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郑国的历史

2023-07-19 13:04:30
TAG: 历史
共1条回复
volcanoVol

郑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

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不与周室共存亡。

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

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只有“济、洛、河、颖之间”(济水、洛水、黄河、颖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

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桓公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之在东方的立足点。

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和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

郑国由畿内诸侯成为畿外诸侯。

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0君。

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弟王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郑国初为周王朝的畿内诸侯,周室衰微,郑桓公积极谋寻全身之策,不与周室共存亡。

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

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只有“济、洛、河、颖之间”(济水、洛水、黄河、颖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

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桓公听从史伯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之在东方的立足点。

当周室东迁,郑国的郑武公和郑庄公亦相继为王朝大臣,他们常借天子之名行兼并之实,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包括虢、郐两国。

郑国由畿内诸侯成为畿外诸侯。

郑国的东面就是鲁、宋,西北就是成周、卫、晋,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正如《国语·郑语》所说:“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周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

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

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

庄公知道后,责问平王,平王竭力否认,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并进行战争。

周天子的权威已扫地殆尽了。

郑国充份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

郑国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国。

它还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

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郑庄公多宠子。

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

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公子突是为郑厉公。

郑昭公逃到了卫国。

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谋杀祭仲。

事泄,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

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

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

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

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高渠弥逃回。

祭仲与高渠弥迎公子婴于陈,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

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

南方的楚国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

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

齐国则实行了改革,齐桓公开始称霸。

郑国位置处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

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

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

七穆执政时期,只有子产(郑穆公之孙,又称国侨或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

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前712年,郑、秦、晋三国伐许,许国战败,退居原许国东偏。

前697年,东偏的许国趁郑国内乱,夺回故地。

但是不久郑国于前665年和627年,郑国两次伐许。

之后前588年、前577年和前576年,郑国三次伐许,许都以割地请和。

前576年,许国长期为郑国所逼,只好远离旧许,迁至楚方城外的叶,寻求楚的保护。

之后许虽然在其他各国帮助下复国,但是最终于前504年为郑国所灭。

进入战国,郑国仍然得以苟延残喘。

此时郑国最大之敌人已经是新兴的韩国。

然郑国仍内乱内斗不止。

郑哀公为国人所杀,共公、幽公相继而立。

韩国攻郑,杀幽公。

于是国人立幽公之弟公子骀为君,是为郑繻公。

韩非则称郑国发生了太宰欣取郑事件,此事详情已难以考证。

郑繻公在位时,与韩国的战争互有胜负,而且形势曾一度好转。

繻公十五年,韩伐郑,取郑之雍丘;繻公十六年,败韩于负黍;繻公二十三年,围韩阳翟。

前375年,郑国灭于韩国。

在韩即将灭郑之际,郑国再次内乱。

郑繻公杀其相子阳,而子阳之党又杀繻公。

郑国这时根本不需要外国来灭也会自己灭亡。

子阳之时,郑国已经一分为三。

郑君乙二年,郑负黍反,归韩,十一年,取阳城,二十一年(前376年)韩灭郑。

郑国“七穆”,是指郑穆公兰的子孙,其中包括良氏、游氏、国氏、罕氏、驷氏、印氏、丰氏。

由于同出自郑穆公,因此把这七家统称为七穆。

七穆自郑襄公开始轮流把持了郑国军政大权,成为郑国实际的统治者。

因此他们往往与鲁国的三桓并称。

良氏:公子去疾,字子良,其后为良氏。

代表人物有公孙辄(子耳)、良宵(伯有)、良止 国氏:公子发,字子国,其后为国氏,代表人物有子产(名侨,称国侨或公孙侨); 驷氏:公子騑,字子驷,其后为驷氏,代表人物有子西(即公孙夏) 罕氏:公子喜,字子罕,其后为罕氏,代表人物有公孙舍之,以及舍之子罕虎、罕魋。

丰氏:子丰,名平,其后为丰氏,代人的有公孙段、丰卷。

游氏: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为游氏,代表人物有公孙虿、公孙楚、游眅(子明)、游吉(子大叔) 印氏:子印,其后为印氏,主要代表人物有公孙黑肱(子张)、印段、印癸

相关推荐

公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

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秦王子婴,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婴,一说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日。子婴与始皇帝嬴政的关系,基本认为祖父:始皇帝嬴政父亲:嬴扶苏(始皇长子) 身世考证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所以这种说法最正确。二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其实,这种说法不攻自破,始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当称皇帝之前就已经死了,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嫪毐与赵姬媾和所生之子[私生子])不到两岁时就被秦始皇摔死了,所以胡亥死时,其余兄弟都已经作古了。三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更站不住脚,因为秦始皇死时,只有扶苏和胡亥两位公子存活,所以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始皇帝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之所以能够继承帝位,之所以名正言顺,那就是因为他就是当时始皇帝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可知,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都已经死了。 这几种说法当中,“二世/兄之子/子婴” 一说较为流行。迄今为止,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此说。学界中大都支持支持第一说,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之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扶苏之长子)。 也有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第二说。论点包括: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尚有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第四说,论点如下: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蟜的儿子。《释名u2027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2023-07-18 23:46:363

郑国第七任国君:郑子婴简介,公子婴怎么死的?

人物生平 继承君位 郑子婴,姬姓,郑氏,名婴,字子仪,是郑庄公之子,郑昭公、郑厉公和郑子的弟弟,继位前称公子婴。 郑子元年(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郑子参加由齐国国君齐襄公主持的诸侯盟会。郑子年少时,曾和齐襄公结怨有仇。 郑子因不告谢齐襄公,齐襄公发怒,便埋伏带甲武士杀死郑子,并将跟随郑子参加盟会的大臣高渠弥五马分尸。当时公子婴在陈国作人质,郑子死后,执政大臣祭仲到陈国迎接公子婴回国继位,史称郑子婴。 (而《 史记 》则记载,齐襄公杀害郑子后,高渠弥逃回郑国,和祭仲一同到陈国迎接郑子婴回国继位。) 傅瑕弑杀 郑子婴十二年(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执政大臣祭仲去世。 郑子婴十四年(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在外流亡的郑厉公从栎邑带兵入侵郑国国都,到达大陵时,俘虏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郑厉公要挟傅瑕帮助自己回国复位,傅瑕说:“如果放了我,我可以替您杀掉郑子婴,让您回国再登君位。”郑厉公和傅瑕盟誓后,便将他释放。 同年六月二十日,傅瑕杀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迎接郑厉公回郑国,郑厉公从栎邑回到郑国重新继位。 史籍记载 《左传》桓公十八年至庄公十四年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家族成员 父亲 郑庄公,名寤生,第三任君主,春秋小霸。 兄弟 郑昭公,名忽,第四任及第六任君主。 郑厉公,名突,第五任及第九任君主。 郑子,名,第七任君主。
2023-07-18 23:46:421

公子婴 时期,秦朝 还有哪些人?比如他的长子、次子、韩谈

公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在这个时期还有哪些人呢?赵高,除赵高之外还有刘邦,子婴的政权便是被刘邦拿下,自然与他在同一时期。除了赵高刘邦之外,子婴还有两个儿子,与子婴本人共同谋杀赵高,其姓名、事迹皆失考。
2023-07-18 23:46:502

子婴的儿子叫什么

一是"秦二世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秦始皇本纪》的有关章句应该理解为:“立二世之兄、子婴为秦王。”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多采用第一种说法,又指子婴是二世长兄扶苏的儿子。
2023-07-18 23:47:022

公子婴是怎么死的

刘邦义军最先进入关中,子婴遂派将领率兵至峣关抵御,刘邦带军绕过峣关,越过蒉山,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十月,进入武关,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遂与妻子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装束,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在轵道亲自至刘邦军前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灭亡,所以子婴共当了46 天秦王。樊哙提议杀了子婴,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及纵火。
2023-07-18 23:47:122

嬴政自立为始皇帝,为什么到了公子婴即位却不称帝而称王?

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并且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千秋万世,所以自称始皇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秦并没有持续那么长时间,而是短暂灭亡,在灭亡前最后的君主是子婴,但是子婴却没有自称皇帝,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一种说法是当时子婴是赵高推举上位的,而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形势是各路诸侯争霸,那个情形有点像战国时期的时候,所以已经不是大一统王朝的秦自然不能还按大一统时期去考量,而对于赵高来说,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毕竟秦灭亡已经成了定局,那么即便是群雄涿鹿那赵高最后也希望能够留自己的一个位置,做不了皇帝可以做诸侯王,总之能留给自己权利就好。还有一种说法是赵高杀了胡亥,实际上是想自己取代他的位置,但是又怕遭到大臣的反对,所以就想了个办法,只立子婴为王,不立他为皇帝,以此来慢慢安抚那些大臣的心,等到恰当的时机再考虑杀掉秦王室的人自己取而代之。对于子婴来讲,他也想当皇帝,只是当时赵高有自己的打算,毕竟如果之后再一次想要杀掉子婴,自己也只是担负一个杀秦王的名声,而不是杀皇帝的骂名,他走的每一步都在为自己铺路,这也算是在他杀了胡亥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吧!
2023-07-18 23:47:2010

《楚汉传奇》秦三世子婴是谁的儿子?

《楚汉传奇》秦三世子子婴是扶苏的儿子,晨曦公主的弟弟,胡亥是秦始皇最小儿子,刚开始的时候,晨曦叫他叔叔。而据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从这里看出,子婴是胡亥的侄子。但是对于,子婴是扶苏的儿子也有人质疑。子婴在《史记》中分别出现于三个地方《始皇本纪》、《李斯列传》和《蒙恬列传》。二世继位后,对能威胁他皇位了始皇弟之子进行大肆屠杀,甚至连始皇帝的女儿也不放过。而秦二世死后,子婴被赵高立为接班人。子婴当然瞧出赵高的把戏,于是回家与两个儿子商量。而扶苏死时约30岁左右,子婴若为扶苏之子,根本不可能有两个可以与议大事的儿子。子婴诛杀赵高是:斋戒五天后,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宦官韩谈商量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诛杀他,便假装申张正义立我为王。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相约,灭掉秦朝的宗族后在关中称王。如今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在宗庙趁机杀掉我。我装病不去,赵高必定亲自来请,赵高来后就杀死他”。于是,子婴便假托生病,不理朝政。赵高数次派人来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果然亲自前往子婴所在的斋宫,说:“朝见宗庙有关国事,君王为什么不去?”趁此机会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2023-07-18 23:48:151

秦王子婴杀了赵高,这个子婴和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于秦王子婴和秦始皇的关系,现在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子婴极有可能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公子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另一种观点认为子婴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公元前207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逼死秦二世胡亥之后,本想自己当皇帝,但是,他深知自己非秦朝宗室,而且朝中大臣们也不答应。于是改立了公子婴为秦王,即秦三世。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所谓“二世之兄”,那便是胡亥的哥哥扶苏啦!因此,据此可知秦王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孙子。但又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丞相赵高对胡亥谎称山东起义军来了,骗秦二世胡亥前往观察,于是趁机将胡亥杀死了,并抢了秦国的玉玺,本想自称关中王。但是,考虑再三,觉得公子子婴才是秦朝宗室,而且素有仁义之名,深受百姓拥戴,于是“乃诏始皇之弟,授之玺”。因此,据此判断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弟弟。然而,我们还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密谋杀死赵高这件事情。既然能够参与密谋,说明年龄应该不小了。秦始皇是50岁的时后驾崩,而秦二世被害时年仅24岁,而扶苏是长子,假设始皇15岁成婚,16岁就生了扶苏。到扶苏16岁时再生子婴,始皇此时是32岁。到子婴16岁的时后始皇就已经48岁了。由此可见,如若子婴是扶苏的儿子,秦始皇的孙子,那么子婴的两个儿子才几岁啊!如何与之共谋呢?无论是《秦始皇本纪》,还是《李斯列传》都记载了子婴在诛杀赵高时和两个儿子商量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另外一个弟弟。
2023-07-18 23:48:3412

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呢?

胡亥继位后,将屠刀指向秦王室,几乎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为何没杀掉秦三世子婴呢?子婴是何许人也?第一种说法: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子婴是胡亥的侄子。从东汉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秦二世兄长的儿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胡亥的侄子。但是,从年龄上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子婴和两个儿子一起谋杀了赵高。儿子都能参与谋杀,说明已经成年了。这样算起来,子婴当时至少40多岁了。而秦始皇死时才50岁,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孙子。第二种说法:据《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子婴是胡亥的叔叔。书中记载道:“高(赵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就是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从年龄上说,我认为这种说法比较靠谱。胡亥没杀子婴的原因: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胡亥为什么没杀掉子婴了。胡亥只是担心同辈或下一辈的秦氏皇族篡权,不曾想自己死后,由上一辈人继位。胡亥就是再狼子野心,也不可能把秦王室祖宗十八代都杀光。
2023-07-18 23:49:2414

《秦始皇本纪》子婴是谁的孩子?

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1、胡亥兄长的儿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意思是:册立秦二世胡亥的兄长公子婴为秦王。此说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2、秦始皇的弟弟。《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意思是:赵高自己知道上天不准许他当皇帝,大臣们也不会允许他做皇帝,所以他叫来秦始皇的弟弟,把玉玺拿给他,要他当皇帝。3、胡亥的兄长。《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意思是: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秦始皇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相关信息: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2023-07-18 23:56:021

