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DNA复制需多种酶参与:①DNA聚合酶Ⅲ;②解螺旋酶;③DNA聚合酶Ⅰ;④引物酶;⑤DNA连接酶。其作用顺序为

2023-06-29 07:14:28
共2条回复
安徽路人假
作用顺序为:②解螺旋酶 → ④引物酶 → ③DNA聚合酶Ⅰ→ ①DNA聚合酶Ⅲ → ⑤DNA连接酶
meira

24135

相关推荐

引物酶是逆转录酶吗

引物酶(Primase) ,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RNA primer)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逆转录酶又称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这种酶是1970年美国科学家特明(H.M.Temin)和巴尔的摩(D.Baltimore)分别于动物致癌RNA病毒中发现的,他们并因此获得197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3-06-29 03:09:053

引物酶是蛋白质吗

答:引物酶是蛋白质。引物酶本质是一种RNA,它类似信标,标记了需要粘连的断口,然后通过连接酶对两端进行粘连。
2023-06-29 03:09:133

在复制中催化小片段rna合成的酶是

在复制中催化小片段rna合成的酶是引物酶。引物酶(Primase) ,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RNA primer)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引物酶依据模板的碱基序列,从5"→3"方向催化NTP(注意不是dNTP)的聚合,生成的短链的RNA引物;以合成的引物,必然留有3"-OH末端,此时就可能进入DNA的复制延长,在DNA-polⅢ催化下,引物末端与dNTP生成磷酸二酯键;新链每次反应后亦留有3"-OH,复制就可以进行下去。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酶属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随着人们对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动力学等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逐步形成酶学(enzymology)这一学科。
2023-06-29 03:09:201

引物酶和引发酶区别

引物酶和引发酶区别在于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酶的合成。引发酶是指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合成单链RNA引物的聚合酶,引物合成后,DNA聚合酶会沿着引物继续合成单链DNA。引发酶催化一个称为引物的短RNA片段的合成,并与单链模板互补。引发酶是DNA复制起始阶段的关键酶之一,因为没有任何已知DNA聚合酶能在没有起始引物的情况下合成DNA。两个是互补配对的。
2023-06-29 03:09:521

引物酶可以单独催化引物合成吗

不可以。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所以引物酶不可以单独催化引物合成。引物酶实际是RNA聚合酶的一种,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
2023-06-29 03:10:001

引物酶以什么为原料

引物酶以NTP为原料。DNA在体内合成的引物是一段RNA,所以引物的原料是NTP。
2023-06-29 03:10:072

引物酶的作用

引导RNA引物/引子(RNAprimer)的合成。根据查询第一生活网发布的关于引物酶介绍显示,引物酶是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RNAprimer)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
2023-06-29 03:10:141

引物酶的模板是什么

DNA。引物酶以D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在DNA合成中,催化形成RNA引物的酶称为引物酶及引物体。大肠杆菌的引物酶单独没有活性,只有与其它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体,即引发体才有生物活性。
2023-06-29 03:10:211

DNA复制延长过程中,引物的生成需要下列哪种或哪些酶的参与

正确答案:C解析:DNA复制过程需要引物,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当DNA分子解链后,已形成了DnaB、DnaC蛋白与起始点相结合的复合体,此时引物酶进入。形成含DnaB(解螺旋酶)、DnaC、DnaG(即引物酶)和DNA的起始复制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在复制延长过程中,引物的生成只需要引物酶,因为复制叉既已展开,就不需DnaA,B,C蛋白生成引发体。
2023-06-29 03:10:281

DNA复制需要什么酶?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引物酶解旋酶:把DNA双螺旋解开。引物酶:在5‘端合成引物,DNA复制需要在5"端有一段小的RNA引物。DNA聚合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碱基依次添加到引物后端。
2023-06-29 03:10:361

1.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有哪些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有:DNA聚合酶、拓扑异构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酶、DNA连接酶。1、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也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2、拓扑异构酶:催化DNA超螺旋解开,使之变为双螺旋;3、解旋酶:解开DNA双链,使之变为单链;4、单链结合蛋白:和单链DNA结合,使之变为能够作为复制模板的稳定单链;5、引物酶:以解旋后的单链DNA为模板,催化合成一小段带有3'-OH的RNA;6、DNA连接酶:催化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缺口处游离的3'末端-OH与5'末端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复制
2023-06-29 03:10:572

DNA复制过程主要需哪些酶参加?各起何作用

解螺旋酶:解螺旋酶能切断两条DNA分子之间的氢键,从而在DNA合成前分开两条链。当解螺旋酶解开双螺旋时,引导DNA其它区域的超螺旋体排列好。旋转酶:旋转酶的作用是解开由解旋酶切断DNA链产生的超螺旋化,解旋酶使DNA链旋转并释放超螺旋体,使它们重新加入到DNA链中。旋转酶最常见于复制叉的上游,形成超螺旋的位置。引物酶:引物酶将与模本链互补的RNA引物加到DNA链上开始复制冈崎片段。DNA合成酶Ⅰ:将引物酶添加的RNA引物去掉,完成冈崎片段。DNA合成酶II:DNA合成酶II由2个催化核心构成,一个引导DNA链复制,一个间隔DNA链。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包含一个"校对"机制,通常被称为 ‘外切酶活性"。这样就删除了误添加的核苷酸。
2023-06-29 03:11:203

引物酶与引发酶是一个意思么?

