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张永林:国学文化与职场修炼

张永林老师张永林 注册讲师 11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6079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热爱国学并愿意学习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历经几千年的淬炼,经历无数古圣先贤的智慧沉淀下来的,不仅指导和影响这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全世界。作为一名中国人,不论是个人修身,外出打拼还是治理企业,都不能脱离本国的文化土壤,所以我们更应该学好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文化底蕴,一种对传统的继承,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营造学习中华文明的氛围,从而使我们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个人成长、治理企业、报效国家奠定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解读,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力求从:自我管理,沟通管理,团队管理,制度管理,人才管理等多维度为学员朋友们全面探讨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之道,以及中国文化在现代职场中的践行之道。让我们一起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从古圣先贤的坠当中去吸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参悟智慧,指导人生,明心见性、以道驭术、提升心性、拓展经营。

【课程收益】

1、个人素养提升。帮助员工实现道德修养增进、心态调整优化、文化底蕴增厚。

2、职场能力增强。尤其是沟通协作能力提升、领导力培养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提高。

3、职业发展助力。帮助员工明确清晰职业规划,增强职业竞争力,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们能够在共同的文化底蕴中找到共鸣,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还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更加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使命,从而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5、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管理者能够汲取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构建和谐的企业内部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和职业信念。

【课程对象】

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热爱国学并愿意学习者

【课程时长

2(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前 言:

一、被误解多年的国学智慧

1、“五四运动”之后国学误解萌发;

2、对国学最大的误解:表象:国学阻碍中国发展;实质:国人对文化自信心的丧失;

3、国学内容的误解。

二、国学热

1、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

2、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世人为什么学国学?

1、劫 浊

1)世风日下,人心变了;

2)欲求富贵养喜神,要想免祸取杀心;

3)心亡为忙。

4)守住一颗柔软的心;

5)心态决定命运;

6)组织中的阳光心态。

2、烦恼浊。

1)“身家性命”的见解;

2)“贫穷”的正确解读;

3)手机的困惑;

4)财务自由是为了身体更自由,心灵更自由;

5)爱你所选,选你所爱;

6)冥想:谁的心在午夜漂泊。

3、见 浊。

1)和谐文化。与天地合其德,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下和顺,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2)最好的教育是让人学会自我教育;

向外求,只能知书,向内学,才能达理;

3)“低头族”的悲哀;

4)《大学之道》——知止有定。

案例分析:十九大报告,习主席的定力;

5)止学的禅机;

6)仁:领导行为;

7)敬:爱岗敬业是员工行为。

8)“慎微”“慎始”“慎独”“谨小”“和善”“知几”的智慧;

案例分析:毛主席与洛桑活佛;成吉思汗与丘处机。

9)五伦八德。

10)恻隐之心、慈悲之心、仁爱之心,是人的本性;

视频案例解析:《文化的力量》;

4、命 浊。

1)倡导积极文化;

案例分析:《鸡蛋火腿肠的故事》

2)君子惜身,身心灵修炼;

3)君子三戒、三畏、九思;

案例分析:老总炒股的启示;收藏家的遭遇;

4)人与身体的阴阳平衡之道;

案例分析:国学中的酒文化、茶文化与生命的关系;

5、众生浊。

1)《老子》:气常,则妖,非人也。

案例分析:国货品牌的崛起;

2)好心态带来好风水;

3)动容貌,正颜色,出辞器;

案例分析:视频《亮剑》中的启示。

6、学习国学的目的——避浊归清。

1)学国学需要“悟”:开悟、顿悟、觉悟。

2)如何让五常正常——点亮心灯,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3)怎样点亮心灯——用爱点亮心灯;

4)团队体验:爱的力量。

二、国学中的职场规矩

1、《弟子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何为弟子?何为规?何为圣人?何为训?

