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李玫瑾谈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与延迟满足:6岁以前要多对孩子说不

美国心理学家米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 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一群4岁的小孩子。实验人员每次带一个孩子到房间,向孩子展示一颗棉花糖,然后告诉小朋友他会离开房间一会儿,桌上的糖可以随时吃掉。如果能等到他回来的话,就会奖励额外的糖果和饼干。等到实验人员一走,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棉花糖;有的思前想后很久,终于挡不住诱惑,把糖吃了;当然也有的一直坚持到实验人员回来,然后他就有更多的棉花糖可吃了。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儿童如何抵制即时的诱惑,巧合的是负责实验的心理学家自己的女儿也在该幼儿园。若干年之后,心理学家偶尔听女儿讲起那些同学的事情,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抵挡诱惑,与成功会不会有关系呢?他立刻找回当初那些孩子,果然发现,那些抵御住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当他们进入青春期时,在 情感 、社交方面,明显地比那些性急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较高的做事效率,而且面对挫折和压力,他们不会慌乱无措,不会轻易崩溃,容易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持续的跟踪研究发现,意志力强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受同学老师的欢迎,收入更高,不易肥胖,更少吸毒和酗酒问题。这个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孩子的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的未来。 这个结果一经发表,轰动了心理学界,因为很少有什么东西能够在儿童时期就预测到成年之后的事情。于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个超长期的实验,他们在新西兰选取了1000名儿童,从他们出生就一直跟踪调查到32岁。研究发现,自制力强的孩子长大之后,更 健康 、染上性病的几率更低,拥有更多的存款、收入也更高,婚姻也更稳定,更不容易进监狱。自制力最差的那一组,在32岁之前就有40%的人进过监狱。即使剔除了智力、种族、 社会 阶层等因素之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   这些事实虽然震惊了欧美心理学界,但是中国人肯定觉得:“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中国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例如那些读中学就谈恋爱的人, 因此耽误了学业。所谓的女生援助交际,不是因为家贫, 只为吃喝玩乐享受买奢侈品, 就是 马上吃软糖的的一类行为。  这里有篇文章是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对李XX犯罪心理问题的分析: 李XX的案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同时,关于他为什么犯罪——网上也有非常多的分析与精辟的见解。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解剖的个案,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李XX显现的问题在当今 社会 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代表之一:家庭完整。与许多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相比,李XX有着非常爱他的爸爸、妈妈。而且,他的父母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伴他成长。这理应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类似于这样的完整家庭养育的孩子出现违法犯罪的并非李XX这一孤立的个案。 代表之二:衣食充足。与许多贫困家庭不同,贫困,常常让有爱心的父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孩子去打工,不能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或学习需求,甚至因家庭的贫困,一些天赋极优秀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为 社会 栋梁之材,相反,他们放弃学业后去做最简单的打工养家,流于平庸。与他们相比,李XX不知自己有多幸运。 代表之三:教育丰富。有关李XX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四岁参与中国申奥活动(可受到爱国教育),从小跟着父亲唱红歌(可受到正面影响——他父亲的话),四岁学钢琴并达到获奖水平(艺术在熏陶修养),八岁习书法并练到获奖水平(书法可让人凝神静气,也可起到修养作用),十岁练冰球并参加多项比赛,从小到中学的读书学校都是重点学校(属于优质教育),此外,他从小在父母的带领下结交许多朋友,他的 社会 性发展也很好(以至强奸都与别人合伙实施)。如果说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的话(一般“德”是抽象的,而且我们教育中也常以“爱国”、“关心集体”为主要评估点,就此而言,李XX也算具备了),其他四项都是具体的,那么,五分教育,他至少已经占了四分以上。 ——所以,他的父母一定不明白:我们给了他这么好的成长环境,他为什么会出现违法直至犯罪的心理问题?其实,对于这一困惑,极需答案的不仅仅是他的父母。 我从网上看到许多人对李XX罪原因分析时都指出了这点:是他父母对他的溺爱害了他!对此我完全赞同。 问题在于:溺爱怎么能抵消从小学到中学、12年、至少几十位重点学校专业教育家的教育?溺爱怎么能抵消四岁就开始的文艺熏陶?书法修养? 体育 练就?他的心理问题源于什么?出现在他人生的什么环节或时间呢?简单地解释:李天一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性格”出了问题;发生时间是在他12岁之前,尤其是6岁之前。 性格,在心理学上有许多的论述,若以关键词介绍,即后天形成的、终身的、 社会 行为方式。理解性格,最好的比喻是言语。人生下来时都不会说话,言语首先是后天形成。但是,后天的不同年龄其言语学习发展有明显的差别。一般6岁前的言语俗称母语,一旦学会终身不忘。尽管18岁之后,30岁之后,50岁之后我们仍可学言语,但终身性越来越弱,学完了不用就忘记。因此,6岁前的母语不会轻易忘记,同理,也不会轻易被改变、被消失。性格亦同。这一比喻告诉我们:性格教育必须从6岁前就要有意进行培养。 其次, 社会 行为方式不同于人的许多行为,如智力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系统的教育开发;气质行为更多地取决于他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性格则取决于孩子与身边人的互动,即 社会 性的发展。 社会 性的发展基于 情感 、言语。当一个孩子有充分的爱他自然就会有良好的言语发展与 社会 性发展。 但是, 情感 、言语、 社会 性仍不能决定人的性格。决定人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父母几方面的有意而为: 一是6岁前对他说不。在孩子刚会说话、表现执意、哭闹时,父母要有意地对他说“不行”。这一时间就在人的2-3岁。找个他任性的事情,狠下心来,看着他,让他哭个痛快。以无声静观让孩子知道:哭闹没有任何用处。这是让他知道你的态度:你不能想干啥就干啥,我说不行,你闹就没用!这是有意培养孩子的克制性。 二是在6岁前有意对他进行延迟满足。方法是有意带他去商店,看完一个玩具不要当天买回,要让他知道:这玩具的钱相当于家庭什么样的开支。若要买需要等爹妈上班挣钱,需要家里节省开支,计划后才能买回。延迟满足就是有意地培养孩子的耐性。 三是在6岁之前对他进行诱惑训练。方法是给他两天的零嘴食物让他自己决定怎么吃,并在他克制后奖励,在他缺乏克制后匮乏,让他知道,面对诱惑要先自我权衡利弊,然后克制自我,这样才有更多的利益。为了明天必须克制今天的欲望满足。 (回想自己,小时候孩子要什么,哪怕刮风下雨都要去买给他,老婆说,我们欠缺的是就是延迟满足的教育,导致现在孩子有点购物癖。) 性格培养主要发生于6岁之前,主要由父母实施。 如果这一阶段没有对他说不,恐怕他大了以后就会遇到法律对他说不; 如果他没有被延迟满足,他大了以后就会随欲望而动;如果他没有经过诱惑训练,他长大后就会不计后果,肆意妄为。 李xx恰恰缺乏的就是这几项基本的家庭教育,缺少了这几点“决定终身的性格培养”。而且, 基础的性格培养一旦错过,人的性格缺陷也就形成。这种形成如同母语一般,不可退回,不可逆转。 这就是他为什么在上次违法行为被劳教后行为方式并没有改变、没有消失的原因;半年后他又一次重演肆意行为。在此补充一个观点:李天一的少年劳教与他第二次犯罪没有因果关系;相反,他性格培养的缺陷与他的犯罪行为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大家会问: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这种性格缺陷怎么办?乐观地说,18岁之前、21岁之前,父母和外界的“有意而为”可能还有“一些改变的希望”,但是,如果到成年,——回答是不容乐观,要做好长期准备。 矫正人格的缺陷如同治疗生理上的慢性疾病。去根较难。 需要医生的治疗、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病人自己的有意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强化”与“负强化”。 所谓“负强化”就是在孩子成长中对他说“不”!是让孩子痛哭一番的经历…… 问题在于,这种“说不”的时间要早,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 (幸亏2005年写这本书,孩子6岁以后我就知道延迟教育,我经常对孩子说“不”, 我经常有意识不去满足孩子的稍微过分的需求,我常常对孩子说:“我不会满足你的一切需求”, “我可不是要满足你的所有要求, 不是你要买的就去买!”) 所以,父母之爱要有艺术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方法是: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 比如小时候,夏天孩子口渴要喝水了,着急,要哭,要抓碗。有时候正好没有合适温度的水,你不必像许多妈妈那样找出好多碗来,大碗倒小碗,忙得无暇顾及其他,不停地用嘴吹,还不断安抚着孩子:就好了,就好了。你可以对孩子说:别着急,慢慢等一会……他还急,没关系,让他在等待中急呗。下次,还这样对他说,再下次,还是这样……重复多遍,就形成了习惯。不是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重复20多遍吗。)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面前面对你。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打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你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骂他,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 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 ,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越早越好。 