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鱼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鲣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鲣鱼有健脾胃、益阴血,在中医上被认为有补髓养精、明目增乳之功效。  选购鲣鱼要挑选切片宽薄、色泽淡浅、纹路清晰细致、完整而不细碎者,最好能将鲣鱼片凑近闻闻或放入嘴巴咀嚼,若香气扑鼻,不含一丝腥臭味的才是极品。市面上亦有以炸弹鱼制作的鲣鱼片,其切片细小,有着一股腥臭味,风味自然不如鲔鱼鲣鱼片。此外,亦可直接购买干燥后的鲣鱼块,回家后以刨刀削片,但须注意的是,完整的鲣鱼块若能保持干燥,可存入10年不坏,一旦刨开,完全不添加防腐剂的鲣鱼,就需加以冷藏,方能保持鲜美。

泥枣丸烩金鲣鱼什么意思

炸弹鱼。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鲭科。鲣鱼为海洋可钓鱼的一种。全长1米,身体为纺锤形,蓝色,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

鲣鱼在中国叫什么

鲣鱼在中国也叫鲣鱼。渔民因其像炮弹又俗称为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舵鲣亚科、鲣属,中国只产一种。鲣鱼体呈纺锤形,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在西太平洋,有一大片极为温暖而荒芜的水域,被称为暖池。那里有最大的鲣鱼种群之一,这些鲣鱼在暖池西部边缘觅食最为活跃,那里有两股水质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统交汇,造成一个汇聚带,在其周围,营养、浮游生物和小鱼都很集中。本来四处游荡捕食的鲣鱼只要随着食物跟着洋流迁移即可。春夏之际,成群而来,在沿岸各地均可捕获。

鲣鱼片为什么会自己动

柴鱼片烹调或者上菜后会动因为热涨的原因。柴鱼由于晒干时长得像柴而被广东人称之为"柴鱼"。它有健脾胃、益阴血之功。又称鲣节、木鱼,是金枪鱼科的鲣鱼的烟熏制品。是冷水性鱼类(主产于寒带海域)鳕鱼的干燥制品,取得鱼肉鲣节后先要蒸熟,再以柴薪文火炭烤10余日,待水分蒸干后,即成为外貌黝黑、坚硬如木的鱼块,食用时再以机器或刨刀削成薄片,就是一般所见的柴鱼片了,整个过程要持续8个月以上。因其坚硬如木,故又称"木鱼"。柴鱼块,回家后以刨刀削片,但须注意的是,完整的柴鱼块若能保持干燥,可存入10年不坏,一旦刨开,完全不添加防腐剂的柴鱼,就需加以冷藏,方能保持鲜美。使用时要挑选切片宽薄、色泽淡浅、纹路清晰细致、完整而不细碎者,最好能将柴鱼片凑近闻闻或放入嘴巴咀嚼,若香气扑鼻,不含一丝腥臭味的才是极品。市面上亦有以炸弹鱼制作的柴鱼片,其切片细小,有着一股腥臭味,风味自然不如鲔鱼柴鱼片。

鲣鱼是什么鱼

鲣鱼俗称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鲭科。鲣鱼为海洋可钓鱼的一种。全长1米,身体为纺锤形,蓝色,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鲣鱼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头大,吻尖,尾栖细小。除胸鳍附近具鳞行外,余皆裸出。大者长1米以上,一般体长400至500毫米。鲣鱼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我国南海和东海均产。生活习性鲣鱼广泛分布于全球温热带海域,属远洋肉食性上层洄游鱼类,喜欢集群于冷暖水团交汇的水域,通常以沙丁鱼等小型鱼类、甲壳类或头足类为食。被鲣鱼群追捕的小鱼无处遁逃只能跃出水面,于是鱼群出没海域也常常引来海鸟群捕食,渔民则能据此发现鱼群,鲣鱼有靠近船舷猛吃洒饵的习性,所以钓(钩)起它们比从冰箱里取鱼也难不倒哪去。鲣鱼群有时也喜欢尾随须鲸、鲸鲨一起游动,它们会把水中较大的鱼儿清理掉,以方便须鲸和鲸鲨们大口吞食,同时,这些大家伙们也会庇护鲣鱼免受旗鱼的猎捕,它们是一种共生关系。生活在温带海域的鲣鱼呈季节性移栖洄游,小鱼在上方,大鱼在下方,常常浩浩荡荡的数十万尾结伴群游。

鲣鱼是什么鱼?

鲣鱼有种俗称叫炸弹鱼,属于金枪鱼科。体型最长的可达一米,身体是纺锤形,蓝颜色。它的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暗色的条纹,背侧有线色斑条。然后广泛分布在温热带海域。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鲣鱼在中国叫什么?

