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刘畅:培训体系建设

刘畅老师刘畅 专家讲师 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编号 : 43822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培训管理者

课程介绍

课程对象:培训管理者

课程形式:在线直播/线下

课程时长:1天(每天6小时)

课程收益:

1.了解培训的基本作用和边界范围;

2.掌握梳理诊断业务部门需求的方法;

3.掌握培训流程体系搭建的基本思路;

4.掌握培训机制体系的建设方法

5.掌握培训资源体系的配置技巧

第一课 培训体系再认知

一、培训的作用

1.从学习理念看培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

2.从行为工程模型看培训(从人控到技控)

3.从杨三角模型看培训

二、培训体系的内涵

1.培训流程体系

(1)需求分析

(2)培训计划制定

(3)培训组织与实施

(4)培训评估

2.培训机制体系

(1)人才梯队建设

(2)培训制度建设

3.培训资源体系

(1)课程体系

(2)讲师资源

第二课 培训流程体系

一、培训需求分析

1.聚焦战略的培训需求挖掘

2.聚焦业务的培训需求挖掘

3.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3)绩效分析法

(4)观察法

二、培训计划制定

1.培训计划制定流程

2.从需求到计划

3.培训预算制定

4.培训计划呈现

三、培训组织与实施(SOP)

1.从阶段看培训组织与实施

(1)准备期

(2)学习期

(3)转化期

2.从事项看培训组织与实施

(1)内容端

(2)场域端

(3)物料端

3.从人员角度看培训组织与实施

(1)讲师端

(2)学员端

(3)管理层端

四、培训评估与转化

1.培训评估常见误区

2.柯式四级评估运用

(1)反应评估

(2)学习评估

(3)行为评估

(4)成果评估

第三课 培训机制体系

一、人才规划

1. 现状梳理

(1)组织结构

(2)人才储备与需求

(3)现有人才发展项目

2. 发展方向确定

(1)梯队方向

(2)输出目标

二、人才识别

1. 确定人才标准

2. 开展人才盘点

(1)人才测评

(2)人才九宫格

(3)人才盘点会

3. 明确人才策略

三、人才培养

1. 人才梯队入口设计

2.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培养周期

(2)培养目标

(3)培养层级

(4)培养方式

四、人才输出

1.人才评估

2.结果运用

第四课 培训资源体系

一、课程体系搭建(基于岗位)

1.定义岗位角色

2.梳理工作任务

3.提炼知识技能

4.匹配学习方案

5.形成课程体系

二、内训师培养

1.内训师项目整体策划

2.内训师选拔

3.内训师培养(6DS)

