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请问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和补救途经的各自特点是什么?(是各自的特点,)

2023-07-02 08:50:43
共1条回复
clc1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由GTP或ATP供能;补救途经能生成AMP、GMP等,可转化为ADP、ATP和GDP、GTP

相关推荐

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的意义

你好,你是想问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的意义是什么吗?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的意义是: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通过“反馈抑制"进行精确的控制,这种交叉调控作用对维持ATP与GTP的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2、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一方面与从头合成相比节省能量和氨基酸消耗,另一方面体内某些组织如脑、骨髓由于相关酶的缺乏,不能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他们只能利用游离的嘌呤和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所以补救合成途径对于这些组织器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3、某些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核苷酸的需求比正常细胞大,补救合成是主要来源,因此补救合成也是设计化疗药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4、嘧啶的补救合成途径可以运用于区别正常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设计抑制病毒感染的药物。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从头合成途径,即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嘌呤核苷酸。其二是补救合成途径,即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嘌呤核苷酸。另外,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也分为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其从头合成与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类似,放射性核素示踪表明,嘧啶环上各原子也是来源于生物体内的简单物质。其补救合成与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也类似,磷酸化酶能催化各种嘧啶与核糖1-磷酸或2-脱氧核糖1—磷酸生成核苷的反应。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的意义是: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通过“反馈抑制"进行精确的控制,这种交叉调控作用对维持ATP与GTP的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一方面与从头合成相比节省能量和氨基酸消耗,另一方面体内某些组织如脑、骨髓由于相关酶的缺乏,不能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他们只能利用游离的嘌呤和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所以补救合成途径对于这些组织器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某些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核苷酸的需求比正常细胞大,补救合成是主要来源,因此补救合成也是设计化疗药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嘧啶的补救合成途径可以运用于区别正常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设计抑制病毒感染的药物。
2023-07-01 22:28:461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都需要的物质是什么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都需要的物质是CO2。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从头合成的原料是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再分别转变成AMP和GMP。
2023-07-01 22:28:531

从头合成的从头合成的调节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从头合成是体内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途径。但此过程要消耗氨基酸及ATP。机体对合成速度有着精细的调节。在大多数细胞中,分别调节IMP,ATP和GTP的合成,不仅调节嘌呤核苷酸的总量,而且使ATP和GTP的水平保持相对平衡。?IMP途径的调节主要在合成的前二步反应,即催化PRPP和PRA的生成。核糖磷酸焦磷酸激酶受ADP和GDP的反馈抑制。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受到ATP、ADP、AMP及GTP、GDP、GMP的反馈抑制。ATP、ADP和AMP结合酶的一个抑制位点,而GTP、GDP和GMP结合另一抑制位点。因此,IMP的生成速率受腺嘌呤和鸟嘌呤核苷酸的独立和协同调节。此外,PRPP可变构激活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第二水平的调节作用于IMP向AMP和GMP转变过程。GMP反馈抑制IMP向XMP转变,AMP则反馈抑制IMP转变为腺苷酸代琥珀酸,从而防正生成过多AMP和GMP。此外,腺嘌呤和鸟嘌呤的合成是平衡。GTP加速IMP向AMP转变,而ATP则可促进GMP的生成,这样使腺嘌呤和鸟嘌呤核苷酸的水平保持相对平衡,以满足核酸合成的需要。
2023-07-01 22:28:591

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的异同点

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的异同点如下:1、不同点:从头合成是指从简单的原料出发,通过多步合成的方法合成目标分子。而补救合成是指在已有的化合物基础上,通过修改分子结构,使其具有目标分子的特性。2、相同点:都需要化学合成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对反应条件、反应副产物等进行控制和优化,都需要进行物质的纯化和鉴定,确保最终产物的纯度和结构正确。
2023-07-01 22:29:111

