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现代人被多元文化所迷惑,认为见仁见智,各有主张,才是正常的现象。于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工作事业,人际社交开始出现偏道文化。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为标准来对应个人修身,夫妻和谐、家和业兴、企业治理、人际关系,这是家庭幸福,家和万事兴,子女顺利成长、企业基业长青,人际和谐相处的基础与有效保证。
本课程从婚姻到家庭,从子女教养到夫妻和合、从家庭道职场管理者;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兴业旺的智慧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易经》,而在《易经》中“乾”代表天、代表男性,“坤”代表地、代表女性。天地是不可分的,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天。乾刚健主动,坤柔顺主静。只有将二德兼顾并重、刚柔相济,才能够动静咸宜。男性就应该有男性的阳刚,女性就应该有女性的阴柔。夫和妻柔的夫妻和合之道才能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刚一柔,刚柔配合才是常道。 本课程以其独到幽默的语调全面深刻地解析现代人的困惑。正本清源,分阶段解析如何正确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与事业、工作中的管理与人际等诸多关系。本次课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家经典、不同篇章、大量的古圣先贤事例中获得经验借鉴,以便防患于未然,或者考量自身现有的处境,获得调整改良的方法。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何以千古不绝?其中蕴藏了哪些瑰宝精华?几经沉浮,几度沧桑。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运用中国智慧实现家族兴旺和经营幸福人生呢?《国学智慧 · 家庭和谐与职场辉煌》将在先贤与原典的指引下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华,在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中应用中国智慧。
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的完成家庭与事业的双向发展,工作与生活的美满丰收,这当中充满着人生智慧,智慧人生美满幸福也是包含着家庭的幸福美满,本课程将融汇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运用于家族兴旺的角度阐述和智慧启迪。
本次课程将会运用国学智慧与现代人生相结合,提出八大理念助力圆满人生:
课程收益:
九大理念---助力人生圆满幸福
● 《阴阳和合》---夫妻关系的国学智慧
● 《亲子关系》---子女教育的国学智慧
● 《积善之家》---治理家庭的国学智慧
● 《孝养双亲》---知行合一的国学智慧
● 《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国学智慧
● 《社交达人》---人际关系的国学智慧
● 《人生理想》---经营事业的国学智慧
● 《离苦得乐》---明心见性的国学智慧
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用学---五福临门
☯健康---中国式养生: 养心 养气 养精 养神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自强---中国式奋斗: 自省 自律 慎独 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
☯家庭---中国式关系: 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 婆媳关系 翁婿关系
☯工作---中国式管理: 管理之道 领导之道 经营之道 沟通之道
☯社交---中国式相处: 处世交友 客情维护 上下级相处 同级相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构建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本课程将带领大家以经营幸福人生的角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运用中国智慧,融汇贯通国学经典哲学智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用学的落地,助力企业永续经营、成就家族基业长青、达成人生美满幸福的理想目标!
授课时间:4天/场、三个主题(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合为一个主题)6小时/天
中国式家庭 · 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1天
中国式管理 · 国学智慧与职场辉煌:2天
中国式相处 · 人际关系与职场社交:1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民营企业家、职场精英
课 程 大 纲
第一课 中国式管理 ·《国学智慧与职场辉煌》
课程背景: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总书记
现代管理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智慧相结合,在本次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现代管理的三要素:“人”“财”“物”;其核心是对“人”的经营与治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恰恰是对“人”的探索和思考,即如何实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这种精神就是国学精神,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和演绎的人生智慧,本课程将浓缩儒家的勤奋敬业,道家的真实自然,佛家的持戒修心等,把国学经典智慧与现代企业治理做到最融洽的结合与应用,运用于现代管理:企业治理、企业文化建设、修身齐家、品德修为、人文素养提升与践行。