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秦二世胡亥不杀子婴,其实与子婴的身世有很大的关系。秦始皇死时,留有二十余子。胡亥是秦始皇少子,也就是小儿子。由于秦始皇突然离世,又在巡幸途中,加上身边随从官员和皇子,只有赵高和李斯以及胡亥,这就使得胡亥矫诏继位创造了条件。见惯后世子孙争立的秦始皇,特意留下遗诏进行规避,但因遗诏内容只是召回在外驻军的长子公子扶苏办理丧事,暗含让扶苏主政的意思,致使胡亥赵高和李斯三人认为扶苏的回归将使三人的权力和利益将要受损,赵高力促胡亥李斯合谋矫诏。前后一共签发了两封诏书,一封的主要内容是任命胡亥为太子接掌皇位,另一封以秦始皇口吻逼迫扶苏自杀。公元前210年,胡亥继位。在安葬秦始皇之后,赵高站在胡亥的立场上,再次建议胡亥将秦始皇留下的二十多个儿子斩杀。胡亥点头同意。公子高,将闾等22人先后被杀。除此之外,还有10位公主也未能幸免于难。也就在如此血雨腥风的时候,子婴没有故意去避嫌避祸,反而是主动跑到了胡亥面前,劝谏胡亥不要击杀蒙恬兄弟二人。请求胡亥吸取春秋战国时各诸侯的教训,不要诛杀忠臣,以免重蹈各诸侯覆辙,引来亡国灭种之祸。二世欲诛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迷案也就因子婴的这一次露面而引发。此时子婴是以二世兄子的身份劝谏的。但在三年后子婴的身份却又变了样子。秦二世三年,赵高借口皇宫内有贼,命女婿闫乐堂而皇之的领兵进入皇宫,再次强逼胡亥自杀,而后召集大臣和王侯于朝堂,告知胡亥身亡并选取新君,一番商议之后,还是赵高拿出决议,推选始皇弟子婴为新君。鉴于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六国贵族先后聚兵割据,关东不在大秦控制之下,并为了减弱六国对大秦的敌视而自降身份,新君称王不称皇帝,是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因为身份远近的问题,一个兄子,一个始皇弟,与胡亥之间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这个不同的身份,也就造成了连兄弟姐妹都不放过的秦二世,没有将子婴诛杀的主要原因。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存在,那就是子婴究竟是兄子,还是始皇弟?这与胡亥出不出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胡亥出手的主要原因是惧怕秦始皇留下的二十余子与自己争夺皇位,上文已经说过胡亥共杀了22位秦国公子和10位公主,基本上是将秦始皇的后代铲除干净,那么秦始皇的第三代就被自动赋予了皇位的继承权,同样对胡亥有威胁。可是,在这里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同样是上文提过了,子婴竟然主动出击,面谏胡亥。子婴所说的话,与其说建议,更像是批评教育。作为皇长子扶苏的儿子,子婴这么做无疑是自投罗网。可奇怪的是,于情于理都应该出手将子婴处死的胡亥,竟然轻轻松松让子婴逃过了此劫?那么,只有一种答案能够给与解释,子婴很可能不是兄子,而是始皇弟。我们来计算一下。秦始皇生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死于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享年50岁。按照15岁生子来计算的话,扶苏死的时候是秦二世元年,也就是35岁。扶苏15岁生子,扶苏死的时候子婴的年纪是20岁,子婴在20岁时,他的长子最多是5岁,次子最多是4岁。但是在子婴命人刺杀赵高前即秦始皇死后三年,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也就是子婴在与他两个6,7岁的儿子商议事关全家性命交关的大事,这本身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另外,子婴作为扶苏的直系亲属,去面谏秦二世不要击杀亲族。作为有罪的家属,甚至有可能连宫门都进不去,怎么可能去面谏秦二世,更何况此时此刻子婴自保都来不及。如果子婴是始皇弟,那么这些都顺理成章了。子婴作为旁支远族,对秦二世威胁不大,以宗室长者的身份出面劝谏秦二世也就合情合理了,秦二世没有出手杀子婴也说的过去了。另外,几乎掌控了大秦帝国的赵高,先后两次向大臣们夸赞和推选子婴。第一次,赵高与女婿阎乐和兄弟赵成商议谋杀胡亥之时,“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第二次,赵高逼杀胡亥后,身挎印玺召集众臣时。赵高曰: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秦始皇本纪》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李斯列传》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秦始皇本纪》乃立子婴为秦王。——《资治通鉴·第八卷》要知道,子婴如果是秦二世兄子的话,那么赵高不会先后两次夸赞和推选子婴,因为赵高之前受命于胡亥,对秦始皇二十余子施行虐杀。子婴一旦上位,势必会报复,事实也是如此。凶狠狡诈,老谋深算的赵高怎么会干这种不需要耗费多少脑细胞就可以想清楚的蠢事!?所以,子婴定然与秦始皇诸子并不是直接的血缘关系,对胡亥和赵高产生不了直接的威胁,才会成为秦二世元年的漏网之鱼。
2023-07-18 23:56:3013

公羊传:《襄公三年》原文译文

  【原文】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①。   公如晋。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槽②。公至自晋。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娄子、齐世子光③,己未,同盟于鸡泽④。陈侯使袁侨如会。其言如会何?后会也。   戊寅⑤,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曷为殊及陈袁侨?为其与袁侨盟也。   秋,公至自会。   冬,晋荀窑帅师伐许。   【注释】   ①三年: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公子婴齐:又称先大夫婴齐、左尹子重、令尹子重、子重,楚庄王之弟,楚国正卿。   ②壬戌:四月二十六日。长擂(chu初):何休注:“盟地者,不于都也。”可能是晋国都城近郊的地名。今址不详。   ③郑伯:即郑僖公,名究顽。成公之子,在位五年。世子光:即灵公太子,鲁襄公十年即位,为齐庄公。   ④己未:六月二十三日。鸡泽:地名,在今河北邯郸市东北。   ⑤戊寅:七月十三日。   【译文】   鲁襄公三年,春季,楚国大夫公子婴齐率领军队攻打吴国。鲁襄公到晋国去。   夏季,四月,壬戌这天,鲁襄公与晋悼公在长榕这个地方结盟。   鲁襄公从晋国回来。   六月,鲁襄公与单顷公、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郑僖公、莒子、邾娄子、齐国太子光会晤。己未这天,一起在鸡泽这个地方盟誓。陈成公派遣大夫袁侨“如会”。这里说“如会”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诸侯盟会结束后袁侨才到来。   戊寅这天,鲁国大夫叔孙豹与诸侯的大夫以及陈国的袁侨结盟。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陈国的袁侨呢?因为诸侯的大夫是在与袁侨结盟。   秋季,鲁襄公从盟会的地方回来。   这天冬天,晋国大夫荀苗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扩展阅读:《公羊传》理论特色   《春秋公羊传》作为今文学派的中坚,有独特的理论色彩。主要有三项:   1、政治性。讲“改制”,宣扬“大一统”,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   2、变易性。它形成了一套“三世说”历史哲学理论体系。《公羊传》讲“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是其雏形。董仲舒加以发挥,划分春秋十二公为“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表明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不是铁板一块,或凝固不变,而是可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3、《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所传闻世”是“据乱世”,“内其国外其夏”;“所闻世”是“升平世”,“内诸夏外夷狄”;“所见世”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按照今文公羊家的阐发,《春秋》之“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张三世”。即孔子将春秋242年的历史,划分成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今文家的这种认识有两点值得注意:   1、他们所“描述”的历史运动,并不符合史实但却符合“理想”。从春秋“本然”的历史来看,“三世说”的诬妄显而易见。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即指出:“此三世之说殊难稽信也。事实上春秋时愈降则愈不太平,政乱民苦无可告诉,可谓太平乎?”   至少从汉代起,今文公羊家已经对于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讨。根据公羊家的论述,人类历史的演进,从“据乱世”进入相对平和稳定的“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一条“理想”的社会发展轨辙。在这套理论中,蕴涵着“历史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样一种可贵的思想胚芽。   2、“三世说”在本质的规定性上是循环论的。但在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循环范围内,又存在着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序列,因而也就是一个“进化”的序列。何休注《公羊传》,更糅合了《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世说”历史哲学,论证历史是进化的,变易和变革是历史的普遍法则。   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时的进一步发挥: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春秋公羊经传解诂·隐公元年》)   照何休的解释,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经过了所传闻的衰乱世、所闻的升平世和所见的太平世这样三个阶段。而所以会是三个阶段者,盖由于“礼”是尚三的等等。这是何休的历史进化论,公羊传本身并没有这么多意思。自东汉以后,封建社会结构趋于稳定,主张“尊古”的古文经学更适于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取代了主张“改制”、“变易”的今文学说的尊崇地位。今文公羊学说从此消沉一千余年,迄清中叶方被重新提起。
2023-07-19 00:00:371

子婴与秦始皇是啥关系

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史记·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有人认为子婴很大程度上是成蟜之子。《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秦始皇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生下两个儿子,后来在嫪毐之乱中被处死,第三个叫成蟜,为秦庄襄王之子,秦王嬴政的弟弟,后来投降赵国。扩展资料秦末汉初,秦子婴是一个代表了秦朝命运悲剧的人物之一。秦始皇命丧东巡路途,让野心顿起的赵高有机可乘,他联合李斯矫诏弄死扶苏,杀掉蒙恬兄弟,然后又借机弄掉李斯,独揽大权。然而,当刘邦的军队开到咸阳城外面时,皇帝嬴胡亥屡屡下诏责骂赵高,引起赵高极度恐惧,然后联合其弟赵成及女婿阎乐弄死嬴胡亥,扶持秦子婴上位。秦子婴上位后,也对赵高势力极度不安,于是联合两个儿子一起将赵高骗进宫里杀掉。可是秦子婴才当了四十六天的秦王,刘邦就攻破秦军来到霸上约降子婴,秦子婴只好奉天子玺符,降织道旁,向刘邦投降。可是,当项羽的军队进入咸阳城后,就将子婴和秦的其他公子宗族全部杀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2023-07-19 00:00:454

秦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公子婴吗?

应该是秦二世胡亥,子婴只是秦王,不是皇帝,谢谢采纳!
2023-07-19 00:01:293

秦三世子婴是谁的儿子

邢冰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秦二世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秦始皇本纪》的有关章句应该理解为:“立二世之兄、子婴为秦王。” 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多采用第一种说法,又指子婴是二世长兄扶苏的儿子。
2023-07-19 00:02:242

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子婴简介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的胡亥还是杀死了蒙氏两兄弟。 《王的女人》中陈晓版子婴 之后,胡亥还在赵高的谗言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子婴却有幸活了下来。此时的子婴就知道,胡亥身边的赵高是一个奸佞小人,巧言令色祸害国家。 在使胡亥一人孤立无援,又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赵高杀死了胡亥,还拥立子婴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之后的子婴就诛杀了赵高。 子婴杀死赵高之后,刘邦的大军就兵临咸阳了。子婴也识趣,眼见大势已去,就拖家带口,身着白服,还带着皇帝的玉玺,兵符投降于刘邦。刘邦一时仁慈,就没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后,项羽又率军杀进了咸阳,此时的子婴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他还是死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中。 随着秦王子婴的死,秦始皇拼命打下的江山也都付之一炬,秦灭六国时的帝王之气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一个千疮百孔、战火纷飞的乱世。子婴在短短几天之内,经历登基、投降、死亡,人生跌宕起伏,各种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子婴是谁的儿子 子婴在秦朝江山即将崩坏之时临危受命,虽然无法挽救秦朝的颓势,加之身旁奸臣赵高不断蛊惑人心、危害朝政。仅仅在位四十六天的子婴不得不被迫改称为秦王,在这之后子婴也深知赵高不可留用,设计将这个把秦朝江山推向深渊的人处死了。那么子婴能在秦王朝崩坏之时继位为皇帝,很多人都好奇,这个秦王子婴究竟会是谁的儿子。 《楚汉传奇》中子婴 关于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历史上也并没有定论,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定子婴是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因为《史记》中有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历史学家翻译这句话为,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当然,历史上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在《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看群臣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所以就之能把子婴叫来,给他玉玺,立他为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字叫成蟜,并不是子婴,所以这个说法也就没能得到后世的认可。其他也有两外的一些说法,也都只是后世的猜测和讨论罢了。 子婴是秦王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因为在位时间极短,又设计杀死了大奸臣赵高而被历史记载。关于他的身世也因为没有过多的记载而受到后世的质疑和讨论。当然今天也有很多影视剧也有对这段故事进行改编,至于是否符合事实就需要观众们擦亮眼睛了。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要理清楚子婴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就要从子婴是谁的儿子开始聊起了。我们都知道子婴能够被拥立为秦王,一定是秦始皇的后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吴磊版子婴 但是关于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历史上也并没有定论,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定子婴是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因为在《史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历史学家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孙子了。而且当时胡亥是私自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所以原本可以做皇帝的是扶苏,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子婴能够第一个被选来立为秦王,因为如果子婴是扶苏的儿子,那么子婴被拥立为秦王这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的。 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在《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看群臣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只能把秦始皇的弟弟子婴给叫来,给他传国玉玺,立他为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字叫成蟜,而并不是叫子婴,所以这个说法也就没能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可。其他也有两外的一些说法,也都只是后世的猜测和讨论罢了。 所以我们基本上就能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 子婴的女儿 在历史上,秦王子婴并没有女儿,他只有两个儿子,子婴的两个儿子还参与了子婴诛杀赵高的计划当中。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子婴的两个儿子的姓名、事迹等都没有记载,也没有办法考证了。但是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子婴有女儿这件事情,反倒是在热播剧《楚汉传奇》中出现的一位幼公主,在剧中她的身份就是子婴的女儿。 幼公主 在电视剧中国这位幼公主最后也是跳井自杀了,但是子琪将军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幼公主的结局给交代了。因为没有见到幼公主的遗体,所以留给了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幼公主是以跳井为名,实则逃出了咸阳城,隐姓埋名生活了一辈子,这对幼公主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当然以上所述也都仅仅局限在电视剧中,史书上对于子婴的笔墨描写都不多,儿子更是少的可怜,所以至于女儿,就更谈不上了。综上所述,子婴有没有女儿就难说了,更何况要知道这个女儿的结局,那就更难的。 扮演幼公主的这位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名叫王茗的女孩,却因为幼公主这个角色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欢,她也是因为幼公主这个角色而正式出道的。在这之后,王茗签约了著名导演高希希的公司,同年出演了微电影《楚汉微电影》,在影片中饰演菊姑娘。相信这个漂亮的江南姑娘的星途也会一路坦荡的。
2023-07-19 00:03:071

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有人认为子婴很大程度上是成蟜之子。《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秦始皇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生下两个儿子,后来在嫪毐之乱中被处死,第三个叫成蟜,为秦庄襄王之子,秦王嬴政的弟弟。后来投降赵国。扩展资料: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2023-07-19 00:04:3111

公子婴 杀 赵高 时 秦朝 的 谋士 都有 哪些 ?

慰缭、王熬。。。不知道还活着吗
2023-07-19 00:06:465

公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

是秦始皇的儿子
2023-07-19 00:07:091

第一个统一中国并且称帝的皇帝,秦始皇还有后人存世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并且称帝的皇帝,秦始皇,大家一定都很清楚。但是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后人的去向也相当离奇。秦始皇作为质子出身在赵国,又名赵政。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后来赵政父亲秦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赵国并被安国君封为太子,8岁的嬴政才得已回国,并且改为羸政。公元前237年,赢政十三岁,因他父亲公子异人去世,他被立为秦王。由于他年纪尚小,秦国朝政被吕不韦和其他权臣把持。公元前239年,赢政二十一岁时,按照秦朝礼法,他必须亲政。这在当时的秦国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秦王朝的权力还牢牢掌握在吕不韦以及秦始皇的假父手上。直到年轻的秦王把自己的剑指向了吕不韦和嫪,人们才发现,这个年轻的秦王是个真正的狠角色。首先秦王除掉势力相庞大的嫪毐,并剪除了他的党羽。公元前237年,秦王罢免了吕不韦的职位,将他流放,从此真正的乾纲独断。秦始皇任用能臣李斯和军事专家尉缭子来辅佐自己实施统一战略,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灭掉了第一个强国——韩国。然后他又在赵国发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再又发动60万大军攻打楚国,使得当时第二强大的楚国也被灭亡。就这样秦王南征北战,逐渐把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给结束了。统一了6国的秦王嬴政,觉得王的称呼已经不能够形容自己了,遂改称“皇帝”,意思是“三皇五帝”的功劳合起来才能与他相提并论。三皇五帝具体的历史已经不可靠,但是传说当中三皇五帝建立的朝代流传了上千年乃至于上万年,而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却在秦二世的时候就:“一夫作难而七庙,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后人有说是因为秦始皇不行仁政,也有说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杀尽六国贵族的后代,但这已经不可考了。那么秦亡之后,秦始皇的后代又去了哪里,他们还有没有留下血脉来传承至今呢?经过专家考证,秦始皇有可能留下后代的分支为公子高一脉和公子婴一脉。公子高是胡亥的哥哥,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沙丘,赵高和李斯合谋矫诏立公子胡亥为秦二世。公子胡亥由于得位不正,就要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以防止他们来谋权篡位。公子高当然也受到了威胁,他想要逃走,却又害怕自己的族人被胡亥全部处死。无奈的公子高只好自请殉葬父亲秦始皇,然后请求胡亥放过自己的家人。胡亥和赵高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公子高的后人因此躲过一劫。秦朝灭亡后,公子高的后人不知所踪,很可能他们看到胡亥各种为所欲为已经逃跑了,因此他们是最有可能为秦始皇留下子孙的。而公子婴的身份就比较离奇了,有的人说他是胡亥的哥哥,有的人说他是胡亥的叔叔,但是他既然是叫“公子”,而且继承了秦王的王位,必然是秦公之子。因此专家猜测他可能是秦始皇一个庶出的儿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竞争王位的,所以被胡亥放过。公子婴后来继承了秦二世的位置,即秦三世。秦三世没做几天就被刘邦灭亡了,后来公子婴在战乱中被项羽杀死,但是他的两个日子却不知所踪,因此他也是有极大可能为秦始皇留下子孙的一脉。而如果这两支秦始皇的后人活了下来,他们最有可能的姓氏就是嬴、赵、秦、奉。“嬴姓”本来就是秦始皇的姓氏,所以他的后人姓嬴也是理所当然了。但是考虑到后来项羽对秦国王室大量的迫害,很可能秦始皇的后人会改姓,要么以自己的国为姓,改成“秦”姓,要么则以自己的氏为姓,改为“赵姓”——秦朝王室是嬴政姓赵氏。而奉有可能是秦始皇后人的原因是因为秦孝公变法时秦孝公的弟弟因为反对变法受到了商鞅的打击,他的后人因此都改姓奉。奉姓既然本身就是秦王朝的一支,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去投奔自己的远房亲戚并且改姓奉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直到今天,许多奉姓的家族还记得自己是秦国的后代呢。
2023-07-19 00:07:2912