恩一个意思.都是primase DNA primase is an RNAP enzyme involved in the replication of DNA. Primase catalyzes the synthesis of a short RNA segment (called a primer) complementary to a ssDNA template.Primase is of key importance in DNA replication because no known DNA polymerases can initiate the synthesis of a DNA strand without an initial RNA or DNA primer (for temporary DNA elongation).
2023-06-29 03:11:271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需要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解旋酶作用: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DNA聚合酶作用:把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母链上。
2023-06-29 03:11:372

DNA复制所需的酶都有哪些?

1.底物:dATP、dTTP、dCTP、dGTP2.模板: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3.引物:用于提供3"端的羟基,供DNA聚合酶识别,使dNTP可以继续结合,在DNA的生物合成中一般引物为RNA。4.酶:拓扑异构酶(用于解开DNA超螺旋),DNA解旋酶(也称dnaB蛋白,解开DNA双螺旋用于复制),引物酶(用于合成一小段RNA作为DNA合成的起始引物),DNA聚合酶III(用于DNA链的延伸),DNA聚合酶I(用于切除冈崎片段中的RNA引物,并以前一片段的3"端羟基继续合成DNA),DNA链接酶(用于链接DN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5.蛋白因子:dnaA蛋白(用于识别复制起点9bp重复序列,DNA在其周围缠绕,并促使DNA双链在13bp重复序列区解开),单链结合蛋白(SSB,与单链DNA结合形成复制叉),复制因子X(n蛋白),复制因子Y(n"蛋白),n"蛋白,i蛋白,蛋白和dnaC(这五种蛋白与dnaB蛋白和引物酶组装成引发体)。由于DNA的半不连续复制,使得在每次的复制过程中都会因为在切除末端的RNA引物后,由于缺少3"端羟基会缺失一小段DNA,为保证DNA的完整性,生物体内的一种逆转录酶端粒酶会以其中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出重复的DNA序列用于维持DNA的稳定。
2023-06-29 03:11:521

写出DNA复制所需的各种酶和辅因子,并简述各种酶和辅因子的功能???

DNA聚合酶:催化DNA新链合成。解旋酶:利用ATP功能,沿DNA双链移动,将其解开成为单链。拓扑异构酶:消除复制叉向前移动带来的扭曲张力,促进双链解开。引物酶:合成RNA引物。DNA连接酶:连接滞后链的冈崎片段,以及引物切除后,将填补引物缺口的那段DNA和前面合成的DNA连接。单链结合蛋白:保持DNA单链的延伸状态和稳定,从而保证复制可以顺利进行。
2023-06-29 03:12:012

引物酶为什么需要RNA做引物而不直接起始一条DNA链

RNA是临时的,不校对也不修复,可以从头合成;DNA是永久的,所以有修复和校正机制,在确定前面的序列正确之后才能往下合成。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所以不能从头合成。
2023-06-29 03:12:083

DNA复制时所用的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吗?

应该不是。。RNA是引物,RNA聚合酶催化转录,但没有RNA聚合酶是引物酶的说法。。。
2023-06-29 03:12:171

原核生物DNA复制所需的引物酶DnaG与转录所需的RNA聚合酶有什么不同?

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RNA聚合酶是以DNA或RNA为模版合成RNA的酶。这是初步的了解,建议你看看生化课本,南开黄煕泰的那本,上面比较详细~
2023-06-29 03:12:251

DNA复制所需酶的先后顺序

DNA复制所需酶的先后顺序为解旋酶,引物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复制始于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复制起点),即启动蛋白的靶标位点。启动蛋白识别“富含AT”(富含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碱基)的序列。因为AT碱基对具有两个氢键,因此更易于DNA双链的分离。 一旦复制起点被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扩展资料: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复制子)。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通常为一个,而在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需要引物(primer):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才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1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酸。双向复制: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复制
2023-06-29 03:12:334