本次课程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发组织成员:发于自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敢于作为,为达成企业组织目标而努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管理的启迪,尤其是为人处世的合规(即符合情、理、法的处世艺术)和忠敬(即对职业的忠诚和工作中的敬业)的智慧;当今市场环境变化多端,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地更新迭代中,现代人才更要把握住治理的真谛和精髓。
中国式管理 ·《国学智慧与职场辉煌》在本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包括:
1、传统文化层面: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礼义廉耻的君子人格
2、时代精神层面: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企业发展层面:实践中持续发展、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共识
企业和个人追求“向上”“向善”,最终实现“明德”完善人格,建立持续“向上”“向善”的心境和意念,塑造更精彩的人生
课程收益:
● 自我管理--提升自我人文素养:文学经典中的为人智慧孝悌忠信与礼义廉耻
● 行动管理--成就人生事业辉煌:史学典籍中的为学智慧止于至善与知行合一
● 管理境界--经营企业基业长青:哲学思维中的为政智慧在明明德与兼济天下
授课时间: 2天 6小时/天
绪 论 篇:中国式管理的智慧---上下五千年的管理之道
1、上古---皇道--无为而治:无为之法,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行不言之教
2、道家---帝道--以德教化:恩信之法,以德教民,以德为尊,以诈为耻
3、儒家---王道--仁义礼智:用德和智,行仁义之法,提倡教化仁政,崇德尚贤
4、法家---霸道--依法治理: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万民畏法而顺之
案例:伏羲、女娲、神农---管理境界与领导艺术
案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德行管理与领导魅力
案例:禹夏、商汤、周文武---求仁得仁的管理格局与领导行为
案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权势与上位的管理目的与领导术数
第一篇 中国式奋斗的起点---品格修养与情绪管理
中国智慧倡导为政者首先要做一位君子,即做人先做事,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学会自我管理,
一、品格修养---君子人格
第一讲:自我管理--立志--做君子
1、做一位优秀管理者---君子不器:全才、专才、平才、庸才
2、做一位合规管理者---君子四非: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3、做一位工匠管理者---君子四道:行恭、事敬、养民、使义
案例:子贡的自画像与君子特征:自我认知的管理
案例:颜回安贫乐道与君子自律:自我约束的管理
案例:子产行为处世与君子之道:行为处事的管理
第二讲:立命与立志---正确认知自我管理与人生使命的关系
1、天命---天赋使命:每个个体的特质
2、求命---求则得之:主观意愿的奋斗
3、得命---得之有命:客观环境的影响
4、立命---立志明命:人生目标的设定
案例:孔子的人生阶段性成就对与现代职业规划的启发
案例:孟子谈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对目标达成的重要行
案例:阳明先生“读书为做圣贤”的志向与追求的目标
第三讲:管理者的格局与境界---自我管理+管理他人+接受管理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案例:伏羲画卦---易经的核心思想引发管理意义的探讨
案例:阴阳两仪---解析管理立场与管理形势的重要特色
案例:四象四时---儒释道管理智慧应对不同的管理对象
二、情绪管理---心性修炼
第一讲:管理者的情绪管理与压力:心性修炼积极阳光
1、 讲解情绪的来源:七情六欲、五毒四季、三心二意
2、 情压管理的法则:儒家的定、道家的静、禅宗的净
3、 心性修炼的密码:修身→修心→修为→修炼→修行
案例:儒家修身---孔子设定人生价值
案例:道家修炼---老子启迪管理智慧
案例:佛家修行---释迦摩尼留下管理戒律
第二讲:管理者的情绪管理---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目标的意义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格局的重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胸的广阔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想的深邃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行动的收获
案例:角色转化---达摩与弟子慧可的对话“我已为汝安心竟”
案例:穷究物理---阳明格竹:心灵与外物之间的关联发展
案例:黄帝内经---医家七情:喜怒思忧悲恐惊的内外联系
案例:六祖坛经---五祖弘忍对六祖惠能的告诫“应无所住”
第三讲:不要总是怨声载道:“怨恨恼怒烦”自身情绪和外在情绪的相互作用
1、怨:怨气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恨:羡慕嫉妒之后的情绪结果与波及范围;
3、恼:不被理解或者极端愤怒不能得以发泄;
4、怒:自身的伤害与对他人的伤害不成正比;
5、烦:烦躁--浮躁--急躁--焦躁--暴躁--狂躁;
6、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7、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8、“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案例:王凤仪关于五毒伤五脏:引发情绪与行为管理的探讨
案例:孔子“不怨天,不尤人”:启迪管理者的高情商应变
案例:老子“利万物而不争”:管理就要“寒胜热。静胜躁”
案例:禅宗慧根“顿悟,渐悟”:管理的目标就要实现“自觉”
第二篇 中国智慧与中国式管理---识人用人与团队建设
中国古圣先贤从古至今对于“人”的认知与判断可谓智慧的源泉,可为当今借鉴,
现代企业在管理中如何知人?如何用人?如何打造一支卓越团队?