《史记》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襃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於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兴者,楚其後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後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後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於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後,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桓公曰:“善。”於是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二岁,犬戎杀幽王於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後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是岁,武公卒,寤生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封弟段於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於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於是庄公迁其母武姜於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馀,已悔思母。颍谷之考叔有献於公,公赐食。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於是遂从之,见母。   二十四年,宋缪公卒,公子冯奔郑。郑侵周地,取禾。二十五年,卫州吁弑其君桓公自立,与宋伐郑,以冯故也。二十七年,始朝周桓王。桓王怒其取禾,弗礼也。二十九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三十三年,宋杀孔父。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   三十八年,北戎伐齐,齐使求救,郑遣太子忽将兵救齐。齐釐公欲妻之,忽谢曰:“我小国,非齐敌也。”时祭仲与俱,劝使取之,曰:“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也。   四十三年,郑庄公卒。初,祭仲甚有宠於庄公,庄公使为卿;公使娶邓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是为昭公。   庄公又娶宋雍氏女,生厉公突。雍氏有宠於宋。宋庄公闻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诱召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以求赂焉。祭仲许宋,与宋盟。以突归,立之。昭公忽闻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丁亥,忽出奔卫。己亥,突至郑,立,是为厉公。   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奈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夏,厉公出居边邑栎。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   秋,郑厉公突因栎人杀其大夫单伯,遂居之。诸侯闻厉公出奔,伐郑,弗克而去。宋颇予厉公兵,自守於栎,郑以故亦不伐栎。   昭公二年,自昭公为太子时,父庄公欲以高渠弥为卿,太子忽恶之,庄公弗听,卒用渠弥为卿。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己,冬十月辛卯,渠弥与昭公出猎,射杀昭公於野。祭仲与渠弥不敢入厉公,乃更立昭公弟子为君,是为子也,无谥号。   子元年七月,齐襄公会诸侯於首止,郑子往会,高渠弥相,从,祭仲称疾不行。所以然者,子自齐襄公为公子之时,尝会斗,相仇,及会诸侯,祭仲请子无行。子曰:“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於是祭仲恐齐并杀之,故称疾。子至,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高渠弥亡归,归与祭仲谋,召子弟公子婴於陈而立之,是为郑子。是岁,齐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   郑子八年,齐人管至父等作乱,弑其君襄公。十二年,宋人长万弑其君湣公。郑祭仲死。   十四年,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使人诱劫郑大夫甫假,要以求入。假曰:“舍我,我为君杀郑子而入君。”厉公与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突自栎复入即位。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中,内蛇死。居六年,厉公果复入。入而让其伯父原曰:“我亡国外居,伯父无意入我,亦甚矣。”原曰:“事君无二心,人臣之职也。原知罪矣。”遂自杀。厉公於是谓甫假曰:“子之事君有二心矣。”遂诛之。假曰:“重德不报,诚然哉!”   厉公突後元年,齐桓公始霸。   五年,燕、卫与周惠王弟穨伐王,王出奔温,立弟穨为王。六年,惠王告急郑,厉公发兵击周王子穨,弗胜,於是与周惠王归,王居于栎。七年春,郑厉公与虢叔袭杀王子穨而入惠王于周。   秋,厉公卒,子文公踕立。厉公初立四岁,亡居栎,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二十八年。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   二十四年,文公之贱妾曰燕吉,梦天与之兰,曰:“余为伯鯈。余,尔祖也。以是为而子,兰有国香。”以梦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兰为符。遂生子,名曰兰。   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   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卫,於是郑伐滑。周襄王使伯犕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而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犕。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郑,郑文公居王于氾。三十八年,晋文公入襄王成周。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於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於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於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於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吉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後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後也。且夫人子尽已死,馀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缪公。   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於崤。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三年,郑发兵从晋伐秦,败秦兵於汪。   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一年,与宋华元伐郑。华元杀羊食士,不与其御羊斟,怒以驰郑,郑囚华元。宋赎华元,元亦亡去。晋使赵穿以兵伐郑。   二十二年,郑缪公卒,子夷立,是为灵公。   灵公元年春,楚献鼋於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於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   襄公立,将尽去缪氏。缪氏者,杀灵公、子公之族家也。去疾曰:“必去缪氏,我将去之。”乃止。皆以为大夫。   襄公元年,楚怒郑受宋赂纵华元,伐郑。郑背楚,与晋亲。五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六年,子家卒,国人复逐其族,以其弑灵公也。   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後舍。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於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   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於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於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十八年,襄公卒,子悼公氵费立。   悼公元年,鄦公恶郑於楚,悼公使弟仑於楚自讼。讼不直,楚囚仑。於是郑悼公来与晋平,遂亲。仑私於楚子反,子反言归仑於郑。   二年,楚伐郑,晋兵来救。是岁,悼公卒,立其弟仑,是为成公。   成公三年,楚共王曰“郑成公孤有德焉”,使人来与盟。成公私与盟。秋,成公朝晋,晋曰“郑私平於楚”,执之。使栾书伐郑。四年春,郑患晋围,公子如乃立成公庶兄繻为君。其四月,晋闻郑立君,乃归成公。郑人闻成公归,亦杀君繻,迎成公。晋兵去。   十年,背晋盟,盟於楚。晋厉公怒,发兵伐郑。楚共王救郑。晋楚战鄢陵,楚兵败,晋射伤楚共王目,俱罢而去。十三年,晋悼公伐郑,兵於洧上。郑城守,晋亦去。   十四年,成公卒,子恽立。是为釐公。   釐公五年,郑相子驷朝釐公,釐公不礼。子驷怒,使厨人药杀釐公,赴诸侯曰“釐公暴病卒”。立釐公子嘉,嘉时年五岁,是为简公。   简公元年,诸公子谋欲诛相子驷,子驷觉之,反尽诛诸公子。二年,晋伐郑,郑与盟,晋去。冬,又与楚盟。子驷畏诛,故两亲晋、楚。三年,相子驷欲自立为君,公子子孔使尉止杀相子驷而代之。子孔又欲自立。子产曰:“子驷为不可,诛之,今又效之,是乱无时息也。”於是子孔从之而相郑简公。   四年,晋怒郑与楚盟,伐郑,郑与盟。楚共王救郑,败晋兵。简公欲与晋平,楚又囚郑使者。   十二年,简公怒相子孔专国权,诛之,而以子产为卿。十九年,简公如晋请卫君还,而封子产以六邑。子产让,受其三邑。二十二年,吴使延陵季子於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者侈,难将至,政将及子。子为政,必以礼;不然,郑将败。”子产厚遇季子。二十三年,诸公子争宠相杀,又欲杀子产。公子或谏曰:“子产仁人,郑所以存者子产也,勿杀!”乃止。   二十五年,郑使子产於晋,问平公疾。平公曰:“卜而曰实沈、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对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旷林,不相能也,日操干戈以相征伐。后帝弗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娠大叔,梦帝谓己:u2018余命而子曰虞,乃与之唐,属之参而蕃育其子孙。u2019及生有文在其掌曰u2018虞u2019,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国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由是观之,则台骀,汾、洮神也。然是二者不害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之菑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不时禜之;若君疾,饮食哀乐女色所生也。”平公及叔向曰:“善,博物君子也!”厚为之礼於子产。   二十七年夏,郑简公朝晋。冬,畏楚灵王之强,又朝楚,子产从。二十八年,郑君病,使子产会诸侯,与楚灵王盟於申,诛齐庆封。三十六年,简公卒,子定公宁立。秋,定公朝晋昭公。   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而自立,为平王。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   四年,晋昭公卒,其六卿强,公室卑。子产谓韩宣子曰:“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六年,郑火,公欲禳之。子产曰:“不如修德。”   八年,楚太子建来奔。十年,太子建与晋谋袭郑。郑杀建,建子胜奔吴。十一年,定公如晋。晋与郑谋,诛周乱臣,入敬王于周。   十三年,定公卒,子献公虿立。献公十三年卒,子声公胜立。当是时,晋六卿强,侵夺郑,郑遂弱。   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及闻子产死,孔子为泣曰:“古之遗爱也!”   八年,晋范、中行氏反晋,告急於郑,郑救之。晋伐郑,败郑军於铁。   十四年,宋景公灭曹。二十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而常相於齐。二十二年,楚惠王灭陈。孔子卒。三十六年,晋知伯伐郑,取九邑。   三十七年,声公卒,子哀公易立。哀公八年,郑人弑哀公而立声公弟丑,是为共公。共公三年,三晋灭知伯。三十一年,共公卒,子幽公已立。幽公元年,韩武子伐郑,杀幽公。郑人立幽公弟骀,是为繻公。   繻公十五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郑城京。   十六年,郑伐韩,败韩兵於负黍。二十年,韩、赵、魏列为诸侯。二十三年,郑围韩之阳翟。   二十五年,郑君杀其相子阳。二十七年,子阳之党共弑繻公骀而立幽公弟乙为君,是为郑君。郑君乙立二年,郑负黍反,复归韩。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   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   太史公曰:语有之,“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甫瑕是也。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此与晋之里克何异?守节如荀息,身死而不能存奚齐。变所从来,亦多故矣!
2023-07-19 00:09:071

为什么赵高与阎乐和赵成商议废掉秦二世,另立公子婴做皇帝?

秦始皇当初在建立大秦帝国的时候就希望自己后代能够千世万世,但是没想到在他死后,赵高联合李斯一起杀了本该继承皇位的扶苏转而立了胡亥为帝,之后就有了秦二世,但是赵高野心极大,在后期害死了李斯,让胡亥做了傀儡,甚至想取而代之,但最终被子婴所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赵高实际上算是胡亥的老师,当初想要推胡亥上位也是为了方便自己能够操控,间接掌握国家大权,所以基本上胡亥在位的时候都是吃喝玩乐不管朝政,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当各路诸侯都快要攻破咸阳的时候,赵高想要跟刘邦议和,就想杀掉胡亥取而代之。胡亥在火烧眉毛的情况下依然不自知,当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竟然以为自己也是头昏眼花,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赵高派人杀了秦二世。本来赵高杀了胡亥想要自己上位,但是他当时准备坐到龙椅上的时候,突然发生地震,那个时候的人们非常迷信,觉得这可能是上天要惩罚他,不想让他做皇帝,所以赵高想了个办法,就是找到当时跟秦皇室有血脉关系的子婴,打算立他为王,重复之前立胡亥为王的老路,想要继续当幕后推手。但是子婴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看破了赵高的诡计,也不想做赵高的傀儡,所以装病等待赵高来找他,中间在家里设伏最终杀了赵高,结束了这个宦官的一生,也算是除了一大害,之后子婴投降,宣告秦灭亡。
2023-07-19 00:09:159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4)

县陈谁料复封陈?跖舜还从一念新。 南楚义声驰四海,须知贤主赖贤臣。 孔宁归国,未一月,白日见夏征舒来索命,因得狂疾,自赴池中而死。死之后,仪行父梦见陈灵公(妫平国)、孔宁与征舒三人,来拘他到帝廷对狱,(可见征舒死得不服,即上帝亦须另断其狱也。)梦中大惊,自此亦得暴疾卒。此乃淫人之报也! 再说公子婴齐既返楚国,入见庄王(芈旅),犹自称陈公婴齐。庄王曰:“寡人已复陈国矣,当别图所以偿卿也。”婴齐遂请申(河南南阳)、吕(河南南阳西)(二邑名。)之田,庄王将许之。屈巫奏曰:“此北方之赋,国家所恃以御晋寇者,不可以充赏。”庄王(芈旅)乃止。及申叔时告老,庄王封屈巫为申公,屈巫并不推辞。婴齐由是与屈巫有隙。(赏别人则以为不可,与己则受之而不辞,何以服人。)周定王(姬瑜)十年(-597),楚庄王(芈旅)之十七年也。 庄王(芈旅)以陈虽南附,郑犹从晋,未肯服楚,乃与诸大夫计议。令尹孙叔敖曰:“我伐郑,晋救必至,非大军不可。”庄王曰:“寡人意正如此。”乃悉起三军两广之众,浩浩荡荡,杀奔荥阳而来,连尹襄老为前部。临发时,健将唐狡请曰:“郑小国,不足烦大军,狡愿自率部下百人,前行一日,为三军开路。”襄老壮其志,许之。唐狡所至力战,当者辄败,兵不留行,每夕扫除营地,以待大军。庄王(芈旅)率诸将直抵郑郊,未曾有一兵之阻,一日之稽。庄王怪其神速,谓襄老曰:“不意卿老而益壮,勇于前进如此!”(安知不是得夏姬之力乎?一笑。)襄老对曰:“非臣之力,乃副将唐狡力战所致也。”庄王(芈旅)即召唐狡,欲厚赏之。唐狡对曰:“臣受君王之赐已厚,今日聊以报效,敢复叨赏乎?”庄王讶曰:“寡人未尝识卿,何处受寡人之赐?”唐狡对曰:“绝缨会上,牵美人之袂者,即臣也。蒙君王不杀之恩,故舍命相报。”庄王叹息曰:“嗟乎!使寡人当时明烛治罪,安得此人之死力哉?”命军正纪其首功,俟平郑之后,将重用之。唐狡谓人曰:“吾得死罪于君,君隐而不诛,是以报之。然既已明言,不敢以罪人徼(音脚)后日之赏。”即夜遁去,不知所往。(受德则报之以功,逃赏则洁身而去,出处得当,高似先轸等人。)庄王(芈旅)闻之,叹曰:“真烈士矣!”大军攻破郊关,直抵城下。庄王传令,四面筑长围攻之,凡十有七日,昼夜不息。郑襄公(姬坚)恃晋之救,不即行成,军士死伤者甚众。城东北角崩陷数十丈,楚兵将登,庄王闻城内哭声震地,心中不忍,麾军退十里。公子婴齐进曰:“城陷正可乘势,何以退师?”庄王曰:“郑知吾威,未知吾德,姑退以示德。视其从违,以为进退可也。”(楚庄霸气,处处可爱。)郑襄公(姬坚)闻楚师退,疑晋救已至,乃驱百姓修筑城垣,男女皆上城巡守。庄王(芈旅)知郑无乞降之意,复进兵围之。郑坚守三月,力不能支。楚将乐伯率众自皇门先登,劈开城门。庄王下令,不许虏掠,三军肃然。行至逵路,(城中大街。)郑襄公(姬坚)肉袒牵羊,以迎楚师,辞曰:“孤不德,不能服事大国,使君王怀怒,以降师于敝邑,孤知罪矣!存亡死生,一惟君王命。若惠顾先人之好,不遽剪灭,延其宗祀,使得比于附庸,君王之惠也!”公子婴齐进曰:“郑力穷而降,赦之复叛,不如灭之。”庄王曰:“申公(谓申叔时。)若在,又将以蹊田夺牛见诮(音窍)矣!”即麾军退三十里。(申公一谏,不惟存陈,又能存郑,仁人之言,其利溥[音普,广大]哉。)郑襄公(姬坚)亲至楚军,谢罪请盟,留其弟公子去疾为质。
2023-07-19 00:09:531

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秦三世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

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秦三世子婴究竟是扶苏的儿子。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秦三世子婴第一次出场是在秦二世登基不久后,当时赵高私自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让皇长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自杀,这个时候子婴私下劝谏二世,不过秦二世的为人大家都清楚,根本听不进去子婴的忠言,子婴是一个非常有智谋的人,这也让他在胡亥作乱的时候幸存下来。最后韬光养晦,等到登基之后直接诛杀了赵高,并且将秦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历史上有人说如果秦国没有被项羽刘邦等人推翻的话,可能在子婴的手上会发展的更好,但历史毕竟是历史,无法改变的是子婴力挽狂澜也没有逃过秦国灭亡的一刻,虽然刘邦没杀了子婴,但最终还是被项羽所杀。扩展资料: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极度膨胀的丞相赵高试图自立为帝,通过指鹿为马清洗朝堂后,派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屠尽兄弟姊妹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但赵高也留了一手,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他说:“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并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
2023-07-19 00:10:0113

秦王子婴是不是扶苏的儿子呢?胡亥杀了扶苏,为什么却没杀掉子婴?

