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康map
-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但是它的意思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诗经有提到中国,“中国”一名,原指“国中”,意为“国之中央”,也就是国都。 《大雅·民劳》首节:“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便与第三节“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对文。郑玄《毛〔诗〕传》和孔颍达疏均以此认为“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另外也有旁证:今天熟知的“中原”一词,用在《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即解释:“中原,原中也。”
这里要结合一下古代汉语的语法的一些概念来解释一下:
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曾经指出《诗经》中不少“中”字的“倒置”现象。例如《周南·兔四且(音沮,捕兽的网)》:“肃肃兔四且,施于中林”。“中林”为“林中”的倒文。《邶风·式微》:“胡为乎中露?”“中露”是“露中”的倒置(参见同诗下段的“胡为乎泥中?”)。《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中谷”,谷中也;《庸阝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中河”即河中,等等。最好的例子大概是《桧风·羊裘》:“岂不尔思?中心是悼”。这里的“中心”,只能解释为“心中”。总之,上面的例子说明“中某”结构在古代,代表“在某之中”。“中”字在此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in the middle of。如果要用单词比拟,则类于amid或amidst。毛泽东诗句“遍地英雄下夕烟”,倒置“下”字,与此颇为类似。但是毛是为了押韵。《诗经》中的许多例子,特别是“中心是悼”,则不能以押韵解释。由此推之,“中国”一名,原指“国中”,意为“国之中央”,也就是国都。古汉语中的“词序倒置”,决不止“中河”、“中原”、“中林”等例子。其他例子有“大名”和“小名”的先后次序问题。例如“桑树”,桑为小名,树为大名,小名在大名之前,现代汉语不会讲“树桑”。但是描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经·郑风·将仲子》,便提到“树杞”、“树桑”和“树檀”。与诗韵无关的,则有把蝗虫称为“虫蝗”的用法。有关的还有形容词倒置问题(以现代越南语为典型,粤语中也有保留,例如称“公鸡”为“鸡公”,称“客人”为“人客”,闽南话亦然)等等。这些从现代角度看来的“倒置”,往往揭示古代华夏先民的复杂成份。甚至连今天的“中国”一名,都可以源自这种“非汉族”语法,令人不得不深思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因。
虽然中国这个概念最初是指国都,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这时的中国,已经变成为一个地域概念,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古代“中国”作为地域概念主要指的是:
1: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2: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3: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4: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所以后来,通常会把占据了中原地区的政权国家称为中国,《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契丹在和大宋王朝议和签订“潭渊之盟”,成为兄弟之邦后,契丹更是大力推行汉化。契丹的科举完全仿汉制,在建国伊始就建孔庙,非常尊孔,而且还自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因俗而治,得其直矣!”因此契丹自称中国不是没有的阿。而辽亡后皇族耶律大石率部众西徙,在中亚建立西辽政权,西辽从宫廷语言到政治制度,都照搬中华。直到1211年,末主耶律直鲁古在乃蛮与花剌子模合攻下国亡,还保留华夏文化最特出的年号制度(时维西辽天禧三十四年)。这是为什么?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呀,中华文化的继承人呀!
金人自称汉人是从公元1141年南宋金和议后,金即定都于今日之北京。“女真之金,既称业已因封贡而成为高丽人、回纥人及西夏人之宗主,于是因循中国传统,宣告其为区宇一家之大帝国。在宋使呈纳贡品之前,金朝已开始科举取士,文官之品级也已颁布,其君主着中国式之冕服,孔子之四十九世孙也被封为公爵,在祭祀孔子时,金主亲自行礼。”这以后金国就以中国正统自居,称自己为汉人,后来元朝也顺着叫原金国统治下的人为汉人.