引物是从头合成吗

引物不是从头合成。引物是短的寡核苷酸片段,充当DNA复制的起点。因为几乎所有DNA聚合酶都不能从头合成,所以它们需要一个3羟基作为DNA合成的起始点。这个3羟基由相配的引物提供。在体内,由于DNA聚合酶的忠实性,不能从头合成DNA,因此只能由RNA聚合酶称为引物酶生成,采用RNA引物来延伸,在延伸过程中,RNA引物降解并由DNA取代。在体外PCR反应中所用到的DNA引物,是根据不同的要求及模板序列设计,然后用化学法人工合成的,与模板形成双链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就可以继续链的延伸。对于大多数PCR反应,决定整个反应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是引物的序列和质量。
2023-07-01 22:29:201

如从头合成途径合成核酸不足,需要靠什么途径补充?

体内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①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denovo synthesis),是体内的主要合成途径。②利用体内游离碱基或核苷,经简单反应过程生成核苷酸的过程,称重新利用(或补救合成)途径(salvage pathway)。在部分组织如脑、骨髓中只能通过此途径合成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主要补救合成途径是嘌呤碱与5"-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在磷酸核糖转移酶作用下形成嘌呤核苷酸。
2023-07-01 22:29:291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均需要的原料有

是的1.从头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一碳单位、co2磷酸核糖简要途径:反应从5磷酸核糖开始,生成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再生成5磷酸核糖胺(fra),多步反应后生成imp。再转转变为amp和gmp关键酶:prpp合成酶,酰胺转移酶2.补救合成利用现成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腺嘌呤+prpp→amp+ppi次黄嘌呤+prpp→imp+ppi鸟嘌呤+prpp→gmp+ppi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碱的分解产物是尿酸,体内尿酸过多可引起痛风症。三、嘧啶核苷酸合成1.从头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磷酸核糖简要途径:co2与谷氨酰胺先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多步反应合成ump;utp转变成ctp;dump转变成dtmp关键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2.补救合成嘧啶+prpp→嘧啶核苷酸+ppi嘧啶分解代谢产物:β-氨基异丁酸(t)、β-丙氨酸(u、c)、nh3和co2
2023-07-01 22:29:37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

【答案】: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①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是体内的主要合成途径;②利用体内游离嘌呤或嘌呤核苷,生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重新利用(或补救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嘌呤的原料包括:氨基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CO、一碳单位和磷酸核糖。A正确。故选A。
2023-07-01 22:29:571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2023-07-01 22:30:161

脂肪酸的β-氧化和从头合成途径区别是什么

第一,细胞内进行的部位不同,动物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植物的合成是在叶绿体中,氧化是在线粒体,第二,脂酰基载体不同,合成是acp氧化是coa第三,加入或断裂的二碳单位不同,合成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氧化是乙酰辅酶a第四,电子供体或受体不同,合成是nadph氧化是nad+和fad第五,底物的转运不同,合成是柠檬酸穿梭系统,氧化是肉碱转运,
2023-07-01 22:30:264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合成的是什么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原料5-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co2;5-磷酸核糖、氨基甲酰磷酸、天冬酰胺主要限速酶prpp合成酶prpp酰胺转移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合成部位肝、小肠粘膜、胸腺的胞液;肝细胞液首先合成的核苷酸imp;ump合成特点在5-磷酸核糖上合成嘌呤环;先合成嘧啶环,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相连而成
2023-07-01 22:30:342

脂肪酸从头合成C链的延长是以什么形式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一般只合成软脂酸,碳链延长一般由线粒体或内质网酶系统催化。软脂酸的合成实际上是一个重复循环的过程,由1分子乙酰CoA与7分子丙二酰CoA依靠合成酶复合体,经转移、缩合、加氢、脱水和再加氢重复过程,每一次使碳链延长两个碳,共7次重复,最终生成含十六碳的软脂酸.脂肪酸碳链延长反应 - 线粒体中的延长乙酰CoA提供碳源,NADPH提供还原当量,反应过程类似β-氧化的逆过程,每一轮可延长两个碳原子,一般可延长脂肪酸碳链至24或26碳,但以十八碳的硬脂酸为主。脂肪酸碳链延长反应 - 内质网中的延长 丙二酸单酰CoA提供碳源,NADPH供氢,反应过程与软脂酸的合成相似,不同的是CoASH代替ACP作为酰基载体,每循环一次可增加两个碳原子,一般可延长至22或24碳,但也以硬脂酸为主 。
2023-07-01 22:30:411

