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宋奕晓: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宋奕晓老师宋奕晓 注册讲师 9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沟通协作

课程编号 : 37761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核心骨干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有趣的沟通“70/70”现象揭示:我们工作中70%的时间是在用于沟通,组织中70%的矛盾是因为沟通不良引起的!

一个企业,如果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效沟通上,将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公司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管理内耗增加、企业文化劣化!沟通是信息从发出者到解码者的互动过程,实际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敢沟通、不愿沟通、不屑沟通、不会沟通,想要成为一个沟通高手需要洞悉沟通背后人性的障碍以此强化我们的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方法和工具,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

课程收益:

 提升对跨部门沟通的基本认知,认知改变行动改变;

 了解跨部门沟通的底层基石是双赢,即目标第一;

 学习和培养同理心,了解同理心在跨部门沟通中的重要性;

 学习运用DISC性格分析法,提升在跨部门沟通时的人际敏感度;

 训练口吐莲花的赞美艺术,打造职场好人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课程对象:核心骨干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影视分析、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现场辅导,自我觉察

课程大纲

第一讲:跨部门沟通的基本认知

一、 什么是跨部门沟通

1. 为什么要学跨部门沟通

2. 跨部门沟通的难点

3. 跨部门沟通的三原则

二、 跨部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 沟通途径不够

2. 企业规模扩大

3. 信息传递脱节

4. 接口工作职责不明确

5. 沟通效率低

三、 跨部门沟通的原则

1. 主动

2. 给面子

3. 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设备科与制造科的冲突

第二讲:跨部门沟通的基石

一、双赢沟通:目标第一

1. 我要为自己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2.我要为对方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3.我要为我们的关系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案例分析:产品部吴颖的故事