一、中国式管理:识人用人---人心,人性,人欲
第一讲:儒释道兵法智慧---知人心
1、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
2、修己成仁:品德第一,懂事比能做事更重要
案例:尧舜禹---治世安邦的核心思想与当今企业管理的启迪
第二讲:儒释道兵法智慧---通人性
1、人性善恶之辨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
2、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对于管理的启迪
案例: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提升管理境界
第三讲:儒释道兵法智慧---用人欲
1、孔子:富与贵,人之欲也;贫与贱,人之恶也
2、韩非子:舆人成舆与匠人成棺的利之所在
2、王阳明: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3、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案例:曾国藩如何把没有执行能力的“农民”转化成战斗力强悍的“湘军”
第四讲:儒释道兵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三人”汇总
1、 修己自省: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2、 成人达己:管理他人和教育他人就是要沟通和服务
3、 忠诚敬业:接受管理和接受教育就要沟通善于交流
4、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5、 通人性---“人性向善”情理兼修的人性沟通与制度管理
6、 用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沟通引导
案例:孙武治兵---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案例:孔子治人---克己复礼,不知礼,无以立
案例:老子治世---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第五讲 《尚书·大禹谟》“十六字真言”识人用人在现代业管理中应用
1、人心惟危:人心变幻莫测---真实理性与主观感性的合二为一
2、道心惟微:道心中正入微---现代企业沟通工作为何如此微妙
3、惟精惟一:君子务本精益---现代企业中高效沟通的具体实施
4、允执厥中:把握分寸尺度---现代企业中管理教育要因类施教
案例:老子说道---道心微妙:体悟妙用的管理智慧
案例:释子说法---不立文字:心心相印的默契管理
案例:孔子说仁---执两用中:叩其两端的合理管理
第六讲:简述中国古代识人之术
1、儒家行为学: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医家取象学:“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体质与性情
3、阴阳家五行学:“金、木、水、火、土”五行体态与性格
案例:孔子预测子路“不得善终”---言谈举止可识人
案例:岐伯诊断体质“医易同源”---望闻问切可知人
案例:邹衍创立五行“相生相克”---气场能量可用人
二、 中国式管理---卓越团队的打造
第一讲: 知人先知己---“知己知彼”的团队“百战不殆”
1、知人者智:如何知人---掌握沟通“读心术”
2、知之者明:如何自知---规避沟通“受钳制”
3、胜人者有力:沟通方法--引领沟通“主方向”
4、自胜者强:智者事易---主导沟通“有成效”
案例:苏秦六国封相---“读心”以达成沟通目的
案例:已不入定,牧人不正---“胜人”以管理
第二讲:三同之道---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案例:阳明先生教弟子王艮---人人皆可为圣人
案例:曾国藩---心胸豁达才是真正的大人风度
案例:园中花草与岩中花树---看待事物角度不同
第三讲:《礼记 · 大学》三纲领与卓越团队角色认知
1、领导层面:在明明德---为政以德与思不出其位
2、执行定位: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3、沟通艺术:在亲民--乾卦九二爻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4、目标达成:在止于至善、愿景的规划、引导的魅力
第四讲: 知人为用人+用人为做事---取长而补短与寡欲而后敏思
1、克己复礼---存天理与灭人欲的人心人性
2、浅欲生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3、智者不迷---听贵聪,目贵明,辞贵奇
4、智者不用其所短---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5、为强者积于弱也---天下大事必先作于细
6、欲要得之先舍之---工作生活的付出收获
案例:舜帝“垂手而治”与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案例:曾国藩对王錱的执行力“超前”与“超强”的不悦
案例:孔子、孟子、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实现目标
第二课 中国式家庭 · 《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
课程背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总书记