嘧啶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核苷酸为

【答案】:D分析:在嘧啶核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中,机体利用小分子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首先生成UMP,UMP再可以经过一些酶促反应生成UDP、UTP、CDP、CTP等等其它嘧啶分子。也就是说,要想生成其它的嘧啶分子,机体首先要合成UMP,再由UMP经过酶促反应生成其它嘧啶。所以正确答案是D。掌握“核苷酸代谢与调节”知识点。
2023-07-01 22:30:481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反应顺序是(B),脂肪酸β-氧化的反应顺序是()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反应顺序是(B),脂肪酸β-氧化的反应顺序是() A.脱氢、再脱氢、水合和硫解B.缩合、还原、脱水和再还原C.还原、缩水、再还原和脱水D.脱氢、水合、再脱氢和硫解正确答案:D
2023-07-01 22:30:551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核糖来自?

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在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monophosphateimp);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分别生成amp和gmp具体的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9439.htm
2023-07-01 22:31:011

DNA聚合酶为什么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

因为DNA聚合酶合成DNA时,被合成的序列前要有RNA引物。没有引物的话,DNA聚合酶就不能合成DNA。
2023-07-01 22:31:22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要点是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嘌呤碱的从头合成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的,反应进行的部位在胞液。
2023-07-01 22:31:361

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核糖来自?

5-磷酸核糖(葡萄糖的磷酸戊糖途径产生)
2023-07-01 22:31:431

rna的转录属于从头合成吗

rna的转录属于从头合成吗,RNA聚合酶拥有从头起始转录的能力,它在催化RNA合成时不需要引物,但是DNA聚合酶不同,需要引物才能起始DNA合成。
2023-07-01 22:31:501

人体是否能够从头合成氨基酸?

不可以,氨基酸是只能靠转氨基和通过食物获得的,不能直接由体内合成
2023-07-01 22:31:58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生理意义? 尽量详细点,谢谢!!

人体内的嘌呤碱基主要是人体自行合成,食物来源地嘌呤只占极小的比例。在人体内的嘌呤的合成有两种途径,即从头合成途径和不就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是主要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是指机体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和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经过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在这种合成途径中,嘌呤碱基的合成一开始就沿着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进行,即在磷酸核糖的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而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基,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这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重要特点。
2023-07-01 22:32:051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先合成的前体是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先合成的前体是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磷酸核糖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可以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可以进一步转变为其他核苷酸,即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所以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先合成的前体是次黄嘌呤核苷酸。
2023-07-01 22:32:111

氨基酸和脂肪分别在哪里合成

组成蛋白质的大部分氨基酸是以埃姆登-迈耶霍夫(Embden-Meyerhof)途径与柠檬酸循环的中间物为碳链骨架生物合成的。例外的是芳香族氨基酸、组氨酸,前者的生物合成与磷酸戊糖的中间物赤藓糖-4-磷酸有关,后者是由ATP与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的。微生物和植物能在体内合成所有的氨基酸,动物有一部分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一般由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间物,经多步反应(6步以上)而进行生物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所需的酶约14种,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则需要更多的,约有60种酶参与。生物合成的氨基酸除作为蛋白质的合成原料外,还用于生物碱、木质素等的合成。另一方面,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由于氨基转移或氧化等生成酮酸而被分解,或由于脱羧转变成胺后被分解。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三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场所是细胞液,需要CO2和柠檬酸的参与,C2供体是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反应有二个酶系参与,分别是乙酰CoA羧化酶系和脂肪酸合成酶系。首先,乙酰CoA在乙酰CoA羧化酶催化下生成,然后在脂肪酸合成酶系的催化下,以ACP作酰基载体,乙酰CoA为C2受体,丙二酸单酰CoA为C2供体,经过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几个反应步骤,先生成含4个碳原子的丁酰ACP,每次延伸循环消耗一分子丙二酸单酰CoA、两分子NADPH,直至生成软脂酰ACP。产物再活化成软脂酰CoA,参与脂肪合成或在微粒体系统或线粒体系统延长成C18、C20和少量碳链更长的脂肪酸。在真核细胞内,饱和脂肪酸在O2的参与和专一的去饱和酶系统催化下,进一步生成各种不饱和脂肪酸。高等动物不能合成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必须依赖食物供给。3-磷酸甘油与两分子脂酰CoA在磷酸甘油转酰酶作用下生成磷脂酸,在经磷酸酶催化变成二酰甘油,最后经二酰甘油转酰酶催化生成脂肪。
2023-07-01 22:32:311

