整后的结果。

gdp平减指数小于100说明什么

gdp 平减指数的含义作用以及计算公式GDP 平减指数的含义 GDP 平减指数是反映 GDP 价格水平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通过 GDP 平减指 数将名义GDP转化为实际GDP。由于名义GDP是按现期价 格评价的现期产量,而实际 GDP 是按基年价格评价的现期 产量,所以 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 期物价水平。 GDP 平减指数的作用 价格是国民经济 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和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价格的上 涨不仅会给生产者传达错误的信号,导致国民经济非正常发 展,经济结构失衡,资源配置和利用率较低。而当政府采取 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时,又会导致投资和生产下降,经济增长 速度降低,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GDP平减指数是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比值,它的存在是为了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得到真实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而 得到实际 GDP 增长率,客观反映经济形势。 GDP 平减指数 反映了全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变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物价水平 真实波动的重要指标。GDP 平减指数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有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之分,名义 GDP 除以实际 GDP 就等于 GDP 平减指数。 计算方法一:在 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平减指数统计,而是用 CPI 与 PPI 指 数来合成。 比如 1978-2013 年间的 CPI 增长年率是 2.5% ,P PI 增长年率是 1.9% ,同期的 GDP 平减指数基本是 CPI 与 PPI之和,即 4.4%。计算方法二: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见下表所示,已知历年 GDP 数据以及以 1978 年为基期的 GDP 指数。以 1978 年为基期,则 1978 年 GDP 指数为 100。 1979 年的 GDP 指数为 107.6,表示与 1978 年相比,按可比 价计算, 1979 年的 GDP 增加了 7.6%,即可得到以 1978 年 为基期的1979年不变价 GDP为3645.2107.6%=3922.24 (亿 元)。这样,得到1979年的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不变价) GDP=4062.6/3922.24=103.58 ( %)。

怎么计算实际GDP计算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扩展资料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知道名义GDP和CPI怎么求实际GDP

严格意义上来讲,只知道名义GDP和CPI是没法求实际GDP的。因为: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而不是CPI。两者都是衡量总价格水平的指数,但不一样。CPI所涉及的产品范围比GDP价格调整指数要狭小一些,它仅代表了消费品的价格变动状况。而GDP价格调整指数则是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有关数量的价格加权平均指数,它既包括消费品,又包括投资品。我个人感觉,这道题没问的那么深刻。应该就是假设了忽略GDP中投资部分,所以实际GDP就是简简单单的用名义GDP除以CPI得出的结果。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化趋势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化趋势如下:CPI指数反映的是消费物价变动,GDP折算指专门折算GDP的,是把名义GDP折算际GDP的。这俩数字的统计是互相独立的,所以GDP折算指数也可看做是一年的通胀指数。CPI是消费价格指数,反应了物价的变动。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反应了经济的增长。一般而言GDP增长的国家CPI也会同期增长 两种指标保持同步,说明经济结构发展比较合理,如果GDP增长过快,CPI增长幅度小,甚至不增长,就说明该国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不协调。 CPI与GDP平减指数基本呈相同趋势变化,也就是说,若通胀情况下,CPI和GDP平减指数会同样增加,尽管幅度略有不同。这就意味着,在通胀时期,实际GDP是呈下降趋势的,因为实际CPI与GDP平减指数是负相关关系。换句话说,CPI持续升高的情况下,名义GDP可能在增长,而实际GDP却是在下降的。CPI、GDP平减指数,两者有何不同?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这个指标的特定范围是“居民家庭消费”,范围相对要狭窄一些。

GDP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一样吗?

GDP指数和GDP平减指数的区别是:GDP指数是反映一国GDP变动情况的相对数,针对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整体变动趋势;GDP平减指数是反映一国物价水平走向的指数,而且较之CPI对物价水平的反映更为准确。

GDP Deflator是什么意思?

