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总书记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先秦子学所著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的里程碑,如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修炼人格?如何结合更加有利于现代人的为人处世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行为值得后人去学习与传承,特别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为人、为学、为政的智慧在人格修炼中的应用,例如:
《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学》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论语》提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德经》鼓励:上善若水;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本次课程将运用国学经典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个体的发于自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敢于作为,为塑造公民的君子人格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在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体现在人格修炼方面可以用“内圣外王”来诠释,当今企业中要把握住其真谛和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声名远播。
《国学智慧与人格修炼》在本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传统文化层面:彰显的是君子人格和知行合一的中华文化精神底蕴
2、时代精神层面: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企业发展层面:实践中持续发展、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管理
课程收益:
● 自强不息与积极创新:用国学智慧成就君子人格的修炼
● 为政以德与知行合一:用国学智慧强化为人处世的艺术
●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用国学智慧提升人文修养的境界
授课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思政课、总裁班、公开课、企业中高层领导、企业重点培养的优秀干部
课程大纲
“人格修炼”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人格修炼”是人对生活的看法,是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
第一篇 绪 论
第一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分类之系统梳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之道统承传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之辉煌时代
第二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运用意义---为什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有利于正确的树立人生价值观
3、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第三讲:国学经典的因材和因需施教---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1、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之历史辩证唯物
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巧之中心与基本点
3、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之博审慎明笃行
第四讲:中华文化的里程碑---人格修炼与内圣外王
1、道家---皇道--无为而治: 无为之法,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行不言之教
2、道家---帝道--以德教化: 恩信之法,以德教民,以德为尊,以诈为耻
3、儒家---王道--仁义礼智: 用德和智,行仁义之法,提倡教化仁政,崇德尚贤
4、法家---霸道--依法治理: 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万民畏法而顺之
第二篇 易经智慧---修炼君子人格
第一讲:人格修炼的六个阶段
1、潜龙勿用---自强不息的忍耐千万与千万忍耐
2、见龙在田---把握机遇的勇于担当与积极进取
3、惕龙乾乾---慎言慎行的兢兢业业与殚精竭虑
4、跃龙在渊---与时俱进的把握时机与努力提升
5、飞龙在天---修齐治平的头脑冷静与深入群众
6、亢龙有悔---功成不居的改过责己与迅速调整
第二讲:人格修炼---君子四德
1、元---明志的职场心法:明明德是君子人格修炼的重点
2、亨---仁爱的处事原则:三纲八目君子人格修炼的步骤
3、利---责善的人生目标:人格修炼对人与人相处的艺术
4、贞---奉献的道德品质:人格修炼对与职业生涯的意义
第三讲:易经“四合”与人格修炼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第三篇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 修炼君子人格
第一讲:《大学》---人格修炼---七情六欲与五毒六躁
1、知止后有定: 知所达目的方能志向坚定
2、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3、静而后能安: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4、安而后能虑: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
5、虑而后能得: 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第二讲:《论语》---学而时习之---人格修炼的途径
1. 面对怀疑:坦然处之和积极面对的论语智慧
2. 面对学习:孜孜不倦和勇于探索的论语智慧
3. 面对误解:圣人之杀和勇于承担的论语智慧
4. 面对现状:努力追求和感慨命运的论语智慧
5. 不知不愠:已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百姓智慧
第四篇 道德经智慧---修炼君子人格
第一讲:道家的人格修炼---玄德生慧
1、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会更好地管理下属,同时更好地与上级相处
2、能够做到对组织忠诚不二,对上级承诺负责,对下级仁爱教育
3、在现实工作中能够成己成物,乐于奉献、承上启下,相得益彰
第二讲:道家的人格修炼: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1、作而不辞---激励属员自强不息
2、生而不有---指挥属员在位谋政
3、为而不恃---监督属员廉洁奉公
4、长而不宰---强调属员身正示范
5、功成不居---发展属员自我提升
第三讲:道家的人格修炼---持而保之---我有三宝:
1、道家的人格修炼智慧--“慈”--为团队成员自动自发动力
2、道家的人格修炼智慧--“俭”--为企业事业永续经营密码
3、道家的人格修炼智慧--“不敢为天下先”--不有不恃不居
案例:范蠡的隐退与明哲保身
案例:张良的自保遵从黄老之学
第五篇 “道 德 修 爱 善”与人格修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字真言
一、幸福有道---道在心中更在行中
1、易经大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2、儒家本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道家几道:道法自然,故水几于道
4、医家知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5、兵家修道:修道而保法 惟民是保
二、德者得也---有德此有财
1、易经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创造价值
2、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立身之本
3、道家玄德:不辞不有不恃不宰功成不居
4、医家全德:志贤少欲 心安不惧 病安从来
5、佛家功德:已生功德心 即无功德业的禅机
6、兵家五德:智信仁勇严与人生管理相结合
三、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1、儒家的修身:克己复礼的为人处世
2、道家的修为:清静无为的治世智慧
3、佛家的修行:精进般若的人生境界
4、医家的修真:精神内守的天地同寿
5、兵家的修道:修道保法的不败之地
四、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人类共需
1、儒家仁爱---亲亲尊尊 兼济天下
2、道家慈爱---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3、佛家普爱---普度众生 离苦得乐
4、墨家兼爱---交相利 兼相爱
5、兵家爱兵---视卒爱子 可与俱死
6、基督博爱---恒久忍耐 爱人如己
7、古兰经至爱--至仁至慈 坚忍慈悯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五、友善之善---善心善念 善因善果
1、易经的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生是一个过程
2、儒家的善:止于至善---人生要清晰的最高目标
3、道家的善:上善若水---经营人生要有行为艺术
4、医家的善:乐善好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5、佛家的善:善哉善哉---人生最终结果是觉悟圆满
6、中国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之善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题外音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企业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