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而耳顺,70什么?

2023-07-24 19:26:24
共1条回复
莫妮卡住了

70是指人到了70岁之后的年龄阶段,也被称为古稀之年。

相关推荐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是什么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是啥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出处:出自于《论语·为政》。
2023-07-24 14:06:03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原文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的原文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céng)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xìng)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0、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2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chǎn)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023-07-24 14:06:111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什么意思?

1、三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2、四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3、五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白话释义:孔子说: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扩展资料:而立之年的成语来自于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古代年龄称谓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2023-07-24 14:06:204

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整句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扩展资料:《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参考资料论语·为政_百度百科
2023-07-24 14:07:256

古时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是什么,六十又是什么啊?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原文:“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出处:《论语·为政》——春秋·孔子扩展资料1、三十而立: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因而可推知孔子的愿意是,在三十岁时,他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了。用时下的话说,这个“立”指的是人心智的成熟程度,而不是形式上的成功程度。后人多从字面上片面地理解了孔子的意思,就是丈夫有栖身之所,并在事业上初步有所建树。2、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应该业有所成,不会因为人生际遇遭受挫折或其它一些问题而有所困惑,对人生或者事业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3、五十知天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人生之中的机运已经了解清楚,知道了生命的真谛。4、六十而耳顺:人到了六十岁,在孔子看来,耳顺之年应该是不远游,万事由之的时候,因此,不会因为很多尘事纷扰不休而觉得心有所役。同时,学就知名 “ 所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5、七十随心所欲:经历知命。耳顺后,学业和心性到了很高的境界,或者说到了成圣德地步,自然随心所欲,对事物和人生各方面都参透。这是孔子一生的自我总结,也是现世国人自省自勉的标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不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2023-07-24 14:07:4710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是什么,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是什么意思

1.三十而立。 2.四十而不惑。 3.五十而知天命。 4.六十而耳顺。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7.三十而立。 8.四十而不惑。 9.五十而知天命。 10.六十而耳顺。 1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3.” 出处:出自于《论语·为政》。
2023-07-24 14:08:28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内容

  原文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出自春秋时期孔子所作的《论语·为政》,内容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023-07-24 14:08:36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白发苍苍;一百长命百岁。1、出处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为政》。2、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释义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2、赏析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3、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2023-07-24 14:09:082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什么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023-07-24 14:09:1810

请问“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花甲”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花甲”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四十不惑的意思并非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什么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应该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扩展资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系列的话,是孔子很自谦地表达自己在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十五立志于学习,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个非常谦虚的人,而他的一生极力推行的,就是周礼。而这段话,就很好地符合了孔子的为人和理想。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同样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而立百度百科--四十不惑
2023-07-24 14:09:48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不惑-------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为政》。然而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中曾讲说,这几句的话的另一种意思:”在人的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扩展资料: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生于鲁国陬邑,祖先为宋国人,东周春秋末期鲁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曾在鲁国担任官府要职。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对邻近地区,如:朝鲜半岛、琉球、日本、越南、东南亚等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言行为主的言论汇编,在古书中又别以论、语、传、记等字单称,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论”通行的读音为“ㄌㄨㄣˊ(lún)”,为论纂、编纂的意思,“语”为谈说的意思,如《国语》之类,合起来指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涉及多方面内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佑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2023-07-24 14:10:081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什么来着,后面还有那些?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老童、百岁人仙。十岁不愁:儿童时期正是喜欢玩乐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人好像没有忧愁,只顾着玩了,所以说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随着性子去做,勇敢闯勇敢拼,不留下任何遗憾。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时候要事业有成,建立家庭,担起该负的责任。四十不惑:直到四十岁才不犹豫三十岁想好要干的事,才不感到疑惑,才坚定要去做。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六十耳顺:六十了只想以寻常之心做寻常之事,安度晚年,颐享天年。七十古稀:其实到古稀之年更应该想想自己年轻时是否学业有成,中年时是否事业有成,老年时是否儿女成长有成。做到这三点,于天于地于己安然。没做到这三点,人生会有些些许许的遗憾。八十耄耋: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九十老童:,顽强地奔九十而去。百岁人仙:人活百岁已和神仙无太大差异。
2023-07-24 14:10:164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三十岁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四十岁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五十岁明白所谓命运,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的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来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扩展资料:成语典故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孔子还说:“立于礼。”(《论语 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 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赏析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而立
2023-07-24 14:10:464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么?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全句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简介出自孔子的论语十二章,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或者相对觉解的意识,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人过四十,应不再会被外界轻易诱惑。若仍惑于外物,请告诉自己,不惑之年,应稳重、重根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五十岁的人生,应彻底了解自己了,做一个“放过自己”、也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从容自得地活在当下的人。六十而耳顺,多少人可以做到,多少人又可以从难听的话中听出道理。耳顺,是一层更高的境界。七十岁懂得了随心而为之,却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因已感悟法、律、道、德,并非是约束,而是对你自己的保护。
2023-07-24 14:10:582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当然这是按古代人的寿命和观点来提醒人生短暂,激励人要抓紧生命中的宝贵时间.古代年龄称谓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另外还有: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2023-07-24 14:11:17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岁知天命、六十花甲”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四十不惑的意思并非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什么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应该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扩展资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系列的话,是孔子很自谦地表达自己在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十五立志于学习,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个非常谦虚的人,而他的一生极力推行的,就是周礼。而这段话,就很好地符合了孔子的为人和理想。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同样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而立百度百科--四十不惑
2023-07-24 14:11:36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①有:同“又”。②立:站得住的意思。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扩展资料成语典故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孔子还说:“立于礼。”(《论语 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 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三十而立
2023-07-24 14:11:431

求“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出处

出处:《论语》作者:孔子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十五岁那年立志从学,三十而立并非三十岁成家立业,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外力所动摇。四十不惑,确切的说也不是四十岁没有疑惑,“立”与“惑”是一组对立,界定在于是否懂得行权。三十而“立”时通常遇事无权可行,无权则无发言权,对事态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四十时,已掌握一定权利,此时处事相对通达,对待事情是无可,无不可。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并非常言说的年纪大了,耳朵顺了,听什么都能接受。《说文》中提到:“理也,损百川。”意思是河川流通顺畅了以后,才看得天下美景。正所谓,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扩展资料:二十弱冠——男子二十就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不再是小孩了。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诠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2023-07-24 14:11:596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那么二十、八十、九十、一百呢????