中国作为国家概念的指代也许早已有之,但是中国正式作为国家的称呼是近代的事。而古人通常不会自称我是中国人,而是说我是某个朝代的人或是华夏人。以前的人的文章,没有几个人自称中国人,他们绝大多数称为“中华人”“华夏人”。虽然在清末,现代的国家民族概念开始进入中国,但是当时人对国家名称“中国”的认同,还比不上对“支那”的认同,直到民国的建立,才把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家代名词。
还有一个实例可以看出古人对国名的认同态度: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存藏好几册毕业纪念提名录,称作《鸿迹贴》。其中第四册(1907年度的一部分)共有95人执笔提名,有33人只写名字,不附籍贯,但在附籍贯的62人中,其中有18人写支那,12写清国,7人写中国或中华,25人不附国号。在这里,使用支那这个国号,是含有否定清政权的革命意义的。注意那个或字,也就是说95个人中认同中国这个名号的还不到7个。而梁启超的笔名之一即为“支那少年”,他的著作《李鸿章》封面上用“支那之怪杰”为题签。可见的到了清朝末年,中国人并没有把“中国”这个词当作国家称呼。
再说一个历史里的事:藏文《于田国授记》记载,一位叫尉迟胜的于田国王娶了一个中国公主普尼亚斯瓦罗,这位中国公主把蚕种带到了于田。这位“中国”公主是楼兰人,欧罗巴人种。因楼兰臣服于汉,藏文史书把楼兰称为中国。西域并非中原,在藏族眼中,西域也是中国,可见“中国”也并非完全是汉人心理定势中的中原。更何况,象日本的广岛、冈山、山口等地也叫“中国地方”,广岛也有“中国广播公司”,都是取“中国”这个词的古义。
虽然“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最后说一个关于中国的外国发音的问题。
欧洲人最早是称呼中国为“契丹”,这是从俄国人那里传来的。到目前为止。俄国人仍然称中国为Kitan(契丹),称中国人为Kitanyes(契丹人),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拉丁语源的Cathay一名用来指中国,从马可波罗、哥伦布直到今天,在西方语言中也始终没有消失。例如港英时代开始营业延续至今的香港“国泰航空公司”,按英文原名严格讲,便应该称为“契丹航空公司”。 现在英文称呼中国为“CHINA”,是近代才开始改这个称呼的。事实上这个名字可能带有歧视的意思,前一段时间好像闹的也满凶的,很多人建议改回Cathay。但是已经成了国际习惯,而且在今天也没有谁把它当作贬义词来看待,所以后来也就算了。
最后说一下支那的问题。
尽管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可是“中国”这个名称却意外地非常年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正式名称从来没有叫过“中国”。古代中国根据秦、汉……、明、清等朝代的不同,正式国号也跟着改变。比如清朝时中国的正式名称是“大清”或“大清帝国”。尽管正式的国号没有叫过中国,中国民间倒是有“中国”或“中国人”的俗语词汇。不过以前人们提到“中国”一词,一般狭义地指中原地区,“中国人”就是指中原人,以区别于新疆西藏蒙古的边民,以前并没有用“中国”代表国家的用法。
日本由于与中国接触密切,也按照中国的朝代名来称呼中国,不像与中国接触少的西方国家,不管中国什么朝代,都一律称之为CHINA。日本在隋朝时称中国为“隋”,唐朝时称中国为“唐”,所以有“遣隋使”、“遣唐使”的词汇。以前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把中国字称为“汉字”,把中国语称为“汉文”。日本古时既不用“中国”,也不用“支那”代表中国,这些词在日本出现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了。
到了日本江户末期和明治初期,随着日本的对外开放,外来语用词也时髦起来。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不再称中国为“汉土”,而是按照外文音译把中国称为“支那”,结果这个称呼一下流行起来,一时间报刊书籍都用“支那”称呼起中国来。
听到日本人口称“支那”而感到不快,是在二十一条,出兵西伯利亚、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等事件,日本的野心接二连三的暴露之后的事了。
在王拱壁《东游挥汗录》(1919年11月初版),收录了《日本外交之概略—对支那
的根本政策》一文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倭近五十年来之外交真相,舍对华而外实无外交价值之可言。盖倭人战胜前清以来,即称我华为“支那”,垂为国民教育。且多方解释支那二字如无意义适可代表华人之
蒙昧者,于是支那二字乃风行三岛,以资倭人轻侮华人之口实。每逢形容不当之行为,则必曰支那式,借以取笑,此等教育早已灌输入其国民之脑海。时至今日,虽三尺小童,一见华人,亦出其一种丑态,曰:“支那人”“支那人”。恍若支那二字,代表华人之万恶也者。此皆由倭人“对支那根本政策”作成之教育,非一朝一夕之故,况现在倭人正事推广此种教育,以增长其国人之侮华程度。
不过考证一下“支那”一词的由来,就会发现最早把中国称为“支那”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自己。古时印度人称中国为cina,据说cina是来自“秦”的音译。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见《旧约全书》),后来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据说均来自这个语源。现在英语中Chino或Sino的词头代表中国,比如Sino-Japanese War表示“中日战争”,Sinology意思是“中国学”。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的佛经以后,懂得梵文的人太少,所以要把佛经译为汉文。高僧翻译梵文佛经时,按照音译把cina翻译成“支那”,现在中国的佛经中还是用“支那”这个词称呼中国。佛经传到日本后,也把“支那”这个词带入日本。
上面说过,“支那”一词在日本流行起来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不过那时中国的正式国号是“大清”,所以日本政府在正式场合把中国称为“清国”或“大清帝国”,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把义和团事变称为“北清事变”。但是在一般的民间报刊,则一般把中国称为“支那”,把“日清战争”称为“日支战争”,把中国话称为“支那语”。日本人不称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而称“支那”,中国人为此而气愤吗?非也。原来那时的中国汉人,特别是中国的革命家,对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有几分感激。