如何复制DNA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复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DNA复制的引发 复制的引发(Priming)阶段包括DNA复制起点双链解开,通过转录激活步骤合成RNA分子,RNA引物的合成,DNA聚合酶将第一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RNA的3"-OH末端复制引发的关键步骤就是前导链DNA的合成,一旦前导链DNA的聚合作用开始,滞后链上的DNA合成也随着开始,在所有前导链开始聚合之前有一必需的步骤就是由RNA聚合酶(不是引物酶)沿滞后链模板转录一短的RNA分子。在有些DNA复制中,(如质粒ColE),该RNA分子经过加式成为DNA复制的引物。但是,在大部分DNA复制中,该RNA分子没有引物作用。它的作用似乎只是分开两条DNA链,暴露出某些特定序列以便引发体与之结合,在前导链模板DNA上开始合成RNA引物,这个过程称为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在前导链的复制引发过程中还需要其他一些蛋白质,如大肠杆菌的dnaA蛋白。这两种蛋白质可以和复制起点处DNA上高度保守的4个9bp长的序列结合,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可能是这些蛋白质与DNA复制起点结合后能促进DNA聚合酶Ⅲ复合体的七种蛋白质在复制起点处装配成有功能的全酶。DNA复制开始时,DNA螺旋酶首先在复制起点处将双链DNA解开,通过转录激活合成的RNA分子也起分离两条DNA链的作用,然后单链DNA结合蛋白质结合在被解开的链上。由复制因子X(n蛋白),复制因子Y(n"蛋白),n"蛋白,i蛋白,dnaB蛋白和dnaC蛋白等6种蛋白质组成的引发前体(preprimosome),在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下与单链DNA结合生成中间物,这是一种前引发过程。引发前体进一步与引物酶(primase)组装成引发体(primosome)。引发体可以在单链DNA上移动,在dnaB亚基的作用下识别DNA复制起点位置。首先在前导链上由引物酶催化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引发体在滞后链上沿5"→3"方向不停的移动(这是一种相对移动,也可能是滞后链模板在移动,见后),在一定距离上反复合成RNA引物供DNA聚合酶Ⅲ合成冈崎片段使用,引发体中许多蛋白因子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是,这些成份必须协同工作才能使引发体在滞后链上移动,识别合适的引物合成位置,并将核苷酸在引发位置上聚合成RNA引物。由于引发体在滞后链模板上的移动方向与其合成引物的方向相反,所以在滞后链上所合成的RNA引物非常短,一般只有3-5个核苷酸长。而且,在同一种生物体细胞中这些引物都具有相似的序列,表明引物酶要在DNA滞后链模板上比较特定的位置(序列)上才能合成RNA引物。 为什么需要有RNA引物来引发DNA复制呢?这可能尽量减少DNA复制起始处的突变有关。DNA复制开始处的几个核苷酸最容易出现差错,因此,用RNA引物即使出现差错最后也要被DNA聚合酶Ⅰ切除,提高了DNA复制的准确性。RNA引物形成后,由DNA聚合酶Ⅲ催化将第一个脱氧核苷酸按碱基互补原则加在RNA引物3"-OH端而进入DNA链的延伸阶段。 (二)DNA链的延伸 DNA新生链的合成由DNA聚合酶Ⅲ所催化,然而,DNA必须由螺旋酶在复制叉处边移动边解开双链。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拓扑学上的问题:由于DNA的解链,在DNA双链区势必产生正超螺旋,在环状DNA中更为明显,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复制叉难再继续前进,从而终止DNA复制。但是,在细胞内DNA复制不会因出现拓扑学问题而停止。有两种机制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1]DNA在生物细胞中本身就是超螺旋,当DNA解链而产生正超螺旋时,可以被原来存在的负超螺旋所中和;[2]DNA拓扑异构酶Ⅰ要以打开一条链,使正超螺旋状态转变成松弛状态,而DNA拓扑异构酶Ⅱ(旋转酶)可以在DNA解链前方不停地继续将负超螺旋引入双链DNA。这两种机制保证了无论是环状DNA还是开环DNA的复制顺利的解链,再由DNA聚合酶Ⅲ合成新的DNA链。前已述及DNA生长链的延伸主要由DNA聚合酶催化,该酶是由7种蛋白质(多肽)组成的聚合体,称为全酶。全酶中所有亚基对完成DNA复制都是必需的。α亚基具有聚合功能和5"→3"外切酶活性,ε亚基具有3"→5"外切酶活性。另外,全酶中还有ATP分子它是DNA聚合酶Ⅲ催化第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在RNA引物上所必需的,其他亚基的功能尚不清楚。 