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六届杨式太极拳邀请赛怎样报名?
1、 主办单位:山东省武术院、青岛市体育总会。 承办单位:青岛巴龙集团、 青岛柔静杨氏太极拳推广中心。 协办单位:《太极》杂志社。青岛警备区离休干部五所。 2、 日期与地点:2006年9月22日至24日在青岛。 3、 参赛人员:国内外太极拳组织和个人。 4、 比赛项目: a 传统杨式太极拳杨振铎风格49、13式、李雅轩风格43式、傅仲文风格28式、赵斌风格37式及其它风格套路节选或编选。b 杨式太极拳规定套路40式。c杨式太极拳简化套路24式。d 传统杨式太极剑不同风格套路。e简化杨式太极剑32式。f传统杨式太极刀不同风格套路。 5、 比赛时限:太极拳3至6分钟、太极剑3至4分钟、太极刀1至3分钟。 6、 比赛编组: a 传统拳、剑按不同风格编组。b 男子54岁以下为甲组,55岁至64岁为乙组,65岁以上为丙组。女子49岁以下为甲组,50岁至59岁为乙组,60岁以上为丙组。集体项目每队6人以上,不限性别年龄,不区别风格。c比赛出场顺序由组委会抽签排定。 7、 比赛规则与奖励办法: a参照1993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和《太极拳术十要》。 b奖励:个人项目按各组参赛人数,集体项目按参赛队数20%特等奖(金牌),30%一等奖(银牌),30%二等奖(铜牌),余表演奖。 8、 费用:a会务费每人50元,参赛费每人每项25元(含集体项目)。海内外一致。b食宿自理,经济型、豪华型自选,一律优惠价。 9、 会间组织太极名家联谊活动并编印太极名家简介,成员由大会组委会特约。 10、 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60岁以上者报名时出具医院体检证明(15日内有效)。大会期间如出现病、伤意外,责任自负。 11、报名:2006年8月1日前,请将报名表寄到:青岛市基隆路6号干休五所15号楼301室 姚国安收 邮编266071 联系人及电话:李素云 0532—85772583 董正菊 0532—85877732 姚国安 0532—85882962
42式太极剑与传统杨式太极剑的区别
陈式太极剑保留着原始的古朴状态,属于力量型的锻炼和技击练习套路,比较适合男性和年轻人习练;而杨式太极剑就是为了贵族保健所创,是柔和型的锻炼和健身表演套路,比较适合女性和老年人习练。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2-23杨式太极剑和陈式太极剑有什么区别陈式太极剑保留着原始的古朴状态,属于力量型的锻炼和技击练习套路,比较适合男性和年轻人习练;而杨式太极剑就是为了贵族保健所创,是柔和型的锻炼和健身表演套路,比较适合女性和老年人习练。以上是他们俩的区别哦亲U0001f60a~问题还没解决?快来咨询专业答主~杨式太极剑和陈式太极剑有什么区别在线3624位答主在线答服务保障专业响应快马上提问40345人对答主服务作出评价回答切中要害老师态度很好回答专业迅速回答很耐心认真大平台保障,服务好回答切中要害老师态度很好回答专业迅速回答很耐心认真大平台保障,服务好抢首赞分享评论淘宝品牌太极剑千万商品,品类齐全,千万别错过!淘宝超值品牌太极剑,优享品质,惊喜价格,商品齐全,淘你满意!上淘宝,惊喜随处可淘!淘宝热卖广告正宗少林武术学校-少林文武武术学院统一收费标准值得一看的少林武术相关信息推荐正宗少林武术学校,公办院校,享国家助学金,2023年收费标准点击咨询,可免费考察,满意后再入学麒麟奕教育科技广告太极剑和武当太极剑起势有区别吗瑚懂箔乙署7S娱乐百事通亲亲您好,太极剑和武当太极剑起势没有差别。武当剑和32式太极剑的起势是一样的,从第二个动作点剑开始,有了变化。预备势:都是左手持剑,立剑垂直于体左侧,剑刃向上,紧贴左臂后面。右手剑指在体右侧胯旁。起势:1,两臂平抬于体前,与肩同高同宽。2,左手向右上方送,右手翻掌手心向上,下落,与左手形成左上右下的抱球状。3,转体向左(东),左脚向左前方迈步,右脚跟外撇,与左脚成45度角,弓步完成。4,同时,左手搂膝划到左胯旁,右手剑指从肩上向前推指。5,右脚向左脚前方迈步,成叉步。同时左手从右小臂上方穿过向前,右手向后拉到身后,两臂前后成一字端平。6,左手持剑手心向外,剑紧贴左臂后侧。右手剑指手心向上。7,左脚向左前方迈步成左弓步,右脚跟到左脚内侧。同时右手接住左手剑点剑。
求中老年健身操,太极功夫扇,24,42,48,88,49式杨式太极拳,32,42,67式杨氏太极剑,杨氏太极刀的背景音乐
http://hi.baidu.com/panying/blog/item/78e058eeb21c05f2b2fb9596.html一、太极拳音乐——带口令8式太极拳音乐(女声口令).mp316式太极拳音乐(女声口令).mp324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24式太极拳音乐(女声口令).mp332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42式太极拳(女声口令).mp348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48式太极拳音乐(女声口令).mp388式太极拳音乐(女声口令).mp3陈式56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陈式83式太极拳音乐(女声口令).mp3杨式40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杨式85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吴式45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武式46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孙式73式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24式陈式混元太极拳音乐(男声口令).mp3二、太极拳音乐——无口令8式太极拳音乐.mp316式太极拳音乐.mp324式太极拳音乐.mp332式太极拳音乐.mp342式太极拳音乐1.mp342式太极拳音乐2.mp348式太极拳音乐.mp3陈式56式太极拳音乐.mp3陈式83式太极拳音乐.mp3杨式40式太极拳音乐.mp3杨式85式太极拳音乐.mp3杨式88式太极拳音乐.mp3吴式45式太极拳音乐.mp3武式46式太极拳音乐.mp3孙式73式太极拳音乐.mp3三、太极剑刀音乐32式太极剑音乐.mp332式太极剑音乐(男声口令).mp332式太极剑音乐(女声口令).mp342式太极剑音乐.mp342式太极剑音乐(女声口令).mp356式太极剑音乐.mp356式太极剑音乐(女声口令).mp3武当剑音乐京剧音乐-霸王别姬.mp3武当剑音乐(古筝).mp3武当剑音乐(男声口令,京剧).mp3武当剑音乐(女声口令,京剧).mp336式太极刀音乐.mp336式太极刀音乐(女声口令).mp3四、太极扇音乐太极功夫扇音乐(歌曲).mp3太极功夫扇音乐(纯音乐).mp3太极功夫扇二路音乐(男声口令).mp3五、其他晨练音乐健身气功八段锦(男声口令).mp3第八套广播体操(男声口令).mp3练功18法音乐(男声口令).mp3健身气功五禽戏音乐(男声口令).mp3 怎么样?够全了吧?分拿来!
急求杨式太极拳32、40、42、48式,陈式太极拳56式,32、42太极剑,以及49式武当太极剑口令MP3,万分感谢!
朋友: 你要的音乐我发给你了,请及时下载。另奉送部分电子书给你,希共同提高。 我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那就是我与我素不相识得人发送太极音乐。可能您也认为我很傻,但是我仍痴心不改。我并不图对方有太大的回报,只希望对我的行动作出肯定就足矣!太极文化博大精深,修学太极拳的目的是修养身心,修养身心的主要途径是太极思维。太极文化所推崇和传播的太极拳,讲究练拳时“找舒适”,找到舒适“舒适练。”普及太极拳,对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实现延年益寿很有好处。在不知不自觉中进入练太极的美好意境,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精神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你对我发的这些音乐如满意屏幕右上角有你的“用户名、等级、hi、我的知道、消息、百度首页”的字样。点“我的知道”一栏后会显示“我的提问、我的回答、为我推荐的问题”,点击“我的提问”打开以后会显示你所提问的问题,在相关问题后面有“处理”二字,点击“处理”会显示“选择满意回答、补充问题、提高悬赏、转发问题。请点击下面回答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确定满意回答。表示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从我的这些音乐和太极口令中得到快乐、健康。愿天下拳友、网友能够在我的音乐声里快乐每一天,幸福一辈子。也希望接受过我点滴帮助的人成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纯粹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是太极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是太极让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普及太极,推广太极,弘扬太极这是我的人生追求。愿世界永远和平,愿人民生活永远安宁,愿太极成为连接五大洲、四大洋的纽带让太极文化风靡全球。我将一如既往的对需要我帮助的人进行帮助和指导。最后,请仔细聆听,你需要的口令、音乐应有尽有!祝你成功!注:收到后请及时下载完毕,我会不定期更新资源。更新过程中我的资源会短暂删除,如不及时下载您会下载不到!
85式杨式太极拳多长时间为宜
时间长短根据个人的修为而定,功夫深的一趟架子盘下来一个半小时都不是问题,但对于功夫浅的十分钟左右就比较充分了!所以时间的长短没有固定的
杨式太极拳区分多少种?我知道有85式还有103式,还有什么式?而他们有什么区别不同?他们的个个优点
杨式太极拳,大中小架,小架即用架,今人习惯上称“少侯架”;中架即练架,今人习惯上称“健侯架”,此二架均为杨氏拳母架;大架为母架的改造架,为杨氏拳子架,今人习惯上称“澄甫架”。杨式太极拳套路繁多,主要有:13、24、28、37、40、48、56、72、85、103、108、188式....。客观的说,它们大同小异,不过是姿势分高低、动作左右互换,重复次序频率大小而已。一般人来说,练40式就可以,它包含杨式太极主要招式。如果精力充足,也可以选择带代表性的85、103、108式的。
杨式太极拳的的特点?
