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路人假
-
一、提高善待农民工的思想认识,创建和谐企业。
企业没有和谐,职工队伍就不可能稳定,就难以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对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影响。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和谐企业活动,认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企业,没有和谐的企业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公司认真研究创建和谐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确立了以人为本,依靠职工求发展,维护农民工利益及其他职工利益、实现更大发展的工作方针。
二、公司建立和谐工作机制,维护职工权益
(1)建立了民主参与机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民主管理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中心内容。我们探索各种方式,满足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愿。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收集民意,选好议题,将职工群众的热点问题和工会工作难点问题,初步形成了工会代表职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机制。并且通过设立意见箱、提交书面建议等形式,采集代表们智慧,表达职工的心意,取得较好效果。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在公司改革、职工分配方案、保险福利等方面,都要经过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后实施。实现职工的民主权利,促进厂务公开,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如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建立全员劳动合同制。针对公司员工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我们首先理顺劳动关系,为员工创造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公司代表职工与公司签订了集体合同,每名工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充分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实现。与全体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确立了职工的身份。全体员工不论什么学历、来自什么地方都享受同等的地位,同样的发展机会,稳定了职工队伍,为和谐企业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建立学习型企业,提高职工素质。为适应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公司每年都拿出上百万元资金用于职工培训。2002年,我们曾投资六十多万元,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成立了MBA培训班,使50多名职工享受了高层次教育。我们还将与清华大学合作,实现远程教育培训,使职工坐在家里,就可获得大学教育。同时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大学教授、讲师授课,提高了职工的素质,更好地满足了其个人发展需要。
(4)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降低一线职工劳动强度。近几年,我们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活动,投资3亿元,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效率,大大的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使职工获得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增强了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
(5)在职工中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各个分公司建立了QC小组、革新小组等,引导职工开展革新发明和管理创新,满足职工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形成了浓厚的赶超氛围。每年,有一大批职工获得了“十大标兵”、“十大生产能手”等称号,“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进一步密切了职工关系,促进了职工与企业的和谐。
(6)建立工会工作机制。工会在创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沟通劳动关系双方的纽带。公司党委根据上级工会的要求,建立了集团公司、分公司、班组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全公司工会分会有12个,工会小组112个。为加强工会力量,公司专门配备了3名专职干部。公司建立了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对职工反映的热点和难点进行研究,达成共识。由于工会的参与,公司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将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了首位,使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得到极大提高。
(7)建立平等机制。所有员工一律平等对待,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三八”节,公司均给予一定时间的假期并发放一定的过节费。春节,考虑到企业外来的农民工较多,针对路途遥远的职工,企业负责给他们联系回家车辆,并相应的延长休假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在外工作的员工思家的心情。
(8)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公司建立了图书室、乒乓球室、健身室,以及多功能厅,由专人负责,实行全天开放。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三八文艺汇演、五四青年篮球赛、知识竞赛、消防演讲、参加职工运动会等,活跃了职工的身心。对女职工,使她们的基本的权力得到保障。每年对全体职工进行体检,重点做好女职工体检工作,维护员工健康。
三、公司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企业和谐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企业来说,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努力促进内部“小环境”的和谐,把关系理顺好,把人心凝聚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公司中午实行免费就餐,针对职工提出的改善食宿条件的建议,公司开展了“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对各食堂和宿舍进行评比,办得好的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予物质奖励;针对职工反映强烈的业余生活贫乏问题,腾出1500平米的办公场所,投资70万元,设立了职工文体活动中心;针对职工提出的住房难问题,投资8000万元,购置了近200套住宅楼,解决了职工住房难的问题;为提高一线职工的福利待遇,我们又对定额计件工资进行了改革,人均年增资近千元。公司还完善职工保险,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使职工享受了良好的保险待遇。另外,每年由工会对困难职工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对特别贫困的职工,区分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补助。每年特困补助对象有50人左右,补助金额在2000元到5000元,千方百计地落实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对退休职工,我们由工会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其生活状况,解决其困难,在重大节日时还给予补助。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全体职工充分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
作为企业,在推进“小环境”和谐的基础上,还要为构建社会“大环境”和谐做出贡献。因为我们能够发展到今天,党、政府及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无私关怀和支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自身发展融于社会发展中。2004年和2005年,我们开展了持续的“威高光明行动”,捐款200万元,帮助10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