秦王子婴是原秦太子扶苏儿子的说法,没有任何明确的记载只是后世的推断。做为煌煌大秦的最后一位王,子婴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做为嬴氏子孙他还是很有祖先的血性的,赵高杀秦二世去帝号扶立他为秦王仅仅5天后,他便手刃赵高夺回大权。奈何大势已去,子婴向刘邦献玺沦为亡国之君,他作为最后一代秦王仅在位了46天。接着他又被迫再一次迎降项羽,受尽屈辱却最终落得一个被项羽所杀的下场。由于子婴做秦王的时间太短,所以有关他的历史记载非常稀少,他做秦王前的事迹几乎都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子婴的生父是谁在历史上一直颇有争议,带来这个争议的正是司马迁,因为他在《史记》中居然记录了子婴三种不同的出身。胡亥之侄说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子婴是胡亥的侄子,但是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这就没有任何记录了。秦始皇的儿子史册说有23个之多,但是这其中留下名字的仅有嬴扶苏、嬴高、嬴将闾、嬴胡亥等四人。据信是因为胡亥在大肆杀戮了兄弟姊妹后,为了避免这些兄弟姊妹后人以后谋朝篡位,所以故意抹去了兄弟姊妹之名。关于子婴的父亲,很多人偏向于是扶苏。之所以会有这个结论,是因为史载子婴手刃了赵高,所以子婴的年龄不会太小。而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死时年仅31岁(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便灭亡,所以子婴是扶苏儿子的话,手刃赵高时也就才17、8岁左右。然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却记录子婴与自己的儿子谋划诛杀赵高,“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所以子婴如果是秦始皇的孙子,那他的儿子都应该非常小,他怎么可能会让他们参与到诛杀赵高,这样的绝密大事中来呢?因此子婴只要是秦始皇的孙子,就与司马迁的相关记录是矛盾的,所以子婴是胡亥侄子的说法无疑是最不靠谱的。但是这又是被《汉书》等正史认可的说法,因此也是现在的官方文献的说法。胡亥之兄说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史记·六国年表》)持此一说者认为这句话意思是胡亥的兄长嬴子婴,但是前面那一句中明确说是兄长儿子子婴,所以这句话这么解释就有些牵强了,但是它又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况。由于秦始皇从未立过皇后,所以他的皇子也就不存在什么嫡子,是儿子大家都一样有继承权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何赵高、李斯敢于拥立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的根源。秦帝国之所以二世而亡,秦始皇不立皇后无嫡子导致权臣钻空子拥立幼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胡亥登基后深知自己得位不正,因此他为了巩固地位对自己的兄姐展开了无情的屠戮,史载12位皇子和秦始皇全部的10个女儿都被他杀了!之前胡亥诛除扶苏的党羽蒙恬一族时,子婴为蒙氏一族秉公直言:“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史记·蒙恬列传》)有意思的是,正谋划诛除兄姐的胡亥,对撞到枪口上来的子婴却网开了一面。想来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子婴没有皇位继承权,因为不构成威胁得以逃过一劫;第二,子婴跟胡亥、赵高非常亲近得以幸免。子婴诛杀赵高时,子婴的儿子也大概有个15、6岁了,所以子婴与他们商议也说得过去。因此子婴是胡亥兄长一说是符合逻辑的,比胡亥侄子一说更符合史记的记载。胡亥之叔说与胡亥堂兄说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史记·李斯列传》)这一句中的子颇有争议,理解成子婴的名字的话,子婴就是胡亥的叔叔。如果理解成弟弟的儿子的话,那么就是胡亥的堂兄。这两种理解都有一个麻烦,因为史料中除了起兵反叛的长安君成蝺,再没有其它秦始皇兄弟的记载,而成蝺史书也未记录他有没有儿子。不过叔叔和堂兄继承权排名极低,这倒是符合子婴被胡亥放过一马的情况。这两说大体都成立,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可是细品之下《史记》中关于子婴的记载,还是有些令人疑惑。赵高为何要立一个年长的子婴呢?赵高和李斯立胡亥不就是图他年纪小好掌控吗?子婴按照史料说法在咸阳民众中还是颇有威望的,而且他有两个儿子不是吗?子婴与儿子商议诛杀赵高这个记录最奇怪的地方也在这,既然子婴有儿子,为何赵高还要立颇有威望的子婴,而不立更便于掌控的其子呢?赵高难道就没有一点提防子婴的心吗?我不由推出一个令人有些胆寒的猜想,莫非赵高弑君,子婴也是同谋?不知为何,司马迁《史记》中对子婴的身世记载有三种,而司马迁也没对这三个身世做出任何的评判。由于存世的关于子婴的身世记录都出自《史记》,这让后世根本无从对子婴的身世下定论。
2023-07-19 00:11:044

做了46天皇帝的子婴,他是秦始皇的儿子吗?

先说答案,子婴不是秦始皇的儿子。接下来分析一下子婴是谁。在公元前221年,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继承了王位,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秦二世胡亥开始了对自己兄弟姐妹的大肆屠杀。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要知道在秦朝宗法制影响下当时的女性地位并不高,根本就没能力有对秦二世的统治造成任何威胁,可秦二世胡亥依然不放过任何一人。可是在如此大规模的杀戮之下,子婴居然存活了下来。行事作风如此狠辣果决饿秦二世胡亥为什么会放过了子婴?唯一的理由就是子婴对他的皇位不会造成威胁,所以子婴绝对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甚至不可能是公子扶苏的儿子。那么子婴是谁呢,先看看秦二世被杀后,子婴的继位过程,《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杀害了秦二世的赵高知道自己做皇帝是没有人会同意的,于是他立了子婴继承皇位,而他的这一做法并没有遭到群臣的反对,可见子婴继承皇位还是等到秦人认可的,这也说明子婴确定是有皇室血统的。根据《史记u2022李斯列传》记载:“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子婴继位后,知道赵高辅佐自己继位只是他的权宜之计,早晚还会害死他的,于是子婴计划除掉赵高,而与他一起谋划这件事的是子婴的儿子。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不可能是与稚气未脱的小朋友一起谋划,这说明他的儿子即使没有到18岁,至少已经具有了成年人的体魄与胆识。这样的话子婴怎么也应该是接近40岁的年纪。秦始皇死的时候50岁,扶苏死的时候大概30多岁,胡亥死的时候24岁,他们的死亡发生的时间接近,所以从年龄上来看,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更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年龄对不上。那么,子婴其实很可能就是《史记u2022李斯列传》中说的“乃召始皇弟”,也就是秦始皇同族的弟弟,也就是公子扶苏和秦二世胡亥的族叔。这也是秦二世胡亥杀害了所有兄弟姐妹,而子婴却没事的原因。还有一种可能是子婴其实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可成蟜跟秦始皇兄弟并不是太融洽,在秦始皇派他去攻打赵国的时候,他居然公开背叛秦国,投降了赵国。有很多人推断成蟜虽然逃到了赵国杳无音信,但是他的家属很有可能还留在秦国。如果子婴真的是成蟜的儿子,那他不在秦二世胡亥的清洗之列到是很正常,但是他作为叛臣之子能不能受到群臣的拥戴也是个疑问。所以,综合以上,子婴肯定不会是秦始皇的儿子,他应该是秦始皇同族的弟弟。
2023-07-19 00:12:3910

谁知道楚汉传奇中40集公子婴失散多年的幼公主的扮演者是谁吗?长得挺漂亮的!

演员 王茗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1042.htm
2023-07-19 00:17:272

夏姬魂断何处(关于夏姬)

夏姬,春秋时郑穆公之女。初嫁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徵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娶以奔晋。     东周时期,陈国有个大夫叫夏御叔,食采邑于株林,娶郑穆公的女儿为妻,名叫夏姬。   夏姬生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狐色狐媚,妖淫成性。少女时即成为兄长与国内权臣染指的对象。传说在她及笄之年,梦见一个伟岸异人,星冠羽服,自称上界天仙,与她交合,教她吸精导气的方法,名为“素女采战术”,能使女人欲老还少。夏姬从而也得知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采补之术。  她未出嫁时,便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蛮死去,她就嫁给夏御叔,夏姬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虽然夏御叔有些怀疑,但是惑于夏姬的美貌,也无暇深究。这个孩子取名夏南。夏南十二岁时其父病亡,夏姬隐居株林。夏御叔壮年而逝,有人就说是死在夏姬的“采补之术”。夏姬成了一个不甘寂寞的寡妇,花开花落,独守空闺。  这夏姬年近四十,仍是云鬟雾鬓、剪水秋眸、肌肤胜雪。没有多久,经常进出株林豪华别墅的孔宁与仪行父,先后都成了夏姬的床幕之宾。孔宁和仪行父与御叔关系不错,曾窥见夏姬的美色,心中念念不忘。孔宁从夏姬那里出来,里面穿着从夏姬那里偷来的锦裆,向仪行父夸耀。仪行父心中羡慕,也私交夏姬。夏姬见仪行父身材高大,鼻准丰隆,也有相与的心思。仪行父广求助战奇药以媚夏姬,夏姬对他越发倾心。  一天仪行父对夏姬说:“你赐给孔大夫锦裆,今天也请你给我一件东西以作纪念。”夏姬嘻嘻笑着说:“锦裆是他偷去的,不是妾所赠。”又附耳说:“虽然同床共枕,也有厚薄之分。”于是解下她穿的碧罗襦赠给仪行父。仪行父自此往来更密,孔宁不觉受到冷落。孔宁知道夏姬与仪行父过往甚密,心怀妒忌,于是心生一计。一天孔宁独自去见陈灵公,言谈之间,向陈灵公盛赞夏姬的美艳,并告诉陈灵公夏姬娴熟房中术,天下无双。陈国的国君陈灵公是个没有威仪的君主,他为人轻佻傲慢,耽于酒色,逐于游戏,对国家的政务不闻不问。灵公说:“寡人久闻她的大名,但她年龄已及四旬,恐怕是三月的桃花,未免改色了吧!”孔宁忙说:“夏姬熟晓房中之术,容颜不老,常如十七八岁女子模样。且交接之妙,大非寻常,主公一试,自当魂销。”灵公一听,欲火中烧,面孔发赤,恨不得立刻见到夏姬。  第二天陈灵公微服出游株林,孔宁在后边相随,这一游就游到了夏家。事前已经得到消息,夏姬命令家人把里里外外打扫得纤尘不染,更是张灯结彩,预备了丰盛的酒馔,自己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等到陈灵公的车驾一到,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夏姬穿着礼服出迎,她对灵公说:“不知主公驾临,有失迎接。”其声如黄莺,委婉可人。灵公一看她的容貌,顿觉六宫粉黛全无颜色,即刻命夏姬:“换掉礼服,引寡人园中一游。”夏姬卸下礼服,穿一身淡装,恰似月下梨花,雪中梅蕊,另有一番风姿。夏姬前面做向导,灵公、孔宁相随入园。园子不大,却有乔松秀柏,奇石名葩,池沼亭轩,朱栏绣幕。陈灵公观看了一番,见轩中筵席已经备好,就坐了下来,孔宁坐在左边,夏姬坐在右边,酒摆在中间,灵公目不转睛,夏姬也流波送盼。陈灵公方寸大乱。酒不醉人人自醉,又有孔宁在旁敲边鼓,灵公喝得大醉。夏姬也秋波流盼,娇羞满面。  这夜,灵公拥夏姬入帷,解衣共寝。但觉肌肤柔腻,芬芳满怀,欢会之时,宛如处女。对于这个一国之君,夏姬使出了浑身解数,有少女的羞涩,表现出弱不胜情的模样;有少妇的温柔,展示出柔情万种的态势;更有妖姬的媚荡,流露出分外的新鲜与刺激;整夜风月无边,不知东方既白。灵公叹道:“寡人遇天上神仙也不过如此而已!”灵公本有狐臭,床   笫功夫也不如孔、仪二大夫,但妇道人家三分势利,不敢嗔嫌,枕席之上虚意奉承,睡至鸡鸣方才起身。灵公说:“寡人得交爱卿,回视六宫有如粪土。但不知爱卿是否有心于寡人?”夏姬怀疑灵公已知孔、仪二大夫之事,于是回答说:“贱妾不敢相欺,自丧先夫,不能自制,未免失身他人。今日得以侍候君主,从此当永远谢绝外交,如敢再有二心,当以重罪!”灵公欣然说:“爱卿平日所交之人能告诉寡人吗?”夏姬说:“孔、仪二大夫,因抚遗孤,遂及于乱,再没有其他人了。”灵公大笑说:“难怪孔宁说卿交接之妙,大异寻常,若非亲试,怎么会知道?”灵公起身,夏姬把自己贴身穿的汗衫给灵公穿上说:“主公看见此衫,如看见贱妾。”  次日早晨退朝,百官都散去了,灵公召孔宁感谢他荐举夏姬的事,又召仪行父说:“如此乐事,何不早让寡人知道?你二人占了先头,是什么道理?”孔、仪二大夫说:“臣等并无此事。”灵公说:“美人亲口所言,你们也不必避讳。”孔宁回答说:“这好比君有食物,臣先尝之,父有食物,子先尝之。倘若尝后觉得不美,不敢进君。”灵公笑着说:“不对。比如熊掌,让寡人先尝也不妨。”三个人嘻嘻哈哈,胡言乱语。灵公撩起衣服,扯着衬衣向二大夫显示,孔宁撩开衣服,露出锦裆,仪行父解开碧罗襦。灵公又笑,说:“我们三人,随身都有所证,改天同往株林,可做连床大会!”  陈灵公本是个没有廉耻的人,再加上孔、仪二人一味奉承帮衬,更兼夏姬善于调停,三人抱成团,弄出个一妇三夫同欢同乐的格局。夏姬的儿子夏南渐渐长大知事,不忍见其母亲所为,只是碍于灵公,无可奈何。每次听说灵公要到株林,就托辞避出,落得眼中清静。  转眼间夏南长到十八岁,生得长躯伟干,多力善射。灵公为取悦夏姬,就让夏南袭父亲的司马官职,执掌兵权。夏南因感激嗣爵之恩,在家中设宴款待灵公。夏姬因儿子在座,没有出陪,酒酣之后,君臣又互相调侃嘲谑,毫无人形。夏南因心生厌恶,便退入屏后,偷听他们说话。灵公对仪行父说:“夏南躯干魁伟,有些像你,是不是你生的?”仪行父大笑:“夏南两目炯炯,极像主公,估计还是主公所生。”孔宁从旁插嘴:“主公与仪大夫年纪小,生他不出,他的爹爹极多,是个杂种,就是夏夫人自己也记不起了!”三人拍掌大笑。  夏南听到这里,羞恶之心再也难遏,暗将夏姬锁于内室,从便门溜出,吩咐随行军众,把府第团团围住,不许走了灵公和孔、仪二人。夏南戎装披挂,手执利刃,引着得力家丁   数人,从大门杀进去,口中叫道:“快拿淫贼!”陈灵公口中还在不三不四、耍笑弄酒,孔宁却听到人声嘈杂,叫了声不好,三人起身就跑。陈灵公还指望跑入内室求救于夏姬,哪知门早已上锁,他慌不择路,急向后园奔去。夏南紧追不舍。灵公跑到东边的马厩,想从矮墙上翻过去,夏南扳弓“飕”的一箭,没有射中,灵公吓得钻进马厩,想躲藏起来,偏马群嘶鸣不止。他又撤身退出,刚好夏南赶到,一箭射中灵公胸口,陈灵公即刻死在马厩下。再说孔、仪二人,见灵公向东奔,知道夏南必然追赶,就换路往西,从狗洞里钻出去,不敢回家,赤着身子逃到楚国去了。  夏南不忿为人耻笑,带着家丁将陈灵公射杀,然后谎称“陈灵公酒后急病归天”,他和大臣们立太子午为新君,就是陈成公。但他想到,没有不透风的墙,害怕别的诸侯来问杀君之罪,就请陈成公朝见晋国,找个靠山。  夏南弑君,陈国人倒没计较,但楚国偏听逃亡的孔宁与仪行父一面之词,决意讨伐,抓住夏南施以“车裂”。这时候陈成公到晋国去还没回来。大臣们一向害怕楚国,不敢对敌,只好把一切罪名全都推在夏南身上,便开了城门,迎接楚军。大夫辕颇带领楚军到株林去杀了夏南,捉住夏姬,送到楚庄王跟前,请他处治。至于夏姬,楚庄王见她颜容妍丽,对答委婉,不觉为之怦然心动,但楚王听说在她身旁的男人都会被诅咒身亡,便将这个女人赐给了连尹襄。  连尹襄也没享几天艳福就战死沙场,夏姬假托迎丧之名而回到郑国,然而楚国大夫屈巫久慕夏姬美艳,借出使齐国的机会,绕道郑国,在驿站馆舍中与夏姬幽会,结下秦晋之好。欢乐过后,夏姬在枕头旁问屈巫:“这事曾经禀告楚王吗?”屈巫也算一个情种,说道:“今日得谐鱼水之欢,大遂平生之愿。其他在所不计!”第二天就上了一道表章向楚王通报:“蒙郑君以夏姬为臣妻室,臣不肖,遂不能推辞。恐君王见罪,暂时去了晋国,出使齐国的事,望君王另遣良臣,死罪!死罪!”然后带夏姬投奔晋国。当时楚庄王派公子婴齐率兵抄没了屈巫的家族。这个女人年过四旬,居然让一个外交大臣放弃整个家族与之私奔,可见其能量之大,古往今来独此一人而已。  传说夏姬会采补术和永保处女之身的内视法。这些方法可以使人童颜不改,青春常在,不论岁月怎么增加,她都照样美丽窈窕,妩媚动人。凡与她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当她是处女,只是,凡与她发生过关系的男人都不长寿,原因是她的采阳补阴青春不老术损伤了男人,使他们体衰而亡。可尽管如此,一些男人仍贪恋她的美色和不同一般的妙处,纷纷与她往来,因而发生多起争风吃醋杀人的事件。夏姬一生,与陈灵公等三个国君有不正当关系,故称“三代王后”;她先后嫁了七次,又称“七为夫人”;有九个丈夫死于她的采补之术,又称“九为寡妇”。  郑国公主夏姬绝色诱人,一直是各国君臣追逐的对象。在群雄林立争霸的春秋乱世,身处于列强夹缝中的小国女子,夏姬的一生注定要辗转各国,饱经沧桑。也许正是她颠沛流离的传奇,才被人们念叨了数千年,也许她并不会什么采补之术,只不过恰好与几位“名人”产生了暧昧关系罢了。
2023-07-19 00:17:352