浑厚饱满 舒展大方 潇洒流畅 联绵不断! 关于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在杨式亲族传人杨振铎、杨振基老师的著作中,都有重要论述。笔者的先师、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赵斌先生,在《杨式太极拳正宗》一书第四章“太极拳问答一百条”中,也专门讲了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形象地概括了七句话:“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其拳架风格“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杨澄甫的另一位人室弟子崔毅士先生也曾经论述过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浑厚庄重”。上述特点,有些是各大门派所共有的,而杨式太极拳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则是杨式太极拳所特有的。赵斌老师在晚年授徒教拳时,又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讲过一些自己的重要观点,我曾经当面聆听过老师在这方面的真切教诲。现结合自己练拳三十年的实践,试图从以下十个方面对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加以说明。 一、立身中正安舒。对于身法,太极拳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身法要求。但“立身中正安舒”这一特点,尤以杨式太极拳最为见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地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口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生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认为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须到位。上下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是“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这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最突出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之所以名扬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杨禄禅到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数年,后自成一派。杨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幼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最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要说几十次。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四、行功速度均匀。有的太极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的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上一个动作与下一个动作的过渡衔接自然协调。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22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40分钟到一个小时,而且起势时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拳架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速度始终如一,“迈步似猫行,运劲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得稍快一些,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速度均匀。即便是转身双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招式虚实分明。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到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之重要。杨式85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势转回身右蹬脚的过渡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而且杨式太极拳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半实半虚到全虚全实,全实全虚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着地,最后才全部踏实;后退时脚尖先落地,脚掌、脚跟依次着地,最后才全脚踏实,就像太极图当中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式太极拳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哪有85式杨式太极拳拳谱
八十五式太极拳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5NzI5ODAw.htm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5Njc5NTc2.html口诀 :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掤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重心前移蹬後脚,上下分手左掤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掤 重心後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後抱球到胸前。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掤生。前拱後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 重心略後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後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 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裏转。 按: 重心後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注意前弓和後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後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後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後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後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後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著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後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 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 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後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搂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转升腹前,腰带左脚向外摆,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腿支撑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後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随腰来转动。腰向右转托右腿,松腰送腿向前迈,右手平转搂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搂膝拗步 重心後移开右脚,左伸右收履势来,腰向右转右臂转,左转迈步搂膝成。 13、 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又一回,跟脚落脚动左腿,进退上下合起身,眼视远方意先行。 14、 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作,攻守坚备两手合,转换呼吸要自然,前後左右势要园。 15、 进步搬拦捶 重心後移不後仰,腰带左脚向外开,两手做成履势来,眼要专注吸气来。重心左移身左转,右手变拳收胸前,左手後伸转耳边,右转蹬腿摆右脚。重心移到右腿来,右拳翻转收腰间,腰向左转迈左腿,左手前伸意要远。右脚蹬地弓步生,同时进身打右拳,左手掤进不松动,脚手配合巧应用。 16、 如封似闭 重心後移松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掤右抽腰为轴,左转收臂按势生。坐实右腿脚蹬地,弓步进身不前俯,双手前推松两肩,眼视前方意远行。 17、 十字手 重心後移掌放平,左脚扣来右脚开,腰向右转两手开,左伸右摸眼右看。重心左移收右脚,踩成马步两手落,翻转升到胸前来,十字交叉静等变。 18、 抱虎归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转扣左脚,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脚虚点动意生。左手向下向後转,松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转迈右腿,弓步搂膝打掌成。双手转腕履势成,挤势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变,变化方向练心灵。 19、 肘底看捶 重心後移右脚扣,两手平转同单鞭,右腕上挑左手掤,左脚弧形向左落。腰向左转带右脚,左手随转变下按,右手转至正前方,左右转换腰作主。右脚落地坐实腿,左脚随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变拳到肘下。 20、左倒撵猴 腰带右臂向後转,经腹向後挑起腕,腰向左转收耳旁,左手前伸要翻掌。腰向左转收左腿,略向右转退左腿,重心左移推右掌,左掌收于左腰旁。 21、 右倒撵猴 腰带左臂向左转,经腹向後挑左腕,腰向右转收左臂,右掌翻转要前伸。腰向右转收右腿,略向左转退右腿,重心後移推左掌,右掌收於右腰旁。 22、 左倒撵猴 左右撵猴连续做,转换折叠不停留,重心要稳身法正,上下要合不丢顶。 23、 斜飞势 重心左移展左臂,挑腕屈臂到胸前,右手回收小腹前,双手抱球腰右转。右转带起右腿来,略向左转斜後伸,脚根著地摆脚尖,左脚内扣腰右转。右手随转到膝外,手尖与眼应同高,左手下按左胯旁,精神贯注意远方。 24、 提手上势 提手上势又一回,左脚一跟两手分,重心後移右脚起,脚根著地合两臂。 25、 白鹤亮翅 转身下履松腰靠,两手翻转在胸前,右转带腿再左转,上下斜分长身形。 26、 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又一回,脚手转动上下随,每势都要认真做,细心体会妙无穷。 27、 海底针 右脚根进上半步,落实坐腿左脚点,右手回收右耳旁,左手上升到脸前。提顶吊裆身法正,右腿下蹲不俯身,右手下不丢顶,左手随势保平衡。 28、扇通臂 重心上升右手起,左手上升右掌内,十字交叉在面前,右胯托起左腰来。迈出左腿弓步进,同时左掌向前推,右掌上翻收耳旁,前推後拉顶头悬。 29、翻身撇身捶 重心後移左脚扣,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屈臂转头前,重心左移腰右转。迈步翻拳伸右腿,左手下按到左边,向前弓步打左掌,右拳收到右腰旁。重心後移身不仰,左掌回收肚脐上,右拳向前冲心打,不丁不八麒麟步。 30、进步搬拦捶 进步搬撇一同上,摆脚上步身随上,打拳弓步要一致,眼视前方不前俯。 31、上步揽雀尾 重心後移作履式,腰带左脚向外摆,左手前掤腰左转,右手前引带右腿。两手抱球在胸前,腰再右转送右腿,弓步右掤复变履,挤按随後又一回。 32、单鞭 单鞭同上又一回,左右旋转两手随,头顶下沉眼随转,势势相连意要满。 33、左右云手一 重心後移扣左脚,腰向左转左手随,重心向左伸左臂,右脚回收并步站。