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郑信路跨魏河桥工程施工未开工原因

根据查询施工局官网显示,郑信路跨魏河桥工程施工未开工是因为桥上的高压线杆一直没有协调好,才导致如今迟迟未开工。郑信路跨魏河桥项目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的西翼片区南侧,规划平安大道与郑信路交叉口北侧。本项目位于西翼片区南侧职业教育园区域内。

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怎么样

郑信贝程技术学校不错。目前郑信贝程技术学校在教育、培训中享有良好的声誉。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有着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齐整的教学设备、配置较好的电脑等,还取得全网商盟认证,标志着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郑信贝程技术学校和积云教育是一个公司的吗

是。郑信贝程技术学校和积云教育是属于郑州积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是针对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而积云教育是针对各种吸兴趣班的教学。

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怎么样

好。1、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教职工351人,在校学生3440人,被列为“河南省首批规范化学校”申报学校。2、学校教学经验丰富,培养了多批大赛获奖者,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职业学校先进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因此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是一所很好的广大学子求学、生活的理想之地。

郑信贝程是公办学校吗

郑信贝程不是公办学校。郑信贝程是在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中专部白沙校区。而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是民办学校。

泰国第五世王郑信是中国人吗?

  好像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国人。跟他同时代的后来当上泰王的那个人,并传承到现在的,他父亲是泰国人,母亲是中国人,所以说泰国皇族有中国血统。  郑信(1734年~1782年),又名郑昭,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  父郑镛出身于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中文叫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  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华裔子弟,文武双全  郑王的父亲郑镛,潮州澄海县人,清朝雍正年间航海来泰,后来在大城首都  出任征收剧场与赌坊税小官,并跟一名称“燕子”泰族女孩子结婚,生一子,取  名为郑信。  郑信生于公元1734年3月23日,星期日,大城时代毋隆葛王时代。1768年12  月28日,建立吞武里王朝;1782年驾崩,享年48岁,共育有24位王子、王女。  郑信七岁即今葛沙瓦寺学院读书,佛寺住持通理大师为郑信的启蒙老师,先  学泰文、巴利文,然后再研习三藏佛典——这些是当年泰国教育的主要课程。十  三岁完成了全部课程,由义父拍耶节悉大臣为之举行“剃顶髻”(男孩留一发髻  于头顶,将发髻剃去后,即表示已成年;同中国古代“束发”的意义相似)。剃  顶髻仪式完成后,就落发为沙弥,并前往大城城外地去的三殿寺(WAT  SAMVIHAN)继续研习佛典与巴利经文。还俗之后,义父就将郑信送入内廷充当国  王侍卫。毋隆葛国王对郑信爱护有加,除令其再研习泰文与巴利文之外,还学习  中文、印度文和缅文。  郑信二十一岁时,义父拍耶节悉大臣再为他举行落发为比丘仪式,拜葛沙瓦  寺通理高僧为师;出家为僧,共计三夏,然后还俗,仍任内廷官职。  年轻的郑信,不但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多,而且勤勉好学,所以后来登上王位  后,能够自己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此外,他还精通律志和兵法,骑术  高明,能操多种武器,在泰国历史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因此,他的  功业,尤其是晚年遭遇事迹,一直成为世界学者研究的主题。  