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家庭能够和谐发展,国之大家才能风清气正。家教家风潜移默化,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还直接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颜氏家训的启迪》---妇人之仁终败儿
慈威兼济得良子 父子相处有妙方 易子而教因由故
进德修业齐家之本 夫和妻柔家风典范 妖妄巫觋不可沾染
课程目的:
♕弘扬家风 · 传承家训:历代家训名言实录
♕幸福的婚姻家庭:中国式家庭的五伦关系
♕家风廉洁: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课程收益:
♕修身以齐家:教育子女的亲子关系与夫妻和谐的家庭关系;
♕齐家以内圣: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家庭与中国式奋斗之间的联系;
♕内圣以外王:现代社会中的亲子关系与古今教育的异同以及联系;
授课时间: 1天 6小时/天
第一篇 弘扬家风·传承家训---阴阳五行与中国式家庭
第一讲:古今家训与家族兴旺的关系
1、《中华家训》的家教思想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颜氏家训的启迪》暨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3、《朱子家训》的家教与家风与中国式家庭---家文化·传天下
4、《了凡四训》传承中华传统家教家风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第二讲:家和之道 · 阴阳四象五行学说与家和万事兴
1、少阳--东方属木--青龙:家中少男,活泼好动的生发之机
2、老阳--南方属火--朱雀:家中丈夫,火性炎上的积极担当
3、平和--中位属土--黄龙:家中公婆,阴阳平和的和蔼可亲
4、少阴--西方属金--白虎:家中少女,金性收敛的细致文静
5、老阴--北方属水--玄武:家中妻子,上善若水的温柔婉约
第三讲: 家和万事兴---父慈子孝与夫和妻柔
1、中国式家庭和谐美满的条件--忠诚家庭
2、中国式家庭和谐美满的行为--主动承担
3、中国式家庭和谐美满的智慧--感恩付出
4、中国式家庭和谐美满的积极--制造快乐
5、中国式家庭和谐美满的信守--持之以恒
第二篇 幸福的婚姻家庭---夫和妻柔与父慈子孝
第一讲:六亲不和与六亲不认的内因与外因:父、子、夫、妻、兄、弟
1、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智慧相处:父慈子孝的具体实践
2、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感延续:夫和妻柔的真实目的
3、兄弟姐妹之间的个体与关联:兄友弟恭的具体内容
第二讲:阴阳五行与家庭五伦的对应关系:找到家庭成员的五伦排序
1、如何化解“婆媳不和”矛盾: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征
2、孟子也是一个“妈宝男”:孟母教训儿子不能得志便休妻
3、金木水火土与夫妻子女祖:太极-家和万事兴的中国智慧
第三讲:亲子关系 · 运用易经《蒙卦》智慧 · 总结并解决问题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1、亲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尊重而不能放纵,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2、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山水蒙卦》揭示家庭教育的阶段性
3、如何认识到孝敬含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4、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男有分,女有归;家务事提升责任感
5、夫妻相处与孩子情商:阴阳调和的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第三篇 良好的家庭关系---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第一讲: 亲子关系传承孝悌治家的家风---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曾国藩:“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1、君子务本---孝道传家---其为仁之本与
2、生事以礼---愉色婉容---爱亲之深者也
3、孝之以敬---劳而无怨---事父母几谏者
4、孝行: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第二讲:家教不严害子孙 家风不廉毁全家
1、霍光的高光时刻与霍妻的作死节奏:为政从不出错,持家一塌糊涂
2、和珅的欲壑难填与固伦和孝的智慧:权倾朝野纵欲,皇室儿媳明智
3、秦桧的贪恋权利导致家族臭名昭著:品德败坏下的能力越大破坏越大
4、范仲淹的心忧天下与为国为民情怀:廉洁家风与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
第三讲: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 好家风决定好未来---曾国藩从草根到封侯拜相的逆袭之因
3、 读书明理的家风---教育孩子拥有君子人格的终极法宝
4、 反思改过的家风---培养孩子修身不怨天不尤人的情商
5、 善待邻里的家风---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6、 勤俭治家的家风---培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风骨
7、 孝悌治家的家风---君子之本是成就职场大人的基础