看看那本有名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中父母的做法吧: 我坚信,性格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父母态度,家庭气氛,以后都会慢慢变成孩子的性格特点,每一个习惯在其开始形成的几天特别重要、因此,每件事一开头就坚持要婷儿按要求做,不该做的事一开头就坚决不让婷儿做,以后也从不迁就,怎么哭都不行。 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哭心就软了,以后孩子稍遇一点不顺心,就靠哭来解决。以为一哭大人就会满足他,以哭来作为要挟大人的条件。我从婷儿离开姥姥家起就提前打好招呼:任何时候都别想用哭的办法来换取任何东西。婷儿体验了一两次就明白了,哭是没有用的,只有按要求办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 为了防止婷儿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我从不轻易满足婷儿的物质要求,以免她习惯于不劳而获。而且,为了培养同甘共苦的好品德,我从不让她独自一人吃任何好吃的东西,尽管那时候我的工资还不够母女俩都吃水果,我还是硬着心肠每天和她分享一个水果,让她觉着“分享”是正常的,愉快的,“独吞”是不正常的,可耻的。 为了强化她的自制力,我经常在下班的路上把婷儿带到商场门口,然后让她选择:“如果你不喊我买东西,我们就进去逛,如果你喊我买东西,我们就不进去。你选吧。”婷儿每次都说:“妈妈,我不喊你买东西。”我就带着她在商场里到处逛,教她认识各种物品。 我们留连最多的地方就是玩具柜和食品柜,玩具柜的售货员叔叔每次都让婷儿试用一下各种新玩具,这是婷儿逛商场最愉快的时候。最难受的时候大概就是逛食品柜了。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包装越来越漂亮的新食品出现在柜台上,别说是婷儿,连我都很想品尝一下,但是婷儿始终忍着,从来没有要求我买过。 长期多次地重复这种克制欲望的过程,对于培养婷儿的自制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从小到大,婷儿很容易做到抵制大大小小的各种诱惑,坚持按照理性的选择去行事。应该说,正是这种强大的自制力帮助她有效地减小了走弯路的概率。 天底下少见不爱儿女的父母,对于中国人来说,爱不爱的,基本上不是问题,问题是爱得太多。多少年都是一对夫妇一个孩,两个人,有时还要加上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团队对付一个小孩,一般都是爱过了头,爱汁四溢。看上去似乎要在爱的海洋里淹死的孩子,其实真的未必幸福。

李玫瑾解读马加爵案等谜案背后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事件出自凤凰卫视2月26日《名人面对面》,凤凰卫视采访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谈谈犯罪心理方面问题。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她是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犯罪人呢,实际上是介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一个群体。解说:她如何体察人性常态?李玫瑾:当一个人他完全不太接触这个领域,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他们会受不了的,会对这个社会觉得太可怕了,然后生活的一些这种绝望或失望。解说:她如何权衡案件真相与公众知情权的矛盾?李玫瑾:犯罪人的一些情感,或者一些自尊的东西,我应该也要为他保留。解说:《名人面对面》专访李玫瑾,迷案背后。李玫瑾被媒体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曾参与过众多大案要案的分析和侦破,是我国第一批进入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李玫瑾:就是我更多的研究的是行为心理,换句话讲就是说他为什么要死,他怎么要死,这跟我没有关系,我就想知道他怎么死的,这个怎么死的实际上就是重点就要看行为。《犯罪心理》片段:我们这名嫌犯会强奸被害人,强行对其喂食人头,并将其摆正祈祷的姿势,我知道这听着有点难以置信,但我觉得这个嫌犯对螳螂非常痴迷,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让死者指尖朝下,而不是朝上。螳螂能杀死许多生物,但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雌性螳螂经常会性食同类,就是说它在交配完成后会立刻咬下配偶的头部。解说:这是美剧《犯罪心理》中最常见的画面,每每听到这些分析,人们都会好奇,到底犯罪心理学家是如何从迷雾般的案子里还原事件真相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李玫瑾老师,听他讲讲迷案背后的故事。李玫瑾: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家养一只小狗,它有时候会突然醒了,然后从它睡的地方跳下来,然后呢抻抻懒腰开始走向你,它坐的你跟前儿开始发呆,然后看看你,然后看别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给它配音了,它为什么要走过来呢,心想,我好像有点饿,可是我又不想吃,那个凉,然后看你的心情好不好,你要好我就要点好吃的,我就给它往这里配音,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配音呢实际上就是在分析它这行为的心态,它这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所以我们有时候去分析一些犯罪也是这样,如果他做这个行为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这个心理那可能,换句话讲就是我把那潜台词给他填进去了。