在DNA复制叉处要能由两套DNA聚合酶Ⅲ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复制DNA前导链和滞后链。如果滞后链模板环绕DNA聚合酶Ⅲ全酶,并通过DNA聚合酶Ⅲ,然后再折向与未解链的双链DNA在同一方向上,则滞后链的合成可以和前导链的合成在同一方向上进行。 这样,当DNA聚合酶Ⅲ沿着滞后链模板移动时,由特异的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引物即可以由DNA聚合酶Ⅲ所延伸。当合成的DNA链到达前一次合成的冈崎片段的位置时,滞后链模板及刚合成的冈崎片断便从DNA聚合酶Ⅲ上释放出来。这时,由于复制叉继续向前运动,便产生了又一段单链的滞后链模板,它重新环绕DNA聚合酶Ⅲ全酶,并通过DNA聚合酶Ⅲ开始合成新的滞后链冈崎片段。通过这样的机制,前导链的合成不会超过滞后链太多(最后只有一个冈崎片段的长度)。而且,这样引发体在DNA链上和DNA聚合酶Ⅲ以同一速度移动。 按上述DNA复制的机制,在复制叉附近,形成了以两套DNA聚合酶Ⅲ全酶分子、引发体和螺旋构成的类似核糖体大小的复合体,称为DNA复制体(replisome)。复制体在DNA前导链模板和滞后链模板上移动时便合成了连续的DNA前导链和由许多冈崎片段组成的滞后链。在DNA合成延伸过程中主要是DNA聚合酶Ⅲ的作用。当冈崎片段形成后,DNA聚合酶Ⅰ通过其5"→3"外切酶活性切除冈崎片段上的RNA引物,同时,利用后一个冈崎片段作为引物由5"→3"合成DNA。最后两个冈崎片段由DNA连接酶将其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滞后链。 (三)DNA复制的终止 过去认为,DNA一旦复制开始,就会将该DNA分子全部复制完毕,才终止其DNA复制。但最近的实验表明,在DNA上也存在着复制终止位点,DNA复制将在复制终止位点处终止,并不一定等全部DNA合成完毕。但目前对复制终止位点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甚少在NDA复制终止阶段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线性DNA分子两端是如何完成其复制的?已知DNA复制都要有RNA引物参与。当RNA引物被切除后,中间所遗留的间隙由DNA聚合Ⅰ所填充。但是,在线性分子的两端以5"→3"为模板的滞后链的合成,其末端的RNA引物被切除后是无法被DNA聚合酶所填充的。 在研究T7DNA复制时,这个问题部分地得到了解决。T7DNA两端的DNA序列区有160bp长的序列完全相同。而且,在T7DNA复制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不是一个单位T7DNA长度,而是许多单位长度的T7DNA首尾连接在一起。T7DNA两个子代DNA分子都会有一个3"端单链尾巴,两个子代DNA的3"端尾巴以互补结合形成两个单位T7DNA的线性连接。然后由DNA聚合酶Ⅰ填充和DNA连接酶连接后,继续复制便形成四个单位长度的T7DNA分子。这样复制下去,便可形成多个单位长度的T7DNA分子。这样的T7DNA分子可以被特异的内切酶切开,用DNA聚合酶填充与亲代DNA完全一样的双链T7DNA分子。 在研究痘病毒复制时,发现了线性DNA分子完成末端复制的第二种方式。痘病毒DNA在两端都形成发夹环状结构。DNA复制时,在线性分子中间的一个复制起点开始,双向进行,将发夹环状结构变成双链环状DNA。然后,在发夹的中央将不同DNA链切开,使DNA分子变性,双链分开。这样,在每个分子两端形成一个单链尾端要以自我互补,形成完整的发夹结构,与亲代DNA分子一样。在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复制时,尚不清楚末端的复制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也可能像痘病毒那样形成发夹结构而进行复制。但最近的实验表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DNA复制是由一种特殊的酶将一个新的末端DNA序列加在刚刚完成复制的DNA末端。这种机制首先在四膜虫中发现。该生物细胞的线性DNA分子末端有30-70拷贝的5"TTGGGG3"序列,该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可以将TTGGGG序列加在事先已存在的单键DNA末端的TTGGGG序列上。这样有较长的末端单链DNA,可以被引物酶重新引发或其他的酶蛋白引发而合成RNA引物,并由DNA聚合酶将其变成双链DNA。这样就可以避免其DNA随着复制的不断进行而逐渐变短。 在环状DNA的复制的末端终止阶段则不存在上述问题。环状DNA复制到最后,由DNA拓扑异构酶Ⅱ切开双链DNA,将两个DNA分子分开成为两个完整的与亲代DNA分子一样的子代DNA。 高中生物范畴下的DNA复制 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023-06-29 03:13:234

