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投在线
-
以下是《细说三国》中对诸葛亮的记载,评价
这本书很好,如果你想了解三国人物,建议你买《细说三国》看看
诸葛亮在出山以前,是很普通的一个文士,对曹操并无恩
怨,和孙权这一边也没有什么联络,虽则他的胞兄诸葛瑾已经由
于孙权姐夫弘咨的介绍,在孙权身旁当了一名左参议之类的官。
诸葛亮究竟是那一省的人?我倘若说他不是河南省人,就
难免为万千的河南乡亲所不能宽恕。实际上,依照今日户籍办
法的规定,他应该是一位在河南省设有户籍的中国国民。
倘若严格地按照生在什么地方,才算是什么地方的人,那
末,他应该是山东人了。他的出生地,是(今日沂水县附近的)琅
邪郡阳都县。
更严格的算法,是算他的“近代祖先”,与“远代祖父”。他的
近代祖先,是诸城县的葛家。这诸城县的葛家,迁居到别的郡
县,喜欢自称“诸葛”。
他的最古的祖先,是河南东部的葛国的国君,曾经与商朝的
成汤作邻居,被成汤讨伐过。
所以,说来说去,他还是敝省河南的人。
也许,湖北省的朋友们会抗议。理由是,诸葛亮所住的“隆
中”不在别处,在湖北襄阳的西边郊外。
河南人的答复是:襄阳在当时离开我们的南阳太近。而且,
诸葛亮自己说过:“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诸葛亮从来不曾说过
“躬耕襄阳”啊!
然而,像诸葛亮这样我们都喜欢的人,就让他多兼几个省
籍,有什么不好呢?古希腊的大诗人荷马,不是曾经有过七个国
家声称荷马是它们的国民么?
诸葛亮之所以获得一千七百多年以来这么多人的喜欢,第
一大概是由于他既忠且勇且智。忠臣很多,勇将也不少,忠勇而
兼有计谋的,便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了。
他而且颇有文才。<隆中对>与<出师表>均足以确定他在中
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依我个人的愚见,他最感动我们的地方,是他对刘备的一份
死生不渝的义气。他明知由于荆州南郡之失与关羽之死,消灭
曹魏已不可能。然而他依然出兵六次(所谓“六出祁山”),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报
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
他另有一点十分可爱的地方,是长得漂亮,一表人才(他所
娶的太太传说极丑,倘若真是如此,那就更足以显出他的“伟
大”。我的父亲曾经告诉我:“诸葛亮娶一个丑太太,是十分聪明
的举动。否则,他就不能专心办公了。抗战期间我在重庆,有一
位热心的朋友向我建议,公开演讲时,说诸葛夫人是“三心牌”:
见面的时候恶心,摆在家里放心,想起来伤心。其实,诸葛夫人
并不难看,“难看”的谣言的主要来源,是黄承彦老太爷自己一封
信。黄老太爷在信中向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女儿,虽然长得难
看一些,却可以帮你做一些扫地煮饭之类的粗事。”谣言的另一
来源,可能是南阳的女孩子们或襄阳的女孩子们“同行相嫉”,见
到诸葛夫人嫁得了那么漂亮的小伙子,就妒火中烧,纷纷想象诸
葛夫人的毛病,例如太高了,太矮了;眼睛大得像驴子,或小得像
一条线;耳朵肥大像猪,或长长的像兔子;脸是马脸,又麻;或脸
是扁得像饼,鼻孔朝天,等等……这虽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
辞”,却可以说得上是“仇人心中出无盐”了)。
我应该把文章写得略为平淡一些。诸葛亮与他的夫人,未
必是一对堪比于孙策与桥大小姐,或周瑜与桥二小姐之“一对璧
人”;也未必是“郎才女貌”。至少是,郎才而女不太丑罢。
一般老百姓另有他们喜欢诸葛亮的原因:诸葛亮会呼风唤
雨(借东风),会制造自动的木牛流马,也会把周瑜气死,把王朗
骂死。这些,都是上了<三国演义>作者的当。
诸葛亮哪里会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呢?他也不曾制造出
不需人力推动的木牛流马;妙计他诚然有,而且很多,却未必每
一次都能胜利。总之,只是比起一般的文臣武将,较有能力而
已:不是天才,更不是“妖道”。
他生平不曾穿过那八卦袍,也没有不分寒暑,手摇鹅毛扇子
一柄。他头上戴的是不是有青丝带的帽子(纶巾),也大有问题。
最先说诸葛亮“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的,是<三才图
会>的著者王圻。王圻是明朝人。
宋朝的苏轼,认为“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是周瑜。苏轼
在他的“赤壁怀古”一首<念奴娇>词里写了:“遥想公瑾(周瑜)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比王圻早了好几百年,离开三国时代较近,似乎他说的
话要比王圻的“可靠”。却也未必。苏大先生的诗词好,文章好,
字也写得好。考据与考证的学问却常常有毛病。<赤壁赋>中的
赤壁,并不是当年周瑜对曹操打仗之时的赤壁。赋中有“东望夏
口,西望武昌”的话,把这两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也说得很不精确。
他在“赤壁怀古”的这一首词之中,说周瑜刚刚娶了“小乔”
不久。事实是,已经娶了她九年以上。
苏轼不曾注意到“赤壁之战”发生之时,并不是夏天,而是冬
天。周瑜不需要挥动他的“羽扇”。
那末,究竟是谁有“羽扇纶巾”?是宋朝苏轼所说的周瑜呢?
还是明朝王圻所说的诸葛亮呢?是不是王圻确有所本,而苏轼
并无所本?是不是王圻与苏轼都不过是“说说罢了”,没有下过
什么考据与考证的功夫?
倘若我们去请教京剧专家,他们的答复就很容易叫我们立
刻有“无可奈何的满意”。专家说:“历史是历史,戏是戏。”“羽扇
纶巾,诸葛亮在戏台上已经用了;就让他用下去罢。周瑜,有两
根野鸡毛插在头上,就不必也用羽扇纶巾了。”
京剧之中的诸葛亮是老生,而周瑜是小生。历史上的诸葛
亮却比周瑜小上七岁。当时,建安十三年,诸葛亮二十七岁,周
瑜三十四岁。
京剧之中的诸葛亮,嘴唇上挂了很长很多的黑颜色的胡子。
这个我当然反对,但是还可以容忍。周瑜呢了,一位盖世英雄,被
专家们插野鸡毛在他的头上,披了粉红色的袍子在他的身上,而
且逼着他用娘娘腔说“小生”式的湖北话,真正岂有此理!
诚然,“历史是历史,戏是戏”。但是,我们学历史的人从来
不敢糟蹋京剧家们的戏;为什么京剧家们老是喜欢歪曲我们的
历史呢?