GDP deflator,译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名义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实际GDP)增长之商。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11-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GDP能不能这样理解

可以这样理解,你的理解方法是名义GDP,而所谓真正考量经济运行情况的实际GDP都是以一个基年的价格水平为参照,比如说假设全国只生产饼干,2000为基年,饼干在2000年的价格为1500元一吨(——),2000年生产了20吨,则2000年实际GDP为30000元,而到了2009年饼干生产了30吨,则2009年实际GDP为45000元,这就排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实际gdp是什么意思?

实际GDP=名义GDP/100*某年的GDP平减指数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扩展资料: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局限性:(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GDP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区别?

1、公式不同GDP平减指数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2、意义不同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3、比较的方向不同前者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劳务和基年同物品劳务价格。后者比较的是那一组里面所含的物品劳务和基年这一组价格。4、编制目的不同GDP平减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I消费物价指数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那GDP的平减指数和折算指数是一样的吗?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implicit deflator):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举例: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扩展资料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省份GDP一般怎样平减

GDP可以分为现价GDP与不变价GDP,真实GDP等于现价GDP除以GDP平减指数,然而在统计年鉴中,并没有直接给出GDP平减指数以及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对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方法作以简要介绍:GDP平减指数等于现价GDP除以不变价GDP,若1978年的指数为100,1979年的GDP指数为107.6,是指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GDP增加了7.6%,1978年的GDP为3624.1,则按不变价计算,1979年的GDP等于3624.1乘以107.6等于3899.53,则1979年的平减指数为现价(1979)4038.2/3899.53=103.56,

GDP 平减指数和 CPI 在作用上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指标很相似,但是一般来说有两个重要的差别。 第一个差别是,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例如,中国生产的一辆买给军方的防爆车的价格上升了,GDP平减指数中的物价上升,而由于不属于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所以CPI没有上升。 第二个差别是在加权方面。CPI是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统计局只是偶尔改变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与此相比,GDP平减指数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几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相对比,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的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 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数一般是同时同向变动的。 希望能帮到你。

怎么计算GDP平减指数?

以t年价格计算t+1年的实际GDP=300*6+100*20=3800;以t+1年自身的价格计算的名义总GDP=350*6+200*20=6100.那么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6100/3800^100%=1.605希望能帮到你~~

GDP 平减指数与CPI指数之间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它们之间有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例如,中国生产的一辆买给军方的防爆车的价格上升了,GDP平减指数中的物价上升,而由于不属于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所以CPI没有上升。CPI是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统计局只是偶尔改变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与此相比,GDP平减指数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几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相对比,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的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数一般是同时同向变动的。

帮我算一道GDP 平减指数的题,很简单的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实际GDP]*100(有的书中是乘100%,但最终意思一样) (1) 以第1年为基期 第2年名义GDP以当年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6*140+21*320=7560 第2年实际GDP则以基年(第1年)的价格水平进行计算,10*140+20*320=7800 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7560-7800)/7800]*100=-3.07 说明第2年的物价水平比第1年下降了3.07% (2) 以第2年为基期 第1年名义GDP以当年的市场价格进行计算,10*100+20*300=7000 第1年实际GDP则以基年(第2年)的价格水平进行计算,6*100+21*300=6900 第1年的GDP平减指数=[(7000-6900)/6900]*100=1.45 说明第1年的物价水平与第2年相比上涨了1.45%。 名义GDP与当年物价算得,实际GDP由基年算得,得出的指数是全年物价上涨的情况,这个指数区别于CPI,它的计算范围更广。GDP价格指数又称为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是由现价GDP和不变价GDP推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 GDP价格指数=现价GDP/不变价GDP (1) 在国民经济核算实践中,通常是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来核算GDP,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的GDP价格指数。 (2) 支出法GDP价格指数。 (3) 其中,p0和p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的价格,q0和q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的数量;output表示总产出,input表示中间投入;TFE表示总最终支出(C+I+G+X),M表示进口。 以t年价格计算t+1年的实际GDP=300*6+100*20=3800;以t+1年自身的价格计算的名义总GDP=350*6+200*20=6100.那么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6100/3800^100%=1.605 GDP平减指数等于现价GDP除以不变价GDP 若1978年的指数为100,1979年的GDP指数为107.6,是指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GDP增加了7.6%。 1978年的GDP为3624.1,则按不变价计算,1979年的GDP等于3624.1乘以107.6等于3899.53,则1979年的平减指数为现价(1979)4038.2/3899.53=103.56   在一些计算中,一些文章会使用1990年为100的不变价计算真实GDP,此方法其实是假定1990年的指数为100进行计算。 例如,1990年的现价GDP=18547.9,1990年的指数为281.7,1996年的指数为544.1,则以1990=100,1996年的价格指数为544.1/281.7*100%=193.1,则1996年不变价的GDP为1854.79*193.1%=35815.99,则1996年平减指数为67884.6/35815.99*100%=185.9。