4.内训师日常管理与机制

三、外部培训资源选择

1.外部课程引进

2.外部讲师引进

3.外部课程本地化策略

总结:培训体系全景图

刘畅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畅:敏捷人才梯队建设“四步法”4R工作坊
课程背景: 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我们是生产人才的,顺便制造一些电器。”一个企业需要持续稳健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而如何突破“人才瓶颈”的制约,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方面缓解关键岗位人才供给不足,另外一方面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梯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将从人才梯队建设的实操出发,从建立标准、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评估和输出人才四个方面帮助学员构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课程收益: 1.掌握人才梯队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2.能过通过方法和工具识别企业的关键人才 3.能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4.能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人才梯队搭建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从业者+培训管理者 课程方式:课堂讲授40%+案例分析40%+小组讨论与现场辅导20%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人才梯队再认知 一、 从人才发展看人才梯队建设 1. 人才梯队的基本概念 2. 人才梯队在人才发展中的位置 3. 人才梯队建设的作用 二、 人才梯队建设的基本问题 1.人才梯队建设的时机 2.人才梯队建设需要的内外部资源 3.人才梯队建设的几种倾向和类型 1)基于任职资格 2)基于人才盘点 3)基于人才储备 第二讲 人才梯队建设第一步:人才规划 一、 现状梳理 1. 岗位职级梳理 2. 组织结构梳理 3. 培训体系梳理 1) 制度、机制 2) 资源 4. 人才发展目标梳理 二、 确定方向 1. 确定人才方向 1) 全员梯队 2) 关键岗位人才梯队 3) 纵向职级梯队 4) 横向岗位梯队 2. 确定输出目标 1) 人才培养 2) 人才选拔 3) 接班人计划 4) 其他目标 第三讲 人才梯队建设第二部:人才识别 一、 确定人才标准 1. 确定评价指标 1) 绩效 2) 业绩 3) 能力 4) 潜力 5) 价值观 2. 开发并确定测评工具 3. 能力模型确定 二、开展人才盘点 1. 人才测评 1)能力/潜力/价值观线上测评 2)角色扮演 3)无领导小组 4)案例分析 5)360度测评 2.汇总并分析测评数据 3.形成测评报告并解读 4.形成人才九宫格 5.人才盘点校准会(人才盘点会) 1)组织结构及调整规划 2)关键岗位职责、编制合理情况 3)关键岗位人员盘点(业绩、能力、潜力排序) 第四讲 人才梯队建设第三步:人才培养 一、 人才培养规划 1. 培养机制 1) 人才池概念 2) 确定入池和出池规则 2. 培养资源 1) 内部资源 2) 外部资源 3. 培养类别 1) 关键人才培养 2) 纵向梯队培养 3) 横向岗位培养 4) 管培生培养 二、确定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2.培养周期 3.培养方式 1)课堂培训 2)自学任务 3)轮岗 4)时间任务 5)担任导师 4.绘制培养地图 第五讲 人才梯队建设第四步 :人才输出 一、 人才评估 1. 确定评估 2. 再见人才盘点 3. 述能会运用 4. 培养效果评估 1) 培训积分 2) 行为改进 3) 绩效评估 二、结果运用 1.人才池晋级 2. 绩效考核运用 3. 人才地图 作业:绘制人才地图 第六讲 人才梯队建设实操与最佳实践 一、 不同特色的人才梯队建设 1. 华为人才梯队建设分享 2. 新东方人才梯队建设分享 3. 奇瑞汽车人才梯队建设分享 二、 人才梯队建设实操 1.人才规划 2.人才识别 3.人才培养 4.人才输出 5.Q&A
• 刘畅:敏捷OKR绩效管理工作坊
课程背景: 从 20 世纪 50 年代(1950S)起,企业领导人开始尝试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技术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彼得·德鲁克介绍了目标管理(MBOS),是指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目标,就目标达成一致,并想办法把目标成成的管理过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在进行目标设置时 SMART 原则和 KPI 的方法开始流行。到 1999 年 John Doerr 把从 Intel 学到的 OKR 的方法介绍给了 Google, 变革了 Google 的目标设定方法。今天,OKRs 已经成为一位一种对标公司和员工个人目标的标准方法,在一些行业标杆企业中,成为提高卓越运营的基石。 课程收益: 了解OKR与KRI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OKR制定的基本流程并能够结合岗位制定OKR 了解OKR的运用场景并能有针对性的推行OKR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课程对象:HR部门、经营管理层、部门经理、主管等   课程方式:讲授、小组讨论、案例研讨、现场互动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 OKR再认知 一、现代企业的绩效管理 1.德鲁克绩效管理三问 2.绩效管理发展趋势 二、OKR的前世今生 1.OKR简史 2.OKR基本简介 1)什么是OKR 2)OKR的要素 3.OKR与KPI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讲 OKR制定流程 一、如何设定目标 1.从PDCA看OKR制定 2.良好目标的定义 3.如何撰写目标 练习:O的撰写 二、KR的制定 1.KR是什么 2.良好KR的标准 1)从SMART看KR 2)从5W2H看KR 3.制定KR的主义事项 练习:OKR样例示范 三、OKR推进执行 1.执行的关键 1)从个人和团队看OKR执行 2)从时间节奏看OKR执行 2.如何给OKR打分 3.如何进行定期回顾 第三讲 OKR运用场景与实操 一、OKR运用场景 1.OKR八大运营场景 2.实施OKR的条件 3.如何从公司角度制定OKR 二、OKR运用实操 1.发布公司结果目标,完成《目标体系模式图》 2.完成《部门OKR目标和关键成果》 3.完成《个人OKR目标和关键成果》 4.回顾和周期评分 5.OKR结果运用
• 刘畅:金牌面试官—不同场景的面试官修炼
课程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面试作为一种典型的甄别人才的方式,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发挥着它的作用;面试官如何明确在面试中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面试场景中结合场景的特点,设计有效的问题,准确的甄别候选人;如何对候选人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做到看人不走眼,实现真正意义上人岗匹配,这是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目标 1.明确面试官的类型与实质 2.掌握行为面试法的基本方法; 3.掌握无领导小组的基本操作; 4.掌握述能会的基本设计思路和技巧,能运用SSC法有效提问 5.基本掌握人才评价标准的设计方法 课程形式:课堂讲授50%+现场演练30%+案例讨论20% 课程时长:6小时 课程大纲: 第一章 面试官角色定位与认知 案例:一场失败的内部选拔面试 一、面试官的类型 1.从角色看面试官 (1)人力资源面试官 (2)业务部门面试官 (3)决策型面试官 2.从应用场景看面试官 (1)校招面试官 (2)社招面试官 (3)内部竞聘面试官 (4)人才选拔面试官 二、面试官的实质 1.从目标来看面试官 (1)职业匹配 (2)组织匹配 (3)任务匹配 (4)团队匹配 (5)个性匹配 2.从胜任看面试官 (1)知识 (2)技能 (3)素质 (4)行为 第二章 不同场景面试策略 一、社招面试场景 1.社招的特征 2.社招的典型面试策略1—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的基本流程 (2)结构化面试的注意事项 3.社招的典型面试策略2—行为描述面试法 (1)行为面试法的模型 (2)行为面试法的八大要点 (3)行为面试法的追问技巧 现场演练 二、竞聘面试场景 1.竞聘的特征 2.竞聘的典型面试策略—无领导小组 (1)无领导小组流程与目的 (2)无领导小组操作规范 (3)经典无领导小组试题演练 (4)无领导小组评审 三、人才选拔面试场景 1.人才选拔的模型机制 2.人才选拔流程及操作 3.人才选拔面试经典技术1——述能会 4.人才选拔面试经典技术2——灵魂三问SSC 现场演练:述能会与SSC 第三章 从任职资格看人才决策 一、任职资格标准的内涵与外延 1.麦克里兰教授-“外交官的甄选故事” 2.从绩效产生过程看任职资格 3.任职资格标准开发的基本步骤 4.资格标准设计的原则 二、任职资格标准构成 1.知识与技能标准 2.行为标准 3.素质标准 练习:从任职资格标准设计《面试评估表》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