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吴娥:数字化供电班组助力现代供电服务

吴娥老师吴娥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中高层管理

课程编号 : 42463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能源电力企业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2021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如今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快速推进,在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建设“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数字化服务满足电力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供电公司一线班组是直接传递行为价值给客户的团队,如何赋能班组建设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急不可待的重要任务。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数字赋能、基层减负、提质增效、客户满意”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本课程将围绕国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数字化班组建设的背景趋势、供电班组数字化工具运用、班组数字化用户分析、班组数字化用户服务落地等四大领域,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电力班组干部及员工明确数字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及现代供电服务的重要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学员收益:

l 了解数字化电力系统背景趋势以及对班组数字化的要求

l 清晰班组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以及基本要素

l 掌握班组一线供电工作中的数字化工具应用及数字化服务用户的执行落地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国家政府报告:建设数字中国,国网数字工程

2、某省变电站机器人巡检视频

第一数字化必要性趋势以及国网数字化要求

一、数字化转型的形式与必要性

1. 双碳3060的背景

2.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赋能核心

3、国网数字化转型主要任务:123

4、国网数字化建设重点任务

1)夯实数字化基础,推动企业级共建共享

2)加强数据管理,深入推进电力大数据应用

3)注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坚持实用实效,积极推进新技术研究应用

5)坚守安全底线,持续夯实网络安全基础

6)强化系统运行,构建一体化运营支撑能力

7)做强专业管理,发挥基层智慧激发创新活力

二讲供电班组数字化工具设备应用场景

一、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流程自动化与知识图谱

案例:智能巡检、提前预警预判、客服知识图谱

二、5G应用

案例:5G无人巡航,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几十分钟

三、数字化APP应用

案例:档案查询、停电研判、营销普查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三讲供电班组数字化工具赋能用户分析

研究用户方能留:研究你的用户才能留住客户

案例:看似无关的“高净值人群”

1. 电力用户数据来源

  • 供电公司用户基本信息系统
  • 上门面对面服务过程
  • 营业厅业务办理过程
  • 街坊邻居亲戚或村委会
  • 社区活动
  • 小程序、公众号、95598、官方app
  • 其他渠道:行政政务中心、水、电、气、邮政、物业、银行等等

2. 电力用户画像

  • 画像分类:用电行为、客户价值、行为偏好、触点记录、费用记录、业务特征、情感特征
  • 用户标签呈现

案例:电力用户标签库

练习实践:分析你所辖台区的重点用户,制定一份用户画像1.0.