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区别是什么?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X100%。经济学家通常使用GDP平减指数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普通人大都不知道GDP平减指数以及它作为一个测度价格运动的工具,而更熟悉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所购买的商品篮子。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GDP 平减指数与CPI指数之间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它们之间有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例如,中国生产的一辆买给军方的防爆车的价格上升了,GDP平减指数中的物价上升,而由于不属于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所以CPI没有上升。CPI是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统计局只是偶尔改变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与此相比,GDP平减指数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几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相对比,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的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数一般是同时同向变动的。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作用和关系

GDP平减指数的作用: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大多使用实际GDP来说明各种经济问题。GDP平减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CPI的作用:可以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关系: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数一般是同时同向变动的。GDP平减指数平均是CPI的1.8倍。一般在CPI的上升阶段,GDP平减指数就已经比较高了,当CPI达到高点时,GDP平减指数的涨幅却会放缓,这个与原材料价格先上涨之后再传导至CPI有关。扩展资料: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例如,中国生产的一辆买给军方的防爆车的价格上升了,GDP平减指数中的物价上升,而由于不属于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所以CPI没有上升。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2、在加权方面。CPI是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统计局只是偶尔改变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与此相比,GDP平减指数是限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几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相对比,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的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消费物价指数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意义

意义:在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纵向比较时,由于核算期价格和计算口径的差异,会产生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因此,不能直接用现行价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需要建立一套各行业的指标体系,消除各行业价格和口径因素的差异。GDP平减指数也用于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支出。其计算依据比CPI更为广泛,除了消费外,还涉及所有商品和服务,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服务。因此,该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物价总水平的变化趋势,是对物价水平最宏观的衡量。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名义”一词是指价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以人为基准年价格(目前为1996年)估值的经济指标相对可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扩展资料:GDP平减指数的其它相关介绍:之所以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年,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异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化的影响。由于GDP可以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必须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为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宏观经济gdp平减指数是谁提出的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十版》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1]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 "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

GDP 平减指数与CPI指数之间的区别?

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扩展资料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百度百科-CPI指数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作用和关系

GDP平减指数的作用: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大多使用实际GDP来说明各种经济问题。GDP平减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CPI的作用:可以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关系: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数一般是同时同向变动的。GDP平减指数平均是CPI的1.8倍。一般在CPI的上升阶段,GDP平减指数就已经比较高了,当CPI达到高点时,GDP平减指数的涨幅却会放缓,这个与原材料价格先上涨之后再传导至CPI有关。扩展资料: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例如,中国生产的一辆买给军方的防爆车的价格上升了,GDP平减指数中的物价上升,而由于不属于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所以CPI没有上升。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2、在加权方面。CPI是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统计局只是偶尔改变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与此相比,GDP平减指数是限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几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相对比,物品与劳务的组合自动的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消费物价指数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词解释是什么?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X100%。经济学家通常使用GDP平减指数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普通人大都不知道GDP平减指数以及它作为一个测度价格运动的工具,而更熟悉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所购买的商品篮子。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谁能教教我?