乘此机会,我代表敝同行若于人对三家电视台的某一些历
史连续剧的制作人、编剧人、导播人、登广告的提倡人,同时附带
地提出相当严重的抗议。抗议什么呢?抗议你们把吕四娘送进
了少林寺,和许多和尚混在—起!也抗议你们把雍正皇帝也写
得年轻英俊,一度迷惑了吕四娘。对不起。
话归本题,我们还是谈谈诸葛亮罢。他家原姓葛,老家在徐
州琅邪郡诸县(山东诸城),迁居到阳都县(沂水)。他本人流落
到荆州南阳郡的邓县。汉朝的邓县故城一名“隆中”,不在今天
的河南,而在今天的湖北,襄阳县之西二十里。
他之所以流落,由于父亲诸葛珪早死,随了叔父诸葛玄到
(江西南昌)豫章郡。诸葛玄受刘表之任命,当过很短时间的豫
章太守;被曹操派来的朱皓赶走,去了襄阳闲住;不久,病死。诸
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失了依靠,就作了农夫,在“隆中”长住下来。
请葛亮住在隆中,所过的生活是地地道道、半耕半读的生
活。他不能不耕,因为叔父诸葛玄已死,他自己在刘表的衙门里
并无一官半职。他不能不读,因为志趣很远很大。
他读书的方法,是注重大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而不肯浪费
时间与精力在琐碎的、咬文嚼宇的“小题目”上。
几十年前,笔者曾经在巴黎请教过袁世斌(冠新>先生:“什
么样的人,才可以办大事?”袁先生说:“脑筋清楚,就可以办大
事。”我又问;“怎么样的脑筋,才算得是清楚?”袁先生说;“清楚,
就是有条理:懂得提纲挈领,把事情分出一个大小先后。”
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可能便是如袁先生所说:研究出事
情的大小先后,及其处理的方法。
他的三位同学,都和他不同,喜欢把书上的字句完全记住,
完全背得。这三位的姓名是:石韬、徐庶、孟建(他们的宇,是广
元、元直、公威。诸葛亮自己的字,是孔明)。
诸葛亮曾经看出这三位同学的志愿与能力,说他们将来可
以做官,做到刺史、大守(后来石韬果然做到太守、“守典农校
尉”。汉朝的“守”字等于民国初年的“署理”二字。如徐庶在长
坂坡之役以后,因老母留在樊城,落入曹军之手,而回到北方投
了曹操,在曹操下边做到了“右中郎将”与御史中丞。孟建做到
了凉州刺史、镇东将军)。
三位同学在当时问诸葛亮:“你自己的志愿与能力呢?”诸葛
亮不肯答复,只是笑而不言。
他们三人,尤其是徐庶,其实也并不是不知道诸葛亮的志愿
与能力。因为,他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管仲辅助齐桓
公尊王攘夷;乐毅把亡掉了一大半的燕国,完全恢复,而且占领
了齐国的十分之九。诸葛亮有志于使得汉朝中兴,于此可见)。
当时的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太狂妄。徐庶却深信诸葛亮确
有比得上管仲、乐毅的能力。
还有两个人,也很深信诸葛亮是天才。其中的一位姓崔,号
州平(名叫什么,现存的史料没有记载),是(河北省蠡县南边的)
博陵县人,避乱住在荆州。父亲崔烈是名士,可惜花了钱买司徒
与太尉的官位,声誉一落干丈。其后,因为大儿子崔钧参加了袁
绍的讨伐董卓运动,崔烈被董卓关在牢里;董卓死后,被释放;李
催来到长安,崔烈死于李催之手。崔州平是崔烈的小儿子。
诸葛亮的另一位知己,是长他一辈的亲戚、襄阳人庞德公。
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德公说:“诸葛亮好
比是一条卧龙”(睡着的龙,还不曾醒,醒了就会飞走)。
庞德公对于自己的侄儿庞统也很称许。说庞统是一只凤
雏。凤雏,就是雏凤,出生了不久的凤凰,将来前途无量。
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
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
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
(<三国演义>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
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
司马徽的经学、史学、子学,都有相当深的造诣。远方青年
走来跟他念书的颇有几位。知名的有向朗、尹默、李仁。这三人
都在刘备取得益州以后,做了重要的官:向朗当了几任太守,做
过诸葛亮下面的“丞相长史”,及光禄勋、左将军;尹默作过“劝学
从事”、太子仆射(教刘禅读<左传>;李仁的儿子李撰了尚书令
史、太子庶子、太子仆射(教刘禅的儿子)。
司马徽似乎不曾做过诸葛亮的老师,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是
师友之间;在年龄上比诸葛亮长半辈。
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里面说: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的,是
司马徽。刘备走到了司马徽家,专诚拜访,向司马徽请教对当时
的局势看法如何。司马徽说:“我不过是一个儒生,俗士,根本不
识时务。识得时务的,这里有卧龙与凤雏二人。”刘备进一步再
问:“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姓诸葛,名亮。
凤雏姓庞,名统。”
<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记载的与此不同:刘备驻屯在南阳郡
新野县,遇到徐庶,对徐庶十分器重。徐庶向刘备说:“有一位诸
葛亮,是睡在家里的一条龙。将军想不想见他?”刘备说:“你就
带他来见我罢。”徐庶说:“诸葛亮这个人,不是可以被我带来见
你的。你应该屈尊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便去拜访,前后拜访了三次(这三次,未必如<三
国演义>的作者所说,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刘备遇到了崔州平;
第二次诸葛亮又不在家,刘备在途中遇到了石广元与孟公威;到
了诸葛家.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离开诸葛家,遇到了诸
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最后,刘备在第三次拜访之时,才见到了诸
葛亮,畅谈“时务”。也许.刘备拜访了诸葛亮三次,三次都见到
了,而且也都畅谈了。第一次谈得就很“投机”,所以第二次再
来,第三次又来,前后谈了三次以后,诸葛亮完全说服了刘备,刘
备也说服了诸葛亮。刘备答应诸葛亮,采纳他所建议的政略与
战略;诸葛亮也答应了刘备,离开隆中的草庐,跟刘备去新野,从
此为他效劳,到死为止)。
《三国演义》关于三顾“茅庐”的描写,虽然极不正确而文笔
十分精彩,也连带地似乎不太费力而给读者一一介绍了请葛亮
的几位好友与岳父黄承彦、弟弟诸葛均。
《三国演义》中的“茅庐”,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称为“草
庐”。《出师表》中有这么几句话:“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卑微,学识
鄙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有了这《出师表》里的几句话作为证据,鱼豢在《魏略》之中
所说,就不攻自破。《魏略》说,不是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而是诸
葛亮到了刘备那里去“求见”。见了以后,刘备因为从来不认识
这个年轻的书生,对他不甚理睬。诸葛亮偏要留在客厅,到了别
的客人走了以后,他还不走。刘备仍旧不太睬他,而拿起一只刚
刚有人送来的髦牛尾巴,编结这尾巴上的毛作消遣。诸葛亮忍
耐不住,就很冒失地说:“将军有没有别的远大志愿,还是就这样
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于是,刘备才丢下髦牛尾巴,向请葛亮
说;“这是什么话?我哪里会以编结髦牛尾巴为满足呢?我不过
是弄着玩,解解闷而已。”诸葛亮说:“将军,你看镇南(镇南将军
刘表)比得上曹公吗?”刘备说:“不如。”诸葛亮又问:“您自己比
得上曹公吗?”刘备只得承认:“也不如。”
《魏略》的这一段对话,很像是《战国策》上策士的口气。很
容易叫人倍以为真。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自古以来,像刘备那样以一个爵为亭侯,官拜左将军,作过
徐州牧,年纪有了一大把的人,肯去拜访—个二十七岁,姓名“不
见经传”,毫无资历的年轻人诸葛亮,虽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
很不常有。这就是刘备非常人所及的地方。
诸葛亮在隆中,他在草庐里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已经被陈
寿浓缩在《诸葛亮传》之中。
他向刘备说:“自从有人发起讨伐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各据
一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其中,最厉害的是曹操。比起袁
绍来,曹操的名气小,兵少;他却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这
不仅是天意,或时机,人谋也有关系。曹操到了今天,兵有了一
百万;地位呢,掌握了朝廷,挟天于以令诸侯。刘将军,您是不可
以在这个时候和曹操较量短长的。”
诸葛亮继续说:“另一位不可以和他较量的人,是孙权。孙
家的人割据江东,已经有了‘三世"(陈寿所指的三世,是孙坚、孙
策、孙权。陈寿弄错。孙坚虽则是江东吴郡富春县人,却并不曾
有机会回到家乡,实行割据)。孙权这个人不仅有易于防守的地
盘(有长江之险),而且很得江东的民心。刘将军,您只可以和孙
权做朋友,不可以打他的主意。”
那末,该打谁的主意呢?该打刘表的主意。刘表有了这大
好的荆州,北有汉水、沔水;南有南海;向东,顺长江而下,通到吴
郡一带;向西,通到巴郡、蜀郡。刘表有了这可攻可守的荆州,却
毫无用武的能力。“刘将军,这似乎是老天爷安排好,给您做本
钱的。您是不是有兴趣呢?”