8、 清廉刚正的家风---廉洁是家业百年长青不衰的秘密
第三课 中国式相处 · 《人际关系与职场社交》
课程背景:
通过本课程使听众了解和体会以“社交”内涵和最佳人际状态,以便进入职场、踏足社会后寻求突破和发展;通过国学经典智慧唤醒人际交往意识、端正人际交往态度,明确交往目标以及人际交往道德,以古圣先贤经典案例和相应理论引导、渗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水平,为自我提升交往能力,维护人际关系而努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国学经典智慧,本课程将以儒道禅三家国学经典智慧作为贯穿,系统阐述交友之道与交友之法:儒家交友范围的三交三不交,道家交友品德的真实自然,禅宗交友品性的人生悟道等等,应用国学智慧把人际交往之法和人际交往的范围做最融洽的结合,运用于现代人际交往,和谐相处,为营造简单快乐的人际关系而努力。
《人际关系与职场社交》的方法和标准在国学智慧中有详细论述,其中包括:
1、人际交往之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三交与三不交
2、人际交往之德:上善若水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加以应用
3、人际交往之善:语言的力量---良言一句与恶语一声
本课收获:
● 用国学智慧提升鉴别朋友的能力---君子之交的交友之道
● 儒释道经典提升人际交往的智慧---君子之交的相处之道
● 优秀的人际交往与自身的魅力值---君子之交的修身责善
● 最佳人际关系的快乐修炼心法---中国式相处的君子之交
授课时间: 1天 6小时/天
第一篇 君子之交的基本条件---什么样的人可以交往
《论语》“五湖四海皆兄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出则悌”
《道德经》“上善若水之言善信,与善仁”;“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人生十二事:“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
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
其中如何在职场结交贵人?职场人如何相处?什么样的人可交?什么样的人不可交?本章将融合古圣先贤案例讲述职场相处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第一讲: 有德之人---三交:友直、有谅、有多闻
1、孝---做人的基本原则:正直是人际交往中首要元素
2、悌---宽容的处事原则:宽容是最佳人际的必要元素
3、忠---责善的人生目标:劝责是朋友之间的共同进步
4、信---信诺的为人标准:渊博与诚信让人际交往圈粉
第二讲: 行为举止---三不交:便辟、便佞、善柔
1、礼---忠诚心法:人生中远离“垃圾情绪者”
2、义---主动心法:交往中谨防“是非搬弄者”
3、廉---感恩心法:人际中摒弃“两面三刀者”
4、耻---积极心法:时刻要注意“占小便宜者”
择友而交与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标准:
案例:“礼之用,和为贵”与知和而和,以礼节之。
第二篇 中国式相处---君子之交的沟通方式
第一讲:三同智慧--沟通是人际管理最好的行为
1、同气相求:认同的智慧---学会倾听的人际交往
2、同声相应:赞同的智慧---学会赞美的人际往来
3、同道相成:和而不同智慧--学会包容的人际空间
第二讲:修为六度--最佳人际关系的智慧
1、给与而非索取:布施---利他则久的修为
2、人际交往规则:持戒---遵守规矩的修为
3、朋友之间误会:忍辱---包容他人的修为
4、切磋相互成长:精进---不断创新的修为
5、放下过往隔阂:禅定---反思反省的修为
6、人际需要简单:般若---运筹帷幄的修为
人际关系的快乐修炼心法---高效沟通的标准:
1、交流交心 2、沟通技巧 3、自我认知 4、主动求教
第三篇 中国式社交 · 人际关系中的趋吉避凶---君子之交的四个维度
《易经 · 谦卦》:谦受益 · 满招损---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第一讲:上位篇---人生若要贵人助,首先知道和谁处
1、与上级相处的智慧:过于亲密则会过犹不及
2、被上级赏识的智慧:有能力、懂规则、无背景
3、被上司提携的智慧:高不成、先低就、耐得住
4、与上司沟通的智慧:先了解、得信任、再建议
第二讲:共事篇---山在地中,和光同尘
1、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相处:三观相同的同事相处默契
2、与同道不同频的同事相处:三观不同的同事从容应对
3、对同志不同智的同事相处:唯贤是举宽容的积极推荐
第三讲:《师卦》御下篇---统兵之道,师出以律,否臧凶
1、统帅有才能,面对下属的进步:扬善于公庭的积极肯定
2、严明的纪律,面对下属的错误:归过于私室的交心交情
3、人性要把握,激励下属的自觉:了解人欲更要把握人心
4、功过须明确,赏与罚的艺术性:不吝名利与秉公的赏罚
5、现实要面对,谈主义和讲利益: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第四讲:自处篇---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1、修身是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慎独是君子:若人不知 己莫要为
3、做人留余地:盛时想衰上场念下场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修身养性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