秦王子婴身份之谜,《史记》里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说法,到底该信哪个?

秦三世子婴的身世一直算是个谜,就连官方的《史记》中说法都不一,然而根据我从年龄以及资历等等方面可以猜出来,这秦王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而不是秦始皇的孙子。《史记》中有记载秦王子婴的身份两种,其中一种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这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也是胡亥的侄子,原文是“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而另外一种记载是在《史记·李斯列传》里,说子婴其实是秦始皇的弟弟,也就是胡亥的叔叔,原文是“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其他方面去猜测这一身世之谜,若这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在秦始皇去世时扶苏30岁出头而已,这按照年龄来猜测,扶苏在十几岁时候生儿子,那么最多估计子婴也就十五岁,但是问题来了,胡亥在位也就3年时间,那么这子婴上位时候也就是十八岁左右。但是在位期间,子婴和儿子探讨诛杀赵高,这时候他的儿子也就不到七八岁,怎么可能和小孩子探讨这些东西呢?所以说子婴是扶苏儿子这一说法还是太过牵强,若是秦始皇弟弟的话,倒还是说的过去。还有就是这子婴对胡亥的态度,胡亥当时受赵高的蛊惑,所以这子婴直接上朝直言劝谏,“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语气也是比较强硬,若是胡亥的叔叔,这么做倒也合理一些,不然,应该会被赵高所设计。
2023-07-19 00:18:0012

秦王子婴和胡亥是什么关系?

秦王子婴和胡亥是堂兄弟关系。子婴(?―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同年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
2023-07-19 00:18:455

秦子婴到底是何人,为何被胡亥放过,还成为了秦三世?

子婴是谁最直观的信息,主要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子婴是“二世兄之子”,第二种是“始皇之弟”。扶苏儿子说史学家们是这么认为的:起初从太史公开始,在史记中就写下“立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的说法,然后是班固的《汉书》然后越来越多人赞同这一说法,甚至在后来有人认为这里的“二世兄”就是指的长公子扶苏,这一说法是学术界的主流说法,但其实这一说法很值得考究。其实前面已经说了,公子婴,公子作为关东六国世系的称呼是作为君主的儿子使用的,而处在函谷关中的秦,也顺势的运用了关东六国的世系称呼,所以,婴是作为君主的儿子活着的一个称号,但若是二世兄之子,他就不应该称作公子婴,而是公孙婴;其次,子婴应该是一个较为年长的人,甚至说要比二世是要大一辈的,怎么又是二世的侄子了呢,又怎么会被赵高以“以素有贤名”为由推上那个政治舞台,他也更不会和一个只有几岁的儿子去商量怎么除掉赵高这件事情。以上是最主流的两种说法,其实对于秦王子婴的身份还有别的说法。“始皇弟子”说,在《秦集史·国君纪事二十》记载“子婴,……或曰始皇弟子。《李斯传集解》徐广说”但这其实可能是一种误解,错误地将子婴的人名拆散后所产生的一种误解。“秦孝文王庶子长公子傒曾孙说”子婴的年龄大于秦二世,有学者认为子婴并不是始皇帝的亲孙子,但是是二世的侄儿,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不能满足公子婴这个称呼,这显然与先前所记载的东西相违背。“秦孝文王之子说”张金铣先生为代表,认为子婴应为较疏远的秦宗室成员,从而对二世的君权才不会构成威胁,其身世极有可能是秦孝文王之子,即庄襄王的兄弟,秦始皇的叔叔或伯父。但其实哪种,子婴本人都不是秦王位置的合法继承人,他是一个被赵高推上王位最初想作为实现他政治抱负的工具,赵高本身的政治抱负是为了分裂天下,为天下重新回归群雄割据的局面,他想要称王关中,但是动荡的局势和涣散的秦庭,以及在外的义军攻势,让他不得不自保而另立新君,局势受迫不能再选一个类似于胡亥的好控制的傀儡而选上的一位可以称得上贤能的君主。对于这个只在史料中寥寥几笔带过的历史人物,他因为不幸而当上了秦王,也因为自身的才能才得以被看见,这种在历史长河里流过的人物有太多,许多都已经被世人遗忘,也有人像秦王子婴一样产生了争议,但他们本身所留下的东西就已经有了争议,至于真实与否,只有等到更多的历史材料出来才可以考究,今世以不同往日,往日的光也不会在今时照射,所有的东西只会因为时间而流逝,而不是因为时间而回归,我们所知道的,也许只是前人想要为我们留下的故事,但这不会影响无数人去奔赴实现故事的完整。
2023-07-19 00:19:008

子婴和胡亥是什么关系?

子婴在历史上的首次出场是在秦二世登基不久,由于胡亥和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因始皇沙丘病死串改遗诏,令在上郡监军的皇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自杀!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所以这种说法比较正确。
2023-07-19 00:20:538

怎么理解好整以暇

1、好整以暇原指军队步伐齐整,从容不迫。后形容在纷乱或繁忙之中,仍显出从容不迫之态,常用此语。2、典出《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3、《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珏斋却‘好整以暇",大有轻裘缓带的气象,只把军队移驻山海关。”4、春秋时,晋楚两国战于鄢陵,楚军不利,公子茂为晋军所俘。时晋主帅栾书之幼子栾针,为晋厉公车右,见楚左军帅公子婴齐之麾旗,便言于晋厉公曰:“昔日臣使于楚,公子婴齐(字子重)曾问曰:‘何处能显晋国之勇?"臣答曰:‘喜爱齐整。"又问曰:‘另者何如?"答曰:‘从容不迫。"”
2023-07-19 00:21:191

大秦末世之君:无法选择的命运

1 这一年的秋天来得很突然。章邯将军叛秦降楚的消息传来后,咸阳北郊的望夷宫里,头一天还红着绿着的花花草草,一夜之间全部萎成了黄褐色。 据宦官回报,就连咸阳城东的灞水之畔,原本婷婷玉立梳妆着的垂柳们,被这个坏消息一捋,都成了光头美人。 二世皇帝胡亥一宿没睡好。他梦见自己坐在马车里,一只大白虎猛冲过来,刚听得一声短嘶,左边驾车的马已被咬断了喉咙。 胡亥被这个噩梦搅得心情十分不爽。为了除秽消灾,祈福安康,他打算斋戒数日,再去泾水边祭祀一番,给河神献上四匹白马。 主意已定,正要命人准备时,宫门口忽然传来吵嚷声,紧接着乒乒乓乓一阵混乱。 片刻后,几个宦官连滚带爬地冲进来,顾不得任何礼仪,扯着嗓子喊:“咸阳令阎乐反了!” 胡亥顿时双腿发软,脸色如一块白里透灰的羊脂玉。 即使天下人都反了,也比不上咸阳令反得这么骇人。 咸阳令是首都的军政长官,他一反,望夷宫的守卫们根本反应不过来。 果不其然,阎乐诈称有盗贼出没,一上来就把卫兵首领绑了个结实,说:“盗贼都进宫了,你怎么不阻拦?” 卫兵首领表示不服:“下官一直守卫森严,哪有盗贼敢闯到这儿来?” 阎乐嘿嘿一笑,手起刀落,一颗头颅飞了起来。还没等它落地,阎乐便挥着刀带头冲进了望夷宫。紧随其后的还有郎中令赵成,以及一千名带甲的士兵。 宫内的宦官们吓得抱头鼠窜,跑得慢的都被乱刀砍死,只一会功夫,通往皇帝寝宫的道路上便横卧了数十具尸体。 胡亥没有跑,他端坐于厅堂,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嗖”的一声,一支利箭射中了御座旁的帷幔。胡亥大怒,指着射箭者赵成说:“你是赵丞相的弟弟!”又指着前面的阎乐说:“你是赵丞相的女婿!” 胡亥攥紧了拳头:“你们俩敢反,是不是他的授意?” 阎乐上前说道:“你一向骄纵,滥杀无辜,现在全天下都反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胡亥问道:“我能不能见见赵丞相?” 阎乐答得很干脆:“不能!” 胡亥缓缓垂下头,恳求道:“能不能给我一个郡?我安安静静做个小王就知足了。” 阎乐摇了摇头。 胡亥又求道:“给我一个县,封个万户侯也行啊。” 阎乐还是摇头。 胡亥黯然流下眼泪:“那就让我和妻子做个普通百姓吧。” 阎乐说道:“我是遵从丞相的命令,替天下人诛灭你,你就算说再多也没用,我不会报给丞相的。” 胡亥长叹一声,不等阎乐动手,便抽出随身宝剑,亲手结束了性命。 阎乐回到丞相府复命,向赵高献上皇帝之印。赵高喜不自胜,将所有宗室公子和大臣都召集过来,声称秦二世残暴无道,诛杀他乃是替天行道。 朝堂上静得连一声咳嗽都没有。 赵高站在殿前,捧起皇帝之印,将它佩戴在自己身上,再一看,公子们大臣们全都低着头,默不做声。 赵高有些焦躁了。他原本是始皇帝的车队队长兼私人秘书,也是胡亥的老师,因为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赐扶苏死,立胡亥为帝,所以深得胡亥的宠信。后来他又灭掉了包括李斯在内的所有政敌,势力之大无人能及,即使在皇帝面前玩弄指鹿为马的把戏,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从那以后,其他大臣就都变成了哑巴。 现在他离宝座只剩一步之遥了。 赵高硬起头皮,一手攥着玉玺,向殿上走去。这时他听见耳边响起奇怪的风声,头顶有尘土纷然落下,大殿开始摇摇欲坠。 赵高停下脚步,心里有些害怕了,念头急速一转,回身向大家说道:“如今天下大乱,必须立即奉立新君。公子婴仁德勤俭,百姓无不爱戴,我看就立他为君吧!” 赵高的话音刚落,风声骤歇,尘土消散,大殿重又回复巍峨肃穆之状,连那些装聋作哑的公子大臣也都抬起头来,脸上分明写着“太好了”几个字。2 公子婴正在家里跟两个儿子吃瓜扯淡,忽然就有一队人马上门,为首的宦官传来赵丞相旨意,请他进宫准备即皇帝位。 公子婴的表情像是被人往嘴里塞了半个木瓜,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现在不能进宫,我要斋戒五日,才能入宗庙接受玉玺。” 消息来得太突兀了,是福是祸尚未可知,公子婴不敢大意。毕竟,他并非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公子婴不属于始皇帝一脉,他只是始皇帝堂兄的孙子、胡亥的堂侄而已,相隔岂止三代。 假如不是始皇帝将反叛的亲弟弟杀死,而胡亥为了篡位,不但清洗了包括扶苏在内的二十几个哥哥,连姐姐们都不放过,一律斩草除根,导致始皇帝一脉再无继位人选,那么天子的冕冠无论如何也戴不到公子婴头上。 比胡亥低一个辈分的旁系子弟中,公子婴是年纪最长的一位。他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在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之前,公子婴做过的唯一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就是劝谏二世不要滥杀无辜。可惜那时胡亥已经被赵高带到沟里去了,完全充耳不闻。 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之后,公子婴便淡出政局,做起了太平隐士,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 没想到的是,才过了三年,天下便已成了一锅乱炖。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宗亲纷纷自立为王,大秦最后一位名将章邯在钜鹿之战中败给项羽,不久又投降了诸侯联军。如今诸侯联军正向西北挺进,沛公刘邦的数万先头部队已经攻下了武关边境。帝国危在旦夕。 正在这时,二世又被赵高弄死了,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群龙无首,又不能按照正常顺序来立新君,于是公子婴这样辈分、年龄都合适,人品口碑也不错的宗室子弟,就成了最佳人选。 公子婴在家斋戒期间,胡亥以一个平民的身份,被赵高随便埋葬于杜南宜春苑的一片荒草中。 五日之期已到。公子婴把自己平素信任的宦官韩谈和两个儿子都叫过来,说道:“赵高怕群臣治他弑君之罪,故意装作要立我为君。我听说他已经跟楚人约好,灭掉秦国宗室,自己当关中之王。如果我真去宗庙参加授玺仪式,他一定会借机杀我。我不如装病不去,等他自己来请我,我们就抓住机会除掉他!” 赵高的使者来了,请公子婴去宗庙相见,还带来丞相的一道手谕:“秦本来只是一个王国,始皇帝吞并天下为一家,所以能称为皇帝。如今六国都已复国,秦又回到了以前的王国状态,再称皇帝不合适,你还是称秦王吧。” 公子婴答道:“可以,我没有异议。但我最近身体不适,出不了门,授玺仪式还是推迟吧。” 使者将这番话转告给赵高。赵高思忖着:反正已经到了这一步,不如再花点诚意,让大家看到我是真心拥戴公子婴。 赵高主动来到公子婴府邸,走进他斋戒的房间,问他:“宗庙之事非同小可,大王为何推托……”话未说完,站在赵高旁边的韩谈趁他不备,翻出一把短刀,当场将他刺死在地。 干掉赵高后,公子婴随即快马赶到咸阳宫,在群臣的簇拥下登上王位,史称秦三世。 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夷平赵高三族,斩于咸阳闹市中。 这个当初利用胡亥的贪婪愚蠢而上位,玩弄秦朝政治于股掌之中,灭了始皇帝血脉,也毁了整个皇朝的大宦官,最终还是死在赢姓一族手中。3 子婴刚即位不久,刘邦的军队已经越过武关,杀到了灞水之畔。 沛公并不着急攻打咸阳,他在灞桥边扎下营来,派使者进城拜见秦王子婴,对他说:“大王仁爱谦和,才干绝非二世等辈所能及。然而天下大势已归西楚霸王,犹如瀑布汇于大川,即使您有一万个变法图强的想法,也不可能令瀑布倒流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归降霸王,既能保全自己和宗族的性命,又能使咸阳百姓免于战火,岂不最好!” 这话说到了子婴心窝里。他很了解当前的情势,秦朝已经被折腾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咸阳城内缺兵少粮,城外也无援军可盼,群臣百官人心思叛。以他区区一人之力,如何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个时候,别说皇帝,就是上帝也拯救不了秦朝。 子婴同意了。他只对沛公提出一个条件:约束军士,切勿滥杀。 第二天早晨,刚刚上位四十六天的子婴携同妻子,穿着素白的衣裳,坐在一辆用白马拉着的白色车子上,出了城门,来到东边的轵道亭旁。 他下了车,叫人用绳索系住自己脖子,双手托举天子玉玺和兵符,跪在路边,恭候沛公的军队进入咸阳。 大秦帝国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结束。 刘邦没有处置子婴,只是把它交给随行的官吏软禁起来,并将皇宫府库全部封存,谁也不准触碰。然后他带着全部兵马撤出咸阳,继续驻扎在灞上,将战果奉献给西楚霸王。 一个月后,项羽率领诸侯军队到达关中,长驱直入咸阳城,二话不说,先进宫杀掉子婴,席卷珍宝和美女,然后夷平整个赢姓宗族。 项羽杀得兴起,索性一把火烧了刚刚建成的阿房宫。军士们也纷纷拔刀,大肆烧杀抢掠,不分男女老幼一顿乱屠。昔日的繁华咸阳,顿成一座鬼城。 大秦数百年累积的财富与人才,至此一毁无余。4 子婴被杀后,埋葬于始皇陵园附近。 嬴政即位时曾说:“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结果三下五除二,只不过历经十四年、传了三世,就彻底玩完了。 胡亥没有当皇帝的本事,强行让自己有了当皇帝的命。子婴不同,他本来跟这些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却被强行塞过来一个烂摊子,不接也得接。 不接,就只能任由赵高为所欲为,嬴氏宗族迟早会有厄运降临。接了,那就成为赵高的一枚棋子,随时有性命之忧。这真是没有选择自由的选择。 子婴不甘心认命,他想把一手烂牌打好,第一步就是大胆除掉赵高。这是历史上多少傀儡之君想做而不敢做、或者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好不容易扫清了障碍,接稳了烂摊子,却发现它已散成流沙。 这就是子婴的悲剧。假如一个昏君自己作死了国家,那不叫悲剧;明明有一代英主的气象,却毫无用武之地,最后被迫成了末世之君,才是不幸中的大不幸。 最后借用几位前辈对子婴的评价,作为结束语。 司马迁说:子婴被安排继承王位,却不是苟且偷安的人,他跟儿子一起在家诛杀奸臣,为二世报了仇。可惜饭还没吃到口,酒还没沾到唇,楚兵已经屠了关中。这就像黄河决堤无法堵住,也像鱼已经煮烂了不能复全。 班固说:秦朝之罪源于秦始皇,胡亥又把罪恶扩大到极致,导致天下土崩瓦解,就算周公再世也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苛求子婴。 司马贞说:子婴被推上王位,用行动回报了先皇。然而此时朝中已无人辅佐,想要挽回国势,谁能做到? 蔡东藩说:子婴不动声色就诛灭了赵高,可见是个英明之主。假如秦朝还有一线希望,让子婴能够做几年皇帝,改革弊政,振兴国力,秦朝就不至于如此快速灭亡。
2023-07-19 00:21:251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3)

