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2014年12月30日被免职)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进一步指出,人民幸福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要让昆山人更加幸福起来。昆山的个性特征可以用昆山的城市精神来概括,就是“开放、融合、创新、卓越”。开放,体现了昆山人的胸襟。昆山是一座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集聚了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6900多个外资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超过730亿美元,其中台资企业有4138家,累计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昆山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密集区和两岸经贸交流的热点地区。融合,反映了昆山城市文化的特质。“新昆山人”数量约是昆山户籍人口的2倍,在昆外籍人士超过2万名,台胞近10万人,人才保有量达26.5万人。昆山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新老昆山人和谐共处、共创繁荣的生动局面。创新,是昆山的灵魂。回顾昆山发展的历程,拥有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自费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个省部共建的县级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大陆第一块有机发光面板;第一台裸眼3D笔记本电脑等等。无论是理念创新、路径创新,还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昆山都始终做到敢为人先、快人一步。卓越,体现了昆山人的追求。昆山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五个阶段的发展,还将进入“强转优”的历史性跨越。在“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新昆山精神的激励下,昆山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县级城市首位,成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昆山连续四年位列同类城市第一。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昆山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城乡居民收入、每千人拥有病床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分别增长了9.5倍、14.6倍、21倍、16.3倍、2.2倍、1.8倍、1.5倍,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