四讲供电班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

1. 细化量化管理班组成员工作

1APP进行班会记录

2)风险管控

3)数据分析总结

案例:PMS3.0、营销2.0、用采2.0以及新一代OMS等网省统推应用

生产检修、客户服务、调度运行、电网规划、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物资仓储

2. 电力用户分析

  • 用户画像及标签数据反映信息分析
  • 不同电力用户服务或营销应用分析

3. 数字化供电用户服务行为传递

用户分析:场景化用户画像与用户特性分析

1.甲大叔用户信息来源背景

3.甲大叔用户特性分析

4.用户小结标签

行为差异化:差异化行为价值传递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吴娥老师的其他课程

• 吴娥:数字化赋能南网转型建设与绿电交易、碳交易市场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因此,碳交易市场及运行机制是怎样的?对我们的电力市场,电网建设有何影响?全国碳市场如何运行?成为我们电力企业员工必然需要了解的重要领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南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 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作为南网数字电网建设的路径之一“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理解打造前中后台现代组织架构,依托数字平台,建设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关键的敏捷前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复用”为关键的高效中台和以“系统支持、全面保障”为关键的坚强后台,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建立电能替代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标准等加强对电能替代的技术指导。因此,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成为我们“十四五”期间重要推行工作。 本课程将围绕南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绿电交易、碳市场交易等五大领域,结合双碳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此背景及内在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益: l 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及历史意义; l 深刻理解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l 清晰了解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前、中、后台的逻辑和价值; l 厘清绿电交易的意义及交易方式和价值; l 厘清碳交易的定义与机制,全球碳交易市场差异及我国运行方式;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3. 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力度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案例:杭州萧山欣美电气 第二讲: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及构建 一、显著特征 (一)绿色高效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3.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柔性开放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四、南网《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9个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2、9个县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3、7个园区及镇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第三讲:数字化驱动建立现代供电服务体系 一、构建用电用能产品体系 1)产品多样化 2)服务便捷化 3)智慧用电 4)智能家居产品套餐 案例:综合能源共赢、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增值服务、客户设备代维等 二、构建前中后台业务架构 1)供电服务蓝图设计 2)前台:挖掘用户需求 3)中台:处理用户需求 4)为前台、中台提供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资源、服务能力等 案例:星巴克的前中后台、肯德基的前中后台、阿里巴巴的前中后台 三、构建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1)打造既懂技术又懂客户的前台一线服务团队 2)建立中台共享运营团队 3)建立后台业务专家团队 4)前中后台服务评价机制 目的:打破壁垒,统筹资源,实现产品服务共享和用电数据共享 四、推进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 1)数字电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及思维 2)全新上线智慧营业厅 3)微服务技术 4)南网云和数据中心 案例:智能客服、证照识别、客户画像模型 案例:电信智能人工、酒店、教育行业智能数字化 第四讲:绿电交易与碳交易市场 一、绿电交易 1、什么是绿电交易? 2、绿电交易的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1)基本原则 2)参与主体 3)交易方式及价格机制 4)交易组织 5)平台 3、绿电交易的本质是交易什么? 4、绿色电力消费证明 5、绿电交易的重大意义 案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绿电 二、碳交易市场 1、什么是碳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第五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电力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 吴娥:数字化赋能国网转型建设与绿电交易、碳交易管理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因此,碳交易市场及运行机制是怎样的?对我们的电力市场,电网建设有何影响?全国碳市场如何运行?成为我们电力企业员工必然需要了解的重要领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数字化及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作为国网数字电网建设的路径之一“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以能效数字服务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用能体验需要。如何理解打造前中后台现代组织架构,依托数字平台,建设以“服务用户、获取市场”为关键的敏捷前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复用”为关键的高效中台和以“系统支持、全面保障”为关键的坚强后台,建立灵活高效的用户需求响应机制,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也是我们极为重要而紧急需要学习和深刻把握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建立电能替代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标准等加强对电能替代的技术指导。因此,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成为我们“十四五”期间重要推行工作。 本课程将围绕国网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绿电交易、碳市场交易等五大领域,结合双碳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此背景及内在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益: l 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及历史意义; l 深刻理解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l 清晰了解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前、中、后台的逻辑和价值; l 厘清绿电交易的意义及交易方式和价值; l 厘清碳交易的定义与机制,全球碳交易市场差异及我国运行方式;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3. 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力度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案例:杭州萧山欣美电气 第二讲: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及构建 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高弹性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高度电气化的终端负荷多元互动 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杭州电力大脑及传统人工 案例:特斯拉卖炭翁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第三讲:统一电力市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一、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1、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建立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 3、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与现货市场 二、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三、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四、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1、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 2、完善电网间交易结算,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第四讲:绿电交易与碳交易市场 一、绿电交易 (一)我国绿电交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 1)国内外政策要求 2)自发环保意识 3)全国首次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 2、问题 1)用户方面 2)政府支持 3)电力市场调整 3、趋势 《我国绿色电力交易发展现状及政策解析》 (二)绿电交易与绿证 1、什么是绿电交易? 案例:海油发展绿电交易 2、《绿电交易的交易试点工作方案》 1)基本原则 2)参与主体 3)交易方式及价格机制 4)交易组织 5)平台 3、绿电交易的本质是交易什么? 4、绿证两种类型 1)强制配额交易 2)自愿认购 4、绿色电力消费证明 5、绿电交易的重大意义 案例:“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绿电 二、碳交易市场 1、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1)强制碳配额交易市场 2)自愿碳交易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数据: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欧盟碳市场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第五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电力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 吴娥: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电力作为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南方电网公司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为引导,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扛起中央企业创新主力军的责任,加快建设数字电网,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打造南网样本,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本课程通过探讨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主要特征、要求以及如何做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此背景及内在关联,并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方向,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益: l 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及历史意义; l 清晰了解与之相关的碳中和、碳达峰的意义及主要路径; l 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内涵; l 认识目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新形势与要求; l 深刻理解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1.“两个一百年”——大国使命 2.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3.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保障能源安全共赢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1. 能源需求增长的挑战 2. 重型化产业结构的挑战 3. 高碳化能源结构的挑战 4. 碳减排时间短任务重 5. 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大 案例:三高一低 6. 能源系统转型难度大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3. 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直接影响力度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案例:杭州萧山欣美电气 三、是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提升能源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1.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规模 2.海上风电规模 第二讲: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 一、显著特征 (一)绿色高效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3.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柔性开放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二、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第三讲:数字化电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与举措 一、加快建设数字电网,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能源生态系统 1.打造和完善数字业务技术平台 2.加速电网管理数字化转型,面向千万级新能源客户高效服务 3.加大5G基站、物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投入 4. 对接好国家工业互联网和数字政府 案例:深圳福田、广州欧中新知识城、珠海横琴 二、全力保障新能源充分消纳,推动构建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1.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新能源预测水平,云边融合和先进控制技术增强新能源场站主动参与系统调峰调频能力; 2.推进电力系统更加敏锐的“五官”和更聪明的“大脑”,支持众多新能源发电设备 3.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 4.加强海上风电统一规划和并网,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海上风电智能调控和智慧运维 5.加快推动源网荷储多类型技术应用,建立健全跨省区清洁能源消纳机制 数据:南方区域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 三、加快构建坚强主网架和柔性配网,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1.广泛部署小微传感、芯片化智能终端和职能网关 2.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提供强大算力 3.应用先进电力电子与数字技术构建同步电网规模合理的柔性互联大电网 4.统筹利用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区域分布式能源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和智能微电网 案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 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长角水库光伏发电站 四、以数字技术助推能源消费革命,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1.推进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用户服务全业务、全流程,实现线上线下无缝链接 2.通过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聚合海量用户侧调节资源,建设虚拟电厂 3.引领绿色用能方式,通过大数据辅助用户挖掘节能潜力 4.加快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丰富电力市场交易品种 案例:南网在线、贵州电网 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科技支撑力和产业带动力 1.加强基础理论和方法等基础研究,实现技术突破,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 2.加快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独立自主和升级换代,形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电力产业链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