陈主荒淫虽自取,征舒弑逆亦违条。 庄王吊伐如时雨,泗上诸侯望羽旄。 庄王(芈旅)号令征舒已毕,将陈国版图查明,灭陈以为楚县。拜公子婴齐为陈公,使守其地。陈大夫辕颇等,悉带回郢都(湖北江陵)。南方属国,闻楚王灭陈而归,俱来朝贺,各处县公,(县大夫僭[音见]称公。)自不必说。独有大夫申叔时,使齐未归。其时齐惠公(姜元)薨,世子无野即位,是为顷公。齐、楚一向交好,故庄王(芈旅)遣申叔时,往行吊旧贺新之礼。这一差还在未伐陈以前。及庄王(芈旅)归楚三日之后,申叔方才回转,复命而退,并无庆贺之言。庄王使内侍传语责之曰:“夏征舒无道,弑其君,寡人讨其罪而戮之,版图收于国中,义声闻于天下。(分明不义,却自说是义,想有献谀者顺其意而称之耳。)诸侯、县公,无不称贺,汝独无一言,岂以寡人讨陈之举为非耶?”申叔时随使者求见楚王,请面毕其辞;庄王(芈旅)许之。申叔时曰:“王闻u2018蹊田夺牛u2019之说乎?”庄王曰:“未闻也。”申叔时曰:“今有人牵牛取径于他人之田者,践其禾稼,田主怒夺其牛。此狱若在王前,何以断之?”(好譬喻,比得当,国策之所长也。)庄王曰:“牵牛践田,所伤未多也。夺其牛,太甚矣!寡人若断此狱,薄责牵牛者,而还其牛。子以为当否?”申叔时曰:“王何明于断狱,而昧于断陈也?夫征舒有罪,止于弑君,未至亡国也;王讨其罪足矣。又取其国,此与牵牛何异?又何贺乎?”庄王(芈旅)顿足曰:“善哉此言!寡人未之闻也!”(可见楚庄原是好人。)申叔时曰:“王既以臣言为善,何不效反牛之事?”庄王立召陈大夫辕颇,问:“陈君何在?”颇答曰:“向往晋国,今不知何在。”言讫,不觉泪下。庄王(芈旅)惨然曰:“吾当复封汝国,(勇于改过,纳谏如流,便不愧伯主。)汝可迎陈君而立之。世世附楚,勿依违南北,有负寡人之德。”又召孔宁、仪行父吩咐:“放汝归国,共辅陈君!”(便宜了这两个狗才。)辕颇明知孔、仪二人是个祸根,不敢在楚王面前说明,只是含糊,一同拜谢而行。将出楚境,正遇陈侯午自晋而归,闻其国已灭,亦欲如楚,面见楚王。辕颇乃述楚王之美意,君臣并驾至陈(河南淮阳)。守将公子婴齐,已接得楚王之命,召还本国,遂将版图交割还陈,自归楚国去了。此乃楚庄王第一件好处。髯翁有诗云:
2023-07-19 00:21:321

秦王子婴有什么历史事迹?

子婴是个仁爱而节制的人,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又想将子婴扶植到皇位,作为自己的新的傀儡皇帝,但是子婴却比胡亥聪明多了,子婴 知道赵高的真面目。所以在赵高迎立子婴即位后没过几天,就把赵高给杀了。当时的情况是,胡亥死后赵高想要自立为王,却没想到群臣并 不支持,无奈只好立子婴为王,而即位的时候,赵高说秦朝的领土比统一前小多了,所以赵高让子婴不能称皇帝,只称王,是为秦王。即位 五天之后赵高被子婴杀死,子婴知道秦国气数已尽,就算是面对刘邦时,他也是自缚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向刘邦表示投降的决 心,但是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秦国的最后一个统治者,连同他身后的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同化为了灰烬。
2023-07-19 00:21:454

秦始皇的后代是谁

问题一:秦始皇是谁的后代?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后立为庄襄王)。《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可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吕不韦先与一个能歌善舞的赵姬同居,知赵姬有身孕后,让赵姬去勾引子楚。不久子楚爱上赵姬,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子楚。赵姬足月后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赵姬为夫人。子楚回国继承了王位,死后把王位传给子政。此说为班固所接受,于是《汉书》径称嬴政为吕政。 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怀疑《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郭沫若《十批判书》也怀疑吕不韦为秦王政生父之事,指出三个疑点:第一,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的旁证;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同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第三,《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志坤《秦始皇大传》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以为,第一,《史记》的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旁证,照样保持《史记》的真实性;第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出于《战国策??楚策》。《史记》所载的故事与此相类似,并不能否定《史记》记载的真实性,只能说明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所运用的;第三,并没有自相矛盾。司马迁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 郭志坤进一步引证班固称秦始皇为“吕政”之说。裴驷《史记集解》:“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郭志坤还指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并举例说孔子、耶稣都是私生子,但并不因此损害他们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问题,恐怕还会争论下去. 问题二:历史上秦始皇的后代的下场 儿子:长子扶苏,公子高,公子将闾,少子胡亥等23人。 女儿:元曼,阴曼,诗曼,华庭公主,晨曦公主等10个女儿。 孙子: 子婴:扶苏的长子,始皇帝的嫡长孙。 扶苏: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公子高:始皇死后,赵高谋杀太子扶苏,拥立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皇帝,赵高为郎中令,法令严酷,宗室公子将闾兄弟、公子12人、公主10人都被处死、连坐族诛无数。 公子高想出奔,又怕逃亡后,赵高将他一族全部处死。公子高于是牺牲自己, *** 为始皇殉葬,埋葬在骊山之麓,二世皇帝和赵高非常高兴,赐十万钱厚葬。公子高一族因而幸免。 公子将闾:二世派使者谕令将闾:“公子不臣,罪当死,吏依法办事。”将闾回答:“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我的罪名再死。”使者说:“臣不得与谋,只是奉书从事。”将闾仰天大呼喊天三次:“天乎!吾无罪!”兄弟三人都流泪,拔剑自杀。 少子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惨无人道的统治,终于在公元前209年激起了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二世胡亥在赵高逼迫下自杀,卒年24岁。 子婴:在位四十六天,被项羽所杀。 刁强(1991年2月8日―),嬴政第76代孙。嬴政儿子公子刁为避免遇害,被迫逃离关中,迁居山东,改名“刁”。香火延续至今,后裔继承着皇室祭祀。 问题三:历史上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 《史记u30fb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史记u30fb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以上是《史记》的记载,一般来说史记算是正史了,如果以史记作答案的话,个人觉得有2个疑问,一是史记没有明确说明秦始皇是否足月生的,我想庄襄王应该不是弱智傻子之类的。二是秦始皇暴政,用武力统一中国,当时的6国人民是面服心不服,比较恶毒的骂法应该背地里骂他是杂种,说他是吕不韦所生,有这种可能。而汉朝是靠推翻暴秦建立的,自然不会维护秦君。 所以很难认定他是谁的儿子,也有可能是这样,吕不韦当时并不知道赵姬是否怀孕,庄襄王也不知道。两人都前后和赵姬有过关系。是谁的儿子,就很难说了。 以上如互满意,请采纳,谢谢! 问题四:秦始皇有几个子女? 秦始皇的儿子有:扶苏,胡亥,子婴,等等~~~~~~ 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 以下给你做下扶苏和胡亥的简介: 扶苏 秦始皇长子(?―前210)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图之时,始皇一旨诏书传至上郡,竟是责备他办事不利,赐其与将军蒙恬自尽。扶苏悲愤交加,便自刎。 秦始皇统―中国后,扶苏曾多次议政,对于治国、安定天下颇有见地。秦始皇三十五年(的212),侯生、卢生等人议论皇帝,并双双逃走。秦始皇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怒,下令御史进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阮之之咸阳”。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不同意父亲焚书坑懦的举措,多次上书谏议,劝阻秦始皇。他认为“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赶快中止错误的举动。扶苏的劝谏触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监蒙恬的大军。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嬴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不幸病逝。秦始皇临终以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胡亥阴谋篡改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即皇帝位。同时另书赐蒙恬和扶苏死,并“数以罪”。胡亥的使者奉书到上郡,扶苏打开诏书知必死无疑,遂准备自杀。大将蒙恬曾经起疑心,力劝扶苏不要轻生,“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愿背礼,旋即自杀于上郡军中。 苏和胡亥秦二世胡亥 -------------------------------------------------------------------------------- 秦二世,姓赢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扶苏死。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实行惨无人道的统治,终于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 二世胡亥于前207年被赵高杀死,时年24岁。 秦朝第二代皇帝。始皇少子。早年曾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始皇帝病死,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 有赵高才有帝位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 问题五:秦始皇的儿女分别是谁? 秦始皇的万余妻妾生儿子不过二十几人,女儿也是二十余人。秦二世没有后代留世。而且,秦始皇的儿女们大多和秦王朝一起走进了坟墓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复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则,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垃,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 近年来,秦陵考古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1976午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停;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内只有一把青铜剑,未有人骨。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零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但同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墓中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及丝绸残片二百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这使人联想到被残酷杀害的秦始皇子女。在发掘过程中,人们在墓坑里还发现了挖墓人烤火的遗迹。这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这与胡亥诛杀诸公子的时令相吻合。因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姓墓中。如果惟断正确,则“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随着挖掘深人,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到时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解开。 问题六:秦始皇的后代在哪里 秦始皇在沙丘死了,遗诏立扶苏为二世,可是中车令赵高为了便于挟制,和宰相李斯瞒天过海,立了公子哥儿式的胡亥为二世。胡亥登基,谋杀了扶苏,并先后把20几个兄弟和10个姐妹全部杀掉。到登基的第三年,他又被赵高逼死,子婴被立为王。好歹对付了47天,刘邦打进咸阳,子婴用绳子绑了自己,乖乖去投降。刘邦只是把他押了起来。霸王项羽赶着打进咸阳来,毫不客气,杀掉了子婴,结束了秦朝的暴虐统治。 只是不清楚嬴氏子孙究竟还有无孑遗。秦始皇26个儿子,当初就没有一个死里逃生的 吗 ?胡亥杀他的兄弟,难道把那些成年兄弟的子嗣也杀掉了 吗 ?不得而知。按血统来说,其实秦始皇的女儿们即使嫁了人,生了子女,那子女也和秦始皇的孙辈一样,保存了嬴氏50%的血统。封建社会动辄夷灭九族,但真正被灭了种的并不多,不然中国人怎么能像现在这样多啊。结论是,不一定在中国的哪个角落,甚至美洲非洲太平洋岛国,有秦始皇后人存在着。当然也可能懵懵董董,不清楚自己原来是天胄王孙;也有人世代相传,一直祭奠着祖先始皇帝,立志终身研究 秦始皇的思想和业绩。 问题七:秦始皇是芈月的几代后人 芈月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芈八子”,从辈份上论,秦始皇嬴政该叫她太奶奶的。芈月奠定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基础,是秦始皇最应当感谢的前辈。而且,据说,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当初芈月希望为自己准备的。 不可否认,秦始皇继承了这位太祖母的很多东西。首先是野心,芈月野心颇深,至于秦皇嬴政,大家都心照不宣。若是这位太孙子功过三皇五帝,那这位太奶奶起码也要是一半的三皇五帝了。 毕竟把一群男人耍的团团转,尤其还是在古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属于男人的朝堂之上应对从容,芈月其人的睿智不容小觑。能把男人们耍的团团转的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女人,叫做貂蝉,但是貂蝉和芈月一比简直不是一个水准,芈月是自己可以独当一面的女人,貂蝉是依附男人而生,也没有芈月的聪明。至于人们经常拿来和芈月相比的武则天和慈禧,也是各有不如芈月的地方。 芈月一生大起大落,与秦始皇又何其相似。因为经历的苦痛磨难太多,所以才学得会什么叫做隐忍。人变得世故了,才能够静的下心去谋划自己想要的宏伟蓝图。芈月开拓了秦国的版图,秦始皇继续开拓着属于秦国的伟大。从战国最小的国家一路成长壮大到不容小觑,与前面几代人的努力使分不开的。可以说,芈月为秦始皇打下了很好的根基。 问题八:秦始皇有后代子孙吗? 在百度知道那里找来的: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 *** 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历史文献遭到破坏(家谱就是一种历史文献)。 下面我列举一部分日本秦氏后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 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先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人为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皇帝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秦氏后人中在日本比较著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80年代初中曾根任首相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昭和时期(就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朝元: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问题九:现在还有秦始皇的后代吗?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 *** 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历史文献遭到破坏(家谱就是一种历史文献)。 下面我列举一部分日本秦氏后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 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先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人为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皇帝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秦氏后人中在日本比较著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80年代初中曾根任首相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昭和时期(就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朝元: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问题十:秦始皇姓什么?历史记载现在还有后人吗? 在《史记》中,司马迁谈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三个: 第一个姓嬴,见于《史记u30fb秦本纪》。司马迁引用周孝王的话,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接着,司马迁又说:“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秦的世系,包括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之后,总结说:“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第二个姓赵,见于《史记u30fb秦始骸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第三个姓吕,亦见于《史记u30fb秦始皇本纪》:“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吕政残虐。”唐司马贞《索隐》:“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吕政。”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颇具诗人气质,难免生性风流,阅人无数,留下子女极多。但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在秦二世承继大统以后,同室操戈,始则将“六公子戮死于杜”,继则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诛,不得已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秦二世胡亥准其所请。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受迫“拔剑自刎”。接着,秦二世又对其姐妹大开杀戒,将“十公主戮死于杜”。这样,在秦二世也被害后,秦始皇后人死的死,疯的疯,硕果仅存者,公子婴也,即所谓秦三世。而在公子婴降刘后,“居月余,诸候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候共分之。”至此,秦祀遂绝。 央视百家讲坛曾经讲述,原来,秦世皇后人侥幸逃生的那一支,名义上虽是秦二世之侄,但究其实却是秦二世之弟。皇家的血统帐本就混乱丑恶,难以算清,其中根由不说也罢。不过,皇家肮脏的宫廷秘闻,本是欲障人耳目,却不料因此救了秦始皇一脉,使其侥幸生存下来,繁衍生殖,分为三支,一支漂洋过海,到了日本,一支潜藏于咸阳乡下,另外一支到了朝鲜。 供参考
2023-07-19 00:22:171