二十岁称为弱冠、八十岁、九十岁称为耄耋、一百岁称为期颐。1、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2、耄耋:因“八十九十曰耋”七十曰耄”,指八十岁或九十岁。3、期颐:因"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寿。扩展资料:其他的年龄称谓: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2、初度:周岁。后称生日为初度。3、生小:幼年。4、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7、教数:9岁。8、外傅:10岁,出外就学。9、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10、舞勺:13岁。11、及笄:指女子15岁。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12、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13、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14、鲐背:指长寿老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
2023-07-24 14:12:49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白发苍苍;一百长命百岁。1、出处来源于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为政》。2、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释义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2、赏析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3、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2023-07-24 14:13:14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孔子在十五岁那年立志从学, 三十而立并非三十岁成家立业, 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 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外力所动摇。四十不惑,确切的说也不是四十岁没有疑惑, “立”与“惑”是一组对立,界定在于是否懂得行权, 三十而“立”时通常遇事无权可行,无权则无发言权,对事态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四十时,已掌握一定权利,此时处事相对通达,对待事情是无可,无不可。这里想象成一群四十来岁官运亨通的小老爷们,整天若无其事接待着一个个来自弱势群体的求助,表面心不在焉,内心精明了得,游戏规则是如何予其有利,如何制定。 呵呵,这个比喻来的有点噱头,但好理解“行权”重要性,行权者不惑也。现在该知道当官的多在哪个年龄段了吧.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上天的命令吗?这么说不是很唯心? 其实这里有一段典故,周文王在五十岁坐牢时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这么衰, 皇帝做了半辈子,如今还要坐牢,不甘心啊,于是潜心研究, 终于悟透一个道理——万物在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这就是《周易》的本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海有潮起潮落,花有花开花落, 天有白天黑夜,人有清醒睡眠 年有春夏秋冬,衣有四季之分, 股票有涨有跌,心情就有好有坏 业绩有高有低,待遇就有好有差 秒针滴答滴答,时间一圈圈跑远, 皇朝在循环交替,领导在不断更换, 流行在循环交替,明星在不断更换, 芯片在循环交替,手机在不断更换, 到最后我们的生死也是循环交替的.... 是的,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 站在这个层面照理没什么会想不通了, 可有人会说:“道理都懂,可做起来难。” 所以还不是真懂,那什么是真懂? 呵呵,没有五十年的造化,换不来啊! 不然怎么叫“五十知天命”呢 想来后世成为阶下囚的拿破轮,米络舍维其,乃至今天的撒达姆在悟性上若有周文王的半点功力, 也该落得安心了吧。 说完五十,再说六十 六十而耳顺,并非常言说的年纪大了,耳朵顺了,听什么都能接受。 《说文》中提到:“理也,损百川。”意思是河川流通顺畅了以后,才看得天下美景。 正所谓,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 诗画中的美景是用眼睛看的, 而人心亦是一幅美景,却不能眼观, 于是要用耳朵来倾听,所谓弦外之音, 说的正是用耳朵听出潜藏的声音, 即是所言之人的真实所想 简单讲就是把察言观色的工夫发挥到家了。 朋友之间常说:“你只要说一句话,我就知道你下半句讲什么。” 要知道说这话的人完全出自对朋友的了解与性格的掌握。 而面对一个陌生人,很少有人敢这么说, 如果今天有个人站在你面前,对你说:“你要升官了” 那这个人不是算命的,就是耳顺的, 你若问他贵庚,兴许人家会告诉你:“老朽六十有三。”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古只有皇帝敢这么说,难道人到七荀就敢自命为皇? 当然不是,下文的”不逾矩”便是这么做的前提. 这里的“矩”即法规,伦理。 整句说的是七十岁做事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则, 这一条放在最后,足见境界之高了。
2023-07-24 14:13:201

我十五有为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什么意思啊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扩展资料1、【注释】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2、【解读】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于不断地进取和完善。他在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体会到了道德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自愿去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地勉强去做。另外,孔子这些做人做事的经验,也是想让后人拿来借鉴,给他们指明正确的修道之路。“吾十有五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了。当时,男子十五岁就属于成人了,也是人们开始懂事的开端。而且,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段,此时立志向学,也是做好的选择。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还属于“不知礼,无以立也”的阶段。直至三十岁时,才学成知礼,得以立身。这也就是说,通过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怀疑,思想上容易出现摇摆。在现代,此句大多被理解为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这与孔子的意思完全是两回事情,大家应当有所区分。“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是紧承上句而言的,也就是说又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确定了自己坚持的观点和准则,按照既定的人生理想努力前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处世原理,不会再出现犹疑不定的现象了。不过,做到这一步只是对人生的一般性理解,若想做到更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时,方知天命,此时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天命不仅是一种未知的存在,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自己既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天命,就应做好今生该做之事。“五十而知天命”属于人生思想上的理解了,要比“不惑之年”的理解深入许多。“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辨明善恶是非。另外,大家应当注意,此处的耳顺并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做人处世,好话坏话都听了不少,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喜怒无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内心的平静。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遇事才会有着镇定自如的表现。“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然而,“从心而欲”并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随便胡来,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礼”。在孔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礼”的约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礼制,进而衍变成无止境的欲望。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无欲无求,这种境界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儒家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世界上几乎所有优秀的政治家都为这四个字而努力过。孔子这些话,是为了告诫后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很漫长和艰难的,只有在工作中多多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修成君子。
2023-07-24 14:13:28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

更新1: 并无弱冠之年,应是及笄也,七十当是古来稀,八十、九十、一百则应另有称谓, 三十之前: 总角 幼儿的意思(头上的那两个髻) 束发 童年(稍大的儿童.头上是有一个髻的) 髫年 小孩(不束髻 下垂的头发) 及笄 指女子(少女)能够用簪于挽发 表示已经十五岁 已成年. 弱冠(我认为这个很难听) 已冠(已行冠礼) 刚刚二十岁. 妙龄 青少年时代(总是令人想起妙龄女郎......) 桃李年 指年青女子 随后就是而立之年 到七十岁了! 从心所欲年 这才是七十岁喔 出自论语的喔. 古稀之年 这是指超过七十岁的老人 而不是七十岁. 耄耋之年 耄是指白发 指七十岁以上 通常指八十岁. 期颐 指一百岁 期是指已到一百 颐是[养]的意思. 总算打好了 如有打错 请通知我. 2007-05-13 11:28:23 补充: 及笄乃指少女也 笄即簪 并非指男子也.弱冠之说 本人从书本中学取 应为正确.古代二十亦曰弱 即指年少.从心所欲年 乃出至论语 [正是从心所欲年 名传环宇德齐天.]古稀之年 你如果不相信我 可以查一查 以我的知识 的确为已超过七十岁.至于九十岁 我亦不清楚 亦不知其存在与否 恕小弟无能为力.另外 六十另称花甲之年. 2007-05-13 11:30:57 补充: 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 你可看看.古代,对老人年龄有一些特定的称呼,如:五十岁称为“艾”;六十岁称为“耆”,进入老之境,免服力役;七十岁称为“耄”,白发苍苍之意;八十岁称为“耋”,老态龙钟;九十岁称为“鲐”,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百岁称为“期颐”,意为饮食起居期待于子孙奉养照顾。把百岁老人称“寿星”,把“寿星”出现视为人世盛事,崇为“人间祥瑞”。 2007-05-13 11:34:13 补充: 我另亦收集到一个较为详细的文章(表?)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07-05-13 11:34:24 补充: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2023-07-24 14:13:401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到了三十岁,此时经过了人生的磨练,从此而“立”.“立”的意思就是不动,做人处世的道理不变,确定了.也就是开始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大局观.也就是说,这十五年都在学习,到此终于开始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做人处世的道理,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而不是说开创了事业,这完全是两回事情.但是,虽然这个时候“立”了,还是会有怀疑,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再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没有摇摆的现象了,也就是碰到事情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处世原理,不再会有犹豫不定了,然而,这还只是对形而下的人生学问而言.“五十而知天命”:又过了十年,经历许多磨难,有些可为,有些不可为之,有些可成,有些再怎么努力也不成,方知是命中注定要这样了.
2023-07-24 14:13:503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七十?

孔夫子曾经这样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2023-07-24 14:14:0815

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古稀,双庆,髦耋是什么?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2023-07-24 14:14:35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三十而立打一字(谜底:莘)】 读解: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023-07-24 14:15:124

女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1、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4、女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1.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意思是是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 2.而且不应该对外物有所疑惑,而是要思想清晰,对问题有透彻的理解和妥善解决。 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出自《论语·为政》,主要内容涉及“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023-07-24 14:15:20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怎么解释?