许戈辉:您刚跟我说您其实并不做讯问,但是我以为您做这个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会参与大量的讯问。李玫瑾:没有,它是几个,我是比较擅长的是不见人的,不见人的叫行为分析,所以为什么叫犯罪心里画像呢,就是你没有见过这个人,然后呢,我们很多案件它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说现场的物证非常少,比如说我们可以以物证为基础开展的侦查,那个物证基本没有,脚印、指纹、血型、DNA,所有东西都没有,有的现场它本身就不是第一现场,就是你发现尸体的地方不是他作案得地方。所以除了一个尸体,你就没有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像这种情况,那你基本就只能走其他的方式来分析。所以这种问题呢,往往就是遇到这种案件,可能找我的比较多了。解说:犯罪心理学进入中国仅三十年,而欧美国家已有一百余年研究历史,大家习惯把犯罪心理学人称为侧写师,在美国,想要成为犯罪侧写师,需要至少十年刑事侦查工作经验。除此之外,你还得玩转心理学、法医学、社会学等等各领域知识,所以在公众看来,也许一目了然的案件,在专家看来却往往是另一番“景象”。李玫瑾:我记得好像是2012年吧,当时湖北有一个官员十一刀的一个案,就是一个算自杀的一个案件,这个案件发生之后呢,公安就做出了一个鉴定的结论,说这个人是自杀,然后网上就一片的哗然,于是当时就有媒体找到我,找到我呢,因为我在工作当中也会接触很多,就是因为我刚才讲了,我做心理分析,经常是涉及到一些疑难案件,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案件,所以我当时很明确说,我认为这个公安鉴定是对的,他就是自杀,但是我还跟媒体讲,我说我不是法医,所以你最好去问一个专业的法医。于是这个记者当时就打电话给华东政法院校的一个专家,也就是他是法医,他当时回答跟我完全一致,他认为这个鉴定是对的,他说国外有自杀,还有一百多刀的。那么我们在工作当中可能有很多案件我们,像我经历的很多案件我是不会对外讲的,我讲的一般我点评的案件都是媒体的案件,但是我也简单提一起案件,其中有一个案件,当时这个人他是脑部上有锤点,就是锤子砸过脑顶,然后呢手腕上有割痕,最后呢,他身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刀,但是真正导致他死亡的是有一刀扎到了心脏,然后死亡。所以也就是说这个人身上有,有锤点,有割伤,然后还有这个刀,那么从法医来看,这三个任何一个点。许戈辉:都可以致命。李玫瑾:都可以致他死亡,所以呢他们就认为这个人应该是被害的。许戈辉:因为不可能有这个三个,这顺序是怎么回事,一个就已经可以死了。李玫瑾:结果后来呢,也是作为一个疑难案件,当时他们找到我,实际上犯罪研究它涉及到,尤其侦查当中它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我认为侦查本身它就是大量的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技术,所以这个呢,就是我不是法医,所以我当时还没有从法医的角度。但是我从行为的角度呢,当时有一个还原,就是我认为他应该是先是到一个地方,他想自杀,他其中有两个动作,一个动作就是锤脑袋,但是呢他没死,然后呢,最后他又开始割手腕,他还没死,为什么?因为从现场痕迹来看,就是说他有一个树林当中的移动的表现,而且树上呢,在这样的高度上都有血迹,这意味着他曾经用这个手去摸过这个树,搂住这个树,所以他的手腕上那个血就会留在那个树上,这个时候如果也有可能别人在害他,比如拽着他往前走,已经割了手腕了,但还是拽着,也有可能。然后呢,但是他最后的死亡呢,他有一个喷溅点,他在一个柱,就是一个砖房面前,当时有大量的喷溅,这个喷溅我们判断是什么呢?他可以自己造成,也就是说他拿刀对着这个墙往里一扑,就可以导致扎到心脏,然后这个才会出现这个喷溅。如果他背朝到这个墙,他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喷溅的血形,所以真正致死是他最后扎自己胸口这一刀。那么这个刚开始我并没有还原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我当时也感到很困扰他这个,但是我觉得这个三个顺序应该是这样一个顺序,后来见到一个法医,也是广东的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法医,他当时就给了我一个提示,他说你有没有想到是自杀,他这样一句话我突然就明白了,因为这个行为的顺序只有自杀才能解释,他杀是很难解释的。所以后来我就明白了,就是说,后来我就问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他说其实自杀的时候,有时候一种手段死不了,他会换一种手段,而杀人呢往往他要想致你毙命,他除了有威逼之外,他基本就比较简单。许戈辉:他会用把一种手段用到极致,直到达到目的是这个意思吗?李玫瑾:他要是威逼的时候他会有各种各样的,他的一些伤口会在其他地方出现,而这个人所有的伤口都是能够到的伤口。许戈辉:哦,这样。李玫瑾:对吧,在侦查心理分析画像当中有一项就是死因心理鉴定。许戈辉:是,其实您刚才给我讲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说,就是这个他这个最后致死的这个路径,这个似乎不是您去研究的这个领域,您应该去研究的是这个人得有多强烈的求死之心才会一遍又一遍地用这种致命的手段在戕害自己。李玫瑾:对,这是一个分析,但是犯罪心理分析不是光一个问题,你说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为动机问题,动机呢,是最难的一种分析,一般在我现在来做案件分析的时候,动机是不太靠前的,我更多是考虑就是第一这种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他怎么做的,我很在乎他的行为方式。然后第三呢就是行为的心理问题。李玫瑾:当一个人他完全不太接触这个领域,他第一次看这样的图片,会对这个社会觉得太可怕了。他当时在法庭上讲嘛,我请求法官判我极刑。