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gdp平减指数是百分数吗

GDP平减指数公式: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基期价格指数计算的当前国民生产总值×100%GDP平减指数的简介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的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GDP平减指数的定义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用人为规定的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GDP平减指数的计算之所以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GDP平减指数的意义名义GDP与实际GDP虽然在经济学意义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在统计方法上却是相同的,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大多使用实际GDP来说明各种经济问题,而GDP平减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gdp平减指数公式是什么?

gdp平减指数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查询方法。1、进入数据统计局,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上1978年以后的数据,或查询已汇总在人大经济论坛上的。2、查询世界银行网站上的中国历年的GDP数据。计算详细介绍:之所以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gdp平减指数计算公式

gdp平减指数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拓展资料】GDP平减指数 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如果用当前的价格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所得到的GDP称为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一词表示用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用人为规定的基年(1996年)价格来计值的经济指标是比较可靠的。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称为真实GDP。 "真实"一词表示以不变价格计算。真实量值衡量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只会因为真实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GDP平减指数的概念与之类似,我们选取某一年(1996)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如果以1996年的物价水平计算2001年的GDP为6万亿美元,而以2001年当年实际的物价水平来计算GDP为9万亿美元,那么平减指数为9/6=1.5,说明1996年到2001年平均物价水平上涨了约50%。如果以基年(1996年)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100),那么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就变为150了。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实际公式应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gdp平减指数大于100说明什么

现期价格大于基期价格,出现了物价上涨。gdp平减指数大于100说明了现期价格大于基期价格,出现了物价上涨,平减指数又叫做GDP平减指数,意思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可以反映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计算GDP的组成。平减指数比CPL的计算基础范围更广,因为这一指数对于物价的水平走向有着十分准确的反映,并且也是对价格的一个测量。

gdp折算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一样吗

不,GDP折算指数和GDP平减指数并不一样。GDP折算指数是指,将多年的GDP总值按照不同时期的价格指数进行折算,以便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率。而GDP平减指数则是通过去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因素的影响,来计算真正的经济增长率。简单来说GDP平减指数是更加精确和客观的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而GDP折算指数则更多地反映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gdp平减指数需要考察下述哪些项目

gdp平减指数需要考察名义GDP、实际GDP两个项目。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GDP平减指数剔除计算GDP受价格波动影响,进行跨期比较,得出有效估计结果,具体计算方法是名义GDP除以实际GDP,故gdp平减指数需要考察名义GDP、实际GDP两个项目。

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区别

1、公式不同GDP平减指数公式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2、意义不同GDP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3、比较的方向不同前者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劳务和基年同物品劳务价格。后者比较的是那一组里面所含的物品劳务和基年这一组价格。4、编制目的不同GDP平减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I消费物价指数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cpi和gdp平减指数受到影响的条件

价格会促进CPI上涨。价格会促进CPI上涨,GDP平减指数上涨,列入CPI的统计范围中,同时作为影响当年增加值的价格因素,使名义GDP上涨,而实际GDP不变,平减指数=名义GDP增速/实际GDP增。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进口品却影响CPI。

gdp平减指数保留几位小数

小数点后三位。GDP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通常用小数点后三位。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

gdp平减指数是百分数吗

gdp平减指数是百分数。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百分数一般指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会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百分号)来表示。

GDP平减指数是什么意思?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GDP平减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两个相连年份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X100%。经济学家通常使用GDP平减指数用来监测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普通人大都不知道GDP平减指数以及它作为一个测度价格运动的工具,而更熟悉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所购买的商品篮子。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则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gdp平减指数增长率怎么算

先计算两个年度之间的GDP平减指数。首先计算出两个年度之间的GDP平减指数,也称为价格指数,计算公式为:GDP平减指数 = (当前年度GDP / 当前年度价格) / (基准年度GDP / 基准年度价格),接着按照以下公式计算GDP平减指数增长率:GDP平减指数增长率 = (当前年度GDP平减指数 - 基准年度GDP平减指数)/ 基准年度GDP平减指数,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的GDP平减指数增长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因为它考虑了通货膨胀和价格变动的影响。其中,当前年度指的是需要计算增长率的年度,基准年度指的是参考年度。

GDP的平减指数是什么?

对数据进行平减,采用定基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就可以。平减是名义量转化成实际量的一个工具方法。比如说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名义GDP和实际GDP进行相互换算的一个工具指标。公式如下:GDP deflator=(名义GDP/实际GDP)*100。如果涉及名义量和实际量之间的转换,则需要平减指数。其实实际变量只是名义变量扣除了货币的通胀。因为所有的指标统计得到的都是名义量,所以有的论文想用实际量做(目的是更符合实际),就需要进行平减。你上述的这些个数据,估计都想平减成实际量。如果指标的单位都是货币,都用GDP deflator就行。你的第二个指标是个比率,没法平减。拓展资料:什么是GDP: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表现形态。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地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超大有多少同志记得当年的“驳雪亮军刀203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

GDP已经相当两个日本了吧,2030能超十个

谁有2005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

普查后全国各大城市GDP排名   (到2006年1.3日6.00am前政府已表态的) 名次.城市 普查后GDP(亿元) 普查前GDP(亿元) 增(减) 1. 上海 8072.8 7450.3--------增 2. 北京 6060.3 4283.3--------增 3. 广州 4450.55 4115.81--------增 4. 深圳 4238 3422--------增 5. 天津 3111 2931--------增---- (原第6名) 6. 苏州 2850 3450--------减---- (原第4名) 7. 重庆 2532.4 2665.4--------减 8. 杭州 2543.18 2512-----------增 9. 无锡(政府还未表态) 2350 10. 成都 2033 2185------------减 11. 青岛 (政府还未表态) 2163 12.宁波 (政府还未表态) 2158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13.大连 (政府还未表态) 1961 14. 武汉 (政府还未表态) 1956 15. 南京 2067.17 1910---------增 16. 沈阳 (政府还未表态) 1900 17. 哈尔滨(政府还未表态) 1680 18. 佛山 1918 (普查前1653)------------增 19. 烟台(政府还未表态) 1639 20 石家庄1633 1633---------无 21 济南(政府还未表态) 1618 22.唐山(政府还未表态) 1606 23.泉州1405.12 1602----------减 24.福州1335.20 1548----------减 25.长春(政府还未表态) 1535 26.温州1388.91 1402----------减 27.郑州(政府还未表态) 1375 28.绍兴(政府还未表态) 1313 29.大庆(政府还未表态) 1277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30.潍坊(政府还未表态) 1246 31.淄博(政府还未表态) 1231 32.南通(政府还未表态) 1226 33.台州(政府还未表态) 1173 34.东莞 1806 1155--------增 35.长沙(政府还未表态) 1108 36.济宁(政府还未表态) 1102 37.常州(政府还未表态) 1100 38.保定(政府还未表态) 1100 39.西安(政府还未表态) 1096 40.徐州(政府还未表态) 1095 2005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 1上海市:7450+13.6% 沪Kwo* 2北京市:4283+13.2% 京|#m L 3广州市:4116+15.0% 粤TrA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4苏州市:3450+17.6% 苏RY 5深圳市:3423+17.3% 粤V 6天津市:2932+15.7% 津L* 7重庆市:2665+12.2% 渝J"i- 8杭州市:2515+15.0% 浙a"hX 9无锡市:2350+17.4% 苏5]0 10成都市:2186+13.6% 川6 11青岛市:2164+16.8% 鲁fR9X 12宁波市:2158+15.5% 浙L 13大连市:1962+16.2% 辽sE5< 14武汉市:1956+14.5% 鄂{iuA_ 15南京市:1910+17.3% 苏_->O 16沈阳市:1896+15.5% 辽ZBv, 17哈尔滨:1681+14.7% 黑Pd"o- 18佛山市:1653+16.3% 粤Hn 9q 19烟台市:1643+18.5% 鲁oU 20石家庄:1633+14.1% 冀IiF]r 21济南市:1619+15.3% 鲁j 22唐山市:1606+14.8% 冀gS{ 23泉州市:1603+14.2% 闽hV7"J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24福州市:1548+13.0% 闽> 25长春市:1535+13.5% 吉tBB:cP 26温州市:1403+14.1% 浙45j 27郑州市:1375+15.5% 豫kV/3; 28绍兴市:1314+15.3% 浙l&4s2 29潍坊市:1246+16.9% 鲁/TH"-v 30大庆市:1240+10.2% 黑4 31淄博市:1231+17.0% 鲁:C;B| 32南通市:1220+15.6% 苏vy 33台州市:1174+13.6% 浙"(jhM@ 34东莞市:1155+19.6% 粤: 35长沙市:1108+14.8% 湘_z1!} 36保定市:1107+14.0% 冀l]37济宁市:1102+ 鲁I#E 38常州市:1101+15.5% 苏m!@F 39徐州市:1096+14.0% 苏d 40西安市:1096+13.5% 陕BEI$u 41嘉兴市:1051+16.5% 浙 QsT[X. 42临沂市:1012+17.0% 鲁Qkw*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43威海市:1009+17.1% 鲁C 44鞍山市:1006+15.8% 辽wY 45金华市: 978+16.2% 浙8n 46昆明市: 930+10.7% 云?)%, 47洛阳市: 908+15.9% 豫Ak> 48邯郸市: 900+ 冀{f}y>s 49南阳市: 892+14.5% 豫p: 50厦门市: 883+16.0% 闽<(~A 51盐城市: 871+14.3% 苏c/xO!b 52东营市: 856+17.5% 鲁9QIE 53江门市: 830+12.0% 粤~^(gT 54扬州市: 788+14.7% 苏&Ua 55镇江市: 781+14.7% 苏.:1~D~ 56沧州市: 774+ 冀2;Pz 57南昌市: 770+ 赣Beue@7 58茂名市: 750+14.2% 粤9xrUV 59泰安市: 732+ 鲁;k7:g 60泰州市: 705+14.7% 苏qJ!XR 61吉林市: 703+17.1% 吉9i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62漳州市: 702+11.6% 闽NxM.l 63惠州市: 685+15.1% 粤Mk64德州市: 680+ 鲁2x 65太原市: 643+15.7% 晋,#yp 66邢台市: 628+13.5% 冀mQ 67中山市: 610+18.7% 粤4@rsk 68廊坊市: 605+12.5% 冀`{% 69汕头市: 604+11.1% 粤* 70湛江市: 604+10.8% 粤(5 71包头市: 600+ 蒙{ 72呼和浩特 600+ 蒙@Z 73岳阳市: 591+ 湘BiO 74湖州市: 591+15.4% 浙TB,c 75合肥市: 590+ 皖*et 76南宁市: 589+13.2% 桂zfX 77宜昌市: 589+17.5% 鄂}c 78常德市: 588+ 湘- 79聊城市: 570+ 鲁 80襄樊市: 558+10.9% 鄂tU 81肇庆市: 549+13.2% 粤D 82珠海市: 546+13.8% 粤rlx 83衡阳市: 542+ 湘9"_5y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83揭阳市: 541+ 7.2% 粤/v`0B 84周口市: 531+15.5% 豫x 85滨州市: 519+ 鲁"@Wf+3 86兰州市: 504+ 甘35] 87枣庄市: 503+ 鲁uD 88淮安市: 501+13.8% 苏jqjk> 89许昌市: 500+ 豫"^Jnh5 90乌鲁木齐 477+13.1% 新R 91衡水市: 474+14.5% 冀dL 92平顶山: 474+15.0% 豫L 93新乡市: 463+ 豫y"WB[ 94商丘市: 460+25.0% 豫 95桂林市: 456+ 桂(_i~$ 96绵阳市: 455+11.0% 川ti 97驻马店: 454+ 豫02R" 98秦皇岛: 453+12.8% 冀oW 99株州市: 453+ 湘F)>8N 100安阳市: 450+ 豫xgu(q 101焦作市: 448+ 豫A; 102信阳市: 440+ 豫K^z 103贵阳市: 438+ 贵[ 104黄冈市: 432+ 9.3% 鄂N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105荆州市: 430+ 8.5% 鄂2{aUn 106德阳市: 425+13.7% 川u=;X 107连云港: 416+13.9% 苏TOE4e= 108齐齐哈尔 403+ 黑*r{j 109张家口: 400+13.0% 冀,4Ii"D 110柳州市: 400+14.3% 桂M_yG+2 111赣州市: 398+12.7% 赣ba 112郴州市: 395+ 湘WiJ 113安庆市: 392+12.5% 皖( 114绥化市: 390+ 黑C 115日照市: 388+17.5% 鲁>:bA 116孝感市: 381+ 鄂W+Nnj 117鄂尔多斯 380+31.0% 蒙;(asz 118荆门市: 379+11.5% 鄂w}f 119三明市: 377+10.6% 闽" 120抚顺市: 375+15.0% 辽hZ 121临汾市: 373+ 晋K122盘锦市: 369+ 辽bA}(on 123遵义市: 368+ 贵""~ 124荷泽市: 368+ 鲁^QJD-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125运城市: 361+ 晋Tu)3 126九江市: 357+15.2% 赣Ye>th2 127滁州市: 355+ 皖7b[zCF 128宜宾市: 349+13.2% 川fbP 129龙岩市: 348+10.5% 闽Qg 130芜湖市: 345+ 皖bs~c}C 131曲靖市: 340+ 云0"; 132开封市: 340+ 豫^}a9 133锦州市: 337+ 辽K@^[, 134宿迁市: 336+13.8% 苏[Xr5 135咸阳市: 335+13.7% 陕o+a_9R 136邵阳市: 332+ 湘 H 137玉溪市: 328+ 8.2% 云` 138永州市: 328 湘w#sZbn 139赤峰市: 326+ 蒙?@#FO: 140韶关市: 325+13.6% 粤U= 141南平市: 322+10.9% 闽xd: 142达州市: 322+13.7% 川P%LI 143濮阳市: 320+ 豫[v 144黄石市: 317+12.5% 鄂!b2k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145湘潭市: 315+ 湘K}m"l2 146长治市: 315+ 晋^FT! 147伊犁州: 313+ 新U 148宁德市: 310+11.2% 闽w)+S 149莆田市: 309+13.0% 闽u 150南充市: 307+12.8% 川s 151营口市: 307+21.0% 辽;8 152宝鸡市: 302+14.0% 陕V%nxT 153牡丹江: 302+ 黑Aul,R 154上饶市: 301+14.5% 赣lz[ 155承德市: 300+16.3% 冀lY 156大同市: 300+ 晋} 157克拉玛依 296+ 新1$?R?a 158玉林市: 295+ 桂k 159巢湖市: 294+ 皖Mu.W 160葫芦岛: 293+18.0% 辽: 161本溪市: 293+ 辽yy 162十堰市: 291+16.3% 鄂Or" 163怀化市: 291+ 湘^ 164丹东市: 291+ 辽~)Y// 165辽阳市: 290+ 辽P 166宜春市: 290+ 赣9ZC|D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167益阳市: 287+ 湘De+ 168漯河市: 285+ 豫BwvM3~ 169松原市: 285+ 吉Uiu 170衢州市: 284+15.2% 浙m+"7 171宿州市: 279+ 皖H 172通辽市: 277+ 蒙J 173呼伦贝尔 273+22.2% 蒙ZO?!} 174三门峡: 273+ 豫-?jHk: 175梅州市: 271+ 粤8l 176阳江市: 270+ 粤_(WTQj 177乐山市: 266+ 川&eVs" 178丽水市: 265+14.9% 浙<[ 179马鞍山: 265+ 皖PzUmi 180四平市: 265+ 吉/Q 181阜阳市: 265+ 皖!t 182蚌埠市: 261+ 皖j 183泸州市: 259+13.2% 川d4-f; 184云浮市: 258+ 粤^ IW 185潮州市: 257+11.1% 粤=097 186海口市: 254+ 琼f 187六安市: 253+ 皖#e$y 188凉山州: 251+ 川xw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189红河州: 250+ 云p1X{+ 190自贡市: 249+ 川m! 191清远市: 247+ 粤s|F.w 192内江市: 244+ 川6>[3s 193吉安市: 243+ 赣I+> 194晋城市: 242+ 晋 }a~b 195抚州市: 240+ 赣2!g# 196资阳市: 237+ 川D>!U5, 197佳木斯: 236+ 黑wI}nw 198晋中市: 235+ 晋% 199渭南市: 232+ 陕lV 200宣城市: 228+ 皖 -BJ"5- (c)台山论坛 -- 网络新家园::台山信息港::台山论坛 l5 201巴音郭楞 227+ 新D 202汕尾市: 221+15.0% 粤"ECRZc 203毫州市: 220+ 皖J;1h2u 204通化市: 218+ 吉6N[Zcm 205广安市: 218+ 川A 206眉山市: 217+ 川nErR 207铁岭市: 216+ 辽9 208淮南市: 215+16.2% 皖.q4hY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209舟山市: 212+17.0% 浙s8"GHY 210昌吉州: 212+ 新m 211莱芜市: 210+ 鲁H+ 212咸宁市: 205+ 鄂+$>Gh 213乌兰察布 205+ 蒙Hz 214百色市: 203+ 桂"L @v 215攀枝花: 201+13.0% 川Mh6Jc 216大理州: 201+ 云R79 217阿克苏: 200+ 新mtxpu 218毕节区: 196+ 贵mo 219梧州市: 194+ 桂&s 220鸡西市: 194+ 黑L{v9l9 221遂宁市: 194+ 川tM 222汉中市: 193+ 陕?Jvs* 223延安市: 192+ 陕)rh;2+ 224随州市: 190+ 鄂[k1e4 225延边州: 190+ 吉226银川市: 189+14.9% 宁j7 227榆林市: 185+ 陕sokK; 228钦州市: 176+ 桂kJF 229西宁市: 175 青DZpU 230河源市: 173+ 粤=y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231河池市: 171+ 桂/Dyn 232淮北市: 168+ 皖&o 233贵港市: 166+ 桂g1P 234景德镇: 165+15.8% 赣3eV6jf 235恩施州: 164+ 7.5% 鄂E.&to% 236萍乡市: 160+ 赣/I["HY 237楚雄州: 160+ 云H+"Jm 238北海市: 158+ 桂$ 239鹤壁市: 157+ 豫+a5ql= 240朝阳市: 153+17.1% 辽Y*:] 241阳泉市: 150+ 晋fiKc 242六盘水: 150+ 贵lC0r 243黔南州: 146+ 贵]Z 244昭通市: 146+ 云eW 245来宾市: 145+ 桂%p; 246朔州市: 145+ 晋[W247鄂州市: 142+11.8% 鄂Fb 248仙桃市: 138+ 鄂Vd 249白城市: 138+ 吉Pj 250铜陵市: 135+ 皖 |$2 251新余市: 134+ 赣w 252锡林郭勒 134+ 蒙.=0@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253黄山市: 132+ 皖xu`~X 254白银市: 130+ 甘f 255崇左市: 129+ 桂4+Y80 256天门市: 127+ 鄂av^d>Z 257阜新市: 127+ 辽`e$xV 258广元市: 127+ 川i9#}{ 259天水市: 126+11.8% 甘e 260白山市: 126+ 吉|! 261忻州市: 125+ 晋;z-s 262巴中市: 125+ 川^t0zR} 263文山市: 124+ 云9 264济源市: 122+ 豫h* 265雅安市: 121+ 川< 266喀什区: 119+ 新5 267安康市: 117+ 陕AqF 268酒泉市: 115+ 甘y,V/3 269伊春市: 109+ 黑@=@ 270武威市: 108+12.1% 甘(nI[z 271吴忠市: 107+ 宁l 272潜江市: 106+ 鄂z 273鹤岗市: 105+ 黑,s 274庆阳市: 104+ 甘fIKg3 275辽源市: 103+ 吉Al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276黔西南: 101+ 黔* 277海西州: 100+ 青6.t,za 278乌海市: 98+ 蒙!"I(Al 279七台河: 97+ 黑^qO 280平凉市: 96+12.6% 甘w[FO 281鹰潭市: 96+ 赣kN 282湘西州: 96+ 湘t `Wh 283张家界: 96+12.3% 湘(?yxS9 284池州市: 90+ 皖cVRvk3 285思茅区: 88+ 云,py$X^ 286安顺市: 87+ 贵 wj0@S 287商洛市: 87+ 陕p 288金昌市: 86+18.2% 甘2P{7?~ 289防城港: 85+ 桂w|}5 290拉萨市: 75+ 藏V~En 291儋州市: 71+ 琼l. 292西双版纳 69+ 云R> 293海东区: 65+ 青%)xq 294定西市: 63+ 9.1% 甘:>& 295阿坝州: 63+ 川rgN[q 296陇南市: 61+ 甘{}KJ 297铜川市: 60+ 陕Rw`]E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298琼海市: 53+ 琼@X6 299阿拉善: 50+ 蒙:8 300丽江市: 50+ 云8mE{G 301德宏州: 48+ 云+bk Z 302三亚市: 48+ 琼AW 303嘉峪关: 45+ 甘^O 304和田区: 42+ 新b( 305甘孜州: 42+ 川P5)-Fm 306日喀则: 40+ 藏P 307万宁市: 38+ 琼f0Pz 308固原市: 34+ 宁E6>x| 309昌都区: 28+ 藏y: 310林芝区: 23+ 藏U=; ; 311甘南州: 22+11.5% 甘[N312黄南州: 20+ 青&4rPY6 313海北州: 18+ 青2#8r27 314阿里区: 6+ 藏UVFBG* 315神农架: 5+ 鄂sz

GnetGDP是什么?

