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时代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比较一下迈锡尼文明和荷马时代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而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两者生产力和经济的不同表现在 1 迈锡尼农业:农产品为传统的“地中海三部曲”:谷物、橄榄、葡萄。种植的谷物为小麦和大麦。人们也种植橄榄树,为了获取橄榄油。后者并非为了食用,而是作为护肤品和香水之用。葡萄种植也很普遍,出产不同种类的葡萄酒。此外,人们还培育制衣用的亚麻,榨油用的芝麻以及各种果树,如无花果树。   饲养业由绵羊和山羊主宰。猪和牛都不太常见,马只用于牵引战车。 纺织业是迈锡尼经济的主要部门,诺索斯的文本提供了一个纺织生产过程的全景:从成群的绵羊直到宫殿仓库里的成品,以及剪羊毛、羊毛修补作坊、工作环境等方面。皮洛斯宫拥有大约550名纺织女工,在诺索斯则多至900名。文献中至少记录有十五种纺织相关技能。除羊毛之外,亚麻是应用最多的织料。   在皮洛斯还发现了冶金业,拥有400名工人。我们从资料中得知每个铜匠平均分配3.5公斤的青铜的工作量。但我们不知道他们如何得到报酬:令人费解地,配给记录表上没有他们的份额。在诺索斯,一些泥板记录了剑的制造,但没有提及真正的冶金业。   同样被记录的还有化妆品业。泥版记录了玫瑰、鼠尾草等香油的制造。考古学研究还发现了隶属宫殿的作坊内还有其他职业的手工艺人:金银匠、象牙匠、宝石工、陶匠,那里还生产橄榄油。某些领域转向了出口。 而荷马时代相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有重要进步现象。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至一千年代初,希腊由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荷马史诗曾提到铁器,考古发现属于公元前11世纪的有铁剑,属公元前10世纪的有铁斧、铁锄、铁矛头、铁刀、铁马衔等。在属于9世纪的出土文物中,铁器更多些。铁制工具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农业和畜牧业是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农具有犁、鹤嘴锄、镰刀和铲等,犁用双牛牵引,进行深耕和使用天然肥料。畜牧业如马、牛、羊、猪等由专人成群饲养。手工业开始脱离农业。在手工业内部出现木匠、皮革匠、陶器匠和铁器匠等行业粗略的分工。但当时手工业发展有限,在荷马史诗中,手工业者一词还兼指手工工匠以外的巫师、医生和行吟诗人等。商业交换也已发生,主要是物物交换,但也有以铜、铁、皮革和牲畜等作为交换的媒介物。 社会生产力明显是荷马时代比迈锡尼要有进步。 那么 社会制度呢? 迈锡尼是类似于东方君主制,国王位于社会等级制之首,社会仍然以王国为中心,王国同时具有宗教、政治、军事、行政和经济的作用。享有世俗和宗教双重领袖的地位。似乎分成两类自由人:国王的拥胄,负责王室行政;以及普通人民(da-mo),生活在乡镇里。正如前面所述,后者为王室委派人员所掌管,他们需要完成徭役和对王室赋佃租。   而生活在王宫范围内的人,有一部分为富裕的高级公务员,可能居住在各个宫殿周边宽敞的住房里;此外还有一些职业与王室相关的人员:手工匠、农民、可能还有商人,他们未必比一般人民富裕。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奴隶,do-e-ro(男性)和 do-e-ra(女性) (cf. δο03λο09 / doulos),只有为王室工作的奴隶在文献中提及过。 荷马时代与迈锡尼文明时代相比较,在社会制度方面确有倒退的情况,没有国家,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有三种机构:军事首领、议事会和民众会。军事首领(巴赛勒斯)是公举出来的部落领袖,平时管理祭祀和裁决争讼,战时统率军队。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有广泛的权力,重大问题首先由议事会讨论。民众会由全体成年男子亦即全体战士组成,对重大问题如作战、媾和、移徙和推举领袖等,以举手或呼声等方式进行表决,它原则上拥有最高权力。但是,随着氏族内部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领和长老的权力越来越大,重大问题往往先由议事会决定,民众会只作形式上的表决。贵族力图压制普通氏族成员的意见,甚至长期不召开民众会。荷马时代后期,部落的管理机构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渡,希腊已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