2)规:规矩、规律、规则、规范、次序;

天规—天道、自然规律、顺应生存;

地规—法律、制度、规矩(企业制度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制度建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人规—礼仪、尊敬;

组织管理中的规矩及如何遵守;

3)圣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4)训:教其长,训其短;扬其善,隐其恶;扬长补短-中国人的智慧;

5)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唤起员工的羞耻心;

6)“精进”在职场的应用;

向善、向上、不放逸;

7)圣贤的教育:心性的教育,命运的教育,方向的教育,是人生终极的教育,是安身立命的教育;

2、修身心,行善德;

君子与小人;

视频案例解析:《为人十善》

3、孟子“四端说”;

4、修善六进阶。

三、国学中的孝企之道

1、孝道-中国人的信仰;

2、孝道与运势;

3、孝道与财富;

4、孝道与能量;

5、孝的内涵——不自私

6、与领导干事业就是行孝,企业也是家;

7、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8、心在哪里,命在哪里,提升心性,爱岗敬业。

9、国学智慧与家庭伦理

1)什么是“家”;

2)什么是“家风、家训”;

案例分析:曾国藩家风家训;

情景剧启示《朱子家训》;

3)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

案例分析:《两代人的账本》

4)腐败之祸多起于“萧墙之内”

管理好身边人、枕边人;

案例分析:《暖秋》;

5)生活中的家风与亲子教育

案例分析:红楼梦齐家失败。

四、国学文化与团队精神

1、悌:尊重,礼让恭谦在职场中的应用;

2、教育慎于始(教育员工的启示);

3、团队精神=牺牲精神;

案例分析:《建军大业》的牺牲精神;

团队中的付出精神、牺牲精神;

4、悌道-心中装着更多的人,破自我。做人有五种境界:

境界一、做让人讨厌的人;

境界二、做让人既不讨厌也不喜欢的人;

境界三、做让人喜欢的人;

境界四、做让人放心的人;

境界五、做让人依赖的人。

5、能量、心念、人格、觉知带来运势的转变;

6、人生修行八字诀:守念观心,觉醒忏正;

7、悌的内涵——不自我;

8、教练技术项目《我是对的》。

五、国学文化与职业素养

1、如何做到谨言;

保密的重要性和职业素养;

善护口业;

2、如何做到慎行;

领导与员工言行举止的规范性;

3、共振的力量;

团队之间的互相吸引、同频共振、有效沟通;

4、国学中的现场感;

国学中的职场礼仪修养;

5、谨道背后的力量:

能量1:时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行走坐卧,言谈举止——培养自控力;

能量2:从细节做到完美——培养做事的能力;

能量3: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被需要,关注事情、关注结果;

6、忠诚度与劳动;

员工忠诚度打造方法;

案例:员工离职“136”法则;

7、领导缩小自己,托起别人。

六、国学文化与契约精神

1、信:人言-信心、自信、信息、信任的禅机;

2、诚信的价值;

3、契约精神;

4、一诺千金、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的启示;

5、如何破解迷心导致的失信;

6、案例分析:季布-一诺千金;

