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刘畅:AI+培训管理者的五项修炼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人工智能

课程编号 : 4382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培训管理者、企业内训师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培训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彼得·圣吉曾指出,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学习能力。面对互联网时代培训发展理念和技术的快速迭代,企业培训管理者肩负着打造组织学习力的重任,更需要与时俱进,掌握AI赋能的全新技能。

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在效率、个性化和数据分析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而AI技术的引入,为培训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可以显著提升培训效果,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更精准的绩效评估。

本课程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旨在帮助培训管理者拥抱AI,将其融入到培训体系的各个环节,从需求分析、计划制定、课程开发到评估转化,全面提升培训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课程对象:培训管理者、企业内训师

课程时长:2天(6小时)

课程形式:讲授40%+案例分析30%+课堂研讨与练习30%

课程收益:

1.理解AI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2.掌握常用的AI工具,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提升培训体系建设的整体能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学习型组织

【课程特色】

需求分析 (AI驱动): 利用AI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培训需求。

预算编制 (AI辅助): 运用AI进行预算预测和资源分配,优化培训预算。

计划制定 (AI生成): 基于AI快速生成培训计划,并进行智能调整。

课程开发 (AI赋能): 利用AI生成课程主题、大纲和课件。

评估转化 (AI分析): 运用AI工具设计评估方案,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课程大纲

第一课 培训体系再认知

一、培训的作用

1.从学习理念看培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

2.从行为工程模型看培训(从人控到技控)

3.从杨三角模型看培训

二、培训体系全视角

1.名企培训体系分享

(1)腾讯人才培养体系分享

(2)华为人才培养体系

2.培训体系建设四大要素

(1)资源

(2)流程

(3)梯队

(4)机制

3.培训管理者五项修炼闭环介绍

三、AI在培训管理中的运用

1.AI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2.培训管理中常用的AI工具

(1)DeepSeek(综合)

(2)智谱清言/豆包(智能体)

(3)KIMI/灵犀(PPT)

(4)通义听悟(记录处理)

3.AI提示词编写的基本法则

第二课 谋定而动-培训需求分析

一、聚焦战略的培训需求挖掘

1.了解战略的途径

2.关注战略的三大维度

3.分析需求的两个工具

二、聚焦业务的培训需求挖掘

1.诊断业务问题的三维模型

2.业务需求分析的层次

3.业务需求分析的3R模型

三、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绩效分析法

4.观察法

四、AI助力需求分析

1.AI设计调研问卷

2.AI设计访谈大纲

3.AI整体文字记录

4.AI需求整理

第三课 粮草先行-培训预算编制

一、培训预算的内涵

1.国务院对培训预算的相关规定

2.培训预算的内动

(1)经常性费用

(2)变动性费用

二、培训预算编制技巧

1. 培训预算编制流程

(1)预算先行

(2)计划先行

2.培训预算编制方法

讨论:我们的预算是怎么编制的?

