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建设工程合同标的金额巨大、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壁垒较多、当事人息诉服判率极低。特别是很多案件当事人,基于自己固有的认识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永远认为自己是冤枉的,是不应该败诉的。而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当事人对法律的理解出现了明显的偏差而不自知。还有,合同的经办人员,没有吃透法律的精神,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误操作。
解决这些问题,为建设工程合同的各方及其经办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的法律思路,指导业务人员规范操作,很有必要。
课程收益:
● 强化建设工程合同各方风险意识和胜诉意识;
● 准确识别工程各环节的法律风险点;
● 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操作要领。
课程风格:
▲聚焦实战:从实际发生的工程案件中,分析问题症结,聚焦实战、实用、实效
▲气氛活跃:用案例、故事激发学员发表观点,模拟仲裁和诉讼程序,组织不同意见辩论;
▲观点鲜明:对比分析,对学员意见进行引导和纠偏,引出标准动作,逐步推进,简便易学;
▲实用性强:工程风险防范措施着重落地,学完即可使用;
▲方法创新:案例解剖+模拟法庭+观点交锋。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建设工程合同各方管理人员、合同经办人、财务审计及风控人员
第一讲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
一、招投标范围及其效力认定
1、法定范围与标准
2、法定中标无效情形
3、低于成本中标的认定
4、合同的成立与违约责任
二、黑白合同
1、适用对象与表现形式
2、黑白合同的认定
3、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
4、黑白合同的结算
三、合同效力的认定
1、效力认定的一般原则
2、合同无效情形
3、“四证”与合同效力
4、垫资条款的认定
第二讲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辨析
一、转包与违法分包
1、转包、分包、劳务分包
2、法律后果
二、内部承包
1、内部承包的认定
2、内部承包的责任承担
三、挂靠与借用资质
1、挂靠施工的判定
2、挂靠施工法律关系及其效力
3、挂靠施工中的民事责任
四、实际施工人
1、保护与合同相对性原则
2、向发包人主张权利的特殊情形
3、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界限
4、发包人在欠款范围内承担责任
5、诉讼主体的确定
6、施工人受伤雇员的权利救济
第三讲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一、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和效力
1、权利属性
2、效力
二、优先受偿权的主体和客体
1、主体
2、客体
3、范围
三、优先受偿权的行使
1、成立条件
2、无效情形下的认定
3、权利转让问题
4、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效力认定
5、行使期限
第四讲 纠纷的预判与往来函件
一、合同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1、“水大鱼大”导致利益攸关和难以让渡
2、合同双方的博弈
3、平面的理论与立体的实务
4、合同谈判是的妥协
5、工程合同管理的窗口期
二、合同风险识别的方法
1、合同风险的12种征兆
2、原告诉讼流程的8个节点
3、违约处理的不同角度
4、违约与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
5、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规则
6、工程价款的审计问题
三、往来文书等证据的预先准备
1、动态风控中的机会与风险
2、主题的识别与“金蚕脱壳”
3、发律师函的四大原则
4、合同签订时必须坚持的条款
5、印章使用的原则与例外
四、有效证据与无效证据
1、提交证据先考虑立场
2、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3、质证规则与现场发挥
4、起诉与应诉的具体实务操作
五、债权清收的方法与建议
1、代位权与撤销权的法律规定
2、实际应用场景与立法的底层逻辑
3、关注合同相对方的其他合作伙伴
4、几种常见的债权请收方法
课程复盘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