中国文化不能这样解释,也不应该是开玩笑的工具。正解如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字,音义皆同「又」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此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三十而立。」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刘氏《正义》:「立,谓学立。」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2023-07-24 14:15:431

人称30而立、40不惑那50、60、70、80、90呢?

三十岁的人, 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了。它可以用立身、立业、立家三个方面概括。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我认为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自强是立身之本,别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资助上,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那都是软弱的表现。立身是对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从事每项事业都要有本领,按现代话讲就是有一技之长。这是为生的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每个人的各方面要求都会越来越高,中国劳动力过剩更加剧了这种过高的要求,这只是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立业不但是求生的手段,也是尽到社会责任所必备的。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至于是先立业后立家,还是先立家后立业,每个人情况不同,也不必要分哪个为先哪个在后。年轻人必须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早些好。三十而立是对年轻人的起码要求,可现实却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距离,这当然和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及就业压力有关,这也是中国特色吧!图片四十而不惑,明白了什么“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人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了许多疑惑、彷徨、振奋、欣喜之后,是沉思,是恍然大悟……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烦恼,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自我……四十岁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对外,他明白了社会;对内,他明白了自己;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对外,他明白了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四十岁的人,不再年轻,缺少了对社会那种幻想和迫切投身于社会中的激情,生活的经历多少磨去了些激情,多了沉稳。挫折让他明白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个体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个体左右不了群体,那就必须正视它,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空想。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对内,他明白了自己。所以,所谓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的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有理想,而不是妄想;有愿望,而不奢望;有作为,而不妄为。有理想,想是应该,但关键在打理,去实践。有愿望也可以,关键在于切合实际;有作为,关键在适度。四十岁的人,是最讲实际的年龄段的人,人生走过一半,机会和机遇少了,不应该再犯过错而走迂回的路了。对自己,他明白了责任。四十岁的人最大特点是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抚养子女责任。首先,他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不单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辛勤工作,才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次,四十岁的人,其父母年龄都大了,做为四十岁的人,必须承担起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尽心尽力尽早去尽孝。还有,四十岁的人,子女都处在学习阶段,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即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为社会延续和发展所应尽的社会责任。四十岁的人,是人生辉煌时期,也是为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时期。图片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在孔子的学说中,还保存有“天命”的观点。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丝毫强求都没有,到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通达了。不管这个说法对否,也不管还有多少说法,我认为,“天命”很简单,就是你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人生观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指必然性或命运。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了。五十岁的人,走过人生的大半,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他决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而且还十分清醒地预测到自己的未来,会十分平静地工作和生活。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在经济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管每个人的实力、财力、能力有差异,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尽相同,但就每个人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五十岁时,这几方面应当说是处于高水平状态了。五十岁的人,决不会再埋怨别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习惯了自己应扮的角色。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岁的人,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其父母都年迈了,时常为老人繁杂、琐碎的生活杂事去奔波,因为他们还要尽到家庭责任。五十岁的人,孩子正处于读书和就业的关键时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们最关心和事情,他们必须尽到当好父母的责任。五十岁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责任,都油然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不敢有任何懈怠,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图片六十耳顺,看透了什么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胡适说:耳顺是能容忍“逆耳”之言,听“逆言”不觉得“逆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到了这个岁数,不管听到什么言论,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激动,而冷静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情绪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规律,学会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我认为,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岁,可以说,就到了或者说是接近了这种境界。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六十岁的人,看透了人生。人生就是三个时期:从出生到走向社会之前,是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本领,学会做人,这大约到二十岁左右为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生长期。二十岁左右工作到退休,这四十年左右是工作阶段,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做贡献,赡养老人,抚养子女,我称之为贡献期。从退休起,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到以家庭角色为主,享受养老金,享受子女的抚养,我称之为收获期。六十岁的人,明白了这些,就乐于接受这个现实,他们清楚知道,每个年龄段的人就应该有那个年龄段的人应有的生活。六十岁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生决定和影响着生命,所以六十岁的人,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乐地生活,不但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是对社会一种贡献,起码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消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大于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六十岁的人看透了名利。在工作时,所从事事业中的角色,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退休了,相应的角色也变化了,从以社会角色为主,转变成以家庭角色为主了,相应地把原有的角色还给了社会,例如,你工作时是什么处长、科长、主任、工程师、教师、医生……退休了,就一个称呼:退休人员。至于利,你退休后的养老金必然少于在岗位时的薪酬,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财产,当你离开人世时,也都留给子女了。唯有身体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别人替不了,你健康快乐,别人也左右不了。六十岁的人,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六十岁的人,是人生中的晚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六十岁的人,是人生的晚秋,但只有晚秋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图片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七十从心所欲,很简单,就是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对物质生活没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悲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坦然面对,默默承受,总之,不管是遇见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从心所欲要不逾矩。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对哪些事要合乎规矩呢?我认为就是三个字:情理法。一般来说,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如何讲情讲理,倒是应该注意的,和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在家庭内部之间,要多讲情少讲理。甚至在家庭中就只讲情,别讲理了,没有什么谁对谁非了,老两口相伴健康地度过余生,就是幸福了。只要合乎情理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高兴,只要你快乐就行。有人说:六十岁的人,当官不当官的一个样,七十岁的人,有钱和没钱的一个样,这话有一定道理。七十岁以后,人人一个样,都是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别追求高寿,要追求高生命质量,高的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人在中途,七十岁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对前七十年已经度过,对七十岁以后,又是新的起点,总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就会感到来日方长,就不会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来日苦短了,就会高兴过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总会有新的生活内容,也总会有新的快乐,你就会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记住来日生活的美好。
2023-07-24 14:15:581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出自哪?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的原文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céng)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xìng)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0、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2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chǎn)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023-07-24 14:16:26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023-07-24 14:16:363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三十岁,知道规矩,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四十不惑:是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五十知天命:是指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六十耳顺:是指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孔子画像【出处】《论语》,《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2023-07-24 14:17:082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颐的意思?

三十而立: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不惑:四十岁能明白事理,不迷惑;五十知天命:五十岁知道自己的命运;六十花甲:六十岁六十岁花甲,指米寿;七十古稀:七十岁为古稀之年,指人到70岁;八十九十耄耋:八九十岁耄耋,耄耋之年;一百期颐:百年为期颐,指百岁高龄。
2023-07-24 14:17:401

“孔子说,人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后面是什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2023-07-24 14:17:581

古代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

1、三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2、四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3、五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白话释义:孔子说:十五岁立志于学习,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扩展资料:而立之年的成语来自于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古代年龄称谓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2023-07-24 14:18:06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意思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 有所 成就。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 注音: ㄙㄢ ㄕㄧˊ ㄦˊ ㄌㄧˋ 三十而立的近义词: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成语语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三十岁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hirty years of age when a man should stand on his own feet <be able to establish oneself at thirty> 成语谜语: 带头
2023-07-24 14:19:061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

答:“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古代年龄称谓小集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礼记u2022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u2022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弱冠:二十岁。(《礼记u2022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u2022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u2022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礼记u2022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
2023-07-24 14:19:143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那八十呢?