GnetGDP是指全球网络产业生产总值(Global Internet GDP),是以网络产业为主要驱动力的全球经济产值总和。它是以计算机、通信、信息和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产业生产总值,也就是衡量网络产业贡献价值的一种方法。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网络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GnetGDP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络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和贡献,对分析和预测全球经济的增长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小岗村gdp

3.3万。截止到2023年7月10日,安徽凤阳小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万元,通过一系列整治和调整,小岗村发展了果品种植业和养殖业,并利用村里每年举办的文化节活动。“第一村”的美誉吸引了众多游客。小岗村改革已经几十年了。现在的小岗村已经完全实现了经济和产业的转型。村里的村民也在致富的道路上越来越好,也因此获得了我国幸福村的称号。

请问我国PPI CPI GDP GNP分别代表什么?

我国定期公布的用英文缩写的经济指标主要包括GDP,GNP,CPI,PPI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人均GDP就是GDP除以人口基数。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英语简称GN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GDP和GNP的区别: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意思是在一国领土内创造的生产价值,无论是在领土内的本国人,还是外国人。GNP是国民生产总值,意思是一国人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总值,无论这个人是在本国领土内,还是在外国领土内。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外汇市场而言,市场更加关注的是最终产品PPI的月度变化情况。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GDP、PMI、CPI 、PPI是什么意思?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市场敏感度:非常高。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GDP、CPIPPI是什么意思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 PMI CPI PPI 什么意思?

你好。我是豆子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希望你每天幸福、快乐、笑口常开。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译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市场敏感度:非常高。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什么是人口红利,GDP和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CPI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直观理解,CPI就是市场上商品物价的上涨或下降情况。 CPI和GDP密切相关。一是CPI稳定,对经济稳定有重要影响。一旦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会影响经济决策和经济好坏,进而影响GDP增长;二是CPI对GDP核算的影响。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剔除物价上升因素,无法准确判断经济是否真正增长。如GDP增长6%,CPI达到7%,只能视为实际GDP下降1%(道理如此)。

求大庆2010年度GDP

大庆市2010年GDP为2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GDP为99831.32元。财政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市常住总人口为2904532人。

统计师计算支出法GDP时,净出口如何计算?

净出口的计算公式为:  净出口=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净出口又称为贸易差额、贸易余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1、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2、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  3、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trade deficit)。影响一国贸易差额的因素有:  1、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价格。  2、汇率。  3、贸易协定。  4、贸易壁垒。  5、本国和外国的景气循环。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增长的微观影响因素有哪些

公共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了供应政府公共活动支出的需要,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管理等职能而从企业、家庭等社会目标群体中所获得的一切货币收入的总和。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这样就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此为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带来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外部拥挤性等问题,需要增加公共部门进行管理.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长,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各国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增长的微观影响因素有哪些??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这样就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此为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带来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外部拥挤性等问题,需要增加公共部门进行管理。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长,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各国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但财政支出占GDP的则不同。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一路下滑,到1997年开始回升,而且回升速度较快。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常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他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全都由国家拨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因而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改革之初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便在财政支出账上或多或少有所缩小甚至消失,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降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我国在改革初期之所以下降,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下降的趋势便会中止,转而回升。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回升速度较快。2003年以后由于逐渐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所压缩,使其增长势头趋缓。我国目前的财政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于03年和04年降到小于一,05年又重新上升到1.26,增长边际倾向为23%,大于当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这说明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仍是上升趋势。因此要随时观测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依据财政政策的变化有意识的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趋势。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原因?

2021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都将稳步提高,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需要保持适度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在扩需求、调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1、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坚持以收定支的基本原则,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科学核定支出。中央本级要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削减民生社保之外的开支,精简机构人员,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将财政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2、支持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我国科研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亟待加快提升科研技术水平,需要财税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补足产业链短板。此外,对于传统企业进行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技术改造升级提供资金支持。继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加快建设重点领域的国家实验室体系。提高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3、是推动“新基建”投资在扩大短期投资需求的同时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作用。要支持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注意避免重复建设,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建设。4、完善中西部等地区、中心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设施建设。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交通系统设施还较为落后,中心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投资建设需求。要完善中西部等地区、中心城市群以及铁路、公路与水运、机场、水利等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5、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基本民生,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针对性地增加脱贫攻坚、现代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三农”、托幼养老等方面的财政投入。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用好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资金,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和再就业服务。继续加大扶贫、社保、教育、现代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等投入,力保提升民生保障水平。6、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完善乡村振兴与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和机制,强化耕地保护与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产品补贴与收储机制。

1996年至今,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否符合瓦格纳法则?

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这样就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此为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带来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外部拥挤性等问题,需要增加公共部门进行管理。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长,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各国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但财政支出占GDP的则不同。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一路下滑,到1997年开始回升,而且回升速度较快。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常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他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全都由国家拨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因而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改革之初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便在财政支出账上或多或少有所缩小甚至消失,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降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我国在改革初期之所以下降,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下降的趋势便会中止,转而回升。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回升速度较快。2003年以后由于逐渐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所压缩,使其增长势头趋缓。我国目前的财政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于03年和04年降到小于一,05年又重新上升到1.26,增长边际倾向为23%,大于当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这说明财政支出占GDP得比重仍是上升趋势。因此要随时观测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依据财政政策的变化有意识的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趋势。

东莞扫黄后gdp下降了多少

东莞扫黄后gdp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广东东莞经历大模扫黄风暴之后,东莞的经济一直备受各界看淡,广东江门市统计局昨日公布的广东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东莞今年一季度GDP达1182.3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3%,增速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17位,比去年同期仅下降1.3个百分点。在主要经济指标中,东莞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3%,位列全省第12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4.8%,位居第13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长12.1%,位居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位居第1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位居第17位。

东莞和温州哪个有钱啊?包括GDP和人均GDP!

从经济体量看,包括GDP和人均GDP,东莞均高于温州。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初发布的统计公报,2015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75 .06亿元,迈入6000亿俱乐部,GDP增速也达到8 .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点。当年年末,东莞常住人口为834.31万人,人均GDP为75212.57元。而温州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19.84亿元,当年年末温州常住人口906.8万人,人均GDP为50946.63元。

2008年中国GDP是多少?各省份排名?各城市排名?感谢大家!

在2008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广东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第一,上海人均GDP居首,北京第二,天津第三,浙江第四,江苏第五;西藏经济总量倒数第一,贵州人均GDP最末。2009年是中国经济功艰决战的关键之年,“促内需·保增长·保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九字诀,珠三角被列为重点突破区域。些目标措施形同虚设,半点价值也没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就如同我们手里握着一大把好箭,如果不射出去击中靶子,便毫无意义”。扩展资料: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增强了中国经济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规范了GDP数据,发布的GDP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通过各类普查对GDP数据定期修订。自200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至2013年为止,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共经历了三次,历次全国经济普查都对前期国民经济数据特别是GDP做出了修订。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国GDP过去8年净增加量压制美国,相当于再造一个日本。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DP

安徽GDP超越上海

近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进入“两会”,各地GDP增长数据陆续出炉。截至目前,全国至少有28个省级行政区公布了2021年的GDP数据,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随着各省GDP的出炉,排名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期间,中国诞生了两个“四万亿”城市。其中,北京GDP达到4.02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超4万亿元的城市;上海GDP达到4.32万亿元,居中国城市之首。中国最强省份广东,2021年GDP 12万亿,连续33年位居中国第一。这一数据也使得广东省的GDP超过了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其他省份如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江西等也有一些亮点。经济第二大省江苏以全国第一的GDP增幅咬住广东;“后进生”安徽2021年GDP突破4万亿元,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门槛。京沪联手突破4万亿,广东超越“亚洲四小龙”目前,世界上GDP超过4万亿元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北京上海可谓“富如敌国”。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初步预计2021年北京市生产总值达到40269.6亿元,同比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均居全国首位。这是中国首个官方GDP突破4万亿元的城市。综合来看,北京之所以能取得突破,得益于高端制造业、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特别是疫苗生产带动的医药制造业,比上年增长了2.5倍,支撑了北京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新冠肺炎两家疫苗生产企业科兴中威和国药北生研累计贡献值超过2300亿元,将持续利好未来2-3年的北京发展。目前,北京已经生产了大约50亿支新冠肺炎疫苗。除了北京,上海也毫无悬念地突破了4万亿。2021年,上海GDP达到43214.85亿元,同比增长8.1%,成为中国GDP排名第一的城市。分析认为,这得益于上海努力避免产业空心化,积极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战略产业,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同比增长1.9倍。按目前汇率计算,4万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6201亿美元。这意味着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水平已经超过了瑞典(5410.6亿美元)、泰国(5017.0亿美元)等国家。GDP超过4万亿的体量,足以跻身世界城市前列。根据全球城市创造力和科技创新指数(GCCTII)对2020年全球主要城市的GDP进行排名。当年,全球超过4万亿的城市只有三个,分别是纽约、东京和洛杉矶。北京和上海携手进入了国际顶级城市的行列。但也要看到,离金字塔顶端的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纽约、东京等城市进入万亿美元规模,还有很大差距。以东京为例。2020年,东京的GDP将略超过1万亿美元,这还不是东京最高的。2011年,东京的GDP达到1.26万亿美元。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北京和上海超过东京可能至少需要10年。广东也实现了突破和超越。2021年,广东GDP达到12.43万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国的10.87%,成为全国首个GDP达到12万亿的省份。如果作为单独的经济体计算,广东的GDP将超过韩国和加拿大,进入世界前十。2021年,广东省的GDP约为1.92万亿美元,超过韩国2021年的GDP(约为1.92万亿美元公开数据显示,广东GDP在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2007年超过台湾省,现在超过韩国。广东用了23年才超越“亚洲四小龙”。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富如敌国”来形容也不为过。同时,广东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国24万亿GDP城市,广东有4个城市入围,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当然,也要看到广东存在短板,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困扰着这个经济大省。广东下辖21个城市,但2/3城市的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咬”广东,安徽增速为0。作为经济第二大省,江苏的GDP在2021年首次达到11万亿元,正在悄然缩小与广东的差距。>数据显示,江苏2021年GDP达到11.63万亿元,增长8.6%,增速快于广东;增量达到13645.2亿元,排名全国第一。江苏与广东的差距也由2020年的8000亿左右,缩小为7700亿左右。江苏、广东是中国仅有的两个超10万亿的省份。尽管江苏和广东一样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如苏南与苏北就存在一定发展差距,但相较广东而言更为均衡。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江苏13市全部位于前部。2021年前三季度前50名的城市榜单中,江苏累计占据了9个席位。“赛迪顾问”发布的城市竞争力百强(2021)榜单中,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四个县级市,已连续多年霸榜头部,实力强劲。数量上,江苏25个县(含县级市)上榜百强县,而整个江苏也就40个县(含县级市),一半县市跻身百强。与广东一样,江苏也有4个城市入围“万亿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因此,虽然江苏缺少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但经济总量上和广东差距并不大,且在逐渐缩小。过去几年,“广东GDP会被江苏赶超么”一直是热议的话题。2023年,广东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5%左右,江苏为5.5%以上。未来“苏大强”赶超“粤老大”的讨论也将继续。江苏的近邻安徽,可以说是近年来“上进生”的代表。在1月初,安徽就已提前公布了2021全年GDP突破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过1万美元关口的消息。1月21日,安徽省统计局局长陈军介绍,2021年全年,安徽省生产总值42959.2亿元,比上年增长8.3%。这一数据意味着,安徽距离全国“十强”只有一步之遥。早在2020年,安徽就曾有过一次冲击“十强”的机会。当年前三季度,安徽GDP反超上海跻身前十,但在第四季度,又被上海反超,最终以3.87万亿元GDP,位居全国第十一位。如今相同的情节再次上演,安徽以不到0.03万亿的微弱劣势,暂时排在上海之后。分析认为,安徽对上海的超越是早晚的事,毕竟安徽本身面积、人口都比上海多得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未来东中部地区面积比较大的省份,在GDP总量上都会超过上海。近年来,安徽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也为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益处。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永恒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由于地缘优势,安徽一直以来是江浙沪产业转移目的地之一,随着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有加快的趋势,这也推动了江浙沪地区部分产业外溢到安徽。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指出,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了周边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皖北、皖西、皖南地区的城市进步最快,缩小了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安徽争先进位重要动能。2021年,全省26个省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全省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稳定在40%以上。不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样困扰这个“上进生”。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等因素影响,安徽网红城市蚌埠去年GDP增速仅为0。1月17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直言,蚌埠“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山东、天津提速,湖北重回前七同样是中部省份的湖北,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GDP下降5.0%,被福建省赶超,排在了全国第八位。2021年,湖北经济强势复苏重振,GDP突破5万亿,排名重回第七位。2021年湖北GDP达到50012.94亿元,实际增长12.9%,在各省份中领跑。其中,武汉2021年GDP增速预计增长12%以上,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已跨入3万亿。“湖北从疫后重振中站起来,回归常态。”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邹薇表示,湖北GDP破5万亿元大关,背后不仅体现“湖北速度”,更是质量提升。她说,2021年湖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100户,达14500户,这意味着湖北在两年内实现了高新企业数的倍增。作为中国最早的直辖市之一,天津近年来的发展并不顺利,先是GDP大幅缩水,增速倒数第一,连续被很多城市超越。2021年,天津的GDP达到15695.05亿元,同比增长6.6%。虽然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速,但体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天津11.44%的名义增速,接近同为直辖市的北京(11.54%)和重庆(11.56%)。具体来看,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70%、54.3%和53.2%。从关停落后产能,到产业重整,天津这个老牌工业城市,已开始走出经济失速的阴霾,重回发展车道。获得“重生”的还有北方经济大省山东,2021年山东省GDP比上年增长8.3%,为83095.90亿元,突破8万亿,坐稳全国第三大省的宝座。山东是中国工业产业链最为完整的省份。在联合国公布的41个工业大类中,山东是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近几年,“山东GDP会否被浙江赶超”也是热门话题。过去一年,山东与浙江的GDP之差从8500多亿元扩大到9579亿元。作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2021年GDP为73516亿元,增长8.5%,总量比上年增加了8902亿元。虽然目前尚难以撼动山东第三的位置,但增速上快于山东,追赶势头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GDP接近6万亿元、增长6.5%左右,但跟排名第四的浙江差距已扩大至万亿元。山西实现反超,江西直追陕西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不论是省域还是城市,东部地区增速在变快,而中西部(非资源型城市)相对速度在变慢。作为中部地区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江西和山西在过去一年也收获颇丰。山西2021年GDP预计为22590亿元,排全国第二十位,较上年前进1位;GDP名义增长率为27.97%,居全国第一,这是山西近26年GDP增速最快的一年;增量达4938亿,比河南的增量还要高。山西第二产业得到了高速增长,是近8年山西二产增速最快的一年,煤炭价格大涨无疑起到助推的作用。不过,山西的工业转型也有发展,在规上工业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了19.5%和34.2%。江西在2021年GDP达到29619.7亿元,同比增长8.8%,3808.5亿元的增量超过陕西,距离排在第十四位的陕西仅剩300亿的微弱差距。江西的发展得益于工业的提质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2021年江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3%、15.2%。分析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抱团”发展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带动,中部省份的增长将撬动各省GDP排名的重构。此外,西部第一经济大省四川GDP突破5万亿,达到5.39万亿,是西部地区首个突破5万亿的省份,位居全国第六;重庆则超越辽宁,位居全国第十六。相关问答:上海人均gdp 截止2023年5月18日,上海人均gdp是7.2万元。2021年末,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规模跻身全球城市第六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发展指数位居世界第三,口岸贸易总额达到8.75万亿元、位居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万元。上海的工业发展: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早在1861年就有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电机缫丝厂。1919年前后,上海已经是全国工人人数最多、工人比例最高的城市。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集中了约50%的民族资本企业、约40%的资本额、约50%的年产值。占据全国九成造船吨位数的江南造船厂,整体规模和单位造船能力均居世界首位。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经济)