视频解析《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

7、“正觉”的禅机。

张永林老师的其他课程

• 张永林: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课程背景】 1、传统文化复兴浪潮的推动。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国学热持续升温。从社会层面看,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使得国学智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受到关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思考如何将国学智慧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以顺应文化复兴的大趋势。 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企业员工对国学知识也有了更高的热情。例如,许多企业员工自发参与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学习小组等活动。这为在企业管理中引入国学智慧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企业可以利用员工的这种兴趣,更好地开展管理培训。 2、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需求。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西方管理理念,如科学管理、目标管理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逐渐发现单纯依靠西方管理理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注重制度和流程,可能会忽视员工的情感和价值观等软因素。 国学智慧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团队协作、领导艺术等方面的理念。例如,儒家的 “仁政” 思想可以启发管理者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发展;道家的 “无为而治” 理念可以帮助管理者把握管理的度,不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从而满足企业管理理念更新的需求。 3、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战略选择。现代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快速的技术变革、不确定的政策法规等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具智慧和灵活性的管理策略。 国学智慧中的战略思想,如《孙子兵法》中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指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好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和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竞争战略。同时,国学中的应变思维也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增强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忠诚度的内在要求。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国学智慧中的家族观念、集体主义等思想可以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例如,通过借鉴传统家族企业中的亲情文化,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大家庭,让员工产生归属感。 国学经典中关于诚信、忠诚等价值观的内容,如儒家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能够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的经营理念,同时也促使员工以忠诚和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凝聚力 【课程收益】 1、提升管理者领导素养和决策能力,使其更善于运用国学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团队潜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学习,管理者不仅能提升个人修养,还能构建更具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最终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优化企业管理策略,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忠诚度与凝聚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3、增强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其职业道德和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通过国学智慧的熏陶,员工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冷静与智慧,助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课程特色】 涵盖丰富的国学经典案例,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深入浅出地解析国学智慧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注重互动与实践,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员将国学精髓融入日常管理,提升综合素养,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学员不仅能掌握国学智慧的核心要义,还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课程对象】 适合企业董事长、总监理等高管和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负责人及有意提升管理水平的职场人士。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儒家思想与自我管理 1、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职场精英 1) 儒家人性学说对管理学的启示 人性善 人性恶 人性无善无恶 人性有善有恶 人性有人善有人恶 讨论:现代企业管理X、Y、Z理论与人性学说的关联是什么? 2) 儒家认为每个人是可以做到卓越 人皆可为尧舜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个体完善了,团队才能卓越 1) 格物致知 因果规律 周期规律 阴阳规律 讨论:明白宇宙三大规律对于我们调整职场心态有什么帮助呢? 