勾手变掌向下转,经腹到胸升脸前,左手下转到腹前,翻转两手在正前。 34、左右云手二 右手向右要平伸,左脚横开与肩宽,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转上在正前。 35、左右云手三 左手左伸收右脚,并步云手又一著,连作三次意要连,折叠转换内裏圆。 36、单鞭 云手变成单鞭式,右腿跟步把脚扣,右转勾手再左转,左脚迈出拉单鞭。 37、高探马 重心後移松勾手,腰向左转点左脚,左掌由外向胸收,右掌收胸向前探。 38、右分脚 屈腿右转两手分,左转迈腿斜前方,两掌向内收胸前,弓步右掌向斜探。腰向左转带右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前移提右脚,右转踢脚分两掌。 39、左分脚 右脚回收右掌翻,左掌屈臂收耳前,重心下沉送右腿,右掌回收左掌探腰向右转带左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右移提左脚,左右分掌踢左脚。 40、转身左蹬脚 左脚收回左掌翻,左脚前落向後摆,脚根为轴整体转,两手交叉提左脚。眼看前方两手分,左脚前蹬重心稳,左脚收回独立站,两手内收合面前。 41、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做,转换变式心要静,弓步身体勿前倾,搂膝打掌腰带动。 42、右搂膝拗步 右搂膝来也同上,前弓後坐要连上,提起精神身法整,势势都要认真做。 43、进步栽捶 过渡动作同搂膝,右掌变拳收腰间,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俯身打地拳。 44、翻身撇身捶 重心後移左脚扣(腰带),左手升至左上方,右手曲臂在胸前,转身撇身同样打。 45、进步搬拦捶 紧接又是搬拦捶,摆脚进步要连上,转变方向要留意,呼吸自然内舒畅。 46、提膝右蹬脚 重心後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左手前掤腰左转,右手前引提右腿。双手交叉独立站,稳住重心腰右转,两手前後来分手,右脚前蹬神气现。 47、左打虎 右脚下落扣脚尖(45度),左脚点地做捋式,腰向左转迈左脚,两手翻转打虎式。注意两手和脚合,左手向左转头前,右手握拳收腹前,拳眼相对眼看前。 48、右打虎 重心後坐松双拳,腰带左脚扣过来,重心左移做捋式,右脚虚点意前方。腰向右转迈右腿,右手向右转头前,左手握拳收腹前,拳眼相对顶头悬。 49、回身右蹬脚 裆劲下沉开左脚,腰向左转左手翻,重心左移右手随,两手交叉在胸前。提起右脚独立站,腰略右转两手展,随後右脚向前蹬,呼吸自然内气转。 50、双峰贯耳 独立转体脚根转,左右分手复下沉,左胯托起右腿迈,双臂上打要进身。 51、左蹬脚 两手翻转到胸前,提起左脚略左转,两手前後把掌分,左脚前蹬稳重心。 52、转身右蹬脚 左脚回收向後伸,两手向前平衡身,左脚前扫转一圈,脚尖为轴保重心。左脚落来右脚抬,两手交叉在胸前,前後分手右脚蹬,眼视前方意要远。 53、落步搬拦捶 右脚下落摆好脚(45度),重心前移腰右转,两手随腰自旋转,带起左腿再左转。腰胯托起迈左腿,两手拉开再进身,转换身法要留意,呼吸自然细深长。 54、如封似闭 如封似闭又一回,重做也要提精神,一吸一呼开合现,内外配合要自然。 55、承前启後十字手 十字手也同样做,转换拳式上下合,开步站立顶头悬,眼视前方式要圆。 56、抱虎归山 抱虎归山斜搂膝,调整重心意要先,重心右移左脚扣,搂膝捋挤按式成。 57、斜单鞭 单鞭动作也同上,调换方向走斜方(45度),动作转换在思维,提起精神走四方。 58、右野马分鬃 重心後移扣左脚(腰带),重心左移带右脚,左手曲臂到脸前,松开勾手收腹前。双手抱球在胸前,左胯托起右腿来,松腰送出右脚来,弓步转腰两臂展。左手下采到胯根,右手外列到膝外,眼看前手向远视,气顺意远精神爽。 59、左野马分鬃 重心後移右脚开(45度),同时右手翻过来,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翻转到胸前。右胯托起左腰来,左转迈出左腿来,弓步转腰两臂展,右采左列眼向前。 60、右野马分鬃 重心後移左脚开(45度),转腰抱球再做来,左右相同连续做,意念不断势势连。注意身形不前俯,上顶下沉步法灵,上下连动腰为轴,呼吸自然不强求。 61、揽雀尾左掤 重心後坐扣右脚(45度),重心右移腰右转,带起左腿再左转,右胯托住左脚迈。随腰转动两手翻,抱球在胸体自然,左掤右按掤势成,眼看前方顶头悬。 62、揽雀尾右掤(捋挤按) 紧按又是捋挤按,後坐扣脚要连贯,同样拳势细心做,每次练习有发现。 63、单鞭(同上) 64、玉女穿梭一 玉女穿梭四角行,全靠腰带来完成,重心後移松勾手,转换变式身要正。左脚内扣腰右转,重心左移摆右脚(45度),右转带起左腿来,复向左转迈左腿。同时左手收脸前,右手曲臂在腹前,左手在上右手下,两手抱球翻过来。重心前移左弓步,左手翻转头上方,右手向前直推掌,眼要远视意远方。 65、玉女穿梭二 重心後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内扣,重心左移右脚提,右手随转向下翻。两手抱球在胸前,腰托右腿向前迈,右掌翻到头上方,左掌向前直推掌。 66、玉女穿梭三 重心後移做捋式,调整右脚向右移,提起左腿再左转,两手随式抱胸前。胯托左脚向前迈,弓步进身眼向前,左手上翻到头上,右手前推直向前。 67、玉女穿梭四 重心後坐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内扣,重心左移右脚起,腰胯托起右腿迈。右手随转向下翻,左手内收左胸前,右手上翻到头前,左手直推也同上。 68、揽雀尾左掤 重心後移做捋式,腰带右脚向内扣(45度),重心右移同前式,转腰迈腿做左掤。 69、揽雀尾右掤(同前) 70、单鞭(同前) 71、左右云手一 72、左右云手二 73、左右云手三(以上同前) 74、单鞭(同前) 75、下势 右脚外摆向右坐,扑步要稳头顶悬,左掌向右转向左,眼视左脚不弯腰。 76、左金鸡独立 重心前移摆左脚,右手引著右膝起,左手下按到左胯,右手面前眼视远。 77、右金鸡独立 重心下沉右脚落,左手引著左膝起,右手下按到右胯,左手脸前眼视远。 78、左倒撵猴 稳住重心右转腰,右手後伸左手展,腰向左转收两手,右转伸腿撵猴成。 79、右倒撵猴 80、左倒撵猴 81、斜飞势 82、提手上势 83、白鹤亮翅 84、左搂膝拗步 85、海底针 86、扇通臂 87、翻身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拳变掌,过渡动作同撇捶,呼吸自然式式连,眼随拳式来改变。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揽雀尾右掤(捋挤按) 重心後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臂掤转提右腿。右手外抹翻腹前,左胯托起右腿来,右转迈步掤右臂,手掌要随到胸前。接著就是捋挤按,式式同前又一遍,一遍要比一遍精,神气意念在其中。 90、单鞭 91、左右云手一 92、左右云手二 93、左右云手三 94、单鞭 以上同前 95、高探马带穿掌 重心後移松勾手,左转提脚再点地,左手向内收胸前(掌心向上),右手曲臂向上伸(掌心向下)。胯托左腿向前迈,右掌下按左肘下,左掌向前穿掌成,眼视左掌意要远。 96、转身十字腿 重心後移扣左脚,右转身来提右脚,两手交叉在胸前,左右分掌蹬右脚。 97、进步指裆捶 右脚下落并外摆(45度),腰向右转带左腿,左掌前伸右拳收,眼要平视神要满。弓步进身左手搂,右拳向前冲裆打,弓步进捶不俯身,眼看右捶气下沉。 98、上步揽雀尾右掤(捋挤按) 重心後移左脚开,重心左移右脚抬,腰胯托起右脚迈,重做掤捋挤按来。 99、单鞭 100、下势 101、上步七星 重心前移左脚摆,右脚前点虚步来,两手变捶随式变,经腹过胸到脸前。 102、退步跨虎 右脚退步左脚点,两臂随腰向右转,腰向左转手不动,转正身体两手撑。 103、转身摆莲 两掌翻转捋式成,左脚扣来右脚摆,脚尖为轴扫左腿,右掌随转翻过来。重心左移右腿提,左手随转收胸前,右手向右来平展,眼向前视气自然。右腿後伸身不偏,向左向上向右摆,两手向前拍脚面,收腿提膝臂向左。 104、弯弓射虎 重心下沉斜迈腿,两手从左向下转,向後翻上打左捶,右拳收至右耳前。 105、进步搬拦捶 身向後坐开左脚,左拳变掌收腰间,右拳下扣腰左转,再向右转摆右脚。上步搬拦同前势,转换拳式要相连,呼吸自然不闭气,精神贯注意不散。 106、如封似闭(同前) 107、十字手(十字手来气混圆) 108、收势 收势不能马上散,稳住心情意不乱,要做几次深呼吸,放松调整各道关。 109、合太极 重心右移收左脚,两脚并拢立正站,含胸拔背神不散,意气仍在内裏转。合太极来放松站,精神内含意念转,呼吸引导归自然,自然呼吸内外连。从零到九两极限,从静到动又两端,行云流水内裏转,九九归一浑然间。
杨式太极拳85式怎么练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我个人认为此种“气”是通过练拳的过程中调节呼吸的节奏而形成的),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功能】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太极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
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
序号 拳 名 序号 拳 名 1 预备式 31 左右分脚 61 提手上势2 起势 32 转身蹬脚 62 白鹤亮翅3 揽雀尾 33 左右搂膝拗步 63 左搂膝拗步4 单鞭 34 进步栽捶 64 海底针5 提手上势 35 翻身撇身捶 65 扇通背6 白鹤亮翅 36 进步搬拦捶 66 转身白蛇吐信7 左搂膝拗步 37 右蹬脚 67 搬拦捶8 手挥琵琶 38 左打虎式 68 揽雀尾9 左右搂膝拗步 39 右打虎式 69 单鞭10 手挥琵琶 40 回身右蹬脚 70 云手11 左搂膝拗步 41 双峰贯耳 71 单鞭12 进步搬拦捶 42 左蹬脚 72 高探马带穿掌13 如封似闭 43 转身右蹬脚 73 十字腿14 十字手 44 进步搬拦捶 74 进步指裆捶15 抱虎归山 45 如封似闭 75 上步揽雀尾16 肘底看捶 46 十字手 76 单鞭17 左右倒撵猴 47 抱虎归山 77 下势18 斜飞式 48 斜单鞭 78 上步七星19 提手上势 49 野马分鬃 79 退步跨虎20 白鹤亮翅 50 揽雀尾 80 转身摆莲21 左搂膝拗步 51 单鞭 81 弯弓射虎22 海底针 52 玉女穿梭 82 进步搬拦捶23 扇通背 53 揽雀尾 83 如封似闭 24 撇身捶 54 单鞭 84 十字手25 进步搬拦捶 55 云手 85 收势26 上步揽雀尾 56 单鞭 27 单鞭 57 下势 28 云手 58 金鸡独立 29 单鞭 59 左右倒撵猴 30 高探马 60 斜飞式
杨式太极拳中,88式和传统的85式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杨式太极85式,是杨澄甫宗师在南下后根据南方人的特点在杨式传统的大架子上简化的,晚年定型。故没有一些跳跃的和幅度过大的动作。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跟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传统套路稍稍有点不一样。 88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在传统的85式上1956年简化创编的,是一套简化太极,同时一起还有24式。上面只是说了两者套路的名称,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动作的要求。简化是把太极的精华都去掉了。所以88式应该属于国家套路,和杨式太极区别开来。
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记忆口诀
(1)混沌无极生太极,面南起势揽雀西,回拉单鞭提手南,白鹤亮翅朝东展,搂拗琵琶走循环,搬拦捶打封闭按。(2)十字封裹面朝南,闪身西北抱虎归,旋身向东肘底捶,倒捧猴儿身后退。(3)斜飞势南接提手,鹤翅东展左搂拗,海底捞针扇通臂,撇身捶接搬拦捶,(4)单鞭探马双分脚,转身左蹬双搂拗,进步栽捶撇身捶,搬拦捶连右蹬脚,左右打虎回右蹬,贯耳左蹬转右蹬,搬拦捶打封闭按,十字封裹又面南,闪身西北抱虎归,斜拉单鞭野马追。(5)揽雀回身拉单鞭,返身穿梭四隅全,揽雀再回拉单鞭,云手连环又东返。(6)单鞭下势金鸡立,倒捧猴儿又一番。(7)斜飞势南接提手,鹤翅东展左搂拗,海底捞针扇通臂,撇身蛇信搬拦捶,上步揽雀回单鞭,云手连环再东返。(8)单鞭探马带穿掌,十字腿回指裆捶,上步揽雀回单鞭,下势七星跨虎威,十字摆莲弓射虎,搬拦捶打封闭按,十字收势再面南,静虚无极归自然。
杨式太极拳85式打一遍用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太极拳的练习不能着急,应该是越慢越好,因为只有练的时候慢,你对手指的领劲,手臂的朋劲还有腰胯部带动手产生的缠丝劲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样在用的时候反而会速度很快,人家都说太极拳绵软无力,那是外人看来,真正会打太极的师傅在练的时候都打得很慢,而用起来却都很猛,当然,也不要太慢,五分钟要是连一个单鞭都打不完那也是不对的,这对气血反而造成阻碍,我是打108式的,打完差不多50分钟左右,85式的话建议时间在40分钟左右。
杨式太极传统85式拳的内容简介
《杨式太极传统85式拳》在详解演练技法时,一招一式务求准确到位,并结合人师多年米的理论与经验,对每一个动作步骤及要领都详加解说,务求形象直观动作解析图文并茂,招一式细致入微,初学者可以轻松领悟杨式太极拳的真谛,水到渠成地掌握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的动作精要。
怎样练好杨式太极拳85式??知道的大师们请指教一下,谢谢!