引发酶就是r ng聚合酶吗

① 引发酶、RNA引物酶、引物酶是同一种酶. ② 引发体由引发前体(前引发体)和引发酶组成.在DNA复制时,一般首先形成前引发体.具体过程为:Dna A蛋白首先识别并结合于DNA 的复制原点(Ori C),随后Dna B(解旋酶)、 Dna C、SSB、DNA旋转酶、HU蛋白等相继结合,组成前引发体,并沿着5′→3′方向解开DNA双链. 形成前引发体并解开一小段DNA双螺旋后,引发酶结合到复制叉上,与前引发体共同组成引发体,开始RNA引物的合成. ③ 引发酶是一种依赖DNA的RNA聚合酶,因此其合成的RNA引物是和DNA模板互补配对的,而非固定顺序的RNA序列.
2023-06-29 03:13:411

DNA复制需要不需要引物酶,还有DNA复制的底物都有哪些?

需要,因为DNA的复制是有方向性的,只能从模板链的3‘→5‘才能连续复制,从5"→3‘不能连续复制因此需要引物的参与。其底物有dAMP、dTMP、dGMP、dCMP四种原料。
2023-06-29 03:13:493

在dna延伸过程中哪些酶不是必须的

在dna延伸过程中哪些酶不是必须的  dna解螺旋酶催化dna双螺旋解链;单链结合蛋白(ssb)使解链dna保持单链状态,防止其退火复性;dna聚合酶聚合新生子代链;引物酶是dna合成和dna聚合酶发挥活性所必需的;拓扑异构酶使dna双链多处切断,放出超螺旋张力,作用是便于dna解链;dna连接酶,催化单链dna切口处3‘-oh和5"-磷酸基共价连接  DNA的合成是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反应底物,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使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生成脱氧核苷酸长链,同时生成焦磷酸。实际上,DNA合成的反应是很复杂的,催化反应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也有多种,现将参与复制主要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介绍如下:  (1)DNA聚合酶:①原核细胞:以大肠杆菌为例,已发现DNA聚合酶Ⅰ,Ⅱ和Ⅲ,都是多功能酶,既有5"→3"聚合酶活性,又有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Ⅰ还有5"→3"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Ⅰ的主要功能是修复DNA的损伤,在复制中还能切除RNA引物并填补留下的空隙。DNA聚合酶Ⅱ的作用是损伤修复。DNA聚合酶Ⅲ是DNA的复制酶。新近研究发现的DNA聚合酶Ⅳ和Ⅴ,它们涉及DNA的错误倾向修复。  ②真核细胞:DNA聚合酶α,β,γ,δ和ε,其中DNA聚合酶α和δ真正具有合成新链的复制作用;β和ε参与DNA的损伤修复,γ负责线粒体DNA的复制。  (2)引物合成酶和引发体:引物合成酶又称引发酶,催化RNA引物的合成,该酶作用时需与另外的蛋白结合形成引发体才具有催化活性。  (3)DNA连接酶:催化双链DNA一条链上切口处相邻5"-磷酸基和3"-羟基生成磷酸二酯键的酶。连接酶作用的过程中,在原核细胞中以NAD+提供能量,在真核细胞中以ATP提供能量。  (4)DNA解螺旋酶:催化:DNA双螺旋解链的酶。  (5)DNA单链结合蛋白(SSB):与DNA分开的单链结合,起稳定DNA的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的作用。  (6)拓扑异构酶Ⅰ:消除DNA的负超螺旋,改变DNA的超螺旋数。  (7)拓扑异构酶Ⅱ:引入负超螺旋,消除复制叉前进带来的扭曲张力。
2023-06-29 03:13:571

DNA分子复制在有丝分裂的那个期间?

所谓复制就是新合成的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结构一致。能够“自我复制是遗传物质的重要特征之一。染色体能够复制,基因能够复制,归根到底是DNA能够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这时候,一个DNA分子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彼此分开,各自吸收细胞内的核苷酸,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新链,然后新旧链联系起来,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复制完毕时,原来的一个DNA分子,即成为两个DNA分子。因为新合成的每条DNA分子都含有一条原来的链和一条新链,所以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应该指出,研究工作表明,在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母链并不是完全解开以后才合成新的子链,而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边解开边合成的,并且这种复制需要RNA作为引物,待DNA复制合成后,由核酸酶切掉引物,经DNA聚合酶的修补和连结酶的“焊接把它们连结成完整的DNA链。 1.DNA的解旋 亲代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两条平行双链。 2.RNA引物的生成 以单股DNA为模板,在引物酶作用下,合成小段(由几十个核苷酸组成)RNA引物。 3.DNA的生成 以单股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在RNA引物末端合成DNA。 4.切掉引物生成冈崎片段 在核酸酶作用下切掉引物。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将引物部位换上DNA,此时的DNA片段(由1 000~2 000个核苷酸组成)称为冈崎片段(1968年日本科学家冈崎等人首先提出的)。 5.DNA片段的连结 在连结酶作用下,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新的DNA链,新链与旧链构成DNA双链。 关于DNA分子的复制功能,现已在人工合成DNA分子的实验中获得完全的证实。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科恩伯格(A. Kornberg,1918—)以天然的大肠杆菌噬菌体Ф×174的DNA为引子(即按照它的分子结构),用4种核苷酸作为原料,加入适当的能源ATP,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已经能在试管中成功地把游离的核苷酸合成为Ф×174的DNA。这个半人工合成的DNA具有生物活性,用它来侵染大肠杆菌,能够在寄主体内繁殖。 DNA分子能够人工复制是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的。但是,必须指出,DNA分子的人工复制不能脱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和条件,如需要原料(4种核苷酸)、能量(ATP)、酶的作用等等。因此,它必然要受整个生活细胞的制约。严格地说,那种认为DNA能够脱离其他物质和条件进行“自我复制的看法是不确切的。
2023-06-29 03:14:055