(1)比例预算法

(2)人均预算法

(3)需求预算法

(4)对比法

(5)拍脑门法

第四课 有的放矢-培训计划制定

一、培训计划制定前提

1.培训预算三法

2.培训需求整合

3.企业战略

二、培训计划制定方法

1.总分法

2.时间轴法

3.费用额定法

三、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70%与30%

2.月度与年度

3.常规与临时

四、用AI完成培训计划编制

1.输入与输出

2.培训计划的字段

3.整体效验

第五课 内萃外取-培训课程开发

一、内部课程开发

1.循着需求定主题

(1)课程需求分析

(2)学员分析

(3)课题确定

(4)学习目标分析

工具:AI智能体生成课程主题定位

2.循着主题定结构

(1)课程结构的基本要求

(2)课程结构的层级

(3)WWH模型

(4)PRM模型

工具:通过AI生成课程大纲

3.循着结构定课件

(1)PPT课件常见误区

(2)PPT课件优化

(3)PPT素材收集

(4)PPT常用工具

工具:基于AI的课程PPT制作

二、外部课程引进

1.适合外部引进的课程

2.外部课程内部化

(1)案例

(2)运用场景与练习

三、课程形式匹配

1.课堂讲授

2.案例研讨

3.微课

4.工作坊

工具:运用AI实现教学设计

第六课 以终为始-培训评估转化

一、反应评估

1.对学员反应的业界认知现状

2.常见的一级评估表

3.以学员为中心的一级评估

练习:一级评估表修改

二、学习评估

1.关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评估

2.关于信心的评估

3.关于承诺的评估

三、行为评估

1.行为评估的缺失环节

2.实施行为评估的五大步骤

四、结果评估

1.以终为始在结果评估中的运用

2.业务结果与领先指标

五、培训转化

1.90天IDP

2.行动计划设定

3.培训转化设计工具

工具:运用AI设计课程评估方案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AI+经验萃取:智能时代的组织智慧沉淀》内训版
  课程背景: 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验萃取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亟需与AI技术深度融合。传统经验萃取方法存在效率低、隐性经验难以挖掘、经验建模复杂等问题,而AI技术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手段,显著提升经验萃取的效率和质量。本课程将AI技术与经验萃取相结合,帮助学员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高效的经验萃取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可复用的知识资产,助力组织能力提升。 课程目标 1. 掌握AI+经验萃取的核心方法论:了解AI在经验萃取中的应用场景和工具, 2.掌握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经验萃取的效率和质量。 3.提升隐性经验挖掘能力:通过AI工具辅助,快速识别和提炼隐性经验,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 4.构建经验模型与知识载体:运用AI技术优化经验建模过程,生成标准化、可复用的知识载体(如案例、手册、微课等)。 课程形式 讲授:40%(AI技术应用讲解+经验萃取方法论) 实操:40%(AI工具操作+经验萃取实战)      研讨:20%(小组讨论+成果分享) 课程时长:2天 课程大纲 一、AI+经验萃取概述 1.经验萃取的核心价值与挑战 (1)经验萃取的意义与常见问题 (2) AI技术在经验萃取中的应用场景 2.AI+经验萃取的核心方法论 (1)AI辅助经验萃取的流程与工具 (2) AI在隐性经验挖掘中的应用 二、经验萃取主题定位 1. 确定萃取主题 (1)任务分析与问题描述 (2) AI工具辅助主题筛选与价值评估 2. 明确萃取目标与收益对象 (1) 组织目标、业务目标与受众目标 (2) AI工具辅助目标分析与收益规划 (3) 产出:《AI+经验萃取主题定位表》 三:AI辅助素材收集与整理 1.素材收集的AI工具应用 (1)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辅助文本分析 (2)知识图谱工具辅助素材关联与分类 2. 素材整理与结构化 (1)AI工具辅助素材清洗与标签化 (2) 产出:《AI+经验萃取素材库》 三、AI辅助隐性经验萃取 1.隐性经验的识别与挖掘 2. AI工具辅助隐性经验识别(如心智模式、问题解决方法) (1)心智模式 (2)问题解决方法 3,隐性经验提炼的AI辅助方法 (1)如七度法 (2)STOAR模型 产出:《AI+隐性经验萃取表》 四、:AI辅助经验建模与知识加工 1.经验建模的AI工具应用 (1) AI辅助生成概念性知识、流程性知识、人际类知识 (2)AI辅助生成知识模型(如模板、话术、量表、公式) 2. 知识载体的AI生成 (1)岗位技能手册 (2)案例手册 (3)微课 (4)课件PPT 产出:《AI+经验萃取载体》 展示:AI+经验萃取成果分享与优化
• 刘畅:员工辅导与IDP设计
课程大纲 第一课 下属培育与辅导技能 一、员工辅导再认知 1、 辅导的意义 (1)辅导是对员工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培训,以帮助及提升他们 (2)辅导是人才成长最重要的环节 (3)辅导是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过程 2、 辅导的时机 (1)定期辅导模式 (2)随时辅导模式 3、 OJT辅导的步骤 (1)发现问题 (2)描述行为 (3)表达后果 (4)征求意见 (5)着眼未来 二、日常辅导技巧与训练 1、 积极聆听 (1)完全接收 (2)适度反应 (3)分期复述 2、 有效发问 (1)开头采用开放式询问 (2)中间穿插封闭式询问 (3)后期投放诱导式询问 3、 真诚赞美 (1)告诉员工什么行为值得表扬 (2)解释这种行为给公司/部门带来的影响 (3)表示感谢,并鼓励继续努力  赞美训练:小田的工作业绩 4、 引导性建议 第二课 IDP制定与执行 一、IDP再认知 1.IDP的内涵 2.IDP的作用 (1)加速成长 (2)量化培养 (3)推动变革 3.IDP制定的两大依据 (1)人才盘点产出的GAP (2)岗位任职资格 二、IDP制定第一步-聚焦目标 1.