解说:一遇上热点案件,媒体都少不了邀请李玫瑾点评分析,作为犯罪心理专家,她破解难题无数,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解题高手”李玫瑾却被一个问题困扰了许久。许戈辉:您的研究工作呢本来在长期以来都是在幕后的,但是这些年呢,因为这个公众对于很多刑事案件的关注,您就频频地走到台前来。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最累心的是什么?李玫瑾:最累心的就是有很多话不能全盘托出,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挺,还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犯罪呢是一个我们社会当中很让人痛苦的一件事情,其实我认为不光是被害人和被害人的亲人们痛苦,如果把一个案件完全裸露在社会面前,会让很多人受到伤害的。我印象当中有一次我带我的一个研究生是女孩,去一个地方分析一个案件,我当时在看这个案件的法医的检验,然后呢,他的照片都是被害人很惨的照片,我带着这个孩子,她坐在我这个左手,这边是刑侦人员把(照片)给我,当我看完以后我就直接递给这学生,因为她是我的学生嘛,所以我想都没想就直接交给她了。后来我就发现,从这案件之后的晚饭到第二天早饭她都不怎么吃饭,然后她话也非常少,我后来突然反应过来了,她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可怕的画面,所以后来,这也是我后来不太带女生去做这种事情,就是去做案件分析。那么还有一次我记得,我跟。许戈辉:您自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吗?李玫瑾:没有嘛,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情商特别弱,像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就是有很多犯罪的事情,就是包括它的现场,包括整个的案情,不是所有的都能够拿出来说的,尤其在外人面前。当一个人他完全不太接触这个领域,他第一次看这样的图片,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他们会受不了的,会对这个社会觉得太可怕了,然后生活的一些这种绝望或者失望,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呢就是在谈一些案件的时候,我还要考虑,不光要考虑被害人,甚至犯罪人的亲人,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像2004年马加爵的案件,那个案件当时社会影响非常大,因为当时全国通缉令那是也很少那样做的,全国通缉,所以所有人都在关注。解说:2004年,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案件震惊全国。从当时的证据看,他既不为财,也不是冲动杀人,行为方式也绝非精神病人,参与办案的警察跟李玫瑾说,马加爵案很值得研究。李玫瑾:这个案件当时最有争议的就是他的动机问题,那么我当时去做调研,我就明白他的动机了,但那个时候我已经有这个意识了,就是说他为这个事情杀了四个人,实际上是在遮掩他自己的一个事情,那么这个他确实犯罪,他要承担他的法律责任,可是呢,他这种遮掩的这个事情我认为是人性的常态。解说:马加爵的犯罪动机是什么?是当时探讨的热点。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穷人的自尊”。李玫瑾坚持到马加爵被执行死刑后,才公布了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报告,她说,贫穷并不是问题的起点,真正导致马加爵犯罪的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扭曲的人生观,还有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缺欠。李玫瑾:即使犯罪人他犯罪了,他有些涉及到他的一些,就是很隐秘的一些情感,或者一些自尊的东西,我应该也要为他保留,我不要急于地给他裸露出来。许戈辉:但是如果这个和公众所要求的知情权产生矛盾呢?李玫瑾:我认为这个知情对于公众来讲没有意义,也就是说你在之前你可以不知道,但是你应该相信我们的法律是公正的。所以在司法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问题,那么他活着我可以先不说,等他走了,也就是说这个保密的这个问题,为了他而存在,他已经不在了,那么我可能给大家一个答案,这个是可以。他本身已经为这个事情请求赴死,他当时在法庭上讲了,我请求法官判我极刑,然后在结束的时候他说,他大姐要求你一定要上诉,但他自己坚决不上诉。所以我认为他已经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勇敢地承担责任了。许戈辉:但这个是您刚才所说的无奈吗?或者就是说累心的部分吗?李玫瑾:这是第二个层面。许戈辉:就是知道的实情不能全盘托出。李玫瑾:对,这是第二个角度。那么后来我看到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大姐也多次接受采访,就谈到了很多网上的一些议论,他们也很,比如说出现一个案犯就说这又一个马加爵。所以我认为其实这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去。许戈辉:重新在揭开他们的伤疤。李玫瑾:对,伤疤。我个人觉得被害人,其实被害人是很无辜,很痛苦的,可是有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这我刚才谈到的是一个案犯本人,那么现在我要说的是案犯的亲人,他们的亲人呢应该说,当自己的一个亲人做了很严重的犯罪的事实以后,就是他没有回头路了,而且要接受法律的处罚,甚至全社会来声讨,那么他的亲人,首先第一他没有参与任何这个去帮助他,然后第二呢,他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出现这样的行为。那么他们在社会几乎的不到任何一点同情和帮助。所以。许戈辉:许戈辉:而他们恰恰是还在的,而且要把日子继续过下去的那一群人。