2020年GDP十强地级市:苏州一骑绝尘,五城过万亿

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之外,还有一些普通地级市,经济实力十分强劲。 表:GDP十强地级市 5城过万亿,苏州遥遥领先 2020年,我国GDP超过万亿的城市达到了23个,比上一年度增加了6个。其中,超过万亿元大关的普通地级市共有5个,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个,新进入者分别是泉州和南通。 其中“领头羊”苏州在地级市里遥遥领先,GDP总量是第二名无锡的1.6倍,被誉为最牛地级市,多个指标在地级市中可谓“无敌手”。根据苏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年实现GDP为201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这也是全国第六个GDP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普通地级市。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苏州全市 科技 进步贡献率达66.5%,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认定数、净增数和有效数创 历史 新高,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9772家,总数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位居全国第五,在新一线城市中领跑。同时,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7%,首次进入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 财经 分析,苏州背靠上海,上海的溢出效应特别明显,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带动苏州、无锡等苏南、苏中地区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如昆山、张家港、常熟长期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其中,昆山市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已连续十余年位居榜首,素有“中国最强县”之称。2020年全市GDP为4276.8亿元,现价增速为5.7%;工业总产值 历史 性地迈上万亿元新台阶;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40.3%的增速创近五年来新高。 苏州之后,同样来自苏南的无锡位居第二,与宁波、青岛、长沙和郑州等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同处于1.2万亿元梯队。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无锡的人均GDP高居普通地级市之首。 佛山位居普通地级市第三位,在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也仅位列深圳和广州两大一线城市之后,位列第三。佛山是我国的工业大市,工业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经济实力突出。 今年新进入万亿元大关的城市是泉州和南通。数据显示,2020年泉州GDP为10158.66亿元,增长2.9%。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泉州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连续22年位居福建首位。 作为一个普通地级市,泉州能够力压省会福州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厦门,成为福建首个GDP万亿元城市,仰仗的是坚实的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丁长发说,泉州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县域经济非常发达,县域经济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下辖的晋江、石狮、南安、安溪等地都有突出的主打产业。 南通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GDP为1003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和1.0个百分点。GDP突破万亿元,标志着南通综合实力、生产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南通人口净流出呈现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这一现象是由外出人口逐年减少、外来人口逐年增多共同作用形成的。2020年常住人口 历史 性地超过户籍人口。 相比泉州和南通,原本很有希望在2020年突破万亿元的东莞,却因各种因素,暂时“搁浅”。2020年东莞市GDP为9650.19亿元,在普通地级市中位列第六。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东莞经济外向度最高,2020年受外向型经济冲击很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出现大量农民工返岗难现象,不少订单无法完成;4月以后又出现出口受阻现象。不过随着订单量的回升,按照目前态势,2021年东莞GDP大概率会站上万亿元关口。 十强城市江苏占了5个 从十强地市的地区分布来看,这十大城市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北方地区共有三个,分别是烟台、徐州和唐山;南方地区共有7个。 分省份来看,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最多,前十名中共有5个,分别是苏州、无锡、南通、常州和徐州,这5个城市目前都已结缘地铁。 江苏之外,另外5个城市分别来自广东、福建、山东和河北。其中广东的两个城市分别是佛山和东莞,在广东位列三、四位。泉州则长期位列福建第一,烟台位居山东第三,唐山一直力压省会石家庄位居河北第一。 从这10个城市近年来的发展路径来看,差异较大。其中地处长三角、珠三角的几个地级市,获得一线城市和二线龙头城市的外溢较多,近年来转型升级呈现出积极成效,典型的如苏州、东莞、无锡、南通、佛山、常州等城市。 例如,本土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目前土地发展空间已日趋饱和,因此深圳的很多产业外溢到周边,东莞近水楼台先得月,受益最大。目前,东莞与深圳之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补协作体系。 来自苏中地区、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坚持“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说,与上海的深度对接,是南通GDP过万亿元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 财经 分析,一线城市、顶级城市外溢的能量、辐射的范围是密切相关的,距离高能量级城市越近,接受辐射就越强,这样核心城市的高新技术外溢首先也是选择邻近的城市。 一线城市和二线龙头城市的现代服务业要素加快引领周边的制造业城市加快转型升级,但对于远离三大经济圈、远离一线城市的一些普通地级市如泉州、烟台等城市来说,它们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还有更多路要走。 以福建经济第一市泉州为例,目前泉州主导产业仍是服装鞋帽等轻工业,与同类型城市相比,泉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现代服务业较弱,转型升级存在人才不足的瓶颈。例如,数据显示,2020年泉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37家,比2019年度净增352家。但与东莞、苏州、无锡、佛山等经济总量较大的普通地级市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烟台的情况也类似,去年烟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20家,比上年增长36%,新增数和总数分别排全省第三位。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同类型城市相比,差距甚远。 对此类城市来说,未来可能需要加大力度练好“内功”,改善营商环境,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立足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牛凤瑞说,这些城市在产业结构和方向上需要有自己的特殊定位,不一定要赶时髦、潮流,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区域特点以及原来的产业基础,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着力发展。“在地域分工中,要有自己的定位,要看有没有比较优势,有没有相对更低的生产成本,能够占领域外市场,这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2011全国各省GDP排名及各省人均GDP排名

  2011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排名 省份 GDP(亿元) 增速  01、广东 45636 12.8%  02、江苏 40088 10.4%  03、山东 38165 10.9%  04、浙江 27005 8.9%  05、河南 21165 11.5%  06、河北 20137 12.6%  07、辽宁 17500 11.6%  08、上海 16845 11.2%  09、四川 15567 10.1%  10、湖北 15456 14.2%  11、湖南 15027 12.6%  12、福建 13601 12.3%  13、北京 13004 10.6%  14、安徽 12000 10.9%  15、内蒙 10130 13.7%  16、 黑龙江 10088 12.2%  17、陕西 10006 12.6%  18、广西 9150 12.4%  19、天津 9005 17.5%  20、江西 8724 11.8%  21、吉林 8460 12.0%  22、山西 8350 10.6%  23、重庆 7230 10.9%  24、云南 7002 12.2%  25、新疆 5026 11.8%  26、贵州 4274 11%  27、甘肃 3970 10.6%  28、海南 2014 15.5%  29、宁夏 1580 13%  30、青海 1342 14.5%  31、西藏 626 12.1%  2011年城市GDP排名(前50名)  1、上海市 16872.42亿元 增长 9.9% (沪)  2、北京市 13777.90亿元 增长10.2% (京)  3、广州市 10604.48亿元 增长11.0% (广东1)  4、深圳市 9510.91亿元 增长12.0% (广东2)  5、苏州市 9168.00亿元 增长13.0% (江苏1)  6、天津市 9108.83亿元 增长17.4% (津)  7、重庆市 7894.24亿元 增长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亿元 增长12.0% (浙江1)  9、无锡市 5758.00亿元 增长13.1% (江苏2)  10、青岛市 5666.19亿元 增长16.0% (山东1)  11、佛山市 5638.47亿元 增长14.0% (广东3)  12、武汉市 5515.76亿元 增长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0.00亿元 增长16.0% (四川1)  14、大连市 5150.00亿元 增长15.2% (辽宁1)  15、宁波市 5125.80亿元 增长12.4% (浙江2)  16、南京市 5086.00亿元 增长13.0% (江苏3)  17、沈阳市 5015.00亿元 增长14.0% (辽宁2)  18、长沙市 4500.00亿元 增长15.5% (湖南1)  19、烟台市 4358.46亿元 增长14.9% (山东2)  20、唐山市 4300.00亿元 增长13.0% (河北1)  21、东莞市 4246.00亿元 增长10.3% (广东4)  22、郑州市 4100.00亿元 增长13.0% (河南1)  23、济南市 3910.80亿元 增长12.5% (山东3)  24、哈尔滨市3665.90亿元 增长12.5% (黑龙江1)  25、泉州市 3571.10亿元 增长14.7% (福建1)  26、南通市 3400.00亿元 增长13.0% (江苏4)  27、长春市 3369.70亿元 增长15.6% (吉林1)  28、西安市 3241.49亿元 增长14.5% (陕西1)  29、石家庄市3110.00亿元 增长11.1% (河北2)  30、潍坊市 3090.92亿元 增长00.0% (山东4)  31、福州市 3065.00亿元 增长14.0% (福建2)  32、常州市 2930.00亿元 增长--.-% (江苏5)  33、温州市 2925.57亿元 增长11.1% (浙江3)  34、大庆市 2900.00亿元 增长12.0% (黑龙江2)  35、淄博市 2866.75亿元 增长13.7% (山东5)  36、徐州市 2800.00亿元 增长14.0% (江苏6)  37、绍兴市 2782.74亿元 增长11.0% (浙江4)  38、合肥市 2702.50亿元 增长17.5% (安徽1)  39、鄂尔多斯2580.00亿元 增长--.-% (内蒙古1)  40、济宁市 2550.00亿元 增长13.0% (山东6)  41、临沂市 2440.00亿元 增长12.9% (山东7)  42、台州市 2415.12亿元 增长13.1% (浙江5)  43、包头市 2400.00亿元 增长16.0% (内蒙古2)  44、东营市 2359.94亿元 增长14.4% (山东8)  45、邯郸市 2320.00亿元 增长--.-% (河北3)  46、嘉兴市 2296.00亿元 增长13.7% (浙江6)  47、盐城市 2250.00亿元 增长13.0% (江苏7)  48、南昌市 2207.00亿元 增长14.0%(江西1)  49、洛阳市 2205.00亿元 增长--.-% (河南2)  50、鞍山市 2200.00亿元 增长20.8% (辽宁3)

31个省市区2021年GDP数据已全部公布,谁的表现最强劲?

31个省市区2021年GDP数据已全部公布,谁的表现最强劲?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2021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做到1143670亿人民币,按不变价格测算,比去年提高8.1%,2年均匀提高5.1%。在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表后公布后,全国各地也相继公布了上年GDP数据信息。目前为止,全国各地31个省市2021年的GDP数据信息已基本上出炉。广东突破12万亿元,北京上海突破4万亿,从GDP总产量看来,许多省区都迈上新高度。如广东突破12万亿,江苏突破11万亿元,山东突破8万亿,浙江突破7万亿元。此外,四川、湖北突破5万亿,而上海、北京、安徽、河北2021年GDP数据信息均已突破4万亿。山西、内蒙古GDP数据信息突破2万亿,甘肃突破1万亿元。特别注意的是,广东凭着124369.67亿人民币的数据信息,变成全国首个也是当前唯一一个GDP跨上12万亿新高度的省区,在其中,东莞变成广东省第四个GDP过万亿大城市;湖北上年经济排名重返全国各地第七。自2005年河南GDP跃上万亿阶梯后,用五年跃上2万亿阶梯,再用三个三年连续“升阶”,陆续跃上3万亿元、4万亿、5万亿元三个阶梯,2021年GDP5.89万亿,已贴近6万亿。山西省继2011年初次突破1万亿美元价位后,2021年初次跃上“两万亿元”新高度,为22590.16亿人民币。2021年,四川省全年度GDP达53850亿人民币,变成国内第六个、中西部第一个GDP超出5万亿元的省区。各省市2021年GDP,11省市GDP增速超出全国各地水准。从增速看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正平稳修复。在其中,同期相比增速更快的省区为湖北省。2021年,湖北我省GDP为50012.94亿人民币,按可比价格测算,比去年提高12.9%,快于全国各地4.8个点。2年均值增速为3.3%,增速展现逐季加速发展趋势。海南省2021年增速稳居全国各地第二,2020及20212年均值增速稳居全国各地第一。海南省统计局官方网站出文强调,服务行业仍是海南省经济发展力的三要素,服务业增势优良。2021年,海南我省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增长值同比增加15.3%,高过总体经济发展4.1个点,对经济发展的增长率为82.5%。除湖北、海南外,也有山西、江西、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安徽、重庆、四川9个省市,2021年GDP增速数据信息超出了全国各地8.1%的增速数据信息。甘肃、宁夏、吉林、天津、河北、陕西、河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青海11个省市,2021年GDP增速数据信息小于7%。2021年各省市GDP增速,2022年预估提高均在5%以上。从2022年GDP预估提高看来,除天津以外,其他30个省市均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22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在其中,海南设定9%上下的总体目标,位居第一。西藏设定在8%上下,湖北、江西、安徽、贵州、云南、宁夏、河南7省设定在7%的范畴,描述则各有不同,如湖北、贵州、云南7%上下,江西、安徽7%以上,宁夏、河南为7%。设定在5.5%范畴的有8个省市,在其中,江苏、山东、辽宁为5.5%以上,重庆、上海、广东、黑龙江、青海为5.5%上下;设定在6%范畴的有5个省市,浙江、新疆、吉林、陕西、内蒙古均为6%上下;山西、四川2022年GDP预估提高6.5%上下,福建、河北设定为6.5%,湖南、广西、甘肃设定为6.5%以上;北京更为不张扬,设定为5%以上。

美国的GDP只占世界的18%,却为何能供应全球超过50%的美元?即全球超过50%的财富可以通过美元储存?

哈哈哈··楼主你这一问··问出了实质性问题。问得好啊!1.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通过二战以后,美国国家经济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经济比重大,因此世界各国认可美国的经济和货币;其次美国通过战后援助计划给世界很多国家借钱,造成美元在世界范围的流通;最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和黄金正式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至此美元正式成为国际货币霸主,成为硬通货,号称美金,即美元和金子一样具有世界货币的意义。2.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以后,各国交易就都以美元计算,因此美元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首选。这样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它可以让印钞厂毫无节制得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贬值,也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此外,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许多人都想在美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另外,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美国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政府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再有,使美国因此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国际货币职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中间的差额即为美国的“铸币税”。即使美国之外的美元可能会流通到美国境内,美国还有着世界一流的金融体系,随便一弄个金融创新,把外国要流入美国境内的美元变成美国欠他国的债款,比如次贷危机中中国很多银行购买美国的次级贷款债券。这样,美国通过印刷美钞来购买他国的产品,美国人不劳而获,美国发展最好的也是金融业。3.所以现在世界的经济体系就是,美国人印钞票来购买世界产品,世界各国卖了产品拿到美钞做外汇储备,不管美国印多少,他们就抢多少,即使流通回美国,美国也通过金融体系把它消化掉。这就是世界货币供应国的优势,为什么世界很多国家希望自己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楼主应该明白了哇。所以,美元是越来越贬值的,美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腐朽的印刷机器了。那些发达国家也是这种经济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也极力维护这种局面。所以发展中国家才提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gdp容易出现市场风险吗

容易,“GDP计算方法涉及到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和评估对手,低估自己的实力会引来地缘政治的巨大风险。”“美国的GDP中存在着大量的,并不能在实质上提升人民福祉的部分。我把它称之为‘美国特色的无效GDP"。”“上半年我国GDP增速放缓,这对我国经济会有哪些影响?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使GDP增速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在东方卫视9月19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60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罗峰一起,深度分析了GDP指标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张维为:GDP是我们讨论经济规模最常用的一个概念,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就是中国经济规模现在是世界老二,仅次于美国:2021年中国的GDP是17.7万亿美元,美国是23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已经是美国的76%,然后大家都在推算哪一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请大家注意,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美元计算的名义GDP。我自己用这种说法是比较少的,因为我一直对按照美元官方汇率计算的GDP有所保留。如果一定要使用GDP,我自己是更倾向于使用购买力平价,英文叫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我自己实地考察过100多个国家,我觉得相对而言,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比美元官方汇率计算的GDP更加靠谱一点,当然我们要承认没有一种指标体系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指标体系还有待我们去创造和发明。根据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规模实际上是在2014年就超过了美国。我们这个节目里边曾经讲过这么一个观点,就是俄罗斯它能够顶住美西方金融制裁和经济制裁,继续对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一个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整体实力被西方大大地低估了。按照目前通行的,根据美元官方汇率计算的名义GDP,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小于西班牙,小于中国的广东省,但法国经济学家萨皮尔根据购买力平价对俄罗斯经济规模做了重新的评估,认为实际上俄罗斯的经济规模是接近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4.6万亿美元。另外,他还指出西方国家GDP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服务业,服务业普遍是被高估的,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其实,当年西方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坚持五次北约东扩,很大程度上跟俄罗斯经济规模、整体实力被西方低估有关系。我自己回溯一下,实际上中国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就是低估自己的实力引来地缘政治的风险,甚至巨大风险。西方文化的特点是承认实力,欺软怕硬,如果它认为你就那么点实力,它就会动手欺负你。我在2011年出版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著作中,介绍过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讨论过的一个案例,他说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误判了中国的实力,导致他与中国在香港政治改革问题上的冲突。彭定康1997年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撰文,说“英国的GDP几乎是中国的两倍,中国的GDP大致等于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之和”,即荷、比、卢之和。而根据麦迪森本人当时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当时英国的GDP他认为大约是中国的三分之一,中国的GDP是荷、比、卢加在一起的6.5倍。在香港主权交接的前五年内,彭定康敢于挑战中国政府,在香港开始所谓的“政治改革”,我想他低估中国的整体实力应该是一个原因。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影像。图源:视觉中国我们知道,从1842年开始的150多年的时间中,香港一直实行行政主导的制度,总督由英国人指派,身兼政府首脑、驻军统帅、立法会主席,但彭定康出任港督后,他突然表示他觉得自己权力太大了,他开始弱化行政权力,立法局的部分议员开始直选产生,原来由政府控制的房屋、广播、金融、机场等等都纷纷的公司化、独立化。彭定康的这些所谓的“政治改革”,给1997年后的香港埋下了很多雷,祸害香港20余年, 至今可以说他的余毒还没有完全消除。好在202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港区国安法》,我们正在逐步清除他的余毒。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实力被低估,也可能引发对手的战略误判,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除了购买力平价之外,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GDP本身的统计方法问题。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GDP的计算方法采用“支出法”,就是一个国家产生的各种支出费用的总和,比方说,2020年初的时候,美国的核酸检测收费比中国贵100倍,美国仅核酸检测一项,在它的GDP的统计中就比我们高100倍。以此类推,GDP的差距就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服务业,普遍享有国家不同类型的各种补贴,或者国家规定的价格上限,从大学学费到单位食堂、到高铁车票,从医院看病到各种中介服务等等,总体上都比美国这类国家便宜很多,所以服务支出方面,中国的GDP要比美国低很多。2021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为78.2岁,美国为76.6岁。然而,尽管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比中国低,美国的医疗费用却远远高于中国,大约占到美国GDP的17%,也高于其他所有的西方国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实际上是美国最大的垄断利益集团之一,这种垄断推高了医疗价格。这两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病人的增加提升了医疗的费用;美国枪击案件这两年大幅增加,枪伤也增加了医疗消费,还增加打官司的费用。美国律师费一直受人诟病,律师在美国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律师费用占到美国的GDP大约6%。国家卫健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图源:视觉中国另外,美国还有庞大的会计师队伍,美国的税制非常复杂,家庭一起报税是一种计算方法,分开报税又是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没有专业的会计师,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如何填各种各样的税单,所以美国有十分庞大的会计师队伍,规模至少是中国的六倍,而美国人口连中国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和庞大的律师队伍一样,美国的会计师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利益集团。我还看到一个材料,2018年,美国建筑业的GDP增加值为8400亿美元,中国建筑业GDP增加值是9340亿美元,仅仅比美国多10% 而已。经常访问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基建规模远远小于“基建狂魔”中国。2018年,中国水泥产销量是22亿吨,美国是8850万吨,中国大概是美国的二十五倍。中国每年建成4000多公里的铁路,5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万座桥梁,这些数字在美国几乎是零,但美国建筑业的GDP居然和中国不相上下,这只能说明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建筑支出比中国高太多。另外,美国GDP统计中还采用了一个叫作虚拟租金的计算法,就是你购房自住,不出租,它也要在GDP核算中推论你有一部分的虚拟租金的收入。中国的住房自有率超过90%,远远高于美国,所以这种虚拟房租的计算方法也显著低估了中国的GDP。据说最近美国又在推出家庭劳务的虚拟费用,就是家庭劳务也算到GDP中间,这样GDP能不高吗?此外,美国的服务业GDP占比80%以上,其中金融业占了美国GDP半壁江山,这种经济全面“向虚”的问题日益严重,令巨量货币实际上在金融市场上空转,以虚拟经济来支撑GDP,一般估计,这中间大约只有15%的货币是进入到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其余的基本上都在金融领域中循环。总之,GDP计算方法值得大家关注,它涉及到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和评估对手,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知己知彼,这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不是傻瓜,连着很多年,它都用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所以美国今天对于中国超越美国,越来越坐立不安,但它又没什么招。所以我想我们应该继续以中国“心定”来应对美国“心乱”,把不自信的帽子送给美国这个“泥足巨人”!谢谢大家!罗峰:正如张老师刚才所言,GDP是我们讨论经济规模时最常用的一个概念。我认为,GDP概念的大行其道,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美国霸权的一个体现。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在现行的条件下,各个国家要进行GDP的横向比较,都必须以美元作为计价换算。其次,自从GDP概念提出以来,美国就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宝座。然而,在当前我们中国的GDP总量超越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是否的问题,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的当下,对于西方世界而言,这可能意味着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为事实,已经开始挑战他们在自己固有的认知模式中建立起来的优越感。这也为我们更加深入地去认识和分析GDP提供了一个契机。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GDP其实存在着一些天然的局限性,首先是GDP它虽然可以很好地去概括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但是它很难去衡量在国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成果,尤其它是没有办法去探讨经济发展是否能够惠及民众这些社会问题的。第二,它是一个致力于跨国比较的指标,GDP可以很好地衡量那些方便跨国流动的物资,但是在一些本地化产品上,特别是涉及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比较是存在极大的不足的。第三,GDP它没有办法很好地去估量经济增长对于自然资源的滥用和对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因此,不同的国家和组织都提出了很多相应的修正方法,或者是一些替代性的指标。例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这项指标就涉及到了国民的预期寿命、教育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等,而且兼顾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张老师刚刚提到了一个购买力平价(PPP),它主要是试图克服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差异指标,按照购买力平价调整之后的GDP,在评价不同国家的本地化服务和产品的购买能力上,其实更具现实意义。当然了,自从我们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以来,中国和美国的GDP比较就一直是世界热议的话题。从1960年到2021年,美国的GDP从5000亿美元持续增长到了23万亿美元左右,它的GDP的全球占比也从接近40%,逐步下跌到了24%,在最低的时候,2010年左右还下跌到了21%左右。而我们中国的GDP则由最初的不足600亿美元,逐步上升到了17万亿美元,全球GDP占比也由最低的不足2%,上升到了18%,超过了欧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GDP的统计口径来看,我们张老师刚才也提到了,美国主要采用的是“支出法”,就是把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加在一起,再减去相关进口的差额来计算GDP总量。而中国采用的是“生产法”,它主要是分别计算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总额,然后再扣除掉中间的一些消耗,最后汇总增加值来得出GDP的总量。按照理论来说,其实两者的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支出法”可能会存在一些重复计算的问题,而我们中国采用的“生产法”可能会忽视一些非生产性部门的贡献。所以一般来说“生产法”往往会比“支出法”更偏保守一些。也有学者曾经估算称,如果完全按照美国计算GDP的方法和统计口径的话,我们中国的GDP最多可能被低估了30%,大家知道我们本来就只比它少30%左右。从GDP的组成部分来看,2021年,我们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7.3%、39.4%和53.3%。2020年,美国三大产业的分别占比是0.8%、17.7%和81.5%。其中,我国制造业的GDP占比超过了27%,并且实现了10年来首次增长,而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则维持在10%左右。可以预见,我们中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优势还将进一步地拉大。而美国拥有全球最高的第三产业GDP。以美国最典型的服务业类别fire火灾为例,这里的fire并不是指真正的火灾,而是保险、金融、房产等行业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美国的这些行业近年来每年创造的GDP都超过了4万亿美元,比我们中国整整多出了近两万亿,而这些行业是典型的不生产实际物质财富的食利经济类别,其抗风险能力是远远不如第一、第二产业的。再从GDP的利用效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GDP中存在着大量的,除了制度性地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之外,并不能在实质上提升人民福祉的部分。我把它称之为“美国特色的无效GDP”。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张老师前面也提到的医疗。近年来,美国的医疗支出在GDP中的占比逐步提高,提高了17%左右,而年人均的医疗支出超过了1万美元。而这个对应的数字在我们中国是7%和5000人民币。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美国。可以这么说,美国的整个医疗系统以十余倍于我们中国的一个人均开支,获得了勉强接近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因此可以说,我们中国和美国现在GDP存在虚和实的差别,导致了仅看GDP的总量是并不能完全去体现我们两国在综合国力上的真实情况。网上有个说法,我们的祖辈解决了挨打的问题,父辈解决的是挨饿的问题,现在可能要解决的是挨骂的问题。实际上,就以GDP为代表的衡量一个国家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是结合了挨打、挨饿和挨骂三者于一身。因为GDP可能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不挨打和不挨饿,而建立起这个指标并且被其他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可,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挨骂的问题。因此,在GDP的基础上去建构一个更加符合战略发展需求和体现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可能是我们建构属于自己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认为这个指标体系如果需要建构的话,可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GDP原有的指标进行一些改进。首先,作为一个数值型的指标,有必要对它的不同的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且有现实支撑的加权,而不是像现在的GDP这样,只是对不同的产业进行直接的求和。其次,作为一个需要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有必要建立起一个更加合理的计价标准,而我们现在GDP就直接以美元为计价。毕竟随着美国地位的衰落,我们可以预见美元在世界货币的地位必然会受到挑战。第三,作为反映综合国力的指标,可能还需要考虑到经济领域之外的因素。尤其是需要将经济发展与国力增强的普惠性和公平性纳入其中。最后,在可预见的将来,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GDP并不会离开我们的讨论,而是逐步回归到它应该有的位置和适用范围上去发挥它的价值,就像未来的美国一样。

