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辉
-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
- 可可科科
-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回答者:狗狗语丝 - 经理 五级 2-23 10:28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2 条
孟子曰:“书生天生担道义,智勇浩然走天下”。这句话用在鲁迅身上恰如其分。
鲁迅的魅力与其说在于笔锋,不如说在于性格。鲁迅就其性格而论,可以概括为三点。
其一,保持人格独立。鲁迅没有智者虚张声势、打拱作捐之陈腐,没有文人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虚伪,更不存在旧知识分子无病呻吟、顾影自怜之恶习。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气,鹤立鸡群,独往独行。
其二,真实的自我。鲁迅之所以独一无二(效仿之人多亦,但无人能比),关键是鲁迅的真实。鲁迅的真在于他敢于直言,公开说别人“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的话。他是一名孤胆侠士,单枪匹马地向旧势力冲杀。他敢于戳穿伪道士的面纱,能为学生的惨死而呼号于天下。鲁迅虽然处在没有真言的时代,但他却用毕生精力去写他所看到的一切真实的存在。他的笔令论敌胆寒,让友人称快。他的真实在于血当汁墨笔当枪,而谱写的却是带有沧桑感的伟大人格。
其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为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他不惜以其生命高扬理性,以其坚毅警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终生敬仰。
鲁迅毕生信念是毫不留情地向旧势力宣战,他的夙愿是俯首甘为人民大众的“牛”。他的这一追求极苦、极累、极孤、极悲,正如先生所言: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既属此类人,但又高于此类人。所谓属于,是他集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于一身;所谓不同,即是他的境界、水平、理想远远高于上述诸类人。他的伟岸在于激情不止;他的高远在于洞察真相;他的威力在于笔锋犀利;他的高远在于永远与人民为伍与旧势力为敌。
时间己逾一个多世纪,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对现代人来说仍有巨大的感召力,感谢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启迪。
参考资料:http://hot.21youth.com/type.asp?id=7008&news=book
回答者:chaoyahehe - 魔法师 四级 2-23 10:25
--------------------------------------------------------------------------------
孟子曰:“书生天生担道义,智勇浩然走天下”。这句话用在鲁迅身上恰如其分。
鲁迅的魅力与其说在于笔锋,不如说在于性格。鲁迅就其性格而论,可以概括为三点。
其一,保持人格独立。鲁迅没有智者虚张声势、打拱作捐之陈腐,没有文人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虚伪,更不存在旧知识分子无病呻吟、顾影自怜之恶习。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气,鹤立鸡群,独往独行。
其二,真实的自我。鲁迅之所以独一无二(效仿之人多亦,但无人能比),关键是鲁迅的真实。鲁迅的真在于他敢于直言,公开说别人“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的话。他是一名孤胆侠士,单枪匹马地向旧势力冲杀。他敢于戳穿伪道士的面纱,能为学生的惨死而呼号于天下。鲁迅虽然处在没有真言的时代,但他却用毕生精力去写他所看到的一切真实的存在。他的笔令论敌胆寒,让友人称快。他的真实在于血当汁墨笔当枪,而谱写的却是带有沧桑感的伟大人格。
其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为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他不惜以其生命高扬理性,以其坚毅警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终生敬仰。
鲁迅毕生信念是毫不留情地向旧势力宣战,他的夙愿是俯首甘为人民大众的“牛”。他的这一追求极苦、极累、极孤、极悲,正如先生所言: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然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既属此类人,但又高于此类人。所谓属于,是他集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于一身;所谓不同,即是他的境界、水平、理想远远高于上述诸类人。他的伟岸在于激情不止;他的高远在于洞察真相;他的威力在于笔锋犀利;他的高远在于永远与人民为伍与旧势力为敌。
时间己逾一个多世纪,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对现代人来说仍有巨大的感召力,感谢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启迪。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 寸头二姐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还有
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那个年龄段,鲁迅还跟随母亲到乡下外婆家小住。鲁迅的外婆家,是在绍兴乡下,叫安桥村。这个村庄离海不远,极为偏僻。有条小河从村中流淌而过,把全村分为南北两半。当时全村大约有三十户人家,大半姓鲁,靠种田和打鱼为生的占多数,有很少一部分人经营副业——做酒,并开一家很小的商店。鲁迅是在春天扫墓后,随母亲前去的。就是在这里,鲁迅见识了许多更新鲜的风景和玩法儿,看到听到了“社戏”。很幸运,鲁迅能有这样新奇广阔的天地。
因为鲁迅从城里来,算是远客和贵客,所以村里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许,减少了日常劳作的份量,尽情地陪着迅哥儿玩耍。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边钓虾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乐事却是看社戏了。有一回,他们去邻村赵庄看戏,鲁迅日后是这样回忆的:“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待到母亲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两人一枝,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正是对船头的一丛松林,..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外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鲁迅这次来到舅父家中,景况和从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们却到处都是一样,他们依然是那么热烈,那么殷勤,前来接待从远道来避难的小客人。乡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满了河面,河两岸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长着绿油油的罗汉豆。白天,大人们都到河里和田间工作去了,鲁迅就和孩子们一同玩耍,或是钓鱼,或是剥着罗汉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这一带的农民主要的副业就是捕鱼。深夜,鱼儿都游出来了,吃食的吃食,游动的游动,捕鱼的人也在这时出动。二更以后,虾子也开始出来了。捉虾的人就划着小船,带着海兜去捞虾。天亮后,他们才吃一点冷饭团,到镇上去卖鱼虾,卖完了鱼虾才回来睡觉。但凡有一点闲时间,他们也不歇下来,而是筹划着演戏,在做戏时一显他们出色的本领。