李玫瑾:对,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再看到的第三个层面,不要简单地愤怒,也不要简单地去斥责一些相关的人员,而是应该了解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做,当我们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怎么让他今后不这样做,所以这是我觉得在我的工作当中要接触媒体的时候最无奈的一件事情。李玫瑾:其实我也不是在做辩护,但大家觉得,你既然给他找犯罪的原因。许戈辉:那就是在辩护嘛。李玫瑾:犯罪人呢,实际上介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一个群体。解说:2010年,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并扎了伤者数刀,致其死亡的案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李玫瑾在某档节目中就“为什么药家鑫不是扎一刀,或者两刀,而是扎六刀。”这样的行为成因进行了分析。李玫瑾:我们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就经常叫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就是什么呢,就是他做的这个动作往往不是他的一种兴趣动作,而是一种机械的他在做,那么这个动作呢,往往它会变成一个什么呢?替代行为。他拿刀扎向这个女孩的时候,我认为他的动作是在他心理有委屈,在他有痛苦,在他有不甘的时候,却被摁在钢琴跟前儿弹琴的一个同样的一个动作。当我不满的时候,我弹琴本身是来,就是发泄我内心的一种愤怒,或者情绪。因此当他再遇到这么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人被撞伤了,而且在记他的车号,他这个刀的行为实际上类似于砸琴的行为。解说:李玫瑾这段话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愤怒,大家纷纷指责她把药家鑫的杀人动作用弹钢琴来解释,是在为药家鑫辩护,那段时间她的博客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咒骂。李玫瑾:很多时候我都会讲到就是说,他该不该死不是我来说话,那是法庭来判断的,那么这个人可恶不可恶,这个不知道,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样。许戈辉:但是恰恰大家的愤怒来源于觉得你没有一个是非黑白,你在为这个施害人为犯罪在做辩护,这是大家所不能容忍的。李玫瑾:其实我也不是在做辩护,但大家觉得你既然给他找犯罪的原因。许戈辉:那就是在辩护啊。李玫瑾:就是给他找理由,对,所以这是我觉得让我这些年最为痛苦的。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两年有所改变,尤其是我在一些媒体上通过一些更多的来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许戈辉:你觉得大家会变得越来越来越理性。李玫瑾:对,我现在看到网上很多的就是能够理解了,所以我特别欣慰的就是说,甚至有很多年轻人,主动在网上给我留言,就说当初对你有误解,对你的言论很不敬,然后向你道歉,当我看到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心里觉得,哎呀,这个就是一种特别的满足,就是说你终于得到大家的理解了。视频片段:起立,报告李老师公安大学09侦查上课前集合完毕,应到35人,实到35人,报告完毕,请您授课。好,上课。是。解说:李玫瑾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公安大学讲授犯罪心理学,她说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她都在做教材,为研究打基础。直到1992年,她得到一次去地方派出所实践的机会,一年的实践经验让李玫瑾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体悟。李玫瑾:我也做过半年的预审,偶尔也偶尔审过一两个案件,我记得早期我审的基本全是失败的。许戈辉:怎么讲啊。李玫瑾:因为我记得最早在青岛工作,有一个女孩,当时我师父交给我的活儿就是说,你就问她来没来过青岛就行,就把这个问题问清楚,然或来过几回,她们好像是一个制假的一个团伙,专门制造假东西然后卖,包括烟还包括什么。这个女孩呢,当时我觉得她就是农村的女孩,特别老实,然后头都不抬,就这么扎到底下,我就坐在旁边开始跟她聊天,就是我想先拉近心理距离嘛,让她放松,然或我就跟她(说)多大了什么的,家里干什么,然后兄弟姐妹几个,然后这个什么时候出来,有没有谈过对象,问到最后的结论就是,我说那你来过青岛吗?没,她就是一句话没,我说那青岛离你家也不远,我说你村里这么多人来,你跟他们来看看,我说应该很容易吧。没来过,没来过,就是没来过,后来我就跟我那师父说,我说根据我对她的了解,她没来过,我师父说她骗你呢,我说不可能,特别逗,因为他已经问了其他的人,就是谁来过他都知道了,然后他就说你把她带过来吧,然后就把她领出来,领到我们那师父的办公室,然后就让她坐在凳子上,我师父一下跳到对面桌上,然后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我那师父就问她,跟我就完全不一个风格了,然后她特别意外,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啊,来过来过来过,哎呀,整个我这心里就崩溃了,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实际上说犯罪人有时候和我们这个很多的,应该说好人吧,包括我们的一些学者,他可能不太在一个世界。真的这个有的时候你在社会底层,包括我有时候接触一些实务部门的,像法官、检察官,还有我们的警察,就是这种比如说,我们现在老说他们怎么样粗鲁,反正就这种批评声音吧,他们有时候也很痛苦,就是实务部门呢,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他所面对的一些难题,在解决过程当中,有的时候确实是他们会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呢,就是我们理想的这个要求呢,或者说比较文明的要求呢,又是另外一个层面。