GDP和CPI的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有,CPI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电脑中的CPI(Characters Per Inch)、衡量计算机性能的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管理学中的CPI(Common Performance Indicator) 等。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我认为,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不能在一起比较

中国经济以GDP为纲 为什么不以CPI为纲?

CPI是衡量一个国家通货膨胀率的重要指标,尽管人们对通货膨胀多有诟病,但是从纯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是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因为通货膨胀使得全国所有的物品的价格都等比例增长那么人们的实际购买力是没有变化的。这也是古典二分法的一个重要观点,货币是不会影响实际变量的变动的。关键问题是显然这种观点是空中楼阁,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产品的价格都会显示不同程度的粘性,这样货币不影响实际变量的观点就完全站不住脚了。即便如此,人们也能够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而GDP则不一样,GDP中文为国内生产总值,是全国在一段时间内生产价值的加总,具体就是衡量了整个社会的总产出。GDP和CPI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由下面这个例子反映。一位富翁想要买架飞机,就算是CPI很高他也能够找到办法将一车一车的钱运到飞机厂商,如果GDP很低,那么那位富翁有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啊,因为根本就没有飞机被生产出来。

深汕合作区gdp算谁的

深圳的。深汕合作区的GDP纳入深圳的统计范围,区域规划和开发的主导权移交深圳,人事权划归深圳,深汕合作区管委会成为深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深汕合作区位于汕尾市,隶属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国首个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西部。

深汕特别合作区gdp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GDP在2019年为596.49亿元。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较2018年增长了8.2%。这是继2018年后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稳健增长的第二年,显示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经济结构优化、结构升级、转型升级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深汕特别合作区gdp

合作区gdp为70.91亿元。2022年深汕合作区生产总值预计约9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225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gdp为70.91亿元。

深汕特别合作区gdp

深汕特别合作区gdp为554.04亿元。根据调查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深圳汕头特别合作区2018年生产总值约为554.04亿元,占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99%。

俄罗斯近年的GDP和经济增长率分别是多少?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1月28日电 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值:7.7%至7.8%。俄新社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这种趋势在2008年还将持续,今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7.5%。 过去五年来,除2005年外,俄罗斯经济的年增长率稳定在7%以上。2005年的增长率为6.4%,2006年为7.4%。 起初对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测为6.5%,但是一年之内该数字被多次向上调整。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埃利维拉·纳比乌林娜周一在向总统汇报时表示,2007年12月俄罗斯GDP增长率达到了8.4%,"这使得可以将年增长数据从7.6%为7.7%至7.8%。" 纳比乌林娜表示,消费的乐观支撑着经济增长。2006年12月零售贸易同比增长了16.7%,投资增长了24%。此外,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2月达到了6.5%,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增长率为6.3%。 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对2008年GDP增长率的预测为6.6%至6.7%。由于预计俄罗斯消费和投资高峰将会持续,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Trust银行集团专家的预测为7.5%。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说:"投资高峰和消费高峰,这是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要素。"他认为,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对今年GDP增长6.6%的预测相当保守。

俄罗斯近年的GDP和经济增长率分别是多少?如题 谢谢了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1月28日电 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值:7.7%至7.8%。俄新社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这种趋势在2008年还将持续,今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7.5%。 过去五年来,除2005年外,俄罗斯经济的年增长率稳定在7%以上。2005年的增长率为6.4%,2006年为7.4%。 起初对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测为6.5%,但是一年之内该数字被多次向上调整。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埃利维拉·纳比乌林娜周一在向总统汇报时表示,2007年12月俄罗斯GDP增长率达到了8.4%,"这使得可以将年增长数据从7.6%为7.7%至7.8%。" 纳比乌林娜表示,消费的乐观支撑着经济增长。2006年12月零售贸易同比增长了16.7%,投资增长了24%。此外,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2月达到了6.5%,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增长率为6.3%。 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对2008年GDP增长率的预测为6.6%至6.7%。由于预计俄罗斯消费和投资高峰将会持续,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Trust银行集团专家的预测为7.5%。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说:"投资高峰和消费高峰,这是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要素。"他认为,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对今年GDP增长6.6%的预测相当保守。 麻烦采纳,谢谢!

与历史调情:古代统治者投资“青楼”是为了拉动GDP吗?

与历史调情:古代统治者投资“青楼”是为了拉动GDP吗?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9日来源:悠悠历史。点击量:所谓青楼,一般是文艺家的说法。一般来说叫妓院,暧昧的也可以叫红灯区,按照文字上的标准叫作性工作者交易中心。从业者可称为小姐和技师。直截了当地说,她们自然被称为妓女。当然,充其量只能称之为青楼女子。至于中国这种职业的起源,根据文献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殷代巫妓时期。一些有想法的女巫,或许是以祭祀为名,顺便赚点外快。而且殷周时期战乱频繁,战争中俘获的俘虏大多沦为奴隶。其中,一些面容姣好的女子可能会在某个时间被临时征用,轮流为国王和大臣们享乐。可见最早的体力劳动者并不是全职的。比如偶尔在一些宗教活动中客串一下,或者做做奴隶的工作,顺便兼职一下。而且当时有限的性资源大多被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控制。而要把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职业冠冕堂皇地展现在阳光下,进行产业整合,推向大众,还得从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说起。管仲同志在历史上相当有名。例如,现在被视为智慧标杆的孔明同志,在他离开大山之前,愉快地照顾自己。当然,孔明的偶像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他有些能力。当时的国际局势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诸侯争霸。大家都想当霸主,自然都不是省油的灯,于是一场GDP竞赛开始了。我们的管仲同志想让他的师傅小白如愿登上霸王宝座,但是脑细胞死了很多。比如搞公务员选拔制度,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矿产资源国有化,统一发行国家货币。当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还不足以让齐国成为当时最有特色的国家,于是管仲同志突发奇想,干脆拿起国家权柄办起了青楼。记录如下:齐桓公有700名妇女。这里的女孩是妓院。也就是说,当时全国有执照的妓院将近700家。这是什么概念?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红灯区。每当夜幕降临,女孩们就会在街边的橱窗里表演拉客。这个红灯区有多大?好人好事的人数过去了,大概150个橱窗展示。换句话说,要想深度游齐的青楼,相当于逛了荷兰红灯区四次。而且春秋时期,当时的城市规格一般都不大,不像我们现代的皇城,都建在七环外。上节课我花了两个小时才把它弄下来。齐国当时的首都叫临淄,在当时当然不大。一个小小的城市,挤满了700多家妓院,生活在城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恐怕都知道一个叫秋花的人是谁,小凤仙是谁,萧桃红是谁。所以当时说临淄是性都,应该不为过。那么,管仲的性资本带来了经济价值吗?史料记载如下:募集夜会经费,以充国家之用。这就是花粉钱的开始。也就是说,青楼女子的交易成本是要纳税的。而且既然是国民收入项目,税率应该不低。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女权主义者想要维权:我不偷不抢,没有污染。我的办公室只需要一张床,为什么要征重税?好了,看税目:花粉钱。你什么意思?这就是管仲厉害的地方:你合法打工,没错,但是你消费胭脂水粉?但这些都是奢侈品,必须要有奢侈品税。这种解释似乎是合理的。至于妓院谁来买单?有地方权贵,但不占多数。更多的是各国驴友,也就是国际友人。多亏了这些国际友人的慷慨解囊,齐与他国的贸易顺差打开了,顺其自然。当然,在管仲的单枪匹马下,我们小白同志的屁股终于登上了春秋霸王的宝座。管仲开了一个先例,后来的统治者自然有了一个参考模板,他们使用并改进了这个模板,增加了许多名称,如营地妓女、家庭妓女和平民妓女。据说这种青楼风格在盛唐时期达到了顶峰。在随后的宋、明、清,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动荡年代,这种香风都没有丝毫消减。更有趣的是,妓院的数量在古代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繁荣程度的标准之一。笔记本战国策,记录明朝时局和风土人情,记载妓女遍布天下,大都市有数百个。然而,青楼之风虽遍及中国古代,但似乎并没有管仲那样作为掌权者大力提倡国有青楼。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朱元璋。朱元璋,众所周知,出身野僧。在田间地头爬来爬去,难免有江湖习气。江湖人,有什么讲究?开心!所以,即使朱元璋发迹后,白天抢地杀人,晚上也常常不忘与妓女厮混。即使他在位,也还是改变不了这个问题。史料中有朱元璋半夜坐羊车出宫的记载。也许,这个朱元璋是睡出了经验,或者灵感。另外,明初,缺钱。干脆模仿管仲的做法,成立国家妓院。年这样记载:太祖建立府袁玉娥,又称乐府。朱元璋的小计划大致是号召藏富的商人解下腰带,让海贼王的专职炮手安享晚年。然而,朱元璋的如意算盘没有打成。乱世之中,大部分老板都是惊魂未定,藏富思想,低调行事。而一些拿公家工资的公务员,得此法,欢呼雀跃,整天在大街小巷徘徊。这下,朱元璋急了。心里骂:我花钱养你们男生,你们最好把钱都花在小姐身上。原来土豪的钱填满了国库,却事与愿违,打破了风气。这笔生意似乎是亏本的。于是,朱元璋很快下达了一道补充命令:禁止文武百官及舍友入内,不准入院。只允许商户出院。

求教:GDP每降1%,失业率增加多少

根据奥肯定律:GDP每降1%,失业率增加多少0.5%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 失业率变动百分比 = -1 / 2 ×(GDP变动百分比-3%) 根据这个公式,当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保持不变. 当经济扩张快于3%时.失业率下降的幅度等于经济增长率的一半.

假定某国GDP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遵从奥肯定律(Y – Y*)/ Y* = – 3.2(U – U*),

(1)由奥肯法则的表达式(Y-Y")/Y" =-3.2(u-0.04),可得:u= 1/32(1-Y/Y")+0.04分别将Y/Y"=80%,Y/Y"=50%,Y/Y"=110%代入上式,可计算出与其对应的失业率。当Y/Y"=80%时,可得:u==10.25%当Y/Y"=110%时,可得:u==0.9%(2)由奥肯法则的表达式还可得:Y/Y"=1-3.2(u-0.04)当u=3%时,可得:Y/Y"=1-3.2(0.03-0.04)=103.2%当u=5%时,可得:Y/Y"=1-3.2(0.05-0.04)=96.8%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存在 一种(  )变动的关系。

【答案】:B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可以用奥肯定律来说明。奥肯定律是以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的名字命名的,他发现在失业率变动与GDP缺口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

奥肯定律原因,为什么GDP增速大于失业率下降速度

奥肯定律Okun"s Law: 奥肯定律就是有关实际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奥肯定律。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按照奥肯定律所估计统计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尽管奥肯定律是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间长期内在关系的一种表述,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按各省区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具体是什么含意?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H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二十项途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意,也不会小于零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操作实务】 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这个定理: 失业率变动百分比 = -1 / 2 ×(GDP变动百分比-3%) 根据这个公式,当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保持不变。 当经济扩张快于3%时。失业率下降的幅度等于经济增长率的一半。例如,如果GDP到第二年度增长5%(高出正常水平2%),奥肯定理预期失业率下降1%。 当GDP下降,或增长不到3%时。失业率上升。例如,如果GDP到第二年度下降1%,奥肯定理预期失业率上升2%。 奥肯定理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奥肯所提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只是对美国经济所做的描述,而且是特定一段历史时期的描述,不仅其他国家未必与之相同,而且今日美国的经济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轨迹继续运行。因此,奥肯定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经典案例】 奥肯定理曾经相当准确地预测失业率。例如,美国1979年~1982年经济滞涨时期,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理,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

GDP与失业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常情况下失业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是成反比的。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这个定理:失业率变动百分比=-1/2×(GDP变动百分比-3%)根据这个公式,当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保持不变。当经济扩张快于3%时。失业率下降的幅度等于经济增长率的一半。例如,如果GDP到第二年度增长5%(高出正常水平2%),奥肯定理预期失业率下降1%。当GDP下降,或增长不到3%时。失业率上升。例如,如果GDP到第二年度下降1%,奥肯定理预期失业率上升2%。奥肯定理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奥肯所提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只是对美国经济所做的描述,而且是特定一段历史时期的描述,不仅其他国家未必与之相同,而且今日美国的经济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轨迹继续运行。因此,奥肯定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奥肯定律、非自愿失业、GNP、GDP、IS曲线、LM曲线、货币政策、国际收支、NI、名词解释?

奥肯定律是指来描述GDP变化和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非自愿性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 业

江西省泰和县沙村镇的gdp是多少?

根据江西省泰和县政府官网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末,泰和县的GDP总量为163.6亿元,人均GDP为10877元。但是官网并未提供沙村镇的GDP数据,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取。

GDP/PPI/ADP/ETF他们代表什么意思

GDP :国民生产总值PPI : 生产者物价指数ADP:就业人数数据ETF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为什么中国总是内需不足,消费占 GDP 也一直不高

中国人还不富裕。我们的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少数人的腰包。中国人本来就不富裕,还要顾及养老、看病、孩子上学等。经济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人,其实也很纠结,挣的钱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看起来不少,但是转不动,都是死钱。少数富人手里的钱很多,堆成山,但他们怎么花?各地买几套房子,但也是只能是几套,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再怎么奢侈,也花不了几个钱。于是,中国富人开始往海外发展,买房买地买企业。当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小房子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积蓄的时候,当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给政府捐款一样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我们能指望老百姓不去省吃俭用、不去疯狂存钱、不去为养老发愁吗?能指望银行里那几十万亿的存款转化为巨大需求吗?中国在做什么?房改、医改、企改、教改、股改,中国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为什么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中国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中国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让股改制造的巨量“大小非”横遭劫掠。如今,我们到哪儿找内需?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

杜塞尔多夫人均gdp

46400美元。杜塞尔多夫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拥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例如Uniper公司、意昂集团、麦德龙、汉高等。杜塞尔多夫,人口57万,位于莱茵河畔,杜塞紧邻世界著名的鲁尔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是德国广告,服装,展览业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欧洲物流中心城市。

青阳县gdp

174.9亿元。根据青阳县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显示,青阳县202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超市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县区第一,全年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省59个县(市)第8位。

潍柴的gdp归济南吗?