出任官职,遭遇时变  郑信在毋隆葛王时代曾先后出任以下官职:  1.任巡抚官,代表国王到泰北各城巡察,判决有关案件,为民伸冤除害,建  立了良好的声誉。  2.出任达城副官,协助城主处理有关法律事件;自此时开始,不再是内廷官  员。  3.原来的达城城主去世后,即出任城主之职;任职期间,全心全力从事发展  工作,使达城成为当年一个繁荣的城市。  毋隆葛王驾崩后,亿卡塔王继位,招郑信回京师,赐任甘烹碧城城主(甘烹  碧为当年一重要国城)。唯尚未上任,忽报缅甸大军入侵,围攻大城;亿卡塔王  于是令郑信留京师,协助御敌。  突围而出,建立基地  大城的曼普銮王朝到了亿卡王时代,国势渐衰,国防无力,内廷外朝,争权  夺势,经济萧条,,民生困苦,缅军因此乘虚而入,遣派精兵,包围大城,暂留  京师的郑信,多次领兵与敌军交战,但是士无斗气,,军备、武器不能接应。郑  信见大势已去,敌军破城,已难避免,一味顽抗,不为俘虏,亦死于敌手,光复  国土,将渺远无期。于是,决定率领五百士兵,于公元1766年1月3日,突围而  出,向东海岸地区前进,途经纳空那育、巴真、北柳、春武里,然后到达罗勇  城,并据之为基地。  再说,自从缅军包围大城国都以来,一些未被缅军征服的城镇,皆拥兵自  重,宣布独立,造成了割据的局面。缅军围城共十四个月,终于在1767年4月间  攻破大城;四百多年古都,烧毁殆尽,曾经繁荣一时的都城,顿成废墟。  大城沦陷后,郑王分析当时局势,认为要光复国土,当以扩大基地为先,于  是率领精兵,攻打尖城(即今之尖竹汶府),兵临城下,下令军士,吃过晚饭,  将锅炉碗钵等炊具,全部捣毁,明日早饭,到城内烧煮;乃破金沉舟之志。时为  1767年6月。  驱逐外寇,重建家园  郑王以尖城为复国基地,在1767年的雨季期间,制造军舰,召集泰、中壮  男,入伍为兵。郑王分析当年割据局势,认为有志统一国家,南面称王者,必须  先驱逐外寇。于是雨季才过,郑王即率领士兵五千,战舰百艘,自尖城出发,是  年11月间,军至湄南河河口,先收复吞武里城,然后逆流而上,直捣大城缅军扎  营重地——三菩提树营;缅军不能对抗,大败而归。缅军占领大城,前后共七个  月。  郑王完成驱逐外寇,光复国土大业时,年仅34岁。郑王看到大城被缅军破坏  的萧条场面,不胜悲伤,要重新修建,谈何容易?且缅军对大城地理形势了若指  掌;大城远离海口,对外通商贸易并不方便。而吞武里城面积虽小,却有“威猜  巴硕堡”为屏障,都城条件,符合当时形势,且接近海口,对外贸易,比较有  利;如遇强敌入侵,不能对抗,可退回尖城。于是,郑王遂下决定定都吞武里的  计划。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郑王定了以下重要措施:  一是召集臣民。召集在战乱中散居各地的臣民,汇合吞府,共商建都大计;  食粮缺乏时,向外来商船购买米粮,解决民生问题。  二是完成统一。郑王认为割据局势对国家不利,一旦地军入侵,各自拥兵自  重,必定不能拒敌;于是北征南讨,历时三年,终于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三是加强国防。由于大城沦陷,生民涂炭的惨痛经验,且当年的缅甸国势尚  强,军队比泰国壮大;为了拒敌,郑王一朝,先后还得同缅军交战多达十次。因  此,加强国防,是郑王重建家园中的一个重要策划。  四是开拓国土。完成国家统一后,1771年间,郑王亲自率兵占领了柬埔寨,  任效忠郑王的柬国大臣主治国事;柬埔寨遂成为泰国藩属一直至1778年。此外,  1774年间,又先后征服了喃奔、帕、难、兰那、老挝等城。因此,郑王一朝的国  土,北边拥有老挝境内的万象、銮巴茫;南边统领甲兰单、单卡奴、沛武里;东  边拥有老挝、高绵湄公河地区,窥望越南边境;西边国土远达缅甸的毛达玛、塔  威马力、禾脑悉。  五是维护佛教。郑王在位十五年间,虽然一面拒敌,一面拓疆,终年用兵;  但对继承文化艺术,尤其是维护佛教的事,仍不遗余力;如令谕自各地搜集大藏  经文,建造佛寺和重新组织僧迦律制等措施。  彪炳功绩,永垂不朽  郑王自1767年建立吞武里王朝,1782年驾崩,大将军昭披耶卡萨斯取得王  位,迁都曼谷,建立至今的节基王朝。  郑王对泰民族做出的贡献极多,到了波·披汶颂堪元帅掌政时代(1938-  1944年),中、泰两族为了缅怀郑王的功绩,遂择定在吞府大罗门圈上铸造郑王  铜像。郑王跨骑御马,身披战衣,右手高举指挥剑,左手紧握马缰,作亲征状,  面向东方的尖竹汶府。纪念铜像自马足到指挥剑的右手,高4.20米。泰国政府于  1954年4月17日,正式为郑王铜像举行落成朝祭大典,并有两日连宵文娱活动,  当代第九世王普美蓬陛下亲临主持铜像揭幕与朝祭仪式。同年的12月28日,为郑  王登基纪念日,泰王陛下复亲临主持献花圈朝祭仪式。  自此以后,泰国政府就定于每年的12月28日举行郑王朝祭大典,并循例在铜  像地区,举行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由于中、泰两民族对郑王的功业都颂扬不  已,所以每年的文娱场面,都非常壮大;铜像附近的公路,也得封锁两天。郑王  在中、泰民族心中的形象,可谓“不朽”。