荆州以外,另有一个州,也是好地方,而主持该州的州牧比
刘表更无能力。这另外一州,是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与陕西南
部的益州;州牧刘璋是一个既糊涂而又懦弱的人。益州的土地
很肥沃,人民很殷实,刘璋却不懂得如何保存这一大片土地,照
顾那么殷实的人民。在益州的北部,汉中郡一带,有居心叵测的
张鲁,而刘璋不加防备。益州的才俊之士,早就想换掉刘璋,欢
迎一个配得上作他们的州牧的人了。
“刘将军,您不仅是汉室(景皇帝)的苗裔,而且信著于四海,
声望极高。您本人又喜欢交结英雄,思贤若渴。您便是一个配
得上到益州去作州牧的人。”
诸葛亮的结论是:倘若刘备能先取荆州,再占益州,便有了
立足点。然后把荆、益两州的内政办好,把边界的要害守好,西
和诸戎,南抚夷越(夷,指云南、贵州的各种夷人与苗族;越,指广
东、广西与越南的越人),同时“结好孙权”(与孙权结盟,建立友
好关系)。这样,便把脚跟站稳,可守可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
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
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把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
彻;也把刘备所应该采取的步骤,设计得有条不紊。
其后,刘备得到他的帮助,完全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先取
荆州,后取益州,然后荆、益两州的兵同时出动,用钳形攻势对曹
操作战。
可惜,一则是曹操来得太快,没有等到刘备拿下荆州就来;
二则是刘备依靠了孙权的力量才抵住了曹操,因此而不得不把
荆州的最好部分(武汉一带的)江夏郡与(江陵宜昌一带的)南
郡,让给了孙权;三则是虽然在周瑜死后,经过一番磨擦而向孙
权用长沙换得了南郡,命令关羽由南郡攻取襄阳樊城,吓得曹操
想放弃许县,刘备自己也攻占了汉中,对长安形成威胁。却不料
因此而引起孙权的嫉妒与害怕,背弃了同盟的誓言,出兵偷袭关
羽的后方,杀害关羽,酿成孙权、刘备二人在猇亭拼得你死我活!
诸葛亮的隆中方案,终成泡影。
这些,留待以后细说。
现在,我们应该说一说,诸葛亮参加了刘备的阵营之后,有
过什么表现?他在赤壁之役,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参加了刘备阵营.起先并没有立即获得什么重要的职位,
如所谓军师之类,因此也就不曾能够有什么惊人的表现(火烧博
望坡之事,与他无关)。
刘备自己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空头的“左将军”,虚有其号
的“宜城亭侯”,论实力仅有几千名兵士,在地位上仅是刘表所收
容的一员“客将”,既非州牧,亦非太守,新野一县也并非他的“防
区”,只是暂时的驻军之地。如此的一个刘备,怎么能给诸葛亮
什么官做呢?
诸葛亮在刘备的军营之中,倘若能有什么名义,也只能是所
谓“宾客”,相当于民国忉年的顾问、参议之流。
刘备对于这位二卜六七岁的宾客,确是十分器重,“情好日
密”,天天见面,谈个没完,老朋友关羽、张飞二人看不顺眼,说出
酸溜溜的话,刘备也就老实对这两人说:“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
水也”(封丁侯的人,自称为“孤”)。刘备请关羽、张飞以后不必
发牢骚;关、张二人也就乖乖地不再说什么了。
刘、关、张都不是“一介武夫,未尝学问”。刘备作过经学家
卢植的弟子,也就是大儒郑玄的再传弟子;关羽生平手不释卷,
喜欢读《左氏春秋》(俗名《春秋左传》);张飞呢,字写得极好,而
且也善画美人。诸葛亮书读得当然不会很少,却也未必读得比
刘、关、张三人都多。为什么刘备极喜欢与诸葛亮交谈呢?可能
是,诸葛亮长于分析,不仅言之有物,而且“头头是道”,对当前的
局势与随时发生的大小问题,“独具只眼”。
在这个最初的一两年,诸葛亮除了陪刘备闲谈以外,有没有
替刘备办过具体的事?我想,不会没有。像刘备这样作过州牧,
打过仗,经常掌握着若干人马而有志于“打天下”的人,是不至于
找到了人才而仅仅以谈谈为满足的。他当然有“用”这个人才之
意,否则不能有耐心和他一谈、再谈、天天谈。既然有意于“用”
这么一个人才,自然就必须先拿一些小事来“试试”他的能力了。
可惜,《三国志》的《刘备传》与《诸葛亮传》,均没有记载诸葛
亮被“试用”的经过。
《诸葛亮传》仅记载了刘琦向诸葛亮求救的故事。刘琦是刘
表的大儿子,失宠。得宠的,是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与刘琮的生
母,亦即刘琦的后母蔡氏。刘琦对自己的未来很焦虑,曾经向诸
葛亮请教了好几次,诸葛亮总是不肯给他出什么主意。最后,刘
琦骗诸葛亮上楼;上楼以后,刘琦叫人搬走了梯子,然后向诸葛
亮说:“今天你我二人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话从你的嘴里说出
来,只有我一个人的耳朵听进了去,机密得很。你现在可以说话
了罢?”刘琦的如此安排,在动机上确是为了保持机密,而不是有
意对诸葛亮威胁(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肯在威胁之下贡献妙计的
人)。
诸葛亮对刘琦轻描淡写地说出下面的几个字:“君不见申生
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左氏春秋》,很多人都念过,刘琦
自然念过,然而别人与刘琦念了这申生与重耳的故事,只把它当
作古时候申生与重耳的故事而已;诸葛亮念了,却懂得把这个故
事的教训应用到“今天”刘琦与刘琮的实际问题上来。
诸葛亮劝刘琦,不要蹈晋献公前妻之子太子申生的覆辙,坐
待骊姬宰割,应该效法公子重耳,出亡。不久,刘表的江夏(武
汉)太守黄祖,被孙权击败,阵亡。刘琦就向爸爸刘表求得了江
夏太守的位置,离开襄阳,逃出了刘表后妻蔡氏的魔掌。
- Chen
-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人开始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们开始对于自己所接受的长期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动摇,对史官的春秋笔法进行怀疑,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历史事物的完全不信任,这种倾向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有害处的。在本刊中,我们借用对诸葛亮这个三国著名人物的评价争论,想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需要的真实或许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一种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情引发的真实,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好恶来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也可以笑谈、戏说和大话历史,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有人说对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溯源于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中,提到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时,说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鲁迅并不是直接针对历史上的诸葛亮而进行评论,而是对于罗贯中小说中的孔明先生进行评价,历史和演义的分歧是很大的,这种分歧体现了小说家本身的立场、态度和喜好。所以对于塑造人物总是有类型化的倾向。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并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是历史人物、小说人物以及历史积淀下来人们对诸葛亮评价的综合体,这个诸葛亮已经不是他本人,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这里评论他,也不仅仅是评论这么一个历史人物,而是进行一种文化现象的评析。
现在的网络时代,也有不少网站在进行三国文化的整理、评价,自然对于诸葛亮这位三国时代的“完人”似的人物不会放过,本刊编辑在这一期百家争鸣中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针锋相对的对于诸葛亮进行了评价,相信大家看完这些文章,也会形成自己对诸葛亮,对三国,甚至对于历史如何评价的一种态度。下面是第一篇,以做抛砖。
诸葛亮是完人吗?