秦三世子婴到底何许人也?为何能接秦始皇和胡亥的班呢?

关于他的具体身份,司马迁也搞不太清楚,因为在他的笔下,子婴的身份似乎也是变来变去的,以致出现了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子婴是胡亥的兄长的儿子,名婴。依据是《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数史学家都采用这一说法。因为当时秦始皇的儿子都死了,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孙子最有资格继承帝位。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子婴曾经与儿子一起谋划诛杀赵高的事,这说明子婴的儿子已经不小了。即使子婴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即使古代人十几岁就结婚,秦始皇想有一个这么大的孙子似乎也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子婴。理由是《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但是据记载始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经死了,另外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也被秦始皇摔死了,所以秦始皇死时是没弟弟的。第三种说法,子婴是胡亥的兄长。他们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但是,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第四种说法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理由是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且都早死。据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且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胡亥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胡亥不要滥施诛杀。总之,子婴和秦始皇之间是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的,所以胡亥死后,赵高扶持子婴能让秦国众人服气。但是,这种血缘关系还不能太亲密,太亲密就会死在胡亥和赵高的屠刀之下,综上,这四种推测身份里,只有秦始皇侄子最有可能。
2023-07-19 00:22:244

郑子婴的人物生平

郑子婴,姬姓,郑氏,名婴,字子仪,是郑庄公之子,郑昭公、郑厉公和郑子亹的弟弟,继位前称公子婴。郑子亹元年(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郑子亹参加由齐国国君齐襄公主持的诸侯盟会。郑子亹年少时,曾和齐襄公结怨有仇。郑子亹因不告谢齐襄公,齐襄公发怒,便埋伏带甲武士杀死郑子亹,并将跟随郑子亹参加盟会的大臣高渠弥五马分尸。当时公子婴在陈国作人质,郑子亹死后,执政大臣祭仲到陈国迎接公子婴回国继位,史称郑子婴。 (而《史记》则记载,齐襄公杀害郑子亹后,高渠弥逃回郑国,和祭仲一同到陈国迎接郑子婴回国继位。) 郑子婴十二年(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执政大臣祭仲去世。 郑子婴十四年(鲁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在外流亡的郑厉公从栎邑带兵入侵郑国国都,到达大陵时,俘虏郑国大夫傅瑕(一作甫假)。郑厉公要挟傅瑕帮助自己回国复位,傅瑕说:“如果放了我,我可以替您杀掉郑子婴,让您回国再登君位。”郑厉公和傅瑕盟誓后,便将他释放。同年六月二十日,傅瑕杀死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迎接郑厉公回郑国 ,郑厉公从栎邑回到郑国重新继位。
2023-07-19 00:23:271

公子婴是怎么死的

刘邦义军最先进入关中,子婴遂派将领率兵至峣关抵御,刘邦带军绕过峣关,越过蒉山,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十月,进入武关,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遂与妻子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装束,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在轵道亲自至刘邦军前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灭亡,所以子婴共当了46 天秦王。樊哙提议杀了子婴,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及纵火。
2023-07-19 00:23:432

公子婴是怎么死的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虽然只当了四十六天的皇帝,还憋屈的称了个“王”,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没有逍遥自在、风风光光的做皇帝而背家叛国,满腹牢骚,而是担当起一切,在无力回天的时候,为保全子民和社会的各种物质财富而只身出降,虽然后来被项羽这个大老粗杀害,但其心昭天地、风骨永存日月。
2023-07-19 00:23:521

介绍秦三世子婴

嬴子婴秦王子婴(? - 前206年),姓嬴,名子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子婴在位时称“秦王”,但后世亦有人称之为“秦三世”,意指其实际上继秦二世为帝。 【身世】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秦二世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秦始皇本纪》的有关章句应该理解为:“立二世之兄、子婴为秦王。” 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多采用第一种说法,又指子婴是二世长兄扶苏的儿子。 亦有论者支持第二说,论点包括: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并非任何属秦二世同辈或后辈者所能企及。 《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推断子婴年龄不当为秦始皇孙 (《李斯列传》中所述不同)。 【生平】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宦官赵高,诛杀多位旧臣,包括李斯、蒙恬等人。当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但二世不听。 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婴继位。赵高声称民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便定计杀死赵高,并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 率领其中一支秦末起义军进入关中的刘邦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子婴共当了 46 天秦王。 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 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 【评价】根据《史记》所述,贾谊认为嬴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他在一篇论文中认为:只要子婴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司马迁本人在《秦始皇本纪》亦对贾谊的论文表示赞同。 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秦二世死时,秦朝已不可救;子婴虽然无能为力,但杀死赵高的决定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予以同情和尊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2023-07-19 00:24:003

秦王子婴是谁的儿子?

一、胡亥的侄子。这是最广泛的一种说法,即是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杀死秦二世后,“立二世(胡亥)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子婴就是胡亥的侄儿,他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二、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记载赵高杀死秦二世后召秦始皇的弟弟立为皇帝,于是子婴即位。三、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扩展资料:三种说法之中,“二世兄子说”较为流行,从古代到现今,大多学者采用这种说法。就连新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都采用这种说法。然而,细究史实,这种说法却很靠不住。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是夺了他哥哥的皇位当了皇帝,他当皇帝后为了巩固皇位,对兄弟姐妹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其中一位他的兄弟将闾为了挽救家族,请求为秦始皇陪葬。另外还有三个兄弟感叹自己未曾得罪胡亥,但也知道南逃一死,最终自杀。据统计,胡亥一共杀了兄弟12位,姐妹10位。胡亥杀光了他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们,同时株连他们的家族(公子将闾除外)。所以,如果子婴真的是胡亥哥哥扶苏的儿子,那么他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胡亥会傻到把其它的兄弟侄儿都杀了,独独把这个最有威胁的侄儿留下来?所以,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孙子,也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因为这些人早就被胡亥屠杀光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其中有两个为他的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所生,后嫪毐之乱被秦始皇处死。剩下最后一人为成蟜,但投降赵国。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所以子婴也不是秦始皇的弟弟。所以,子婴最有可能的身份是成蟜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儿、胡亥的堂兄弟。这也就能解释子婴为什么能在秦二世的屠杀中能存活下来,因为他只是秦二世的堂兄弟,对皇位的威胁较小,所以胡亥没有杀他。也能解释,子婴当皇帝后,与两个儿子谋划杀赵高(如果是秦始皇的孙子,肯定不会有两个这么大的儿子的)。因子婴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堂兄”。综上所述,子婴最有可能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2023-07-19 00:24:089

秦王子婴到底是秦始皇的儿子、孙子、还是侄子?

这个争议非常大,第一种认为是扶苏之子,胡亥兄长的儿子,名婴。《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第二,始皇之弟,秦始皇的弟弟,名子婴,《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该说。论点包括: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是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以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是扶苏之子。但是据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嫪毐与赵姬媾和所生之子)不到两岁时便被秦始皇摔死,所以秦始皇死时,其余兄弟都已作古;第三,胡亥之兄,胡亥的兄长,名子婴;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秦始皇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继位之所以名正言顺,就是因为他是当时秦始皇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推断,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应都已死去;第四,始皇之侄,秦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该说,论点如下: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蟜、母赵姬与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蟜的儿子;《释名u2027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2023-07-19 00:25:038

秦朝子婴是谁的儿子!!

一、胡亥的侄子。这是最广泛的一种说法,即是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杀死秦二世后,“立二世(胡亥)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子婴就是胡亥的侄儿,他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二、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记载赵高杀死秦二世后召秦始皇的弟弟立为皇帝,于是子婴即位。三、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扩展资料:三种说法之中,“二世兄子说”较为流行,从古代到现今,大多学者采用这种说法。就连新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都采用这种说法。然而,细究史实,这种说法却很靠不住。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是夺了他哥哥的皇位当了皇帝,他当皇帝后为了巩固皇位,对兄弟姐妹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其中一位他的兄弟将闾为了挽救家族,请求为秦始皇陪葬。另外还有三个兄弟感叹自己未曾得罪胡亥,但也知道南逃一死,最终自杀。据统计,胡亥一共杀了兄弟12位,姐妹10位。胡亥杀光了他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们,同时株连他们的家族(公子将闾除外)。所以,如果子婴真的是胡亥哥哥扶苏的儿子,那么他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胡亥会傻到把其它的兄弟侄儿都杀了,独独把这个最有威胁的侄儿留下来?所以,子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孙子,也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因为这些人早就被胡亥屠杀光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其中有两个为他的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所生,后嫪毐之乱被秦始皇处死。剩下最后一人为成蟜,但投降赵国。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死,所以子婴也不是秦始皇的弟弟。所以,子婴最有可能的身份是成蟜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儿、胡亥的堂兄弟。这也就能解释子婴为什么能在秦二世的屠杀中能存活下来,因为他只是秦二世的堂兄弟,对皇位的威胁较小,所以胡亥没有杀他。也能解释,子婴当皇帝后,与两个儿子谋划杀赵高(如果是秦始皇的孙子,肯定不会有两个这么大的儿子的)。因子婴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堂兄”。综上所述,子婴最有可能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2023-07-19 00:25:2112