泰国历史:郑信是为什么原因被杀?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郑信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奋斗才成为君主,他低微的出身经常成为贵族叛乱和不服从的口实,久而久之,郑信性格变得极为暴躁,偏信多疑,下属动辄得咎,被乱加酷刑。泰国王室的后宫生乱。郑信王听信谗言,以极残忍的方式杀死了两名宠妃;幡然醒悟后又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精神极度痛苦,而且他还鼓励民间互相告密,将许多被告的中上层人士不加分辨一律抓了起来,使人人自危。民众不堪暴政,变乱丛生。扩展资料为政举措1764年,缅王孟驳进占泰国北部,年发动全面进攻。1767年4月,缅军攻陷阿瑜陀耶城,掠走大批居民及财物,并将该城付之一炬,暹罗王遇难,阿瑜陀耶王朝几近覆灭。达信领兵冲出重围,挥军东行,据守未被缅军侵占的暹罗湾东岸尖竹汶、罗勇等地。集合暹罗军民和华人,造船扩军,以图再起。1767年10月,达信乘缅军回师北撤之机,率领船队沿海道进入昭披耶河,直逼代缅军镇守京城的蒙人将领苏基部队,破其营寨并收复阿瑜陀耶京城。因遭缅军洗劫,人口和财物损失甚重,王宫寺院也被焚烧殆尽,达信在湄南河岸的吞武里建立新都,开创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达信被拥立为王,同年12月28日加冕,华人称之为郑王。即位后,征服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于1774年—1775年击退缅军的再次进犯。致力于发展与清朝的经贸关系,1768年7月,派一华商到中国,请求清政府敕封。1781年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分乘11艘大船满载货物前来中国访问并进行贸易。他在位后期,又开始对四周国家的征战,忽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又沉迷于佛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信

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怎么样

不错。目前郑信贝程技术学校在教育、培训中享有良好的声誉。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有着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齐整的教学设备、配置较好的电脑等,还取得全网商盟认证,标志着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汉语词语,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出自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西方教育来源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

郑信的传说

澄海乡间流传一个“十八缸咸菜”的传说。相传郑信建国称王的时候,家乡专门派人前往泰国相贺。乡人临走时,郑信赠送了18缸礼物,叮嘱乡人回去后分赠父老乡亲。众人回到船上急欲知道郑皇所赠的是何物,打开缸盖只见缸缸都装满咸菜,众人一气之下把这些陶缸扔到了海里,只带回其中一缸。回到家乡,大家都来看郑皇的礼物,把缸中之物倒出,只见上面是一层咸菜,下面全是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原来郑皇怕乡人路上遇到海盗,便在缸口盖上咸菜以掩人耳目。乡人见状懊悔不迭。这最后一个咸菜缸还保存在郑氏族人的家中,族人当它是传家之宝,轻易不拿出示人。这是一个大肚小口的棕色大陶缸,缸身布满螺旋样凸起的花纹,与惯党所见的咸菜缸大不一样。

郑信的故里

广东澄海市华富村曾出了一位泰国国王,叫郑信,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当国王的华人,是泰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华富村郑氏宗祠门侧有一副对联:曾与帝王为手足,欣收天子作门生。这座老宅建于清雍正年间,门内两间三合土的房子已经破败,早已无人居住。郑信的父亲郑达就出生在这里。而郑信的衣冠墓则在村外一个池塘旁,被澄海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泰国诗琳通公主专程来到这里拜谒郑信衣冠墓,并将一顶绢制王冠送给当地政府,随同的泰国华侨还赠送了一尊郑王骑马铜像,仿曼谷吞武里广场上的巨型郑王铜像制成。

郑信的简介

郑信月7日)又名郑昭(昭意为“王”,不是名字),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泰国名字叫达信(Taksin)。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是泰国人心目中五位伟大的“大帝”之一(兰甘亨大帝、纳黎萱大帝、达信大帝、马古大帝、朱拉隆功大帝。或者将兰甘亨、纳黎萱、那莱王、郑信、拉玛一世、拉玛五世、拉玛九世为七大帝。兰甘亨、纳黎萱、拉玛五世为三大帝。)父郑镛出身于中国海阳县中外莆都(今澄海上华镇)华富村人(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中文叫大城)。娶暹罗女为妻,他的母亲诺央,生郑信。不久郑镛去世,郑信为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掌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澄海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在上华镇华富村的乌鸦地修建了郑信衣冠冢。