2) 诚意正心 专注目标 结果导向 学习榜样 分析: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目标管理尤其需要做到儒家的诚意正心? 3) 慎独内省 规范心念 规范言语 规范行为 向内归因 讨论:为什么说“群龙无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国学中的职场规矩 1、何为弟子?何为规?何为圣人?何为训? 1)、弟子:追求上进的人; 2)、规:规矩、规律、规则、规范、次序; 天规—天道、自然规律、顺应生存; 地规—法律、制度、规矩(企业制度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制度建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人规—礼仪、尊敬; 3)、圣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4)、训:教其长,训其短;扬其善,隐其恶;扬长补短-中国人的智慧,老祖宗管理的核心——唤起羞耻心; 员工管理的启示; 5)、“精进”在职场的应用; 6)、组织管理中的规矩及如何遵守。 7)、圣贤的教育:心性的教育,命运的教育,方向的教育,是人生终极的教育,是安身立命的教育。 8)、修身心,行善德。 君子与小人; 君子的特征—三乐、三畏、三戒; 仁义-修身正德, 仁者爱人; 孟子智慧:善恶之辩,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人性无善无恶, 人性有善有恶, 人性有人善有人恶; 心之四端— 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 心性之学—尽心知性,良知良能,寡欲,内省,养气,人人皆可成圣人,人兽之别,修善六进阶。 三、国学中的孝企之道 1、孝道-中国人的信仰; 2、孝道与运势; 3、孝道与财富; 4、孝道与能量; 6、孝的内涵——不自私 孝从哪里来: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已的身体有伤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要去到哪里:光大自己,让自己成功,做最好的自己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7、与领导干事业就是行孝(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至孝治天下); 8、企业也是家,平台的重要性; 9、心在哪里,命在哪里,提升心性,爱岗敬业。 四、国学智慧与团队精神 1、悌:尊重,礼让恭谦在职场中的应用; 2、教育慎于始(教育员工的启示); 3、团队精神=牺牲精神; 案例分析:《建军大业》的牺牲精神; 团队中的付出精神、牺牲精神; 4、悌道-心中装着更多的人,破自我。做人有五种境界: 境界一、做让人讨厌的人; 境界二、做让人既不讨厌,也不喜欢的人; 境界三、做让人喜欢的人; 境界四、做让人放心的人; 境界五、做让人依赖的人。 5、能量、心念、人格、觉知带来运势的转变; 6、悌道中的阳光心态; 7、人生修行八字诀:守念观心,觉醒忏正; 8、悌的内涵——不自我。 五、国学智慧与职业素养 1、如何做到谨言; 保密的重要性和职业素养; 善护口业,管住嘴; 2、如何做到慎行; 领导与员工言行举止的规范性; 3、微习惯管理 强迫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把微习惯坚持下去; 微习惯需要积累; 微习惯养成的“三七法则”; 慎独:天道无私,用力须从根本处;圣言可畏,求安只在隐微中。 4、共振的力量; 团队之间的互相吸引、同频共振、有效沟通; 5、《弟子规》中的现场感; 国学中的职场礼仪修养; 6、谨道背后的力量: 能量1:时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行走坐卧,言谈举止——培养自控力; 能量2:从细节做到完美——培养做事的能力; 能量3: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被需要,关注事情、关注结果; 7、忠诚度与劳动; 员工忠诚度打造方法; 案例分析:员工离职“136”法则; 8、领导缩小自己,托起别人。 六、国学智慧与职场契约 1、信:人言-信心、自信、信息、信任的禅机; 2、诚信的价值; 3、契约精神; 4、一诺千金、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的启示; 5、如何破解迷心导致的失信; 6、案例分析:季布-一诺千金 视频《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 7、“正觉”的禅机。 Jiao:睡着了,心睡着了,用脑做事,昧良心; Jue:觉醒、觉悟、自觉、觉他、用心做事。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 所以我们的文化不是让你不求功,不求名,不求利,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七、国学智慧与和谐文化 1、爱众:广泛、博爱、无条件、天同覆地同载、宇宙万物是一体; 2、五伦关系解读及如何维系; 3、为人十善; 4、爱与喜欢,索取与付出; 5、爱的体验; 6、“不给别人填麻烦”的禅机; 7、泛爱众的心量和格局; 8、“和谐”的解读和应用; 9、背后的能量:凡是人我们都要对他有仁愛之心。
• 张永林:以廉政家风养清风正气
【课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风家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古圣先贤的家风家训,挖掘其内在价值,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廉洁自律的品格。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员理解和践行优良家风,从而在家庭和社会中营造清风正气的氛围。 【课程收益】 1、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深入理解家风家训的内涵,掌握传承和发扬优良家风的方法,促进家庭和谐。 3、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清风正气的理念,推动社会风气的正向发展。 4、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提升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效传播和践行廉洁文化。 【课程特色】 1、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贴近学员实际生活。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家风家训的经典案例,增强学习趣味性。 3、邀请资深专家和成功实践者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宝贵经验和心得,拓宽学员视野。 4、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见解和实际案例,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学习效果。 【课程对象】 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热爱国学并愿意学习者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什么是“家”; 1、“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情感和精神寄托的港湾。 