呵呵,子未及八十,乃不知八十后之事。后世人称八十岁为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其中耄耋:耄[mào],《盐铁论u2022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u2022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u2022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现在词典中的解释为耄[mào]耋[dié]: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或泛指老年。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上寿:九十为上寿。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需人养护。
2023-07-24 14:19:523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①有:同“又”。②立:站得住的意思。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扩展资料: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参考资料:论语·为政_百度百科
2023-07-24 14:20:0012

古人云: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十岁的时候有自己做人的准则,四十岁的时候能够对人生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能够对身边发生的是理性看待,六十岁能够分辨出好坏,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去做事情,不违背法律。我们的一生不长不短,如果能够做到这种境界也实属不易。从出生大概到四五岁的时候都活的无忧无虑,而后开始读书,到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基本都在学习中度过,紧接着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努力赚钱。许多人在二十四五岁到三十岁之间需要作出重大的决定,主要体现在工作和家庭婚姻方面。这个时间段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定型,家庭也成立了起来。跌跌撞撞来到三十岁,有人说这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坎,跨过去就是阳光,迈不过去就是深渊。三十岁,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这个时候也应当有自己做人准则,什么事可以去做什么事不可以去做,什么错误值得原谅什么错误罪不可恕,什么人值得结交什么人必须远离。做人不应当吹毛求疵,对别人苛刻,但也不能毫无底线,做一个烂好人。到了四十岁,我们应当更坚定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能再去迷茫。珍惜自己爱的人,有着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五十岁我们需要明白身边所有发生的事大多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事情的发生随机但是结果却是必然。六十岁的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好坏也能够一眼看出。不再沉迷于事物的表面,而是能够透过表面去看实质。七十岁许多人可能都已经行走不便,但是这个时段我们已经感悟人生真谛,能够达到忘我境界。人的一生终将逝去,爱一个人,攀一座山,筑一个梦,无悔才是人生真谛。
2023-07-24 14:21:251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了什么“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决定人类命运。在孔子的学说中,还保存有“天命”的观点。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因果报应,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没有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丝毫强求都没有,到五十岁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通达了。不管这个说法对否,也不管还有多少说法,“天命”很简单,就是你该怎么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白了就是人生观而已。“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指必然性或命运。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到了五十岁,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不怨天。三十岁时,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是跳跃式地上升,四十岁的人生轨迹到了高峰,五十岁的人生轨迹就相对平稳了。如无特殊情况,很难再出现大的波动了。五十岁的人,走过人生的大半,他们正处于人生最清醒的阶段,他决不会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现实。而且还十分清醒地预测到自己的未来,会十分平静地工作和生活。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事业,无论他从事的职业是什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水平、技术水平、还是经验、决策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诸方面都达到自己人生中的相当高的水准,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在经济上,经过二十几年的积累,也具有一定的财力;再者,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练、有了丰富的阅历,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管每个人的实力、财力、能力有差异,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尽相同,但就每个人自己和自己纵向比较,五十岁时,这几方面应当说是处于高水平状态了。五十岁的人,决不会再埋怨别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也习惯了自己应扮的角色。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五十岁的人,还没到退休年龄,但也不是遥不可及,这时,都会想到要继续工作十年,还要尽到社会责任;五十岁的人,其父母都年迈了,时常为老人繁杂、琐碎的生活杂事去奔波,因为他们还要尽到家庭责任;五十岁的人,孩子正处于读书和就业的关键时候,孩子的前途,往往是他们最关心和事情,他们必须尽到当好父母的责任。五十岁的人,每想到自己未竟的责任,都油然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不敢有任何懈怠,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五十岁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成功和辉煌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一些压力,但他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因为他们了解了社会,可他们更知道自己!
2023-07-24 14:21:512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是什么意思

  翻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此句出自《论语》。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023-07-24 14:22:014

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扩展资料1、【注释】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2、【解读】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于不断地进取和完善。他在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体会到了道德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自愿去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地勉强去做。另外,孔子这些做人做事的经验,也是想让后人拿来借鉴,给他们指明正确的修道之路。“吾十有五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了。当时,男子十五岁就属于成人了,也是人们开始懂事的开端。而且,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段,此时立志向学,也是做好的选择。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还属于“不知礼,无以立也”的阶段。直至三十岁时,才学成知礼,得以立身。这也就是说,通过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怀疑,思想上容易出现摇摆。在现代,此句大多被理解为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这与孔子的意思完全是两回事情,大家应当有所区分。“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是紧承上句而言的,也就是说又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确定了自己坚持的观点和准则,按照既定的人生理想努力前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处世原理,不会再出现犹疑不定的现象了。不过,做到这一步只是对人生的一般性理解,若想做到更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时,方知天命,此时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天命不仅是一种未知的存在,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自己既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天命,就应做好今生该做之事。“五十而知天命”属于人生思想上的理解了,要比“不惑之年”的理解深入许多。“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辨明善恶是非。另外,大家应当注意,此处的耳顺并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做人处世,好话坏话都听了不少,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喜怒无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内心的平静。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遇事才会有着镇定自如的表现。“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然而,“从心而欲”并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随便胡来,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礼”。在孔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礼”的约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礼制,进而衍变成无止境的欲望。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无欲无求,这种境界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儒家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世界上几乎所有优秀的政治家都为这四个字而努力过。孔子这些话,是为了告诫后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很漫长和艰难的,只有在工作中多多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修成君子。
2023-07-24 14:22:09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十岁不愁:玩是儿童的天性,喜玩者何愁之有。包括成年人因贪玩而无所事事者多是被称为没心没肺、游戏人生。正是:玩者不愁愁者不玩。真正有愁者去玩的,那不是玩,是闹,是发泄。孩童喜玩不愁是天性,但过于贪玩,国人则称之为顽石劣性,因为他们认为玩物丧志。正是:少年若天性,成长使之然。孩子们都是塑造出来的。二十不悔:中国人喜欢讲自古英雄出少年。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国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无怪乎伟人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世界寄托在你们身上。“二十”无暇?当然不是。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学性方勃,顽劣尚存,自谓热血,确有不少摇摆于正邪之间。无论跌倒或撞的头破血流,总会一言蔽之:无悔。再用年轻时最爱表述的爱情宣言——嗳情ゼ跑徿套如果我爱你是×,那么我不想我√。如果因√而失去你,那我宁愿×一辈子——讲这话时一定不会想到,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苦。青春的赌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些老时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人,几乎都是把有限的青春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而糟蹋了。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古时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业的早,他们十五六岁即可婚娶,二十来岁即儿女绕膝,不到四十不乏儿孙满堂。三十而立也是应当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烦,即便二十多岁读完大学,依然为找工作奔波,为买房子蜗居。为减轻生活负担丁克,为躲避人世纷争偶居。漂泊不定的事业确定了他们漂泊不定的人生。四十不惑:人生四十多喜欢说半辈子过去了,听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看不透的了。此语很有点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意即这一年这一月过了中秋过了十五一眨眼剩下的岁月也就过去了,大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有感慨一定有感悟的,四十多年的岁月流逝在他的身上和心灵会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之痕。就像西方心理学家把记忆描述成痕迹线段,于是,这些线段记忆帮助四十年阅历的人参悟人生,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有了洞悉般的明察,不会因蛊惑而沸腾,不会因诬言而颓废。四十成业稳家对大多数人已是最后的界限。四十业未成家未稳实乃妻儿的悲伤。成业稳家其实就是不落时代之伍,不被社会边缘化。也就是能给妻儿创造一个富足安全的生活环境。不惑之年不有困惑之举,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儿不惊厥,维斯如斯,老不桀撅。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感悟人生。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从小到大,老天还是公正的,它尽可能公平的给与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只是有些机会我们意识到并抓住它,而有些机会从我们手中滑失过后很久我们才意识到那些机会的宝贵,特别是当和我们当初条件相当的同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后,这时的感悟一定会痛彻入腑。于是人生就走成五十岁时回头看的那条路,这里的必然和偶然常常会交织成“性格决定命运”的认同。五十即已知天命,就应回视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学,著作不在于等身,有今后躺下时可以垫枕之物。业,不在于首富,妻持家宽裕无忧,老母不叹气接济即好。业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伤神,儿女拮据,孙子无教,五十的天命很冏。六十耳顺:六十岁的人还有“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的已是甚少甚少,那些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的人更非常人,不是伟人就是努力做伟人的人。
2023-07-24 14:22:211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顺耳 其实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什么意思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
2023-07-24 14:22:433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五十

