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制造业基层管理者作为生产指令的“最后一公里”,其工作命令的清晰度与任务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然而,指令模糊、任务分配不均、执行偏差等问题频发,导致生产线停滞、成本浪费甚至员工抵触。
本课程聚焦制造业场景,从工作分解、指令下达、任务分配到执行纠偏四大环节切入,通过真实案例与工具演练,帮助基层管理者构建系统化的工作指派能力,实现“指令明确、分工合理、执行高效”的管理目标。
课程收益: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制造业基层管理者(班组长、产线主管、车间主任等)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10%+案例分析30%+角色扮演25%+工具演练30%+成果展示5%
课程大纲
一、工作构成解析:从目标到动作的标准化分解
>制造业任务的要素拆解
工具:SOP(标准作业程序)框架
互动体验:《一条装配线的“卡壳”现象》
━ 现象:某工位堆积半成品
━ 根源:作业步骤未细化导致动作冗余
案例分析:某电子厂因焊接工序分解不清引发批量返工
>任务分解的四大维度
工具:SMART任务分解表(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时限)
案例演示:《月度产能目标如何拆解到日计划》
━ 输入:订单需求与设备产能
━ 转化:按工位分配日产量
━ 输出:员工每日任务清单
实操演练:学员模拟分解一条产线的周生产任务
成果输出:《制造业任务分解模板》
二、指令下达技巧:清晰、精准、可追溯
>高效指令的5W1H法则
工具:5W1H指令模板(What/Why/Who/When/Where/How)
角色扮演:《紧急插单的指令传递》
━ 场景:客户临时加单需调整生产排程
━ 指令要点:
- What:生产型号与数量
- Why:客户紧急需求与优先级
- Who:负责班组与支持部门
- When:完成时间节点
- How:设备调试与物料调配方案
案例分析:某汽车零部件厂因指令遗漏“How”导致物料短缺
>指令反馈与确认机制
工具:3C确认法(Clarify-Confirm-Close Loop)
互动体验:《跨班组的工序交接指令》
━ 学员分组模拟“指令下达-复述确认-执行反馈”闭环
成果输出:《制造业5W1H指令卡》
三、任务分配策略:人岗匹配与动态调整
>员工能力与状态评估
工具:能力-意愿矩阵(高能力高意愿/低能力高意愿等四象限)
案例分析:《新员工被分配高难度任务的后果》
━ 后果: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停机
━ 策略:
- 高能力员工:攻坚复杂工序
- 高意愿新人:搭配导师执行标准化任务
>任务优先级与资源平衡
工具:艾森豪威尔矩阵(紧急-重要四象限)
案例演示:《设备故障与日常生产的冲突》
━ 紧急:抢修故障设备(重要且紧急)
━ 重要:保障主生产线运转(重要不紧急)
实操演练:学员制定“多任务并行下的分配方案”
成果输出:《制造业任务优先级评估表》
四、执行问题解决:偏差分析与快速纠偏
>执行偏差的根因分析
工具:鱼骨图(人、机、料、法、环、测)
互动体验:《喷涂工序色差超标事件》
━ 人:员工未按标准调色
━ 机:喷枪气压不稳定
━ 法:作业指导书版本过旧
案例分析:某家电厂因漏检导致客户投诉
>纠偏行动与预防机制
工具:PDCA快速纠偏表
角色扮演:《突发性停线的应急指挥》
━ Plan:临时启用备用生产线
━ Do:协调人员与物料转移
━ Check:每小时监控产出质量
━ Act:复盘并更新应急预案
实操演练:学员模拟处理“员工集体误操作”场景
成果输出:《制造业执行问题根因分析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