【基本方法】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我个人认为此种“气”是通过练拳的过程中调节呼吸的节奏而形成的),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练拳要领】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功能】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太极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
ufeff杨式太极拳85式
是较为常见的养生,具有柔和缓慢、松静自然、舒展大方、老幼咸宜等特点。一共分为85式,连贯掌握需要坚持练习,85式中相互之间又可以转化,熟能生巧。 简介: 传统是由杨澄甫先师的定型拳架。 的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结构严谨、速度均匀、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轻灵不浮、沉稳不僵、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松静自然、舒展大方、体用兼备、老幼咸宜等。 85式目录: 1、起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势;5、白鹤亮翅;6、左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左搂膝拗步;9,右搂膝拗步;10、左搂膝拗步; 11,手挥琵琶;12,左搂膝拗步13、进步搬拦捶;14、如封似闭;15、十字手;16、抱虎归山;17、肘底看捶;18、左右倒撵猴(5个);19,斜飞势;20、转身提手上势; 21、白鹤亮翅;22、左搂膝拗步;23,海底针;24、闪通臂;25,转身撇身捶;26、进步搬揽捶;27、上步揽雀尾;28、单鞭;29,云手(5个);30,单鞭; 31,高探马;32、左右分脚;33,转身左蹬脚;34、左右搂膝拗步;35、进步栽捶;36,转身撇身捶;37、进步搬揽捶;38、进步右蹬脚;39、转身左打虎势;40、转身右打虎势; 41、回身右蹬脚;42,双峰惯耳;43、进步左蹬脚;44,转身三百六十度右登脚;45、进步搬揽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48、抱虎归山;49、横单鞭;50,野马分鬓(5个); 51,揽雀尾;52、单鞭;53、玉女穿梭;54,揽雀尾;、单鞭;56、云手(5个);57、单鞭;58、下势;59、左右;60、左右倒撵猴; 61、斜飞势;62、转身提手上势;63,白鹤亮翅;64,左搂膝拗步;65、海底针;66、闪通臂;67,转身白蛇吐信;68、进步搬揽捶;69、揽雀尾;70、单鞭; 71,云手(5个);72、单鞭;73、高探马肘底看掌、74,十字脚;75、进步指裆捶,76,上步揽雀尾;77、单鞭;78、下势;79、上步七星;80、退步跨虎; 81、双摆莲;82,弯弓射虎;83,进步搬揽捶;84,十字手;85,收势。 练习85式对于生理与精神的益效: 一、生理益效 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着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练习时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对内脏加以 *** 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三遍约需时60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消化管道——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 *** 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如:、高血压、心脏、消化不良糖尿等等有着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二、精神益效 好处一: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祇集中于「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上海人有着正面的帮助。 好处二: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拳之创作精神哲理之本。 好处三:认识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其终目的也只是「立自己于不败之地」罢了,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好处四:了解修身处世之道——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85式杨式太极拳】、【】、【】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的介绍
杨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
01、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16、单鞭17、高探马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
杨式40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01、起势 02、揽雀尾 03、单鞭 04、提手上势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手挥琵琶 08、搬拦捶 0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中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挥马 18、右蹬腿 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是什么?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01、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中15、云手16、单鞭17、高挥马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是什么?
杨式40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01、起势 02、揽雀尾 03、单鞭 04、提手上势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手挥琵琶 08、搬拦捶 0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中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挥马 18、右蹬腿 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是什么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01、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中15、云手16、单鞭17、高挥马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的介绍
杨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的介绍。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 1内容 杨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2起源 李德印:《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是由杨露禅创始,后经祖孙三代人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从杨露禅学成教拳,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杨露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别号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家贫,约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每晚至陈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弟子,杨露禅殷勤伺候,窥习拳艺,功力大进。一次,陈家师兄弟多人与之较量,皆败于他的手下。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尽传己术。数年后,以能避而制强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故有“沾绵拳”、“软拳”、“化拳”之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以教拳为生。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折节求教。后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后任旗营武术教师。因为武功高强,故有“杨无敌”之称。所传拳术有“凌得起筋,万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风格匀缓、柔和、舒展大方”,精髓为“松”与“沉”。所谓“松”,指全身放松,让“气”流通无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经过祖孙三代人努力,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 杨钰,字班侯,绰号二先生。从小就随父杨露禅习太极拳,功力过人。后跟武禹襄习太极拳,又得王宗岳《太极拳论》,艺更精进。19岁只身来北京设馆教拳,因不为时人所识,一度被冷漠。后来其父杨露禅来北京亲临指导,杨式太极拳始传于北京,渐及全国。 杨鉴,字健侯,号鉴湖。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之一,河北永年人。自幼从父杨露禅习太极拳,其父对他要求严格,终日苦练,后来技艺大进,终成大器。他的剑术刚柔并济,对刀、枪等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弹,有“弹无虚发”之誉。由于性格温和内向,从学者甚多。为适应部分练习者的需求,将杨露禅所传的老架,处改为中架。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杨兆熊,字少侯,自幼随班侯、健侯学拳,其艺得班侯者居多。早年传健侯修订的中架子,晚年开始变化拳路,架高动作紧小而快慢相间,发劲刚脆,豁然有声。其特点为:以柔克刚,应用粘随抖接,出奇制胜。与杨澄甫齐名。 杨兆清,字澄甫,人称“三先生”。幼承家学,勤奋钻研,寒暑苦练,功夫日深。由于当时随着火器的出现,太极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击方面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杨澄甫将太极拳在其父健侯修订的中架的基础上,再行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太极拳大架,成为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其拳架特点是:架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立身中正,行功轻灵洒脱。架势有高、中、低之分,适合各种人练习。修改后的套路更有利于推广传播,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有力的促进了杨式太极拳普及,杨澄甫也因此誉为杨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大家。为了使太极拳术发扬光大,杨澄甫写了《太极拳术》及《太极拳体用全书》,备述太极拳精华,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武学经典。 杨振铭,字守中,自幼随其父杨澄甫学拳,经过严格训练,得其真传,操拳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杰出人物之一。19岁后在南方教太极拳,后随父到上海、广州等地授拳。后来移居香港,在海外弟子众多,为杨式太极拳推广作出了贡献。 杨振铎,杨式太极拳家,河北永年人,杨澄甫之子。自幼随父习太极拳、刀、剑等拳械。多年来致力于杨式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曾多次在山西、北京教授拳技,并应邀参加各种国际性太极拳交流会上的示范表演。常赴海外讲授杨式太极拳理法,为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杨式太极拳传人。著有《杨式太极拳、剑、刀》英文版《太极拳》。 3区别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与42式的区别: 40式右棚前右脚先内扣,右棚时左掌位于右前臂下方,掌心向外。42式右棚前右脚不内扣,右棚时左掌停于左胯旁,掌心向下。40式右拳向前搬出时,左掌移至胸前,而42式左拳移至左胯旁。40式右拳向前搬出后不转腰划立园,右前臂先内旋再外旋收至胯间掌心向上,而42式右拳向前搬出后随腰右转,右前臂内旋,右掌向右划弧至体侧再外旋,收至腰间,拳心向上,48式同42式只是左右向反。42式左掌从右前臂下穿出,掌心向上。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口令
杨氏太极拳四十式口令如下:01、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16、单鞭17、高探马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扩展资料:杨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本套杨式太极拳由太极名师吴孙雄示范,共四十式。动作舒展流畅,起程转折明确,似高山流水,若深涧幽泉,一招一式都流露出仙风道骨的风范。是太极爱好者潜心修炼的最好教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十式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四十与四十式有什么不同
有一个杨氏40式是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市面上流行的多种40式只除次序不同之外并无不之处!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应注意事项
打太极拳需注意什么1.锻炼时间清晨的空气清洁度相对差些,因此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日出之后,练拳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牛奶,和面包之类,但千万不要吃饱。2.运动后不要立即洗热水澡由于运动使肌肉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内脏的血管相应收缩以维持肌肉的血量,这时洗热水澡则会使皮肤肌肉的血流量继续增加,而内脏尤其是脑部的血量减少,容易出现脑缺血而晕倒。3.不要带病锻炼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更不宜练拳,冬练时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锻炼,不要紧张,可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如疼痛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运动刚结束,最好不要马上大量喝水,稍休息后,在少量饮用。4.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应选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如果选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的状况调整运动量,做到量力而行.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等。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简介
本套杨式太极拳由太极名师吴孙雄示范,共四十式。动作舒展流畅,起程转折明确,似高山流水,若深涧幽泉,一招一式都流露出仙风道骨的风范。是太极爱好者潜心修炼的最好教材。
请问"四十式杨式太极拳"招式名称
杨式太极拳40式竞赛套路01、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中15、云手16、单鞭17、高挥马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