郑信的衣冠墓

郑信衣冠墓位于市区北面的上华镇华富村。郑信,又名郑昭。其父郑镛,原为澄海华富村人,于清康熙年间乘红头船到暹逻(今泰国),后娶暹女洛央为妻,1734年生下郑信。郑信在位于15年,把分裂的暹逻半岛统一为泰国,领导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建立了丰功伟绩。在郑信去世之后,泰国政府和人民为郑信建立了郑皇寺,尊为英雄,永作纪念。1782年秋,郑信的亲属把郑信常穿的泰服,华服各1套,运至故乡安葬。建立泰皇郑信衣冠墓。1985年,澄海县人民政府重修郑信衣冠墓。该墓占地0.2公顷,有三进石台阶,配以混凝士结构的风雅栏杆,使墓地成为整院。高耸的墓碑上铭刻着郑信的名字。这个颇为壮观的郑信衣冠墓,列入澄海重点保护的文物。

郑信的介绍

郑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又称吞武里大帝、郑昭(王),华裔,祖籍广东澄海。父亲郑镛去世后,以财政大臣坡耶节基为义父,13岁入职宫廷侍卫,后来升为侯王。缅军入侵暹逻,攻陷大城王朝首都,国王死亡。郑信高举义旗,借力华侨和泰人,发起反击,击败缅军,建立泰国第三代王朝,时称吞武里大帝。郑信爱民仁德,是泰国最伟大的五位大帝之首。

郑信是如何统一泰国成千古一帝?

郑信,又称达信,公元1734年出生于当时的泰国首都阿瑜陀耶城(华人称为“大城”),公元1769年统一了当时被外敌入侵而四分五裂的暹罗(今泰国)全国,建立吞武里王朝,奠定了今天泰国疆域的版图,郑信被泰国后人视为“泰国五大帝之首”,其在泰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直到今天的泰国王室依然以郑信的后代自居,每年12月28日是泰国的郑王节,泰国首都曼谷会在这天举行场面壮观的郑信朝祭大典,以此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不过这位对泰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君主其实是一位拥有一半中国血统的华人。郑信的父亲郑镛在清朝康熙年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府澄海县(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郑镛在雍正年间下南洋到暹罗谋生,以海为生的潮汕人在当时就有大量的人出海下南洋到东南亚各国赚钱。郑镛头脑灵活,来到泰国后做起了承包赌税生意而逐渐发达起来,并娶了暹罗女子洛央为妻,在公元1734年生下了郑信。郑信出生后不久,郑镛就去世了。当时暹罗大城王朝的财政大臣见拍见到郑信聪明伶俐而且相貌不凡,决定收他为义子。郑信幼年入寺院受教育,学习十分刻苦,十三岁完成了全部课程,精通泰语、汉语、巴利文和越语。21岁剃度为僧,还俗后在义父的扶持下进入了宫廷当御前侍卫。由于郑信聪慧和能干,尤其是精通多国语言,深得朝堂上下大臣的喜爱,后来郑信获封爵为披耶,晋升达城军政长官。不过此时的大城王朝已经是国势渐衰,摇摇欲坠了。1767年,当时强大的缅甸军队攻陷了暹罗都城大城,大城王朝正式灭亡,整个国家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战乱。不过在两年后一个机会却让暹罗人重新看到了希望,那就是中缅战争的爆发。当时的清朝发动了对缅甸入侵中国云南的反攻,此时的缅甸刚灭了暹罗就遇上清军的反攻,所以缅甸只留九千兵力驻扎在暹罗,其余皆返国抵御清军的进攻。一腔热血的郑信誓死要赶跑缅军,光复暹罗。并且以尖城为复国基地,打造战船,招募士兵,开始了复国大业。郑信的复国行动得到了众多华侨商人的资金支持,遭到灭国的暹罗人也不愿就此做亡国奴,纷纷加入到郑信所统率的军队中,有了长足的资金和兵力,并且经过充分的准备,郑信只用了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将驻扎在暹罗的缅军打败,光复了国土,但此时的大城早就被缅军破坏得不堪入目,所以郑信将首都定到吞武里城,并在吞武里正式称王,开启了吞武里王朝。当然,清朝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是自己造成中南半岛的这一巨大的变局,既削弱了缅甸又挽救了暹罗。虽然光复了暹罗,但国家的实力在此时还是比较虚弱,为了防止缅甸人再次入侵,郑信决定与清朝建立朝贡关系,并在1781年派出使团出使清朝,借此来得到中国的军事保护。此举确实有力地保护了国家,使缅甸不敢再进攻暹罗。1782年,野心勃勃的大将军昭披耶却克里策划了一场暹罗的国内政变,怂恿民众起来反抗郑信,进而发生严重的暴乱,郑信最终被迫下台,并且被昭披耶却克里装进麻袋里乱棍打死。就这样,昭披耶却克里成功篡位,将都城迁到曼谷,建立曼谷王朝,并自称“拉玛一世”。但是,拉玛一世害怕清朝不肯承认其合法地位,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郑华,并称郑信是因病逝世,所以此后历代的泰国国王都有一个中文名字,并延续郑信的姓氏,当前在位的泰国国王拉玛十世,他的中文名字就是郑冕。郑信虽然死于非命,但在泰国威望极高,每年12月28日的郑王节,泰国除了举行盛大的朝祭大典以外,民众也会举行各种活动纪念郑信。郑信虽然没有出生在中国,但毕竟中国是他的祖根。郑信被杀害后,其后人将他生前所常穿的泰服和华服各一套,通过船只运到中国的故乡安葬。故乡也建立起了郑王衣冠墓,至今犹存。