六十而耳顺。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 大学之道 ;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出处:《 论语 ·为政》扩展资料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2023-07-24 14:23:202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5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篇1 目标: 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 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 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 讲授要点: 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 二、理解“语文” 1、语文——语言、文字 (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 (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 (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 (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达到表达的目的`) 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 (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 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 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 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 5、个人成绩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 6、高考三桩之一,成绩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 五、语文学习的境界 (1)要学——态度问题 (2)会学——方法问题 (3)能学——持衡问题 六、具体要求: (1)工具书齐全(《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不能少); (2)早读天天读,一半时间不能少; (3)课前先预习,不预习不听课; (4)课上认真听,身心投入勤用脑; (5)课堂记笔记,课后看笔记; (6)作业天天做,不等老师布置自觉做; (7)晚自修的语文课计划安排有效率; (8)每周周记一小篇,每周大作一大篇; (9)硬作业硬完成,软作业也要硬完成; (10)给人看的东西书写要清楚。 七、学好语文的意义 学好语文,高考有门; 学好语文,事业有成; 学好语文,人上之人;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回顾上学期的各科成绩,明确取得成功(或造成失败)的原因。 2.了解本册数学,语文书的内容。 3.说说自己在暑假中的收获。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自己本学期应有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2.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在暑假中的收获。 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你能将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说自己学会的本领,也可以说说自己在自学中取得的收获。 二、明确取得好成绩或考试失利的原因。 1.回顾上学期的成绩。 2.由成绩优异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3.以不点名的形式向平时懒于学习的同学提个醒:不能将过多的心思花在学习以外的地方。 三、了解本册数学,语文书的内容,认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明确本学期的打算。 学生看书,师和学生一起说。 四、对学生的"常规课堂进行要求: 1.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2)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 2.上课的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大胆发言、质疑。 3.课后的要求: (1)课后复习; (2)独立完成作业; 五、安全教育: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交流后归纳: A、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的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B、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C、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D、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学生自查: 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帮学生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3、告诉学生本学期学习目标及规划。 4、准备工具。 5、推荐阅读书目。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导入第一课 二、确立新观念,树立自信心 1、你觉得语文重要吗?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语文天生重要。 学好语文,是生活的需要。“语”,语言文字,现代汉语;“文”,文学。我们的生活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除了哑巴,都要说话,我们都要运用汉语与他人交流,汉语是我们交际的工具。文学作品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提高个人修养。 学好语文,是应试的需要。语文是中考高考三大学科之一,学好语文,是你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必需,是你过关斩将劈波斩浪的利器。 所以,必须学好语文。 3、语文难学吗? 不难!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言语里,在我们的环境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与语文相伴。语文不是狼外婆,不是踩高跷,没有什么可怕,也没有什么高难度。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真谛,逐渐成长。“处处留心皆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学生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颇有道理。) 如何培养兴趣呢?可以从积累好词佳句美段开始,多读多摘抄多诵读,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博学的人,成功的感受会让你喜欢上语文。平时勤于练笔,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真的很能写。到那时候,你说你不爱语文,还真的不可能。语文学习不难,难在我们能不能坚持。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韧性吗?有信心学好语文吗? 三、养成好习惯,把握好方法。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 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 1、仔细听。学会倾听,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听的过程中要勤思考,学会抓要领,善比较,有自己的观点。听的时候要有礼貌,不随意插话,打断他人。 2、大胆说。这里的说不仅是指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指课内外的提出问题。大胆发言,质疑答问,是积极思考的表现。唯有做个思考者,积极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学习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我们不少同学,不敢发言,可能是因为不能肯定自己的答案,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同学们笑话。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犯错、批评与成长相关。课堂上,问题回答错了,挨老师批评了,被同学们笑话了,这个问题我必然会记忆深刻,今后碰见,再不会犯错。人总是在错误中成长,在批评自我批评中成熟。这样一想,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大胆发言,更要踊跃发言了,对不对? 3、广泛读。有位名师说:“一个初中生只要在初中三年里读的书叠起来等于他的身高,写的本子叠起来等于他的身高的一半,他的语文(读写)能力不用老师教也会形成。”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可以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阅读经验、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们写作阅读都有极大的启发帮助。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广泛读的同时也提倡深入的读,读熟一部作品,读透一个作家。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在介绍经验时说他前后把《三国演义》读了有三十几遍,不但熟悉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而且连作者罗贯中的语言风格都模仿的很像了。唯有精读深入的读,我们的思想才会因之深入,我们的文笔才能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4、勤奋的写。这里的写包括写作文,写日记,写随笔等,也包括抄写字词,摘抄美词丽句、精彩段落这些积累工作。读得多,不代表就写的好。勤于动笔头,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留住自己一瞬间的灵感,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悟出写作技巧。再说当自己回头看自己一点一点码起的文字已成摞成堆成山,心底成功的喜悦自不待言。我们不求自己能成名成家,就为了记录自己的青葱岁月,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为了在中考高考中胜出,这一份辛苦,也是有价值的。 四、明确学习目标,坚持执行规划 本学期学习目标: 1、练出一手好字; 2、掌握阅读散文小说说明文的技巧; 3、读几本名著; 4、提高叙事写人的作文水平。 本学期教学设想: 1、美文积累,间日在课堂上进行美文背、听、写; 2、国学积累,每周背诵一首古诗,阅读一篇短小简易的文言文; 3、随笔,每日一写,不拘长短,每周必须有一篇不少于500字; 4、每周一到五中午坚持练字10分钟。字写得不好的,练习正楷,正楷写好的,练习行楷或行书。 五、准备文具 《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字典》、钢笔、课堂笔记本、听写本、美文积累本、随笔本、练字本、家庭作业本。 六、推荐书目 1、《繁星春水》 2、《泰戈尔诗选》或者《飞鸟集》 3、《男生贾里》 4、《汤姆索亚历险记》 5、《朱自清散文选》 6、《论语》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篇4 一、复习计划 1、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达到的效果是选择题全对,翻译尽量不失分。 2、复习基础知识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病句专题 3、复习语言表达及运用 4、复习诗歌鉴赏专题 5、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6、在复习期间,两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试。 二、思想、心理、身体准备 1、要有目标,并且要对目标保有坚定的态度。有的同学常立志,不能立长志,在玩到尽兴之时,忽而想到了高三的目标,于是乎,内心恐慌,导致兴尽而归,这样只能是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我们只有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还记得讲《沁园春·长沙》是我给大家说的- 的立志诗吗?)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授课时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事。” 学生们都暗暗猜想:“老师要求的肯定很难吧?可是苏格拉底说的却是:“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觉得老师让他们做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拿他们开涮。 到了第二天,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坚持甩手300下了?”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第二次,还有80%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坚持下来了。一年以后,苏格拉底突然再次提起这件当时大家都觉得简单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又一次问所有的学生:“一年之前我说的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人举手。” 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十分惭愧,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又一哲学泰斗的柏拉图。】 所以,坚持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坚持下去。对学习时刻保有百分百的热情,不能一曝十寒。谁能够坚持,谁就能成就大事。 2、心态决定一切。 【有人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彻砖块。”第二个说:“我在赚五十块钱。”第三个说:“我在建高楼大厦!”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是瓦匠,第二个人依然每天为生计而忙碌,第三个人则成为了工程师。】 3、让反思成为习惯。在高三的学习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都要学会反思。只有反思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在高三会做题,那么只是为了做题吗?当然不是,而是从题中找到规律,从对题目的反思中不断进步。 4、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是成功的保障。你要把高三平时的每一次测验看作是高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你认真对待每一次检测,也只有这样才能像平时一样对待高考。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前提,高三既是一个考验知识的时期,也是一个考验身体的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只是为了高考的体育测试,更是为了能够健康工作50年,快乐生活一辈子。 三、学习要求 1、工具书准备 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文具准备 红色笔、笔记本(整理、积累、反思一体) 3、让读书成为习惯 要求每位同学每天拿出15分钟的时间去阅读,可以使优秀作文,也可以是名家名作。 四、课堂作业 站在高三门口,我对自己说…… 要求:写出来能够在高三一年中不断激励自己,并在课堂上大声说出来。 五、结束语 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学生们每天上课前总要全体虔诚地祈祷,祈祷词是:“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同学们,高三的语文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显然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加强合作,争分惜妙,共享语文乐园,决胜高考战场,铸就人生辉煌! 2023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基本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语文课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法”说的是如何学习和学好语文。(奇怪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缘。(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及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抗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缘。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语文学科,兴趣最重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趣之所在。 1、音趣。我们通常被电影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的朗诵所折服,其关键就在与他们把语文的音韵之趣娴熟吧的驾御。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请大家共同来揣摩。 (1)我的英文名叫“小沈阳”(不同的读法) (2)、陈菲儿,老师叫你呢。(《十六岁的花季》) (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李琼《山路使八弯》)。 2、字趣。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 (1)发生在周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 3、句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聊聊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 4、篇趣。好文章如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仅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 意。只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作为基本的语言工具,其基础作用不言而喻。我只想强调的是,语文学好了对个人地位及人格魅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文采的人,往往能得到大众的追慕。如李白,杜甫,青歌赛上的余秋雨先生。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信。指信念。每位同学都要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我强调三点。一是你们都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信口开河。我看过你们的入学试卷,有一部分基础很不错,相对差一点的,也很有潜力。二是你们要充分相信正在给你门上课的老师我。高淳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多年执教毕业班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是要对学校有信心。固城中学在整个农村初中是非常有地位的,不信你们可以去调查。同时,我还要特别提醒和告戒大家,语文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永无止境,要对自己有十分高的要求。 法。指方法。学习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方法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原则是需遵循的。古人讲:工夫在诗外,很适合现在语文学习的现状。综观近几年来的中考,我们不难发现,要从课本中寻找到中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灵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为参照,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语文学习的要求 三要求: 一、预习的要求——找、释、分、结、问、赏。(细细解读) 二、上课的要求——认真听记,大声读答,积极互动 三、课后的要求——作业本等文海拾贝 准备三本本子:预习本(课代表1负责收发批改,每课一次) 练习本(课代表2负责收发,披阅,每课一次) 文海拾贝(教师批改讲析,每周一次) 我会给两位课代表各一张作业登记表,每次作业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登记。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及时上交的你要向我说明理由。 所谓“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你可以在课后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随笔里向我提出来,也可以在qq里讲。我希望成为你们的好老师,更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现在我需要两个非常负责认真又能干的课代表,如果有意向的同学课后可以跟我讲一下。
2023-07-24 14:15:301

