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因此,碳交易市场及运行机制是怎样的?对我们的电力市场,电网建设有何影响?全国碳市场如何运行?成为我们电力企业员工必然需要了解的重要领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作为国网数字电网建设的路径之一“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理解打造前中后台现代组织架构,依托数字平台,建设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关键的敏捷前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复用”为关键的高效中台和以“系统支持、全面保障”为关键的坚强后台,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建立电能替代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标准等加强对电能替代的技术指导。因此,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成为我们“十四五”期间重要推行工作。
本课程将围绕国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绿电交易、碳市场交易等五大领域,结合双碳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此背景及内在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益:
l 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及历史意义;
l 深刻理解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l 清晰了解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前、中、后台的逻辑和价值;
l 厘清绿电交易的意义及交易方式和价值;
l 厘清碳交易的定义与机制,全球碳交易市场差异及我国运行方式;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3. 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力度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案例:杭州萧山欣美电气
第二讲: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及构建
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高弹性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高度电气化的终端负荷多元互动
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杭州电力大脑及传统人工
案例:特斯拉卖炭翁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第三讲:统一电力市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一、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1、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建立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
3、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与现货市场
二、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三、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四、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1、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
2、完善电网间交易结算,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第四讲:绿电交易与碳交易市场
一、绿电交易
(一)我国绿电交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
1)国内外政策要求
2)自发环保意识
3)全国首次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
2、问题
1)用户方面
2)政府支持
3)电力市场调整
3、趋势
《我国绿色电力交易发展现状及政策解析》
(二)绿电交易与绿证
1、什么是绿电交易?
案例:海油发展绿电交易
2、《绿电交易的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1)基本原则
2)参与主体
3)交易方式及价格机制
4)交易组织
5)平台
3、绿电交易的本质是交易什么?
4、绿证两种类型
1)强制配额交易
2)自愿认购
4、绿色电力消费证明
5、绿电交易的重大意义
案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绿电
二、碳交易市场
1、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1)强制碳配额交易市场
2)自愿碳交易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数据: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欧盟碳市场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第五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电力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