  1、平均物价水平定义要弄清,它是指当年所有物价的一般物价水平,不是平均每年。  2、选取某一年(1996)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如果以96年的物价水平计算2001年的GDP为6万亿美元。 此时计算的是2001年的总产出数量Q2001*P1996=6万亿元,  以2001年当年实际的物价水平来计算GDP为9万亿美元。此时计算的是2001年的总产出数量Q2001*P2001=9万亿元。  两相比较,2001年的总产量是不变的,但是价格水平不同。这反映出了不同时间物价水平变化的相对情况。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为9/6=1.5  3、说明96年到2001年平均物价水平上涨了约50%。其实就是平减指数1.5减去1,即物价真实上涨的比率。换句话说,用1996年的一般物价水平(即当年96的总的平均价格水平)衡量2001年通货膨胀率为50%  4、“如果以基年(96年)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100),那么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就变为150了。在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反映出你没有理解平减指数,平减指数是个相对量。  平减指数本身是用来反应物价变动的指标,用来说明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比较同年份真实的GDP到底是多少,以便与不同年份相比,到底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上面的回答做了具体的计算说明,这里不重复。  不理解可以提出进一步沟通,你最好把教材中案例的计算做一遍

GDP平减指数有没有考虑数量变化

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换句话说这个指数是用来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 跟CPI 差不多。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不能归因于真实GDP变动的相对于基年的名义GDP的变动就是指 物价的变动,而能归因于真实GDP变动的相对于基年的名义GDP的变动是 指生产力的增长。所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不能归因于真实GDP变动的相对于基年的名义GDP的变动

怎么把GDP数据平减成实际的?

对数据进行平减,采用定基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就可以。平减是名义量转化成实际量的一个工具方法。比如说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名义GDP和实际GDP进行相互换算的一个工具指标。公式如下:GDP deflator=(名义GDP/实际GDP)*100。如果涉及名义量和实际量之间的转换,则需要平减指数。其实实际变量只是名义变量扣除了货币的通胀。因为所有的指标统计得到的都是名义量,所以有的论文想用实际量做(目的是更符合实际),就需要进行平减。你上述的这些个数据,估计都想平减成实际量。如果指标的单位都是货币,都用GDP deflator就行。你的第二个指标是个比率,没法平减。拓展资料:什么是GDP: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表现形态。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地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什么是GDP平减指数的平减处理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 ,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  GDP平减指数的平减处理即名义GDP/实际GDP*100%  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GDP平减指数的概述

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 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GDP平减指数的概念与之类似,我们选取某一年(1996)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如果以96年的物价水平计算2001年的GDP为6万亿美元,而以2001年当年实际的物价水平来计算GDP为9万亿美元,那么平减指数为9/6=1.5,说明96年到2001年平均物价水平上涨了约50%。如果以基年(96年)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100),那么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就变为150了。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实际公式应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增长/实际GDP增长)X 100%

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X100%。经济学家通常使用GDP平减指数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普通人大都不知道GDP平减指数以及它作为一个测度价格运动的工具,而更熟悉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所购买的商品篮子。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那GDP的平减指数和折算指数是一样的吗?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implicit deflator):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举例: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扩展资料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X100%。经济学家通常使用GDP平减指数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普通人大都不知道GDP平减指数以及它作为一个测度价格运动的工具,而更熟悉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所购买的商品篮子。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X100%。经济学家通常使用GDP平减指数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普通人大都不知道GDP平减指数以及它作为一个测度价格运动的工具,而更熟悉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所购买的商品篮子。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gdp,ppi,cpi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能用ppi与cpi来算gdp的数值吗??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CPI是消费物价指数。CPI与GDP平减指数有关,都反应物价的变动率,总体上看这两个指数的走向是一致的,CPI走高是GDP平减指数也走高。但二者也有区别,因为GDP度量范围涵盖了全部物品和劳务,包括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净出口,但不含进口产品;CPI只含固定的一篮子物品,通常是家庭常用消费品,包括进口产品。CPI度量的是消费品价格,ppi度量原材料和劳务价格,也就是说PPI度量的是“上游”,而CPI度量的是"下游”,两者变动方向一致。用CPI和PPI是无法计算GDP数值的,因为它们度量的范围都不同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比如选取某一年(2004)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如果以2004年的物价水平计算2011年的GDP为6万亿美元,而以2011年当年实际的物价水平来计算GDP为9万亿美元,那么平减指数为9/6=1.5,说明2004年到2011年平均物价水平上涨了约50%。如果以基年(2004年)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100),那么2011年GDP的平减指数就变为150了。每一年的计算方法都是如此。-------------------------------------------------------如对回答满意,望采纳。如不明白,可以追问。祝学习进步!O(∩_∩)O~

怎么计算GDP平减指数?