狗肉节节日内容

节日简介 夏至节、吃狗肉、尝荔枝这三样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了玉林人夏天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荔枝狗肉节”。 在我国各地,都有冬季吃狗肉的习俗。有关狗肉的谚语有许多,民间有云:“吃了狗肉,不盖被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狗肉香,佛跳墙”,“夏至狗,无路走”,“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等等,狗肉的魅力可见一斑!但玉林本地,许多食客在烈日炎炎的夏至,头顶如炙高温,汗流浃背地于家中或大街小巷边的狗肉摊尝荔枝喝米酒吃狗肉火锅过“狗肉荔枝节”的盛况却是绝无仅有!其实蕴含其中的是“尽兴”二字 这个节日只有玉林本土过,其他地方可是没有的哟!她是玉林的特色风俗之一。山东人夏至吃凉面,玉林以新鲜荔枝配上狗肉,可谓佳品哉!但很上火,不过没关系,用荔枝皮放点盐煮水喝可以败火!这可是很灵的土方子。特别是荔枝旺季的时候,很多人因为荔枝吃太多了内火旺,这个方法 贼灵 !不信你试试。去到菜市场卖荔枝的特别少,价格比昨天狂飙.果农说,今年要比往年旺季推迟半个月,因为今年雨水多,阳光少。跟人讨价还价后,以一个比较满意的价格 成交了。收获不错。 晚餐可谓丰盛。狗肉是主要的,其他的素菜更是多样,看各自家里怎么弄啦。不过很多人家 是不吃狗肉的,这也是一种信仰,他们会把菜弄得尽量丰盛,开开心心过节。路边的大排挡更 是生意红火,桌子都摆到门外好远呐! 总之“荔枝狗肉节”非常具有玉林特色,特别有意思,明年有时间外地的朋友也来参加吧!编辑本段节日来历 玉林市民建议市政府应成立玉林“荔枝狗肉节”(或“夏至节”) 每年一次的夏至来临,玉林人都知道,那天正是所谓的“荔枝狗肉节”,市民大众可以大啖荔枝,大吃狗肉。这一节日的气氛,可以豪不夸张地说,热闹程度远不比中秋节,春节差,其浪漫气氛也不比情人节差。但是这只是民间的一个节日,一直没有登上大雅之堂,只是流于民间,传于口耳,到底为何不登大雅之堂,为何官方不为夏至荔枝狗肉节正名呢?我等一直很纳闷,现特在网络上利用大众的力量,共同发起,请求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成立“荔枝狗肉节”!欢迎大家拍砖支持!编辑本段节日见闻狗肉生意火爆 荔枝价格暴跌创历年最低 21 日是夏至,记者一大早走在玉林的街道上,就可以看到打着狗肉招牌的各种店铺和摊位,许多饭馆老早就做好了囤狗、备酒、促销等工作,有些还拉上写着“热烈庆祝狗肉荔枝节”、“品尝特色荔枝狗肉大优惠”等字样的横幅造势。 记者在玉林市垌口市场体会到了狗肉的“疯狂”和火爆。上午9点,想进到市场内已是寸步难行,狗肉行每个摊点基本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今天最好了,生意兴隆阿。”忙着称肉的一家店铺老板满脸的笑容。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生狗肉卖得比去年贵,一开市就是30元/公斤,而且生意异常火爆,“一个半天下来可以卖百来只狗”。难得的是,当天各个大排挡为了招徕生意,绝大多数加工好的熟狗肉还是卖老价格:50元/公斤。 与狗肉火爆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荔枝价格暴跌,创下了玉林历年荔枝的新低——2元/公斤。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这已经算是荔枝的成本价了,“往日的贵族荔枝品种‘桂味"也是8元/公斤开价。” 记者注意到,虽然荔枝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但是购买的市民却不是很多,给人感觉卖荔枝的人比买荔枝的人还多。“我们昨天就买好荔枝了”,一位市民告诉记者,现在本地荔枝大量上市也是价格相对便宜的主要原因。赤膊喝酒吃荔枝“爽” 热闹程度堪比春节 还不到晚上6点,家家户户就把是狗肉荔枝端上台面;玉林城区大街小巷的各个狗肉大排档和饭店已经人声鼎沸,基本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帮一帮的聚集一起,顶着高温,大吃荔枝喝米酒吃狗肉,汗流浃背,不少男子还光起了膀子。不管是亲人相聚,还是朋友或酒友的聚会,人们边吃边聊,划拳猜码,欢声笑语一片。 环城路的一家大排档的老板告诉记者,玉林人平时就爱吃火锅,夏天生意也最兴隆。记者看到,一家三百来平方米的铺面都摆了近六十多桌。 记者注意到,有的人把荔枝直接浸泡在酒水里,喝点荔枝酒。也有喝啤酒的,但大多是喝散装的白酒,度数大概是20多度,也有高一些的30多度,还有50度左右的,看起来每个人都很能喝,让人心生佩服。具体参与其中,则让记者领略到了玉林人对吃的纯粹喜爱。 记者乘车转悠了一圈,大街小巷通街吃饮的场面可谓壮观,其热闹程度堪比春节。全城让人感觉都沉浸在一片酒香肉气中。 “确实味道很特别。”从梧州专程过来玉林吃狗肉荔枝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第二次跟一帮朋友开车来过“荔枝狗肉节”,脆皮狗肉、稻香狗肉等多种特色的吃法着实让他眼花缭乱,“下午快5点我们才到这里,再晚一点连个停车位都难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周边贵港、南宁、甚至桂林等地都有专程来过“荔枝狗肉节”的人们,“吃完喝完还可以玩玩麻将,大家一起开心嘛”。玉林人爱“以毒攻毒” 流鼻血也要吃狗肉 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狗肉、白酒都是很上火的东西,但玉林人却独爱在夏至这个节日里“火上加火”,大呼“感觉很爽”。“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在玉林人的眼里,狗肉的魅力可见一斑! “没关系,如果怕上火的话,就泡一杯荔枝壳水喝,喝了就不怕了,很降火的……”见记者有些疑问,一位女士透露“绝招”。而问及狗肉荔枝节什么时候形成的时候,她摇摇头,只知道玉林人就爱夏天“光着膀子吃火锅”。 记者上网查看了相关信息,据民间传说,“冬至鱼生夏至狗”,唯独在夏至这一天,狗肉和荔枝同吃,不会象往常那样热火攻心,而是难得的美味大聚合;生意人也觉得“红红火火、旺上加旺”。所以在夏至这一天,大家也放开肚子吃,“宁愿冒着流鼻血的危险”也要吃个痛快。 《本草纲目》就记载有:食狗肉有“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宜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实下焦”等功效。但同时,相关人士提醒,狗肉荔枝属热性食物,许多人的体质可能消受不了如此“脾气”的美味。特别是咳嗽、热感、发热、腹泻和阴虚火旺等非虚寒病的人,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胃炎、溃疡病等病患者更是不宜食用狗肉。