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1、传统文化复兴浪潮的推动。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国学热持续升温。从社会层面看,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使得国学智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受到关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思考如何将国学智慧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以顺应文化复兴的大趋势。
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企业员工对国学知识也有了更高的热情。例如,许多企业员工自发参与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学习小组等活动。这为在企业管理中引入国学智慧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企业可以利用员工的这种兴趣,更好地开展管理培训。
2、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需求。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侧重于西方管理理念,如科学管理、目标管理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逐渐发现单纯依靠西方管理理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注重制度和流程,可能会忽视员工的情感和价值观等软因素。
国学智慧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团队协作、领导艺术等方面的理念。例如,儒家的 “仁政” 思想可以启发管理者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发展;道家的 “无为而治” 理念可以帮助管理者把握管理的度,不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从而满足企业管理理念更新的需求。
3、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战略选择。现代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快速的技术变革、不确定的政策法规等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具智慧和灵活性的管理策略。
国学智慧中的战略思想,如《孙子兵法》中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以指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好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和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竞争战略。同时,国学中的应变思维也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增强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忠诚度的内在要求。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国学智慧中的家族观念、集体主义等思想可以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例如,通过借鉴传统家族企业中的亲情文化,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大家庭,让员工产生归属感。
国学经典中关于诚信、忠诚等价值观的内容,如儒家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能够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的经营理念,同时也促使员工以忠诚和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凝聚力
【课程收益】
1、提升管理者领导素养和决策能力,使其更善于运用国学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团队潜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学习,管理者不仅能提升个人修养,还能构建更具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最终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优化企业管理策略,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忠诚度与凝聚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3、增强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其职业道德和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通过国学智慧的熏陶,员工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冷静与智慧,助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课程特色】
涵盖丰富的国学经典案例,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深入浅出地解析国学智慧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课程注重互动与实践,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员将国学精髓融入日常管理,提升综合素养,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学员不仅能掌握国学智慧的核心要义,还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课程对象】
适合企业董事长、总监理等高管和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负责人及有意提升管理水平的职场人士。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儒家思想与自我管理
1、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职场精英
1) 儒家人性学说对管理学的启示
人性善
人性恶
人性无善无恶
人性有善有恶
人性有人善有人恶
讨论:现代企业管理X、Y、Z理论与人性学说的关联是什么?
2) 儒家认为每个人是可以做到卓越
人皆可为尧舜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个体完善了,团队才能卓越
1) 格物致知
因果规律
周期规律
阴阳规律
讨论:明白宇宙三大规律对于我们调整职场心态有什么帮助呢?
2) 诚意正心
专注目标
结果导向
学习榜样
分析: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目标管理尤其需要做到儒家的诚意正心?
3) 慎独内省
规范心念
规范言语
规范行为
向内归因
讨论:为什么说“群龙无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国学中的职场规矩
1、何为弟子?何为规?何为圣人?何为训?
1)、弟子:追求上进的人;
2)、规:规矩、规律、规则、规范、次序;
天规—天道、自然规律、顺应生存;
地规—法律、制度、规矩(企业制度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制度建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人规—礼仪、尊敬;
3)、圣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4)、训:教其长,训其短;扬其善,隐其恶;扬长补短-中国人的智慧,老祖宗管理的核心——唤起羞耻心;
员工管理的启示;
5)、“精进”在职场的应用;
6)、组织管理中的规矩及如何遵守。
7)、圣贤的教育:心性的教育,命运的教育,方向的教育,是人生终极的教育,是安身立命的教育。
8)、修身心,行善德。
君子与小人;
君子的特征—三乐、三畏、三戒;
仁义-修身正德, 仁者爱人;
孟子智慧:善恶之辩,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人性无善无恶, 人性有善有恶, 人性有人善有人恶;
心之四端— 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
心性之学—尽心知性,良知良能,寡欲,内省,养气,人人皆可成圣人,人兽之别,修善六进阶。
三、国学中的孝企之道
1、孝道-中国人的信仰;
2、孝道与运势;
3、孝道与财富;
4、孝道与能量;
6、孝的内涵——不自私
孝从哪里来: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已的身体有伤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要去到哪里:光大自己,让自己成功,做最好的自己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7、与领导干事业就是行孝(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至孝治天下);
8、企业也是家,平台的重要性;
9、心在哪里,命在哪里,提升心性,爱岗敬业。
四、国学智慧与团队精神
1、悌:尊重,礼让恭谦在职场中的应用;
2、教育慎于始(教育员工的启示);
3、团队精神=牺牲精神;
案例分析:《建军大业》的牺牲精神;
团队中的付出精神、牺牲精神;
4、悌道-心中装着更多的人,破自我。做人有五种境界:
境界一、做让人讨厌的人;
境界二、做让人既不讨厌,也不喜欢的人;
境界三、做让人喜欢的人;
境界四、做让人放心的人;
境界五、做让人依赖的人。
5、能量、心念、人格、觉知带来运势的转变;
6、悌道中的阳光心态;
7、人生修行八字诀:守念观心,觉醒忏正;
8、悌的内涵——不自我。
五、国学智慧与职业素养
1、如何做到谨言;
保密的重要性和职业素养;
善护口业,管住嘴;
2、如何做到慎行;
领导与员工言行举止的规范性;
3、微习惯管理
强迫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把微习惯坚持下去;
微习惯需要积累;
微习惯养成的“三七法则”;
慎独:天道无私,用力须从根本处;圣言可畏,求安只在隐微中。
4、共振的力量;
团队之间的互相吸引、同频共振、有效沟通;
5、《弟子规》中的现场感;
国学中的职场礼仪修养;
6、谨道背后的力量:
能量1:时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行走坐卧,言谈举止——培养自控力;
能量2:从细节做到完美——培养做事的能力;
能量3: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被需要,关注事情、关注结果;
7、忠诚度与劳动;
员工忠诚度打造方法;
案例分析:员工离职“136”法则;
8、领导缩小自己,托起别人。
六、国学智慧与职场契约
1、信:人言-信心、自信、信息、信任的禅机;
2、诚信的价值;
3、契约精神;
4、一诺千金、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的启示;
5、如何破解迷心导致的失信;
6、案例分析:季布-一诺千金
视频《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
7、“正觉”的禅机。
Jiao:睡着了,心睡着了,用脑做事,昧良心;
Jue:觉醒、觉悟、自觉、觉他、用心做事。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
所以我们的文化不是让你不求功,不求名,不求利,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七、国学智慧与和谐文化
1、爱众:广泛、博爱、无条件、天同覆地同载、宇宙万物是一体;
2、五伦关系解读及如何维系;
3、为人十善;
4、爱与喜欢,索取与付出;
5、爱的体验;
6、“不给别人填麻烦”的禅机;
7、泛爱众的心量和格局;
8、“和谐”的解读和应用;
9、背后的能量:凡是人我们都要对他有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