那时中国汉人处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因为日本暗中支持中国革命,所以一时间日本成为中国革命家的乐园,同盟会、光复会等反政府组织都是在日本组建的。那时很多汉人来到日本的头两件事就是:第一是剪辫子,表示不再效忠清廷;第二是自称“支那人”,拒绝承认自己是“清国人”。由于那时“中国”这个词还没有被公认,所以很多革命家直接借用日本式称呼称自己是“支那人”。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提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誓词(“支那亡国”是指明朝亡于清朝的那一年);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这是后来同盟会党报《民报》的前身。即使是立宪派的梁启超,也用“支那少年”为笔名,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诗中称“我是支那第一人”。
当时很多中国的革命家使用“支那”这个词称呼自己,亦说明那时日本使用“支那”称呼中国,不但没有贬义,反而含有对中国汉人的尊敬。如果日本人按照当时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把中国人称为“大清人”,把中国话称为“大清语”,对中国的汉人来说,反而会感到被侮辱了。在辛亥革命前,“支那”这个词是被中日两国都承认的名词,没有人对此提出过什么异议。可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正式国号从“大清帝国”变成“中华民国”,由此而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支那”争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正式称呼“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并没有立即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清王朝倒台后,中国发生了内乱,各省独立,南方的革命党在南京成立了一个叫“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但那时“中华民国”的范围只限于南方数省,北方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中华民国”。此时清王朝倒台,已不能称中国为“清国”了;而称“中华民国”也不合适,一是因为那时“中华民国”还不能代表中国全国(南北和谈后北方才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号);二是因为日本政府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放弃“清国”的称呼转而用民间惯用的“支那”一词称呼中国。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支那”称呼中国。
1913年10月,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同时,日本表示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可是日本政府只是在中文的文书中使用“中华民国”,而在日文的文书中,则使用“支那共和国”称呼中国。开始日本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遇到多大问题,因为“支那”这个词在日本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中国人一时间也没有多想这个问题。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这是中日关系恶化的起点。1919年的日本转接德国租界问题,又引起“五四”运动的反日热潮。当时爱国人士提出的一个抗日话题,就是日本称呼中国为“支那”。一些爱国青年提出日本称中国为“支那”是有意侮辱中国人,于是一把爱国大火便烧了起来。爱国志士纷纷向政府上书,要求抗议日本政府使用“支那”和“支那共和国”词汇的做法。此后中国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但都没有结果。
日本不使用“中华民国”的称呼,除了有上述1913年7月日本政府的规定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认为“中华”一词暗藏着对日本的轻蔑。原来历史上“中华”、“中原”是为了区别周边异民族国家的用词。以前中国把东方的异民族称为东夷(日本人、韩国人),把南方的异民族称为南蛮(东南亚人),把西方的异民族称为西戎(西亚人),把北方的异民族称为北狄(蒙古人)。中华和夷蛮国家的关系不是对等关系,而是上对下的朝贡关系。日本人认为中国人自称“中国”,含有天下之尊、文化上优越的骄傲感,因此一些他们认为改称“支那”为“中国”,有承认自己是“东夷”朝贡国的被侮辱感。这是日本不愿意使用“中华民国”和“中国”的内在原因。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再三抗议和敦促下,1932年日本政府终于承诺在政府公文中不再使用“支那”,一律使用“中华民国”,但民间报刊仍称中国为“支那”。一直到日本战败后,1946年日本政府向全国发出《关于回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的通告,此后“支那”这个词完全从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书、报刊杂志中消失。中日间这场关于中国国号称谓的争论,在战败日本的全面妥协情况下彻底解决.
- 寸头二姐
-
最早起源于周朝,因为周初大分封,在周朝附近分封了许多小诸侯国,周朝在其中,周天子就称周朝为”国中之国”,渐渐”国中之国”简称为中国.从此就流传开来.
- 大鱼炖火锅
-
回答得越长,越是垃圾,还不如用自己的话简单来组织
- 北境漫步
-
、“中国”一词之本义考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考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