帮忙列举一下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和贝塔氧化的异同

1.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植物中是在叶绿体及前质体中进行,合成4~16碳及16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动物是在胞液中进行,只合成16碳饱和脂肪酸,长于16碳的脂肪酸是在内质网或线粒体中合成。就胞液中16碳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来看,与β-氧化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合成过程不是β-氧化过程的逆转, 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β氧化的异同可归纳如下:(1)两种途径发生的场所不同,脂肪酸合成主要发生于细胞浆中,分解发生于线粒体;(2)两种途径都有一个中间体与载体相连,脂肪酸合成为ACP,分解为CoA;(3)在两种途径都有4步反应,脂肪酸合成是缩合,还原,脱水和还原,脂肪酸分解是氧化,水合,氧化和裂解。虽然从化学途径二者互为逆反应。但他们的反应历程不同,所用的辅助因子也不同;(4)两种途径都有原料转运机制,在脂肪酸合成中,有三羧酸转运机制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浆,在降解中,有肉碱载体系统将脂酰CoA从细胞浆转运到线粒体;(5)两种途径都以脂肪酸链的逐次轮番的变化为特色,在脂肪酸合成中,脂肪酸链获得2碳单位而成功延伸,在降解中则是以乙酰CoA形式的2碳单位离去,以实现脂肪酸链的缩短;(6)脂肪酸合成时,是以分子的甲基一端开始到羧基端为止,降解则是相反的方向,羧基的离去为第一步。(7)羟酯基中间体在脂肪酸合成中是D-构型,但是在降解中为L-构型;(8)脂肪酸合成由还原途径构成,需要NADPH参与,脂肪酸分解由氧化途径构成,需要FAD和NAD+的参与;(9)在动物体中,脂肪酸合酶是一条多肽链构成的多功能酶,而脂肪酸的分解是由多种酶协同催化的。以上是胞液中脂肪酸合成过程和在线粒体中β-氧化作用的重要异同之处。在线粒体中,脂肪酸的合成反应是β-氧化反应的逆过程。何谓脂肪酸的B氧化?它与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有何异同?http://bchem.snnu.edu.cn/newsshow.asp?id=1502脂肪酸β-氧化就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a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酮基,然后裂解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区别要点 (1)脂肪酸从头合成 脂肪酸B氧化 细胞内定位胞液 线粒体 酰基载体 ACP-SH CoA-SH 二碳单位参与或断裂形式 丙二酸单酰CoA 乙酰CoA 电子供体或受体 NADH+ H+ FAD、NAD+ 反应底物的转运 柠檬酸穿梭 肉毒碱穿梭 参与酶类 6种 4种 能量消耗或产生 消耗7ATP,14 NADH+ H+ 净产生106ATP “区别要点”下面是个表格里的内容,你看看这个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d0c8d01009jfn.html希望能帮到你!
2023-07-01 22:32:391