dna生物合成中需要以下哪些酶参与.a引物酶 b解旋酶 c解链酶 ddna连接酶 edn

abcde引物酶:合成一小段RNA引物,为DNA新链的合成提供3"-OH末端。单链结合蛋白:以四聚体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只保持单链的存在,并不能起解链作用。DNA解链酶:能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解开双链。DNA连接酶:通过生成3"5"-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DNA链。拓扑异构酶:消除DNA双链的超螺旋堆积。DNA解旋酶(DNA helicase) 催化DNA双链的解链过程。RNA酶(RNase H 等) 在复制完成后切除RNA引物。DNA聚合酶:在RNA引物上延伸合成互补链
2023-06-29 03:14:201

DNA复制时不需要以下哪种酶

连接酶不需要,在连接目的基因的时候才需要连接酶。在复制的时候是需要聚合酶的,包括DNA和RNA指导的聚合酶。引物酶需要,但是拓扑异构酶在转录的时候参与DNA超螺旋结构的调节,在复制的时候也需要!
2023-06-29 03:14:304

DNA复制过程中都会发生什么?

①解旋:复制刚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②复制: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种)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③复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就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新复制出的两个子代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扩展资料: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DNA复制不能沿滞后链进行,也就是说,从头到尾的DNA链,直到已经复制了足够长度的DNA分子,否则DNA复制不会继续沿着模本链进行复制,DNA复制于是从新合成复制叉处分开。在复制过程中必须暂停并等待更多的亲本DNA链片段,而此时整个长度只是沿着开始到结束方向前进了一小段距离。DNA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原核生物一般是单个复制起点,真核生物多个复制起点。旋转酶的作用是解开由解旋酶切断DNA链产生的超螺旋化,解旋酶使DNA链旋转并释放超螺旋体,使它们重新加入到DNA链中。旋转酶最常见于复制叉的上游,形成超螺旋的位置。由于DNA聚合酶只能连接DNA链(不能开始),所以由引物酶引导指导链进行复制。引物酶将与模本链互补的RNA引物加到DNA链上开始复制冈崎片段。单链结合蛋白绑定在暴露的碱基上竭力防止DNA链的不稳定并保证单链DNA之间不会由氢键形成危险的发夹结构。DNA合成酶包含一个校对机制,通常指的是“外切核酸酶活性”,即将错误添加的核酸去除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复制
2023-06-29 03:15:011

各位看看我的引物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有什么问题吗

酶切位点不会有问题啊 如果是构建重组质粒,就要避免目的片段中相应的酶切位点;保护碱基的种类取决于引物的GC含量,这个影响的是退火温度;保护碱基的数量和限制酶的种类有关,不同的限制酶添加的保护碱基的数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保护碱基添加数量为3,具体参见http://wenku.baidu.com/view/1db7d518a76e58fafab00350.html
2023-06-29 03:15:173

为什么DNA 复制时要用RNA聚合酶来合成引物,而且引物是RNA??

DNA的合成必须3-OH,也就是说核苷酸必须要连接在3-OH上才能够合成延伸RNA引物就是提供3-OH的作用。而RNA的合成不需3-OH,所以引物用RNA比较好。事实上,只要是能提供3-OH的核苷酸,都有是DNA复制延伸的可能。
2023-06-29 03:15:253

参与合成cDNA的酶是A.RNA聚合酶B.转肽酶C.引物酶D.逆转录酶

【答案】:D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主要酶包括氨基酰一tRNA合成酶、转肽酶、转位酶等,参与合成CDNA的酶是逆转录病毒。
2023-06-29 03:15:441

DNA和RNA各有几种合成方式,各由什么酶催化?