在当时绍兴一带农村里,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灯头戏”;三月里,有“东岳大帝”生日,至迟不过二十八日就要演戏;五月十六日“王爷(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爷爷生日”,都要演戏。七月十六日,“刘猛将军”的生日,农民们说他是“刘备的儿子”,因为到田间捉虾蜢跌死的,更要演戏。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还要演出不少的戏。演戏和他们的生活好像是分不开的。其实,他们演戏的目的倒不尽是为了给菩萨看的,不过是借此以表示自己的愿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谷丰收,安居乐业的和平生活;——虽然,现实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农民们总在迎神赛会这个属于自己的狂欢和示威的节日里显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队伍接连排成好几里路长,人群像滚滚的浪潮,席卷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在队伍的上空招展着红的,绿的,黄的,以及各种颜色的旗幡。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人人都像生龙活虎一般:有耍狮子的,有玩龙船的,有踩高跷的,有的抬着抬闩阁,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扛着荷花铳,轰,轰,对着天空放它几响的。
最壮观、最辉煌的要算是目连戏了。或许借此来纪念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被封建统治阶级称为“叛贼”的英灵,和近代的参加太平天国武装革命斗争中牺牲了的英雄们,以及其他的一些死于非命的横死者吧,在皇甫庄,戏台就搭在村子里一块叫做“火烧场”的地方。这里据说就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之后反动地主阶级残杀农民的屠场。这戏从头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 起殇”是在太阳落尽的时候举行,台上吹起悲壮的喇叭,薄暮中,十几匹马,放在台下,一个演戏的人扮做鬼王,手执钢叉,此外还需要十几名鬼卒,普通的孩子们都可以应募。他们爬上台去,说明志愿,脸上涂沫几笔彩色,手拿钢叉,待人聚齐,就一拥上马,疾驰到野外那些无主的孤坟上,然后拔叉驰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声,将钢叉一掷,钉在台板上,责任这才完结,洗脸下台。举行了这一种仪式,就意味着那些孤魂厉鬼,已经跟着鬼王和鬼卒,前来一同看戏了。“起殇”仪式进去之后,戏文就接着开场,徐徐进行。一到“跳吊”时候,人们立刻紧张起来。台上吹起凄凉的喇叭,台中央横梁上放下一团布。看客们都屏住气,台上忽然闯出一个不穿衣裤,只有一条犊鼻裈,脸上涂了几笔粉墨的男人,这叫做“男吊”。他一登台,径奔悬布,像蜘蛛死守着蛛丝,又好像在结网,在这上面钻,挂。这之后,是“跳女吊”。台上又吹起凄凉的喇叭,不一会儿,门幕一掀,女吊——一个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低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了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然后,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们这才看清她的面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她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奴本是杨家女,呵呀,苦呀,天哪!.. “这之后的下文讲她做童养媳时备受虐待,终于只有投环自尽了。唱完,就听到远处的哭声,也是一个女人,在含冤悲泣,准备自杀。她惊喜万分,要去“讨替代”了,却不断突然跳出“男吊”来,主张应该他去讨,由争论而至动武,“女吊”当然敌不过他,幸而台上另有一个神——王灵官在这时出现了,一鞭打退“男吊”,放“女吊”独自去活动。鲁迅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幕,其他的场面当然也不少。从幼年时一直到后来,他记忆尤深。鲁迅认为:这个复仇性最强的“女吊”,这个最美丽的最坚强的灵魂,也就是被压迫者的复仇意志的化身。
乡村大自然的景色、与闰土等“野孩子”的生活,以及民间文艺和绘图的书,引起了鲁迅极大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兴趣与爱好,看似平行,实则互相联系,都影响着他的生活与性格,以后日渐发展,都服务于他那伟大的理想。日后从事文学,表现农村的贫困,深刻揭发社会的矛盾,以及研究汉画、造像,提倡木刻,都与此相关。至于批评的眼力,也在童年开始萌芽。而从家族得来的那种公正、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后来与逆境战斗时,又得到了发展。以上所叙述的鲁迅童年生活这一段,在鲁迅的一生中,也可以说是较为幸福的吧。这使他日后回忆起来,往往起一种美的感觉,一种向往的心情,并常从此获得创作的灵感。
可是,从13岁起,鲁迅更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要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
- ardim
-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 一自萧关起战尘
-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 真颛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 瑞瑞爱吃桃
-
伟大英明的革命领袖毛 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鲁迅个人不应当享受如此高的评价,他的人品,文品,思想都不足以达到主席所评价的境界。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对鲁迅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评价,让大家比较清楚的看看一个真实的鲁迅。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为了行文方便,我一开始便称他鲁迅。
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从鲁迅的幼年看,家道应当说是甚好。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福清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是因为我们知道,后来周家急剧衰败。这对成长中的鲁迅的性格必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就是成年人当从极其优越的生活堕入苦难之中也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甚至抱怨,产生抱怨社会的习惯也是很自然的,何况一个小孩儿?鲁迅那偏激的性格,不能容人的狭小肚量在他幼年就埋下了伏笔。
一八八六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改为豫才。
周家尚读书,而且有人在京城任“翰林”为什么不按照当时惯例开蒙读书呢?《鉴略》的难度远大于《三字经》、《百家姓》的。是周家不是真的读书人家(因周家衰败而产生的联想)?还是周家骨子里就有着叛逆不经的性格?
