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注册会计师(注会)评估领域也不例外。面对日益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传统审计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通过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超40亿美元的AI布局,及本土机构的成功案例如杭州立信利用数字化审计提升效率30%等,展示AI在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风险方面的巨大潜力。
此外,财政部提出的“穿透式大数据监管”政策进一步推动了AI技术的应用,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财务活动的全面监控与管理。
本课程立足于当前行业变革与AI技术崛起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AI工具如何赋能注会评估工作,实现效率革新。
【课程收益】
· 快速了解AI工具在注会行业效能中的实践案例
· 了解如何利用AI预警潜在财务风险,提升审计流程自动化水平,显著缩短项目周期
· 体验了解AI在日常办公应用实操中的操作指令
· 探索生成式AI,加速报告编制过程,提高准确性
【课程特色】
干货,没有废话;科学,逻辑清晰;实战,学之能用;投入,案例精彩
【课程对象】
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审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骨干人员
【课程时长】
0.5-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开场:行业变革与AI机遇
1. 开场辞与学习期待分享
2. 时代脚步与AI技术崛起:
核心观点:AI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行业革新的催化剂
数据参考: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累计投入超40亿美元布局AI,杭州立信等本土机构通过数字化审计实现效率提升30%。
政策驱动:财政部2024年提出“穿透式大数据监管”,要求利用AI实现全生命周期穿透管理,杭州市“浙里报账”无纸化改革已覆盖43家试点单位。
3. AI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与行业结合点
AI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 简要介绍AI技术的演进,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突破。
2) 数据清洗→自动化处理→智能决策支持
3) AI数据清洗工具:自动识别并修正错误数据,减少人工干预。
注会评估领域的痛点(引用深圳证监局报告)
1) 风险失控:收入利润骤降企业未纳入高风险库,某所同时提供审计与代编服务导致独立性争议。
2) 效率瓶颈:手工处理数据耗时占比超60%,合同审查依赖人工导致错漏率高达15%。
3) 其他:数据处理繁琐、分析效率低下、风险评估不精准等问题
AI赋能的必要性
1)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评估质量的迫切需求。
2) 在人力成本节约与业务提效上的可能性
3) 部分AI生成效果的案例呈现:普华永道ChatPwC提升40%生产力
二、AI工具在注会评估中的具体应用
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数据收集与整理:借助 AI 工具快速收集、清洗和整理海量财务数据,举例某事务所利用 AI 实现数据收集效率提升 80%
案例分享:某会计师事务所通过AI工具将数据处理时间缩短60%。
2. 风险评估与预警
风险评估与预警:通过 AI 算法建立风险模型,实时监测并预警潜在风险,以某企业并购项目风险提前预警为例
1. 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如何利用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等算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模式。
2. 自动化流程引擎(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如何用于简化和加速重复性高的审计任务,如账目核对、发票处理等。
3. 实时异常检测: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AI模型如何实现实时监控企业财务活动,及时发现并预警异常行为或操作。
4. 可解释性与透明度:AI模型在财务决策中的应用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算法透明性和结果可解释性的重要性。
智能风险模型: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案例分享:杭州某企业通过AI风险评估系统,提前发现并规避财务风险。
3. 审计流程优化
审计程序智能化:展示 AI 如何自动化执行部分审计程序,如函证、抽样,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1. 智能风险模型的实际效果: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AI算法建立的风险模型成功提前预警了一家制造企业的财务危机,避免了重大损失。