编辑本段节日意义一、“荔枝狗肉节”的疯狂程度 据本人所知,玉林人夏至吃荔枝狗肉,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件事,但民间早已有所传,玉林的方志有无这样的记载,本人无法查证,但听民间流传,此事古已有之。是一传统文化,但古时这样的风俗,应该说不会象现在这样疯狂。理由很简单,以前的经济并不这么发达,物质没有如此之丰富,近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达,物质极度的丰富,于是兴起之。在玉林,也就在近年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玉林渐渐兴起在夏至这一天吃荔枝和狗肉,而且一年比一年疯狂,一到夏至那天,满城风雨,酒楼排档,几乎满座,很多平时无名的排档一夜之间也热闹起来,更有聪明商家临时租用台凳,租用临时店面开起了大排档。街上的荔枝摊点,也摆得通城皆是,晚上6点钟开始,全城沸腾,到处是可见的是灯火通明,男男女女,酒令划拳,酒香肉气,这种场面一直到晚上10点。于是便是满地的荔枝壳,红通通的,象地毯一样铺满整个城市。荔枝狗肉节经历就一天,夏天最热的一天,历时几个小时,但其集中消费力和集中热闹程度却能与一个中秋、春节媲美。 为什么说狗肉荔枝节是最纯粹吃饮的节日呢?因为到了这天,大街村巷的人聚在一起的目的只有一个---大啖荔枝和吃狗肉。它不象春节和中秋,多是亲人相聚,夏至这天多是朋友和酒友的聚会,大街小巷,通街是吃饮人们的猜马划拳声,当真是热闹非凡,全城沉浸在一片酒香肉气中。具不完全统计,这天有15万的玉林人喝醉!而最近这几年,这个风气已经刮到了周边的县市,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二、“荔枝狗肉节”的饮食意义 玉林的饮食文化,古来有之,是粤菜的一个重要分支。玉林饮食文化成风,注重菜式的味道与营养,同时也很注重传统下的创新。正因如此,荔枝狗肉也是一种传统下的创新,狗肉,有利用传统的闷,煲等方法,也有白切等创新手法。而荔枝的吃法,有生吃,也可以拿烈酒来泡,拿荔枝和跟狗肉一起吃,有狗肉香浓与味美,又有荔枝的甜口新鲜,“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等等文化,足以说明狗肉本来就是一道很诱人的菜肴,有其无法阻档的饮食诱惑力。岭南荔枝,是岭南名果,也是玉林的一物色水果,“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绝句,也说明了岭南荔枝是果中之王之,有着不可以代替的位置,狗肉跟荔枝,一生一熟,本来就不是一道菜,而加在一起,又是如此之绝配,一肉一素,一热一凉,两者都是王中王,在饮食上的意义来说,不单是一个简单的相加,更是一个完美的绝配。 推崇荔枝狗肉,就是推崇一种饮食的文化,推崇一种岭南文化。在一年之中最热的一天吃狗肉荔枝在玉林人口中说是不会上火。这两样都是很上火的食品,玉林流传这一天不会上火,在别的时间就会上火!这无无疑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也为这个节日增添了美丽的气氛,为了找个借口来吃喝。三、“荔枝狗肉节”的现实意义 国人从来不欠缺节日,欠缺的是一种浪漫的节日情怀。从清明节、端午节、到7月14,到中秋节,以及重阳节,无一不是以纪念怀旧为主,很少有以现实生活为主的节日,相比于外国的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都是以现实为主,不具有中国式那种凝重的任务式、纪念式、负重式的节日,只有象“荔枝枝狗肉节”这样的以一种饮食为主,不搀杂太多的的礼仪礼节,形式方法,使之更象一种节日气氛,节日本来就需要体验,放松。本人认为,“民以食为天”,以饮食为节日,具有非常中国式的本土浪漫情怀。 市政府应成立玉林“荔枝狗肉节”(或“夏至节”) 更有意义的是,在这样的节日中,可以探亲访友,可以交新知,访故友,对于情感交流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现实中,不管政府是否提倡,这一节日,已经成为玉林本土的一种文化,而对于这样一种文化,做为政府,应该提倡而支持,本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件很容易达成的事,文化的积累,需要沉积多久的历史,要改变多少人的习惯,才可以形成一种优良的文化,而玉林,往往被人视为文化的沙漠,精神的贫瘠地,倡导良好本土文化,政府在这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四、“荔枝狗肉节”的经济意义 荔枝狗肉节,已经发展到玉林周边城市,到各县(市)区,直至到贵港、北海,南宁、柳州、广东边境等。附近周边城市到玉林来渡节日也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设立这一节日,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推动作用: 1、直接拉到本地的饮食行业。饮食行业本来就是一种利润率高的行业,设立节日,可以拉到本地消费,娱乐业、饮食业无疑是一个最直接的推动,就象举行一次玉博会一样。这一天,不知玉林有多少狗被杀,有多少荔枝吃掉,本人没有数据进行统计。 2、可以带动荔枝的种植、养狗业等附加产业的发展。同时间接影响本地的旅游、住宿、交通等行业。 3、扩大玉林的影响力,沉积本土文化。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不单是在经济地理位置优势,更是要具备文化的优势,典型的象苏州、桂林等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优良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投资环境,可以对投资资商更有吸引力,进而拉动玉林经济的发展。五、“荔枝狗肉节”的平台意义 玉林市以政府名义设立“荔枝狗肉节”,是以一个文化为载体,经济唱大戏的一个优秀策划,是一项发动于民间,合力于政府的一个良好项目,相比于玉博会,这一项目投入少,产出多,影响深远,意义积极,在展会经济,注意力经济大横其道的今天,这一个良好的策划,政府应积极进行考虑!特别是值玉博会召开之际,在玉林的在全区、全国的形象正在日渐提升,更有必要建立更多的文化项目,为玉林市民造福祉! 象云南的迪庆州,一个成功香格里拉的策划,就可以让这个贫穷的城市一下子成为中国近年来旅游的热点,经济收入当然玉林不大可能因为一个节日成为什么名城,但积小成多,从点到面,从面到长远,一个城市的形象就是一点一滴形成的,只有做好一个点,才可能建立一个面,也才可能树立一个长远的形象。希望政府能看到这一点,从而重视这一平台的作用。 成立“荔枝狗肉节”,可以进行文化的宣传、饮食的活动、文艺的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可以以一个节日为中心,放射更多的文化项目。
2023-07-24 14:15:351

