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6S与目视化管理是丰田生产模式的基础之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核心思想与工具之一。尽管6S与目视化管理已经传到中国已经多年,但绝大多数企业的还停留在打扫卫生的层面,并没有真正了解其内涵。
因此,多数企业推行6S与目视化管理不但没有产生效益,反而导致了更多的浪费,成为了应付管理层或者客户的工具,因此招致了员工的反感。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推行经验告诉我们:6S与目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之一。坚持做6S与目视化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良率,同时也能培养员工标准作业的习惯,是现场能够稳定、高效生产与安全管理的核心手段之一。
实践证明,正确的实施6S与目视化管理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那么如何正确的理解、运用6S,并将其转化为利润是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本课程是针对企业管理层设计的高端6S与目视化课程,意图让管理层意识到6S不仅是基层的工作,更需要高层的驱动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效益。
【课程收益】
Ø 掌握6S与目视化管理的核心逻辑及落地方法;
Ø 了解6S管理中的常见痛点及解决办法;
Ø 了解6S角色配置与考核激励办法;
Ø 提升从战略到执行的全链条管理能力。
【课程特色】
多年企业工程师从业经历、管理经历及创业经历使得老师能够从具体实施角度、宏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讲解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善于从底层逻辑讲解。
张老师的课程脱离了模块化的通用培训或咨询逻辑,能够帮助学员快速识别、分析问题,并能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实际资源及发展阶段制定“落地”的对策。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工程师、办公室相关人员等。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6S与目视化管理概述性
1. 6S管理核心框架与价值
Ø 6S定义与内涵
² 整理
² 整顿
² 清扫
² 清洁
² 素养
² 安全
Ø 6S对效率、安全、成本的影响
2. 目视化管理工具与作用
Ø 信息透明化的四大原则
² 直观性原则(一目了然)
² 即时性原则(实时更新)
² 标准化原则(统一规范)
² 参与性原则(全员可见)
Ø 物流场景中的目视化应用(标识、看板、电子化)
Ø 6S与目视化协同效应
² 浪费减少
² 效率提升
² 安全强化
3. 物流行业痛点与6S适配性
Ø 动态作业场景挑战(货物流动频繁、空间利用率低)
Ø 物流现场管理五要素(人、机、料、法、环)
第二单元 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6S提升核心措施
1. 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提升路径
Ø 初期阶段:整理与整顿的突破性改善
² 非必需品清理标准与流程
² 区域划分与标识系统设计(区、架、层、位对号)
Ø 中期阶段:标准化与素养培养
² 操作手册与责任挂牌
² 员工行为规范培训(如“定置定位”管理)
Ø 长期阶段:文化渗透与持续改进
2. 关键成功要素
Ø 领导层承诺与资源投入
Ø 跨部门协作机制(如6S推进办公室)
Ø 标杆区域打造与经验复制
Ø 全员参与机制
Ø 数字化工具引入
第三单元 动态作业环境下6S维持策略
1. 动态作业挑战分析
Ø 高频货物流动导致的标识磨损、区域混乱
Ø 设备与人员调配的标准化难题
2. 维持策略与工具
Ø 实时监控工具:
² 目视化看板(库存量、货物流转路径等)
² RFID技术与数字化巡检系统
Ø 快速响应机制:
² 异常问题快速响应(如“5分钟快速恢复法”)
² 红牌作战
Ø 弹性管理标准:
² 临时作业区动态标识方案
第四单元 6S角色配置与考核激励机制
1. 角色职责与人员配置
Ø 核心角色:
² 三级管理架构设计(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
² 6S推进委员会(战略决策)
² 专职6S推进专员的职责与能力模型
² 区域督导员(日常检查与问题反馈)
Ø 全员参与机制:
² 跨部门协作机制
² 员工“责任田”划分与轮值制度
2. 考核与激励设计
Ø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Ø 考核体系:
² 关键指标设定(如:区域达标率、问题整改率、提案数量等)
² 分层考核策略(部门/班组/个人)
Ø 激励方案:
² 物质奖励(月度优秀班组奖金)
² 非物质激励(荣誉墙、晋升优先权)
第五单元 6S文化渗透与意识转化路径
1. 从意识到执行的转化路径
Ø 文化渗透的四大阶段(认知→认同→习惯→信仰)
² 理念渗透(口号与价值观内化、班前会宣誓与案例分享等)
² 行为塑造
² 氛围营造
² 可视化文化墙
² “6S之星”评选
Ø 管理层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
Ø 员工参与感提升策略(如改善提案竞赛)
2. 持续改进活动设计
Ø 主题活动月(如“目视化创新周”)
Ø 员工提案制度(优秀创意奖励与快速落地)
3. 长效落地机制
Ø 定期复盘与迭代优化
Ø 新员工6S融入培训设计
Ø 文化故事与标杆人物传播
4. 形式化6S的后果分析
5. 考核激励失衡的教训
第六单元 员工个人物品管理专项解决方案
1. 管控策略
Ø 标准化存放方案:
² 个人储物柜分区(私人物品、工作用品)
² 临时物品寄存流程
Ø 检查与奖惩:
² 每日5分钟自查机制
² 违规物品公示与积分制考核
2. 人性化设计
Ø 员工需求调研(如充电区、饮水点设置)
第七单元 总结与答疑
1. 核心知识点回顾与行动计划制定
2. 客户困惑点针对性解答(结合企业实际场景)