人才盘点产出GAP分析 2.岗位任职资格分析 (1)行为标准 (2)知识技能标准 (3)素质标准 3.确定发展目标 三、IDP制定第二步-分析任务 1.罗列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的原则 2.工作任务描写 案例:如何描写工作任务 3.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4.现状分析 (1)发展的关键痛点 (2)发展的重要挑战 四、IDP制定第三步-整合学习资源 1.课堂培训设计 2.自学阅读设计 3.在岗训练设计 4.教练辅导设计 5.学习资源盘点 五、IDP制定第四步-输出成果,建立机制 1.学习资源比重配比 2.制定学习方案 3.建立跟踪与执行机制 第三课 IDP项目实操 一、IDP实操指导 1.IDP填写思路 (1)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需要的能力素质基础 (3)评估当前的能力和经验 (4)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 2.IDP实操需要思考的问题 (1)如何确定目标? (2)如何确定提升项? (3)如何确定差距? (4)如何进行发展面谈 3.现场实操 二、关键项设计(10%部分-课堂学习) 1.确定需求 (1)诊断业务问题的三维模型 (2)需求访谈六步法 (3)聚焦需求的3R模型 2.构建学习资源 (1)课程开发 (2)内训师培养 (3)案例库构建 3.推动效果落地 (1)设计行动目标 (2)采取行动举措 (3)推动行为落地 三、关键项目设计(20%部分-导师制) 1.确定目标 (1)GAPS思考模式 (2)确定辅导周期 (3)协同确定辅导目标 2.设计方案 3.选拔导师 (1)选拔标准设定 (2)导师能力要求 4.开展培训 (1)导师辅导技巧 (2)学徒问道技术 (3)了解自我学习风格 5.师徒匹配 (1)导师池建立 (2)师徒匹配的五个原则 (3)导师辅导协议 6.准备资源 (1)导师与学员接触 (2)工具表单准备 7.跟进支持 (1)邮件与电话 (2)座谈会 (3)复盘会 8.追踪考评 (1)过程控制 (2)结果考评 (3)员工和导师的评价 (4)退出机制与项目汇报 练习:小组导师制项目设计方案
• 刘畅:如何看人不走眼-招聘面试技巧
课程背景: 企业永远是缺人才的,人才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源泉,有了人,才会有发生的一切,而在企业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犯一个错误-“看人走眼”,我们会发现,候选人背景很好,面试回答也令人满意,到工作上却名不副实;面试时,候选人的问题回答都很完美,让人无法判断真伪;面试时,人力资源部认为很好,用人部门看不上;很多候选人答应加入,却常常不来报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看人不走眼-招聘面试技巧”会帮助到您。 课程收益: 1. 掌握面试流程管理基本知识; 2. 掌握熟练撰写招聘任职要求的方法 3. 掌握行为面试STAR的方法 4 掌握面试追问的技巧 5. 掌握面试评估的基本方法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从业者+培训管理者 课程方式:课堂讲授40%+案例分析30%+情境模拟与小组讨论30% 课程大纲 第一讲:招聘管理基础知识 一、从招聘流程看招聘管理 1.招聘的原则 2.招聘的基本流程 3.招聘流程中的关键点 4.招聘职责划分 二、从标准看招聘管理 1. 招聘中两个标准的统一 2.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的标准统一 3.职位的面试题目统一 三、从匹配看招聘管理 1. 招聘中的三大匹配:人岗匹配、人与组织、人与组织发展匹配 2. 为什么需要三大匹配? 3. 面试的本质是逻辑归纳 第二讲 招聘面试的基础—胜任力素质模型 一、招聘计划制定 1.招聘环境分析 2.人力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3.招聘需求制定 二、任职资格确定 1、胜任力的概念 1)麦克礼兰的冰山理论和胜任力模型 2)胜任力的三大分类(通用、岗位、管理) 3)岗位说明书和胜任力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和思考:如何识别候选人的需求? 2、如何通过岗位说明书制定人才胜任力 KSAO工具的应用 练习:请根据该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的人才胜任力标准 3、撰写招聘简章 第三讲 招聘流程管理 一、招聘策略与渠道 1、招聘策略分析 2、招聘渠道选择 3、招聘人员特点分析 二、简历筛选 1、阅读简历基本技巧 2、简历分类归档 3、简历重点关注 练习:简历分析 三、招聘测试技术 1、笔试 2、心理测试 3、情境模拟 1)公文框 2)无领导小组 3)情境模拟 4、投射技术 第四讲 面试核心技术 一、面试基本要求 1、面试官的基本礼仪 面试官的礼仪和雇主品牌、吸引人才之间的关系 2、面试前准备 3、面试基本流程 二、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概念 2、结构化面试题目设计 3、采用A+B 方法使用结构化面试 三、行为描述面试法 1、面试错误假设 2、正确的面试假设:过去的行为是未来行为的预期 3、行为面试法中面试者的角色 4、行为面试提纲 1)设计原则 2)注意事项 练习:设计行为面试提纲 5、行为面试的步骤和要点 四、面试追求技巧 1、追问的作用 2、3W法? 五、面试中的非语言技巧 1、面试中的微表情 2、面试管观察技巧 第五讲 面试评估与录用 一、面试结束技巧 1、面试结束的基本动作 2、面试结束时的三个注意 二、候选人评估 1、评估常见误区 2、面试信息整合 3、如何进行结果判断 三、预录用技巧 1、薪酬谈判的技巧和方法 2、如何开展背景调查 3、录用通知注意事项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