终极系列的顺序是什么?

终极系列顺序:1、巜终极一班1》2、《终极一家》3、《终极三国1》4、《终极三国2》5、《终极三国3》6、《终极一班2》7、《终极一班3》8、《终极x宿舍》9、《终极恶女》10、《终极一班4》《终极一班》(英语:KO One)是一部台湾偶像剧,是《终极系列》的第一部,由八大电视台及可米制作联合制作。由飞轮海成员汪东城、辰亦儒、炎亚纶、唐禹哲、那维勋、蔡芷纭、龚继安、蔡颐榛、张皓明、黄小柔、殷悦、陈博正等主演,而飞轮海另一成员吴尊亦有客串演出。该剧讲述了芭乐高中终极一班所上演的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故事。终极系列终极一家《终极一家》是由八大电视台及可米制作联合制作的偶像剧,是《终极系列》的第二部,由《终极一班》原班人马打造,飞轮海其中三位成员汪东城、辰亦儒、炎亚纶、唐禹哲、蓝心湄、蔡芷纭、陈博正、那维勋、陈德修、谢和铉、黄小柔等主演,而飞轮海另一成员吴尊亦有客串演出。剧集以十二时空中的铁时空为大本营,主要讲述了围绕夏兰荇德异能世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终极系列终极三国《终极三国》(英文:KO.3an guo),是一部使用历史故事结构配搭科技武器的校园偶像剧,也是《终极系列》的第三部,由潘静如、黄家新、冯家瑞联合执导,陈德修、胡宇崴、任容萱、曾沛慈、蔡颐榛、李绍祥、林伯彦、罗弘证、蔡芷纭、修杰楷等人主演。剧集主要讲述了有着“高贵不贵O型520血”心机超重的刘备,红脸能做“天然美女侦测仪”的关羽,家里很有钱却因为太爱行侠仗义频被学校开除的张飞等人的校园传奇故事。终极系列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2(英文:KO One Return),2012年台湾偶像剧,《终极系列》的第四部,《终极一班》续集,由八大电视及可米国际影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汪东城、曾沛慈、文雨非、许名杰、邵崇柏、林子闳、黄仁德、张皓明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汪大东因故来到十年后的终极一班,调查战力指数消失之谜的故事。终极系列终极一班3《终极一班3》是2013年台湾青春偶像剧,是继《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终极一班2》后的第五部终极系列偶像剧。该剧由八大电视台与可米国际影视联合制作,汪东城、曾沛慈、许名杰、林子闳、罗弘证、黄伟晋、文雨非、黄郁婷、蔡芷纭、张皓明、那维勋、陈博正等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了时空秩序恢复后的汪大东为调查禁药的事情再次回到十年后的终极一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终极系列终极X宿舍《终极Ⅹ宿舍》是2014年台湾偶像剧,是《终极系列》的第六部,接续《终极一班3》大结局,并延续《终极一家》。由八大电视及可米国际影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蓝心湄、蔡芷纭、黄小柔、罗弘证、黄伟晋、陈德修、许名杰、那维勋、陈博正、张皓明、王诗安、阿喜妹、谢和弦领衔主演,并有亚洲人气偶像团体飞轮海成员汪东城和台湾人气女星曾沛慈特别出演。该剧主要讲述了夏兰荇德·雄为忘记失踪的两位儿子和老公所开的夏人公寓里的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终极系列终极恶女《终极恶女》(英文:Angel “N” Devil),2014年台湾偶像剧,是《终极系列》的第七部,由八大电视及可米国际影视联合制作,由连晨翔、文雨非、陈向熙、林思宇、纪欣妤、刘羽庭、陈盈燕、杨芸晴、罗弘证、黄伟晋、陈德修、龚继安、黄少谷、邵崇柏、那维勋、秦杨等领衔主演。该剧主要讲述铜时空的除恶少女团为时空和平而进行与黑暗所战斗的故事。终极系列终极一班4《终极一班4》(英文:KO One Re-member)是优酷和时创影业联合出品的校园热血魔幻偶像剧,是“终极系列”的第八部,由曾沛慈、罗弘证、黄伟晋、文雨非、赵志伟、何东东、蒋蕊泽、邵崇柏、张皓明、那维勋等主演。终极系列终极三国2017《终极三国2017》是可米传媒与合一集团联合出品的科幻偶像剧,是“终极系列”的第九部,由林子闳,黄伟晋,马振桓,钟羽,lucia,陈诗敏,易柏辰等主演。该部虽是翻拍,但实际讲述的是铝时空的故事。该剧于2017年6月19日上线优酷终极系列终极一班5《终极一班5》辰亦儒、蔡颐榛回归!讲述了武力裁决所第七条龙,疯龙用念力企图称霸12时空和人神二界的故事。《终极系列》是由中国台湾可米国际影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八大电视台和中国大陆合一集团、上海恩乔依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偶像剧系列。扩展资料:终极世界观:宇宙一共分为12时空、时空夹缝及一个魔界,12时空又可分为XYZ三个轴,其中X轴代表着金银铜铁4个时空,YZ轴上的时空目前不明。按强弱分为铁、银、金、铜。每个人可能在不同时空可能有一到两个分身,但并非每个时空都有分身,而分身相见战力强者会影响战力弱者。指数相差越大弱者越容易消失,X轴上最强为铁时空,盟主是金银铜铁四个时空的负责人,终极铁克人为最强异能行者,现任终极铁克人为夏天,盟主为灸舞。拔魔战士是负责除魔的一个种族,不过他们没有异能指数,但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能力。虽然按终极系列的剧情发展,拔魔战士的经常在金时空出现,但其实拔魔战士是无处不在的,并经常受铁时空盟主要求去其它时空除魔。拔魔战士的根据地是拔魔岛,但拔魔岛的确实位置至今依然不详。不允许和异时空的人进行恋爱交往,否则将会破坏时空秩序,使时空出现蝴蝶效应等多重灾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终极系列
2023-07-24 14:1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