许戈辉:我理解,您说的就是他民用不同的语境在说话,那势必鸡同鸭讲。李玫瑾:不同的语境,实际上是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背景。许戈辉:对。李玫瑾:而且有些就是比如说龙布罗梭,就是最早研究犯罪人的一个学者,是意大利人,他就说过这样的一个话,他说犯罪人呢,实际上是介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一个群体,他认为有很多犯罪人他并不是我们那些法学家们想像的那类人。他说其实有很多这个法学家们站在道德的高度上,然后对一些这个社会的问题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他说实际上呢,这些人的身边呢,比如说监管的警察,就是狱警,然后接触他们的法官,或者检察官,或者警察,以及包括这些罪犯身边的亲人,他们对这些人(犯罪人)的了解往往和那些就是站在道德的层面,或者站在一个理论上层面的人,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犯罪人连家人都已经放弃他了,都不让回家,为什么?因为他不光祸害社会,他也祸害家人,然后呢这个家人没办法就希望推给警察,那么警察呢,他们又需要依照法律去行事,所以这个有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它就是我在这个角度,我又接触实务部门,我也接触理论界,所以我经常能感觉到这个两个界的这种冲突

李玫瑾为什么被骂

为什么李玫瑾从一个受人喜爱的犯罪心理专家变得口碑一落千丈 因为她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在没有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的前提下对案情妄加评论 带偏大众 尤其给刘鑫和刘鑫的粉丝提供了造谣江歌案的思路 污蔑了江歌的清白 刘鑫 刘鑫粉丝及相关自媒体据此在各大平台大肆制造传播此类言论 并将其“证据”提交至二审法庭 2022年底 二审法庭经过慎重审判 维持原判 并给予了江歌肯定的评价 推翻了江歌是“同性恋”“陈世锋的目标”是江歌等说法以下转自知乎答主 他说得更详细2018年2月2日播出的《圆桌派》第三季第三期《渣男:如何一眼识别渣男》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议。李玫瑾的观点,至今被刘鑫支持者利用(舆论控制上叫“诉诸权威”),作为洗白刘鑫的“核心证据”:李玫瑾教授都说陈世锋就是去杀江歌的,你难道比李玫瑾教授更懂案情?而圆桌派播出的同时,刘鑫团队正在炒作“江歌同性恋”话题,李玫瑾的观点:“刘鑫和江歌彼此称呼“三叔”和“少女”,可能被陈世峰误会,可能是陈世峰杀人的动机”成为了刘鑫团队另外一个“核心论据”:李玫瑾说同性恋跟杀人动机有关!李玫瑾教授是专家,她不比你到你懂?《圆桌派》的观点形成舆论以后,李玫瑾被攻击、被辱骂,对于弄错的基本事实,李玫瑾教授没有更正,还因为逆反心理,倒向了刘鑫支持者阵营,在微博和刘鑫支持者互动,并依据刘鑫支持者提供了的更多错误细节,进一步进行“专业分析”。陈岚21年8月微博“李玫瑾教授站刘鑫”,或者站过刘鑫,是事实。我们来看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上的观点:1、从陈世锋的作案特点来看,他杀江歌的意图也挺明显,【他第一刀就非常致命,因为正常情况下,这个如果抵抗的话,都是应该是手上的,他第一刀就直接冲喉咙去,气管,喉咙都切了一半下去】从陈世锋的用刀手法来判断,陈世锋就是蓄谋杀害江歌;【】部分说明,李玫瑾对于案情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第一,李玫瑾教授并不知道江歌手上有5处防御伤;第二,李玫瑾教授并不知道,江歌的大衣和衬衣上还有14处破口;第三,因为不知道防御伤的存在,不知道衣服上的破口,李玫瑾相信了陈世峰的辩解:我的第一刀是正当防卫,结果就致命了,江歌就失去意识倒地了,江歌倒地后,我补那10-11刀前,江歌已经去世了,所以我是杀人未遂。李玫瑾以为陈世锋第一刀就产生了致命伤(6号伤口),就切开了气管,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用刀手法“,来分析杀人动机,实在是荒唐可笑。2.刘鑫和江歌彼此称呼“三叔”和“少女”,很容易让人误会,可能会刺激到陈世锋,这可能是陈世锋的杀人动机。“三叔”和“少女”,并不是两人私下里的称呼。在东京读语言学校时,刘鑫是中途搬到江歌宿舍的,宿舍总共四个人,排资论辈,才有了“三叔“和“少女”的称呼,这是宿舍四个人彼此之间的称呼,在女生宿舍,这种称呼是很正常的。如果陈世峰会被一个称呼刺激,都会杀人,那么面对刘鑫的新男友,陈世峰应该作何反应呢?陈世峰的真实杀人动机,或者是去杀谁的,法院早有结论。江歌遇害案判决书因为江歌是陈世峰杀人的阻碍,所以是故意杀死了江歌,当然对江歌杀意强烈。陈世峰预谋杀害的对象是刘鑫,从证据上看,也是很明确的,看刘鑫和陈世峰冲突的时间线。2016年8月26日凌晨,刘鑫跑出陈世峰家门的时候,用日语喊了救命,邻居因此报警;刘鑫手臂被抓伤,手机被抢走。8月31日,陈世峰家,两人出现严重冲突,陈世峰拿刀割腕威胁刘鑫复合,刘鑫要报警,手机第二次被抢走。9月1日,刘鑫给江歌的微信:“他昨天拿着刀要割腕威胁我,要我留下来,我都被他吓的真是要疯了,我现在想想都要窒息了,我现在只要离开阿姨的店我就害怕,我好怕他突然出现拿着刀与我同归于尽,我从来没有这么绝望过”。9月1日,在打工的中华料理店老板娘调停下,刘鑫会和陈世峰坐下来聊天,痛哭,刘鑫借了陈世峰1万日元,陈世峰改变策略,放弃暴力逼迫刘鑫复合。9月15日,陈世峰送月饼和枸杞,刘鑫拿到研究室分了。10月12日,周三,陈世峰送生日礼物,换了那1万日元。10月19日,周三,送可乐鸡翅。(未证实)2016年11月2日15点,周三,刘鑫固定打工日,陈世峰把刘鑫堵在了家里,按门铃的时候还堵上了猫眼,动机未知。16点20分,刘鑫出门后还给了陈世峰他家的钥匙、哪怕洗衣机和冰箱还在陈世峰家,分手态度坚决。之后,陈世峰跟在刘鑫后面,倾诉自己最近有多惨,刘鑫未理睬。16点48分,在电车上,陈世峰用散布亲密照片和视频、联系刘鑫父母威胁刘鑫复合,刘鑫没同意。