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需要一碳单位吗

是的需要1.从头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一碳单位、co2磷酸核糖简要途径:反应从5磷酸核糖开始,生成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再生成5磷酸核糖胺(fra),多步反应后生成imp。再转转变为amp和gmp关键酶:prpp合成酶,酰胺转移酶2.补救合成利用现成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腺嘌呤+prpp→amp+ppi次黄嘌呤+prpp→imp+ppi鸟嘌呤+prpp→gmp+ppi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碱的分解产物是尿酸,体内尿酸过多可引起痛风症。三、嘧啶核苷酸合成1.从头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磷酸核糖简要途径:co2与谷氨酰胺先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多步反应合成ump;utp转变成ctp;dump转变成dtmp关键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2.补救合成嘧啶+prpp→嘧啶核苷酸+ppi嘧啶分解代谢产物:β-氨基异丁酸(t)、β-丙氨酸(u、c)、nh3和co2
2023-07-01 22:32:479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

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基础上逐步合成的。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基础上逐步合成的,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
2023-07-01 22:33:011

怎么理解脂肪酸β氧化并非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简单逆转

(1)发生部位:β-氧化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 (2)酰基载体:β-氧化中脂酰基的载体为CoASH,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CP。 (3)β-氧化使用氧化剂NAD+和FAD。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使用NADPH作为还原剂。 (4)β-氧化降解是从羧基端向甲基端进行,每次降解一个二碳单位,饱和脂肪酸合成是从甲基端向羧基端进行,每次合成一个二碳单位。 (5) β-氧化主要由5种酶催化反应,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由2种酶系催化。 (6)β-氧化经历氧化、水合、再氧化、裂解四大阶段。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经历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四大阶段。 (7)β-氧化除起始活化消耗能量外,是一个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是一个消耗大量能量的过程。
2023-07-01 22:33:081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合成的前体是

【答案】:D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机体细胞可以利用的一些小分子化合物首先合成前体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IMP再转变成AMP及GMP。
2023-07-01 22:33:141

为什么嘌呤碱从头合成不产生自由的嘌呤碱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是直接在磷酸核糖上逐步添加的,一开始就是一体,不能游离嘧啶核苷酸是分别合成最后再组装
2023-07-01 22:33:232

尿嘧啶从头合成消耗能量

不消耗能量。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包括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和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相当于DNA中的胸腺嘧啶(T),是组成RNA四种构成的碱基之一。不消耗能量,可以自发进行。
2023-07-01 22:33:301