诸葛亮一直被看作古代士或者文人的典范,更有甚者被认作千古“第一大智人”,到了清代以后更被看作一代完人。但现在有不少人发现“盛名之下难符其实”,抛开演义不讲,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未这么高明,其才略在当时就显得平庸(苏东坡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更不要说和千年后辈出的人才比了,陈寿评价他是“管萧之亚匹也”应该是很恰当的。
那篇“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之所以很有反响,就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把孔明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把“第一完人”的形象扯得体无完肤。但畅快固是畅快,可是矫枉过正,此篇文字虽有水准却也有偏激的地方。特别是说诸葛亮不是政治家就不能让人信服.。
毋庸讳言,对三国演义里捧得很高的刘氏集团人物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因为他们的一些所谓英雄事迹大多是罗贯中虚构的,对孔明更是如此。他的大多“神机妙算”均史无所考。而其谨慎的个性也并不可以十分推崇。所以在看到揭示诸葛亮不是的文字很多人总是很畅快。但仔细想想孔明为什么受崇拜的真正原因——作为权臣生能鞠躬尽瘁,又独善其身;死又享有美名、得享宗庙;而其出生布衣却得到了明主三顾的厚爱,这样的人生不是古代所有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么。而作为托孤重臣全身全名可谓千古一人——从这个层面来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代完人,甚至可称千古完人了。
翻开历史上带兵重臣和君主之间的血腥事例太多了。不是象蒙恬或岳飞那样被君主妄杀,就是象曹操或赵匡胤那样篡逆。至于托孤之臣更是没有好下场,就算活着没事,死后也逃不掉。不是抄家灭门就是鞭尸的后果:远的霍光,近的张居正,多尔衮都是活例。而诸葛亮手握重兵又是托孤之臣,以上两者都占了。他连年同魏国交战,虽然忠心为国一片赤忱,然而战胜则声威愈胜,猜疑的人多;战败则丧师失地,弹劾之声难免。便是坐镇边疆保持不战不和也有大将蒙恬的前车之鉴。即使一片公心,处理稍有不当,不是被“逼上梁山”成为“乱臣贼子”,就是被人赶下台去,同样身败名裂——这几乎是许多权臣逃不过的结局。
而孔明是个例外,在十多年中,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上辅幼主、下安黎民,外据强敌、内修庶政。虽连年劳师动众,执法严峻,但民众并无怨言。刘备曾说过“取而代之”的话,但后来在他身上连周公所受的流言也从未发生过。说诸葛亮智谋超群我看就是表现在这里。这除了他可昭日月的忠心,开诚布公的处事态度外,和他处处谨慎的性格很有关系。平时他事必躬亲,深恐大权旁落;又恐手下的人办事不,怎么不要“食少事烦”,在发生失街亭这样的事后,不等别人弹劾他便自贬三级,杀掉了爱如己子的马谡。所有的这一切他要化费多少心血,又有多少难言的苦处。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我们只知道手摇羽扇、神采飞扬的诸葛亮,而历史的真实只能是处处谨小慎微,日日思虑过甚的孔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履险如夷。这样的孔明形象我们能从出师表中感觉得到。揽大权于一身又能杜绝流言的发生——这就是孔明最难得处,也是他成为千古“完人”的所在。但这里“完人”的“完”不是完美的意思,我认为应是“完身完名”之义。能做到这一点的权臣溯古至今好象就是他一人了。“盛名之下……”那篇说诸葛亮不是军事家也不是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亮可能不是,但亮肯定是伟大的政治家,伟大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诸葛亮能成为“完人”自有他难得之处,但也不能不提后主刘禅的难得。首先他是一个宽厚仁德之主,其次他的碌碌无为在这里可能是优点。试想如果后主一心要自己建功立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那他和独掌大权的诸葛亮必然势同水火。如他听信了小人的挑唆,其后果必不可想象。而在亮死后,后主的宽厚更为可贵。因为亮在世时,处处以相父自居,教导后主,把他什么都管住了,后主就是有不满也无可奈何。而亮死后,他完全可出出气,霍光和汉宣帝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说亮的坏话,有个叫李邈的就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陨没,盖宗室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客观说李邈把权臣和君主的关系说的很透彻,但就是因为对亮有微词,最后因此遭杀身之祸。而后主对诸葛亮的宽仁由此可见一斑。后世的其他君主可以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现在还有人对后主不给孔明建庙责怪他,就太苛求古人了。
可以说孔明的忠贞和谨慎,以及后主的无为和宽仁造就了千古“完人诸葛亮”。从一介布衣到出世为帝王师,这是科举时代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而诸葛亮本身的节操也确实让人敬仰,所以就是如今他的完美人生也使许多人神往。正是由于这个神往,人们把他看成偶像,把他捧到神坛上,于是加上许多智慧光芒也就不足为奇了。
谈诸葛亮的性格
关于诸葛亮的失误:军事上,用人上,处事上,太多了.我就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诸葛亮在性格上,是一个心胸比较狭隘,比较专断的人.
(一)任人唯亲不唯贤
诸葛亮所任用的人,大都原是自已的心腹或从荆州带来的"荆州班",而对原本西蜀的"东
州班"人士,和益州当地的土著人士,则不太重用.