不是。济南,别称泉城,山东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潍柴的gdp不是归济南,潍柴重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属于潍柴集团旗下,通过穿透股权可见,潍柴集团的大股东正是山东国资----山东重工集团。

GDP 名义GDP 实际GDP 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GDP 的区别 与联系

全世界的GDP核算都是假的,像生产涵数一样的GDP压根就不存在,它真正的名称应该称作“被买卖流通的劳动总和”自1929年现代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开始应用和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际GDP成为经济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统计指标。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首先教给学生的就是这里有一个衡量实物产出的指标——实际GDP。当然,同时还有一个价格指数表示物价总水平,实际GDP是用名义GDP减去物价指数。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这个概念并被所有的人所认同,随后这个概念就成为教条而加以应用了。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实际GDP作为实物统计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统计时,首先得到的是名义GDP,但是在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表中(如《中国统计年鉴》),竟然没有名义GDP的增长率这一指标,而是告诉你实际GDP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要想得到名义GDP增长率指标,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没有名义GDP增长率这一指标,因为经济学家认为GDP就是为了衡量实物产出的,名义GDP的增长率没有用。 但是,实际GDP这个指标很不好用。例如,在实际GDP的统计中,美国1820年时人均GDP是1600美圆,中国现在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圆,更要命的是中国宋朝时的GDP相当于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比美国1820年或中国宋代的时候还要差呢?这显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国或者中国宋代当时有的那些产品的人均产量和现在中国的人均产量作个对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消费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当时美国或宋代没有的。如人们经常说的,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包括汽车和民用飞机的拥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的消费品,怎么可能比美国1820年的生活水平还要低呢?在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个应用实际GDP的例子,作者在讲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时写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努力工作和技术进步,使实际GDP的增长率连续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这段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又说,这种7%的增长率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从战后到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人均GDP从战后的130美圆增加到30000美圆,韩国从50美圆增加到12000美圆,台湾地区从80美圆增加到16000美圆等等。当我们把上下两段话放在一起就出笑话了,因为GDP每年增长7.2%,10年会增长1倍,这些国家和地区怎么可能按7%的增长率在40年的时间里增长这么多呢?上面的数字当然是名义GDP,要解释这些数字当然也要用名义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长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超过15%,同时日圆对美圆的汇率提高了3倍,而韩国在高增长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接近30%,而在目前采用实际GDP来说明实际产出的增长,同时分离出物价水平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是经济学家做不到的,这里可以肯定的说,这在将来也做不到,那么这样使用“实际GDP”的统计指标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使用实际GDP比较实物给经济学家带来的尴尬。比如要说明中国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圆就必须先解决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问题,经济学家试图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怎么样呢?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主张人民币贬值时的低估到现在主张人民币升值的高估,经济学家从2美圆到14美圆之间竟然给出了十多种计算结果,这种误差可能达到7倍的计算是不是还能应用呢? 1930年,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针对这种国民收入的统计含义提出疑问,GDP统计中的各种产品是异质的,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表示实物产出呢?实际上,这种加总和指数问题在理论上是有确定的结论的,即只能是单一产品或稳定状态增长(即所有的产品按同样的比例增长),比如说有苹果和梨两种产品,如果它们的增长率都是10%,可以确定的说产出的增长率是10%;但如果苹果的增长率是15%和梨的增长率是5%,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指数的。这一问题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异质品世界来讲,说GDP增长8%,显然不如说去年生产的是21寸电视而今年生产了29寸的电视更清楚。 对于物价指数的统计也是如此,这种统计只能在单一产品和稳定状态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苹果和梨的价格都增长了10%,可以确定的说物价上涨了10%;但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了15%和梨的价格上涨了5%,或者价格同时上升而苹果和梨的产量比例变化了,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物价指数的。前面所举的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人民币的汇率出现的尴尬结果就是一个例子。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说,物价指数的统计可能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变化,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物价指数的统计考虑产品的质量变化,由于产品的质量变化太快(比如电视机),那将使物价指数的统计失去意义,因为只要质量变化了就要把它视为一种新产品而不能与原来的产品构成时间序列的指数。联系到国民收入核算的实际,现实中物价指数统计的困难远超出前面的例子,不仅产品的质量经常在变动,而且新产品层出不穷。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物价指数的计算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与1990年完全相同的产品,更不用说占消费支出很大比重的新产品。显然,这种物价指数的计算与实物量的统计相差甚远。 就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价指数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这种消费者价格指数经常被作为计算实际国民收入的依据。然而,这种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然不是全部产品和劳务的统计,比如资本品的价格变动被排除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是用单独的指数来表示的,由于资本品在我国GDP统计的全部产品中要占到30%左右,所以GDP并不能表示实物量的变动是显而易见的。就消费品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所包含的产品也不是全部消费支出的构成,比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时才考虑将其加入到物价指数的计算中。显然,用这种物价指数的方法来计算实际GDP是大有疑问的。 从上述分析可见,这种实际GDP作为表示实物的统计变量是主流经济学创造的一个神话,之所以把它叫做神话,是因为这种异质实物产品的加总和统计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应用上也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实际GDP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主流经济学却使它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并被用于所有的经济学应用领域。 当然,这种假的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统计在现实中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正如这种实际GDP和物价指数一直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但只要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分析有所了解的话就很容易发现,经济学家实际上是把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变动加在一起考虑宏观经济波动,但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名义GDP,那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名义GDP呢?名义GDP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标,但这种名义GDP绝对不是实物产出的数量和它的货币价格单位,而是与实物或技术完全无关的。 什么是GDP 我们现在来讨论名义GDP。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名义GDP是一定时期中(如1年)新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这一定义中的关键是价值,这里的价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从而是可以加总的,但这样加总的名义GDP已经不表示任何实物,而是一个货币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计算国民收入的一种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个企业新增加的价值加在一起,由此构成企业的总收入,这种收入必等于人们的总支出,因为收入和支出是货币交易的卖和买,二者必然相等。这样,从总支出的角度看,人们花1美圆一定有1美圆的GDP。由于GDP所统计的是货币交易值,凡不是货币交易的产出(包括劳务)将不会被计入GDP。比如,足球明星的高额报酬被计入了GDP,而农民自己生产和消费的农产品只要不通过市场交易,就不会计入GDP。 由于GDP是一个经济中全部货币交易量的增加值,我们可以用货币的交易方程式来表示:MV=PT,即货币数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V)相乘等于全部货币交易值PT(T表示交易的实物量,P表示价格),而名义GDP的计算则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从企业会计帐户上考虑的增加值。因此,当假设全部交易值与企业的增加值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即GDP在PT中的比例是稳定的,再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货币交易的增加值或名义GDP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将保持稳定的比例,即。 上述对名义GDP的说明似乎是多余的,因为这些定义在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但我们这里重述这些定义是为了说明与教科书完全不同的含义,即这些定义可以清楚地表明,GDP根本就不是实物的统计,而是一个货币值。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这个货币值是没有意义的,从而要用实际GDP和物价水平把这个货币值抛弃掉,然后用生产函数去说明实际变量。但正如前面所表明的,这在逻辑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经济学所抛弃的货币和名义变量则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本质的东西,即这些名义变量所表示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竞争,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时无刻都感觉到的。在竞争中人们想要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实物,而是金钱或货币这种纯粹的价值符号,普通人为了生活和发财的梦想整天忙碌着,企业家和资本家在残酷的商战中沉浮,甚至一些政府官员为了金钱而丧失良心和道德,他们所考虑和追求并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即货币本身。在这样一种比谁挣钱多的游戏中,出现了GDP或名义GDP,这个名义GDP包含着一组由货币量值构成的名义变量,其中有工资、利息、利润、资本、折旧和储蓄、消费、投资等名义变量,由这些名义变量构成了企业为获取利润而产生的财务帐户,即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实物的考虑。正是这一点,使名义GDP成为重要的统计变量,如果假设企业的成本不变,则名义GDP的增加意味着企业赢利的增加,而企业赢利的增加则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加总问题,即在国民收入的统计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过千万的高额收入怎么会和面包加在一起构成GDP。为什么面包工人的微少工资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构成GDP总量呢?原因只是在于他们都是资本家雇用的,假如利润率是10%,资本家付给面包工人100美圆的工资,就要把面包卖110美圆而得到10美圆的利润,而付给影星的1000万美圆的工资就要从出售电影中收回100万美圆的利润,正是这种性质才使不同质的产品和劳务得以加总。自20世纪30年代人们使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来,并没有从理论上考虑它的性质和意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定义似乎可以作为GDP等国民收入统计的理论依据,在批评了斯密把物质产品的生产作为生产劳动的定义后,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只有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或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这里只要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用货币计量即可联系到GDP及它的这种增长。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价值论所指的价值并非具体的财富,而是一种被买卖流通的劳动,只有使用价值才是财富具体内容的,价值不是,而是被货币奴役的一种劳动。在真正的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里,价值就是一种劳动,社会经济是是交换关系,而不是供求关系,而交换的原子就是“劳动”(价值),产生“价值”非但不是一种功劳而是一种罪过,正如汽车行驶耗油量越高罪过一大一样。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例证来看。如:一套100米的住房,它的使用价值是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只要房子不损毁,其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以前要花5年的工资来够买,而现在要花二十三十年的工资。有人只注意到了物价上涨,其实是被拜货币教和拜物教思维欺骗了,价值量增长带来的是大量劳动者的劳动量被吞噬而变成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了,他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或相似的使用价值,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更多的劳动不是变成可吞噬更多劳动的资本,就是在生产结构上指向了富人的奢侈品生产,而具体的使用价值确与价值量的增加无关。这就是资本主义所谓的经济增长,显然资本主义的这种GDP并非什么生产涵数一样的东西,而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如前面所表述的,当采用货币交易时,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企业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资本家所雇用,则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的定义是与国民收入的统计相一致的,即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货币的买和卖两个过程,以使货币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 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来讲,重要的是名义GDP,而不是反映实物产出的“实际GDP”,而且这种“实际GDP”根本就不存在。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前面所列出的国民收入核算的那些统计变量(工资、利息、利润、资本、折旧、储蓄、消费、投资)都被作为实际变量来使用,被联系到生产函数和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可是这些统计变量都只是名义的货币值。但主流经济学有办法处理,即参照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解决方法,把货币工资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工资,名义利率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利率,而厂商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下只是考虑实际变量,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变量套用在生产函数上了。如前所述,当这些变量根本就不表示实物,那么主流经济学的这种滥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先来看折旧,折旧这个概念在实物或技术上是表示固定资产磨损的,但这里却是个价值概念,即由政府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按几大类每年摊入企业成本的比例。显然,各种不同的机器设备在技术或实物上的磨损是不同的,而且是政府不可能知道的,那么为什么政府要严格规定统一的折旧比率呢,道理很简单,如果政府不这样严格规定,那么企业一定会逃税,这种折旧与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以及精神磨损没有一点关系,美国政府曾采用过的“加速折旧”政策只是减税。实际上,企业在做投资时,即使完全从价值上考虑也不把折旧率作为成本计算的依据,而是采用毛利和投资回收期的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工资和利息这两种构成企业成本的因素,企业在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时显然只是采用名义量值,最简单的道理是物价指数只是政府在事后计算和公布的,企业不可能根据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向工人和银行修改以前签定的契约,而对产品价格的预测也只能是名义的货币值,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实际变量和价格水平进行“理性预期”,只要对企业实际的成本收益计算稍有了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但遗憾的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根本就没有这种真正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更没有货币利润的概念。 这里最使人困惑的一个概念就是资本了。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资本被作为实物的机器设备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即Y=F(K,L),以表明其对实物产出的生产力。但在国民收入统计中,资本只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来自于以前用货币计量的投资。奇怪的是,主流经济学在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时把资本的产出—GDP用物价指数方法分出实际GDP,同时把资本的收益—利率除以价格水平而变成实际利率,但从来没有把生产函数中的资本以及投资去除以价格水平而变成实际资本及实际投资,这种生产函数的计算显然存在着逻辑错误,即把名义值和实际值搅在一起了。同样,在生产函数中,劳动的计量采用的是实际值,而资本却是没有被价格水平除过的名义值,这又怎么能够计算它们各自的边际产出呢?把名义值和实际值的资本劳动比率(K/L)放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这种逻辑上的混乱引起实际经济分析中更为严重的思维混乱。例如,在实际中,所有的资本劳动比率很低的发展中国家都在采用那些资本劳动比率很高的技术,而在美国则出现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列昂惕夫悖论”,可以说,只要使用这种生产函数来分析实际问题,就会导致这种悖论。 价值的留存量最终多会形成资本,而资本是不是主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的机器呢?对此在统计资料中是不难找到说明的。按照统计资料,美国的总资本中65%左右是地产,而且这个比例在长期中一直保持稳定,由于美国的投资率在长期是稳定的,那么就意味着,由投资所转化的资本增加或资本积累只是地产的增值或地价上升,而根本不是机器的增加。这样,资本就只是那块儿地,资本积累只是人们用更高的价钱(投资)去买那块儿地。当然,除去地以外还有35%的资本,它们是不是机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资本中,绝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机器的价值只是占总资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书中总是使用统计数据来说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机器是由劳动生产的中间产品,美国现在所使用的机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产出来的,以前的机器都报废了,美国的产业工人只有几百万人,而中国却存在几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资本是机器的话,中国完全可以用这些人在1年中生产出美国的这些机器(当然要知道这些机器的生产技术),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正在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机器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资本的价值上赶上美国的可能性却很小,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投资和货币供应量要以比现在高出几十倍的比率增加,当然这里排除了人民币汇率成倍升值的可能性。再来看投资概念,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投资意味着固定资产或机器的形成。但现实中的投资却只是一个货币额的支出,它可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比如股票和球星),与消费不同的是,投资的目的是要形成价值上的资本存量以获取利润。举一个例子,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如果按照教科书的定义就是把美国的机器运到中国来,但实际上摩托罗拉公司投资的绝大部分并不是把机器运到中国,而是在中国购买土地和雇用工人盖厂房,并雇用我国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生产,所带来的“机器”只是一个芯片,摩托罗拉公司的投资显然只是使用美国的银行印发的美圆而不是机器。 采用简化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投资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分成三类,即雇用工人、购买机器设备和直接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对这三类还可以简化为雇用工人和资本存量两类,因为机器只是生产机器的厂家雇用工人和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生产出来的,从而可以把机器“还原”掉;再进行简化,使用前述的地产在总资本中占有绝大的比重,我们可以把资本存量理解为就是一块儿数量固定的土地。上述简化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投资的含义,投资作为一种增加的货币额的支出,当它用于雇用工人时将增加工人的工资和同时增加企业的成本,当被用于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或土地时将引起资本存量的价格或地价上升,这种资本存量的升值就成为企业的利润,利润就来自于新增的投资购买原有的土地而引起的地价上涨的部分。因此,从实物角度看,投资还可能生产机器,但从价值的角度看,投资与机器是完全无关的,只是与作为价值量的工资和利润相联系。按劳动价值论,价值是一种劳动,社会经济交换的是劳动,而利润或者说剩余价值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得以兑现的交换中的剩余劳动,而不是具体的剩余“财富”(使用价值)。从系统整体上说亏损或者利润本质上没有什么并别,都是一种劳动消耗或者说剩余,由于企业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因此卡尔.马克思也把企业当成阶级斗争的产物。在这里资本主义里所谓的价值就是货币,与不是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的这种货币关系,即价值量(钱)兑现的是一种“劳动”,而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 最后来看储蓄和消费。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取决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比如有一种产品——绿豆芽,你今天不吃它明天就会长一节儿,长的长度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原来的豆芽相比就是利率,那么,人们什么时候把豆芽吃掉取决于人们的时间偏好,即豆芽的生长速度和人们的忍耐性。按照这种理论,经济学家创立了各种消费函数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变动,如生命周期假说和世代交叠模型。然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储蓄和消费只是一笔货币额,或者说是人们在一定时期获得的金钱支出掉和没有支出的比例,还可以说人们是把钱花掉还是存起来或用于投资去挣更多的钱,而根本就不是按照时间偏好去消费某种实物产品。凯恩斯在《货币论》和《通论》中提出了节俭的悖论和建立在富人有更高储蓄率的消费函数和收入决定理论,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被主流经济学完全曲解了,并被用于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举我国现实中的例子,自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下降和失业增加的经济衰退,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国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来对此进行解释,即消费的下降是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引起的人们消费倾向的改变,比如要存钱支付养老、医疗、购买住房和子女的教育费用等,但这种似乎有道理而又看似符合实际的说法却是大有问题的。我们把复杂一些的理论分析留到后面,这里只是指出一个重要的经验事实,即在美国的长期国民收入统计中消费倾向是相当稳定的,是不是美国在一百多年中社会福利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仅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技术(如新技术革命)和人们的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老一代的美国人拼命的攒钱而现在年轻人却大量的负债消费,但奇怪的是,统计上的消费倾向竟然没有变化。确实,上述这些技术上的因素会影响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或时间选择,但它们只能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期货价格),而不能影响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中货币的消费和储蓄变量,因为这些变量只是表示人们社会关系的货币量值,而与技术或时间偏好完全无关。 消费和储蓄既然是货币量值,我们可以从货币的角度来解释上述问题,如果假设人们的储蓄是作为银行存款保持的(这在货币供给的统计上即是),那么人们能不能把作为储蓄的银行存款多取出10%用于消费呢?显然不可能,这必然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同样,人们也不能多储蓄10%作为银行增加的存款而没有相应的投资贷款,这也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当人们试图这样做时,必然会使商业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引起收入水平的变化而阻止人们改变货币量值消费与储蓄比例的企图,或通过经济波动来加以调节,这即是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和节俭的悖论。对于我国1997年以来的消费下降,其重要原因是从1991年以来收入分配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或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消费倾向的改变则是次要的。 以上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统计变量的分析表明,这些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实物、生产函数、时间偏好等技术关系是完全无关的,而是表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用于表示这种特殊的比谁挣钱多的竞争游戏。 因此对于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来说这种GDP增长是重要的,只要它不增长资本主义就得瘫痪,但是所谓的像生产涵数一样的生产总值是压根就不存在的,它实际上的名称应该叫做“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或者称作“被买卖流通的劳动总和”。一极端的例子,完全军管的社会其价值(依据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量将为零,作为价值总量的GDP也将为零,这是把它当成生产涵数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

GDP总量与货币总量的关系?