以t年价格计算t+1年的实际GDP=300*6+100*20=3800;以t+1年自身的价格计算的名义总GDP=350*6+200*20=6100.那么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6100/3800^100%=1.605希望能帮到你~~

实际gdp和名义gdp的计算.越快越好

1999年名义gdp=100*20+100*10=3000万元。2000年名义GDP=120*30+100*15=5100万元2000年实际GDP=120*20+100*10=3400万元实际GDP增长率=(3400-3000)/3000=13.3333%名义GDP增长率=(5100-3000)/3000=70%扩展资料:名义GDP,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实际GDP,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进行统计。实际GDP的各种变动被广泛地用来衡量产出的水平和波动。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通常以某年做基年,然后以那年的价格计算)。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如下: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实际GDP

由CPI和GDP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有什么不同吗

以GDP平减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是比较国内现期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不同。用以计算GDP平减指数的商品与服务的组合自动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各类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动比例是否相同对GDP平减指数的计算没有影响。以CPI计算通货膨胀率则不同,CPI是指不同时期内,一篮子样本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和这些商品与服务基年的价格之比,因此,CPI反映的是其篮子中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并因其CPI篮子中各类商品的权重不同,不同类型商品价格变化的大小对CPI的影响很大。由于这种计算方法的差别,以GDP平减指数和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根据各自概念,即使计算的无比精确,二者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1965年至2005年期间,分别以GDP平减指数和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和以GDP平减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在大多数年份都存在一些差异。(二)存在差异的原因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这样一来“国内生产”而未被(国内)“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如出口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在了GDP平减指数中,而未在消费价格指数中得到反映。同样,“非国内生产”而“被(国内)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服务(如进口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在了消费价格指数中,而未在GDP平减指数中得到反映。因此以GDP平减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和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即使计算过程相当精确,也会存在差异。虽然这种差异既有可能是因以GDP平减指数偏离了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偏差导致的,但足以说明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时,由于未能全面反映全部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注定存在着偏差。(三)以CPI计算通胀的弊端以消费价格指数CPI计算通货膨胀率,通常还会从以下三个方面高估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水平。第一,CPI的统计没有考虑因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当存在可替代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理性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选择价格便宜的替代消费品,这将使得CPI篮子中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化水平高于消费者实际选择消费组合的价格变化水平。第二,CPI的统计没有考虑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提升。生活中很多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是不断提高的,如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这种类别的商品价格水平的上涨,反映的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因物价水平上升而造成的价格上涨,而通常还包括其自身品质提高而造成的价格上升,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商品的品质大幅提升而价格却下降的现象。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了这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在CPI中只能简单体现为物价水平上升。这样一来,CPI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物价上涨幅度,而没有考虑商品与服务品质的提升。第三,忽略了技术进步。与商品与服务的品质提升相同,CPI往往不能反映体现在商品与服务中的技术进步,造成了对生活成本的错误高估。据经济学家估计,利用CPI计算通货膨胀率大约高估实际通货膨胀率1%,亦即当CPI上涨2%时,真正的通货膨胀率大约只有1%,这样的误差幅度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如20%)影响不大,但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时(如3%),就难以忽略不计。

gdp平减指数和cpi的区别

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拓展资料: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主要特征局限性(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瑕疵。如强制交易的GDP、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投资产生的GDP 、消费带来的GDP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可比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

什么是GDP deflator

GDP deflator,译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名义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实际GDP)增长之商。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之所以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计算公式: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增长/实际GDP增长)X 100%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比如说,我国某年GDP平减指数上涨4.9%,高出CPI涨幅2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扩展资料:GDP平减指数的优缺点:GDP平减指数最大长处在于其统计范围包括了所有产品和劳务,因而最适于描述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缺点则有以下几点:1.其编制的计算方法较复杂,搜集资料较困难,不仅编制间隔较长(多数国家一年才编一次),而且编制时间也较长,时效性差,这些不利于对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2.以报告期产量为权数计算的,包含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而不仅仅是纯价格的变动,这对准确反映通货膨胀也有影响。3.不能专门反映通货膨胀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从直观性的操作性上看,不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几种价格指数都各有特点和局限,如果采用价格指数上涨率来测定通货膨胀,则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资料的可能,综合考虑加以选择,以得出更准确的判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公式是什么?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实际公式应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新编金融法小全书(第五版)》

CPI与GDP折算指数,怎么解释啊?