课堂练习:三层目标练习

二、跨部门沟通五步法

1.确定目标

2.确定利益相关者

3.筹码交换

4.沟通过程

5.跟进行动

三、认识沟通

1.沟通的过程

2.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

Ø 沟通编码

Ø 沟通渠道

Ø 沟通解码

视频:倒鸭子

课堂游戏:迷宫图

3.信息理解漏斗图

第三讲:跨部门沟通的技法

一、 同理心是跨部门沟通的强心剂

1. 同理心的两个方面

2. 同理心训练:3R原则

1) Receive接收

Ø 眼:识别肢体语言

Ø 耳:听事实:Fact

Ø 心:听感受:Feel

Ø 脑:听意图:Focus

课堂互动:阻碍倾听的语言模式

2) Respond反应

Ø 语言性反应

Ø 非语言性反应

3)Rephrase确认

Ø 事实

Ø 感受

Ø 意图

课堂互动:深度倾听的确认练习

3. 同理心表达之:3+1法

1) 描述事实

2) 表达感受

3) 表达需要

4) 提出请求

情境模拟:李杰的故事

二、性格分析是跨部门沟通的催化剂

1) D:指挥型的典型特质与相处之道

2) I:影响型的典型特质与相处之道

3) S:支持型的典型特质与相处之道

4) C:思考型的典型特质与相处之道

视频赏析:《游龙戏凤》、《欢乐颂》、《女人不坏》

三 赞美是跨部门沟通的润滑剂

1. 赞美的六大原则

2. 赞美的四种方式

3. 高情商赞美必会的4句话

课堂互动:高情商赞美练习

宋奕晓老师的其他课程

• 宋奕晓:教练式沟通技巧
课程背景: 在今天这个人才时代,什么能够帮助我们激发出自己和团队的最大优势?教练是当今人才和领导力开发领域的新领域。什么是教练?简言之,教练就是通过教练式沟通方式,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激发出内在的动力、潜力和变革的愿望。教练的过程就是陪伴下属成长和成功的过程。教练的理念和技术将会使您的人生和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此课程您会感受到教练如何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惑,发掘出您更大的领导魅力,进而发挥出团队的巨大潜力,帮助公司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课程目标: ■ 理解教练的定义与理念,了解教练式沟通的五大信念; ■ 帮助学员从传统思维向教练型思维转换; ■ 帮助学员提升沟通过程中的共情能力,培养同理心; ■ 激发学员的内在潜能,提升工作绩效与主动性; ■ 教会学员如何用教练技术解决工作问题,有效推进工作进程; ■ 帮助学员掌握如何用教练技术有效化解人际冲突。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领导者,核心骨干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体验+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第一讲:教练基本认知 1. 教练式管理框架 2. 激发的秘决 教练活动1:激发-削铅笔 3. 教练的起源 4. 教练的原理 5. 教练地图 6. 传统管理障碍 1)强将手下无弱兵——管理 VS 教练 2)亲力亲为——机械 VS 支持 3)追求快速答案——效率 VS 效能 7. 教练的策略 1)事件(GET)-结果(SEE)-思维(DO)-行为(DO) 2)SEA: 支持-鼓励-问责 教练活动2:平衡轮 8. 教练的角色:指南针,镜子,引导者,催化剂 小组讨论:教练的定义 第二讲:教练式沟通技巧 1. 传统式对话模式 2. GPS教练式对话模式 1)目的地 2)现在的位置 3)路线 4)选择 教练活动3:GPS教练式对话体验 3. ORID深度汇谈 1)Objective客观数据 2)Reflective 情绪感受 3)Interpretive价值想法 4)Decisional未来决定 教练活动4:ORID深度汇谈练习 4. 教练式技术——倾听 1)倾听的重要性 2)阻碍倾听的行为 3)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听 4)以对方为中心的倾听 5)3F倾听——事实(Fact)+感受(Feeling)+意图(Focus) 教练活动5:3F倾听体验练习 5. 教练式技术——强有力提问 1)价值:从表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 2)强有力提问六大类型:开放式、如何式、未来式、假如式、刻度式、结构式 教练活动6:强有力提问练习 6. 教练逻辑框架 1)聚焦目标 a正向 b可控 cSMART d系统平衡 2)觉察现实 a现状-区分 b数据-发现 c激发-新目标 3)价值关系 a价值 b激励 c行为 4)资源创造 5)责任使命 a意原 b支持 c报告分数 教练活动7:九宫格练习 第三讲:领导力风格干预测评-从控制走向影响 1. Directive:指挥,权威 1)告知式:给予方向、建议、推荐 2)信息式:给予知识和信息 3)质询式:提高自我认知,挑战对方的假定 2. Facilitative:引导,促进 1)导泻式:释放对方阻碍其进步的情绪 2)催化式:鼓励新思维,新角度 3)支持式:确认及加强对方的自信 教练活动8:领导力风格测评
• 宋奕晓:积极心态塑造与职场幸福之道
课程背景: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成功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取决于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给员工培训积极心态,提升员工幸福感,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积极心态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在工作中,员工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让员工更加专注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积极的心态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另外,积极心态有助于员工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压力,化解心理困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企业给员工培训积极心态,提升员工幸福感,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关注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帮助员工树立积极的心态,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课程收益: Ø 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Ø 学习塑造积极的情绪品质的方法,创造幸福人生; Ø 提升幸福感,享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乐趣; Ø 提升心理韧性,修炼抗压体质,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管培生、核心骨干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影视分析、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现场辅导,自我觉察,行动方案 课程大纲 一、 幸福与健康 1. 