GDP总量与货币总量有者非常密切的关系,货币总量的多少是影响GDP总量的重要因素;货币总量是指投入流通中的纸币的总额。是对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的计算标准。货币总量就是按不同货币供应层次计算的货币量。对货币供应进行分层次研究和计算总量,有利于分析各种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对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国家货币决策机构控制货币供应量,以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欧美国家,各个国家的GDP总量与货币总量的总是保持着流量动态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扩展资料:GDP总量的核算范围:一、生产范围: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3、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二、地域范围: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本报告中的季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总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供应量

谁能用简单的比喻介绍CPI, GDP

实际GDP,根本就不存在!价值量怎么能代表生产涵数?全世界的GDP核算都是假的,像生产涵数一样的GDP压根就不存在,它真正的名称应该称作“被买卖流通的劳动总和”或者称作“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汇率代表的实际上是两国劳动力交换比例,而非真正的生产能力对比)自1929年现代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开始应用和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际GDP成为经济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统计指标。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首先教给学生的就是这里有一个衡量实物产出的指标——实际GDP。当然,同时还有一个价格指数表示物价总水平,实际GDP是用名义GDP减去物价指数。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了这个概念并被所有的人所认同,随后这个概念就成为教条而加以应用了。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这个实际GDP作为实物统计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统计时,首先得到的是名义GDP,但是在所有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表中(如《中国统计年鉴》),竟然没有名义GDP的增长率这一指标,而是告诉你实际GDP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要想得到名义GDP增长率指标,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没有名义GDP增长率这一指标,因为经济学家认为GDP就是为了衡量实物产出的,名义GDP的增长率没有用。 但是,实际GDP这个指标很不好用。例如,在实际GDP的统计中,美国1820年时人均GDP是1600美圆,中国现在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圆,更要命的是中国宋朝时的GDP相当于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比美国1820年或中国宋代的时候还要差呢?这显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国或者中国宋代当时有的那些产品的人均产量和现在中国的人均产量作个对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消费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当时美国或宋代没有的。如人们经常说的,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包括汽车和民用飞机的拥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的消费品,怎么可能比美国1820年的生活水平还要低呢?在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个应用实际GDP的例子,作者在讲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时写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努力工作和技术进步,使实际GDP的增长率连续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这段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又说,这种7%的增长率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从战后到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人均GDP从战后的130美圆增加到30000美圆,韩国从50美圆增加到12000美圆,台湾地区从80美圆增加到16000美圆等等。当我们把上下两段话放在一起就出笑话了,因为GDP每年增长7.2%,10年会增长1倍,这些国家和地区怎么可能按7%的增长率在40年的时间里增长这么多呢?上面的数字当然是名义GDP,要解释这些数字当然也要用名义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长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超过15%,同时日圆对美圆的汇率提高了3倍,而韩国在高增长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接近30%,而在目前采用实际GDP来说明实际产出的增长,同时分离出物价水平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是经济学家做不到的,这里可以肯定的说,这在将来也做不到,那么这样使用“实际GDP”的统计指标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使用实际GDP比较实物给经济学家带来的尴尬。比如要说明中国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圆就必须先解决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问题,经济学家试图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怎么样呢?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主张人民币贬值时的低估到现在主张人民币升值的高估,经济学家从2美圆到14美圆之间竟然给出了十多种计算结果,这种误差可能达到7倍的计算是不是还能应用呢? 1930年,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针对这种国民收入的统计含义提出疑问,GDP统计中的各种产品是异质的,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表示实物产出呢?实际上,这种加总和指数问题在理论上是有确定的结论的,即只能是单一产品或稳定状态增长(即所有的产品按同样的比例增长),比如说有苹果和梨两种产品,如果它们的增长率都是10%,可以确定的说产出的增长率是10%;但如果苹果的增长率是15%和梨的增长率是5%,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指数的。这一问题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异质品世界来讲,说GDP增长8%,显然不如说去年生产的是21寸电视而今年生产了29寸的电视更清楚。 对于物价指数的统计也是如此,这种统计只能在单一产品和稳定状态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苹果和梨的价格都增长了10%,可以确定的说物价上涨了10%;但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了15%和梨的价格上涨了5%,或者价格同时上升而苹果和梨的产量比例变化了,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物价指数的。前面所举的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人民币的汇率出现的尴尬结果就是一个例子。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说,物价指数的统计可能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变化,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物价指数的统计考虑产品的质量变化,由于产品的质量变化太快(比如电视机),那将使物价指数的统计失去意义,因为只要质量变化了就要把它视为一种新产品而不能与原来的产品构成时间序列的指数。联系到国民收入核算的实际,现实中物价指数统计的困难远超出前面的例子,不仅产品的质量经常在变动,而且新产品层出不穷。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物价指数的计算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与1990年完全相同的产品,更不用说占消费支出很大比重的新产品。显然,这种物价指数的计算与实物量的统计相差甚远。 就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价指数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这种消费者价格指数经常被作为计算实际国民收入的依据。然而,这种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然不是全部产品和劳务的统计,比如资本品的价格变动被排除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是用单独的指数来表示的,由于资本品在我国GDP统计的全部产品中要占到30%左右,所以GDP并不能表示实物量的变动是显而易见的。就消费品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所包含的产品也不是全部消费支出的构成,比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时才考虑将其加入到物价指数的计算中。显然,用这种物价指数的方法来计算实际GDP是大有疑问的。 从上述分析可见,这种实际GDP作为表示实物的统计变量是主流经济学创造的一个神话,之所以把它叫做神话,是因为这种异质实物产品的加总和统计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应用上也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实际GDP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主流经济学却使它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并被用于所有的经济学应用领域。 当然,这种假的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统计在现实中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正如这种实际GDP和物价指数一直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但只要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分析有所了解的话就很容易发现,经济学家实际上是把实际GDP和物价指数的变动加在一起考虑宏观经济波动,但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名义GDP,那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名义GDP呢?名义GDP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标,但这种名义GDP绝对不是实物产出的数量和它的货币价格单位,而是与实物或技术完全无关的。 什么是GDP 我们现在来讨论名义GDP。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名义GDP是一定时期中(如1年)新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这一定义中的关键是价值,这里的价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从而是可以加总的,但这样加总的名义GDP已经不表示任何实物,而是一个货币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计算国民收入的一种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个企业新增加的价值加在一起,由此构成企业的总收入,这种收入必等于人们的总支出,因为收入和支出是货币交易的卖和买,二者必然相等。这样,从总支出的角度看,人们花1美圆一定有1美圆的GDP。由于GDP所统计的是货币交易值,凡不是货币交易的产出(包括劳务)将不会被计入GDP。比如,足球明星的高额报酬被计入了GDP,而农民自己生产和消费的农产品只要不通过市场交易,就不会计入GDP。 由于GDP是一个经济中全部货币交易量的增加值,我们可以用货币的交易方程式来表示:MV=PT,即货币数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V)相乘等于全部货币交易值PT(T表示交易的实物量,P表示价格),而名义GDP的计算则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从企业会计帐户上考虑的增加值。因此,当假设全部交易值与企业的增加值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即GDP在PT中的比例是稳定的,再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货币交易的增加值或名义GDP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将保持稳定的比例,即。 上述对名义GDP的说明似乎是多余的,因为这些定义在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但我们这里重述这些定义是为了说明与教科书完全不同的含义,即这些定义可以清楚地表明,GDP根本就不是实物的统计,而是一个货币值。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这个货币值是没有意义的,从而要用实际GDP和物价水平把这个货币值抛弃掉,然后用生产函数去说明实际变量。但正如前面所表明的,这在逻辑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经济学所抛弃的货币和名义变量则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本质的东西,即这些名义变量所表示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竞争,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时无刻都感觉到的。在竞争中人们想要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实物,而是金钱或货币这种纯粹的价值符号,普通人为了生活和发财的梦想整天忙碌着,企业家和资本家在残酷的商战中沉浮,甚至一些政府官员为了金钱而丧失良心和道德,他们所考虑和追求并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即货币本身。在这样一种比谁挣钱多的游戏中,出现了GDP或名义GDP,这个名义GDP包含着一组由货币量值构成的名义变量,其中有工资、利息、利润、资本、折旧和储蓄、消费、投资等名义变量,由这些名义变量构成了企业为获取利润而产生的财务帐户,即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实物的考虑。正是这一点,使名义GDP成为重要的统计变量,如果假设企业的成本不变,则名义GDP的增加意味着企业赢利的增加,而企业赢利的增加则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加总问题,即在国民收入的统计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过千万的高额收入怎么会和面包加在一起构成GDP。为什么面包工人的微少工资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构成GDP总量呢?原因只是在于他们都是资本家雇用的,假如利润率是10%,资本家付给面包工人100美圆的工资,就要把面包卖110美圆而得到10美圆的利润,而付给影星的1000万美圆的工资就要从出售电影中收回100万美圆的利润,正是这种性质才使不同质的产品和劳务得以加总。自20世纪30年代人们使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来,并没有从理论上考虑它的性质和意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定义似乎可以作为GDP等国民收入统计的理论依据,在批评了斯密把物质产品的生产作为生产劳动的定义后,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只有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或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这里只要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用货币计量即可联系到GDP及它的这种增长。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价值论所指的价值并非具体的财富,而是一种被买卖流通的劳动,只有使用价值才是财富具体内容的,价值不是,而是被货币奴役的一种劳动。在真正的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里,价值就是一种劳动,社会经济是是交换关系,而不是供求关系,而交换的原子就是“劳动”(价值),产生“价值”非但不是一种功劳而是一种罪过,正如汽车行驶耗油量越高罪过一大一样。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例证来看。如:一套100米的住房,它的使用价值是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只要房子不损毁,其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以前要花5年的工资来够买,而现在要花二十三十年的工资。有人只注意到了物价上涨,其实是被拜货币教和拜物教思维欺骗了,价值量增长带来的是大量劳动者的劳动量被吞噬而变成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了,他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或相似的使用价值,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更多的劳动不是变成可吞噬更多劳动的资本,就是在生产结构上指向了富人的奢侈品生产,而具体的使用价值确与价值量的增加无关。这就是资本主义所谓的经济增长,显然资本主义的这种GDP并非什么生产涵数一样的东西,而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如前面所表述的,当采用货币交易时,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企业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资本家所雇用,则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的定义是与国民收入的统计相一致的,即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货币的买和卖两个过程,以使货币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 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来讲,重要的是名义GDP,而不是反映实物产出的“实际GDP”,而且这种“实际GDP”根本就不存在。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 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我们前面所列出的国民收入核算的那些统计变量(工资、利息、利润、资本、折旧、储蓄、消费、投资)都被作为实际变量来使用,被联系到生产函数和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可是这些统计变量都只是名义的货币值。但主流经济学有办法处理,即参照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解决方法,把货币工资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工资,名义利率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利率,而厂商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下只是考虑实际变量,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变量套用在生产函数上了。如前所述,当这些变量根本就不表示实物,那么主流经济学的这种滥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先来看折旧,折旧这个概念在实物或技术上是表示固定资产磨损的,但这里却是个价值概念,即由政府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按几大类每年摊入企业成本的比例。显然,各种不同的机器设备在技术或实物上的磨损是不同的,而且是政府不可能知道的,那么为什么政府要严格规定统一的折旧比率呢,道理很简单,如果政府不这样严格规定,那么企业一定会逃税,这种折旧与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以及精神磨损没有一点关系,美国政府曾采用过的“加速折旧”政策只是减税。实际上,企业在做投资时,即使完全从价值上考虑也不把折旧率作为成本计算的依据,而是采用毛利和投资回收期的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工资和利息这两种构成企业成本的因素,企业在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时显然只是采用名义量值,最简单的道理是物价指数只是政府在事后计算和公布的,企业不可能根据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向工人和银行修改以前签定的契约,而对产品价格的预测也只能是名义的货币值,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实际变量和价格水平进行“理性预期”,只要对企业实际的成本收益计算稍有了解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但遗憾的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根本就没有这种真正的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更没有货币利润的概念。 这里最使人困惑的一个概念就是资本了。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资本被作为实物的机器设备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即Y=F(K,L),以表明其对实物产出的生产力。但在国民收入统计中,资本只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来自于以前用货币计量的投资。奇怪的是,主流经济学在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时把资本的产出—GDP用物价指数方法分出实际GDP,同时把资本的收益—利率除以价格水平而变成实际利率,但从来没有把生产函数中的资本以及投资去除以价格水平而变成实际资本及实际投资,这种生产函数的计算显然存在着逻辑错误,即把名义值和实际值搅在一起了。同样,在生产函数中,劳动的计量采用的是实际值,而资本却是没有被价格水平除过的名义值,这又怎么能够计算它们各自的边际产出呢?把名义值和实际值的资本劳动比率(K/L)放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这种逻辑上的混乱引起实际经济分析中更为严重的思维混乱。例如,在实际中,所有的资本劳动比率很低的发展中国家都在采用那些资本劳动比率很高的技术,而在美国则出现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列昂惕夫悖论”,可以说,只要使用这种生产函数来分析实际问题,就会导致这种悖论。 价值的留存量最终多会形成资本,而资本是不是主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的机器呢?对此在统计资料中是不难找到说明的。按照统计资料,美国的总资本中65%左右是地产,而且这个比例在长期中一直保持稳定,由于美国的投资率在长期是稳定的,那么就意味着,由投资所转化的资本增加或资本积累只是地产的增值或地价上升,而根本不是机器的增加。这样,资本就只是那块儿地,资本积累只是人们用更高的价钱(投资)去买那块儿地。当然,除去地以外还有35%的资本,它们是不是机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资本中,绝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机器的价值只是占总资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书中总是使用统计数据来说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机器是由劳动生产的中间产品,美国现在所使用的机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产出来的,以前的机器都报废了,美国的产业工人只有几百万人,而中国却存在几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资本是机器的话,中国完全可以用这些人在1年中生产出美国的这些机器(当然要知道这些机器的生产技术),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正在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机器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资本的价值上赶上美国的可能性却很小,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的投资和货币供应量要以比现在高出几十倍的比率增加,当然这里排除了人民币汇率成倍升值的可能性。再来看投资概念,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投资意味着固定资产或机器的形成。但现实中的投资却只是一个货币额的支出,它可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比如股票和球星),与消费不同的是,投资的目的是要形成价值上的资本存量以获取利润。举一个例子,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如果按照教科书的定义就是把美国的机器运到中国来,但实际上摩托罗拉公司投资的绝大部分并不是把机器运到中国,而是在中国购买土地和雇用工人盖厂房,并雇用我国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生产,所带来的“机器”只是一个芯片,摩托罗拉公司的投资显然只是使用美国的银行印发的美圆而不是机器。 采用简化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投资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分成三类,即雇用工人、购买机器设备和直接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对这三类还可以简化为雇用工人和资本存量两类,因为机器只是生产机器的厂家雇用工人和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生产出来的,从而可以把机器“还原”掉;再进行简化,使用前述的地产在总资本中占有绝大的比重,我们可以把资本存量理解为就是一块儿数量固定的土地。上述简化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投资的含义,投资作为一种增加的货币额的支出,当它用于雇用工人时将增加工人的工资和同时增加企业的成本,当被用于购买原有的资本存量或土地时将引起资本存量的价格或地价上升,这种资本存量的升值就成为企业的利润,利润就来自于新增的投资购买原有的土地而引起的地价上涨的部分。因此,从实物角度看,投资还可能生产机器,但从价值的角度看,投资与机器是完全无关的,只是与作为价值量的工资和利润相联系。按劳动价值论,价值是一种劳动,社会经济交换的是劳动,而利润或者说剩余价值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得以兑现的交换中的剩余劳动,而不是具体的剩余“财富”(使用价值)。从系统整体上说亏损或者利润本质上没有什么并别,都是一种劳动消耗或者说剩余,由于企业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因此卡尔.马克思也把企业当成阶级斗争的产物。在这里资本主义里所谓的价值就是货币,与不是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的这种货币关系,即价值量(钱)兑现的是一种“劳动”,而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 最后来看储蓄和消费。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储蓄和消费的比例取决于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比如有一种产品——绿豆芽,你今天不吃它明天就会长一节儿,长的长度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原来的豆芽相比就是利率,那么,人们什么时候把豆芽吃掉取决于人们的时间偏好,即豆芽的生长速度和人们的忍耐性。按照这种理论,经济学家创立了各种消费函数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变动,如生命周期假说和世代交叠模型。然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储蓄和消费只是一笔货币额,或者说是人们在一定时期获得的金钱支出掉和没有支出的比例,还可以说人们是把钱花掉还是存起来或用于投资去挣更多的钱,而根本就不是按照时间偏好去消费某种实物产品。凯恩斯在《货币论》和《通论》中提出了节俭的悖论和建立在富人有更高储蓄率的消费函数和收入决定理论,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被主流经济学完全曲解了,并被用于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举我国现实中的例子,自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下降和失业增加的经济衰退,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国内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消费函数理论来对此进行解释,即消费的下降是由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引起的人们消费倾向的改变,比如要存钱支付养老、医疗、购买住房和子女的教育费用等,但这种似乎有道理而又看似符合实际的说法却是大有问题的。我们把复杂一些的理论分析留到后面,这里只是指出一个重要的经验事实,即在美国的长期国民收入统计中消费倾向是相当稳定的,是不是美国在一百多年中社会福利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仅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技术(如新技术革命)和人们的文化理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老一代的美国人拼命的攒钱而现在年轻人却大量的负债消费,但奇怪的是,统计上的消费倾向竟然没有变化。确实,上述这些技术上的因素会影响人们消费的时间偏好或时间选择,但它们只能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期货价格),而不能影响国民收入核算统计中货币的消费和储蓄变量,因为这些变量只是表示人们社会关系的货币量值,而与技术或时间偏好完全无关。 消费和储蓄既然是货币量值,我们可以从货币的角度来解释上述问题,如果假设人们的储蓄是作为银行存款保持的(这在货币供给的统计上即是),那么人们能不能把作为储蓄的银行存款多取出10%用于消费呢?显然不可能,这必然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同样,人们也不能多储蓄10%作为银行增加的存款而没有相应的投资贷款,这也会使商业银行倒闭,当人们试图这样做时,必然会使商业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引起收入水平的变化而阻止人们改变货币量值消费与储蓄比例的企图,或通过经济波动来加以调节,这即是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和节俭的悖论。对于我国1997年以来的消费下降,其重要原因是从1991年以来收入分配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或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消费倾向的改变则是次要的。 以上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统计变量的分析表明,这些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实物、生产函数、时间偏好等技术关系是完全无关的,而是表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用于表示这种特殊的比谁挣钱多的竞争游戏。 因此对于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来说这种GDP增长是重要的,只要它不增长资本主义就得瘫痪,但是所谓的像生产涵数一样的生产总值是压根就不存在的,它实际上的名称应该叫做“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或者称作“被买卖流通的劳动总和”。一极端的例子,完全军管的社会其价值(依据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量将为零,作为价值总量的GDP也将为零,这是把它当成生产涵数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

“北上广曹”,曹县凭什么这么火?该县GDP和经济表现到底如何?