例证:1.大家可以看看三国志中,蜀书那些提上名的大将,大多都是原来从荆州等带来的
,有一个数据(我不太记得了),好像说是蜀书益州人士的传只有十几个,而原荆州人士的传却
有五六十个.这还算"蜀志"吗?
例证:2.因为<出师表>的历史评价很高,"教育学家"们往往对他其中的糟粕避而不提.(
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以前存在的一大问题,要么全面肯定一个人,成神,要么全面否定一个人,
成奸.现在有所改观,比如评价毛主席,林彪)其实<出师表>中隐藏了,甚至直白地表现了许多
诸葛亮不恰当的所作所为,甚至任用唯亲,霸气凌人.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过一些人,比如郭攸之,蒋琬,费祎,向宠,等等.但事实
证明,这些人并没有多大的才能.论将才,向宠不比王平,廖化,以及许多刘禅手下的益州幕僚
;论文官,郭攸之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手笔,蒋,费也只能称得上是循吏而已,不能算能吏.当时
的蜀国(<出师表>时),人才还是不少的.诸葛亮却只提了这几个人,为什么?他们是诸葛亮的
心腹,是荆州带来的,是诸葛亮用来看住刘禅的.
而对于政治对手,诸葛亮却从不心软.魏延,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人,大家一定
熟悉,这暂且不提.我要谈另一个人.刘备托孤时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一个是李严.一个是
荆州原班人马,一个是益州投降人士.刘备此举意图十分明显.托孤之臣,显然今后就是国家
除皇帝外最重要的人了.李严也常常以托孤副手自居.也的确,他的军事才能远远高于诸葛亮
.(大家不要吃惊,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如此,不太会打仗的.治国之能人,治军之乱臣)对于这
样一个政治对手,诸葛亮当然不满意.最后,根基不如诸葛亮深的李严不敌诸葛亮,惨死于他
的手下.
(二)臣子"命令"主子
诸葛亮甚至连丞相,或者说连官都不配做.他在<出师表>中一上来就向刘禅提了很多要
求.注意,是要求,不是谏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妄自菲薄";"悉以咨之",然后又例举了上文提的那些人,实际上是强迫刘禅信任,任用他们.虽然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流芳千古的词句,但也掩盖不了他专断,凌于后主之上甚至轻视后主的蛛丝马迹.
大家可以搜一搜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刘禅--一个大气的政治家",写得很好,很客观.在
历史学角度,刘禅的评价是很高的,盖过他的老子,也盖过其它同时期的君主.从他和诸葛亮
的关系处理上可见一斑.这时候刘禅已经二十多岁了啊!不是小孩子了.诸葛亮怎么能这么命
令他做这个做那个呢?如果有人说因为他智商有问题,那是这人智商有问题,或者说轻信于小
说,没看过历史书籍.别的不提,单说刘备不止一个儿子,况且北地王刘谌贤明人人皆知,如果刘禅智商真有问题,刘备会不考虑蜀国的将来?
关于刘禅怎么以仁君的身份很好地处理和诸葛亮关系的,可以看一看我上面提的那篇网上的文章,我有空也会再写一篇专门关于刘禅的贴子,纠正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对刘禅的错误看法.
(三)鞠躬尽瘁的背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们广为传诵的一句话.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为什么累死?积劳成疾.
为什么积劳成疾?
打仗太累?天天在马上跑的武将(如赵云,马超,马岱,王平…都跟他差不了几岁)除了生
病的,那个不比他累?
想了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看来只有一个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国事操劳.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事无巨细,必亲自过目”,连军队的一个小小的帐目都要自己仔细
核对半天.
有必要吗?
是的,诸葛亮很勤勉.
但是,有人想过吗?这正是他信格上一个致命的缺陷:不信任别人.不肯放手任何一件小
事.
试想,算帐,算粮,需要一个将领,而且是军队的大将去做吗?你可以说他尽心尽责.但是
如果一个军队的指挥官每天都在处理这些事,一件都不放过的话,他的军队能打好仗吗?
这,说明了诸葛亮不相信别人,或者说,是他不相信自己?连自己任用的人,也不相信啊…
…
写到这里,该打住了.太长了.还有很多很多...
再带着我的话去看一遍三国演义,三国志吧----
其实,就连刘备也知道诸葛亮性格有缺陷,不善于打仗.历史上刘备打过的真实的战役(
不是那些演义作者瞎编的战斗),有几次是带诸葛亮去的?
入西蜀,没有.入吴,没有.这两次刘备生命中最大的战役,连诸葛亮影子几乎都找不到.
有人说:那当然啦,诸葛亮的任务更重----留守后方,保住国土呀!
呵呵,我反问一句:古今中外,你见过有哪个国家的军师参谋每逢大仗总是留守后方,而
不是在第一线指挥的,有吗?
不用我回答了.
就连刘备也知道,诸葛亮善于治国,而不善于打仗啊!
那,你知道吗?
毕竟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受罗贯中编著的,毛氏二父子大规模纂改(请允许我使用纂改
)的<三国演义>影响太深了!
而这些影响,大部分,都不是历史,都违反了历史(如三国演义贬低农民起义),甚至糟蹋
了历史!
- 阿里阿涅德
-
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人开始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们开始对于自己所接受的长期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动摇,对史官的春秋笔法进行怀疑,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历史事物的完全不信任,这种倾向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有害处的。在本刊中,我们借用对诸葛亮这个三国著名人物的评价争论,想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需要的真实或许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一种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情引发的真实,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好恶来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也可以笑谈、戏说和大话历史,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有人说对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溯源于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中,提到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时,说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鲁迅并不是直接针对历史上的诸葛亮而进行评论,而是对于罗贯中小说中的孔明先生进行评价,历史和演义的分歧是很大的,这种分歧体现了小说家本身的立场、态度和喜好。所以对于塑造人物总是有类型化的倾向。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并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是历史人物、小说人物以及历史积淀下来人们对诸葛亮评价的综合体,这个诸葛亮已经不是他本人,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这里评论他,也不仅仅是评论这么一个历史人物,而是进行一种文化现象的评析。
现在的网络时代,也有不少网站在进行三国文化的整理、评价,自然对于诸葛亮这位三国时代的“完人”似的人物不会放过,本刊编辑在这一期百家争鸣中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些文章针锋相对的对于诸葛亮进行了评价,相信大家看完这些文章,也会形成自己对诸葛亮,对三国,甚至对于历史如何评价的一种态度。下面是第一篇,以做抛砖。
诸葛亮是完人吗?