什么是幸福 Ø 关于幸福的理论与观点 Ø 塞利格曼幸福法则 Ø 幸福的预测因子 2. 心理健康基本认知 Ø 心理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Ø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Ø 不健康心理的分类 3. 积极情绪创造幸福人生 Ø 积极情绪的抵消作用 Ø 积极情绪有助身心健康 Ø 积极情绪给人生带来更多美好 4. 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Ø 理性看待消极情绪 Ø 踢猫效应:消极情绪的传染性 Ø 消极情绪与身心疾病 模型:霍金斯能量层级 课堂体验:徒手削铅笔 课堂讨论:消极情绪的正面意义 二、塑造积极的情绪品质与心态 1.积极暗示法 Ø 皮革马利翁效应 Ø 瓦伦达效应 2. 培养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 Ø 什么是自我效能 Ø 提升自我效能的四个方法 2. 积极思考,摆脱受害者心态 Ø 意义换框法 Ø 情绪ABC理论 Ø 情绪觉察日记 3.意义疗法 4. 感恩疗法 课堂练习1:我喜欢我自己 课堂练习2:欣赏式探寻 课堂练习3: 讲述你的巅峰故事 三、 提高心理韧性、修炼抗压体质 1. 挫折的自我防御系统 Ø 积极的自我防御系统 Ø 消极的自我防御系统 2. 三力打造心理韧性 Ø 影响心理韧性的两类因素 Ø 提高心理韧性的四大方法 四、人体平衡压力的五种激素 1. “压力”激素 2. 奖赏/快乐激素 3. “减痛”激素 4. “爱”的激素 5. “振奋情绪”的激素 五、人体健康平衡四大支柱 1. 正念减压法 2. 睡眠减压法 3. 饮食减压法 4. 运动减压法 六、 其他科学疏导压力的方法
• 宋奕晓:华丽转身-从校园精英到职场新星的蜕变之路
课程背景: 在当前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越来越难,人口红利消失全球竞争加剧和VUCA时代的变幻莫测,大部分的企业实际案例证明优秀人才的加入带来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巨大突破,所以各大企业和组织开启花式抢人大战,但是随着Z世代新员工进入职场,企业发现并不好用!因为很多新员工并没能及时的做好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身份与角色转变。这其中就包括,心理上的转变、思维上的转变、能力上的转变、行为上的转变、责任上的转变、环境上的转变等等。而这些转变需要新员工在职场中有一定的工作历练和对职场的规则逐渐清晰了并且也可能是走了很多职场弯路之后才能慢慢的发生改变,这无疑就增加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 本课程通过明尼苏达工作发展理论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相结合开发而成,从认知提升到职场能力塑造,再到行为养成三大步骤系统化的设计课程,帮助新员工做好角色转变,减少对校招环境的畏惧和主观思想上的浮躁,调整心态,积极工作,帮助新员工更快速的融入职场,提高工作绩效。 课程收益: Ø 帮助新员工快速学会洞察职业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树立正确的职场认知; Ø 帮助新员工了解校园人与职场人的区别,克服角色转换的障碍; Ø 帮助新员工掌握打造职业化能力的思路和方法,提升组织满意度; Ø 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任务接收、执行和反馈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做好向上管理;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管培生、新员工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影视分析、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现场辅导,行动方案 课程大纲 开场导入: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视频:人生七年 第一讲:从校园人到职场人角色转换 一、学校与企业的区别 1. 学校环境及特点 2. 职场环境及特点 3. 校园与职场差异对比 Ø 目标导向不同 Ø 人际关系不同 Ø 时间安排不同 Ø 评价标准不同 二、如何做好角色转换 1. 角色转换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Ø 依恋心理 Ø 畏惧心理 Ø 自傲心理 Ø 失衡心理 2. 角色转换的四大重点 Ø 兴趣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 Ø 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 Ø 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 Ø 成长导向向业绩导向的转变 3. 优秀职场人的三大特质 Ø 爱 Ø 诚 Ø 合 三、五大职场情境模拟与探讨 1. 面对“打杂”,我怎么看? 2. 面对“想当然”,我怎么看? 3. 面对“细节”,我怎么看? 4. 面对“不喜欢”,我怎么看? 5. 面对“工作交流”,我怎么看? 第二讲:职场认知提升 一、你为什么而工作? 1. 打工观VS事业观 2. 职业的本质:价值交换 3. 马斯洛需求五层次模型 4. 职业发展模型: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 视频:《初入职场的我们》 课堂讨论:我会什么VS我要什么 课堂互动:职业价值观探索练习 二 、职场发展三阶段 1. 职场前期发展策略 2. 职场中期发展策略 3. 职场后期发展策略 三、职业转换的风险与成本 1. 职业转换的原则:价值大于成本 2. 职业转换四大成本解析 3. 理性分析灵魂拷问 第三讲:职业化能力塑造——提高组织满意度 一、人岗匹配:如何满足岗位要求 1.能力的构成:能力三核 1) 知识:在哪些领域做? 2) 技能:做什么内容? 3) 素质:以什么方式、风格做? 视频赏析:穿普拉达的女王 2. 能力成长策略 1) 可迁移性:工作不会白干,能力都能带走 2) 竞争性:如何稳定踏实工作 3) 结构性:如何开始从基础做起 3.能力提升三步曲 1) 填写当前岗位所需要的能力 2) 对照自己目前的情况,标记出自己需要提升和学习的部分 3) 罗列提升计划 二、人企匹配:如何理解并满足企业要求 1. 企业规则与文化 2. 倡导遵守 3. 反对禁止 三、人人匹配:如何了解并满足上级要求 Ø 帮他:做上级信任的人 互动游戏:迷宫图 1. 工作任务接收 1)5W2H工作技巧 2)接收任务红黄绿灯原则 3)正确接收工作任务的程序 情境模拟:如何正确接收工作任务 2. 工作任务执行 1)汇报时机与内容 2)PREP汇报法 3)汇报话术 情境模拟:如何正确汇报 3.工作任务复盘 1)复盘的三个关键词 2)复盘的四大步骤 练一练:复盘画布 4. 如何做好向上管理 1) 向上管理的核心 2) 向上管理四要素 3) 如何与上级沟通真实想法 4) 尊重表达四步法 Ø “懂”他:做同事和客户喜欢的人 1. 了解他的行为模式与沟通风格 2. 懂比爱更重要:用他喜欢的方式与他沟通 Ø “像”他:找到与他的共同点 1. 找“共”:我和他的共同特点有什么 2. 求“同”:我们共同的追求是什么 3. 模仿:对行为的复制和粘贴 Ø 夸“他”:如何高质量赞美 1. 说感受 2. 讲事实 3. 做对比 4. 提问题 课堂练习:夸夸小伙伴 课堂互动:欣赏式探寻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