2. 合同审查效率提升: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采用CR+NLP技术实现了合同关键条款的自动提取,将合同审查时间减少了70%。
3. 自动化合规检查:深圳证监局通报中提到的一次违规事件后,某事务所引入AI系统实现了文档自动归档与完整性校验,有效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4. 生成式AI助力报告编制:一家头部事务所使用AI工具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大幅缩短了报告准备周期,并提高了准确性。
AI辅助审计工具:自动识别异常交易,生成审计底稿,提高审计效率。
案例分享:某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利用AI工具将审计周期缩短30%。
4. 报告生成与可视化
AI驱动的报告生成:输入关键数据,自动生成高质量的评估报告。
案例分享:使用AI PPT工具快速生成专业汇报,提升演示效果。
5. 实际案例深度解析
· 案例一: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利用 AI 工具进行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缩短审计周期 30%,降低人工成本 25%
· 案例二:小型事务所借助 AI 实现对小微企业的快速评估,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客户数量 50%
· 案例三:某头部事务所如何通过引入AI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优化
· 备用场景化案例:
场景1:智能风险评估
- 实际案例:某杭州头部所利用AI识别某制造业客户虚增收入1.2亿元,风险检出时间从2周缩短至48小时。
- 技术逻辑:基于历史违规数据训练模型,自动标注“毛利率异常波动+应收账款周转率背离”组合风险信号。
场景2:自动化合规审查
- 行业警示:深圳证监局通报某所因未上传业务承接评价表被处罚,AI可实现文档自动归档与完整性校验。
- 杭州实践: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通过CR+NLP技术,合同关键条款提取准确率达98%。(如本地事务所对于成为课堂案例有顾虑,可隐去公司名)
场景3:生成式AI赋能报告
- 效率对比:传统财务报告编制需5人/周,AI生成初稿+人工校验模式仅需1人/天。
- 本土突破:杭州市财政局“电子档案系统”实现会计凭证一键归档。
6. 本环节小组讨论:
a) AI模型的可靠性与信任构建:讨论如何在保证AI模型高效运作的同时,增强利益相关者对模型输出的信任。
b) 风险管理的新视角:探索AI技术为传统财务风险管理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AI到现有的风险管理框架中。
c) 合规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如何确保AI技术的应用既符合法规又能够推动创新?
三、AI工具的操作演示
1. 现场演示环节
文案生成:展示AI工具如何生成公文、报告
数据处理:展示AI工具如何快速清洗和整理财务数据。
文生视频:利用AI技术制作教育客户的短视频内容,提高沟通效率
报告生成:利用AI PPT工具现场生成一份注会评估报告的PPT。
风险预警:演示AI风险模型如何识别异常数据并发出预警。
2. 互动环节
邀请观众现场体验AI功能操作(如有时间的话)。
3. 备用演示材料:从数据到决策的AI全流程
演示1:风险预警看板生成
a) - 输入某企业近三年财报数据,AI自动生成风险热力图(红色标注: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40%+供应商集中度超80%)。
b) - 技术支撑:时序异常检测算法+ 动态阈值设定。
演示2:审计底稿智能生成
a) - 上传租赁合同PDF,AI自动提取关键条款(如续约条件、折现率),生成会计处理建议。
b) - 工具选择:ChatGPT插件+定制化提示词工程。
演示3:可视化报告定制
a) - 输入关键词“杭州市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分析”,AI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专项报告。
b) - 底层技术:多模态大模型(文本生成+数据可视化)。
四、总结与展望
1. 行业趋势分析
预测AI在注会评估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更智能的风险预测和更高效的自动化流程。
AI在财务行业的助力可能性:AI技术将如何进一步改变注会行业格局?
AI破局逻辑:场景化能力矩阵
| 痛点类型 | AI解决方案 | 技术支撑 |
| 数据分散 | 多源数据融合分析 | NLP+知识图谱 |
| 风险滞后 | 实时异常监测 | 机器学习+时序预测 |
| 人力依赖 | 自动化流程引擎 | RPA+规则引擎 |
2. 政策与监管
当前的AI风控与法律法规政策:合规红线
1) 七部委《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算法可解释性,杭州某所因AI模型黑箱操作被监管约谈(此为模拟案例)。
探讨AI应用中的合规性问题,以及如何在创新中保持行业规范。
a) 数据安全底线:财政部要求AI训练数据需本地化部署。
3. 机遇与挑战
分析AI技术带来的机遇,如提升竞争力和拓展服务范围,同时指出可能面临的挑战,如技术更新和人才短缺。
三步走落地建议:
1) 个人:建立AI工具知识库
2) 团队:设计质量控制SP
3) 机构:构建财税领域微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