一八九0年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书的兴趣。
如此说来,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就看“闲书”吧?自设私塾本身就不是很正规,而且在这么小就对“画着插图的《花镜》,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 感兴趣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当这些东西分散了一个小学生的经历之后,他的超纲而枯燥的基本课程又能好到哪里去呢?这是他狂批中国古代文化,痛恨文言文而力推白话的早期原因吧?
幼年的鲁迅性格非常顽劣。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在门口一张硬梆梆的太师椅上,让人觉得不大好接近。鲁迅却偏偏要去逗她,故意从地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惊叫:“阿呀,阿宝,衣裳弄脏了呀……过一会儿又从她面前走过,又假装跌,要引她再作那样的惊呼。
一八九二年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杂书的爱好。
此期间,鲁迅仍然不爱学习,这从他的作品《三味书屋》中也能看出一些。但是,他顽劣的品行自己当然不愿意公开。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你说我对什么好?”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在封建礼教严重的时候,教师是具有绝对的权威的啊,这家伙居然如此卑鄙,挑起事端之后在一边看笑话,其实,他长大后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文明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这正是后来他的风格么,典型的人身攻击风格。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枝竹签才能走,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这跟你“三味书屋”的学生又有什么关系了?就算看不过也可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啊,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野蛮?其实野蛮正是鲁迅的个性。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来和小孩子们惹麻烦,躲开了。 野蛮,不自量力的野蛮啊。有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是说能看一个任的成就,而是从小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在有严格家教束缚时期的鲁迅就如此顽劣,后来基本没人管束的时候他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当然是好不到哪里去啊!
一八九三年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本家的欺侮。
这期间,幼小的鲁迅饱尝世事冷暖,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也形成了畸形的性格。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更这样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一个人,仅凭自己家族的冷暖来评价甚至憎恶一个社会是不全面的。对于认识的形成,有个一贯的规律,那就是错误的推理过程得到正确的答案也是不可信的。
一八九八年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十一月退学回家。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
当时绍兴的风气,读书人考不上秀才,往往就给人当幕僚,或者经商做买卖。可是,当幕僚要有关系,做买卖要有本钱,鲁迅家境那样狼狈,这两个条件一样都没有。剩下的路,就只有进新式学堂了(鲁迅作品中有所提及)。可就是这样的学堂,鲁迅也并不是都能去读。当时杭州有一所求是书院,是这类学堂中较为出色的,他也很想去,可是学费太高,每月要三十二块大洋,他哪里付得起?万般无奈,只好选择地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类似军校的机构,入学近于当兵,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去,收费也就极低,差不多是免费。因为是军校,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多不用真名注册,于是鲁迅有了周树人这以名字。没想到逃避责任而编造的名字居然“流芳”起来了,怪异!十八岁的鲁迅到南京不久,就这样向家中的兄弟描述旅中的感受:“斜阳将坠之时,瞑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遏。” 如此下场,的确可怜。可是这更加重了他内心对社会的憎恨,也使得其性格更加偏激。二十多年后,他回忆这离乡的情形:“好。那么,走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天啊,原来不是选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选择逃避。鲁迅读书并不认真啊,他的退学有很多次,但是总为退学找理由。
一八九九年一月 再回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习骑马。
一九0一年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家境不好的鲁迅竟然和那些纨绔子弟公子哥一样“常习骑马”,可见他并没有太多对家庭的责任感,家中寡母老弱,又被亲戚欺负,艰难的准备点钱给他上学,他居然去骑马。另人痛恨!极度痛恨啊!
一九0二年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一九0三年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鲁 迅 简 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 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 CarieVinne
-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在仙台学医,后为改变当时中国的国民精神,乃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1905年-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8年参加光复会。次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1918年5月起开始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后,连续发表小说〈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祝福〉等,更深入地封建社会的黑暗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病苦”。五四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得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27年在中山大学担任教授期间,开始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紧密联系,进一步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上海,一直有笔坚持战斗。1930年3月,倡导发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还发起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后又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党的领导下,与瞿秋白等文艺战士一起,以杂文为主要武器,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和反动文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0月,因积劳过度和肺病病逝于上海,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
- LuckySXyd
-
【周树人】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求学期间改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 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 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