CPI指数反映的是消费物价变动,GDP折算指数是专门用来折算GDP的,是把名义GDP折算成实际GDP的。这俩数字的统计是互相独立的,所以GDP折算指数也可看做是一年的通胀指数。

GDP折算指数就是GDP平减指数吗?

是的。GDP平减指数,别称就是GDP折算指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GDP平减指数可以被看作为总物价水平一般性的衡量指标,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扩展资料:GDP平减指数的名义GDP与真实GDP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为名义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为真实GDP。GDP平减指数中,名义GDP的增长一般快于实际GDP的增长,名义GDP的增长既可以来自总产出的增加,也可以来自价格水平的上涨,而实际GDP的增长却只能来自总产出的增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怎么算?

  GDP平减指数等于现价GDP除以不变价GDP,若1978年的指数为100,1979年的GDP指数为107.6,是指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GDP增加了7.6%,1978年的GDP为3624.1,则按不变价计算,1979年的GDP等于3624.1乘以107.6等于3899.53,则1979年的平减指数为现价(1979)4038.2/3899.53=103.56,据此计算,则GDP平减指数及真实GDP如下表:  年份现价GDP 1978=100 不变价GDP 平减指数(%) 真实GDP  的指数(%)  1978 3624.10 100.00 3624.10 100.00 3624.10  1979 4038.20 107.60 3899.53 103.56 3899.53  1980 4517.80 116.00 4203.96 107.47 4203.96  1981 4862.40 122.10 4425.03 109.88 4425.03  1982 5294.70 133.10 4823.68 109.76 4823.68  1983 5934.50 147.60 5349.17 110.94 5349.17  1984 7171.00 170.00 6160.97 116.39 6160.97  1985 8964.40 192.90 6990.89 128.23 6990.89  1986 10202.20 210.00 7610.61 134.05 7610.61  1987 11962.50 234.30 8491.27 140.88 8491.27  1988 14928.30 260.70 9448.03 158.00 9448.03  1989 16909.20 271.30 9832.18 171.98 9832.18  在一些计算中,一些文章喜换算换成1990年为100的不变价计算真实GDP,此方法其实是假定1990年的指数为100进行计算,例如,1990年的现价GDP=18547.9,1990年的指数为281.7,1996年的指数为544.1,则以1990=100,1996年的价格指数为544.1/281.7*100%=193.1,则1996年不变价的GDP为1854.79*193.1%=35815.99,则1996年平减指数为67884.6/35815.99*100%=185.9,如此计算,可以得到1990=100的GDP平减指数,其计算结果如下表:  年份现价GDP 1978=100 1990=100 不变价GDP(1990=100) 平减指数 真实GDP  1978 3624.10 100.0 35.5 6584.27405 55.04 6584.27  1979 4038.20 107.6 38.2 7084.678878 57.00 7084.68  1980 4517.80 116.0 41.2 7637.757898 59.15 7637.76  1981 4862.40 122.1 43.3 8039.398616 60.48 8039.40  1982 5294.70 133.1 47.2 8763.668761 60.42 8763.67  1983 5934.50 147.6 52.4 9718.388498 61.06 9718.39  1984 7171.00 170.0 60.3 11193.26589 64.07 11193.27  1985 8964.40 192.9 68.5 12701.06464 70.58 12701.06  1986 10202.20 210.0 74.5 13826.97551 73.78 13826.98  1987 11962.50 234.3 83.2 15426.9541 77.54 15426.95  1988 14928.30 260.7 92.5 17165.20245 86.97 17165.20  1989 16909.20 271.3 96.3 17863.1355 94.66 17863.14  1990 18547.90 281.7 100.0 18547.9 100.00 18547.90  1991 21617.80 307.6 109.2 20253.22698 106.74 20253.23  1992 26638.10 351.4 124.7 23137.13901 115.13 23137.14  1993 34634.40 398.8 141.6 26258.08491 131.90 26258.08  1994 46759.40 449.3 159.5 29583.14331 158.06 29583.14  1995 58478.10 496.5 176.3 32690.92066 178.88 32690.92  1996 67884.60 544.1 193.1 35825.03511 189.49 35825.04  1997 74462.60 592.2 210.2 38992.07093 190.97 38992.07  1998 78345.20 638.5 226.7 42040.69193 186.36 42040.69  1999 82067.46 684.1 242.8 45042.77333 182.20 45042.77  2000 89468.10 738.8 262.3 48644.61668 183.92 48644.62  2001 97314.80 794.2 281.9 52292.30451 186.10 52292.30  2002 105172.34 860.1 305.3 56631.34111 185.71 56631.34