对于生物体内,DNA合成来源主途径要有:复制和逆转录。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没有真核原核的差别。在平时DNA是超螺旋结构,复制时要先解开,这里起作用的是拓扑异构酶Ⅰ;复制需要解开双螺旋,起解开作用的是DNA解链酶(一般是DnaB和DnaA),解开之后需要保持DNA单链的稳定,这里需要的是SSB蛋白(单链结合蛋白)两条DNA键的复制过程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需要引物来引发复制的,引物是一段RNA,是由一种叫引物酶的RNA聚合酶参与的。之后一条键是按5"到3"连续复制的,称前导键,只需要DNA聚合酶(一般是聚合酶Ⅲ)参与。另一条键的复制不是连续的,是先合成许多冈崎片段再通过连接酶连接起来的,这些片段的合成也需要引物(这里的引物叫引发体,由6种蛋白和引物酶组装),复制用的酶也是DNA聚合酶Ⅲ,再由RNaseH降解引物并由DNA聚合酶Ⅰ将缺口补齐,再由DNA连接酶将相邻两个片段连接,最后形成大分子DNA.复制终止后DNA拓扑异构酶Ⅳ使复制叉解体,释放DNA分子。逆转录产生DNA主要有两个步骤:cDNA的合成和DNA双链的合成,先由逆转录酶产生互补的cDNA,之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另一条DNA链,RNA的来源主要还是从DNA转录,RNA病毒的自主复制是少量的,根据产物的差别、处理的不同,转录是个复杂的过程,大体需要的酶有拓扑异构酶Ⅰ、DNA解链酶、RNA聚合酶、核心酶,而且真核原核还有差异,真核生物还存在RNA编辑和修饰的过程,经过这些过程才能形成成熟的RNA,
2023-06-29 03:15:521

DNA复制叉的复制过程及其参与的酶有哪些

以E.coli为例他的复制起点只有一个(真核生物DNA复制有多个起点),复制方向为双向复制,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大多数生物DNA,只有真核生物线粒体DNA和某些大肠杆菌噬菌体DNA是单向复制复制泡:DNA复制起点附近形成的泡状结构复制叉是指两条DNA链分开,各自开始允许复制的那个点。半保留复制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就是半不连续复制,有前导链和后滞链(leadingstrand和laggingstrand)都是由5"末端到3"末端的复制。前导链是连续复制,后滞链,又叫冈崎片段,是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在最后会背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新链。接下来说一下参与复制的蛋白(你说酶也行……我们一般用英文==)·引物(primer)所有的DNA聚合酶都不能在没有引物的情况下开始DNA的复制。引物一般都是很小的RNA片段,大多是5个nucleotide那么长,有引物酶合成。DNA聚合酶Ⅲ催化前导链和冈崎片段的合成DNA聚合酶Ⅰ用它的5"-3"外切活性来去除引物并填充新DNA的空隙。DNA连接酶参与DNA片段合成的末端。·辅助蛋白DNA是双螺旋的,所以一开始先解旋。这时候就要用到DNA解旋酶了。它参与了DNA双螺旋的解旋,并且消耗ATP。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它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拓扑异构酶Ⅰ,破坏在复制叉前面小段距离的DNA链的磷酸二酯键,允许一条DNA绕着另一条自由旋转解旋,然后再连接。(磷酸二酯键的连接也需要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Ⅱ也是破坏DNA双链结构的,然后再重新连接起来。------------------------或者你还要复制端粒的细节咩=0=
2023-06-29 03:16:012

我想在PCR产物上加一个酶切位点,请问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酶切位点系列一样吗?

酶切位点多数时候是反向回文结构,因此你看到的正向序列与反向互补序列是相同的,所以在两个方向的引物上看,酶切位点序列完全一样。
2023-06-29 03:16:092

RNA合成的过程?

RNA聚合酶进入DNA非编码区的酶切位点,解旋DNA使成为单链,核糖核苷酸由碱基互补配对法则形成RNA链(信使RNA)。RNA的合成即DNA的转录:DNA复制最重要的特征是半保留复制,即DNA复制时,DNA双链中的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为两条单链,各以一条单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新的互补链,新合成的两个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是完全一致。在子代DNA分子中一条单链来自亲代,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遗传信息按这种方式忠实地从亲代传给子代。 目前有关复制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原核生物实验,所以主要以原核生物来叙述。
2023-06-29 03:16:204

细胞内DNA复制的引物与PCR引物有何区别?

细胞内DNA复制的引物与PCR引物有何区别【相同点】:  1. 都以DNA为模板  2. 都以四种dNTP为底物  3. 都要DNA聚合酶  4.都需要Mg2+  5. 都需要解开双链为2条单链  6. 都沿着5‘-3"方向聚合【不同点】:  1. PCR是DNA复制的体外扩增技术  2. 体内DNA复制半不连续复制,体外PCR连续复制,不产生冈崎片段。  3. 体内DNA复制是8种酶和蛋白共同参与(dnaB,引物酶,rep蛋白,SSB蛋白,DNA旋转酶,DNA聚合酶3,DNA聚合酶1,连接酶),体内DNA复制的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变性,PCR需要耐热的DNA聚合酶(常用TaqDNA聚合酶)。  4. 生物体内DNA复制需要生物体自身的复制,PCR需要经过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中温延伸过程,要经历三十次循环使特定DNA片段放大数百万倍。  5. DNA复制需要校对以保证忠实性,PCR不需要校对。  6. 引物不同:体内DNA复制需要RNA,而且体内引物要除去,PCR需要两个人工合成的DNA引物,不需要切除。  7. PCR对DNA模板要求不高,纯度要求不严格,用量很低,但是引物的设计十分重要,决定了PCR扩增片段的大小和特异性。
2023-06-29 03:16:471