从头合成的IMP的合成

1.IMP的合成:IMP的合成包括11步反应:(见图)(1)5-磷酸核糖的活化: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物为α-D-核糖-5-磷酸,是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磷酸戊糖焦磷酸激酶(ribose phosphate pyrophosphohinase)催化,与ATP反应生成5-磷酸核糖-α-焦磷酸(5-phosphorlbosyl?α-pyrophosphate PRPP)。此反应中ATP的焦磷酸根直接转移到5-磷酸核糖C1位上。PRPP同时也是嘧啶核苷酸及组氨酸、色氨酸合成的前体。因此,磷酸戊糖焦磷酸激酶是多种生物合成过程的重要酶,此酶为一变构酶,受多种代谢产物的变构调节。如PPi和2,3-DPG为其变构激活剂。ADP和GDP为变构抑制剂。?(2)获得嘌呤的N9原子:由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amidophosphoribosyl transterase)催化,谷氨酰胺提供酰胺基取代PRPP的焦磷酸基团,形成β-5-磷酸核糖胺(β-5-phosphoribasylamine PRA)。此步反应由焦磷酸的水解供能,是嘌呤合成的限速步骤。酰胺转移酶为限速酶,受嘌呤核苷酸的反馈抑制。?(3)获得嘌呤C4、C5和N7原子:由甘氨酰胺核苷酸合成酶(glycinamide ribotide synthetase)催化甘氨酸与PRA缩合,生成甘氨酰胺核苷酸(glycinamide ribotide,GAR)。由ATP水解供能。此步反应为可逆反应,是合成过程中唯一可同时获得多个原子的反应。?(4)获得嘌呤C8原子:GAR的自由α-氨基甲酰化生成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formylgly?cinamide ribotide FGAR)。由N10-甲酰-FH4提供甲酰基。催化此反应的酶为GAR甲酰转移酶(GAR transtormylase)。?(5)获得嘌呤的N3原子:第二个谷氨酰胺的酰胺基转移到正在生成的嘌呤环上,生成甲酰甘氨脒核苷酸(formylglycinamidine ribotide,FGAM)。此反应为耗能反应,由ATP水解生成ADP+Pi,供能。?(6)嘌呤咪唑环的形成:FGAM经过耗能的分子内重排,环化生成5-氨基咪唑核苷酸(5-aminoimidazole ribotide,AIR)。?(7)获得嘌呤C6原子:C6原子由CO2提供,由AIR羧化酶(AIR carboxylase)催化生成羧基氨基咪唑核苷酸(carboxyamino imidazole ribotide,CAIR)。?(8)获得N1原子:由天门冬氨酸与AIR缩合反应,生成5-氨基咪唑-4-(N-琥珀酰胺)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N-succinylocarboxamide) ribotide,SACAIR)。此反应与(3)步相似,由ATP水解供能。?(9)去除延胡索酸:SACAIR在SACAIR甲酰转移酶催化下脱去延胡索酸生成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tide,AICAR)。(8)、(9)两步反应与尿素循环中精氨酸生成鸟氨酸的反应相似。?(10)获得C2:嘌呤环的最后一个C原子由N10-甲酰-FH4提供,由AICAR甲酰转移酶催化AICAR甲酰化生成5-甲酰胺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5-formaminoimidazole-4carboxyamideribotide,FAICAR)。?(11)环化生成IMP:FAICAR脱水环化生成 IMP。与反应(6)相反,此环化反应无需ATP供能。
2023-07-01 22:33:551

从头合成的合成过程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早在1948年,Buchanan等采用同位素标记不同化合物喂养鸽子,并测定排出的尿酸中标记原子的位置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合成嘌呤的前身物为:氨基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酰胺)、CO2和一碳单位(N10甲酰FH4,N、N10-甲炔FH4)。?随后,由Buchanan和Greenberg等进一步搞清了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出人意料的是,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并非先合成嘌呤碱基,然后再与核糖及磷酸结合,而是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在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IMP);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分别生成AMP和GMP。下面分步介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
2023-07-01 22:34:091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特点是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基础上逐步合成的,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指,在肝脏、小肠粘膜和胸腺等器官中,以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主要反应步骤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IMP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AMP)与鸟嘌呤核苷酸(GMP)。嘌呤环各元素来源如下:N1由天冬氨酸提供,C2由N10-甲酰FH4提供、C8由N5,N10-甲炔FH4提供,N3、N9由谷氨酰胺提供,C4、C5、N7由甘氨酸提供,C6由CO2提供。
2023-07-01 22:34:241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有哪些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等。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在不同生物体内有所不同,在细菌中,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是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主要调节酶;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调节酶主要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主要合成过程:形成的第一个嘧啶核苷酸是乳氢酸核苷酸(OMP),进而形成尿嘧啶核苷酸(UMP),UMP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CTP。dTMP由dUMP经甲基化生成的。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先合成嘧啶环,再磷酸核糖化生成核苷酸。
2023-07-01 22:34:331

de novo synthesis是什么意思,从新合成翻译

从头合成,全程合成1. The de novo synthesis of PC increases in PE - SWD. 以同位素示踪法测得海水淹溺后肺组织初始原料合成(denovo)的TPL和DSPC增加.2. And such an inhibition might necessitate de novo protein synthesis. 而这种抑制作用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3. Adenylosuccinate lyase ( ADSL ) is a bifunctional enzyme catalyzing de novo purine synthesisand purine nucleotide recycling.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 ( dsl ) 催化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双功能酶.
2023-07-01 22:34:422

脂肪酸的β-氧化和从头合成过程的区别?