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
太极拳是目前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养生运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遍布大江南北,太极拳文化一片繁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欢迎阅读! 杨式太极拳40式 学习杨式太极拳40式,我们主要需要掌握基本的40个动作,平时还需加强套路学习。 杨式太极拳40式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全套40个动作,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杨式太极拳40式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杨式太极拳40式是个非常不错的运动选择。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杨式太极拳40式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杨式太极拳40式具体的健身作用 一、改善神经系统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可见,杨式太极拳40式的学习,是可以调节我们的呼吸循环系统的。 三、改善脏腑功能 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 杨式太极拳40式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一、立身中正安舒 对于身法,太极拳名门派都很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式太极拳40式最为见长。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 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太极拳40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 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囗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40式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40式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 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 这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40式之所以名杨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杨禄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 杨式太极拳40式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 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最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他要说几十次。 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四、行动速度均匀 有的太极拳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40式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 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了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的过度衔接自然协调。 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二十二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而起势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终如一。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到稍快一点,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招式虚实分明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虚实分明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在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40式之重要。 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重量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式转回身右蹬脚的过度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全虚全实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落地,最后才全部踏实,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式太极拳40式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六、周身圆活连贯 “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之圆犹如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周身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只要仔细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杨式太极拳40式动作连贯性很强,上一动作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人难以发现动作之间的起止界限。 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瑟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移的惯性,右腿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了“手挥瑟琶”的开始。拿这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瑟琶”一势之“起”,动作非常连贯自然。 七、腰身使动四肢 张三丰所传太极拳【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各式太极拳都强调“腰为主宰”,“腰为轴”,“太极腰八卦掌”等,都说明太极拳强调用腰。杨式太极拳40式更是如此,对腰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 杨式太极拳40式捡验身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太极之态”,主要还是看腰上有没有东西。杨式先辈曾总结出:“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等宝贵经验。 杨式太极拳40式亲族传人杨振基强调:杨式太极拳40式必须练腰为主,一切动作都要靠腰带动,腰拉,腰转,腰手脚,他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把对腰部动作要求,介绍的非常详细,非常到位。 赵斌先师传授杨式太极拳40式套路时,强调“身使四肢”而不能“四肢使身”,所谓“身使四肢”的“身”指腰身,“使”指带动的意思,就是在练拳时通过松肩松腰引导,带动四肢运动。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是什么?
杨式40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x0dx0ax0dx0a01、起势 x0dx0a02、揽雀尾 x0dx0a03、单鞭 x0dx0a04、提手上势 x0dx0a05、白鹤亮翅 x0dx0a06、搂膝拗步 x0dx0a07、手挥琵琶 x0dx0a08、搬拦捶 x0dx0a09、如封似闭 x0dx0a10、斜飞势 x0dx0a11、肘底捶 x0dx0a12、倒卷肱 x0dx0a13、左右穿梭 x0dx0a14、左右野马分中 x0dx0a15、云手 x0dx0a16、单鞭 x0dx0a17、高挥马 x0dx0a18、右蹬腿 x0dx0a19、双峰掼耳 x0dx0a20、左分脚 x0dx0a21、转身右蹬脚 x0dx0a22、海底针 x0dx0a23、闪通背 x0dx0a24、白蛇吐信 x0dx0a25、右拍脚 x0dx0a26、左右伏虎势 x0dx0a27、右下势 x0dx0a28、金鸡独立 x0dx0a29、指裆捶 x0dx0a30、揽雀尾 x0dx0a31、单鞭 x0dx0a32、左下势 x0dx0a33、上步七星 x0dx0a34、退步跨虎 x0dx0a35、转身摆莲 x0dx0a36、弯弓射虎 x0dx0a37、搬拦捶 x0dx0a38、如封似闭 x0dx0a39、十字手 x0dx0a40、收势
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是什么?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杨式太极拳四十式竞赛套路动作名称及分动口令:01、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10、斜飞势11、肘底捶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14、左右野马分中15、云手16、单鞭17、高挥马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22、海底针23、闪通背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30、揽雀尾31、单鞭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40、收势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的介绍
杨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 1内容 杨式太极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2起源 李德印:《四十式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是由杨露禅创始,后经祖孙三代人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从杨露禅学成教拳,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杨露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禅”亦作“蝉”,别号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家贫,约10岁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家为僮,著名武师陈长兴每晚至陈德瑚家前厅教授族中弟子,杨露禅殷勤伺候,窥习拳艺,功力大进。一次,陈家师兄弟多人与之较量,皆败于他的手下。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尽传己术。数年后,以能避而制强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故有“沾绵拳”、“软拳”、“化拳”之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以教拳为生。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折节求教。后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后任旗营武术教师。因为武功高强,故有“杨无敌”之称。所传拳术有“凌得起筋,万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风格匀缓、柔和、舒展大方”,精髓为“松”与“沉”。所谓“松”,指全身放松,让“气”流通无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经过祖孙三代人努力,在陈长兴所传太极拳基础上,经过删减、增补,演化为现在流传的杨式太极拳。 杨钰,字班侯,绰号二先生。从小就随父杨露禅习太极拳,功力过人。后跟武禹襄习太极拳,又得王宗岳《太极拳论》,艺更精进。19岁只身来北京设馆教拳,因不为时人所识,一度被冷漠。后来其父杨露禅来北京亲临指导,杨式太极拳始传于北京,渐及全国。 杨鉴,字健侯,号鉴湖。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之一,河北永年人。自幼从父杨露禅习太极拳,其父对他要求严格,终日苦练,后来技艺大进,终成大器。他的剑术刚柔并济,对刀、枪等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弹,有“弹无虚发”之誉。由于性格温和内向,从学者甚多。为适应部分练习者的需求,将杨露禅所传的老架,处改为中架。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杨兆熊,字少侯,自幼随班侯、健侯学拳,其艺得班侯者居多。早年传健侯修订的中架子,晚年开始变化拳路,架高动作紧小而快慢相间,发劲刚脆,豁然有声。其特点为:以柔克刚,应用粘随抖接,出奇制胜。与杨澄甫齐名。 杨兆清,字澄甫,人称“三先生”。幼承家学,勤奋钻研,寒暑苦练,功夫日深。由于当时随着火器的出现,太极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击方面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杨澄甫将太极拳在其父健侯修订的中架的基础上,再行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太极拳大架,成为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其拳架特点是:架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立身中正,行功轻灵洒脱。架势有高、中、低之分,适合各种人练习。修改后的套路更有利于推广传播,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有力的促进了杨式太极拳普及,杨澄甫也因此誉为杨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大家。为了使太极拳术发扬光大,杨澄甫写了《太极拳术》及《太极拳体用全书》,备述太极拳精华,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武学经典。 杨振铭,字守中,自幼随其父杨澄甫学拳,经过严格训练,得其真传,操拳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杰出人物之一。19岁后在南方教太极拳,后随父到上海、广州等地授拳。后来移居香港,在海外弟子众多,为杨式太极拳推广作出了贡献。 杨振铎,杨式太极拳家,河北永年人,杨澄甫之子。自幼随父习太极拳、刀、剑等拳械。多年来致力于杨式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曾多次在山西、北京教授拳技,并应邀参加各种国际性太极 *** 流会上的示范表演。常赴海外讲授杨式太极拳理法,为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杨式太极拳传人。著有《杨式太极拳、剑、刀》英文版《太极拳》。 3区别 四十式杨式太极拳与42式的区别: 40式右棚前右脚先内扣,右棚时左掌位于右前臂下方,掌心向外。42式右棚前右脚不内扣,右棚时左掌停于左胯旁,掌心向下。40式右拳向前搬出时,左掌移至胸前,而42式左拳移至左胯旁。40式右拳向前搬出后不转腰划立园,右前臂先内旋再外旋收至胯间掌心向上,而42式右拳向前搬出后随腰右转,右前臂内旋,右掌向右划弧至体侧再外旋,收至腰间,拳心向上,48式同42式只是左右向反。42式左掌从右前臂下穿出,掌心向上。
求杨式太极拳85式视频下载 谢谢了,非常感谢!!!
杨氏85式太极拳分解教学带拳谱、全套演练我传上来了,直接下载就好了,传了好久呢,看我传得那么辛苦,就采纳了呗我那里还有一堆太极拳相关的教学视频,有要的话可以百度HI联系
杨式太极拳85式谁打得好?只为健身学习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要学习谁的视频好?