2、“家”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爱、支持和理解,是传承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场所。 3、“家”的深入探讨:家庭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中的基石作用,进而更好地践行廉洁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二、什么是“家风”; 1、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2、家风体现:言行举止中、道德观念、生活习惯和处世之道。 3、家风的形成:受到传统文化、家族历史和个人修养的共同作用,是家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4、家风贡献: 促进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和文明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家风的特点 榜样性 社会性 传承性 三、什么是“家训”; 1、家训是家族或家庭内部传承的一种教育规范,用以指导后辈的行为和思想。 2、家训内容:通常包括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处世哲学以及生活智慧等。 3、家训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 4、家训的传承:家训往往以文字形式记录,代代相传,成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家训的实践:家训不仅在家庭内部得到践行,还能影响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表现。 四、好的家风家训有哪些? 1、向善; 2、尽孝道; 3、遵悌道 4、五伦八德...... 五、古圣先贤的家风家训 1、曾国藩家风家训; 2、司马光教子有方; 3、吉鸿昌不忘父训; 4、纪晓岚家教很严。 六、生活中的家风 1、生活中的家风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细节中: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谦逊有礼、勤俭节约等。 2、微小的行为,是对家训精神的践行和传承。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家风得以深入人心,成为家庭成员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4、生活中的家风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还对社会风气的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中国人的修身齐家 1、红楼梦齐家失败; 2、习仲勋家风。
• 张永林:《大道至拙》—— 曾国藩与领导统御之道
【课程背景】 《大道至拙》以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为线索,深入剖析了其在领导统御方面的独特智慧。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不仅在军事、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以其深厚的儒家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成为后世领导者学习的典范。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曾国藩领导思想的解读,帮助现代管理者汲取其管理智慧,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团队建设能力。课程内容涵盖曾国藩的内圣外王之道、用人识人策略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力求为学员提供一套系统的领导力提升方案。 【课程收益】 1. 深入理解曾国藩的领导哲学,掌握其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的方法。 2. 学习曾国藩的内圣外王之道,提升个人修养与领导力,实现内外兼修。 3. 掌握曾国藩的用人识人策略,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4. 通过曾国藩的实际案例,学习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5. 获得一套系统的领导力提升方案,适用于现代管理实践,助力职业发展。 【课程特色】 1. 系统性教学:课程内容结构严谨,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确保学员全面掌握曾国藩的领导智慧。 2. 案例分析:结合曾国藩生平的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互动式学习:设置讨论环节,鼓励学员分享自身管理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 专家解读:邀请知名管理学专家进行授课,提供权威视角和独到见解。 5. 实用工具:提供曾国藩管理思想的实用工具和模板,便于学员在工作中直接应用。 【课程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热爱传统文化的有志青年 【课程时长】 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内圣外王的成功心法 1、曾国藩是中国儒家成功的典范: 1)大学之道; 2)止学; 3)儒家文化直指人心; 4)格物致知 因果规律; 周期规律; 阴阳规律; 5)诚意正心 专注目标 结果导向 学习榜样 6)视频分享:大学精神; 7)曾国藩座右铭: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8)名人论曾国藩成功:习主席的实践论。 2、内圣 1)慎独处身,心境泰然; 2)曾国藩慎独的功夫; 3)内圣的四种境界; 4)曾国藩德才论:绵远无期,打破周期律; 5)修身心,行善德。 3、家规 1)曾家家规“八宝饭”; 2)十六字箴言家训; 3)职场“规矩”的解读; 4)案例分析:疫情下的“守规”; 5)曾家祖训对联的启示。 4、立志 1)曾国藩日记、读书与立志; 2)《了凡四训》对曾国藩的影响; 3)立志与命运; 4)视频解读:为人十善。 5、外王 1)自强不息; 2)持之以恒; 3)威信树立; 4)挺忍的力量; 5)做人三不; 6)散财精神; 7)以勤医惰,以慎医骄; 8)傲慢的恶果及根治法门。 6、敬恕 1)为人“四知”; 2)儒家“忠恕”的内涵; 3)曾国藩践行儒家“忠恕之道”的成果。 7、居官 1)知人晓事的智慧; 2)勤政爱民的笃行; 3)居官四败; 4)做好官的秘诀:清 慎 勤; 5)领导者品格; 6)领导者行为规范; 7)中庸之道; 8)领导者需要做好的九件事; 9)如何做个好下属? 10)约法三章; 11)晚场善收:勤、大、谦。 二、传世良言的用人识人 1、英才 1)量才适用,发挥专长; 2)勉强磨炼; 3)褒扬于公庭,归过于私室; 4)曾国藩八大识人术; 5)古代识人术; 6)《清史稿》曾国藩面相识人。 2、治人 1)得人四事; 2)峻法:立法不难,行法难; 3)乱世用重典,世用德政; 4)容人之量; 5)磨其锐,激其才。 结 尾 1、君子四大修养; 2、人生成功三境界。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