曹县不简单,生产的泡桐棺材畅销日本,占了日本市场的9成。还是全国最大的“汉服”、演出服生产加工地。2020年GDP总产值463.82亿元,属于地方强县。 “山东不能失去曹县,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网红语,真让外地人莫名其妙,到底怎么样?还是去看看。曹县火了?我感到好奇怪?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曹县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县城。这让我又回想起那段已被封尘的往事! 那是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工程处当技术员的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记得曹县的农民工跟着我们工程处干活,一些基本的操作流程和方法都没有掌握,工作中出了很多的笑话;后来逐渐的好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进城的农民工也都慢慢地掌握了工程各工种的主要要领,逐渐成为工程处的主干力量。 因为当年曹县是一个典型的贫穷地区。所以,来济南打工的人很多。随着 社会 的不断发展,后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都富裕了起来;特别是哪些包工头,几个工程下来人家就攒足了第一桶金,又买车又买设备,要不当时 社会 上流传着“最先的暴发户”是包工头嘛! 我为什么对曹县的突然崛起感到突然呢?因为去年我去过一趟曹县,在曹县 旅游 了几天;从曹县县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并不是那么理想;首先说一下火车站,曹县的火车站是我见到的省内县城中最小的火车站。各种设施比较陈旧跟不上 社会 发展的步伐。火车站是一个地方的窗口,如果火车站很陈旧,说明这个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 其他就不在多说了,望曹县发展的再快一些,在好一些! 这个事件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和 娱乐 无极限的集中反映。 菏泽人口多,底子薄,全球每600个人就有一个菏泽人,每3000个人就有一个曹县人。这两年市里搞拆迁,高楼林立,借助互联网东风建成多个淘宝小镇,发展很快,但总体和南方发达县市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菏泽就是现在中国的缩影。 祝愿这个土的掉渣的中原复地小城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好。 哈哈,我是曹县的大哥单县! 有意思的玩笑!GDP就不用问了!曹县是个县,就回答了问题! 在山东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中国四大名城:北京、上海、哈尔滨、烟台。调侃一下嘛

天津中海油gdp给谁

北京。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中海油总部在北京,大部分的GDP也给了北京。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国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GDP不代表什么,那是虚胖的代名词

一篇文,戏说尽中日千年史。话说从古开始,地球村东北口就有一对冤家,相爱相杀几千年。左边是壮胖子,一直非常阔气,块头大不说力气也大右边是矮瘦子,祖上是壮胖子家出来的因胖子家人和瘦子家第一代人结合,就成瘦子家可那时候得瘦子家在地球村算奇葩。矮就不说啦,还比较,挫也不怪他们,还很落后于是他们看隔壁胖子高高壮壮,有文化,人有帅,就寻思着,得去找胖子家借个种,要不咋整啊,后代一直矮,怪我咋搞可是胖子家不愿意,你说借就借,我不答应。瘦子一看,咋的我送你还不要。壮胖子也有苦难言,你妹的,不看看你家女眷啥模样,全一米四,还黑牙白面,半夜起来,能把人吓死瘦子家一听不乐意,我丑我整容不行吗于是就盯上,家门口棒子家,棒子家是全地球村第一号整容大国,所有女眷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让瘦子家眼热不已。棒子家自古都是胖子家小弟,因为大棒子挂啦,正闹分家,二兄弟打的沸沸扬扬。瘦子就寻思着,他们分家,我就拉一个打一个,打完整个容,再去胖子家。嗯嗯,就这样办。于是棒子悲剧啦,右边瘦子家抢劫,要求整容,左边兄弟闹家务左右折腾眼看就要玩球,没办法只能去胖子家求救。小弟找到胖子家家主。唐老爸:大哥我家快塌啦,左边兄弟要分家,右边瘦子要整容。撑不住,你老说咋办,末了还咋吧咋把小眼睛,神秘的说:你不帮我,我家就再也不往你东西啦。唐老板一听,龟儿子滴要挟我。又转头看看后宫那各个都很漂亮滴女生们。叹口气说,哎呀妈,媳妇家事情还是帮下忙吧。再说瘦子这家伙真讨厌,我不要他送,他就这么折腾我媳妇家,叔叔可忍,嫂嫂不可忍。于是,就派兵出征,和棒子家一起吧瘦子狠狠收拾一顿,顺便还吧闹家务的棒子给干翻,棒子再次有啦一个完整的家这瘦子家也悲催,本想曲线救国,整容求送,以求改良,没想被打这惨,没办法,又不甘心,只能委曲求全,找胖子家唐老板谈。瘦子家代表:唐老板,你看吧,其实咱们祖上是一家秦老板在时候,你家人来我家,才有的我吧,我家这么穷,你不能不帮忙啊我就想,你给我家留点好种子,我送你,你不要是不是太伤我自尊啦。唐老板:内心os这家伙脑袋有病啊,看来东西很多,算啦算啦,提点要求让他送来得啦,反正做杂事差人。我说瘦子,咱是有点亲戚关系,可是你那啥,也太吓人,要来可以,牙齿不能黑,脸上粉别抹啦。我这里啥昆仑山人,阿拉伯人,欧洲人,波斯人都有,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瘦子一听:心里舒服啦立马说,唐老板,我这就让他们回去洗牙,洗脸,养的白白胖胖的,再送来吧于是一批又一批,瘦子家人远渡重洋,来中华家唐老板家。这一送就几百年直到种花家宋老板时候都在送。时间又过几百年,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直很壮很强大的胖子家劫难不断,有个叫蒙古的来宋老板家打砸抢烧一通,吧宋老板家底折腾的干干净净。好不容易出个朱老板,将蒙古赶跑_瑟没几年,还没恢复,就被瘦子欺负到门口来啦。起因又是棒子。不过这次棒子家没内乱,瘦子家也不来学习滴,他是来抢劫。同样的剧情又一次上眼,棒子来朱老板家求助,朱老板看看后院那些美女,又看看穷凶极恶的瘦子家。心理忒不是滋味。没心os:个狗的瘦子翻脸不认人不说,还敢打我家后院主意,先就在沿海家门口小规模闹腾现在又蹬鼻子上脸,不教训你我不信朱。于是,又一次三国大战开始,壮胖子带领棒子又一次吧瘦子打倒之战)因这一战,元气大伤老朱家也开始渐渐落败,家里闹矛盾不说,还经常出点幺蛾子,今天房顶踏啦,明天田地没水总之是麻烦事没断过,最后被北方来的小偷给偷啦家清老板上台。种花家朱老板倒霉,清老板上台。这清老板又是一个傻佬冒,除种田还不错别的不咋地,靠和别人家结婚得到的嫁妆还有和人打群架一不小心吃成啦个名副其实的大胖子。自我感觉还良好其实就是看着唬人。他也算有点自知之明,关起门过日子。屁股对外,啥也不管瘦子家,情况差不多,闹腾几百年消停啦于是也学胖子,关起门过日子。屁股对外,啥也不管话说:树欲静风不止,地球村在发展,地球村东北角却成啦停滞状态。二百多年后,屁股对外的种花家清老板,突然感觉屁股好疼,转过头一看,有个叫英老板的家伙,拿着棒子出现在门口说要做生意可是曾经的壮胖子,在家窝着几百年早就成啦虚胖选手,面对拿棒子的英老板,一顿棒子就被打爬下啦,又是送钱又是送地之后就祸事不断,英老板这棒子让所有人都看到清老板虚胖现实,于是德老板,俄老板,法老板全都来胖子家串门。来一次,打一顿,打一顿就抢点东西送点地胖子被打多了也学乖啦,开始作,今天去这家买东西,明天去哪家买东西。也有啦个不错的棒子虽然还受欺负,至少能还手啦,在家西南还打啦法老板一顿但是家还是那个家,人还是那些人与此同时,其实瘦子家也被欺负了,有个叫美老板的人,带领几个小弟也对瘦子家一顿踢瘦子一看,妈的打我家门口,先准备发飙,再一看那铁甲战舰和大炮,回头看看自己家小渔船!不禁悲从心中来,算啦,不打啦,你是大爷于是也签订啦一大堆条约。可是瘦子家和胖子家不一样,首先家业小,其次人也少,因为人少就人心齐,于是有几个有势力的家伙就一合计时代变啦,不改变会被欺负死,看看隔壁胖子那惨壮。于是横下一条心,开始各种作,他们先是吧大老板德川赶下台后来又把一直都在就是没权的董事长请出来并且参考西方民主宪政改变自己的政治体制并且在董事长领导下搞改革这一通神操作下来,瘦子家突然就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瘦子家,举目四望,想着要抢点地盘啊,要不这地球村太危险咋混咧,右边尼玛是太平洋,太远也没人,上边是海,海对岸是俄老板家,那头熊打不赢,还是算了,南边是东南亚上面住的猴子虽然不咋地,可是猴子爹都好厉害也没发打。只能往西边看,棒子家又一次进入瘦子家视野。瘦子寻思着,就抢棒子吧,顺便看看胖子有没有啥好东西于此同时,胖子家其实也不是没人看出瘦子的野心,胖子家有个师爷李鸿章外号裱糊匠,他就对当家的清老板老佛爷说。隔壁瘦子家最近动作不小,先是把老板搞下台,后来又是新老板上台,又是制度改革,又是发展工业,最近还到处买军舰。看着目标是我们,老佛爷你要小心,给点钱我买军舰还有炮弹吧?我们家门口那些军舰都十来年没有更新换代啦啦炮弹火炮更是差劲,瘦子家火炮一分钟十发,我们一分钟一发真要打起来怎么搞?清老板老佛爷寻思半天:回话道,买啥军舰,你不是说北洋是亚洲第一吗,你不是说海防完备吗?小瘦子算个球,没事。再说我这快过生日啦,还是60大寿,我告诉你谁让我不痛快,我让谁一家不痛快最后末了老佛爷还说出这么一句话中华家现在是我们家的,我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你管不着。好吧,有这样的老板中华家历史上最大悲剧终于开始。瘦子为了和胖子家开战在全世界不停买军舰,原本英国有个军舰订单是给胖子家准备的,订单是一艘最新型快速巡洋舰本来胖子家是准备付钱的,因为清老板老佛爷过生日修院子花钱太多就有点拖款,瘦子家一见,这军舰是好东西啊,于是从天皇开始全国都节衣缩食,全国人民捐钱买军舰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老板变卦啦,将军舰卖个瘦子家拿到最新快速巡洋舰吉野号的瘦子,一看自家舰队,突然信心满满,北洋海军算个啥,没有快速舰,没有速射炮,除了铁甲舰比我们强点其他都不如我们。打吧打吧!于是吉野就位,战争开始,黄海开战,大东沟海战,平壤之战,旅顺战役。一通cp二连击下来。曾经要中国开化他们的瘦子家,打败了胖子家。曾经要中国借种学习的瘦子家,打败啦胖子家曾经的学生,打败啦自己的老师不仅打败啦,还在老师头上狠狠踩啦一脚还蔑视的说xxxx我的戏说完啦,中日千年交往历史就是日本偷师,偷师完啦进攻,打不赢在偷师,偷师完了在进攻,一次又一次的轮回。GDP不代表什么,那是虚胖的代名词,国家强大从来不靠GDP那只是数字。我们该反思什么,各位自由发挥。。。

谁可以提供给我中国近10年来的储蓄率和人居GDP 的值啊!谢谢阿!尽快阿

  分部门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  年度 国民..率 居民..率 政府..率 居民 政府 非金融业 金融业  1992 40.3 31.1 31.0 52.3 14.6 30.5 2.5  1993 41.7 29.9 32.4 46.3 15.0 36.0 2.8  1994 42.7 32.6 29.0 50.3 12.2 35.4 2.1  1995 41.6 30.0 29.6 48.2 11.7 38.3 1.8  1996 40.3 30.8 31.7 52.9 13.5 31.4 2.2  1997 40.8 30.5 32.3 50.9 13.8 34.3 1.0  1998 40.0 29.9 30.0 51.0 13.2 34.3 1.5  1999 38.6 27.6 31.0 48.0 14.9 35.6 1.4  2000 38.5 25.5 32.5 42.8 16.5 39.1 1.5  2001 38.9 25.4 35.9 41.6 19.5 38.2 0.8  资料来源:1999-2004 年《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要求: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17:01:05编辑过]  --------------------------------------------------------------------------------  -- 作者:sz-kzg  -- 发布时间:2006-5-20 23:06:02  -- 中国储蓄率过高原因(康治国 答题)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按四部分划分,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支出  其中,非金融业和金融业的储蓄分别等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国民储蓄(总储蓄)是上述四部分储蓄之和。  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10年来,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上。  10年来,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总储蓄)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2001年的41.6%,同时期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不断上升,分别比初期增加7.7和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原因不完全因为居民储蓄率过高,而要归结到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的不断增长。  政府储蓄增长的原因:政府可支配收入随着税收增强、国库收入提高而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日常支出有一定程度缩减。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储蓄率由30%增长到2001年的35.9%,政府储蓄率上升使得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由1998年13.2%增长到2001年的19.5%。  由于非金融业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纳入国民储蓄(总储蓄),因此其占国民储蓄比重增长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主要是中国总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的整体效益提升。  二、虽然,国民储蓄占总储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居民储蓄率还是保持较高水平。  这符合我国的国情。  1、国内由于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使得居民必须保持较高预防性的储蓄,以维持基本生活和解决子女及将来的养老问题。  2、国内投资渠道狭窄也限制了居民的投资。  3、中国银行中80%的储蓄集中在20%的富裕阶层手中,而富裕阶层的消费已经饱和,目前政策无法刺激消费的继续增长。  因此,政府应调节国民收入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支付,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  -- 作者:sz-jiangweimin  -- 发布时间:2006-5-23 21:13:10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摘录】  基本概念: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各自储蓄之和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分析】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居民储蓄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  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期间1994与1995年略有所偏软约为29%;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2)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2. 当前中国维持在高储蓄率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大量资金来源;而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  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3. 中国资本产出弹性、对工资的预期形式、中国居民的高主观贴现率和高风险规避性以及高经济增长率是导致中国储  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江伟军 2006年5月23日  --------------------------------------------------------------------------------  -- 作者:sz-glj  -- 发布时间:2006-5-24 9:31:22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居民储蓄 + 政府储蓄 + 金融业储蓄 + 非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金融业储蓄=金融业可支配收入  非金融业储蓄=非金融业可支配收入(即企业存款、留存收益等)  【储蓄结构变化】  从以上资料可知,从1992~2001的近10年中,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近40%的高储蓄率,其中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总体比重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41.6%。与此对应,政府储蓄所占比重则由1992年的14.6%提高到2001年的19.5,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的储蓄也占到国民储蓄的比重的38.2%,比1992时大幅上升。由此可见,在1992~2001的10年中,居民储蓄率不断下降,而政府储蓄和非金融业储蓄则不断上升,导致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原因分析】  (1)社保体系不健全。养老、医保和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了居民大量的预期消费支出,导致“预期储蓄”和“被动性储 蓄”,这是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偏高的主要原因。  (2)投资渠道不足。直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的低迷导致居民对投资缺乏热情,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3)政府在税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财政性公共支出严重不足。大量基建支出挤占了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支出,导致公共领域只能寻求民间集资。  (4)中产阶层迟迟不能形成,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富裕阶层消费饱和。  高良骥 2006-5-24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1:50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一、 国民储蓄=政府储蓄+私人储蓄  私人储蓄=企业储蓄+个人储蓄(居民储蓄)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1) 从以上算式及题中表1所给资料,可以看出政府储蓄率平均为14.49%,私人储蓄率为85.51%;私人储蓄率中个人储蓄率平均为48.44%,企业储蓄率为37.07%。  (2) 国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4.2%;居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2%;政府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上升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8%;企业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整体呈上升趋势,非金融企业最高与最低差额7.6%,而金融企业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2%。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3: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3) 从国民整体来看,整体储蓄仍然维持在40%的较高水平上。主要是由于私人储蓄占85%导致。虽然居民储蓄呈下降趋势,但在储蓄中平均仍为48%的较高水平,企业储蓄率平均在37.07%呈上升趋势,这些都导致国民储蓄居高不下。  一、 储蓄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  (1) 当政府出现预算盈余时,政府就要进行储蓄。由于多年来政府机关的整顿,人员精减,支出紧缩,所以就出现了政府储蓄呈上升趋势。  (2) 居民储蓄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整体储蓄中仍然较高,这与中国本身的国情相关。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世界排名居前列,但人口多,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这部分居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没有解决。其次,中国人一向做事比较谨慎,所以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储蓄。  (3) 按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利率越低储蓄越少,但中国储蓄仍然较高,主要是近几年股市低迷,与之相关的政策还在进一步完善。其他的金融投资收益较低,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  (4)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住房商品化的房价越来越高等,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迫使储蓄增加,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部下的原因。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国家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控制房价过高,提高居民收入,控制失业率,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  --------------------------------------------------------------------------------  -- 作者:sz-liuhb  -- 发布时间:2006-5-25 15:55: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基本经济学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数据结构变化】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虽然略微下降,但仍保持保持一个较高的比率,基本上保持40%左右。居民储蓄比率呈略微下降,从92年的31.1%下降到01年的25.4%, 但政府储蓄率从31%上升到35.9%。从储蓄的比重来看,居民储蓄、金融业储蓄呈下降趋势,政府储蓄和非金融类储蓄比例逐渐上升。  【具体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持续维持高水平的原因如下:  1)节俭持家的传统消费习惯;贫富差距增大,大部分储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前生活支出压力巨大,居民储蓄防备意识较强,居民储蓄率维持高水平。  3)政府财政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年年递增,而另一面,政府对社会保障、教育等投入比例偏。一般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35%以上,而我国政府仅占12%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和部分支出偏低使得政府储蓄保持高水平。  4)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5)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不足,使得投资渠道狭窄,储蓄率偏高。  储蓄过大,必然导致国内资金流向投资变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总产出下降。我们在努力吸收国外的投资时,却有大量国内资本闲置,造成投资率低下。要改变当前储蓄过大的状况,政府应该抑止教育、住房等价格的过分增长,增加居民平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吸引投资,给予私营企业足够支持。  刘斐 2006-5-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5 16:05:36编辑过]  --------------------------------------------------------------------------------  -- 作者:sz-lipin  -- 发布时间:2006-5-25 16:27:07  --  深圳市区班: 李平  一、储蓄结构的变化情况: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高储蓄率与中国消费习惯以及特殊的国情等诸多因素有关,  1、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者说是我们的消费习惯促进了储蓄行为,“有钱要存起来”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居民已经习惯了储蓄这样的理财方式。  2、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存在存钱养老,存钱防生病,存钱供孩子上大学等普遍性的行为,即大量出现“预防性储蓄”。  3、投资渠道不足也是导致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股市已经起步但情况非常惨淡导致居民缺乏投资热情,期货等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无法进行投资,导致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4、大量的财务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出现了“想消费的人没钱多消费,有富裕钱的人也不会增加消费的”现象,导致储蓄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  --------------------------------------------------------------------------------  -- 作者:sz-hzh  -- 发布时间:2006-5-26 11:03:03  --  市区班 何振华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而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 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  2.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3. 虽然居民储蓄率高,实际上80%的财富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大部分手中并不是很宽裕,不敢消费。  4. 投资渠道不足,市场动作不规范, 也导致储蓄率偏高。  --------------------------------------------------------------------------------  -- 作者:sz-wjh  -- 发布时间:2006-5-26 17:29:58  -- 宏观经济学案例作业提交  市区班 吴建华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见联合国,1995;赵彦云,2000;邱东等,2002),储蓄系指  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在国民收入的使用核算中,将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之后的部  分称之为储蓄。因而,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为国民储蓄。其中总  消费又细分为住户(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  的净经常转移之和,当按住户、政府、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进行部门划分时,住户的可支  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住户的储蓄;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政府的储蓄;非金融企  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各自的储蓄,国民储蓄等于上述四项储蓄之和。  从上述定义可知,国民储蓄是经济学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储蓄;居民储蓄仅是住户部门的储蓄;  而居民储蓄存款则仅指居民储蓄中存入银行的部分。因而国内通常所谈论的居民储蓄过高系  因个人投资渠道狭窄或缺少多元化投资方式的论点,其实仅适用于讨论居民储蓄的构成,而  不适于对中国的高储蓄进行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 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达7.7 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 年也增加了4.9 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分布可以看出,从1996 年开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降幅达5.5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升幅近4 个百分点。另外,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2.2 个百分点)。  1998 年以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表 中的数据表明,1998 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 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 年的13.2%上升至2001 年的19.5,增幅高达6.3 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8-2001 年,增幅也达到了3.9 个百分点。Kuijs(2005)认为,企业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但是,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只是原因之一.1998 年以来,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从储蓄结构的变化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我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7:48:55编辑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39:32  --  深圳市区班(刘申艳)  一、图表数据分析  从长期看,国民储蓄(总储蓄)按四部分划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并为这四个部分的总和。  由上表可见,从1992年到2001年,在我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了1.4%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储蓄率却下降了5.7%,政府储蓄率则上升了4.9%。在我国国民储蓄中,居民储蓄下降了10.7%和金融业储蓄下降了1.7%;而非金融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却呈现上升趋势,非金融业储蓄上升了7.7%,政府储蓄上升了4.9%。  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2、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期支出压力巨大;个人收入增加,金融投资渠道少,导致居民储蓄维持高水平,另外人口老龄化会明显地影响居民储蓄率。  3、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40:56  --  深圳市区班(黄志坚)  根据资金流量表中提供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年的30.5%上升至2001年的38.2%,增幅达7.7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年也增加了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1998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13.2%上升至2001年的19.5%,增幅高达6.3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2—2001年,增幅也达到了 7.7个百分点。现在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中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 作者:sz-ywenfa  -- 发布时间:2006-5-28 11:02:27  --  【摘录】基本概念: (姚文法 市区班)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

中国近10年来的GDP数据(1998-2007)