这两个杨氏85式太极拳很好,他对健身益处太大,经常打这个太极拳就会知道了。
杨式太极拳怎样才能用腰胯带动四肢
一、先有用腰胯转换虚实的功夫 如果身上没有用腰胯转换虚实的功夫,在行拳走架中以腰胯带动四肢不是纸上谈兵,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何谓用腰胯转换虚实的功夫?首先能在拳势动作中用松腰胯体现“实者越实”、“虚者越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虚实分清功夫和虚实转换功夫,接着就是通过松腰松胯的用腰胯协调、带动四肢乃至全身运动的功夫。所以说,要把松腰松胯的功法练习到位。如杨氏太极拳里面的马步桩、开立步桩、弓步桩 、虚步桩、根劲桩、松腰下坠坐势、松腰沉提、松腰出脚、松腰蹲起、散盘松腰胯、开胯、落胯、塌胯、托胯、扣胯、转胯等功法,是保障“以腰胯带动四肢”的基础。“不练桩功,懂不了虚实。”确是这样,桩功练好了,虚实才分得清楚,才好变化。实脚若不够实,虚脚就虚不来,实脚沉稳了,虚脚才能较好的虚。要是行拳盘架时,虚脚落地较快较重,俗称“抢步砸脚”。主要原因就是实脚不够沉稳,不知沉提之法,所以抢步不由自己,砸脚也不由自己了。一句话,是松沉的功夫不行,无奈虚实转换,力不从心。身手的虚实也一样,有了松沉才能较好的进行虚实转换。这样才能使腰胯带动四肢行拳,要么倘若没有松沉,想实而实不够,想虚而虚不来,怎能使腰胯带动四肢行拳呢!松腰胯与虚实分清和虚实转换有直接关系,就不用多说了。在拳架中体悟以腰胯带动四肢宜分三步走,因为四肢动作存在上下相随的协调难度,所以分为以腰胯带动下肢、以腰胯带动上肢、以腰胯带动四肢这样的三步走,才相对容易身知体悟。二、先在拳架中体悟以腰胯带动下肢杨氏太极拳85式中“右搂膝拗步掌”、“左搂膝拗步掌”、“右搂膝拗步掌”的组合拳势动作,是较经典的前进太极步实例动作。前进太极步的开胯碾脚、扣胯提脚、垂臀松肩、松腰上脚、开胯坐下、边沉边转、松腰沉胯练法,都应用在“搂膝拗步”的拳势。以“左搂膝拗步掌”转换到“右搂膝拗步掌”为实例具体说一下。1、开胯碾脚,由“左搂膝拗步掌”定势开始,松开右弓步实腿之胯,一边沉一边转的用腰胯带动右脚往外碾转,边沉边转的过程中始终是右胯骨尖、右膝尖、右脚尖上下相应。2、扣胯提脚,通过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只有脚尖点地,扣胯时要配合松腰。3、垂臀松肩,垂右实腿之臀,当然左臀也跟着垂落的;松虚腿之肩,通过垂臀松肩带动左脚尖提起离地走弧线的收到右脚侧旁。4、松腰上脚,松腰松胯的带动左虚脚上前一步,脚跟轻轻着地;右实腿膝部只许微少的弯曲,吃劲点在膝盖后面,这样膝盖受力较小。左虚腿的腰椎以下部位往前面斜下方向松出去,同时胸椎、颈椎以上部位往上松。5、开胯坐下,放松两腿腹股沟的开胯圆裆坐下成为半马步,同时松腰塌胯的沉到右脚底,又松开左虚脚踝关节使脚跟、脚掌、脚趾贴地。6、边沉边转,腰胯接着借助松沉之拳势往左侧转动成为左弓步的“右搂膝拗步掌”。7、松腰沉胯,由于刚转成左弓步时未够松沉稳固,所以需要进一步松腰沉胯,沉胯动作含有身前左实腿落胯和身后右虚腿塌胯,通过松腰沉胯使“右搂膝拗步掌”身正势稳了。三、再在拳架中体悟以腰胯带动上肢选择拳架中相对容易体悟以腰胯带动上肢的拳势动作,熟练之后,再体悟相对难练一点的拳势动作。哪些是相对容易体悟以腰胯带动上肢的拳势动作呢?又以杨氏太极拳85式为例。比如:“揽雀尾”的捋势,是通过松腰、扣左胯的带动两手由前往后捋过来。又如:“白鹤亮翅”的两臂右上左下亮开之势,左臂下亮开是松腰椎往下松带动的;右臂上亮开是胸椎往上松带动的,亦有老练家说右臂上亮开是松腰往上挑带动的,其实胸椎往上松和松腰往上挑是一个意思。又如:“双峰贯耳”的两手变阴拳经后绕上往前环抱之势,是通过右弓步的松腰沉胯带动的,松沉往下多少,两拳就环状相合多少,松沉到脚底时,两拳的环状相合就停动作了;一句话,是松腰胯的沉势带动了两拳环状相合击打对方耳部。再如:“左打虎势”的置于头之前上方的左拳和位于左腹股沟前面的右拳,也是通过左弓步松腰、松胯的沉转势带动的。四、最后在拳架中体悟以腰胯带动四肢分别在拳架中体悟了以腰胯带动下肢和以腰胯带动上肢之后,最后在拳架中体悟以腰胯带动四肢就相对容易上身了。比如:“进步搬拦捶”的右拳变正拳平胸部往前正东方弓步伸出之势,是通体松腰松胯的边沉边转带动的。左半马步的左手拦势边沉边转成左弓步,同时带动右拳松肩坠肘的往前松出去;沉多少,转多少,右拳就往前松多少,下肢的沉转动作和上肢的往前松出去动作是受腰胯指挥的,俗称为被动性练法,手脚不要腰胯指挥的俗称为主动性练法。右腿松开由实变虚自然伸直脚底入地,右胯骨微向前挺出恰到好处,左腿由虚变实内收胯根沉下;同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杨式太极严根龙)
求杨式太极拳85式详细的教学视频
下面是永年李占英老师的杨氏85式太极拳精讲的视频:http://yunpan.cn/cFu6NeTNKMTsF 访问密码 1843点击链接,输入访问密码,即可下载。
85式杨式太极拳每天练几躺
这个没有规定,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作息时间等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每天至少练一遍吧,但是也不一定,每周有四到五天能保持每天练一遍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时间充裕,体力也没有问题,每天可以练3-6次,早、中、晚各练一到两次。如果再勤快一些,没听说有太极前辈一天练20遍的吗?总之,你看着办就行,没有硬性规定。
杨式太极拳108式和85式哪个实用
你讲的实用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从锻炼效果讲,两者都一样,不过85好学一点。如果从技击的角度讲,只练套路的话,都不实用。
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用法视频
八十五式杨式太极拳用法视频:网页链接。杨氏太极85式太极拳教程如下:1、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搬拦捶为杨式太极五捶之首,原地、进步、泄步,用法变化多端,据说杨无敌有18种用法,出手见红。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2、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气势,即内功或称之内劲。3、要做到坐腕;所谓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节微微上翘,但不可用力翘起。快:动作快,思维快 ,“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大:形如鹄,神如猫,力量大而集中。又曰,如饿虎扑食,山崩地裂。捷:因势而变,虚无缥缈,如影如风,拳打人不知。杨氏85式太极拳的要领:两足左右开立,平行分开,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不可前俯后仰;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杨式太极拳85式各动作叫什么?
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是第一式 预备势第二式 起势第三式 揽雀尾第四式 单鞭第五式 提手上势第六式 白鹤亮翅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第八式 手挥琵琶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 手挥琵琶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第十四式 十字手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 斜飞势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 海底针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第二十四式 转身撇身捶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第二十七式 单鞭第二十八式 云手第二十九式 单鞭第三十式高 探马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第三十二式 转身蹬脚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势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势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第四十九式 左右野马分鬃第五十式揽 雀尾第五十一式 单鞭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第五十四式 单鞭第五十五式 云手第五十六式 单鞭第五十七式 下势第五十八式 金鸡独立第五十九式 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 飞势第六十一式 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 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 海底针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芯第六十七式 进步搬拦捶第六十八式 上步揽雀尾第六十九式 单鞭第七十式 云手第七十一式 单鞭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 单鞭第七十七式 下势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第八十式转 身摆莲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第八十五式 收势
杨式太极拳85式和88式的区别
85式是由杨家第三代杨公澄甫定架的!88式是由李天骥在85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大同小异!