郑信贝程技术学校怎么样

好。郑信贝程技术学校在教育,培训中享有良好的声誉,有着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齐整的教学设备,配置较好的电脑等,还取得全网商盟认证,标志着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郑信贝程技术学校很好。郑州郑信贝程智能科技中心(简称“郑信贝程”),坐落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中专部白沙校区,白沙校区位于郑东新区,紧邻郑州东区大学城,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郑州发展潜力的区域。

郑州郑信公园的位置在哪里

郑信公园的具体地址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信路(东西两侧),如果不知道怎么去,可以通过地图软件进行搜索,了解景点的位置和交通信息。

郑信是哪个学校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挺好的,学校始创于1989年,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郑信以工科为主,目前设有8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开设了涵盖信息、工程、管理、经济、艺术等领域的30多个专业,创新培养各行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崇信博学尚技”的校训,以“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群。学校教学能力:学校占地1200余亩,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奉献进取的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35%,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已成为河南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师修理营一分队并开有军事课。此外,学校是国际混元联合会郑州分会混元太极培训基地,并开有混元太极课。兴办学生高兴,企业满意,家长放心,教工幸福,政府支持的现代职业教育是学校的奋斗目标。

泰国历史:郑信是为什么原因被杀?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郑信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奋斗才成为君主,他低微的出身经常成为贵族叛乱和不服从的口实,久而久之,郑信性格变得极为暴躁,偏信多疑,下属动辄得咎,被乱加酷刑。泰国王室的后宫生乱。郑信王听信谗言,以极残忍的方式杀死了两名宠妃;幡然醒悟后又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精神极度痛苦,而且他还鼓励民间互相告密,将许多被告的中上层人士不加分辨一律抓了起来,使人人自危。民众不堪暴政,变乱丛生。扩展资料为政举措1764年,缅王孟驳进占泰国北部,年发动全面进攻。1767年4月,缅军攻陷阿瑜陀耶城,掠走大批居民及财物,并将该城付之一炬,暹罗王遇难,阿瑜陀耶王朝几近覆灭。达信领兵冲出重围,挥军东行,据守未被缅军侵占的暹罗湾东岸尖竹汶、罗勇等地。集合暹罗军民和华人,造船扩军,以图再起。1767年10月,达信乘缅军回师北撤之机,率领船队沿海道进入昭披耶河,直逼代缅军镇守京城的蒙人将领苏基部队,破其营寨并收复阿瑜陀耶京城。因遭缅军洗劫,人口和财物损失甚重,王宫寺院也被焚烧殆尽,达信在湄南河岸的吞武里建立新都,开创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达信被拥立为王,同年12月28日加冕,华人称之为郑王。即位后,征服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于1774年—1775年击退缅军的再次进犯。致力于发展与清朝的经贸关系,1768年7月,派一华商到中国,请求清政府敕封。1781年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分乘11艘大船满载货物前来中国访问并进行贸易。他在位后期,又开始对四周国家的征战,忽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又沉迷于佛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信

三国群英传2杨家将传奇2线攻略郑信成怎么打

《三国群英传2:杨家将传奇》是由国内玩家自制的一款策略战棋游戏。制作者创新的将三国群英传的玩法与杨家将的人物结合在一起,给玩家带来一款不一样的策略游戏。本MOD还开放了许多新的元素,包括了快马、重生、减败等物品。故事取材于小说和评书,讲述的是杨家三代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