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蛋白质因子有哪些

DNA聚合酶,引物酶,DNA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RNA酶H,DNA连接酶
2023-06-29 03:16:573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何不同

一、复制起始位点不同:1、原核生物有9-mer和13-mer的重复序列构成的复制起始位点。2、真核生物为线性DNA,具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形成多个复制叉,DNA聚合酶的移动速度较原核生物慢。二、DNA复制时期不同:1、真核生物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一次复制开始后在完成前不再进行复制。2、原核生物多重复制同时进行。三、相互作用不同:1、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的高前进能力来自于RF-C蛋白与PCNA蛋白的互相作用。2、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II的前进能力来自与γ复合体(夹钳装载机)与β亚基二聚体(β夹钳)的相互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合成
2023-06-29 03:17:053

rna引物在dn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

提供复制所需的3′羟基。DNA聚合酶没有催化两个游离dNTP聚合的能力,RNA核苷酸聚合酶和引物酶都可以催化游离NTP聚合,在适当的位置按照DNA模板的配对序列,由RNA聚合酶(引物酶)催化,NTP聚合生成引物,引物合成的方向也是5′端至3′端,这样已合成的引物必然会留有3′-OH末端,而不是5′磷酸末端,此时在DNA聚合酶Ⅲ(DNA-polⅢ)催化下,靠酶的β-亚基辨认引物,第一个新链的dNTP就与引物3′-OH末端生成磷酸二酯键,已聚合的新链同样在每一反应完成后留有3′-OH端,则复制就可进行下去。
2023-06-29 03:17:191

DNA复制时辨认复制起始点主要靠 A DNA聚合酶 B 拓扑异构酶 C 解链酶 D 引物酶

题主,别听那帮人瞎胡说!答案是C!我就纳闷了,怎么那么多人说选D!??要不是解链酶先把双链DNA的氢键打开,形成复制叉,引物酶往哪里结合?又合成个屁的引物??闹了半天双链DNA是被你们拿嘴扯开的??引物酶的作用的确是在复制位置合成一段RNA,但前提是这里的DNA双螺旋已经被打开了,要不然合成的RNA跟谁互补配对?!知道上的答案不靠谱的不少,题主慎重啊!欢迎追问!
2023-06-29 03:17:284

原核生物中引物酶的性质是什么

原核生物中引物酶的性质是什么引物酶(Primase) ,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RNA primer)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
2023-06-29 03:17:471

引物酶可以催化两个单独脱氧核苷酸连接吗

不可以DNA聚合酶是在有模板的条件下催化单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连接。
2023-06-29 03:17:542

水解引物的酶

引物酶是RNA聚合酶。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
2023-06-29 03:18:011

引物酶能水解磷酸二酯键吗

引物酶能水解磷酸二酯键引物酶(Primase) ,用来引导RNA引物/引子(RNA primer)的合成,从而引导DNA聚合酶介导的DNA链的合成。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
2023-06-29 03:18:081

引物酶和引发酶区别

恩一个意思.都是primase DNA primase is an RNAP enzyme involved in the replication of DNA.Primase catalyzes the synthesis of...
2023-06-29 03:18:152

引物酶的机理

1、引物酶依据模板的碱基序列,从5"→3"方向催化NTP(注意不是dNTP)的聚合,生成的短链的RNA引物;2、以合成的引物,必然留有3"-OH末端,此时就可能进入DNA的复制延长,在DNA-polⅢ催化下,引物末端与dNTP生成磷酸二酯键;3、新链每次反应后亦留有3"-OH,复制就可以进行下去。
2023-06-29 03:18:221

DNA复制延长过程中,引物的生成需要下列哪种或哪些酶的参与

【答案】:CDNA复制过程需要引物,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当DNA分子解链后,已形成了DnaB、DnaC蛋白与起始点相结合的复合体,此时引物酶进入。形成含DnaB(解螺旋酶)、DnaC、DnaG(即引物酶)和DNA的起始复制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在复制延长过程中,引物的生成只需要引物酶,因为复制叉既已展开,就不需DnaA,B,C蛋白生成引发体。
2023-06-29 03:18:361

引物酶的基本概念

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引物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
2023-06-29 03:18:431

DNA复制需要什么酶?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引物酶解旋酶:把DNA双螺旋解开。引物酶:在5‘端合成引物,DNA复制需要在5"端有一段小的RNA引物。DNA聚合酶: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碱基依次添加到引物后端。
2023-06-29 03:18:572

DNA的复制、转录、翻译所需的酶分别是什么?

DNA的复制:DNA聚合酶 (解旋酶:解开DNA双链的酶,复制和转录都需要,但是功能较为复杂,高中不要求。)转录:RNA聚合酶翻译:肽酰转移酶--核糖体的rRNA本身就具有
2023-06-29 03:1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