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课程简介
① 谁有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内功心法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 :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进,如何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软沉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内之劲道,如何打松净之劲,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经之动,如何能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如这样练下去,以后就有好的进步了。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在练时,稳静安舒,心神泰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面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 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闲,心神稳静。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 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这是太极拳的四步功夫。学者宜本此方向细细体会,才能练到妙处。 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但灵机是出于大脑神经,所乙太极拳的功夫,首要在稳静的基础上练功,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但所谓稳静者,是心神泰然之后,自然之中出来的真稳静,而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不是真静,就不能养大脑中枢神经,也就出不来特殊的灵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练太极拳的功夫,在预备势时,就一定要使身心稳静下来,真稳静下来之后再行出动。尤须注意的,是在动的时候,更要保持其稳静,不要将稳静的情形分散了,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记切记。 在动时,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腰脊率领,牵动四肢,绵绵软软,松松沉沉,势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将一趟太极拳形容出来,不是四肢局部之动,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坚持日日按时练功,不要间断,以后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在呼吸方面,务须深长,使呼吸趁着缓和的动作鼓荡,又要使缓和的动作,趁着呼吸的鼓荡开合,并须要作得自然而顺随,这才是正确的练法。稳静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长可以养气,久而久之,则神气自能充实,身体健康也自然增进。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击上所需要的柔软,而不是脚翘得特别高,腰折得特别弯,这样失掉了灵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软。因为这些不合生理的柔软,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击和健身方面,都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太极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软活柔动还是不够的,需要在这些软活柔动中作到均匀有沉着的心劲和雄伟的气势才够味。以上这情况,是要在练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再经老师详细的口传面授,说些比喻,作些示范,形容其气势,慢慢地悟会才会有的,而不是一言两语可以了事的,也非笔墨所能描绘。这种雄伟的气势及沉拳的心劲,是在身势气魄之内含而不露的,不是摆在外面的。以上这些情况,要有真的太极拳传授而又有功夫的人,才能鉴别出来的,如哪些毛手毛脚的太极拳家,是看不出来的。如他们看了,反以为是不好,或出些反对的言语,如说什么太慢了,或说架子太大了,或说太神化,太迷信了云云。所以说,凡是对某一项学识设有研究的人,就会发言不当。 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松软沉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找上下相随,是初步之练法。找轻灵绵软,是中乘之功夫。找虚无所有,才是最后的研究。盖轻灵仍有物也,如到虚无则无物也,则一切无不从心所欲,以达通玄通妙之境界。太极拳之虚无气势,在技击方面,其变化作用,其妙无穷。如遇刚劲来犯,可以使其捕风捉影;遇柔劲来犯,可以化之于无形,使对方找不着实地,摸不着重心,英雄无用武之地。 太极拳在前清咸丰时代,有些人称它为神拳。余以为这个名称很有道理。称神拳者,并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经之神,神气之神。一者是因在练功时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气;二者是在对手时,其动不是专靠肌肉的伸缩为主,而是以神经之动为主,其变化运用巧妙神奇,有令人不可测度之处,故称之为神拳。每练功夫,要细细的体会功夫中的精微奥妙。这种精微奥妙,是在思想之内心而不在手势之外面,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只靠操练还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须缓慢,必须稳静,如不缓慢稳静,就悟不出去,悟不进去,就找不着太极拳的味道。学者须特别注意。 ② 杨氏85式太极拳是怎样由来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是由杨家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晚年所创的“定型拳架”而来。宗师的“定型拳架”到底有多少式,时至今日,其各地门徒,在传承演练的招式及其风格上都不尽相同。如杨振铭先生(杨澄甫长子)、赵斌先生(杨澄甫侄外孙)、傅钟文先生(赵斌之妹夫)、分为85式;杨振基先生(杨澄甫次子)分为91式;杨振铎先生(杨澄甫三子)分为103式。杨澄甫宗师之高徒牛春明先生分为81式,崔毅士先生分为108式,李雅轩先生分为115式。虽然在计算动作的方法上和数量上,以及个别动作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在杨澄甫宗师1931年所著《太极拳使用法》和1934年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拳照和动作顺序上演变而来的。 路迪民先生就杨澄甫宗师的著作《太极拳使用法》(1931)和《太极拳体用大全》(1934)中拳势动作的排序做了校勘,指出《太极拳体用大全》中,刊登的杨澄甫晚年定型拳架,动作名称和顺序排列一共81式。而与赵斌先师所传85式比较有4处名称算法不同。第一处是杨澄甫宗师的第1式为“太极拳起势”,赵斌先师传的85式分为两个名称,即第1式为“预备式”和第2式为“起势”;第二处,杨澄甫宗师的第37式为“左右打虎式”,赵斌先师为第38式“左打虎式”和第39式“右打虎式”;剩下两处均为将两个“单鞭下势”分为“单鞭”和“下势”。这样81式加上4式的名称也就成了85式。在其他杨澄甫传的定型拳架中,有的将“左右搂膝拗步”分别计算为“左搂膝拗步”和“右搂膝拗步”,将“云手”的重复动作分解为“云手一”“云手二”“云手三”,将“野马分鬃”也做了左右的区分等等,因而在动作数量的计算方式上形成不同。由此可见,先师在定型拳架后,只是对动作的顺序做了精心安排,却并未具体规定如何计算和编号这些动作。 在传承过程中,不同老师的演练风格,对拳架的理解和体悟不同,因而在个别动作的练法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由“提手上势”接“白鹤亮翅”一动,有些老师侧重“肘击、肩靠、胯打”,有些老师侧重在旋转中右臂翻挑、上托,左臂下采,一下一上有海底捞月之势。因而也就造成了所谓的定型拳架的不同练法。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合理现象。由于杨澄甫宗师的亲族传人和门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杨澄甫定型拳架”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根据不同师承关系的发展,这些定型拳架在中国也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地域的传人,呕心沥血,在不同地区将传统杨式太极拳传播开来,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虽然这些拳架在风格形式上有所区别,但都源于或者继承于杨澄甫宗师的定型拳架,并且在实践中从内容和拳理上都丰富了杨式太极拳的体系,体现了大师们的智慧,也在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杨澄甫宗师定型拳架气势浑厚、舒展大方、立身中正、松活圆满、绵绵不断、轻灵沉稳的风格和特点。 杨澄甫宗师传承下来的,也并非只有“定型拳架”一种练法和套路。但是,为什么“定型拳架”在民国时期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追捧,以至于如今,它是流传最广,演练人数最多的一种杨式太极拳架呢?除了杨澄甫宗师及其门下弟子的努力和推广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套拳架所蕴含的内容本身。 杨家经三代研习,到了杨澄甫一代,对拳术已经有了深刻的体悟,并且总结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以及“习武救国,强族强种”的社会环境,亟需一种有效的、具有多功能的教学和练习方式,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因此,在其深厚的家学基础上,集中了杨家三代及其传人练拳和传拳经验,对杨式太极拳做了一定的改革,将杨家拳的精华和修炼要旨集中在一套训练体系当中。在宗师遗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除了有定型拳架的套路之外,还有单人、双人推手练习方法,有关于拳架技击招数的展现,在理论方面有“太极拳练习谈”和“太极拳十要”等心得。因而“定型”并非是一个拳架的定型,而是对杨式太极拳修炼方法,以及修炼体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可谓是杨家拳的集中体现和集大成者。【转自《感恩太极》】 ③ 85式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内功练法是怎样的 你已经上层到另一个层次了,我等凡人已经无法教导你 ④ 学习杨式85式太极拳有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套路 三个阶段:学练单式动作;在习练中找感觉、领悟要点;找拳友指点不断提高回。 ⑤ 练完一套杨式85式传统太极拳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练习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时,时间和节奏一直是困扰很多拳友的问题。虽然此问题非常简单,但就是因为杨澄甫宗师的著作里有“故练架子愈慢愈好”这几个字,大家一直很困惑。杨澄甫宗师说的“故练架子愈慢愈好”的“故”字是重点,是有先决条件的。因为当时很多习拳者对太极拳并不是很了解,不像现在一提起太极拳,不管是会练的还是不会练的,都知道太极拳是慢的。所以此说法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表述的,只不过没有顾忌到事态的发展和后果。再者,很多人不清楚杨澄甫宗师的著作都由他人代笔,因为宗师本人是疏于笔墨,连署名都由他人代笔,这就难免会在其著作中出现纰漏及遗憾。杨式太极拳正确时间上都是在22分钟左右。太极拳是慢的,但千万不能太慢,太慢会影响气息和血脉的流畅,影响动作的连绵不断,造成拳法迟钝呆滞。 ⑥ 学习杨式85式太极拳有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套路 三个阶段:学练单式动作;在习练中找感觉、领悟要点;找拳友指点不断提高。 ⑦ 杨式85式太极拳的口令 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其口令如下: 第一段 第一式-预备势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二段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段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 第四段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段 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六段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传统杨式太极拳 一、传统杨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风格 杨式太极拳为内家拳,其特点概括为“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慢”—练功以慢为主,呼吸自然;“内”—内练精气神为主;“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其拳势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心静体松、意随心动、中正安舒、轻柔沉稳、舒展大方。 (7)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课程简介扩展阅读: 杨式太极拳练习的基本方法 基本手型、手法 1、手型、手法。在练习太极拳时,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分别介绍如下: 拳:四指卷屈握拢,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紧,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势有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裆捶,还有打虎式、双峰贯耳、弯弓射虎之捶等八种捶法。 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缝稍离。掌分为2个类型约9种: 第一类型:坐腕立掌型,有5种掌法,立掌(如搂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揽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势转单鞭之过渡式)、俯掌(如白鹤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 第二类型:“直伸型”有4种掌法,垂掌(如预备式)、直掌(如单鞭过渡)、侧掌(如云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马的下方掌)等。易犯错误:五指并拢;掌心外挺,食指翘起。 勾:五指第一指关节自然捏拢屈腕,也称为吊手。易犯错误:屈腕僵硬,不松弛。 2、手法的动作说明。 (1)内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转。 (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 (3)缠绕:手臂自然运转的同时在空间弧形运转。 基本步型、腿法 1、步型。 弓步: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的超过脚尖,后腿微屈前蹬,脚尖向前倾斜45度,全脚着地,两脚横向距离约10—30厘米。 顺弓步:(如“单鞭”,左腿、有左手一顺或右手、右腿一顺)两脚横向距离约10—15厘米。 拗弓步:(如“搂膝拗步”,左腿与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时),两脚横向距离可以在15—30厘米之间。易犯错误:前脚尖外撇,膝与脚方向不一致,后腿挺劲绷的太直。 虚步:两腿屈膝,后脚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脚踏实,前腿微屈,脚尖或脚跟点地,两脚横向距离约5厘米左右。易犯错误:前腿膝部绷的太直;前后膝部由于腿力不足,形成过分内扣夹裆。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贴紧,臀部接近小腿,膝部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两脚着地。易犯错误:伸出的脚外侧掀起,蹲腿膝部向里裹扣成跪膝;上体前倾,导致突臀。 丁步: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在全脚着地的支撑腿上,另一脚前掌点地于支撑腿的内侧。易犯错误:脚尖点地。 独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膝高于胯根,小腿及脚尖自然向下微内收。易犯错误:支撑腿过屈或绷的太直。 2.腿法:主要有分、蹬、踢、拍、摆、踹、踩等。 ⑧ 杨式太极拳中,88式和传统的85式有什么不同 上面的老兄只回答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段文字是“太极风”的个人博客上的。 传统的杨式太极85式,是杨澄甫宗师在南下后根据南方人的特点在杨式传统的大架子上简化的,晚年定型。故没有一些跳跃的和幅度过大的动作。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跟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传统套路稍稍有点不一样。 88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在传统的85式上1956年简化创编的,是一套简化太极,同时一起还有24式。上面只是说了两者套路的名称,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动作的要求。简化是把太极的精华都去掉了。所以88式应该属于国家套路,和杨式太极区别开来。 ⑨ 85式太极拳的介绍 杨式太极拳85式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式太极拳85式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杨式太极拳85式就是老6路么
不是的,传统的杨式太极85式,是杨澄甫宗师在南下后根据南方人的特点在杨式传统的大架子上简化的,晚年定型。老六路是杨健侯秘传的,比较原滋原味。
杨式太极拳中,88式和传统的85式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杨式太极85式,是杨澄甫宗师在南下后根据南方人的特点在杨式传统的大架子上简化的,晚年定型。故没有一些跳跃的和幅度过大的动作。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跟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传统套路稍稍有点不一样。 88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在传统的85式上1956年简化创编的,是一套简化太极,同时一起还有24式。上面只是说了两者套路的名称,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动作的要求。简化是把太极的精华都去掉了。所以88式应该属于国家套路,和杨式太极区别开来。
杨式太极拳85式和103式有什么区别?不懂不要回答!请高手指点
杨式太极拳85式和103式的区别如下:1. 传人:杨氏太极拳85式的传人主要是杨家的亲戚傅家,而103式的传人是杨澄甫的儿子杨振铎在山西所传。2. 套路:虽然85式和103式都是杨氏太极拳,但它们的套路和拳势略有不同。3. 著作和作者:关于杨氏太极拳85式的著作主要有《杨氏太极拳》(85式),作者为傅钟文、周元龙、顾留馨。而杨氏太极拳103式的相关著作有《杨氏太极拳、剑、刀》(103式),作者为杨振铎。4. 嫡系传承:杨氏太极拳85式的传承主要来自傅家,包括傅钟文及其后代。而103式的传承是杨振铎家族,包括杨振铎的孙子杨军。总之,虽然杨氏太极拳85式和103式都源于杨氏太极拳,但它们在传人、套路、著作和作者以及嫡系传承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杨式太极拳85式各动作叫什么?