诸葛亮一直被看作古代士或者文人的典范,更有甚者被认作千古“第一大智人”,到了清代以后更被看作一代完人。但现在有不少人发现“盛名之下难符其实”,抛开演义不讲,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未这么高明,其才略在当时就显得平庸(苏东坡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更不要说和千年后辈出的人才比了,陈寿评价他是“管萧之亚匹也”应该是很恰当的。
那篇“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之所以很有反响,就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把孔明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把“第一完人”的形象扯得体无完肤。但畅快固是畅快,可是矫枉过正,此篇文字虽有水准却也有偏激的地方。特别是说诸葛亮不是政治家就不能让人信服.。
毋庸讳言,对三国演义里捧得很高的刘氏集团人物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因为他们的一些所谓英雄事迹大多是罗贯中虚构的,对孔明更是如此。他的大多“神机妙算”均史无所考。而其谨慎的个性也并不可以十分推崇。所以在看到揭示诸葛亮不是的文字很多人总是很畅快。但仔细想想孔明为什么受崇拜的真正原因——作为权臣生能鞠躬尽瘁,又独善其身;死又享有美名、得享宗庙;而其出生布衣却得到了明主三顾的厚爱,这样的人生不是古代所有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么。而作为托孤重臣全身全名可谓千古一人——从这个层面来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代完人,甚至可称千古完人了。
翻开历史上带兵重臣和君主之间的血腥事例太多了。不是象蒙恬或岳飞那样被君主妄杀,就是象曹操或赵匡胤那样篡逆。至于托孤之臣更是没有好下场,就算活着没事,死后也逃不掉。不是抄家灭门就是鞭尸的后果:远的霍光,近的张居正,多尔衮都是活例。而诸葛亮手握重兵又是托孤之臣,以上两者都占了。他连年同魏国交战,虽然忠心为国一片赤忱,然而战胜则声威愈胜,猜疑的人多;战败则丧师失地,弹劾之声难免。便是坐镇边疆保持不战不和也有大将蒙恬的前车之鉴。即使一片公心,处理稍有不当,不是被“逼上梁山”成为“乱臣贼子”,就是被人赶下台去,同样身败名裂——这几乎是许多权臣逃不过的结局。
而孔明是个例外,在十多年中,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上辅幼主、下安黎民,外据强敌、内修庶政。虽连年劳师动众,执法严峻,但民众并无怨言。刘备曾说过“取而代之”的话,但后来在他身上连周公所受的流言也从未发生过。说诸葛亮智谋超群我看就是表现在这里。这除了他可昭日月的忠心,开诚布公的处事态度外,和他处处谨慎的性格很有关系。平时他事必躬亲,深恐大权旁落;又恐手下的人办事不,怎么不要“食少事烦”,在发生失街亭这样的事后,不等别人弹劾他便自贬三级,杀掉了爱如己子的马谡。所有的这一切他要化费多少心血,又有多少难言的苦处。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我们只知道手摇羽扇、神采飞扬的诸葛亮,而历史的真实只能是处处谨小慎微,日日思虑过甚的孔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履险如夷。这样的孔明形象我们能从出师表中感觉得到。揽大权于一身又能杜绝流言的发生——这就是孔明最难得处,也是他成为千古“完人”的所在。但这里“完人”的“完”不是完美的意思,我认为应是“完身完名”之义。能做到这一点的权臣溯古至今好象就是他一人了。“盛名之下……”那篇说诸葛亮不是军事家也不是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亮可能不是,但亮肯定是伟大的政治家,伟大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诸葛亮能成为“完人”自有他难得之处,但也不能不提后主刘禅的难得。首先他是一个宽厚仁德之主,其次他的碌碌无为在这里可能是优点。试想如果后主一心要自己建功立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那他和独掌大权的诸葛亮必然势同水火。如他听信了小人的挑唆,其后果必不可想象。而在亮死后,后主的宽厚更为可贵。因为亮在世时,处处以相父自居,教导后主,把他什么都管住了,后主就是有不满也无可奈何。而亮死后,他完全可出出气,霍光和汉宣帝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当时也不是没有人说亮的坏话,有个叫李邈的就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陨没,盖宗室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客观说李邈把权臣和君主的关系说的很透彻,但就是因为对亮有微词,最后因此遭杀身之祸。而后主对诸葛亮的宽仁由此可见一斑。后世的其他君主可以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现在还有人对后主不给孔明建庙责怪他,就太苛求古人了。
可以说孔明的忠贞和谨慎,以及后主的无为和宽仁造就了千古“完人诸葛亮”。从一介布衣到出世为帝王师,这是科举时代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而诸葛亮本身的节操也确实让人敬仰,所以就是如今他的完美人生也使许多人神往。正是由于这个神往,人们把他看成偶像,把他捧到神坛上,于是加上许多智慧光芒也就不足为奇了。
谈诸葛亮的性格
关于诸葛亮的失误:军事上,用人上,处事上,太多了.我就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诸葛亮在性格上,是一个心胸比较狭隘,比较专断的人.
(一)任人唯亲不唯贤
诸葛亮所任用的人,大都原是自已的心腹或从荆州带来的"荆州班",而对原本西蜀的"东
州班"人士,和益州当地的土著人士,则不太重用.
例证:1.大家可以看看三国志中,蜀书那些提上名的大将,大多都是原来从荆州等带来的
,有一个数据(我不太记得了),好像说是蜀书益州人士的传只有十几个,而原荆州人士的传却
有五六十个.这还算"蜀志"吗?
例证:2.因为<出师表>的历史评价很高,"教育学家"们往往对他其中的糟粕避而不提.(
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以前存在的一大问题,要么全面肯定一个人,成神,要么全面否定一个人,
成奸.现在有所改观,比如评价毛主席,林彪)其实<出师表>中隐藏了,甚至直白地表现了许多
诸葛亮不恰当的所作所为,甚至任用唯亲,霸气凌人.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过一些人,比如郭攸之,蒋琬,费祎,向宠,等等.但事实
证明,这些人并没有多大的才能.论将才,向宠不比王平,廖化,以及许多刘禅手下的益州幕僚
;论文官,郭攸之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手笔,蒋,费也只能称得上是循吏而已,不能算能吏.当时
的蜀国(<出师表>时),人才还是不少的.诸葛亮却只提了这几个人,为什么?他们是诸葛亮的
心腹,是荆州带来的,是诸葛亮用来看住刘禅的.
而对于政治对手,诸葛亮却从不心软.魏延,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人,大家一定
熟悉,这暂且不提.我要谈另一个人.刘备托孤时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一个是李严.一个是
荆州原班人马,一个是益州投降人士.刘备此举意图十分明显.托孤之臣,显然今后就是国家
除皇帝外最重要的人了.李严也常常以托孤副手自居.也的确,他的军事才能远远高于诸葛亮
.(大家不要吃惊,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如此,不太会打仗的.治国之能人,治军之乱臣)对于这
样一个政治对手,诸葛亮当然不满意.最后,根基不如诸葛亮深的李严不敌诸葛亮,惨死于他
的手下.
(二)臣子"命令"主子
诸葛亮甚至连丞相,或者说连官都不配做.他在<出师表>中一上来就向刘禅提了很多要
求.注意,是要求,不是谏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妄自菲薄";"悉以咨之",然后又例举了上文提的那些人,实际上是强迫刘禅信任,任用他们.虽然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流芳千古的词句,但也掩盖不了他专断,凌于后主之上甚至轻视后主的蛛丝马迹.
大家可以搜一搜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刘禅--一个大气的政治家",写得很好,很客观.在
历史学角度,刘禅的评价是很高的,盖过他的老子,也盖过其它同时期的君主.从他和诸葛亮
的关系处理上可见一斑.这时候刘禅已经二十多岁了啊!不是小孩子了.诸葛亮怎么能这么命
令他做这个做那个呢?如果有人说因为他智商有问题,那是这人智商有问题,或者说轻信于小
说,没看过历史书籍.别的不提,单说刘备不止一个儿子,况且北地王刘谌贤明人人皆知,如果刘禅智商真有问题,刘备会不考虑蜀国的将来?