分部门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 年度 国民..率 居民..率 政府..率 居民 政府 非金融业 金融业 1992 40.3 31.1 31.0 52.3 14.6 30.5 2.5 1993 41.7 29.9 32.4 46.3 15.0 36.0 2.8 1994 42.7 32.6 29.0 50.3 12.2 35.4 2.1 1995 41.6 30.0 29.6 48.2 11.7 38.3 1.8 1996 40.3 30.8 31.7 52.9 13.5 31.4 2.2 1997 40.8 30.5 32.3 50.9 13.8 34.3 1.0 1998 40.0 29.9 30.0 51.0 13.2 34.3 1.5 1999 38.6 27.6 31.0 48.0 14.9 35.6 1.4 2000 38.5 25.5 32.5 42.8 16.5 39.1 1.5 2001 38.9 25.4 35.9 41.6 19.5 38.2 0.8 资料来源:1999-2004 年《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要求: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17:01:05编辑过] -------------------------------------------------------------------------------- -- 作者:sz-kzg -- 发布时间:2006-5-20 23:06:02 -- 中国储蓄率过高原因(康治国 答题)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按四部分划分,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支出 其中,非金融业和金融业的储蓄分别等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国民储蓄(总储蓄)是上述四部分储蓄之和。 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10年来,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上。 10年来,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总储蓄)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2001年的41.6%,同时期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不断上升,分别比初期增加7.7和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原因不完全因为居民储蓄率过高,而要归结到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的不断增长。 政府储蓄增长的原因:政府可支配收入随着税收增强、国库收入提高而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日常支出有一定程度缩减。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储蓄率由30%增长到2001年的35.9%,政府储蓄率上升使得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由1998年13.2%增长到2001年的19.5%。 由于非金融业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纳入国民储蓄(总储蓄),因此其占国民储蓄比重增长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主要是中国总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的整体效益提升。 二、虽然,国民储蓄占总储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居民储蓄率还是保持较高水平。 这符合我国的国情。 1、国内由于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使得居民必须保持较高预防性的储蓄,以维持基本生活和解决子女及将来的养老问题。 2、国内投资渠道狭窄也限制了居民的投资。 3、中国银行中80%的储蓄集中在20%的富裕阶层手中,而富裕阶层的消费已经饱和,目前政策无法刺激消费的继续增长。 因此,政府应调节国民收入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支付,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 -- 作者:sz-jiangweimin -- 发布时间:2006-5-23 21:13:10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摘录】 基本概念: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各自储蓄之和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分析】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居民储蓄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 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期间1994与1995年略有所偏软约为29%;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2)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2. 当前中国维持在高储蓄率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大量资金来源;而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 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3. 中国资本产出弹性、对工资的预期形式、中国居民的高主观贴现率和高风险规避性以及高经济增长率是导致中国储 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江伟军 2006年5月23日 -------------------------------------------------------------------------------- -- 作者:sz-glj -- 发布时间:2006-5-24 9:31:22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居民储蓄 + 政府储蓄 + 金融业储蓄 + 非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金融业储蓄=金融业可支配收入 非金融业储蓄=非金融业可支配收入(即企业存款、留存收益等) 【储蓄结构变化】 从以上资料可知,从1992~2001的近10年中,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近40%的高储蓄率,其中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总体比重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41.6%。与此对应,政府储蓄所占比重则由1992年的14.6%提高到2001年的19.5,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的储蓄也占到国民储蓄的比重的38.2%,比1992时大幅上升。由此可见,在1992~2001的10年中,居民储蓄率不断下降,而政府储蓄和非金融业储蓄则不断上升,导致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原因分析】 (1)社保体系不健全。养老、医保和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了居民大量的预期消费支出,导致“预期储蓄”和“被动性储 蓄”,这是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偏高的主要原因。 (2)投资渠道不足。直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的低迷导致居民对投资缺乏热情,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3)政府在税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财政性公共支出严重不足。大量基建支出挤占了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支出,导致公共领域只能寻求民间集资。 (4)中产阶层迟迟不能形成,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富裕阶层消费饱和。 高良骥 2006-5-24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1:50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一、 国民储蓄=政府储蓄+私人储蓄 私人储蓄=企业储蓄+个人储蓄(居民储蓄)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1) 从以上算式及题中表1所给资料,可以看出政府储蓄率平均为14.49%,私人储蓄率为85.51%;私人储蓄率中个人储蓄率平均为48.44%,企业储蓄率为37.07%。 (2) 国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4.2%;居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2%;政府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上升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8%;企业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整体呈上升趋势,非金融企业最高与最低差额7.6%,而金融企业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2%。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3: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3) 从国民整体来看,整体储蓄仍然维持在40%的较高水平上。主要是由于私人储蓄占85%导致。虽然居民储蓄呈下降趋势,但在储蓄中平均仍为48%的较高水平,企业储蓄率平均在37.07%呈上升趋势,这些都导致国民储蓄居高不下。 一、 储蓄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 (1) 当政府出现预算盈余时,政府就要进行储蓄。由于多年来政府机关的整顿,人员精减,支出紧缩,所以就出现了政府储蓄呈上升趋势。 (2) 居民储蓄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整体储蓄中仍然较高,这与中国本身的国情相关。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世界排名居前列,但人口多,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这部分居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没有解决。其次,中国人一向做事比较谨慎,所以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储蓄。 (3) 按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利率越低储蓄越少,但中国储蓄仍然较高,主要是近几年股市低迷,与之相关的政策还在进一步完善。其他的金融投资收益较低,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 (4)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住房商品化的房价越来越高等,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迫使储蓄增加,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部下的原因。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国家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控制房价过高,提高居民收入,控制失业率,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 -------------------------------------------------------------------------------- -- 作者:sz-liuhb -- 发布时间:2006-5-25 15:55: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基本经济学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数据结构变化】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虽然略微下降,但仍保持保持一个较高的比率,基本上保持40%左右。居民储蓄比率呈略微下降,从92年的31.1%下降到01年的25.4%, 但政府储蓄率从31%上升到35.9%。从储蓄的比重来看,居民储蓄、金融业储蓄呈下降趋势,政府储蓄和非金融类储蓄比例逐渐上升。 【具体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持续维持高水平的原因如下: 1)节俭持家的传统消费习惯;贫富差距增大,大部分储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前生活支出压力巨大,居民储蓄防备意识较强,居民储蓄率维持高水平。 3)政府财政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年年递增,而另一面,政府对社会保障、教育等投入比例偏。一般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35%以上,而我国政府仅占12%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和部分支出偏低使得政府储蓄保持高水平。 4)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5)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不足,使得投资渠道狭窄,储蓄率偏高。 储蓄过大,必然导致国内资金流向投资变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总产出下降。我们在努力吸收国外的投资时,却有大量国内资本闲置,造成投资率低下。要改变当前储蓄过大的状况,政府应该抑止教育、住房等价格的过分增长,增加居民平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吸引投资,给予私营企业足够支持。 刘斐 2006-5-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5 16:05:36编辑过] -------------------------------------------------------------------------------- -- 作者:sz-lipin -- 发布时间:2006-5-25 16:27:07 -- 深圳市区班: 李平 一、储蓄结构的变化情况: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高储蓄率与中国消费习惯以及特殊的国情等诸多因素有关, 1、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者说是我们的消费习惯促进了储蓄行为,“有钱要存起来”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居民已经习惯了储蓄这样的理财方式。 2、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存在存钱养老,存钱防生病,存钱供孩子上大学等普遍性的行为,即大量出现“预防性储蓄”。 3、投资渠道不足也是导致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股市已经起步但情况非常惨淡导致居民缺乏投资热情,期货等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无法进行投资,导致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4、大量的财务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出现了“想消费的人没钱多消费,有富裕钱的人也不会增加消费的”现象,导致储蓄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 -------------------------------------------------------------------------------- -- 作者:sz-hzh -- 发布时间:2006-5-26 11:03:03 -- 市区班 何振华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而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 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 2.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3. 虽然居民储蓄率高,实际上80%的财富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大部分手中并不是很宽裕,不敢消费。 4. 投资渠道不足,市场动作不规范, 也导致储蓄率偏高。 -------------------------------------------------------------------------------- -- 作者:sz-wjh -- 发布时间:2006-5-26 17:29:58 -- 宏观经济学案例作业提交 市区班 吴建华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见联合国,1995;赵彦云,2000;邱东等,2002),储蓄系指 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在国民收入的使用核算中,将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之后的部 分称之为储蓄。因而,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为国民储蓄。其中总 消费又细分为住户(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 的净经常转移之和,当按住户、政府、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进行部门划分时,住户的可支 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住户的储蓄;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政府的储蓄;非金融企 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各自的储蓄,国民储蓄等于上述四项储蓄之和。 从上述定义可知,国民储蓄是经济学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储蓄;居民储蓄仅是住户部门的储蓄; 而居民储蓄存款则仅指居民储蓄中存入银行的部分。因而国内通常所谈论的居民储蓄过高系 因个人投资渠道狭窄或缺少多元化投资方式的论点,其实仅适用于讨论居民储蓄的构成,而 不适于对中国的高储蓄进行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 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达7.7 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 年也增加了4.9 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分布可以看出,从1996 年开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降幅达5.5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升幅近4 个百分点。另外,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2.2 个百分点)。 1998 年以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表 中的数据表明,1998 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 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 年的13.2%上升至2001 年的19.5,增幅高达6.3 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8-2001 年,增幅也达到了3.9 个百分点。Kuijs(2005)认为,企业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但是,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只是原因之一.1998 年以来,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从储蓄结构的变化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我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7:48:55编辑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39:32 -- 深圳市区班(刘申艳) 一、图表数据分析 从长期看,国民储蓄(总储蓄)按四部分划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并为这四个部分的总和。 由上表可见,从1992年到2001年,在我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了1.4%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储蓄率却下降了5.7%,政府储蓄率则上升了4.9%。在我国国民储蓄中,居民储蓄下降了10.7%和金融业储蓄下降了1.7%;而非金融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却呈现上升趋势,非金融业储蓄上升了7.7%,政府储蓄上升了4.9%。 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2、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期支出压力巨大;个人收入增加,金融投资渠道少,导致居民储蓄维持高水平,另外人口老龄化会明显地影响居民储蓄率。 3、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40:56 -- 深圳市区班(黄志坚) 根据资金流量表中提供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年的30.5%上升至2001年的38.2%,增幅达7.7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年也增加了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1998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13.2%上升至2001年的19.5%,增幅高达6.3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2—2001年,增幅也达到了 7.7个百分点。现在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中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 作者:sz-ywenfa -- 发布时间:2006-5-28 11:02:27 -- 【摘录】基本概念: (姚文法 市区班)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

若我国某年的M为6亿元,名义GDP为89404亿元,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可由名义GDP来表示PT。V=GDP÷M=89404+1375436=065。

请大家帮个忙,小弟感激不尽!!日本在二战时的人均生产总值(GDP)是多少?

1951年9月,美国不顾中国等国反对,片面对日媾和,同另一些国家一起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同时,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驻军和设立军事基地,从而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开始了半占领时期。至此,美国对日援助和贷款已达23.9亿美元。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因战争原因死亡的日本平民和军人达300余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国家有形财富损失了约1/4。如果以1935年工矿业生产指数为100,那么,1945年工业生产下降到38,矿业下降到59。日本投降后,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物资奇缺,生产不足,失业人数剧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现代化进程受到挫折,现代化的物质成果损失惨重。经过10年的经济重建和复兴,在实行产业合理化、美国扶植和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1955年,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在各项重要经济指标中,工矿业生产指数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已在1951年超过战前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55年超过战前水平。尽管如此,日本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美国1955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 960美元,为日本的9.3倍,即使同为战败国的联邦德国也是日本的2.8倍。在产业结构上,日本也落后于欧美国家,第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重偏高。面对这种状况,1956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一方面指出“现在已经不是战后”,“通过恢复取得的增长已经结束”,另一方面确定“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支撑”的目标。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6~1960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准备阶段或起飞阶段。为了实现没有美国扶植和“特需”下的经济自立,实现充分吸收迅速扩大的适龄就业人口的“充分就业”,日本进行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大规模设备投资,其中1956年和1960年的民间设备投资增长率高达40%左右。这一阶段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9%左右,出现了两次长期经济景气,一次是1956~1957年的“神武景气”神武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景气”意即自神武天皇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繁荣。下文中的“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意同。岩户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皇室祖神天照大神在天上栖身的岩洞。伊奘诺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一次是1959年开始的长达42个月的“岩户景气”。通过大规模的设备投资,钢铁、电力、机械、石油化学业等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进行了技术革新,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源也由石油取代了煤炭,为60年代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0年,池田勇人就任首相,制定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提出,在今后10年内使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其目的在于通过高速增长推进日本经济的现代化。从此,日本经济由起飞阶段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除1962年一度出现景气后退外,1960~1965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10%。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对设备的投资继续保持高涨,重化学工业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社会资本得到充实,交通、电信、地区开发等产业基础经整顿后更加完善。著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就是在1964年正式通车的。此外,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为工业提供了大批劳动力。1965年,日本经济出现短暂萧条。萧条过后,自1965年10月起出现时间长达57个月的经济繁荣。实际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1.6%,均超过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被称为“伊奘诺景气”。带动景气的主要因素除设备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外,还有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1972年的出口量是1965年的2.5倍;国内出现消费热,1966~1970年年平均个人消费实际支出增长率为9.2%,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更快,为17.5%,彩电、空调、小轿车迅速普及,其中汽车拥有量从1965年的218万辆猛增至1970年的878万辆。1971年和1972年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实际经济增长率仍分别为7.4%和9.1%。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1960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纯生产额中的比重分别为15%、36%和49%,1970年分别为8%、39%和54%。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197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72%。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1975年达1 212万人,占就业人口的22.9%。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般职工家庭实际收入从1965年每户平均6.5万日元,1975年增加到23.6万日元。恩格尔系数从1955年的44.5%下降到1975年的30.6%。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消费革命”,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具有这种“中流意识”的人占1972年调查人数的73%。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日本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伴随着现代化的进展,出现了都市化造成的城市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核心是石油、钢铁、化工等部门,而且这些企业多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区,造成对大气和水质的严重污染。

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6.2% ,价格指数从123.5上升为128.5 那么实际GDP上升幅度约为(?)

GDO上升幅度2.2%1+名义GDP增长率=(1+实际GDP增长率)×(1+通货膨胀率) 所以1.062=(1+实际GDP增长率)×(128.5/123.3) 算出实际GDP增长率=2.07% 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这样算来实际GDP增长=6.2%-4.04%=2.16%约等于2.2%介绍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GDP增长率是值在一个时间段对比上一个时间段GDP的增长或减少的比率。 回顾历史上我国GDP之升降变化,即能见到国运之盛衰交替。GDP的统计是近现代以后的事,几百年前的历史上未曾有人统计过当时的GDP,但后来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为了衡量世界各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力,对很久以前的GDP作了大致的估算,由于缺乏详细确凿的数据,自然不能有很精确的数字,但据此也能了解各国历史发展的这一趋势。拓展资料: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等表现形态。生产总值与gdp区别?1.生产总值与GDP的区别在于:GDP表示的指生产总值,而GNP表示的是总收入。2.生产总值一般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居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简单来说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本国公民在外国赚的钱,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的钱。4.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下列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 ) A.ATP B.ADP C.AMP D.GDP

这个题目应该选 C以 ATP 为例.A 的意思是 腺嘌呤T 的意思是 三个P 的意思是磷酸只有磷酸和磷酸之间成键,才能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它的意思首字母 G 的意思是 鸟嘌呤中字母 D 的意思是 二个中字母 M 的意思是 一个于...

为什么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比人均GDP的排名还要低?

人类发展指数,这个东西本身来说比的就是历史存量,用人均GDP而不是历史累积人均财富来做经济项目数据,就已经很给发展中国家面子了。

人均GDP达到多少才算发达国家

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为低等发达国家(门槛),3万美元到6万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8万美元以上为高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人均GDP约为1.26万美元(2021年),暂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仅靠这一个标准来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显然并不合理。因为一个国家是否发达,除了要人均GDP高,还要从工业技术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福利高三个标准同时满足才能算是发达国家,即四个标准缺一不可。我们都希望祖国发达的那一天早日到来,但也需要一些时间。毕竟落后西方上百年的我们,能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已经算是世界奇迹。我们要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GDP 和 HDI 有什么不同?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DP指标挑战的结果。人类发展指数的指标值由是“预期寿命”、“教育年限”和“生活水平”三个分指标复合决定。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HDI在方法论上吸取了PQLI合理的内核,又增补了人均GDP,并用PPP($)进行换算,在知识变量中增加了平均受教育年限等,可以说HDI把PQLI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而且,自公布以来,HDI在构建及各变量最大、最小值的选择上,还在不断完善和变化。

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均gdp的区别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 )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应答时间:2021-12-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GDP,HDI,CPI都是啥意识

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HDI 人类发展指数 用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cpi 反映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

GDP,GNP,恩格尔系数,CPI,基尼系数,幸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地域内在一段时间的生产总值GNP是国民生产总值,就是拥有本国国籍的人在一定时间内的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CPI(Consumer Price Index 物价指数) 是政府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数据.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基尼系数是指在洛伦兹曲线上收入分配不平等面积与完全平等面积之比幸福指数:首先先讲下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个指标:健康长寿、教育获得、生活水平不知道对楼主有没有帮助,有帮助的话就给分吧,嘿嘿

gtp转化为gdp放出能量吗

一·GDP:二磷酸鸟苷。也称鸟苷二磷酸,是一种核苷酸,组成物是焦磷酸基团、五碳糖、 以及碱基鸟嘌呤。分子式:C<sub>10</sub>H<sub>15</sub>N<sub>5</sub>O<sub>11</sub>P<sub>2</sub> 。   二·GTP:即鸟嘌呤-5"-三磷酸。在生物化学的全名为9-β-D-呋喃核糖鸟嘌呤-5"-三磷酸,或者 是9-β-D-呋喃核糖-2-氨基-6-氧-嘌呤-5"-三磷酸。GTP是DNA复制时的引物(Primer,其实是 RNA)和转录(即是mRNA的生物合成)时的鸟嘌呤核苷酸的提供者。它是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 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过程中的能量载体,它可以和ATP相互转换。GTP也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 物质,在此过程中它会在GTPase作用下转化为GDP。   三·GMP:鸟苷酸 guanylic acid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亦称一磷酸鸟苷,简称 GMP。是RNA的组成成分。碱解RNA得到的GMP是2′-磷酸鸟苷和3′-磷酸鸟苷的混合物。用稀酸 水解GMP可生成鸟嘌呤、D-核糖和磷酸。用蛇毒磷酸二酯酶处理RNA生成5′-磷酸鸟苷。在生物 体内由次黄苷酸生成,此外也由鸟嘌呤或鸟苷生成。

南安市各乡镇gdp排名

答案:根据南安市官方发布的数据,2019年南安市各乡镇的GDP排名如下:1. 溪美镇:45.2亿元2. 浦南镇:42.8亿元3. 石井镇:41.6亿元4. 大洋镇:40.1亿元5. 吕厝镇:39.2亿元6. 清濛镇:38.5亿元7. 龙文镇:37.3亿元8. 长汀镇:36.7亿元9. 溪墩镇:36.1亿元10. 溪路镇:35.8亿元解释:以上数据来自南安市统计局发布的《南安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支出、企业投资和出口等多个方面。以上排名表明溪美镇、浦南镇和石井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溪路镇、溪墩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弱。拓展:GDP排名并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情况的唯一指标,还需考虑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因素。此外,南安市的各乡镇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下列可以作为DNA复制的底物的是:( ). A.ATP B.dTTP C.dGDP D.dAMP

D dAMP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腺苷酸 DNA复制的时候需要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