子婴是扶苏的孩子吗

问题一: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吗? 秦王子婴(?D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被弑后(胡亥死时仅24岁),赵高迎立子婴即位。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三族。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子婴无奈同意,并用绳绑缚自己,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营投降,秦朝灭亡。项羽进入咸阳城后,将子婴杀害。 扶苏子 胡亥的兄长的儿子,名婴。 《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该说法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学界中多数亦支持这一说。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甚至指出是扶苏之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 始皇弟 始皇的弟弟,名子婴。 《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该说。论点包括: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 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 但是据记载始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f,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经死了,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庇胝约ф藕退生之子)不到两岁时即被秦始皇摔死了,所以秦始皇死时,其余兄弟都已作古。 胡亥兄 胡亥的兄长,名子婴。 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始皇帝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继位之所以名正言顺,那就是因为他就是当时始皇帝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推断,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应该都已经死了。[10] 始皇侄 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 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该说,论点如下: 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f、母赵姬与彼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f的儿子。 《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据有关史料推测,成f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f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问题二:胡亥去世后子婴继位是扶苏的儿吗u30fb 不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生于秦昭襄王48年,即公元前259年,死于始皇37年,即公元前210年,年49岁。死后少子胡亥即位,第二年,杀诸公子,即胡亥的弟兄12人(也就是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人),公主10人,牵连甚多。只有公子高主动献出家产,可以保全家中人,自己还必须死。所牵连的人中,难道不包括他们的儿子? 公元前207年,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子婴是始皇的什么人,《史记》中有两处记载,不一致。在《始皇本纪》中说他是“二世之兄子”,在《李斯列传》中说他是始皇之弟。 他可能是始皇的孙子吗?始皇的长子是扶苏,这时扶苏的儿子最大不会超过18岁。另外,赵高阴谋捕杀蒙毅时,子婴还曾进谏。(见《蒙恬列传》)蒙恬被认为是扶苏的同党,蒙毅只是蒙恬的弟弟,赵高都不放过,怎么能放过扶苏的儿子?子婴绝对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即使扶苏的儿子逃过劫难,也不敢出头露面,赵高只会杀他,决不会立他。也不可能是公子高的儿子。他们自保犹恐不及,哪里还敢替蒙毅讲话? 《李斯列传》记载:子婴即位后,不上朝,诱赵高来问安,和宦者韩谈及其子共谋杀赵高。其子有能力和人共谋杀赵高,最小也应在10岁以上或左右,起码不可能是婴幼儿。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子婴不可能是始皇的亲孙子,这是司马迁的笔误,是始皇弟弟的可能性最大。同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又是孙子又是弟弟,必然有一个是错的,或两者全记错了。 当然,远房侄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极小,绝对不可能是始皇的亲孙子。从他有机会、有权向二世进谏,他是个有头脑、有身份、为人比较持重的人,从年龄上判断,还是以秦皇的弟弟的可能性最大。赵高立子婴,并非本意,他想自己当皇帝,只是时机不成熟,才搞个过度,子婴平时可能不张扬,又不是秦皇的后代,赵高认为好对付,好除掉,暂时选他。由于记载有误,又没有别的旁证,只能做如上的分析。 问题三:子婴是扶苏的孩子吗 子婴怎么杀的赵高替父报仇的 子婴的父亲是谁有争议。 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问题四:秦朝子婴是谁的儿子!! 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基本认为是秦始皇的孙子、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 秦王子婴,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婴,一说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日。 子婴与始皇帝嬴政的关系,基本认为 祖父:始皇帝嬴政 父亲:嬴扶苏(始皇长子) 身世考证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所以这种说法最正确。 二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其实,这种说法不攻自破,始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f,他在秦始皇当称皇帝之前就已经死了,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庇胝约ф藕退生之子[私生子])不到两岁时就被秦始皇摔死了,所以胡亥死时,其余兄弟都已经作古了。 三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更站不住脚,因为秦始皇死时,只有扶苏和胡亥两位公子存活,所以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始皇帝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之所以能够继承帝位,之所以名正言顺,那就是因为他就是当时始皇帝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可知,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都已经死了。 这几种说法当中,“二世/兄之子/子婴” 一说较为流行。迄今为止,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此说。学界中大都支持支持第一说,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之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扶苏之长子)。 也有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第二说。论点包括: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 尚有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第四说,论点如下: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f、母赵姬与彼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f的儿子。《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据有关史料推测,成f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40年。成f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问题五:子婴是扶苏公子的孩子? 关于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皇太子扶苏的嫡长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四是“始皇弟成峤之子”。有学者认为《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  这几种说法当中,“二世兄子”一说较为流行。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问题六:公子扶苏死时有子女吗? 有. 秦 嬴子婴 就是他的后代.穿 扶苏之所以奉旨自裁,就是不愿意担负抗旨的罪名.因为抗旨,会被依法灭族的.他只要自裁,就能够保全子女和家人. 秦二世继位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所有的. 但是,没有杀他的侄子们. 问题七:赢扶苏和赢子婴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于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皇太子扶苏的嫡长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四是“始皇弟成峤之子”。有学者认为《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 这几种说法当中,“二世兄子”一说较为流行。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并指出是扶苏之子。 亦有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林剑鸣等人支持第二说,论点包括: 1.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并非任何属秦二世同辈或后辈者所能企及。 2.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3.《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作为扶苏之子实在太大。 4.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 尚有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第四说,论点如下: 1.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有成f、其母赵姬与彼生的二子等三人。 2.《释名u30fb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3.据有关史料推测,成蛟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蛟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4.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迄今为止,学界中支持第一说的较多,因为第二说也有不完善之处: 1.皇室人口众多,所以侄子年龄比叔叔大是经常发生的事。 2.子婴是长孙,秦二世是幼子,那这种可能性会更大。 3.秦始皇在位时间很长,众多子女的年龄跨度很大并不奇怪。扶苏和胡亥相差20-30岁不是没有可能。扶苏的儿子年长于胡亥也有可能性。 4.史书只记载了秦二世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并未记载秦二世杀死自己的侄子,也就是说,子婴是秦二世的侄子不是没有可能。赵高比秦二世还要毒辣,若子婴不是长孙,即位的可能性就很小,而且还很可能就没有杀赵高的胆量。 问题八:扶苏有孩子吗? 秦王子婴(?D前206年):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被弑后(胡亥死时仅24岁),赵高迎立子婴即位。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三族。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子婴无奈同意,并用绳绑缚自己,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营投降,秦朝灭亡。项羽进入咸阳城后,将子婴杀害。 扶苏子 胡亥的兄长的儿子,名婴。 《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六国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婴”)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 该说法最为流行。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学界中多数亦支持这一说。就连近几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这两部著名的大辞典,也都一致认为子婴是二世兄子,甚至指出是扶苏之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 始皇弟 始皇的弟弟,名子婴。 《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论者如杨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该说。论点包括: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绝非秦二世或同辈所能及。 据《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记载,胡亥对待自己的兄弟绝不手软,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为何能存活下来。 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大约为30岁左右。而《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与《李斯列传》中所述杀赵高过程不同),其子年龄至少有15-20岁左右,推断子婴年龄当为35-40岁左右,比秦始皇小10-15岁左右,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 在两汉时期的史书《史记》、《汉书》原文及《史记》三家注、颜师古注并无提及子婴为扶苏之子。 但是据记载始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f,他在秦始皇称帝前就已经死了,其余的两个假兄弟(庇胝约ф藕退生之子)不到两岁时即被秦始皇摔死了,所以秦始皇死时,其余兄弟都已作古。 胡亥兄胡亥的兄长,名子婴。 这一派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 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这种说法比较站不住脚。赵高、李斯、胡亥要密谋除长以立幼,只要嫡长子扶苏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长的始皇帝之嫡子活着,胡亥就没有资格即位。胡亥继位之所以名正言顺,那就是因为他就是当时始皇帝存留在世间的唯一的年龄最大的嫡子,由此推断,包括扶苏在内的胡亥的17个哥哥应该都已经死了。[10] 始皇侄 始皇的弟弟的儿子,名婴。 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提出该说,论点如下: 有关《李斯列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但秦始皇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成f、母赵姬与彼生二子。所以被认为是成f的儿子。 《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婴”之名,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据有关史料推测,成f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f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二世不要滥施诛杀。...>>
2023-07-19 00:25:591

秦始皇与子婴是什么关系

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有人认为子婴很大程度上是成蟜之子。《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共有三个弟弟,秦始皇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生下两个儿子,后来在嫪毐之乱中被处死,第三个叫成蟜,为秦庄襄王之子,秦王嬴政的弟弟。后来投降赵国。扩展资料:其他说法:一说子婴是胡亥的侄子。是秦始皇嫡长子扶苏之子子婴,《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因为当时扶苏已死,胡亥无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最有资格继承帝位,所以这种说法比较正确。二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这一观点认为《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参考资料:子婴-百度百科
2023-07-19 00:26:4611

秦王子婴有子女吗?子婴的子女是什么样的结局?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的胡亥还是杀死了蒙氏两兄弟。之后,胡亥还在赵高的谗言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子婴却有幸活了下来。此时的子婴就知道,胡亥身边的赵高是一个奸佞小人,巧言令色祸害国家。 在使胡亥一人孤立无援,又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赵高杀死了胡亥,还拥立子婴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之后的子婴就诛杀了赵高。子婴杀死赵高之后,刘邦的大军就兵临咸阳了。子婴也识趣,眼见大势已去,就拖家带口,身着白服,还带着皇帝的玉玺,兵符投降于刘邦。刘邦一时仁慈,就没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后,项羽又率军杀进了咸阳,此时的子婴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他还是死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中。随着秦王子婴的死,秦始皇拼命打下的江山也都付之一炬,秦灭六国时的帝王之气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一个千疮百孔、战火纷飞的乱世。子婴在短短几天之内,经历登基、投降、死亡,人生跌宕起伏,各种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子婴在秦朝江山即将崩坏之时临危受命,虽然无法挽救秦朝的颓势,加之身旁奸臣赵高不断蛊惑人心、危害朝政。仅仅在位四十六天的子婴不得不被迫改称为秦王,在这之后子婴也深知赵高不可留用,设计将这个把秦朝江山推向深渊的人处死了。那么子婴能在秦王朝崩坏之时继位为皇帝,很多人都好奇,这个秦王子婴究竟会是谁的儿子。关于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历史上也并没有定论,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定子婴是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因为《史记》中有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历史学家翻译这句话为,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当然,历史上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在《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看群臣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所以就之能把子婴叫来,给他玉玺,立他为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字叫成,并不是子婴,所以这个说法也就没能得到后世的认可。其他也有两外的一些说法,也都只是后世的猜测和讨论罢了。婴是秦王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因为在位时间极短,又设计杀死了大奸臣赵高而被历史记载。关于他的身世也因为没有过多的记载而受到后世的质疑和讨论。当然今天也有很多影视剧也有对这段故事进行改编,至于是否符合事实就需要观众们擦亮眼睛了。 要理清楚子婴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就要从子婴是谁的儿子开始聊起了。我们都知道子婴能够被拥立为秦王,一定是秦始皇的后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历史上也并没有定论,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定子婴是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因为在《史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历史学家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孙子了。而且当时胡亥是私自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所以原本可以做皇帝的是扶苏,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子婴能够第一个被选来立为秦王,因为如果子婴是扶苏的儿子,那么子婴被拥立为秦王这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的。 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在《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看群臣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只能把秦始皇的弟弟子婴给叫来,给他传国玉玺,立他为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字叫成,而并不是叫子婴,所以这个说法也就没能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可。其他也有两外的一些说法,也都只是后世的猜测和讨论罢了。所以我们基本上就能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 在历史上,秦王子婴并没有女儿,他只有两个儿子,子婴的两个儿子还参与了子婴诛杀赵高的计划当中。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子婴的两个儿子的姓名、事迹等都没有记载,也没有办法考证了。但是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子婴有女儿这件事情,反倒是在热播剧《楚汉传奇》中出现的一位幼公主,在剧中她的身份就是子婴的女儿。在电视剧中国这位幼公主最后也是跳井自杀了,但是子琪将军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幼公主的结局给交代了。因为没有见到幼公主的遗体,所以留给了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幼公主是以跳井为名,实则逃出了咸阳城,隐姓埋名生活了一辈子,这对幼公主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然以上所述也都仅仅局限在电视剧中,史书上对于子婴的笔墨描写都不多,儿子更是少的可怜,所以至于女儿,就更谈不上了。综上所述,子婴有没有女儿就难说了,更何况要知道这个女儿的结局,那就更难的。扮演幼公主的这位出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名叫王茗的女孩,却因为幼公主这个角色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欢,她也是因为幼公主这个角色而正式出道的。在这之后,王茗签约了著名导演高希希的公司,同年出演了微电影《楚汉微电影》,在影片中饰演菊姑娘。相信这个漂亮的江南姑娘的星途也会一路坦荡的。
2023-07-19 00:28:061

秦末时期的最后一皇帝是谁

秦末时期的最后一皇帝是子婴,即秦三世,在位46天。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但赵高也留了一手,声称六国故地相继起事,秦已失去对整个华夏大地的控制权。他说:“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故而子婴不该再称“皇帝”,只适合当“王”,并让子婴斋戒,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传国玺。扩展资料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婴
2023-07-19 00:28:1615

真是够乱的!郑庄公的四个儿子轮流当了六任国君是什么情况?

真是够乱的!郑庄公的四个儿子轮流当了六任国君是什么情况?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春秋时期,兄弟相继为君的并不少见,比如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就分别当上了国君。可是,你下台之后我上,我下台之后你再上,这样的事情还是很罕见的,郑庄公的儿子们就让我们开了眼了,他的四个儿子居然做了六任国君。 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后去世了,执政大臣祭仲拥立太子忽继位,这就是郑昭公。郑昭公,是郑庄公娶邓国女子所生,他还有个弟弟叫突,突的母亲是宋国人。 宋国虽说算不上大国,可面对郑国和邓国,还是能抬着头说话的。听说本国的外甥没有当上国君,宋庄公很生气,就把祭仲和公子突骗到宋国,抓了起来。然后以此为要挟,要求郑国立公子突为国君。 不管是为了郑国,还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祭仲答应了宋庄公。等回到郑国以后,祭仲就护送着公子突继位,这就是郑厉公。早在二人还没回过之前,郑昭公就得到了风声,为了保住小命,就早早的跑到卫国避难去了。 虽然在宋国的支持之下,郑厉公继位了,可他渐渐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这个国君好像是一个空架子,郑国的大权都掌握在祭仲的手中。郑厉公还是有点父亲的狠劲,他就找一个叫雍纠的人去除掉祭仲,雍纠是祭仲的女婿。 不知道怎么地,雍纠的秘密使命被妻子知道了,这个女人很为难,就回家问母亲,你说是父亲重要,还是丈夫重要?老妈一听这样的问题,马上就敏感起来了,这还用说吗?父亲只有一个,丈夫没了还可以再找嘛! 很快,祭仲就先下手了,他把这个缺心眼的女婿给杀掉,然后放到街上示众,其实也就是给郑厉公看的。郑厉公听罢,是不住的摇头,这种事情怎么能跟老婆商量哪?雍纠这是活该啊!可郑厉公没想到的是,祭仲并没打算放过他,没过多久,他就被驱逐到了郑国边境的栎邑。与此同时,祭仲重新把郑昭公迎接回国,继续做郑国的国君。 按理说,这一国不可有二主,祭仲是打算逐渐对郑厉公动手的,可是事情出现了岔子。首先是郑厉公出手了,要说这哥们还真是个人物,他依靠当地的百姓杀掉了栎邑的大夫,把栎邑弄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接着宋国也出手了,派了很多军队去栎邑支持郑厉公。就这样,郑国也不敢对郑厉公怎么样了。 要说这郑昭公明显不如郑厉公,他非但不能拿弟弟怎么样,就连大臣都搞不定。早在郑昭公做太子的时候,郑庄公想提拔一个叫高渠弥的人做卿士,郑昭公很讨厌这个人,就极力的搅和,可最后高渠弥还是做成了卿士。郑昭公复位之后,位置越坐越稳,高渠弥就开始担心了,担心自己会被算旧账。那一年的冬天,高渠弥陪着郑昭公外出打猎,趁着对方没防备,就把郑昭公给射死了。 国君没了,这又该祭仲操心了,他一想,郑厉公是自己轰走的,也不敢接他回来,干脆就把郑昭公的另一个弟弟子亹扶上了国君宝座。 子亹刚继位没多久,就摊上了一件大事,齐襄公要召集几家诸侯聚会,对郑国也发出了邀请函。本来这是一件无所谓好坏的事情,可对于子亹来说,却是一个灾难。 原来啊,在齐襄公做太子的时候,跟子亹发生过一次争执,两个人吵的还很凶。这次齐国邀请郑国参加聚会,祭仲劝子亹干脆就不要去了,万一去了哪句话说的不对付,就麻烦了。可子亹有自己的考虑,齐国是个大国,现在人家主动邀请,我要是不去就是给脸不要脸了。万一齐襄公拿这个当借口,领着诸侯们的兵马来打郑国,再帮助郑厉公复位,那我就更麻烦了。再说了,就算我去了,他也不一定会把我怎么样。祭仲看自己也拦不住,干脆就不劝了,反正他是没有去,高渠弥陪着子亹去了齐国。 齐襄公的为人,那是人尽皆知的,这次邀请子亹前往,本来就是憋着坏的。子亹也太实在,到了齐国之后,居然没有给齐襄公赔礼道歉。齐襄公一下子就恼了,召唤出卫士,就把子亹给杀掉了。 高渠弥侥幸逃回了郑国,他跟祭仲一商量,只好在郑庄公的儿子里又找了一位,这就是公子婴,史称郑子。 郑子继位十二年以后,祭仲去世了,这让一直盘踞在栎邑的郑厉公看到了希望。两年之后,郑厉公把郑国的大夫甫假骗到了手中,威胁他帮助自己重登君位。对于甫假来说,命是自己的,国君谁当都差不多,他就同郑厉公盟誓,要助他复位。 当年的六月,甫假发动了突袭,杀掉了郑子和他的两个儿子,而后从栎邑迎接郑厉公复位。就在郑厉公复位的这一年,齐桓公开始称霸。郑厉公复位之后,在位七年去世。 从郑庄公去世,到郑厉公去世,前后历经了二十九年。这二十九年的时间里,郑庄公的四个儿子,做了六任国君,真是够乱的!
2023-07-19 00:2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