留个邮箱,传个动作名称及要领文件给你。。杨式太极拳85式动作名称杨氏太极拳85式动作名称第一式 1.预备式 第三十一式 31.左右分脚第二式 2.起势 第三十二式 32.转身左蹬脚第三式 3.揽雀尾 第三十三式 33.左右搂膝拗步第四式 4.单鞭 第三十四式 34.进步栽捶第五式 5.提手上势 第三十五式 35.翻身撇身捶第六式 6.白鹤亮势 第三十六式 36.进步搬拦捶第七式 7.左搂膝拗步 第三十七式 37.右蹬脚第八式 8.手挥琵琶 第三十八式 38.左打虎势第九式 9.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九式 39.右打虎势第十式 10.手挥琵琶 第四十式 40.回身右蹬脚第十二式 11.左搂膝拗步 第四十一式 41.双峰贯耳第十一式 12.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二式 42.左蹬脚第十三式 13.如封似闭 第四十三式 43.转身右蹬脚第十四式 14.十字手 第四十四式 44.进步搬拦捶第十五式 15.抱虎归山 第四十五式 45.如封似闭第十六式 16.肘底看捶 第四十六式 46.十字手第十七式 17.左右倒撵猴 第四十七式 47.抱虎归山第十八式 18.斜飞势 第四十八式 48.斜单鞭第十九式 19.提手上势 第四十九式 49.左右野马分鬃第二十式 20.白鹤亮势 第五十式 50.揽雀尾第二十一式 21.左搂膝拗步 第五十一式 51.单鞭第二十二式 22.海底针 第五十二式 52.玉女穿梭第二十三式 23.扇通背 第五十三式 53.揽雀尾第二十四式 24.撇身捶 第五十四式 54.单鞭第二十五式 25.进步搬拦捶 第五十五式 55.云手第二十六式 26.上步揽雀尾 第五十六式 56.单鞭第二十七式 27.单鞭 第五十七式 57.下势第二十八式 28.云手 第五十八式 58.金鸡独立第二十九式 29.单鞭 第五十九式 59.左右倒撵猴第三十式 30.高探马 第六十式 60.斜飞势第六十一式 61.提手上势 第七十七式 77.下势第六十二式 62.白鹤亮翅 第七十八式 78.上步七星第六十三式 63.十字摆莲腿 第七十九式 79.退步跨虎第六十四式 64.海底针 第八十式 80.转身摆莲第六十五式 65.扇通背 第八十一式 81.弯弓射虎第六十六式 66.转身白蛇吐信 第八十二式 82.进步搬拦捶第六十七式 67.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 83.如封似闭第六十八式 68.上步揽雀尾 第八十四式 84.十字手第六十九式 69.单鞭 第八十五式 85.收势第七十式 70.云手第七十一式 71.单鞭第七十二式 72.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 73.十字摆莲腿第七十四式 74.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 75.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 76.单鞭
杨式太极拳85式简介
简介:阴阳调和、通经活络、练精华气、练气还神、性命双修、天人合一、舒展大方、轻沉自然、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刚柔内含、形象工美。杨氏太极拳为河北上人杨露禅所创,为全世界流传最广、习者最众的拳种。杨氏太极85式经杨氏三代研习而定型,舒展飘逸,含蓄优雅,为人类强身健体、治疗疾病、延年益寿、陶冶情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拳路构思细腻,编排合理,全面完整,科学实用,使武术、保健、疗病三者自然结合。同时在处理一般动作与高难动作的协调安排上,都显得非常适当,使演练者自始至终,甚至连续练几趟,均感舒适、轻松愉悦。 杨式85式太极拳谱第一段: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如:预备起势揽雀尾)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如:单鞭提手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如: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再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u200b13.如封似闭u200b14.十字手第二段:15.抱虎归山u200b16.肘底看捶u200b17.左右倒辇猴18.斜飞式u200b19.提手上势u200b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拗步u200b22.海底针u200b23.扇通臂24.撇身捶u200b25.进步搬揽捶u200b26.揽雀尾27.单鞭u200b28.云手u200b29.单鞭30.高探马第三段:31.左右分脚u200b32.转身蹬脚u200b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u200b35.翻身撇身捶u200b36.进步搬拦捶37.右蹬脚u200b38.左打虎式u200b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u200b41.双峰贯耳u200b42.左蹬脚43.转身右蹬脚u200b44.上步搬揽捶u200b45.如封似闭跨虎46.十字手第四段:47.抱虎归山u200b48.斜单鞭u200b49.野马分鬃50.揽雀尾u200b51.单鞭u200b52.左右玉女穿梭53.上步揽雀尾u200b54.单鞭u200b55.云手56.单鞭u200b57.下势u200b第五段:58.金鸡独立u200b59.左右倒辇猴u200b60.斜飞式61.提手上势u200b62.白鹤亮翅u200b63.左搂膝拗步64.海底针u200b65.扇通臂u200b66.转身白蛇吐信67.上步搬揽捶u200b68.上步揽雀尾u200b69.单鞭70.云手u200b71.单鞭u200b72.高探马带穿第六段:73.十字腿u200b74.进步指裆捶u200b75.上步揽雀尾76.单鞭u200b77.下势u200b78.上步七星79.退步u200b80.转身摆莲u200b81.弯弓射虎82.上步搬揽捶u200b83.如封似闭u200b84.十字手85.收势
杨式太极拳85式是什么?
第一段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起式、第三式揽雀尾、第四式单鞭第五式提手上势、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二段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三段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十八式斜飞势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二十式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二十二式海底针第二十三式扇通背第四段第二十四式撇身捶、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第二十七式单鞭、第二十八式云手、第二十九式单鞭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五段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六段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第四十二式左蹬脚、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七段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第五十式揽雀尾、第五十一式单鞭、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三式揽雀尾、第五十四式单鞭、第五十五式云手第五十六式单鞭第八段第五十七式下势、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六十式斜飞势、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海底针、第六十五式扇通背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进步搬拦捶、第六十八式揽雀尾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单鞭第九段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七式下势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十段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第八十式转身摆莲、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第八十四式十字手第八十五式收式扩展资料:杨式太极传统85式内容简介1、杨式太极拳85式整个套路中有新招式49个,重复招式36个,共计85式2、《杨式太极传统85式拳》在详解演练技法时,一招一式务求准确到位,并结合人师多年米的理论与经验,对每一个动作步骤及要领都详加解说,务求形象直观动作解析图文并茂,招一式细致入微
杨式太极拳24式怎样下载
在56、优酷、土豆网下载一个客户端到自己的电脑上,然后搜到杨氏太极拳24式,点击下载即可,然后在相应的文件夹里即可找到下载的视频
简化24式太极拳,是陈式太极还是杨式太极?
是杨式的啊,就是简单版的杨式太极拳啊。不过杨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也就只多了几个动作而已。二十四式就是其中最基础的那些。
杨式太极拳24式的特点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风格: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