关于刘禅怎么以仁君的身份很好地处理和诸葛亮关系的,可以看一看我上面提的那篇网上的文章,我有空也会再写一篇专门关于刘禅的贴子,纠正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对刘禅的错误看法.
(三)鞠躬尽瘁的背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人们广为传诵的一句话.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为什么累死?积劳成疾.
为什么积劳成疾?
打仗太累?天天在马上跑的武将(如赵云,马超,马岱,王平…都跟他差不了几岁)除了生
病的,那个不比他累?
想了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看来只有一个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国事操劳.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事无巨细,必亲自过目”,连军队的一个小小的帐目都要自己仔细
核对半天.
有必要吗?
是的,诸葛亮很勤勉.
但是,有人想过吗?这正是他信格上一个致命的缺陷:不信任别人.不肯放手任何一件小
事.
试想,算帐,算粮,需要一个将领,而且是军队的大将去做吗?你可以说他尽心尽责.但是
如果一个军队的指挥官每天都在处理这些事,一件都不放过的话,他的军队能打好仗吗?
这,说明了诸葛亮不相信别人,或者说,是他不相信自己?连自己任用的人,也不相信啊…
…
- 床单格子
-
颠覆历史已经成了今天历史学家及其爱好者的特征,为什么?因为有许多历史人物已经被评了百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颠覆历史,不和传统的历史评价唱反调,如何能一鸣惊人,如何能引人瞩目。所以,过去说不好的历史人物,我一定要为他找一些好处(比如对隋炀帝、对秦桧、对李鸿章);过去说好的历史人物,我也一定要找点毛病出来(比如对岳飞、对诸葛亮)。于是,历史学界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历史学家们也照样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只是,历史真的可以随意颠覆来颠覆去吗?
在评说诸葛亮之前,须先批驳“wmj007 (高级经理 七级)”和“zjydzxxshisui(秀才 三级)”从网上下载的那篇烂文的胡言乱语:
首先,文中说“根基不如诸葛亮深的李严不敌诸葛亮,惨死于他的手下”。而《三国志*李严传》明确记载:“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暂且不论诸葛亮、李严孰是孰非,但就二人去世的时间顺序而言,诸葛在前李在后,怎么会有“李严惨死在诸葛亮手下”这一说呢?
其次,烂文对诸葛亮在《出师表》(前)中推荐郭攸之、蒋琬、费祎、向宠也大放厥词,认为这是诸葛亮只重用荆州旧臣。其实,只要读过《三国志》的人就知道,这里,只有蒋宛是从荆州入川的,向宠的父亲虽是荆州旧部,但他本人基本上是在川中长大成人的,而费祎根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西蜀人(他的族姑奶奶是刘璋的母亲);况且,作为首辅大臣,荐贤任能是其职责,而批准权则是掌握在皇帝手里,怎么就成了“臣子命令主子”呢?
烂文对诸葛亮推荐向宠不满,认为他不如王平、廖化,说明文章的作者及抄袭者缺乏起码的阅读能力:向宠是否真的不如王、廖姑且不说,王平、廖化是诸葛亮要带着从军征伐的,举荐留守下来的向宠有何不妥?王平是刘备征汉中是从曹营收服的降将、廖化随刘备的资历比诸葛亮还要老,如果举荐他们,是不是更要说诸葛亮不信任西蜀旧臣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至于烂文提到什么“李严...的军事才能远远高于诸葛亮”更是不值一驳的谰言。
为了贬低诸葛亮,烂文又祭出了所谓军事才能:“诸葛亮...不善于打仗.历史上刘备打过的真实的战役...有几次是带诸葛亮去的? 入西蜀,没有.入吴,没有.”果真如此吗?还是引《三国志》文:
“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是入吴没有诸葛亮?
刘备攻取西蜀,在进攻雒县城时庞统被流失射杀,“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三国志*赵云传》,这是入西蜀没有诸葛亮?
这样的烂文我懒得再批驳下去了,只是希望“wmj007”、“zjydzxxshisui”两位再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时不要完全咽下,而是至少要检验一下有没有病菌。
接下来我就极简单的谈谈如何看诸葛亮:
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里,提到三国时代的大“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诗人),一是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这样的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
关于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外交才能,举世公认,没必要再啰嗦。这里,我只想谈谈经常为一些总想从鸡蛋里挑骨头的人所诟病的所谓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问题。
这些人(包括那个现在火得不可一世的易中天)根据陈寿《三国志》里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便如获至宝,以此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实在荒唐得很。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明白,作为西晋臣子,如果不这样说,那末,他将置其主子——宣帝司马懿于何地?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通过司马懿之口夸赞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
还有人动不动就抬出郭嘉、贾诩、周瑜等和诸葛亮“抗衡”,但他们真的能“抗衡”得过吗?
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阻止了他。其实,袁绍阵营中的田丰、沮授甚至吕布手下的陈宫,都不比郭嘉差,他们遇事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议也都准确、很好,但无奈袁绍、吕布均非明主,所以这几个谋臣的才能被后人忽略了。更何况,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
自从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说了句“在我看来,贾诩大概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就被一些“易粉”奉若圣经。其实,他们不知道,易中天在央视网上聊天、被三国迷质疑时曾回答道:“贾诩是聪明,而诸葛亮是智慧。”
贾诩是小聪明,孔明是大智慧:贾诩有奶便是娘,不辨忠奸,孔明天下为己任,义薄云天;曹操用贾诩,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片刻难离;贾诩对曹操,有计便说,无计可缄口,孔明对刘备,事必躬亲,无不亲历为。和郭嘉等其他谋士一样,贾诩有主意,他就可以献给其主人,没有,他就不说话。比如,曹操征宛城破张绣,贾诩除了献投降计外,别无良策;张绣叛曹后依附刘表,曹操前往征伐,又大破之,贾诩同样束手无策。曹操因吕布袭许都而撤兵,此时的贾诩灵感来了,这便有了“贾文和料敌决胜”(对此,《三国演义》的描写和《三国志》基本相同)。易中天为什么只提他后面的“料敌决胜”却避而不谈他前面的无计可施呢?
尤其是,郭嘉也好、贾诩也好还是其他什么谋士也好,他们既没有举世公认的军事理论专著(如孙武),有没有统领兵马实际作战的经历,怎么好意思捧他们为军事奇才呢?
至于周瑜呢?除了赤壁之战外,他打过多少硬仗?对手有多少硬角色?即使是赤壁之战,也不是他独自打的: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先主与吴军水陆…,曹公引归。”——《三国志*先主传》;
“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三国志*诸葛亮传》;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三国志*吴主传》;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三国志*周瑜传》无论从哪个资料看,赤壁之战都不是周瑜单独打的。周瑜功劳确大,但不能全都算在他头上。
再看诸葛亮,不仅有《将苑》、《南征》、《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军事理论著述,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弓箭等军事武器器材;不仅帮助刘备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更以书生身份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他与之作战的对手都十分强大,曹魏集团自不必说,就是益州刘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几代的地头蛇,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而诸葛亮仍能助刘备战而胜之(取川蜀庞统有功,但他过早阵亡。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诸葛亮),这岂是“军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
有些人总是讲这个胜仗是刘备打的,那个胜仗是刘备打的,可为什么不想想,在得到孔明之前,刘备东投西靠,如丧家之犬;得孔明之后,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难道是他在得了孔明之后突然自己脑袋开了窍而与孔明没有关系吗?