第一,细胞内进行的部位不同,动物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植物的合成是在叶绿体中,氧化是在线粒体,第二,脂酰基载体不同,合成是ACP氧化是COA第三,加入或断裂的二碳单位不同,合成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氧化是乙酰辅酶a第四,电子供体或受体不同,合成是NADPH氧化是NAD+和FAD第五,底物的转运不同,合成是柠檬酸穿梭系统,氧化是肉碱转运,
2023-07-01 22:34:51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 B.AMP C.IMP D.ATP E.GTP 正确答案:C
2023-07-01 22:35:061

名词解释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生物体内用简单的前体物质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在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IMP);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分别生成AMP和GMP 具体的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9439.htm
2023-07-01 22:35:241

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A.心脏B.骨髓C.肝脏D.乳腺E.脑正确答案:C
2023-07-01 22:35:301

泰医比较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原料 5-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CO2;5-磷酸核糖、氨基甲酰磷酸、天冬酰胺主要限速酶 PRPP合成酶PRPP酰胺转移酶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合成部位 肝、小肠粘膜、胸腺的胞液; 肝细胞液首先合成的核苷酸 IMP; UMP合成特点 在5-磷酸核糖上合成嘌呤环 ;先合成嘧啶环,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相连而成
2023-07-01 22:35:391

嘧啶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核苷酸为

【答案】:D在嘧啶核酸的从头合成途径中,机体利用小分子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首先生成UMP,UMP再可以经过一些酶促反应生成UDP、UTP、CDP、CTP等等其它嘧啶分子。也就是说,要想生成其它的嘧啶分子,机体首先要合成UMP,再由UMP经过酶促反应生成其它嘧啶。所以正确答案是D。
2023-07-01 22:35:461

与核苷酸从头合成原料直接有关的维生素包括:

与核苷酸从头合成原料直接有关的维生素包括: A.叶酸B.硫胺素C.泛酸D.维生素AE.磷酸吡哆醛正确答案:A
2023-07-01 22:35:521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最终产物是()。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最终产物是()。 A.软脂酸(-棕榈酸) B.硬脂酸() C.油酸(18:1) D.亚油酸(18:2) 正确答案:A
2023-07-01 22:35:591

我是高三学生,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细胞内脱氧核苷酸是怎么生成的或者是来源,谢啦~

高三还没有学到。细胞内的核苷酸一般是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从头合成,通过其他的代谢途径,形成原料,而后合成。另外一个相当于是回收再利用,叫做补救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有些不同。详细的情况百度百科上也有:⒈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主要反应步骤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然后IMP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AMP)与鸟嘌呤核苷酸(GMP)。嘌呤环各元素来源如下:N1由天冬氨酸提供,C2由N10-甲酰FH4提供、C8由N5,N10-甲炔FH4提供,N3、N9由谷氨酰胺提供,C4、C5、N7由甘氨酸提供,C6由CO2提供。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基础上逐步合成的,不是首先单独合成嘌呤碱然后再与磷酸核糖结合的。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PRPP酰胺转移酶、PRPP合成酶。PRPP酰胺转移酶是一类变构酶,其单体形式有活性,二聚体形式无活性。IMP、AMP及GMP使活性形式转变成无活性形式,而PRPP则相反。从头合成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部位:嘌呤核苷酸合成起始阶段的PRPP合成酶和PRPP酰胺转移酶活性可被合成产物IMP、AMP及GMP等抑制;在形成AMP和GMP过程中,过量的AMP控制AMP的生成,不影响GMP的合成,过量的GMP控制GMP的生成,不影响AMP的合成;IMP转变成AMP时需要GTP,而IMP转变成GMP时需要ATP。⒉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反应中的主要酶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例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体系,而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⒈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等。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在不同生物体内有所不同,在细菌中,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是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主要调节酶;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调节酶主要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主要合成过程:形成的第一个嘧啶核苷酸是乳氢酸核苷酸(OMP),进而形成尿嘧啶核苷酸(UMP),UMP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CTP。dTMP由dUMP经甲基化生成的。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先合成嘧啶环,再磷酸核糖化生成核苷酸。⒉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主要酶是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能利用尿嘧啶、胸腺嘧啶及乳氢酸作为底物,对胞嘧啶不起作用。
2023-07-01 22:36:081