鲣鱼在中国叫正鲣。渔民因其像炮弹又俗称为炸弹鱼,鲣鱼是鲭科、鲣属下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的南海和台湾海域;大洋性下层鱼类,游泳速度快,常集群于下层;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鲣鱼的选购方法:选购鲣鱼要挑选切片宽薄、色泽淡浅、纹路清晰细致、完整而不细碎者,最好能将鲣鱼片凑近闻闻或放入嘴巴咀嚼,若香气扑鼻,不含一丝腥臭味的才是极品。市面上亦有以炸弹鱼制作的鲣鱼片,其切片细小,有着一股腥臭味,风味自然不如鲔鱼鲣鱼片。此外,亦可直接购买干燥后的鲣鱼块,回家后以刨刀削片,但须注意的是,完整的鲣鱼块若能保持干燥,可存入10年不坏,一旦刨开,完全不添加防腐剂的鲣鱼,就需加以冷藏,方能保持鲜美。

鲣鱼怎么钓

鲣(jiān)鱼,俗称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鲣属。用3.6或者4.5米的短杆为益 鱼钩也要用大号 伊士尼7~10号 线用3~5号即可在西太平洋,有一大片极为温暖而荒芜的水域,被称为暖池。那里有最大的鲣鱼种群之一,这些鲣鱼在暖池西部边缘觅食最为活跃,那里有两股水质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统交汇,造成一个汇聚带,在其周围,营养、浮游生物和小鱼都很集中。本来四处游荡捕食的鲣鱼只要随着食物跟着洋流迁移即可。春夏之际,成群而来,在沿岸各地均可捕获。鲣鱼是金枪鱼围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也是拖毛钓、流刺网的捕捞对象,同金枪鱼一样为大洋性重要经济鱼。可供鲜食或制成咸干品,世界主要渔业国利用鲣鱼加工成罐头制品,在欧美市场十分畅销。鲣鱼分布范围较广,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高于15摄氏度以上的水域,都有鲣鱼的踪迹,并且储量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尚且乐观。日式烹饪中经常用到的柴鱼高汤就是鲣鱼制作而成。鲣鱼在日本被使用特殊工艺煮熟,剔除鱼刺后反复烟熏多次。因烟熏后的鲣鱼硬如木块,故也称为“木鱼”,据悉又叫鲣节,用这种烟熏鲣鱼为主要成分并配合各种氨基酸和核酸原料制成的颗粒状调味品又被称为“木鱼精”,它是日本家庭和日本料理餐馆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

鲣鱼在中国叫什么?

鲣鱼在中国叫正鲣。渔民因其像炮弹又俗称为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舵鲣亚科、鲣属,我国只产一种。鲣鱼体呈纺锤形,粗壮,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大者长1米以上,一般体长400至500毫米。相关资料鲣是鲭科、鲣属下的一种鱼类。体纺锤形,横断面近圆形,吻短,前端尖,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均较小而低,后方各有7到8个小离鳍,尾鳍新月形,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白色,腹侧有4到6条明显黑色纵带,最大体长100厘米,一般常见50到60厘米。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的南海和台湾海域,大洋性下层鱼类,游泳速度快,常集群于下层,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喜好清澈的温暖的表层水域,最深可达260米。鲣平时栖息于水深30米以上、盐度34‰以上、水温20℃以上、水色澄清的暖水海区。

鲣鱼是金枪鱼的一种吗

是金枪鱼的一种,属于金枪鱼科。鲣鱼,俗称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鲣属。它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上层水域中的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广阔水域,属大洋高度洄游鱼类。由于它们生活在水深100米~400米的大洋深处,其洄游范围限于盐度高的外洋,较少接触污染较严重的近海和沿岸水域,其肉质受到近海的污染程度非常低。因此,金枪鱼肉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绿色食品。扩展资料金枪鱼富含高蛋白质、高肌内脂肪和高维生素A、D,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比如蓝鳍金枪鱼,其背部少脂肉和腹部多脂肉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质及钙、磷、铁、钠都要高过许多鲑鱼、鲐鱼及牛腿肉、猪腿肉、鸡腿肉等肉类。金枪鱼属于红肉鱼类,红肉鱼类肌肉中的脂质较白肉鱼类含量高,其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的主要代表物是EPA和DHA。DHA也就是脑黄金。从总体上看海水鱼中的DHA含量多于淡水鱼,深海鱼中的DHA通常要比沿岸的近海的鱼类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鲣鱼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金枪鱼,来自远洋的诱惑

鲣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鲣鱼的营养价值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吃鲣鱼的好处1、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3、和胃:中和胃酸,缓解胃痛。4、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5、清热去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6、化痰止咳: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7、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8、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

鲔鱼鲣鱼鰤鱼鲱鱼■这四个字的读音,谢谢!

鲔鱼wěiyú鲣鱼jiānyú鰤鱼shīyú鲱鱼fēiy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