比如,火烧博望,有人说是刘备干的,与诸葛亮无关,因为诸葛亮那时还没出山呢?果真如此吗?《裴松之注*三国志》记:“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也就是说,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而“(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同上),夏侯敦、于禁败于博望应该是在曹操北征乌丸之后,如何能肯定地说火烧博望于诸葛亮无关呢?
让我们看看世人是如何评价刘备与诸葛亮的:《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徵士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何为不济也?"”一个“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的人,居然终成鼎立三足之一,诸葛亮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可想而知!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说过:“...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那末,为什么后来他未待“天下有变”就急于出击曹魏呢?有人说,这是诸葛亮自恃才能穷兵黩武。但我不这样看: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天下尽知这是个昏庸的皇帝。有诸葛亮在,刘蜀固然可以自保,但一旦诸葛亮去世,则刘蜀必然成为别人(或曹魏、或孙吴)的口中食、囊中物,这一点也是天下尽知。因此,诸葛亮必须要赶在自己在世时完成统一大业,即使力所不殆也要勉为其难以求一逞。即所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后出师表》)。
明了了这一点,对诸葛亮以最弱小的刘蜀却频繁征讨最强大的曹魏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但弱小蜀汉终究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对此,《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应该说这个看法是比较准确的。然而,有些人(包括那个“wmj007”下载的烂文作者)却因此讲诸葛亮是什么“治军之乱臣”,真是一派胡言!
拿破仑先有法俄战争之败,最后的滑铁卢战役使其再无回天之力,但全世界没有人否定他军事家的地位;
纵观曹操一生,尽管有众多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但也打了不少败仗,特别是灭袁绍、收荆州之后,其实力已是天下第一,尽管如此,还是遭遇了赤壁惨败,以后又在征汉中的作战中折损了大将夏侯渊,失利于刘备。却没人因此否认曹操军事家的地位;
而诸葛亮完全凭着自己个人的智慧,统帅千军万马东征西讨,更多的时候都处于以弱敌强之势,却依然能攻城略地斩将夺隘进退自如,怎么就“军事才能平平”呢?这也太双重标准了吧。
更何况,北伐果真无功吗?第一次北伐夺得三郡,虽然得而复失但迁徙人口入汉中扩充了国力;第二次北伐进退有度,因故退兵时斩敌大将王双,令魏军望而却步不敢进逼;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二郡扩展了蜀汉的版图;第四次曹魏强势攻蜀,诸葛亮以弱抗强,举重若轻潇洒御敌,轻松击退司马懿入寇;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杀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如果不是“星落秋风五丈原”,最终的胜负还很难说呢。
让我们看看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中途去世,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诸葛亮。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他顺便对司马懿和孔明作了比较,得出了客观的评价。
至于有些人认为诸葛亮的声誉是被《三国演义》捧起来的,更是荒唐之极。说这话的人,既没有起码的历史常识,又没有起码的文学常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给诸葛亮这样高评价的人是谁,诗圣杜甫。难道唐朝的杜甫也会受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游过成都《武侯祠》的人都知道它门前有座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的作者斐度是中唐时期功绩卓著的名宰相;书写者柳公绰是柳公权的哥哥,也是位大书法家,刻碑者鲁建是当时碑刻者中的绝顶高手。因文、书、刻历来为人们称绝,所以此碑被称为“三绝碑”。如此兴师动众,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碑文言道:“尚父(姜子牙)作周,阿衡(伊尹)佐商,兼齐管、晏,总汉萧、张,异代而生,易地而理,遭遇丰约,亦皆然矣。”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与其说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如说罗贯中、毛宗岗等人受了前人的影响更确切。因为,毕竟人家生活的年代比我们距三国时代近了好几百年。
最后,我用杜甫的另一首咏颂诸葛亮的诗《咏怀古迹五首之五》结束本文吧:“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volcanoVol
-
诸葛亮,古今中外,闻名遐迩。提起他的名字,就是民族智慧的象征,鞠躬尽瘁的典范。
诸葛亮的一生,表现了忠诚、勤勉、开明、智慧。其中我最佩服他的忠诚与智慧。
忠诚,是诸葛亮最大的特点。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言听计从的信任,他在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走夏口时全心辅佐这位危主,毫无二心。竟使刘备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为由,在公元221年称帝,史称“蜀汉”。在刘禅登基后,他更是忠到了愚忠的地步。他将刘禅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这并非夺权,而是在尽一个“相父”的忠。而且他的儿子诸葛瞻与孙子诸葛尚亦不辱先祖之英名,面对强敌临危不惧,愤然冲入敌阵,直至战死。三代忠烈,皆为“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诸葛亮的成就使他几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词。
他年少便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虽隐居于卧龙岗却洞悉天下之事,做出了流传后事的“隆中对”。在群雄并起之时,他慧眼识主佐刘备,在刘备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之时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火烧出了刘备的霸业。他舌战群儒,才压东吴九郡八十一州,联吴抗曹。谈笑之间,八十三万曹军灰飞烟灭。争汉中,安邦定国;平南蛮,扩大疆土,都无不闪耀着其智慧的光芒。诸葛亮无愧于一个军事战略家,虽一生戎马倥偬,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谋略盖世、料事如神,机警过人,思维敏捷,不愧是羽扇纶巾智多星。
诸葛亮的一生,既壮烈,也有遗憾。而他能扎根在我的心中,是因为他的宏才大略和他那一颗无比正直、善良、诚实的心,这也正是我崇拜他的原因。我永远记住他,永远为我们民族曾出现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道德家而自豪。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不免留有遗憾的悲壮之士。
- 余辉
-
人们对诸葛孔明的崇拜就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神化。
很多很神的事都不是他做的,不过我依然喜欢他,
仁者无惑,知者无忧,勇者无忧。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以我浅薄的知识来说,
诸葛亮的文采不错,有<出师表>为证
谋略不错,"空城计"为证
人缘不错,庞统为证;流传千古为证
领导能力不错,刘禅为证
口才非常好,周渝为证
长相不是很好,其妻为证
- 真颛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觉得他是联明的人
大气的人
有气魄的人
有眼光的人
非常厉害的人
是一个天才,可惜阿斗只是一个昏君啊
- 北境漫步
-
大家说得都有一定道理
我觉得诸葛亮政治经济一流,率兵打仗合格,战略眼光独到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我觉得他是联明的人
大气的人
有气魄的人
有眼光的人
非常厉害的人
- 出投笔记
-
出色的政治家,非出色的军事家。
- 康康map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帅哥一个,娶了一个丑老婆
- 苏萦
-
人们对
诸葛孔明的崇拜就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神化。
诸葛亮只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 ardim
-
傻瓜一个,但还是有点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