成熟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什么不能从头合成脂肪酸

从头合成脂肪酸,需要合成的原料乙酰CoA,和脂肪酸合成酶系统。在分化的过程中,成熟红细胞内没有了线粒体,也就无法自身产生乙酰CoA(乙酰CoA是葡萄糖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也就不能从头合成脂肪酸了。中性粒细胞内有线粒体,可能是合成脂肪酸的相关酶系统缺失,导致无法从头合成脂肪酸。
2023-07-01 22:36:151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什么

次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是指在肝脏、小肠粘膜和胸腺等器官中,以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合成的第一个核苷酸是次黄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是一种嘌呤碱的核苷酸,五碳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
2023-07-01 22:36:321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 H 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

对的,NADPH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组织代谢合成供氢体。脂肪酸合成需要乙酰COA,而乙酰COA存在于线粒体中,需要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将乙酰COA转运进胞质,这个循环还可以产生少量的NADPH供脂肪酸合成使用。
2023-07-01 22:36:401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的名词解释

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co2等简单物质,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2023-07-01 22:36:461

下列关于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下列关于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乙酰-CoA作为起始复合物 B.仅生成短于或等于16碳原子的脂肪酸 C.需要中间产物丙二酸单酰CoA D.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正确答案:D
2023-07-01 22:36:531

由葡萄糖合成软脂酸,基本路线

一.软脂酸的合成1.乙酰CoA的作用乙酰-CoA是脂肪酸分子所有碳原子的唯一来源,它来自糖的氧化分解或氨基酸的分解。这些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但脂肪酸合成的酶却存在于细胞溶胶中。乙酰-CoA借助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自线粒体进入细胞溶胶,即乙酰-CoA先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进入细胞溶胶后又裂解形成乙酰-CoA和草酰乙酸。2.一个重要的三碳单元—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CoA)参与了脂肪酸的合成乙酰CoA羧化为丙二酸单酰CoA(图)(1)总反应:乙酰CoA + ATP + HCO3- <=>丙二酸单酰CoA + ADP + Pi + H+(2)酶和辅酶:乙酰CoA羧化酶(CoAAcetyl-CoA carboxylase),生物素(3)意义:该反应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3.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的酶在哺乳动物几乎都是一个多酶复合体4.有脂肪酸合酶催化的各步反应合成步骤如下:(1)、启动:乙酰-CoA经乙酰-ACP转化为乙酰-合酶。(2)、装载:丙二酰-CoA转化为丙二酸单酰ACP。(3)、缩合:乙酰合酶与丙二酸单酰ACP缩合形成乙酰乙酸经-ACP。(4)、还原:将3、的产物还原生成丁酰-ACP。(5)、脱水:将4、的产物脱水为a-b –反式-丁烯酸-ACP。(6)、还原:将5、的产物还原生成丁酰-ACP。至此,每一循环脂肪链延长了两个碳原子。如此循环反复进行,例如生成了16个碳的软脂酰-ACP。实行最终一步(7)、释放,软脂酰-ACP水解,生成了软脂酸。脂肪酸碳链加长和去饱合是指生物合成最终产物为软脂酸,再长链的脂肪酸或不饱和的脂肪酸,需要在形成软脂酸后,另加多步酶反应去完成。(结合脂肪酸的氧化过程,进行比较学习)。5.脂肪酸生物合成的调控① 丙二酸单酰-CoA抑制肉碱软脂酰转移酶,阻止脂酰CoA进入线粒体氧化。② 柠檬酸引发无活性的乙酰CoA羧化酶原体聚合形成有活性的丝状多功能酶。加速丙二酸单酰-CoA形成。
2023-07-01 22:3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