18点10分,在打工的拉面店门口,刘鑫指着同事小林说:这是我喜欢的人,陈世峰没说话就走了。18点左右,陈世峰出现在大东文化研究室,检方推测是取水果刀,研究室遗留的刀具包装盒,和案发现场遗留的刀柄碎片,属于同一款刀。19点04分,陈世峰微信:如果你跟他(小林)好了,我会不顾一切”。19点35分,陈世峰约刘鑫第二天在学校见面,成功让刘鑫放松了警惕。21点44分,陈世峰换上了隐形眼镜,包里带着替换衣物、刀子的陈世峰,走楼梯离开自己的公寓,步行去了两站以外的车站坐车,在莲根车站外的711,带上口罩,买了一瓶威士忌,买电车票的时候用的现金,没有使用会留下记录的西瓜卡。22点57分,陈世峰到达东中野车站,在明治大学附中门口的天桥附近,停留了超过半个小时,这是刘鑫(之前)回家的必经之路。23点09分,陈世峰和刘鑫开始在微信沟通,陈世峰用“。。。”、“不顾一切的追回来”,来解释那一句杀气腾腾的“如果你跟他(小林)好了,我会不顾一切“,哪怕刀子已经带在了身上,人已经在埋伏,陈世峰掩饰了自己的杀意。23点12分,刘鑫微信江歌:“你等我一下吧,我挺害怕的”,哪怕知道江歌需要等她50分钟以上。23点30分左右(注:警方采集的微信照片没时间)刘鑫: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我不想你为我做什么。刘鑫:我们之间的事情就当作人生的一段插曲好了,我们都相互吸取教训。23点31分陈世锋(语音,翻译版,非原文):我也想调整我的心情,但是心里越来越痛苦,每天晚上梦到你,想忘了你,却不能。我本来期待你对我有所回应,没有想到只看到你一脸冷漠,我真的不希望你这么冷漠,我的痛苦,将永远不会结束。(注:陈世锋家是听不见电车声的,而语音背景中有电车声,当时接近凌晨,陈世锋不在自己家,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注:刘鑫在笔录里否认听过语音,声称是过了几天才听的,但是警方11月3日9点的取证照片证明,语音已读)刘鑫:那我以后不给你冷脸了,你自己慢慢恢复,但是不要再威胁我了,你威胁我我只会不由自主的超(朝)你摆臭脸。刘鑫:不给你冷脸不代表我们会和好,这是前提。(注:刘鑫当时回应了语音里的关键词:冷漠)23点37分陈世锋:你跟他(小林)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刘鑫:这是我的隐私23点38分,陈世锋离开埋伏地点,前往大内公寓。至此,陈世峰对刘鑫杀意坚决。23点57分,刘鑫在新宿站换乘,晚上电车间隔时间长,推测是这时候,刘鑫仔细听了一遍语音,发现了语音背景里的电车声,陈世峰家是听不见电车声的,说明这时候陈世峰不在自己家;“如果你跟他好了,我会不顾一切”+“你跟他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陈世峰不在自己家,刘鑫有理由“害怕陈世锋在某处伏击我”,于是连发5条微信,让江歌直接去A3出口等。11月2日23点57分刘鑫:你去我们家附近那个地铁口刘鑫:就是烤肉店门前那个口刘鑫:我知道那个口是三号出口,走习惯了刘鑫:万一走到别的出口再走错了江歌:OK江歌:a3江歌:我知道(万一走到别的出口再走错了?走错了就走错了,能怎么样呢?)刘鑫实际上已经感觉到了危险,但是不报警、也不提醒江歌,只因为出站以后没看见陈世峰,就放松了警惕,还觉得有了江歌陪伴,陈世峰哪怕在附近,应该也不敢怎么样,不负责任地帮江歌做了这个决定。可能需要额外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陈世峰预谋杀害刘鑫,最终遇害的,是江歌?陈世峰在大内公寓的三楼平台等待陈世峰在大内公寓三楼平台等候,这里距离刘鑫和江歌会出现的路口10米左右,开楼下小门,走上或者跑上16级台阶,再经过8米的走廊,开门,留给陈世峰的反应时间,可能也就20秒,他很难做出理性的决定。这个环境,跟陈世峰原本的计划,原本埋伏地点相差太多了,他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在天桥这里杀人以后,可以从容逃跑,再拿走刘鑫手机、钱包,伪装成抢劫,销毁刀具、衣物,哪怕之后被抓,警察恐怕连陈世锋的杀人动机都无法确定,因为江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就做成完美谋杀了。原本埋伏地点刘鑫和江歌就突然出现在了视野中,这不在陈世峰的计划中。首先,陈世峰不可能当着江歌面杀刘鑫,因为会有目击者,江歌还会呼救,哪怕成功杀了刘鑫,他也跑不掉,这不是陈世峰的计划,这样做,根本不需要精心预谋。然后,留给陈世峰的思考时间,只有20秒左右,刘鑫和江歌跑起来了或者步速很快,让陈世峰感觉或者误会,自己被发现了,而如果刘鑫报警,胁迫罪是刑事犯罪,自己很可能会被遣返回国,前途尽毁,他完全不能接受,在他的视角,只能“被迫”杀人。最后,如果先杀了后面的江歌,再进门杀刘鑫,计划还是可以完成他看上去有那么一点机会,他首要目标是捂嘴,不能让门里的刘鑫发现,对于江歌,他自然也是杀意坚决。他选择从三楼下来跟了上去,也许是抢进门不成,反正从背后捂住了刚挂好伞的江歌的嘴,但在,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没想好怎么动手,江歌还“用力的敲门”和按门铃求救,刘鑫发现了,最终,陈世峰用了至少1分37秒才放倒了江歌,江歌受到致命伤之前的“悲鸣“,吸引了邻居出门,陈世峰被目击+水果刀折断+锁门+刘鑫已经报警,只能跑掉,杀刘鑫未遂。江歌从背后被袭击,推向了门口,从右手食物掉落位置判断。《圆桌派》本来是很轻松的谈话节目,李玫瑾教授有完全的言论自由,哪怕她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在她的言论被刘鑫支持者利用的,已经严重损害了江歌名誉的时候,李玫瑾教授没有仔细阅读已经非常详细的庭审报道,去澄清和纠正自己的观点,反而因为自觉遭到江歌妈妈支持者的网络暴力,倒向了刘鑫阵营,完全采信刘鑫支持者说法,在微博发表了更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更让人遗憾了。李玫瑾完全采信了刘鑫支持者的说法。和李玫瑾互动的这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冷眼萌叔,李玫瑾居然认同他的分析。时至今日,李玫瑾教授没有为自己的言论说过一句道歉,实在是一件让人很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