GDP的价格指数缩减时,名义GDP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GDP的价格指数缩减时(即小于1),名义GDP会小于实际GDP。计算公式为: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 实际GDP

名义GDP和实际GDP怎么换算?

实际GDP=名义GDP/100*某年的GDP平减指数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扩展资料: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局限性:(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GDP

消费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

 1、GDP平减指数和CPI都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但是二者是有区别。  2、GDP平减指数是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3、CPI是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只是反应与人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消费品的物价变动。 4、前者以全社会的物价作为衡量变量,后者以消费品的价格作为衡量变量,所以计算的答案当然有所不同了。

计算GDP平减指数 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GDP紧缩指数,和折算系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名义GDP的增长和实际GDP的增长二者之差就是GDP价格(price of GDP)的增长,该价格我们时常称为GDP平减指数。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也有的书上将其表述为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以2000年为基年,假设该年A国共生产一个苹果价值为100元,是年该国的GDP计为100元。第二年其又只生产了一个苹果,但是由于通货膨胀该苹果卖200元,于是当年的GDP计为200元,而当年的GDP平减指数为200/100=2,200也被成为名义GDP,相应的100被成为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与CPI指数之间的区别?

三点关键的差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3、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是用来反映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而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篮子的消费品的。扩展资料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CPI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出台与力度,如央行是否调息、是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同时,CPI的高低也间接影响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变化。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目的,是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百度百科-CPI指数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区别?

1、公式不同GDP平减指数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2、意义不同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3、比较的方向不同前者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劳务和基年同物品劳务价格。后者比较的是那一组里面所含的物品劳务和基年这一组价格。4、编制目的不同GDP平减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I消费物价指数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 和 GDP折算指数 一样么

一样的。英文原文都叫 GDP deflator。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际GDP)增长之商。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CPI与GDP平减指数有何不同

1、公式不同GDP平减指数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2、意义不同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3、比较的方向不同前者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劳务和基年同物品劳务价格。后者比较的是那一组里面所含的物品劳务和基年这一组价格。4、编制目的不同GDP平减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I消费物价指数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通过GDP指数怎么计算GDP平减指数?

  平均物价指数(GDP deflator,又译GDP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物价指数,或implicit price deflator for GDP)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表达了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的比例关系。  计算方法:  之所以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  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  GDP价格调整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GDP平减指数的意义

意义:在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纵向比较时,由于核算期价格和计算口径的差异,会产生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因此,不能直接用现行价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需要建立一套各行业的指标体系,消除各行业价格和口径因素的差异。GDP平减指数也用于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支出。其计算依据比CPI更为广泛,除了消费外,还涉及所有商品和服务,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服务。因此,该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物价总水平的变化趋势,是对物价水平最宏观的衡量。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名义”一词是指价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以人为基准年价格(目前为1996年)估值的经济指标相对可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扩展资料:GDP平减指数的其它相关介绍:之所以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宏观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年,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异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化的影响。由于GDP可以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必须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为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 "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